與《阿彌陀經》和《地藏經》一樣有超渡功能的《金剛經》,在法界中可直接轉化為錢財給亡者。
是被唐玄宗敕定的三大經典之一。
本文目錄
揭示真理的《金剛經》
梵語:वज्रच्छेदिकाप्रज्ञापारमितासूत्र
又譯《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略稱《金剛般若經》、《金剛經》,是大乘佛教般若部重要經典之一。
20世紀初出土於敦煌的《金剛經》,是世界最早的印刷品之一,藏於大英圖書館。
相傳是釋迦牟尼佛在祗樹給孤獨園為須菩提尊者而宣說的經典。
唐朝以後的僧人,將本經視為闡揚佛性密意的經典,更因為禪宗各祖師的提倡,地位甚高。
唐玄宗敕定《孝經》、《道德經》、《金剛經》為三教中最重要的經典,親自為此三經作註。
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揭示了宇宙間至高無上的究竟真理。被奉為「諸佛之智母、菩薩之慧父、眾聖之所依」。
佛告訴須菩提尊者,盡虛空、遍法界的一切佛,以及他們取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都是由這部經所明示、暗指所述的真實心如來藏所成,也因如此才說眾生與佛無二。
《金剛經》—佛門必修課
《金剛經》在中國是一部很有名的佛教聖典,一般人只要提起《金剛經》就知道佛教,提起佛教就知道有《金剛經》。
唐朝僧侶剃度,必須通過朝廷考試,考試的主科就有《金剛經》。而當初五祖弘忍大師將禪宗法統傳給六祖時,誦的也是《金剛經》。
現在的佛教信徒大都以誦持《金剛經》來祈求消災、增福、增壽,甚至有人往生,也誦《金剛經》作為度亡之用。
社會上一般人都很喜歡《金剛經》,因本經在學術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無論高僧大德或是一般社會大眾,都以受持、研究《金剛經》為學佛必備的功課。
《金剛經》之所以普及的原因,是由於它具有高深的哲理,流暢的文字,並可用來作為實踐的法門。
本經內容是藉由佛陀與弟子須菩提之間的問答,而闡述一切法無我的道理。
全文一共有五千餘字,梁昭明太子將其分成三十二分,其主旨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即:「無相佈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靠智慧斷煩惱的《金剛經》
《金剛經》的主旨為「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原語為:na kvacit-pratiṣṭhitaṃ cittam utpādayitavyam,直譯為:應生起「不住於任何一處之心」或:不應生起「住於任何一處之心」
「金剛」(vájra)有兩種意義:
「閃電」:具有極大的快速而又猛烈的威力;
「鑽石」:世界上最堅硬、最珍貴、最受人青睞的寶貝。
「金剛能斷」有兩種解釋:
金剛喻作智慧。
鳩摩羅什下的傳說:(如)金剛(的般若)能斷(煩惱)。金剛(即鑽石)用以比喻「般若」,即指般若如金剛,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
金剛喻作煩惱。
玄奘等傳說:(般若)能斷(如)金剛(的煩惱)。金剛用以比喻「煩惱」,即煩惱難以破壞。
金剛者為不可壞,非生滅法,非有為法,本就如此,法爾如是。
在佛教釋義中,金剛般若波羅蜜多,靠著無上智慧的指引,就能夠超越欲界、色界、無色界,最終到達涅槃寂靜的彼岸,這就是本經題的深刻涵義。
《金剛經》—蔣勳 ( 日本永觀堂鐘聲 )
《金剛經》譯本 — 鳩摩羅什
在中國佛教史上,《金剛經》有六種漢譯,其中被《大正新修大藏經》收錄的、流傳最廣泛的版本為:
姚秦時期鳩摩羅什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
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譯本中有大量的類似於「如來說〇〇,即非〇〇,是名〇〇」的文字,如「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等等。
