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戒是正確地順著走向解脫的根本,所以名為別解脫,依著戒的受持,能產生一切等次的禪定和滅除苦惱的智慧。
本文目錄
佛教徒的行動指南—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又稱為《佛臨涅槃略說教誡經》、《佛遺教經》,簡稱《遺教經》,共一卷,由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三藏翻譯。
是佛陀在臨涅槃前對弟子的最後教誡,闡述作為佛教根本的戒定慧。也是佛留給後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
《佛遺教經》倍受歷代僧俗大眾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頒行敕令以護持佛法、弘闡聖教;宋真宗揮毫作序為雕版流通、宣揚法奧。
世親菩薩著作《遺教經論》,從七方面闡釋教誡深遠意義,在佛教界具有廣泛深刻影響。
漢地作注之古大德代不乏人,明·藕益智旭大師之《佛遺教經解》最值得捧讀。
書聖王羲之、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南宋大書法家張即之所書《佛遺教經》字帖,冠絕古今,各領風騷,受歷代知識份子推崇、珍愛,被無數書法愛好者觀賞、臨摹。
若想修道成功,若欲超脫輪回,就要以戒為師,就要修身口意,就要誦習本經。
此經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字字珠璣,韻味無窮,譯文經羅什大師推敲錘煉,故而詞達意順,古樸典雅,朗朗上口,耐人吟詠。
為出家在家佛教徒之行動指南,亦為各行各業求知者之閒暇珍玩。
《佛遺教經》是佛遺教三經之一。又作遺法、遺誡、遺訓、遺告、遺化。
佛遺教三經,融合了原始佛教的質樸與大乘菩薩的慈悲精神。是佛法的精要;是僧俗四眾生活與修行的方針;是佛陀最後的付囑。
《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因內容有其共通性,適合參照修習,一般合稱「佛遺教三經」。
《四十二章經》據傳是最早的漢譯佛典,是後人摘錄自不同經典的佛陀開示選輯,每一段開示自成一章。本經內容包含原始佛教及大乘思想,著重實修的運用,可說含括了佛法的大概。
《佛遺教經》是佛陀涅槃前對出家眾的最後訓勉,是戒律與教法的濃縮整理,勉勵弟子以解脫為目的,以修善積功德為宗旨。
《八大人覺經》內容只有短短三百多字,但組織嚴謹、言簡意賅,經中告訴弟子,若能修持八種聖道行,亦即八種覺悟,便是自利利他的「大人」,便是諸佛菩薩。
聖嚴法師的解經以把握古老經典的精神與宗旨為原則,從現代人的角度出發,觀念與實踐並重,因此本書不僅讀來脈絡分明,對初入門者亦特別善巧、實用。
佛陀的最後叮囑—佛遺教經
佛陀一代時教,最初是《華嚴經》,最後是 《遺教經》。
本經緣起,是釋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二十六年前二月十五日的中夜,將臨入涅槃(去世)時,殷重的教誡弟子及一切眾生,持戒之益,及制心、節食等語,叮嚀懇切,故讀誦遺教經,如子女閱讀父親之遺囑。
告誡門人,於我涅槃後,諸弟子應以戒為師,勤修精進、禪定、智慧等,及對治諸苦與煩惱,勤修悲智大功德。
當佛陀說完《妙法蓮華經》,其示現教化的因緣,已將告段落,臨入涅槃時,又恐眾生放逸,在承受這批法財後,不能好好把持,就像富貴人家子弟,承繼祖先的大筆財產,卻不能自我約束,亂用亂花、揮霍無度,甚至於破產。
所以佛陀再說這部《遺教經》,以為最後叮囑。
雖名為經,實是佛陀所遺留的教誡法則,是屬於戒律的經典。《遺教經》是佛陀教誡的最後遺言,也就是佛弟子日常生活的家規。
佛陀在涅槃會上大談《涅槃經》,是廣談常住真心的道理,而《遺教經》則重申戒律的重要性,故涅槃會又名「扶律談常會」。
《佛遺教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佛遺教經》是釋迦牟尼佛於西元前543年二月十五日中夜臨入涅槃前,為弟子們所做的最後一場說法。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這九字是別題,是別於一切經典,唯有此經獨稱之名,故為別題。
「佛」是大覺悟的聖者,是屬於人;
「垂」是垂示,即示現的意思。
「般涅槃」是梵語,應雲「般涅槃那」,此雲「圓寂」,或「滅度」。
「略說」是廣說的對稱,簡單說明的意思。
「教誡」是言教、是訓誡,是教誡之法,故稱其是以人法立題為名之經典。
「經」字是通題,是通於一切諸經。凡是佛陀所說的皆通稱為經,故名通題。
本經是七種(人、法、喻、人法、人喻、法喻、人法喻)立題中的人法立題。
此經有兩千三百餘字,全經文可歸納為二十一個小節,即:
一、經序,二、持戒,三、制心,
四、節食,五、戒睡眠,六、戒瞋恚,
七、戒憍慢,八、戒謟曲,九、少欲,
十、知足,十一、遠離,十二、精進,
十三、不忘念,十四、禪定,十五、智慧,
十六、不戲論,十七、自勉,十八、決疑,
十九、眾生得度,二十、法身常住,二十一、結論。
佛遺教經—海濤法師恭誦
佛遺教經書法欣賞:
佛遺教經成就出的世間功德:
- 無求功德:多欲多煩惱,少欲少煩惱,少欲的人,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而有涅槃之樂。
- 知足功德:知足是解脫煩惱纏縛的妙方,也是富樂安穩之處。知足的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的人,雖處天堂,亦不稱意。知足的人,雖貧而富;不知足的人,雖富而貧。
- 遠離功德:遠離憒鬧場所,獨處閒居,思滅苦本,寂靜無為,是真正安樂。
- 精進功德: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譬如小水長流,則能穿石;懈怠如鑽火未熱而息,雖欲得火,火難可得。
- 憶念功德:不忘失正念,猶如披著鎧甲上戰場,能無所畏懼。因此,念力堅強,雖入五欲賊中,賊不能害。
- 禪定功德:精勤修習禪定,心不散亂,能知世間生滅法相。猶如惜水之家,必先善治堤塘,比丘善修禪定,便能防止智慧之水漏失。
- 智慧功德:智慧是度老病死海的堅牢船,是無明黑暗的大明燈,是一切病者的良藥,是伐煩惱樹的利斧,當以聞思修三慧而自增益。
- 畢竟功德:戲論則令心散亂,因此雖然出家,猶未能得解脫。若欲得寂滅樂,唯有善滅戲論的過患。
如果能堅持淨戒,則能擁有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如不能堅持淨戒,所有的勝善功德都不會生起。
能依戒行持,則令生善法,生諸功德,故「戒為第一安穩功德之所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