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舊名《十七地論》,簡稱《瑜伽論》。

是佛教瑜伽行唯識學派的根本大論,也是大乘佛教瑜伽行者修行所依循的根本論典。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一

攝決擇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四

復次如佛世尊為出愛王所說經言。彼王一時往詣佛所。頂禮佛足白言世尊。有一沙門若婆羅門。來至我所。以不真實過失。現前呵諫於我。我於爾時其心不生悔惱憂慼。何以故。觀此過失。於我自身都不見故。又有沙門若婆羅門。來至我所。以不真實功德。現前讚勸於我。我於爾時心亦不生歡喜踊躍。何以故。觀此功德。於我自身都不見故。彼諸沙門及婆羅門既退還已。我便獨處空閑靜室。生如是心籌量尋伺。我當云何了知諸王真實過失真實功德。若我知者當捨其失當修其德。誰有沙門或婆羅門能了諸王真實過失真實功德。亦能為我廣開示者。既尋伺已便作是念。唯我世尊一切知者一切見者。定當了知諸王所有真實過失真實功德。我今當往佛世尊所請問斯義。故我今者來至佛所請決是義。唯願如來為我開示。世尊云何諸王真實過失。云何諸王真實功德。作是請已。爾時世尊。告出愛王曰。大王大王。今者應當了知王之過失王之功德。王衰損門王方便門。王可愛法及能引發王可愛法。

 

云何名為王之過失。大王當知。王過失者。略有十種。王若成就如是過失。雖有大府庫有大輔佐有大軍眾。然不可歸仰。何等為十。一種姓不高。二不得自在。三立性暴惡。四猛利憤發。五恩惠奢薄。六受邪佞言。七所作不思不順儀則。八不顧善法。九不知差別忘所作恩。十一向縱任專行放逸。

 

云何名王種姓不高。謂有國王隨一下類王家而生非宿尊貴。或雖於此王家而生。賤女之子不相似子。或是大臣輔相國師群官等子。如是名王種姓不高。云何名王不得自在。謂有國王為諸大臣輔相國師群官所制。不隨所欲作所應作錫賚群臣。於妙五欲亦不如意歡娛遊戲。如是名王不得自在。

 

云何名王立性暴惡。謂有國王諸群臣類或餘人等。隨於一處現行少小不如意事。即便對面擯黜發麁惡言。咆勃忿恚顰蹙而住。時生憤發設不對面。背彼向餘而作於前擯辱等事。設不對面亦不背彼向餘而作於前黜罵等事。然唯內意憤恚欝怏。懷惱害心懷怨恨心。然不長時持憤恚心相續不捨。復有內意憤恚欝怏。懷惱害心懷怨恨心。亦於長時持憤恚心相續不捨。由如是相對面暴惡。背面暴惡。懊恚暴惡。暫時暴惡。長久暴惡。如是名王立性暴惡。大王當知。長久暴惡名獲大罪。非是餘者。

 

云何名王猛利憤發。謂有國王。諸群臣等有小愆過有少違越。便削封祿奪去妻妾。或以重罰而刑罰之。如是名王猛利憤發。

 

云何名王恩惠奢薄。謂有國王。諸群臣等供奉侍衛。雖極清淨善稱其心。而以微劣軟言慰喻。頒賜爵祿酬賞勳庸。不能圓滿不順常式。或損耗已或稽留已。或推注已或怨恨已。然後方與。如是名王恩惠奢薄云何名王受邪佞言。若有國王。諸群臣等實非聰叡有聰叡慢。貪濁偏黨不閑憲式。情懷謀叛不修善政。聽受信用如是輩人所進諫議。由此因緣王務財寶名稱善政並皆衰損。如是名王受邪佞言。

 

云何名王所作不思不順儀則。謂有國王。不能究察不審究察。不能思擇不審思擇。諸群臣輩於彼彼務機密事中。不堪委任而委任之。堪委任者而不委任。堪驅役者而不驅役。不堪役者乃驅役之。應賞賚者而刑罰之。應刑罰者而賞賚之。又於群臣不善安處先王儀則。由此群臣處大朝會。餘論未終發言間絕。不敬不憚而興諫諍。不如旨教而善奉行。不正安住王之教命。如是名王所作不思不順儀則。

 

云何名王不顧善法。謂有國王。不信他世亦不曉悟。由於他世不信不悟。便於當來善不善業愛非愛果。不能信解。不信解故無有羞恥。隨情造作身語意業三種惡行。不能時時布施修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不顧善法。云何名王不知差別忘所作恩。謂有國王。於諸大臣輔相國師及群官等。其心顛倒不善了知忠信伎藝智慧差別。以不知故非忠信所生忠信想。於忠信所非忠信想。無伎藝所生伎藝想。有伎藝所無伎藝想。於惡慧所生善慧想。於善慧所生惡慧想。彼由如是心顛倒故。於非忠信無有伎藝惡慧臣所。敬重愛養。忠信伎藝善慧臣所。反生輕賤。又諸臣等年耆衰邁。曾於長夜供奉侍衛。知其無勢無力無勇。遂不敬愛。不賜爵祿不酬其賞。設被陵蔑捨而不問。如是名王不知差別忘所作恩。云何名王一向縱任專行放逸。謂有國王。於妙五欲一向沈沒。耽著嬉戲愛樂受行。不能時時勗勵方便作所應作勞賚群臣。如是名王一向縱任專行放逸。若有國王。成就如是十種過失。雖有大府庫有大輔佐有大軍眾。而不可歸仰。大王當知。此十過失。初一是王種姓過失。餘九是王自性過失。

 

云何名為王之功德。大王當知。王功德者。略有十種。王若成就如是功德。雖無大府庫無大輔佐無大軍眾。而可歸仰。何等為十。一種姓尊高。二得大自在。三性不暴惡。四憤發輕微。五恩惠猛利。六受正直言。七所作諦思善順儀則。八顧戀善法。九善知差別知所作恩。十不自縱任不行放逸。

 

云何名王種姓尊高。謂有國王。處在相似王家而生。宿世尊貴。是相似子。如是名王種姓尊高。

 

云何名王得大自在。謂有國王。自隨所欲作所應作勞賚群臣。於妙五欲歡娛遊戲。於諸大臣輔相國師群官等所。凡出教命宣布無礙。如是名王得大自在。云何名王性不暴惡。謂有國王。諸群臣等隨於何處。雖行增上不如意事。性能容忍不現擯黜。不發麁言亦不咆勃。廣說乃至不生憤發。亦不背面而作前事。亦不內意祕匿忿纏。亦不長夜蓄怨憤心相續不捨。不現暴惡不背暴惡。不匿暴惡不久暴惡。如是名王性不暴惡。

 

云何名王憤發輕微。謂有國王。諸群臣等雖有大愆有大違越。而不一切削其封祿奪其妻妾。不以重罰而刑罰之。隨過輕重而行黜罰。如是名王憤發輕微云何名王恩惠猛利。謂有國王。諸群臣等正直現前供奉侍衛。其心清淨其心調順。於時時中以正圓滿軟言慰諭。具足頒錫爵祿勳庸。而不令彼損耗稽留劬勞怨恨。易可供奉不難承事。如是名王恩惠猛利。

 

云何名王受正直言。謂有國王。諸群臣等實有聰叡無聰叡慢。無濁無偏善閑憲式。情無違叛樂修善法。聽受信用如是輩人所進言議。由此因緣國務財寶名稱善法皆悉增盛。如是名王受正直言。

 

云何名王所作諦思善順儀則。謂有國王。性能究察能審究察。性能思擇能審思擇。諸群臣等於彼彼務機密事中。不堪委任而不委任。堪委任者而委任之。不堪役者而不驅役。堪驅役者乃驅役之。應賞賚者而正賞賚。應刑罰者而正刑罰。凡有所為審思審擇。然後方作而不卒暴。又於群臣能善安處先王儀則。由此群臣雖處宴會。終不發言間絕餘論。要待言終恭敬畏憚而興諫諍。如其旨教而善奉行。能正安住王之教命。如是名王所作諦思善順儀則。

 

云何名王顧戀善法。謂有國王。信知他世。由信知故便於當來淨不淨業愛非愛果能善信解。由信解故具足慚恥。而不縱情作身語意三種惡行。時時思擇布施修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顧戀善法。

 

云何名王善知差別知所作恩。謂有國王。於諸大臣輔相國師及群官等。心無顛倒能善了知忠信伎藝智慧差別。若諸群臣忠信伎藝及與智慧。若有若無並如實知。於其無者輕而遠之。於其有者敬而愛之。而正攝受。又諸臣等年耆衰邁。曾於長夜供奉侍衛。雖知無勢無力無勇。然念昔恩轉懷敬愛而不輕賤。爵祿勳庸分賞無替。如是名王善知差別知所作恩。云何名王不自縱任不行放逸。謂有國王。於妙五欲而不沈沒耽著嬉戲愛樂受行。能於時時勗勵方便作所應作勞賚群臣。如是名王不自縱任不行放逸。若王成就如是功德。雖無大府庫無大輔佐無大軍眾。而可歸仰。大王當知。如是十種王之功德。初一名為種姓功德。餘九名為自性功德。云何名為王衰損門。大王當知。王衰損門略有五種。一不善觀察而攝群臣。二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三專行放逸不思機務。四專行放逸不守府庫。五專行放逸不修法行。如是五種皆悉名為王衰損門。云何名王不善觀察而攝群臣。謂有國王。於群臣等不能究察不審究察。不能思擇。不審思擇忠信伎藝智慧差別。攝為親侍加以寵愛。厚賜爵祿重賞勳庸。最機密處而相委任。數以軟言現為慰諭。然此群臣所付財寶多有損費。若遇怨敵惡友軍陣彼先退敗。恐懼破散為他所勝。遲留人後奔北無戀。矯行惡策動[虛*予]王政。如是名王不善觀察而攝群臣。

 

云何名王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謂有國王。雖於群臣性能究察能審究察。性能思擇能審思擇忠信伎藝智慧差別攝為親侍。而不寵愛。不如其量具賜爵祿。最機密處亦不委任。不數軟言現相慰諭。後於一時王遇怨敵惡友軍陣。廣說乃至大怖畏事命難現前。爾時於臣方行寵愛。廣說乃至數以軟言而相慰諭。時群臣等共相謂曰。王於今者危迫因緣。方於我等暫行妙行非長久心。知此事已。雖有忠信伎藝智慧隱而不現。如是名王雖善觀察而攝群臣無恩妙行縱有非時。

 

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而不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和好方便。如是於應乖絕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惠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軍陣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皆不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乖絕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思機務。

 

