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腳,是以定為足,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進無間,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觀神足是心不馳散。

意涵

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其包含心神足、觀神足、勤神足、欲神足。

一般人修習禪定,目的是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及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潛在的煩惱隨眠中真正解脫出來,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

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如意足境界。

 

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

這也就是說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須再以修習四如意足的禪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與定力相等,所以稱之為如意,所願皆得故。

足為基礎之意,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包括四種可以達到的禪定。

 

欲神足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起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欲增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就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看看這個煩惱是真的有嗎?它的本性又是什麽?

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是實在的,那為什麽還要有煩惱呢?執著自己的煩惱心,反而變成了麻煩,只有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無非煩惱。

也就是觀察惡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緣,使得妄念越來越少,到最後達到心念的統一,稱為「起一境念」、「住一境念」,而得遠離「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為欲望成就。又稱欲如意足,其由希望所產生的意願之力,產生修行禪定的意志和行為。

 

勤神足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发勤精進,行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為精進無間。又稱精進如意足。欲為精進的依據,有了修行之願,才能努力精進修行,過去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現在有的妄念,不執著它,趕快停止。

這個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是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這個時候的心,只有清凈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察現在這一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對所修之法,無間斷地專注一心,不斷增長而起的禪定力。

 

心神足

若覆策發諸下劣心,或覆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舍,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為一心正念,又稱心如意足、念如意足。為心念之力而生的禪定,修行佛法憶念不忘,而且能夠不斷增長,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發現異狀馬上要捨棄雜念。

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

 

觀神足

若於能順惡不善法,作意思惟,為不如理;覆於能順所有善法,作意思惟,以為如理。如是遠離彼諸纏故,及能生起諸纏對治,定為上首,諸善法故,能令所有惡不善法,皆不現行。便自思惟:我今為有現有惡不善法,不覺知耶?為無現無惡不善法,不覺知耶?我今應當遍審觀察。彼由觀察作意增上力故,自正觀察,斷與未斷,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觸證,心一境性。由是因緣,離增上慢,如實自知:我唯於纏心得解脫,未於一切一切隨眠心得解脫;我唯獲得及已修習,諸纏對治,定為上首,所有善法;而未獲得及未修習,隨眠對治。

為心不馳散。又稱觀如意足,慧如意足、思維如意足等,由觀察思維佛教教義而有所成就的禪定,觀是觀察審思的意思,觀察自己是否正在用功,隨順一切惡法,為不如理,隨順一切善法,為如理。

 

 

四如意足,即四種三摩地,雖能以之遠離惡不善法的現行諸纏,尚未永除一切惡不善法的諸種隨眠,必須更生樂欲策勵,修集對治此等隨眠的諸種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