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諸佛的大智慧讓一切如意。

經中至寶的《華嚴經》,讓你了解到諸佛的大千世界。

 

《華嚴經》——大千世界觀

梵語:महावैपुल्यबुद्धावतंसकसूत्र

 

全名《大方廣佛華嚴經》,元代又稱《雜華經》,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被大乘諸宗奉為「諸經之王」、「諸經中寶」。

 

據稱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在禪定中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上乘十地菩薩解釋無盡法界時所宣講,被認為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東晉起傳至中土。

 

名字面上由「大方廣」、「佛陀」和「華嚴」組成,全名爲「屬於大方廣,即大乘)的,用花、莊嚴、佛陀的經典」,「華嚴」義爲用華(花的古字,讀音、意義等同「花」)莊嚴裝飾佛陀;

 

深究而言,係「法喻因果」,「理智人法」兼備之名稱,一經的要旨,都包含在題目中。

 

大,即包含之義;

方,即軌範之義;

廣,即周遍之義。

即一心法界之體用,廣大而無邊,故稱為大方廣。

 

佛,即證入大方廣無盡法界者;

華(花),即成就萬德圓備之果體的因行譬喻;

嚴,即開演因位之萬行,以嚴飾佛果之深義,此為佛華嚴。

 

此經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說菩薩以菩提心為因而修諸行,頓入佛地的因果,顯示心性含攝無量、緣起無盡、時空行願等相涉相入、無礙無盡的理境,及佛果地遼闊無礙、莊嚴無比的勝境。

 

此經之舊譯(六十卷本)有寶王如來性起品,亦即新譯(八十卷本)之如來出現品,揭櫫了華嚴宗的性起思想;性起二字的詮釋,是華嚴學界的重要議題。

 

華嚴經要旨為:

「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出〈梵行品〉。

華嚴經

來自龍宮的《華嚴經》

根據漢傳華嚴宗的說法,《華嚴經》是龍樹進入龍宮取回的,有上中下三種版本,內容長度不同,現傳版本為下本。

 

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提到《十地經》與《不可思議經》,提到的內容對應於華嚴經十地品與入法界品。龍樹與世親也曾為《十地經》作註解,即《十住毗婆沙論》與《十地經論》。

呂澂認為,在龍樹時代,大本《華嚴經》還沒被集成,而是以單行本方式流傳。

 

印順法師認為,華嚴經集成可劃分為三個階段:最早出現的是《兜沙經》與《菩薩本業經》等;隨後出現《十地經》與《不可思議經》等;這些單行本最終集成大本《華嚴經》。

 

早期的《十地經》都不說十波羅密,印順法師指出,可以從《華嚴經》裏對十波羅密的使用,說明整部經典或全本,是經過不斷增補而形成的,所以大本《華嚴經》應是後期大乘的著作。

 

佛教學者認為,華嚴經最早的寫作年代,可能在釋迦牟尼佛涅槃後約500年,可能在西元3或4世紀時開始集結。《華嚴經》最初在印度只是以分散的經典之形式存在,並沒有集結成完整的經卷。

約在西元2~4世紀中葉間,華嚴系的經典從南印度,向西北印度和中印度傳播。最後在中國西域地區合成大本的《華嚴經》。

 

 

《大方廣佛華嚴經》有聲書 — 慧平法師

全集後續:

《大方廣佛華嚴經》有聲書全集

 

 

得破大地獄的《華嚴經》四句偈:

「若人慾求知,三世一切佛。應當如是觀,心造諸如來。」

 

 

《華嚴經》—實叉難陀奉 制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1】01-10

《大方廣佛華嚴經》【2】11-20

《大方廣佛華嚴經》【3】21-30

《大方廣佛華嚴經》【4】31-40

《大方廣佛華嚴經》【5】41-50

《大方廣佛華嚴經》【6】51-60

《大方廣佛華嚴經》【7】61-70

《大方廣佛華嚴經》【8】71-80

華嚴經

 

 

《華嚴經》書法:

華嚴經,曹法壽楷書《華嚴經卷》

曹法壽楷書《華嚴經卷》

華嚴經,呂雲,臨張即之《大方廣佛華嚴經》

呂雲,臨張即之《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大方廣佛華嚴經》西夏文

《大方廣佛華嚴經》西夏文

 

 

《華嚴經》的四分結構五周因果

整部華嚴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分成信、解、行、證四個部分:

  1. 舉果勸樂生信分,即初會所信因果周;

所信因果,在第一會所講,明盧舍那佛之果德及其為普莊嚴童子時之因行,即修行者所信佛之因果。

  1. 修因契果生解分,即第二至第六會差別因果周及第七會平等因果周

差別因果,在第二會至第六會所講,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差別之因,第七會〈佛不思議法品〉、〈十身相海品〉、〈隨好光明品〉明差別之果,此即差別因果。

平等因果,第七會〈普賢行品〉明平等之因,〈如來出現品〉名平等之果,故稱平等因果。

  1. 託法進修成行分,即第八會成行因果周;

成行因果,在第八會〈離世間品〉中說,初說五十階位,後說八相成道,因行成果行,故曰成行因果。

  1. 依人證入成德分,即第九會證入因果周。

證入因果,第九會〈入法界品〉所說,先明佛已經自在證入之果,後明善財童子證入法界之因,因此稱為證入因果。

 

華嚴經,華嚴海會眾菩薩圖

《華嚴經》—諸佛的大智慧

《華嚴經》就是諸佛的大智慧。這種大智慧,也就是諸佛所行處。若有人想有大智慧,那麼,就要讀《華嚴經》。依照《華嚴經》的道理來修行,也就是諸佛所修的行門。要想真正瞭解徹底明白《華嚴經》的道理,必須常常親近於佛,不要離開佛法,應該勤研究《華嚴經》的道理。

 

  1. 滅五無間罪。

經雲:“或複有人。以深信心。於此大願。受持讀誦。乃至書寫一四句偈。速能除滅五無間業。就算是造了五無間惡業的人,能夠以深信心、精進心、稀有心讀誦這部經典,五無間地獄的果報都能夠迅速除滅。

  1. 滅疾病煩惱。

《華嚴經》裡面所記載的功德,以深信心、精進心、稀有心受持讀誦,甚至書寫一四句偈,一切生理上的疾病、心理上的疾病、所有的苦惱,都能一下子消除了。

  1. 往生人天善處。

普賢菩薩勾畫了一幅長卷:“若生人天。所在之處。常居勝族。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如師子王摧伏群獸。堪受一切眾生供養。”

  1. 降伏魔怨。

受持《華嚴經》的功德,使鬼魅魍魎都遠離功德主,或者,他們被受持《華嚴經》的功德所感召,暗地裡親近,讚歎,禮拜,守護功德主。

  1. 一切如意。

受持《華嚴經》的這個人,在生的時候,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菩薩都稱讚這個人了不起,十方三世的一切諸佛菩薩都發心守護能受持《華嚴經》的人。

 

若人於此普賢願。讀誦受持及演說。果報唯佛能證知。決定獲勝菩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