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謂有國王。寡營事業拙營事業。不持事業不觀事業。不禁王門不禁宮門不禁府庫。或於俳優伎樂笑弄倡逸等所。或復耽樂博弈戲等。非量損費所有財寶。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守府庫。云何名王專行放逸不修法行。謂有國王。於世所知柔和淳質。聰慧辯才。得理解脫巧便。無害樂無害法。所有沙門若婆羅門。不能數往禮敬諮詢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云何有罪云何無罪。作何等業能致吉祥遠離諸惡。設得聞已亦不勗勵如說修行。不能時時惠施樹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專行放逸不修法行。若有國王。成就如是五衰損門。當知此王退失現法後法義利。謂前四門退現法利。最後一門退後法利。

 

云何名為王方便門。大王當知。王方便門略有五種。何等為五。一善觀察攝受群臣。二能以時行恩妙行。三無放逸專思機務。四無放逸善守府庫。五無放逸專修法行。

 

云何名王能善觀察攝受群臣。謂有國王。於群臣等性能究察能審究察。性能思擇能審思擇。忠信伎藝智慧差別。攝為親侍。如是名王能善觀察攝受群臣。

 

云何名王能善以時行恩妙行。謂有國王。於諸群臣善觀察已。攝為親侍。加以寵愛。隨其度量厚賜爵祿重賞勳庸。最機密處而相委任。數以軟言現相慰諭。彼於一時。王遇怨敵惡友軍陣大怖畏事命難現前。即便罄竭顯示忠信伎藝智慧。如是名王能善以時行恩妙行。

 

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能於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和好方便。如是於應乖絕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惠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軍陣所作所成機務等事。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皆能時時獨處空閑。或與智者共正思惟稱量。觀察乖絕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專思機務。

 

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善守府庫。謂有國王。廣營事業巧營事業。善持事業善觀事業。善禁王門善禁宮門善禁府庫。又於俳優妓樂笑弄倡逸等所。不以非量而費財寶。亦不耽樂博弈戲等。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善守府庫。云何名王無有放逸專修法行。謂有國王。於世所知柔和淳質。聰慧辯才。得理解脫巧便。無害樂無害法。所有沙門若婆羅門。而能數往禮敬。諮詢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何等有罪何等無罪。作何等業能致吉祥遠離諸惡。既得聞已善能勗勵如說修行。亦能時時惠施樹福受齋學戒。如是名王無有放逸專修法行。若有國王成就如是五方便門。當知此王不退現法後法義利。謂前四門不退現法所有義利。最後一門不退後法所有義利。云何名為王可愛法。大王當知。略有五種。諸王可愛可樂可欣可意之法。何等為五。一世所敬愛。二自在增上。三能摧怨敵。四善攝養身。五能往善趣。如是五種。是王可愛可樂可欣可意之法。

 

云何能引王可愛法。大王當知。略有五種能引諸王可愛之法。何等為五。一恩養世間。二英勇具足。三善權方便。四正受境界。五勤修法行。

 

云何名王恩養世間。謂有國王。性本知足於財寶門。為性謹慎不邪貪著。如其所應積集財寶不廣營求。又有國王。性無貪悋。成就無貪白淨之法。以自所有庫藏珍財。隨力隨能給施一切貧窮孤露。又有國王。柔和忍辱多以軟言曉諭國界。於時時間隨其所應分賞爵祿。終不以彼非所能業惡業重業役任群臣。諸有違犯可矜恕罪。即便矜恕。諸有違犯不可恕罪。以實以時如理治罰。如是名王以正化法恩養世間。由王受行如是恩養世間法故。遂感世間之所敬愛。

 

云何名王英勇具足。謂有國王。計策無惰武略圓滿。未降伏者而降伏之。已降伏者而攝護之。廣營事業如前乃至不甚耽樂博弈戲等。又善觀察應與不應(與勤)於僚庶應刑罰者正刑罰之。應攝養者正攝養之。如是名王英勇具足。由王受行如是英勇具足法故。遂能感得自在增上。

 

云何名王善權方便。謂有國王。於應和好所作所成機務等事。如前乃至於應攝受大力朋黨所作所成機務等事。能正了知和好方便乃至攝受強黨方便。如是名王善權方便。由王受行如是善權方便法故。遂能摧伏所有怨敵。

 

云何名王正受境界。謂有國王。善能籌量府庫增減。不奢不悋平等自處。清正受用眾雜受用勝妙受用。隨其時候所宜受用。與諸臣佐親屬受用。在於勝處而為受用。奏諸伎樂而為受用。無有愆失而為受用。無愆失者謂疾惱時。應食所宜避所不宜。於康豫時消已方食。若食未消或食而利。皆不應食。應共食者正現在前。不應獨食精妙上味。詭擯餘人。如是名王正受境界。由王受行如是正受境界法故。遂能善巧攝養自身。

 

云何名王勤修法行。謂有國王。具足淨信戒聞捨慧。云何名王具足淨信。謂有國王。信解他世。信解當來淨不淨業及愛非愛果與異熟。如是名王具足淨信。

 

云何名王具足淨戒。謂有國王。遠離殺生及不與取婬欲邪行妄語飲酒諸放逸處。如是名王具足淨戒。

 

云何名王具足淨聞。謂有國王。於現法義於後法義。及於現法後法等義。眾妙法門善聽善受習誦通利。專意研究善見善達。如是名王具足淨聞。

 

云何名王具足淨捨。謂有國王。雖在慳垢所纏眾中。心恒清淨遠離慳垢。而處居家常行棄捨舒手樂施。好興祠福惠捨圓滿。於布施時常樂平等。如是名王具足淨捨云何名王具足淨慧。謂有國王。如實了知善不善法有罪無罪修與不與勝劣黑白。於廣分別諸緣生法亦如實知。縱令失念生惡貪欲瞋恚忿恨。覆惱慳嫉幻誑諂曲。無慚無愧惡欲惡見。而心覺悟並不堅住。如是名王具足淨慧。如是名王勤修法行。由王受行此法行故。能往善趣。如是五種能引發王可愛之法。能引諸王現法後法所有利益。謂初四種能引發王現法利益。最後一種能引發王後法利益。

 

復次大王當知。我已略說王之過失。王之功德。王衰損門。王方便門。王可愛法。及能引發王可愛法。是故大王應當修學。王之過失宜當遠離。王之功德宜當修習。王衰損門宜當遠離。王方便門宜當修學。王可愛法宜當希慕。能引發王可愛之法宜當受行。大王若能如是修學。當獲一切利益安樂。

 

復次如說生苦。乃至略說五取蘊苦。云何生苦。當知此苦由五種相。謂眾苦所隨故。麁重所隨故。眾苦所依故。煩惱所依故。不隨所欲離別法故。云何眾苦所隨故苦。謂生那落迦及一向苦餓鬼趣中。若於胎生卵生生時。種種憂苦之所隨逐故。名眾苦所隨故苦。云何麁重所隨故苦。謂三界諸行為煩惱品麁重所隨。性不調柔不自在轉。由此隨逐三界有情諸行生起。故名麁重所隨故苦。

 

云何眾苦所依故苦。謂衰老等眾苦差別之所依故。

 

云何煩惱所依故苦。謂受生已。於愛境愛於瞋境瞋。於癡境癡。由是因緣住不寂靜惛蕩身心不安隱苦。故名煩惱所依故苦。

 

云何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苦。謂諸有情生者皆死生必殞沒。所有壽命死為邊際死為終極。如是等事非其所愛。由此因緣唯受眾苦。是以不隨所欲離別法故說生為苦云何老苦。當知亦由五相。謂於五處衰退故苦。一盛色衰退故。二氣力衰退故。三諸根衰退故。四受用境界衰退故。五壽量衰退故云何病苦。當知病苦亦由五相。一身性變壞故。二憂苦增長多住故。三於可意境不喜受用故。四於不可意境非其所欲強受用故。五能令命根速離壞故。

 

云何死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離別所愛盛財寶故。二離別所愛盛朋友故。三離別所愛盛眷屬故。四離別所愛盛自身故。五於命終時備受種種極重憂苦故。

 

云何怨憎會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一與彼會生憂苦故。二治罰畏所依止故。三惡名畏所依止故。四苦逼迫命終怖畏所依止故。五越正法惡趣怖畏所依止故云何愛別離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不與彼會生愁惱故。由此因緣生愁歎故。由此因緣身擾惱故。念彼眾德思戀因緣意熱惱故。應受用等有所闕故。如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當知亦爾。

 

云何五取蘊苦。當知此苦亦由五相。謂生苦器故。依生苦器故。苦苦器故。壞苦器故。行苦性故。

 

復次依行差別建立三士。謂下中上。無自利行無利他行。名為下士。有自利行無利他行。有利他行無自利行。名為中士。有自利行有利他行。名為上士。復有四種補特伽羅。或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或有行惡亦復樂惡。或非行惡亦非樂惡。若信諸惡能感當來非愛果報。由失念故。或放逸故。近惡友故。造作惡行。是名行惡而非樂惡。若先世來串習惡故。喜樂諸惡惡欲所牽。彼由親近善丈夫故。聞正法故。如理作意為依止故。見諸惡行能感當來非愛果報。自勉自勵遠離諸惡。是名樂惡而非行惡。若性樂惡而不遠離。是名行惡亦復樂惡。若有為性不樂諸惡亦能遠離。名非行惡亦非樂惡。此中行惡亦樂惡者。是名下士。若有行惡而非樂惡。或有樂惡而非行惡。是名中士。若非行惡亦非樂惡。是名上士。

 

復有三士。一重受欲。二重事務。三重正法。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種補特伽羅。一以非事為自事。二以自事為自事。三以他事為自事。若行惡行以自存活。名以非事為自事。若怖惡行修行善行。名以自事為自事。若諸菩薩名以他事為自事等。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諸國王有三圓滿。謂果報圓滿。士用圓滿。功德圓滿。若諸國王生富貴家。長壽少病有大宗葉。成就俱生聰利之慧。是王名為果報圓滿。若諸國王善權方便所攝持故。恒常成就圓滿英勇。是王名為士用圓滿。若諸國王任持正法名為法王。安住正法名為大王。與內宮王子群臣英傑豪貴國人共修惠施。樹福受齋堅持禁戒。是王名為功德圓滿。果報圓滿者。受用先世淨業果報。士用圓滿者。受用現法可愛之果。功德圓滿者。亦於當來受用圓滿淨業果報。若有國王。三種圓滿皆不具足。名為下士。若有果報圓滿或士用圓滿。或俱圓滿。名為中士。若三圓滿無不具足。名為上士。

 

