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的分類法之一,指的是每一個五根具足的有情眾生身上都有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合稱五識)、意識、末那識及阿賴耶識。

八識依照其識的體性,可分為四大類:前五識、第六識、第七識及第八識。

大乘經典中,如《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只列出六識。龍樹在《大智度論》中曾提出,佛說六識,意識所緣的諸法都是生滅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話,應該有第七識去識別它,但是沒有第七識存在,因此無我。

 

地論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釋《十地經論》中「三種同相智」時,以被認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識為第七識,體現了歷史上曾有個時段,有人不把「意」分立為第六意識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識。

 

護法論師等人,在《解深密經》的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阿陀那識等學說基礎上,建立了末那識學說,八識學說於是形成。至《成唯識論》出現後,八識的名稱、次序與內涵,都已確立。玄奘曾做《八識規矩頌》作為入門。

 

 

五識

五識又名為前五識,分別名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依於有情的五根所對應的五塵而命名,「根、塵、觸三生識」。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都是有色根,五識的立名,是因為隨五色根而立的緣故,所以眼識就依眼根的能見外色塵功能而立名為眼識。

 

意謂眼根有見外色的功能、眼識有分別色相的功能,乃至身識依身根的能觸冷熱.,等功能而立名為身識。

 

眼識了別色塵,耳識了別聲塵,鼻識了別香塵,舌識了別味塵,身識了別觸塵。

 

 

第六識

第六識又稱為意識,了別法塵。體性為「審而不恆」,能對色、聲、香、味、觸等五塵境界上的法塵做詳細地分析、推理、記憶等。

以眼根和色塵為緣才能生起眼識,乃至以意根和法塵為緣才能生起意識,因此前五識和意識都是有生有滅的法。

在眠熟、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等五位的狀態中都會斷滅,是具足生滅變異之法,所以也一定是緣起之法。

 

意識不遍一切處、一切界、一切時,與前五識俱起,稱五俱意識,不在五識中;同樣與意根俱起,而不在意根中,以意根為俱有依。

意識必須藉著意根、法塵才能生起,為緣起法。

既是依眾緣而起之法,則是生滅變異法,就必定是無常法。所以意識不論修到什麼程度、多麼微細,都是三界內的有為法,永遠不離三界。

 

八識 五識 阿賴耶識 根塵觸三生識

 

第七識

第七識又稱為意根(十八界中六根之一)或末那識,體性為「恆審思量」。

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計度執著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稱為意。

意識覺知心必依之而後方能現起,是意識之根故名意根。

 

意根既是心,又是意識所依根的緣故,又是能引生意識的心,並且是意識生起後運作時必須依止才能運作的心,所以稱為意根,這就是隨根立識的意思。

主宰意識之思維,由於意根處處作主、時時作主的體性,恆常不斷的普遍計度前六識,於依他起性上不知其妄而起遍計執性,因此導致生死輪迴不斷。

 

意識夜夜斷滅之後,朝朝又依意根而生起,可見意根從來不曾暫斷,是恒而不曾斷滅過的心,即使是在悶絕位、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中,也都不曾剎那間斷過,所以唯識學中說他的自性是「恒、審、思量」。

阿羅漢入無余涅槃時才可以斷掉意根。

 

 

第八識

第八識心體又名如來藏、阿賴耶識,是佛法的實相心,《心經》所說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和龍樹菩薩所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來藏。

這個第八識,在阿賴耶識的層次時,他也是可以稱為異熟識的,是雙具阿賴耶性與異熟性的,但是因為阿賴耶性很重,所以從重立名,因此通常就叫他作阿賴耶識。因阿賴耶性的煩惱特重,所以導致眾生的生死輪轉不息。

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轉識,則能直接、間接、輾轉出生萬法。佛地真如心體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眾生同等皆有之阿賴耶識心體。

 

阿賴耶的體性修斷了,就是分段生死現行的執藏性斷了,斷了之後就不再有阿賴耶性了,只剩下異熟生、異熟滅的體性,就叫作異熟性,所以這時的第八識改名叫作異熟識或第九識,但其實還是原來那個第八識心體,並沒有多出了一個識。

只是內容種子有所改變了,為了方便區別他跟阿賴耶識的階段有所不同,借以顯示修證階段的差別,所以有時方便將他叫作第九識、異熟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