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佛學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居家八法 針對在家人求得現實和未來安樂的八種修行,即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樂,還可得來世的安樂。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什麼是四諦? 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三善道 人死後,決定你投胎轉生的好壞、去往哪一道的既不是佛祖,也不是閻羅王,而是你自己的業力。 業力又分為善業和惡業,如若你今生所造的功德和福報多,造了善業,就可以輪回進入三善道,如果在世時無惡不作,見死不救,那麽死後必定墮入三惡道,任人宰割,痛苦萬分。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眾生安忍於十惡,忍受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意譯作雜惡、雜會、忍土,謂娑婆國土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業力 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 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 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六度 六度又譯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簡譯為度;六度是指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可以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 閱讀更多» 02/09/2023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居家八法 針對在家人求得現實和未來安樂的八種修行,即方便具足、守護具足、善知識具足、正命具足、信具足、戒具足、施具足和慧具足。如果按照居家八法修行,不但得今世的安樂,還可得來世的安樂。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什麼是四諦? 四諦是釋迦牟尼體悟的苦、集、滅、道四條人生真理,四諦告訴人們人生的本質是苦,以及之所以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達到涅槃的最終目的。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三善道 人死後,決定你投胎轉生的好壞、去往哪一道的既不是佛祖,也不是閻羅王,而是你自己的業力。 業力又分為善業和惡業,如若你今生所造的功德和福報多,造了善業,就可以輪回進入三善道,如果在世時無惡不作,見死不救,那麽死後必定墮入三惡道,任人宰割,痛苦萬分。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娑婆世界 娑婆世界,是指釋迦牟尼佛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此世界眾生安忍於十惡,忍受諸煩惱,不肯出離,故名為忍。又意譯作雜惡、雜會、忍土,謂娑婆國土為三惡五趣雜會之所。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業力 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 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 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六度 六度又譯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簡譯為度;六度是指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可以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 閱讀更多» 02/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