復有三臣。一有忠信無伎能智慧。二有忠信伎能無智慧。三具忠信伎能智慧。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若不忠信無有伎能亦無智慧當知此臣下中之下。又有四語。一非愛似愛。二愛似非愛。三非愛似非愛。四愛似愛。諸有語言辭句善順然非所宜。是名初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然是所宜。是第二語。或有語言辭句勃逆亦非所宜。是第三語。或有語言辭句善順亦是所宜。是第四語。若有宣說非愛似非愛非愛似愛語者。是下士。若有宣說愛似非愛語者。是中士。若有宣說愛似愛語者。是上士。

 

復有三種受諸欲者。或有受欲非法孟浪積集財寶。不能安樂正養己身及與妻子。廣說乃至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法或非法孟浪或非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妻子眷屬及知友等。不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或有受欲一向以法。及不孟浪積集財寶。能以安樂正養己身。廣說乃至能於沙門婆羅門所修殖福田。此三種中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有三人。一者有人貪染而食。愛著饕餮乃至耽湎。不見過患不知出離。二者有人思擇而食。不染不著。亦不饕餮吞吸迷悶堅住耽湎。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於此食未斷未知。三者有人思擇而食。不生貪染。廣說乃至深見過患善知出離。又於此食已斷已知。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施物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所施之物。但具妙香不具美妙味之與觸。二者有人所施之物。具妙香味而無妙觸。三者有人所施之物。具足美妙香味與觸。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施田說有三人。一者有人於愛於恩而行惠施。二者有人於貧苦田而行惠施。三者有人於具功德最勝福田而行惠施。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復有差別。施於所愛名為下士。施於有恩名為中士。施於貧苦具德勝田名為上士。又依施心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將欲惠施先心歡喜。正惠施時心不清淨。惠施已後尋復追悔。二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追悔。三者有人先心歡喜。施時心淨施已無悔。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於受持戒福業事。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但離一分。非一切時常能遠離。唯自遠離不勸他離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下士。二者有人離一切分一切時離。唯自遠離不勸他人亦不讚美。見同法者心不歡喜。是名中士。三者有人一切俱現。是名上士。又於受持禁戒處所。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惡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二者有人住善說法毘奈耶中。受持禁戒而有缺漏。三者有人即住於此受持禁戒而不缺漏。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戒心。建立三人。一者有人為活命故受持禁戒。二者有人為生天故受持禁戒。三者有人為涅槃故受持禁戒。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別解脫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受持近住律儀。二者有人亦能受持近事律儀。三者有人亦能受持苾芻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於受持苾芻律儀。說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受具足支。無受隨法諸學處支。亦無隨護他人心支。亦無隨護如先所受諸學處支。二者有人成前三支。無後一支。三者有人具成四支。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成別解脫律儀。二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律儀。三者有人成別解脫靜慮無漏三種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唯能成就非律儀非不律儀攝所受戒律儀。二者有人亦能成就聲聞等相應所受戒律儀。三者有人亦能成就菩提薩埵所受戒律儀。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依修習思惟方便。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唯得勵力運轉思惟。二者有人有間運轉。設得無間要作功用方能運轉。三者有人已得成就任運思惟。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己得修差別故。建立三人。一者有人已得內心奢摩他定。未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二者有人已得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未得內心奢摩他定。三者有人俱得二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有三人。一者有人已得有尋有伺三摩地。二者有人已得無尋唯伺三摩地。三者有人已得無尋無伺三摩地。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又依住修差別。建立三人。一者有人住染污靜慮。二者有人住世間清淨靜慮。三者有人住無漏靜慮。初名下士。次名中士。後名上士。

 

復次有十種有情眾。於十種法愛樂喜悅。何等十法。一壽。二色。三財。四友。五戒。六聞。七梵行。八慧。九法。十生天。何等名為有情十眾一傍生。二母邑。三受用欲者。四求所作者。五出家者。六多聞為命者。七入證者。八尋思者。九勤苦者。十棄身者。

 

次聽聞正法者。略有六種煩惱過失。謂憍慢過失。不欲過失。不信過失。身心損惱過失。散亂過失。迷惑過失。由如是等諸過失故。不能恭敬殷重聽法。廣說如經。散亂煩惱過失復有二種。謂說時散亂。說已散亂。迷惑者。謂顛倒。

 

復次煩惱發業略有三種。一相應發。二親生發。三增上發。引餘煩惱而發起故。

 

復次非所愛法略有六種。一怨敵。二疾病。三不可愛境。四生等諸苦。五苦辛良藥。六非串習善。前四應遠離。後二應修習復次受用諸欲略有五種。一領納受用。二攝喜受用。三尋思受用。四貪彼受用。五攝自受用。

 

復次諸欲過失略有八相。一少味多苦多過患相。二他所逼切苦因緣相。三雜染受用勝因緣相。四墮諸惡趣苦因緣相。五尋思擾亂苦因緣相。六受用磨滅勝因緣相。七喪身磨滅勝因緣相。八能障善法勝因緣相。

 

復次諸欲因緣略有六種變壞。一他所逼切變壞。二諸界互違變壞。三所愛有情變壞。四身變壞。五心變壞。六無常變壞。復次當知諸欲由五種相似法故得稠林名。一由眾多相似法故。二由雜穢相似法故。三由養育眾生相似法故。四由藏竄相似法故。五由險難相似法故。

 

我已略說有尋有伺等三地決擇。其中處處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二

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一

如是已說有尋有伺等三地決擇。三摩呬多地決擇我今當說。

 

謂補特伽羅多隨煩惱染污相續。不能正證心一境性。云何名為多隨煩惱。謂有諂誑。矯詐。無慚無愧。不信懈怠。忘念不定。惡慧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於所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云何有諂。謂自有過而不能於大師智者同梵行所如實發露。

 

云何有誑。謂不真實顯己功德。彼實無德而欲令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了知有德云何有矯謂於增上戒毀犯尸羅。或於軌範毀犯軌範。由見聞疑他所舉時。遂用餘事假託餘事。或設外言而相誘引。如經廣說。謂由諂誑增上力故。云何有詐。謂怖他故。或復於彼有所悕故。雖有犯重而不發露亦不現行。非實意樂詐於有智同梵行所。現行親愛恭敬耎善身語二業。

 

云何無慚無愧。謂觀於自或復觀他無所羞恥。故思毀犯。犯已不能如法出離。好為種種鬪調違諍。

云何不信。謂於佛法僧心不清淨。於苦集滅道生不順解。

 云何懈怠。謂執睡眠偃臥為樂。晝夜唐捐捨眾善品。

云何忘念。謂於久遠所作所說。不能隨念不令隨憶。不守根門不正知住。云何不定。謂於定地下至作意亦不能得。

 

云何惡慧。謂住自見取執不平等難捨言論。

云何慢緩。謂不捷利亦不明了。不自起舉無所能為。不能以身供侍有智同梵行者。

云何猥雜。謂樂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又樂尋思諸惡不善欲尋思等乃至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思多隨伺察。

云何趣向前行。謂受僧祇或復別人諸衣服等所有利養。或請僧祇及與別人。皆名趣向。若諸苾芻於如是事最初前行。故名趣向前行。

 

云何捨遠離軛。謂於遠離邊際臥具遠離眾惡人所習近似寂靜室。遠棄捨之不生欲樂。

云何於諸學處不甚恭敬。謂遭厄難寧捨學處不棄身命。志求身樂及與壽命。不能隨護所有學處。

云何不顧沙門謂棄捨學處好為退轉。或犯尸羅行諸惡法於內腐爛。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況當悕求沙門果。證八支聖道。

 

云何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謂或為王之所逼迫而求出家。或為怨賊之所逼迫。或為債主之所逼切。或為恐怖之所逼切。或為財寶常所匱乏恐畏不活而求出家。不為自調自靜自般涅槃而求出家。

 

當知此中依同梵行而共止住有所違犯。發起最初四隨煩惱。依增上戒有所違犯。當知發起無慚無愧。依增上心及增上慧。當知發起始從不信乃至惡慧諸隨煩惱。此中不信及與懈怠依俱違犯。忘念散亂依增上心違犯而起惡慧。依犯增上慧起不信懈怠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慢緩猥雜。趣向前行。捨遠離軛。忘念亂心及與惡慧增上力故。當知發起於諸學處不甚恭敬不顧沙門。唯悕活命不為涅槃而求出家。

 

復有三種補特伽羅。依三處引諸隨煩惱。云何三種補特伽羅。一依正法而出家者。二在居家受用欲者。三正法外而出家者。

 

云何三處引隨煩惱。所謂最初補特伽羅。依放逸處引隨煩惱。此復二種。謂或依內妄顯己德。為衣服等利養恭敬。自說己得勝過人法。或復依他諸有智者同梵行等。以身語業逼迫加害損惱毀辱。

 

當知第二補特伽羅。依耽欲處引隨煩惱。彼由耽著諸欲因緣受用諸欲。依身語意行三惡行。

 

當知第三補特伽羅。依邪行處引隨煩惱。略有三種。謂隨逐遠離。隨逐憒鬧。隨逐學處起隨煩惱。云何隨逐遠離起隨煩惱。謂諸外道隨逐遠離所有臥具。而為五蓋覆蔽其心。或住於苦領受身心諸苦惱故。或復遠離煩惱對治。由離信等五種根故。彼由如是住染污故。住苦惱故。無有對治能除染污苦惱住故。是名隨逐遠離諸隨煩惱。云何隨逐憒鬧起隨煩惱謂各別執異見異欲相違言論。建立自品他品差別。廣起忿恨乃至誑諂。是名隨逐憒鬧諸隨煩惱。云何隨逐學處起隨煩惱。謂觀自他現行諸罪。無有羞恥毀戒穿戒。是名隨逐增上戒學諸隨煩惱。若有依止世間等至。於其下劣計自為勝。或於相似計自為勝。心生高舉。是名隨逐增上心學諸隨煩惱。若少聽聞不能觀察所有善法。是名隨逐增上慧學諸隨煩惱。如是一切總略說名非法之行不平等行。由非善義名非法行。非愛果義名不平等行。

 

復次若觀行者。修十遍處能為五事。何等為五。謂由修習地遍處等乃至白遍處故。便能引發化事變事諸聖神通。又由修習空無邊處一切處故。便能引發往還無礙諸聖神通。又由修習識無邊處一切處故。便能引發無諍願智無礙解等諸勝功德。又即由此識無邊處遍處成滿。便能成辦無所有處解脫。及非想非非想處解脫。又即由此成滿因故。便能證入想受滅解脫最勝住所攝。又由識無邊處故。無邊無量遍滿行轉。是故此上不立遍處勝處。遍處是諸解脫能清淨道。又諸解脫由所知障解脫所顯。由此聲聞及獨覺等。於所知障心得解脫。

