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佛信仰與阿彌陀佛信仰皆起源於大乘佛教早期,不過同屬大乘的漢傳佛教中,另外一位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較為人知。

阿閦佛心咒又稱不動佛心咒,為東方妙喜世界阿閦佛(或名不動佛)之咒語,別名阿閦佛往生咒。

 

阿閦佛

梵語:अक्षोभ्य

又名不動佛、無動佛、阿閦鞞佛、阿芻鞞耶佛、惡乞芻毗也佛、不恚佛、無怒佛、無嗔恚佛、金剛不動佛以及寶幢如來稱號,五方如來之中的東方佛。

 

《悲華經》雲,久遠昔時刪提嵐世界中,有轉輪王名叫無諍念,他的第九王子蜜蘇在寶藏如來跟前發願,修持戒行,成就淨土。

 

寶藏如來賜名阿閦,並授記他將「於來世過一恆河沙等阿僧祇劫,入第二恆河沙等阿僧祇劫」時在「妙樂世界」成正覺,號「阿閦如來」;

 

又據《阿閦佛國經》雲,阿閦佛在成佛久遠之前,曾侍奉大目如來(又譯廣目如來),後萌發「對眾生不生瞋恨」(「不恚有情」)的誓願,經過累劫的修行,即於東方妙喜世界成佛。

 

即便為人所怨恨,也不退轉,不為嗔恚而動,是為「不動」。該尊與不動明王非同一尊。

 

 

藏傳佛教中阿閦佛的形象

據《瑜伽母密續》記載,身藍色,偏袒右肩,左手執拳,執袈裟角,右手伸五指,手指指地,置於右膝。一般其像結跏趺坐,坐於青色象背負的蓮花臺上。

此佛在金剛界曼荼羅中,為左手執拳或持金剛杵安於臍前,右手下垂觸地,成觸地印。

 

作為東方阿閦佛的忿怒化身——降三世明王,為密宗五大明王之一。

阿閦佛,為大乘佛教信仰中,東方妙喜世界的佛陀,地位等同於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著名的維摩詰居士即是出自妙喜世界。

 

阿閦佛的妙喜世界非常莊嚴,有高大的七寶菩提樹。

阿閦佛信仰與阿彌陀佛信仰皆起源於大乘佛教早期,不過同屬大乘的漢傳佛教中,另外一位東方琉璃世界的藥師佛較為人知。

 

在藏傳佛教與密宗信仰中,阿閦佛是金剛界五智如來(五方佛)中的東方如來,代表「大圓鏡智」。

 

阿閦佛,藏傳佛教中阿閦佛的形象

 

佛經記載的阿閦佛

最早有關阿閦佛的漢語佛經是西元147年由東漢月氏三藏支婁迦讖法師譯成漢語的《阿閦佛國經》,這部經也是已知最古老的淨土經典。

 

最近在巴基斯坦發現了用犍陀羅語書寫的,涉及到阿閦佛的佛經殘卷,它們屬於早期的大乘佛教,書寫時間在西元1世紀末和2世紀間。

 

《阿閦佛心咒》則是阿閦佛信仰者持誦以求得渡的經典。

 

《大寶積經》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不動如來功德法門,善能受持,讀誦通利,願生彼剎者,乃至命終,不動如來為護念,不使諸魔及魔眷屬退轉其心」。

 

 

阿閦佛心咒—慧子逸

又稱不動佛心咒,為東方妙喜世界阿閦佛(或名不動佛)之咒語,別名阿閦佛往生咒。

 

 

 

阿閦佛心咒咒文

舊譯

出自唐玄奘法師所譯《拔濟苦難陀羅尼經》(一名《勝福往生淨土經》):

「羯羯尼羯羯尼。魯折尼魯折尼。咄盧折尼咄盧折尼。怛邏薩尼怛邏薩尼。般剌底喝那般剌底喝那。薩婆羯莫般藍般邏般迷。娑婆訶。」

 

 

流通版

Namo。Ratna。trayāya。Oṃ。kamkani。kamkani。rocaṇi。rocaṇi。troṭaṇi。troṭaṇi。trāsaṇi。trāsaṇi。pratihana。pratihana。sarva。karma。paraṃparaṇi。me。sarva。sattvanaṃ。ca。svāhā。

南摩。列那。乍呀呀。唵。槓嘎尼。槓嘎尼。羅渣尼。羅渣尼。卓達尼。卓達尼。乍沙尼。乍沙尼。乍帝哈納。乍帝哈納。薩哇噶瑪。巴南巴喇。納美。薩哇薩埵。念渣。梭哈。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口誦版本

那莫。邦嘎瓦帝。阿秋比亞。達他噶他雅。阿惹哈地。桑雅桑布他雅。打笛牙他。嗡。岡嘎尼。岡嘎尼。卓渣尼。羅渣尼。朵達尼。朵達尼。達拉薩尼。達拉薩尼。布拉地哈納。布拉地哈納。薩哇。不拉姆不拉姆。不拉 。捏美。薩哇薩埵。念在。梭哈。

 

阿閦佛,功德利益

 

阿閦佛心咒的功德利益

一般教言:臨終前見此咒能淨除一切業障,包含五無間罪;聽聞此咒不墮三塗。若持誦十萬遍,吹氣加持沙子、水、白芝麻或白芥子,再把受加持物品灑在已死的有情身上,可使之立刻解脫惡趣。

 

  1. 「能拔諸苦」:與觀世音菩薩名號一樣,能以名號救有情苦。

 

  1. 「魔不能嬈」:阿閦佛名號,因“不動”菩提行令眾魔不能損害而憂腦悲慟。

 

  1. 「患不能侵」:稱念阿閦佛名號,一切災害悉皆不能侵害。

 

  1. 「能地獄救」:假若墮入惡道,於地獄中受無量諸苦,如果在世或前世中,有曾經稱念過阿閦佛名號,以此少善根因緣縱使身處地獄,亦蒙阿閦佛救濟拔度。

 

  1. 「女人泰產」:阿閦如來護佑女人的慈悲心是不遺餘力的,若女人有臨產痛苦或婦女疾病逼身時,多稱念阿閦佛號,必能得佛力加持而安泰適然。

 

  1. 「福德優渥」:佛告舍利弗:“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終以金寶滿閻浮提。持用佈施冀聞此法終亦不聞。何以故。此功德法非薄福眾生當執持故。

 

  1. 「得大智能」:阿閦如來及其功德法經是彰顯智慧法身的,如釋迦如來稱讚其言:“舍利弗。彼不動如來。于妙喜世界及他方剎土。在菩薩等乘中而為上首。”,又阿閦佛剎諸菩薩眾亦與智能等身。

 

  1. 「致不退轉」:稱念阿閦佛名號,能至阿惟越致(不退轉之意)。

 

  1. 「現證無學」: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證出世聖果。

 

  1. 「蒙佛護念」:誦念阿閦佛名號,能得如來加持護念,非現今法師與世人所說阿閦法門特重“自力”,而為“難行道”,這點殊不知阿閦如來亦有佛力加持的成分,而應予以駁斥導正的。

 

  1. 「得生佛剎」:誦念阿閦佛名號,能蒙佛威神力加持而往生其剎。聞彼佛名號心生歡喜,即得往生彼國。此乃阿閦如來最勝方便善巧,為接引眾生不劬辛勞特立本願。

 

  1. 「速證菩提」:誦念阿閦佛名號,能累積福德善根至無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