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淨源自覺音《清淨道論》,由戒、定、慧三學中細分出來,為修習解脫道至涅槃的七個階段,在南傳上座部中有很重要地位。
這七清淨必須次第地成就,每一層次的清淨是更上一層清淨的基礎。第一層次的清淨相等於三學的戒學,第二層次相等於定學,較高的五個層次相等于慧學。首六個層次屬於世間,最後一個層次則是諸出世間道。
根據《巴利聖典》《中部》(相當於中阿含經)《七車經》(或稱為傳車經)的內容,覺音整理出七清淨:
本文目錄
戒清淨
即是指清凈的戒行。包括在家與出家戒;在家眾若戒行圓滿,奉持五戒,八戒,十戒乃至七佛通戒,也一樣能證到阿羅漢果。阿羅漢的果位不是出家眾的專利。
出家眾要持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凈戒、資具依止戒等四種戒的修持。
心清淨
心專注於不同的業處,離五蓋,達到世間定,此之謂心清淨。
使心專注於不同的業處,遠離了種種雜染煩惱的狀態,心把種種煩惱鎮伏,達到這種狀態稱為心清淨。即是培養定力是讓我們的心透過專注一個所緣而變得強有力。
《清淨道論》:說到戒清淨和心清淨是修慧的根本,稱為慧根。
籍此再轉入修色業處、名業處而成就見清淨;然後再觀察名色法之因而成就度疑清淨;再以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作為所緣而觀它們的無常、苦、無我,而依次成就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跟智見清淨。
見清淨
以分辨四界,三十二身分,十二處、十八界及五蘊而能清楚的見到並確定名與色,從而消除我的邪見,所以叫做見清凈。
從見清凈開始的五清凈是慧學的部份,著重在觀禪。見清凈是對名色法的觀察,即名色分別智。
度疑清凈是對名色法的緣的觀察,即緣攝受智。
道非道智見清凈是對諸名色法以三相遍知諸名色法,即三相思惟智。
再以三相作十八種觀察以斷諸結,以因緣相及剎那生滅觀的生滅隨觀來觀察諸蘊,並克服十種觀的染。
行道智見清凈裏包括了十六觀智的九個觀智即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布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及隨順智。
種姓智則介於行道智見清凈和智見清凈間,智見清凈包括道智、果智和思惟智。
度疑清淨
是進而觀察名色的因緣,確定只有名色的業果,沒有一個作者與受者,因而超越了三世的疑惑。
通過緣起之智,禪修者辨識現在的名色組合併不是無端端地生起,也不是萬能之神所造或因靈魂而有,而是因為過去的無明、愛、取與業而生起。
他也運用相同的法則辨識過去與未來。這階段也名為「緣攝受智」。
惟有在見清淨的基礎上,才培育度疑清淨。
亦即在名色識別智的基礎上才培育緣攝受智,要了解名色的因緣就有如一個醫生想要尋找病人生病的原因一樣。
道非道清淨
第五清凈的道非道智見清凈要修習對名色法以三相思惟並審察它們。
首先說三種世間遍知:
- 知遍知:這是通達名色與其緣的智慧。
- 審察遍知:是知道名色法的相的智慧,以三相思惟審察一切法而得審察遍知,也就是道非道智。
- 斷遍知:是舍離斷除常、樂、我、喜、貪、集、取等的七隨觀對治的煩惱,斷遍知是行道知見清凈和十八大觀的修習範圍。
道非道智見清凈除了思惟三相之外,還要修生滅隨觀智,初修的人容易偏定而生起十種觀的染,所有必須審察破除這些雜染,破除之後就能生起道的智見,這道是正道。
行道智見清淨
行道智見清凈是在道非道的智見清凈的基礎上,在舍離了非道而繼續清凈的過程。
它有八種觀智和第九的隨順智,這八種觀智是:
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
行者習行修習而多作行舍智,則勝解與信更為強有力,善能策勵精進,而念善得現起,心善等持,生起更加銳利的行舍智。