 

復次略由三相修等至者。愛味等至。謂或證得等至出已計為清淨。可欣可樂可愛可意隨念愛味。或未證得或已證得。未來愛味增上力故。追求欣樂而生愛味。或已證得計為清淨。可欣可樂乃至廣說現行愛味。若從定出可生愛味。若正在定無有愛味。言愛味者。謂於是中遍生貪著。

 

復次下地諸法。若生上地不現在前。上地諸法若生下地。其離欲者或現在前。若生下地於上起愛。未得離欲不定心者。當言此愛是欲界繫。當知此愛或是染污或不染污。云何染污。若生是心。我今云何當證如是廣大喜樂所隨等至。若得證者。我當如是如是愛味。又我云何當得生上常恒不變。當知此愛是染污愛。若有起心專求離欲欣樂證入上地寂靜。當知此愛是不染污。

 

復有三種諸法斷滅。謂對治斷滅。現行斷滅。棄捨斷滅。諸煩惱事之所顯現。是初斷滅。諸行生滅之所顯現。是第二斷滅。若生上地或入無餘依涅槃界。下地諸行及一切行棄捨所顯。是第三斷滅。

 

復有三退。一未得法退。二已得法退。三習行法退。

 

復依世間諸近分定。若方便道。若無間道。若解脫道。或為斷滅或為證得而修習者。彼於所緣或觀過失或觀寂靜。觀下過失觀上寂靜。若勝進道。當知彼是遍滿所緣或無漏緣。

 

復次諸近分攝六種作意。謂了相等乃至加行究竟作意。此中了相勝解作意。方便道攝。遠離加行究竟作意。無間道攝。攝樂作意。四種道攝。觀察作意。勝進道攝。

 

問何緣故說修靜慮者靜慮境界不可思議答修靜慮者已善修治磨瑩其心。有如是相威德勢力。隨所欲為皆能成辦。非不如意法性故爾。是故說彼由尋思道不可思議。

 

復有二種修靜慮者。於一事中俱發變事勝解神通皆得自在。此二神通互相障礙。而此二通無偏大者不相映奪。彼後無間一於此事神通無礙。如其所欲皆能轉變。第二神通便被障礙。此中因緣云何應知。由彼二人勢力威德皆悉平等俱時發起變現神通。然其所作互不相似。由彼神通所欲為事。不相似故。於此一事二種神通互相障礙爾時有一作是思惟。何因緣故我此神通今有障礙。將無我定有退失耶。此一定者。即於此事起是餘心。第二定者。即於此事數數專注心無散亂。所發神通能無障礙。隨神通力如意轉變。若二神通威德不等。隨其勝者所作成辦。若二神通威德相似。先作意者成辦非餘。

 

復有四種修靜慮者。一依近分定修靜慮者。二依染污定修靜慮者。三依世間定修靜慮者。四依出世間定修靜慮者。於六作意。謂了相等乃至加行究竟作意修定轉時。當知是初。愛上靜慮廣說乃至疑上靜慮。當知第二。若住餘善世間靜慮。當知第三。謂能引發現法樂住無量作意世間功德。又能引發遊戲神通若順決擇分所攝受空無願無相解脫門所顯靜慮。當知第四。

 

復次無想等至當言唯一有漏。滅盡等至當言無漏。由與煩惱不相應故。非相應故。無所緣故。非諸煩惱之所生故。是出世間一切異生不能行故。唯除已入遠地菩薩。菩薩雖能起出世法令現在前。然由方便善巧力故不捨煩惱。又此等至當言非學非無學攝。非所行故似涅槃故。

 

復次當釋隨身念。經謂。心清淨行苾芻有四種隨煩惱。一毀犯禁戒。二散亂尋思。三保著內身。四保著外境。毀禁戒者。由憂悔門。於三摩地能為障礙。亂尋思者由三種門。一由於過去境隨念散亂門。二由依掉舉流散惡見惡聞惡語惡行。唯樂聞思散亂門。三由先串習勢力所持散亂門。保著內身者。由於生死無厭患門。保著外境者。於未來境由欣樂門。

 

當知此中為欲對治初隨煩惱故。修一作意。謂正知作意。為欲對治第二隨煩惱故。修三作意。謂稱順彼所緣作意。了別彼相能對治彼尋思作意。彼所依心調練作意。為欲對治第三隨煩惱故。應修分析積聚作意。為欲對治第四隨煩惱故。應當修習不淨作意。又初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忘念。第二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保著內身外境二種貪欲。第三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惡見等所有散亂。第四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先所串習勢力任持所有散亂。第五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於身淨有情想。第六作意修習多修習故。能斷四貪。所謂色貪觸貪形貪及承事貪。如是作意修習為依。斷隨煩惱心觸正定。證得近分根本勝定。又能證得有喜離喜清淨安樂。又依如是正定心故。如實了知上地有情無常性。及諸行無常性。云何了知有情無常性。謂得天眼清淨過人見諸有情。乃至廣說。云何了知諸行無常性。謂能隨入未來過去現在作意緣生智故。此隨身念依於三處。謂依增上心。增上慧學。修治業地。依增上心學處。依增上慧學處。為欲斷除所餘諸結。修念住等所有一切菩提分法之所依止。由三因緣不與一切外道沙門婆羅門共。謂於修治業地資糧圓滿故。於奢摩他聚無有愛味故。於般涅槃愛樂隨逐心。非煩惱火所生處故。又此修念資糧圓滿為依止故。四果清淨。謂處聚落世法所生煩惱不染。處阿練若空閑所生煩惱不染。處阿練若聚落所生煩惱不染。於二處所不能堪忍淋漏等苦煩惱不染。奢摩他聚無有愛味為依止故五果清淨。謂四種清淨靜慮。及寂靜解脫。於般涅槃愛樂隨逐心。非煩惱火所生處為依止故。九果清淨。謂初三果及六神通。此隨身念當知五種清淨所攝。謂不定地清淨故。定地清淨故。攝清淨故。不共清淨故。不共果清淨故。又隨逐身轉故。彼所攝受故。名隨身念。

 

復次當釋摩訶俱瑟祉羅經有二解脫。一慧解脫。二心解脫。

 

 此中依慧解脫。謂世間慧之所行者。當知即是建立惡行及與善行并彼因緣。彼體性者。當知即是惡行善行。并彼因緣善不善等體性差別。如實正智。又依心解脫。謂心染淨之所依者。當知即是色等境界。能取了別彼世間慧。心解脫果。當知即是於彼相應相雜下類雜染出故。即慧解脫增上力故。出世間慧之所行者。當知即是由世間慧及心解脫增上力故。如實了知一切境界。即出世慧心解脫果。當知即是一切種類雜染出故。此中若世間慧若出世慧。總略為一說名正見。正見因緣。當知即是有佛出世聽聞正法無倒思惟。又出世間正見果相。當知即是前後常故無所對故。若法所治若有生已無滅所治。若無滅已有生。彼法名有所對。若法所治。若有若無。若生不生。常時是有。彼法名無所對。又即此果由心解脫增上力故。於自所行及彼所依得清淨者。當知即是由清淨心增上力故。於諸色根所行境界不生雜染。及令諸根順清淨故。又解脫心住者。當知即是壽之與煖。展轉相依相屬而住。又此世間及出世間二種解脫果差別者。當知即是於諸受中及因緣中。有癡愛者後有當生。無癡愛者後有不生。又彼相雜而相應故。彼能依止心法清淨。當知即是非現在緣之所染污領受彼故。即二解脫住差別者。當知即是六寂靜故。由清淨識沒平等故。非由彼所依平等故。於入定時不由加行入寂靜故。於出定時不由加行出寂靜故。次第出故。於在定時三行不行得寂靜故。於遠離出心寂靜故。謂於三時。一於阿練若與同梵行共相雜住。二於聚落中與諸在家共相雜住。三於二處行相現行。於親近出心寂靜故。謂於三時。一於有色世間勝定出故。二於無色世間勝定出故。三於出世間有心定出故。又此諸定非唯滅定出已方得。亦先已得今起現前。此中前二由次第定故。展轉獲得勝定清淨。後一不由次第定故。然由通達無相界故。展轉獲得勝定清淨。又有相定由有相作意入住出定。若無相定由無相作意入定住定。由有相作意當知出定。

 

復次當釋法因緣經。謂於阿毘達摩阿毘毘奈耶中。善巧苾芻或鄔波索迦。欲依解了而請問者。當依八相而興請問。何等八相。謂解了事。解了所治。解了果。解了自性。解了果差別。解了所依。解了功德。解了證得。

 

解了事者。謂能解了五取蘊故。解了所治者。謂愛雜染及見雜染。由愛雜染故於後有滅不生欣樂。由見雜染故雖生欣樂而不能證。解了果者。謂此三種雜染永斷。解了自性者。謂八聖支道。此復種種差別。宣說對治外道諸邪道故。名八聖支道。對治三種雜染故建立三蘊。謂對治惡行雜染故。對治諸欲雜染故。對治諸見雜染故。是出世間有為所攝。解了果差別者。謂諸斷滅。是出世間無為所攝。解了所依者。謂三摩地。此復四種應知。一由種姓故。謂所有定一切皆由靜慮種姓。隨所宣說諸靜慮支皆能解了。二由相故。三由生所緣相故。四由成辦因緣相故。解了功德者。謂滅盡定最第一住。說名解了功德。當知此相復有五種。謂滅事故。寂靜相似影像故。入定因緣故。出定因緣故。出定功德故。解了證得者。謂於五取蘊以八種相觀察諸受。謂觀察自性。觀察現法轉因緣。觀察現法轉滅因緣。觀察當來轉因緣。觀察彼二轉滅因緣。觀察轉因緣因緣。觀察還因緣因緣。及觀察還。此中樂俱行對治。謂於最勝根本靜慮。苦俱行對治。謂得近分出離欲俱行。不苦不樂俱行對治。謂即於根本靜慮。為欲顯示轉因緣滅故。即依諸受說所有受皆悉是苦。由彼三受約第一義皆是苦故。言相對者。謂有此故施設於彼。是名相對。此中諸受展轉相對。由彼一切苦所攝故。又由有此第一義苦。施設無智。由有此故施設治彼出世之慧。由有此故施設彼果寂滅涅槃。是故彼彼諸法。說與彼彼諸法相對。

 

