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八識

識的分類法之一,指的是每一個五根具足的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合稱五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 八識依照其識的體性,可分為四大類: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及第八識。

閱讀更多»
悲華經的各版本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三昧

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教內外對此詞皆有不同的論述和解釋。 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在沙門傳統中也廣泛採用,為佛教所沿用,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

閱讀更多»
四十二章經,禪修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開悟

悟,在佛教中與「迷」相對,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指依佛陀所教導的真理修行而有所體會見地,獲得「體驗性的智慧」。 在廣義上等同於菩提、覺悟、覺;在禪宗的語言文化裡,也可以說成開悟、證悟、悟入。禪宗所言的開悟,通常是指「明心見性」,即悟到真如實相。

閱讀更多»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五根

根意指物理性的實體力量或能力,字面上的意思是屬於因陀羅、源自因陀羅、因陀羅同意的、與因陀羅同在的。

閱讀更多»
十小咒,一字心咒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無上正等正覺

無上正等正覺義爲「至高無上的平等的覺悟」,是指佛教修行上的最高覺悟、最高涅槃境界,證得者即等同於成佛,其又譯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多數人也這樣稱呼。

閱讀更多»
業力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業力

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   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   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