這些文字是《金剛經》的一個重要立論:即所有的東西,都只是語言文字的名相施設而已,有它背後要傳達的真相,而真相不離兩邊也不即兩邊。這種立論被稱為《金剛經》的三段論,以闡述大乘佛教的空性不二哲理。
三十二品《金剛經》
第一品 法會因由分、第二品 善現啟請分、
第三品 大乘上宗分、第四品 妙行無住分、
第五品 如理實見分、第六品 正信稀有分、
第七品 無得無說分、第八品 依法出生分、
第九品 一相無相分、第十品 莊嚴淨土分、
第十一品 無為福勝分、第十二品 尊重正教分、
第十三品 如法受持分、第十四品 離相寂滅分、
第十五品 持經功德分、第十六品 能淨業障分、
第十七品 究竟無我分、第十八品 一體同觀分、
第十九品 法界通分分、第二十品 離色離相分、
第二十一品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二品 無法可得分、
第二十三品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四品 福智無比分、
第二十五品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六品 法身非相分、
第二十七品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八品 不受不貪分、
第二十九品 威儀寂淨分、第三十品 一合理相分、
第三十一品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金剛經》書法:
蘇軾小楷《金剛經》
雍正行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傅青主作品
《金剛經》的十大利益三種好處:
十大利益
- 令處所環境莊嚴
- 能凈業障、身心安寧
- 能積蓄無量陰德、福德
- 學會忍耐、忍辱、忍苦
- 修學善法,不做非法的事
- 得到一切人的愛護和恭敬
- 學會不斤斤計較,康惠大眾
- 得到靈活聰明,得證一切的種智
- 能擴大功德,得到最圓滿的福德
- 清凈法身、速得成佛,成就第一希有
好處一、獲得人身:
《極樂願文》中講:乃至旁生以上人類以下,凡是聰明伶俐具有智慧者都是因往昔聽聞過一句以上的佛法而得來。歷史上記載了極多旁生聽聞佛經,獲得人身的公案。
《楗椎經》雲:“為示講法時,擊鼓敲楗椎,聞聲獲解脫,何況去聽聞。”甚至旁生聽聞佛法亦獲得極大利益。如世親論師的弟子安慧,前世作鴿子時經常聽世親論師背誦般若經,死後獲得人身,轉生王族,依止世親論師終成為班智達。
好處二、降伏湖神:
降伏是瑜伽士慈悲之心調化惡劣眾生的殊勝方便法。
如今時代,有許多人誤解降伏法的含義,妄圖以嗔恨心誦持猛咒制伏邪魔,這種南轅北轍的修法顯然不合理,若深明教義,依法如理而行,生起慈悲心,至心念誦《金剛經》即可降伏一切鬼神。
在晉朝時,揚州江畔有一坐亭湖神廟,傳說湖神嗔心很大,非常凶惡,若有眾生接近此地立即葬命,若是空中飛禽飛到此地上空便墜落於地,附近的眾生無不畏懼。
兩位密咒師同住一寺的小沙彌,平日專持《金剛經》。聽說僧人師徒二人先後被湖神害死,便決定降伏此非人。師兄弟們都很擔心他會死於非命,勸阻再三,然而沙彌意願已定。
他來到亭湖神廟開始誦經,不久見到一個身如山一樣的怪物,聲勢浩蕩地來到小沙彌面前。此時怪物變得乖乖的,右膝著地,雙手合掌恭恭敬敬聆聽法音。
沙彌念完經,問道:「為何兩位法師都被你殺害,而你在我面前卻如此恭敬呢?」
湖神說:「想以嗔恨心降伏我,因而殺害他們。而您誦經威德力超勝我的魔威,所以恭敬聽經,願懺悔惡業早日獲得人身。」說完向沙彌頂禮而去。
此事傳遍了遠近,凡聽到的人都合掌贊歎《金剛經》的威德力不可思議,生起信心,發心念誦的人越來越多。
好處三、往生淨土:
本經是諸佛的心髓,三乘聖者的如意源泉。
《般若攝頌》雲:“誰求聲聞獨覺果,乃至法王如來果,皆依般若法忍得,離此恆時不可得。”不論修持哪一種法門皆應聞思般若教理,才能遣除相續中的惡見,樹立正見奠定堅固的基礎。
上師法王如意寶說:“因為大般若空性的正見是大小乘顯蜜一切佛法的基礎……”由此可知依此經修持極為殊勝,尤為懺罪、往生之最勝法。
從消災、祈福、增福、增壽、超度,
到求健康,求事業,求子,求婚姻,
最好的是《金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