復次當釋眠纏。謂勤修習內心寂靜奢摩他行諸苾芻等。為欲斷除諸隨煩惱。應知五種對治之相。謂遠離闇相。於能隨順舉歡喜法。發生正舉加行道理。損害諸見諸見功用諸見所依功用。彼隨煩惱既斷滅已。復有五種任持定法。何等為五。謂諸遠離遠離處所。順定言說。順無染心資生眾具。從有智者同梵行所。獲得隨順教授教誡美妙言說。於諸世間等持等至。遠離愛味及無漏行如理作意。

 

復次彼勤修習增上心學諸苾芻等。由三因緣當遣現行染污尋思。謂遠離所緣故。厭患自性故。遠離自性故。由三因緣遠離自性。謂有對治力根猛利者。能頓遠離。無對治力根處中者如其麁相能漸遠離。無對治力根下劣者。於諸尋思因緣財食深見過患。

 

復次諸苾芻有六順出離界三摩地修習支者。謂諸苾芻於閑靜室勤修觀行。當知三種補特伽羅有三三摩地。謂勤修習增上心者。於四有情怨行惡行淨行恩行有眾生緣定。又勤修習趣究竟者。有法緣定。又勤修習諦現觀者。有法緣定。

 

復次由三種大性大三摩地。能令速疾通達真如。既通達已能盡諸漏。謂由所緣大性故。由精勤大性故。由方便所攝作意大性故。又有二遠離。能令速疾通達真如。謂於行處遠離憒閙。及於住處離惡尋思。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三

攝決擇分中三摩呬多地之二

復有五種定相違法。一毀犯禁戒。二無無間加行。三無殷重加行。四有沈沒。五他所擾惱。

 

復有三種遠離。一住處遠離。二見遠離。三聞遠離。

 

復次心清淨行苾芻。略有五種等持相違厚重過失。能為定障。一忿。二慢。三欲貪。四薩迦耶見。五不能堪忍。有五厚重三摩地相。由彼於此障礙而住。是故說名厚重過失。云何五相。一者獲得隨宜資具便生喜足。二者好樂求諸善法。三於身財無所顧戀。四於生死及與涅槃見大過失最勝功德。五於加行堪忍勤苦。此中忿者。謂懷忿故。若往他家不得利養或得而少。或弊或遲或不恭敬。由此便生顰蹙憤憾。從此因緣。發恚尋思及害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勝三摩地不能得生。設彼已生還復退失。所言慢者。謂懷慢故。慢所制伏。為性於法不生恭敬。於諸師範尊重福田。不能時時身心卑屈敬問諮請云何為善云何不善。亦不勤求所有善法。由此不能解了引發三摩地義。從此因緣發起輕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言欲貪者。謂懷貪故。多諸愛染。於身財等深生顧戀。由此於外五妙欲中多生散亂。從此因緣生欲尋思眷屬尋思。國土尋思族望家勢相應尋思。多隨尋伺。彼由此故先所未生如前廣說。彼復不淨能為對治。應知不淨略有三相。謂糞穢相。彼等流相。能依所依差別相。薩迦耶見者。謂由身見制伏因緣會遇世法。便為高欣下慼塗染。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於彼世法眾相。親愛恒流之所漂溺。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世法眾相所生不正尋思之所燒惱。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於彼世法眾相追求之時。種種擾亂散動所逼。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即由彼身見因緣。恒常執著世法所依無常諸取。由是因緣為憂悲等之所逼惱。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又復即彼為欲除遣下地垢穢。勤修善時。於彼加行不生喜樂。於此所治設欲棄捨。便為身見相違而住。如為除遣下地垢穢。為遣上地所有垢穢當知亦爾。由此因故雖作是心。我當於彼生死涅槃觀大過失觀勝功德。便復顛倒。由此因緣先雖獲得諸三摩地。然於未生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得生。不堪忍者。謂懷不忍故。雖已獲得聖諦現觀勝三摩地。不能堪忍蚊虻等苦。捨離加行多生懈怠。由此因緣於所未生入根本定不能生起。設復已生還即退失。前三過失能為最初三摩地障。次一過失為諦現觀三摩地障。後一過失為入根本三摩地障。

 

復有差別。謂有八種棄捨近住弟子因緣。於彼雜染之所染污。由染污故彼便棄捨近住弟子。非無煩惱諸阿羅漢常善住念有如斯事。云何為八。謂性於彼近住弟子有憎惡心。唯欲自身受於恭敬。如欲恭敬。欲受利養亦復如是。近住弟子多所毀犯行不正行。又於近住諸弟子眾饒益損減。便有所須及與不須。於增上戒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增上心增上慧住教授折伏不能堪忍。於營眾務所有擾惱。不能堪忍。

 

復次嗢拕南曰。

 數及所對治  支分廣建立
 遠離苦散動  上支分差別

 

問如先所說四種靜慮。何因緣故唯四靜慮不增不減。答由能究竟超苦樂故。所以者何。從初靜慮乃至第四。漸超苦樂方究竟故。

 

云何名初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者欲貪。二欲恚害。三種尋思。三者憂苦。四者犯戒。五者散亂。云何第二靜慮所治。亦有五種。一初靜慮貪。二尋伺。三苦。四掉。五定下劣性。云何第三靜慮所治。謂有四種。一第二靜慮貪。二喜。三踊躍。四定下劣性。云何第四靜慮所治。謂有五種。一入息出息。二第三靜慮貪。三樂。四於樂發悟。五定下劣性。

 

問初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尋。二伺。三喜。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二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內等淨。二喜。三樂。四心一境性。

 

問內等淨何法為自性。答念正知捨為自性。問第三靜慮有幾支。答有五支。何等為五。一念。二正知。三捨。四樂。五心一境性。問第四靜慮有幾支。答有四支。何等為四。一捨清淨。二念清淨。三不苦不樂。四心一境性。初靜慮中念正知捨。由尋伺門之所引發。是故雖有而不宣說。第二靜慮由彼自性能有作業。又由踊躍心隨煩惱之所纏縛。是故顯示內等淨名。第三靜慮心隨煩惱已遠離故顯彼自相。是故說彼離喜貪故。初靜慮中離欲貪故非離喜貪。第二靜慮離尋伺貪故非離喜貪。第四靜慮即彼顯示最極清淨。是故當知一切靜慮彼皆隨轉如其所應。

 

問何因緣故於四靜慮建立如是五支四支。答住所依故。住饒益故。住自性故。復有差別。謂思惟所緣故。受用所緣故。於緣不散故。復有差別。謂饒益所依故。增上心所依故。增上慧所依故。復有差別。謂為對治三雜染住所對治故。云何名為三雜染住所對治耶。一染污住。二苦惱住。三愚癡住。復有差別。謂受欲者相似法故。諸受欲者略有三種正所作事。能顯彼是受用欲者。一正求財寶。二求財寶已能正受用。三於彼自在隨意所為。如是修習諸靜慮者亦有三種正所作事。當知依彼建立支分如其所應。復有差別。謂為對治自苦惱行。應知建立諸靜慮支。如是略有三種對治。一對治缺減對治。二身心逼惱對治。三於外境界其心流散不寂靜對治。

 

問何因緣故初靜慮中說離欲已。復說遠離惡不善法。答為欲顯示諸欲自相故。及為顯示諸欲過患相故。過患相者。由彼諸欲發起惡行。墜墮極下惡處所故。說名為惡。違善生故復名不善。復有差別。為欲顯示煩惱雜染斷故。及為顯示先所積集業雜染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諸在家者受用事門諸欲斷故。及為顯示諸出家者由尋思門諸欲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欲尋思斷故。及為顯示恚害尋思斷故。復有差別。為欲顯示外道諸仙所得相故。及為顯示離彼退已行呪詛故。

 

問何緣故知初靜慮中苦根未斷。答彼品麁重未遠離故。若於是處苦根已斷。便與第二靜慮住時應無差別。是故當知是處未斷。

 

問若尋伺等於初靜慮等中皆能攝益勝三摩地。又能攝受自地靜慮皆令清淨。何因緣故世尊於彼顯示動名。答此望他地不望自地。

 

問何因緣故從欲界上於初靜慮等中。建立後後勝上支分。答當知略有三因緣故。一所治能治故。二證得勝利故。三所證得故。當知如是三種因緣。四靜慮中五支所攝隨其所應。

 

問初二靜慮有何差別。答第二靜慮中三摩地圓滿有差別故。問第二第三靜慮有何差別。答第三靜慮饒益圓滿有差別故。

 

問第三第四靜慮有何差別。答第四靜慮清淨圓滿有差別故。復有四種修三摩地。一者為得現法樂住故。二者為得勝智見故。三者為得分別慧故。四者為證諸漏永盡故。當知依四補特伽羅建立四種修三摩地。云何四種補特伽羅。謂苦速通已得行迹已見諦者。復有異生未得行迹已得有情所緣無量已離欲者。又樂遲通已得行迹已見諦者。又樂速通已得行迹已見諦者。此中異生已得無量已離欲者。若已證得死生智通。當知是名智見清淨。若樂遲通行迹轉時雖已見諦。由軟根故而名退法。由此因緣復於欲界受想尋思。當住正念當起正知。

 

復次諸靜慮離欲所顯。當知離欲略有六種。一自性離欲。二損減離欲。三任持離欲。四昇進離欲。五愚癡離欲。六對治離欲。自性離欲者。謂於自性不淨非所受用事中諸厭背性。又於苦受諸厭背性。又若已離初靜慮染。住於第二靜慮等中。於尋伺等諸厭背性。是名自性離欲。損減離欲者。謂兩兩交會習婬欲法。除熱惱已諸厭背性。如是等類所餘應知。皆名損減離欲。任持離欲者。謂諸有受用美妙飲食。極飽滿已於餘飲食諸厭背性。如是等類所餘應知。皆名任持離欲。昇進離欲者。謂已獲得勝上財寶或尊貴位。於餘下劣諸厭背性。如是等類所餘應知。皆名昇進離欲。愚癡離欲者。謂於涅槃甚深功德不能解了。遂於涅槃生厭背性。如是等類所餘應知。皆名愚癡離欲。對治離欲者。謂由厭壞對治故。或由斷對治故。或由持對治故。或由遠分對治故。或由世間出世間道斷諸煩惱。如是皆名對治離欲。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為住耶。答繫心於內所緣境界。於外所緣不流散故。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三摩地。答於所知事同分所緣一切影像。平等平等住持心故。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奢摩他。答為欲寂靜一切煩惱正安止故。

 

問何因緣故說諸靜慮名心一境性。答略有二種所緣境界。一不定地所緣境界。二者定地所緣境界。此中一境。所謂定地所緣境界。非第二境繫心於此一所緣境。是故說名心一境性。

 