「他現在要生起聖道了」──他的行舍智思惟諸行為無常或苦或無我而入於有分。在有分之後,於行舍智同樣的以諸行為所緣,是無常,或是苦,或是無我,而生起意門轉向心。
此後,在轉有分而生起的唯作心之後,無間的心相續連結,以同樣的諸行為所緣,生起第一速行心,是名遍作。
此後亦以彼同樣的諸行為所緣而生起第二速行心,是名近行。此後亦以彼同樣的諸行為所緣而生起第三速行心,是名隨順。這是它們的各別之名。
如果概括的說,則這三種都得名為習行,亦得名為遍作,近行及隨順。對什麼隨順呢?即對前分與後分而隨順。
因此隨順智如同八觀智的思惟三相的作用,故隨順於前面的八觀智,及隨順於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
即此隨順智是以無常相等緣於諸行而轉起,故隨順如同此等八智的思惟三相的作用,即如「生滅隨觀智是見有生滅的諸法的生滅」,「壞滅隨觀智是見有壞滅的諸法的壞滅」,「怖畏現起智是於有怖畏的諸法現起怖畏」,「過患隨觀智是見於有過患諸法的過患」,「厭離隨觀智是厭離可厭的諸法」,「欲解脫智是對於當脫的諸法生起解脫之欲」,「以審察隨觀智審察於當審察的諸法」,「以行舍智舍於當舍的」。
並且隨順智亦隨順於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因為以此行道而得其當得的道果之故,所以說此為隨順智。
這隨順智是以諸行為所緣的至出起觀的最終。但就全體而言,則種姓智為至出起觀的最終。
智見清淨
入流道、一來道、不來道、阿拉漢道的四道智為「智見清淨」。
入流道智
為欲完成初道智者,實無可作。
因為他所應作的,都曾在以隨順為最後的觀生起之時作了。
如是行者生起隨順智,以彼等三隨順智的各自之力,消滅了覆蔽諦理的廣大黑暗之時,他的心不入、不住、不信解、不著、不執、不縛於一切行中,但離去、退縮、還轉,如從蓮葉的水相似。一切的相所緣及一切的轉起所緣呈現都是障礙。
此道不僅破貪蘊等,亦得干竭無始輪迴輾轉的苦海,封閉一切惡趣之門,使七聖財現前,舍斷八支邪道,寂滅一切怖畏,導至於正自覺者的真子,使得其它數百種的功德。如是和給與許多功德的入流道相應的智,為入流道智。
入流果
在此入流道智之後,生起入流道的異熟或二或三剎那的入流果心,是名為入流的第二聖者。
縱使他是過於放逸的,經過最多七番在天與人道中輾轉輪迴之後,便得滅盡於苦。
一來道智
入流聖弟子為使輕薄欲貪與瞋恚及為得證第二地而行觀禪。他集中了根、力、覺支、以智思惟那區別為色、受、想、行、識的諸行「是無常、苦、無我」,反覆思惟,入於觀的程序。
如是行道者,依前面所說的方法,於行舍智之末, 由一意門轉向而生起隨順智及種姓智時,即在種姓之後生起一來道。與之相應的智為一來道智。
一來果
在一來道智之後,生起一來道的二或三剎那的一來果心,是名為一來的第四聖者,他只一次來此世間便得滅盡於苦。
不來道智
一來聖弟子為斷欲貪與瞋恚而無餘及為證得第三地而行觀禪。
他集中了根、力、覺支,以智思惟那諸行「是無常、苦、無我」,反覆思惟,進入觀的程序。
如是行道者,依前述之法,於行舍智之末,由一意門轉向而生起隨順智及種姓智時,即在種姓之後生起不來道。與彼相應之智為不來道智。
不來果
在不來道智之後,生起不來道的二或三剎那的不來果心,是名為不來的第六聖者,即於彼化生之處而般涅槃,不復還來──依結生而不再來此世間之故。
阿拉漢道智
不來聖弟子為斷色貪、無色貪、慢、掉舉、無明而無餘及為證得第四地而行瑜伽。他集中了根、力、覺支,以智思惟那諸行「是無常、苦、無我」,反覆思惟,進入觀的程序。
如是行道者,依前述之法,於行舍智之末,由一意門轉向而生起隨順智及種姓智之時,即於種姓之後生起阿拉漢道。與彼相應之智為阿拉漢道智。
阿拉漢果
在阿拉漢道智之後,生起阿拉漢道的二或三剎那的阿拉漢果心,是名為阿拉漢第八聖者,大漏盡者,具最後身,卸去重擔,隨得自己目的,盡諸有結,是以正知解脫,為天及人世間的最高應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