復次當知此中從離欲退略有十種。謂或依止不平等故。從離欲退。謂如有一遭極重病。如馬勝言。我於此定不能入證。將無我定當退失耶。或復有一性多麁重。於三摩地先不串習。彼由如是多麁重故成其退法。或有所緣境界勝故從離欲退。謂如有一值遇勝妙境界現前。如外道仙乃至獲得非想非非想處。遇觸少年美妙形色可愛母邑。從離欲退。或有獲得敬養故退。謂如有一從他獲得利養恭敬即便退墮。如提婆達多。或有遭遇輕毀故退。謂如有一或遭他罵或瞋或責。從離欲退。如外道仙由憤恚故退三摩地現行呪詛。或慢故退。謂如有一恃所得定自舉凌他。或有增上慢故退。謂如有一於諸勝定證差別中起增上慢。或有不作意故退。謂如有一於能入定行相作意不復思惟。或有未串習故退。謂如有一安住始業新修善品。或有自地煩惱數起故退。謂如有一愛上靜慮乃至疑上靜慮。或有壽盡福盡業盡故退。謂如有一從上生處退沒下生。

 

復次此中或有補特伽羅下品煩惱下品善法。多念艱辛然後方退。多念艱辛方能入定。或有補特伽羅下品煩惱上品善法。多念艱辛然後方退。經一念頃速能入定。或有補特伽羅上品煩惱下品善法。經一念頃速疾而退。多念艱辛方能入定。或有補特伽羅上品煩惱上品善法。經一剎那速疾而退。一剎那頃速能入定。

 

復有補特伽羅已得離欲從定起已。或於一時彼三摩地相間相雜作意而轉。或於一時不相間雜。若遇聲緣從定而起。與定相應意識俱轉。餘耳識生非即彼定相應意識能取此聲。若不爾者。於此音聲不領受故不應出定。非取聲時即便出定領受聲已。若有悕望後時方出。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攝決擇分中非三摩呬多地

如是已說三摩呬多地決擇。非三摩呬多決擇我今當說。

 

或有由自性故名不定地。謂五識身。或有闕輕安故名不定地。謂在欲界諸心心法。或有未發趣故名不定地。謂受欲者。或有散亂故名不定地。謂始業者雖修習定而於五欲其心流散。或有太聚故名不定地。謂始業者於內境界略聚其心便生沈沒。或未得故名不定地。謂即散心相應諸法。或未圓滿故名不定地。謂未證得加行究竟作意。或雜染故名不定地。謂雖證得加行究竟果作意。而於彼定多生愛味。或不自在故名不定地。謂即由彼染污心故不得自在。或不清淨。故名不定地。謂未永害煩惱隨眠。或出定故名不定地。謂從已得三摩地起而不退失。或有退故名不定地。謂從所得三摩地退。

 

復次此中依止初不定地。為安住心。應正取相。謂青瘀相。或膿爛相。廣說如前。依止第二不定地故為得作意。應勤修習。依止第三不定地故為得根本。應勤修習。依止第四現在前故最初應正安住其念。為無亂故。略攝其心。由正知故速疾攝受。依止第五現在前故應當思惟淨妙之相。又應善達沈沒之相。依止第六現在前故於師教授能不忘失。應當安住猛利護念如理方便。應當無間殷重修習。依止第七現在前故。應於微劣所得定中不生喜足。依止第八現在前故。於諸雜染應觀過失。設生愛味所有雜染。尋即除遣不應戀著。依止第九現在前故。於三摩地應無間修。又應善巧通達其相。依止第十現在前故。應當猛利修諦善巧。依第十一現在前故。為令不退應不放逸。依第十二現在前故。即為彼事應修遠離如理作意。應隨順前修習無間殷重方便。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攝決擇分中有心地

如是已說非三摩呬多地決擇。

 

有心地決擇我今當說。當知諸心差別而轉略由五相。一由世俗道理建立故。二由勝義道理建立故。三由所依能依建立故。四由俱有建立故。五由染淨建立故。

 

云何世俗道理建立。謂依世俗道理建立諸心差別轉義。當知如前意地已說。

 

勝義道理建立差別我今當說。云何名為勝義道理建立差別。謂略有二識。一者阿賴耶識。二者轉識。阿賴耶識是所依。轉識是能依。此復七種。所謂眼識乃至意識。譬如水浪依止暴流。或如影像依止明鏡。如是名依勝義道理建立所依能依差別。

 

復次此中諸識皆名心意識。若就最勝。阿賴耶識名心。何以故。由此識能集聚一切法種子故。於一切時緣執受境。緣不可知一類器境。末那名意。於一切時執我我所及我慢等。思量為性。餘識名識。謂於境界了別為相。如是三種。有心位中心意意識。於一切時俱有而轉。若眼識等轉識不起。彼若起時應知彼增俱有而轉。如是或時四識俱轉。乃至或時八識俱轉。又一意識於一時間。分別一境或二或多自境他境。故說意識不可思議。問若彼末那於一切時思量為性相續而轉。如世尊說。出世末那云何建立。答名假施設。不必如義。又對治彼遠離顛倒正思量故。即此末那任持意識令分別轉。是故說為意識所依。又諸轉識或於一時一切唯與樂受相應俱有而轉。或於一時亦有苦受。或於一時亦有不苦不樂等受相應俱轉。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唯是異熟生。此於一切識流轉時。或樂俱行或苦俱行。或非苦樂俱行位中恒相續流。乃至命終無有斷絕。所餘三受當知思惟之所引發。非是俱生。時時作意引發現前。彼俱生受極微細故難可分別。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勝義道理建立諸識俱有差別。

 

復次阿賴耶識無有煩惱而共相應。末那恒與四種任運煩惱相應。於一切時俱起不絕。謂我我所行薩迦耶見我慢我愛不共無明。是諸煩惱與善不善無記識俱而不相違。其性唯是隱沒無記任運而起。當知諸餘分別所起。隨眾緣力差別而轉。又與末那相應俱有遍行任運四種煩惱。世間治道尚不能為損伏對治。何以故。已離欲者猶現行故。隨所生處是諸煩惱即此地攝。當知此地已離欲者。此地煩惱現行不絕。何以故。此諸煩惱唯阿賴耶識種子所引。於一切時任運而生。非所對治及能對治境界緣力差別轉故。諸離欲者世間治道。若現在前若不現前。此諸煩惱現行不絕。若諸有學已見迹者。出世間道現在前時。此諸煩惱不得現行。從彼出已還復現行。善通達故未永斷故。若諸無學。此一切種皆不現行。是諸煩惱當知唯離非想非非想處欲故。一時頓斷。非如餘惑漸漸而斷。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建立雜染清淨差別。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決擇分中無心地

如是已說有心地決擇。無心地決擇我今當說。

 

問心不生因凡有幾種。由幾種因心不得生。答心不生因略有七種。由此因故心不得生。何等為七。謂緣闕故心不得生。如是作意闕故未得故。相違故斷故。滅故已生故。心不得生。

 

云何由緣闕故心不得生。謂內眼處壞。若外色處不現在前。廣說乃至內意處壞。若外法處不現在前。爾時由彼所生眼識乃至意識終不得生。如是名為由緣闕故心不得生。

 

云何作意闕故心不得生。謂雖有內眼處不壞外色處現前。廣說乃至內意處不壞外法處現前。若無能生作意正起。爾時由彼所生眼識乃至意識終不得生。如是名為作意闕故心不得生。

 

云何由未得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於下欲界思惟麁相。於初靜慮思惟靜相。為欲證得初靜慮故。若於此道不極作意。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不善修故於初靜慮未能證得。由未得故初靜慮俱心不得生。又如有一於初靜慮第二第三第四靜慮。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思惟麁相。於第二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思惟靜相。如前廣說。又如有一遍於一切薩迦耶中思惟苦相。於薩迦耶滅涅槃界思惟靜相。為斷一切薩迦耶故。為欲證得涅槃界故。若於此道不極作意若修若習若多修習。不善修故不能盡證一切涅槃。由未證故於諸結縛及與隨眠隨煩惱纏。永解脫心便不得生。如是名為由未得故心不得生。

 

云何由相違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觸能隨順樂受諸觸。受樂受時樂受相應心現在前。爾時苦受非苦樂受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如是若觸能順苦受不苦不樂受觸。如前廣說。爾時樂受非苦樂受樂受苦受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又如有一貪纏所纏貪纏相應心現在前。爾時瞋纏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如是若有瞋纏所纏。廣說乃至爾時貪纏相應之心。以相違故便不得生。如是名為由相違故心不得生。

 

云何斷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由善修習八聖支道故。證得無餘貪欲瞋恚愚癡永盡。彼於爾時有貪有瞋有癡心等隨一心法。諸隨煩惱所染污心。彼由已斷已遍知故皆不得生。如是名為由永斷故心不得生。

 

云何滅故心不得生。謂如有一生無想天入無想定入滅盡定。於其中間經爾所時。由斷滅故心不得生。又如有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彼於爾時畢竟滅故心不得生。如是名為由滅盡故心不得生。

 

云何由已生故心不得生。所謂一切已生之心於現在生。剎那已後必成滅法。彼現在時由已生故便不可生。彼若滅已亦已生故終不可生。如是名為由已生故心不得生。

 

應知由此七因緣故心不得生。與此相違七因緣故。隨其所應諸心得生。謂緣不闕故。作意不闕故。已證得故。不相違故。未斷滅故。未滅盡故。未已生故。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四

攝決擇分中聞所成慧地

如是已說無心地決擇。聞所成慧地決擇我今當說。

 

謂由五處觀察所歸乃可歸依。一由身業清淨故。二由語業清淨故。三由意業清淨故。四由於諸有情起大悲故。五由成就無上法故。

 

問歸依有幾種。何緣但有爾所歸依。齊何緣故說能歸依。

 

云何修行歸依之行。何等歸依所得功德。答歸依有三種。謂佛法僧。四緣故有爾所歸依。一由如來性極調善故。二於一切種所調能調善方便故。三具大悲故。四以一切財而興供養未將為喜。要以正行而興供養乃生歡喜。由如是故彼所立法。彼弟子眾皆可歸依。齊四緣故說能歸依。一知功德故。二知差別故。三自誓願故。四更不說有餘大師故。當知歸依有四正行。一親近善士。二聽聞正法。三如理作意。四法隨法行。若有成就此四正行乃名歸依。當知復有四種正行。一諸根不掉。二受學學處。三悲愍有情。四應時時間於三寶所勤修供養。受歸依者獲四功德。一獲廣大福。二獲大歡喜。三獲三摩地。四獲大清淨。復獲四德。一大護圓滿。二於一切種邪信解障。皆得輕微或永滅盡。三得入聰叡正行正至善士眾中。所謂大師同梵行者。四為於聖教淨信諸天歡喜愛念。謂彼天眾心生歡喜唱如是言。我等成就三歸依故。從彼處沒來生此間。是諸人等今既成就多住歸依。亦當來我眾同分中。

 

復次由六種相。佛法僧寶差別應知。一由相故。二由業故。三信解故。四修行故。五隨念故。六生福故。

云何相故三寶差別。謂自然覺悟相。是佛寶。覺悟果相。是法寶。隨他所教正修行相是僧寶。

云何業故三寶差別。謂轉正教業。是佛寶。捨煩惱苦所緣境業。是法寶。勇猛增長業。是僧寶。

云何信解故三寶差別。謂於佛寶應樹親近承事信解。於法寶所應樹希求證得信解。於僧寶所應樹和合同一法性共住信解。

 

云何修行故三寶差別。謂於佛寶應修供養承事正行。於法寶所應修瑜伽方便正行。於僧寶所應修共受財法正行。

云何隨念故三寶差別。應以餘相隨念佛寶。應以餘相。隨念法寶。應以餘相隨念僧寶。謂是世尊乃至廣說。

云何生福故三寶差別。謂於佛寶依一有情生最勝福。於法寶所即依此法生最勝福。於僧寶所依多有情生最勝福。

復次由五法故沙門婆羅門勝劣差別。何等五法。一者聞法。二者戒法。三攝受法。四受用法。五證得法。

 

 謂婆羅門所有聞法。義虛劣故不示他故文句隱故。是其下劣。沙門聞法與此相違。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有戒法。隨何隨分隨其差別開許害等。故是下劣。沙門戒法與此相違。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攝受法。攝受障道田事宅事財貨事等。又復攝受妻子奴婢僮僕等類。故是下劣。沙門所有攝受之法。除離苦法更無所有。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受用法。受用障道塗飾香鬘莊嚴具等。又現受用歌舞作倡戲笑等事。又現受用婬欲等法。故是下劣。沙門所有受用之法。受用無罪正聞思修所成智慧。故是勝妙。又婆羅門所有證法。但以梵世為究竟故。復退還故雜染污故有苦惱故。是其下劣。沙門證法以般涅槃為究竟故。無退轉故一向離垢故一向安樂故。當知勝妙。

 

復次欲求有五。一攝受求。二受用求。三戲樂求。四乏解了求。五名聲求。有求亦五。一法爾求。二祈願求。三愚癡求。四厭患求。五思擇求。梵行求亦五。一唯求求。二趣向求。三現得求。四後得求。五思擇當得求。復有差別。謂假名求。第一義求。彼觀察求。無方便求。有方便求。如本地分中已說。五明處其內明處。

 

 於諸明處諸論諸宗為最為勝。何以故。由四清淨清淨義故。一攝一切染淨義清淨故。二即此義非他論所制伏清淨故。三即此義易可入清淨故。四既得入已正行不壞清淨故。

 

復次諸佛聖教若欲略釋。由六種理門應隨決了。一真義理門。二證得理門。三教導理門。四遠離二邊理門。五不可思議理門。六意趣理門。此中前三理門。由後三理門應隨決了。謂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應隨決了。證得理門。由不可思議理門應隨決了。教導理門。由意趣理門應隨決了。此中真義即是理門。是故名為真義理門。乃至意趣即是理門。是故名為意趣理門。理門義者。謂於彼彼無顛倒性。如其實性離顛倒性。

 

復次應知真義略有六種。謂世間所成真實。乃至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安立真實。非安立真實。前四真實。應知如前菩薩地中已廣分別。云何安立真實。謂四聖諦。苦由苦故乃至道由道故。所以者何。以略安立三種世俗。一世間世俗。二道理世俗。三證得世俗。世間世俗者。所謂安立宅舍瓶瓫軍林數等。又復安立我有情等。道理世俗者。所謂安立蘊界處等。證得世俗者。所謂安立預流果等彼所依處。又復安立略有四種。謂如前說。三種世俗。及與安立勝義世俗。即勝義諦。由此諦義不可安立。內所證故。但為隨順發生此智是故假立。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

 

云何證得。謂若略說有四證得。一諸有情業果證得。二聲聞乘證得。三獨覺乘證得。四大乘證得。

 

有情業果證得者。謂由所作淨不淨業。自所作業為依因故。諸有情類於五趣等生死海中。感異熟果受異熟果。聲聞乘證得者。謂先受歸依。乃至沙門莊嚴為依因故。有五種證得。一地證得。二智證得。三淨證得。四果證得。五功德證得。地證得者。謂有三地。一見地。二修地。三究竟地。智證得者。謂九智。一法智。二種類智。三苦智。四集智。五滅智。六道智。七此後所得世俗智。八盡智。九無生智。淨證得者。謂四證淨。果證得者。謂四沙門果。功德證得者。謂無量解脫。勝處遍處。無諍願智。無礙解神通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已廣分別。又聲聞乘證得因者。謂得世間離欲之道。順解脫分。順決擇分所有善根。獨覺乘證得者。謂略有三種。一先已得順決擇分善根證得。二先已得證得證得。三先未得證得證得。前二證得名為獨勝。最後證得名麟角喻。

 

大乘證得者。謂發心證得。大悲證得。波羅蜜多證得。攝事證得。地證得。於五無量隨至真如證得。不可思議威德信解證得。不共佛法證得等。如是一切。應知如前菩薩地中已廣分別。云何教導。謂由三處所攝教導。一由藏所攝。二由摩呾理迦所攝。三由二所攝。藏所攝者。謂聲聞藏及大乘藏。摩呾理迦所攝者。謂十七地及四種攝。二所攝者。略有十種。謂諦相教。遍知教。永斷教。證得教。修習教。即彼品類差別教。即彼所攝所依能依相屬教。遍知等障法教。遍知等順法教。不遍知等遍知等過失功德教。如是能攝一切藏攝及本母攝。是名總略摩呾理迦復次教導略有十二。所謂事教。想差別教。觀自宗教。觀他宗教。不了義教。了義教。世俗諦教。勝義諦教。隱密教。顯了教。可記事教。不可記事教。

 

事教者。謂各別說色等眼等諸法體教。想差別教者。謂廣宣說諸蘊界處緣起處非處根諦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諸念住等。名想差別。又復廣說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等。名想差別。如是無量諸佛世尊廣說諸法。想差別教。

 

 觀自宗教者。謂契經應誦記別等依止攝釋宣說開示。

 觀他宗教者。謂七種相。依止因明摧伏他論建立己論。七種相者。謂因明中論體論處所論據論莊嚴等。如前廣說。

不了義教者。謂契經應誦記別等世尊略說。其義未了應當更釋。

了義教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

 

 世俗諦教者。謂諸所有言道可宣一切皆是世俗諦攝。又諸所有名想言說增上所現謂相名分別。如是皆名世俗諦攝。

勝義諦教者。謂四聖諦教。及真如實際法界等教。

 隱密教者。謂從多分聲聞藏教。

顯了教者。謂從多分大乘藏教。

可記事教者。謂四種法嗢拕南教。即一切行無常。乃至涅槃寂靜。如是等類所有言教。

 

不可記事教者。謂有問言世間常耶。此不應記。但言我說此不可記。乃至問言。如來死後有耶無耶。此不應記。但言我說此不可記。此中應知四因緣故宣說如是不可記事。或有無故不可記別。謂有問言。我於諸蘊為異不異常無常等。或有能引無義利故不可記別。如升攝波葉喻經中如來自言。我所證法乃有爾所而不宣說。何以故。彼法不能引義利故。或有甚深故不可記別。謂有問言。我是有耶。此不應記。勿彼即於諸蘊執我或離諸蘊而執有我。又有問言。我是無耶。此不應記。勿於世俗言說士夫起損減執如是如來死後有無乃至非有非無等。皆甚深故不可記別。或有其相法爾建立故不可記。謂有問言。諸法真如於彼諸法異不異耶。此不可記。何以故。彼相法爾不可建立異不異故。應知復有四種因緣。如來宣說不可記事。謂諸外道妄宣說故。不如理故。引無義故。唯是諍論所依處故。有二因緣能引無義。一者遠離思因果故。二者遠離思染淨故。

 

云何遠離二邊。當知略有六種。謂遠離增益非實有邊。遠離損減真實有邊。遠離妄執常邊。遠離妄執斷邊。遠離受用欲樂邊。遠離受用自苦邊。如是應知如前處處已廣分別。

 

云何不可思議。當知略有六種不可思議。謂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有情業果思議。諸修靜慮靜慮境界。諸佛世尊諸佛境界。此中我思議有情思議世間思議。或依見思議。或不依見思議。我思議者。謂如有一依止身見如是思議。我於過去為曾有耶為復無耶。於三世中乃至廣說。又復思議。我是有色後當有想後當無想。後當非有想非無想。如我有色。我無色亦爾。若廣宣說如梵網經。如常見論者如是。斷見論者現法涅槃見論者當知亦爾。計前際邊計後際邊。如其所應皆當了知。又復思議。命即是身。命異身異。又此我我遍一切處。無二無別無有缺減。有情思議者。謂如有一即依身見如是思議。今此有情從何而生。是諸有情誰之所作。乃至有情當何所往。是諸有情何處滅盡。世間思議者。謂如有一即依身見如是思議。世間是常乃至廣說。或依法性如是思議。此我法性有情法性世間法性。從何而生。不能唯依法爾道理。是故說此名為思議不思議處。有情業果思議者。由四種相不可思議。謂處所差別故。事差別故。因差別故。異熟果差別故。諸修靜慮靜慮境界由三種相不可思議。謂真如甚深義故。自在轉故。無漏界證得故。諸佛世尊諸佛境界。由五種相不可思議。即由如先所說三相。復由二相。謂無障故。成立有情所作事故。

 

復次當知意趣略有十六。謂示現意趣乖離意趣。勸導意趣。讚勵意趣。慶喜意趣。令入意趣。斷疑意趣。成熟意趣。等持意趣。解脫意趣。別義相應意趣。諸能證者發生無罪歡喜意趣。諸能聽者於說者所發生尊重意趣。法眼恒轉意趣。多修諸善意趣。摧伏諸相意趣。

 

云何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應隨決了。謂於安立所有苦諦乃至道諦。略有四種妄增益邊。一我增益邊。二常增益邊。三淨增益邊。四樂增益邊。如此即是四種顛倒。為對治彼說四念住及四定智。由此因緣所有我見皆是妄執我增益邊。廣說應知如前有尋有伺地。由彼廣辯執有我者不應理故。又若略說。離彼諸蘊生故相故及業用故。別有我性不可得故。又異彼相安住諸行所有我性。當知畢竟定無所有。又彼常性不應道理。當知如前已廣分別。又有六種不淨性。如聲聞地已廣顯示。又有三種苦性。如有尋有伺地已廣顯示。損減邊者。謂即於彼諸聖諦中。隨所安立諸諦相狀。執為無性。顯為無性。何以故。若於諸諦起損減執。彼於三量亦生誹謗。謂現量比量。及聖教量。亦謗染淨。是故說此名損減邊。若不墮在如是二邊。彼於諸諦能生信解。決定通達。漸次能證究竟清淨。

 

云何苦諦。謂生苦等。廣說如前。若略說者。如說一切生雜染事。皆名苦諦。云何集諦。謂說一切煩惱雜染及業雜染。皆名集諦。世尊就勝唯顯貪愛。其勝因緣如前應知。云何滅諦。所謂一切煩惱永斷。又此永斷由八種相。如前應知。此中愛盡離欲者。此顯有餘依涅槃界。永滅涅槃者。此顯無餘依涅槃界。云何道諦。謂資糧道若方便道若清淨道。如是一切總略為一說名道諦。世尊就勝依能攝受沙門果證。但略顯示八聖支道名為道諦。資糧道者。有十三種。如聲聞地已說應知。方便道者。若就最勝謂於煗頂忍世第一法位中。所有一切諸念住等菩提分法。清淨道者。謂於見道修道究竟道中。即彼所攝所有一切菩提分法。究竟道中所有能引諸功德道。彼亦皆入道諦數中。又諸菩薩方便道者。謂六波羅蜜多所攝。清淨道者。謂般若波羅蜜多所攝。此約最勝說。非不一切菩提分法皆遍修習。如世尊言。略五取蘊皆名苦者。此五取蘊若廣分別。如前意地決擇蘊善巧中。應知其相。又苦集諦略有三種。謂欲色無色繫差別故。又於十方無邊世界有差別故其量無邊。對治此故應知滅諦道諦差別。又此諸諦建立次第。廣分別義如前應知。

 

復次即此諸諦為據為依為建立處。立十三種補特伽羅。云何十三種補特伽羅。謂欲界異生。色界異生。無色界異生。欲界有學。色界有學。無色界有學。欲界無學。色界無學。無色界無學。欲界獨覺。欲界菩薩。色界菩薩。不可思議如來。又即如是補特伽羅。若造作若障。若心若煩惱。若業若根。若界若信解。若意樂若隨眠。若生若習氣。若聚皆應了知。

 

復次造作者。有十二種。謂善造作。不善造作。無記造作。出家造作。彼勝流造作。彼防護造作。生造作。離欲造作。解脫造作。練根造作。引發神通造作。發起他義造作。

 

復次障者。有十二種。一業障。謂作五無間業故。二習氣障。謂先數習諸惡業故。三放逸障。謂大興盛現在前時受用諸欲。四蓋障。謂五種蓋隨一現前覆蔽其心。五懈怠障。謂由懈怠少分煩惱纏擾其心。六障礙障。謂十一種障礙隨一現前。七生障。謂生無暇處。八不生障。謂佛世尊不現於世。九信解障。謂佛世尊雖現世間而生邪見。十煩惱障。謂由彼故說慧解脫心得解脫。十一定障。謂由彼故說俱分解脫心得解脫。十二所知障。謂由彼故說諸如來心得解脫。

 

復次心者。略有二種。一有障心。二無障心。煩惱者。亦略有二種。謂纏及隨眠。業者。亦略有二種。謂思及思已。根者。亦略有二種。謂順淨分及順不淨分。如根如是。界信解意樂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根是果性。界是因性。信解是因性。意樂是果性。隨眠者。亦略有二種。謂可害及非可害。生者。亦略有二種。謂無暇生及有暇生。習氣者。亦有二種。謂無間生習氣及前生習氣。聚者。有三種。一邪性定聚。二正性定聚。三不定聚。邪性定聚。復有二種。一本性邪性定。二方便邪性定。正性定亦有二種。一本性正性定。二方便正性定。不定亦有二種。一本性不定。二方便不定。

 

復次由造作等十三種法。應知廣說十三種補特伽羅。如其所應。問若有善造作彼一切不善造作不相應耶。設不善造作不相應彼一切有善造作耶。答應作四句。或有善造作非不善造作不相應。謂諸能造黑白黑白異熟業者所有善造作。或有不善造作不相應非善造作。謂無記造作。或有善造作亦不善造作不相應。謂能造作白白異熟業。及不黑不白異熟業。能盡諸業者所有造作。或有非善造作亦非不善造作不相應。謂能造作黑黑異熟業者所有造作。如是不善造作無記造作。如其所應盡當知。問若成就業障亦成就習氣障耶。設成就習氣障。亦成就業障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成就業障非習氣障。謂如有一於現法中。於五無間業亦作亦增長。於前生中於此種類惡不善業不作不增長。彼現法中能障聖道。或有成就習氣障非業障。謂與此相違。或有俱成就。謂於現法中於五無間業亦作亦增長。於前生中於此種類惡不善業亦作亦增長。彼現法中能障聖道。或有俱不成就。謂與此相違。云何非安立真實。謂諸法真如圓成實自性。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云何增益邊。謂諸法自性略有三種。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遍計所執自性者。謂諸所有名言安立諸法自性。依假名言數數周遍。計度諸法而建立故。依他起自性者。謂眾緣生他力所起諸法自性。非自然有故說無性。圓成實自性者。謂如前說。若於依他起自性或圓成實自性中。所有遍計所執自性妄執。當知名增益邊。所以者何。此自性中彼自性有不應理故。此不應理如菩薩地已略顯示。彼決擇中當廣分別。又若略說由三因緣不應道理。謂種種非一。品類名言所安立故。若離名言彼覺不生故。又彼名言依義轉故。損減邊者。謂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諸有法中。謗其自相言無所有。如是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應隨決了。

 

如其所應證得教導二種理門。由後二種不可思議意趣理門。應隨決了。

 

問如前說別義相應意趣者此有何義。答非如言音名身句身文身義相應意趣。但是除遣如言音等。其餘勝義是名別義相應意趣。

 

復次此中於真義理門。由遠離二邊理門隨決了已。便能證得所應得義。由能證得所得義故。所餘證得理門。由不可思議理門亦隨決了。又復一切諸佛世尊教導理門。由意趣理門亦隨決了。如是一切隨其所應。又若於彼真義理門隨決了者。當知能入五種離生。一能入未離欲離生。二能入倍離欲離生。三能入已離欲離生。四能入獨覺離生。五能入菩薩離生。

 

問若安立諦建立為諦。何因緣故更復顯示非安立諦。答若離非安立諦。二種解脫不應道理。謂於相縛及麁重縛。所以者何。若有行於諸安立諦。彼一切行皆行有相。行有相故於諸相縛不得解脫。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麁重縛亦不解脫。若有行於非安立諦不行於相。不行相故於諸相縛便得解脫。於諸相縛得解脫故於麁重縛亦得解脫。問若唯由彼非安立諦。於一切縛解脫清淨。何緣顯示安立諦耶。答為令資糧及方便道得清淨故。問若即由彼行有相心於二種縛解脫清淨有何過失。答若有極善定心。依第四靜慮順決擇分善法中轉緣諸諦境。彼諸行者於二種縛應得解脫究竟清淨。然不清淨故不應理。又世間道出世間道二種差別應不可立。然彼二道。有相無相有差別故不應道理。

 

云何麁重相。謂若略說無所堪能不調柔相。是麁重相。此無堪能不調柔相。復有五相。一現重相。二剛強相。三障礙相。四怯劣相。五不自在轉無堪能相。由有此相順雜染品。違清淨品相續而住。是故說為無所堪能不調柔相。

 

復次有五諸根大種長養。謂食長養。夢長養。避不平等長養。梵行長養。等至長養。即此長養略有二種。一任持長養。二不損害長養。此中最初是任持長養。後四是不損害長養。任持長養略有四種。一變壞任持。二喜悅任持。三希望任持。四攝受執取任持。

 

復次有五種行。一身行。二語行。三意行。四業行。五壽行。

 

復次有五種不放逸。一依在家品不放逸。二依出家品不放逸。三能遠離不善不放逸。四能攝受諸善不放逸。五修習相續不放逸。依在家品不放逸者。復有五種如前已說。依出家品不放逸者。復有十種。如聲聞地決擇毘奈耶相應中我當廣說。能遠離不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前二正斷。能攝受諸善不放逸者。當知即是後二正斷。修習相續不放逸者。謂於善法無間殷重精勤修習。

 

復次名有五種。一心。二心所有法。三善。四不善。五無記。色有五種。一諸大種。二大種所造。三有見有對。四無見有對。五無見無對。

 

復次有五無明。一義愚。二見愚。三放逸愚。四真實義愚。五增上慢愚。

 

復次有五種有愛。一法性愛。二誓願愛。三愚癡愛。四厭離愛。五思擇愛。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無慚無愧。一於染污現行無有羞恥。二於善不現行無有羞恥。三於捨法受無有羞恥。四親近惡友無有羞恥。五於所作不能成辦無有羞恥。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建立慚愧。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惡說者性。一無行故。二邪行故。三不忍故。四無羞恥故。五不律儀故。由五種相建立惡友。一無羞恥。二有邪見。三有懈怠。四有邪行。五性怯劣。當知與此五相相違五種妙相立善說者及與善友。

 

復次由五種相立奢摩他。一近分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二根本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三根本無色定所攝世間奢摩他。四聲聞獨覺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五菩薩作意所攝出世奢摩他。

 

復次由五種相當知建立毘鉢舍那。一盡所有性毘鉢舍那。二如所有性毘鉢舍那。三有相毘鉢舍那。四思求毘鉢舍那。五觀察毘鉢舍那。

 

復次略由五相建立欲漏。一不定地事生隨眠故。二隨順惡行故。三善相違故。四耽著諸欲故。五能生壞苦苦苦果故。彼諸煩惱說名欲漏。

 

略由五相建立有漏。一能生劣界諸煩惱。二能生中界諸煩惱。三能生妙界諸煩惱。四能生無欲樂有諸煩惱。五能生有欲樂有諸煩惱。

 

略由五相立邪解脫欲無明漏。一有想論者。由有想論門生起無明。二無想論者。由無想論門生起無明。三非有想非無想論者。由非有想非無想論門生起無明。四斷見論者。由斷見論門生起無明。五現法涅槃論者。由現法涅槃論門生起無明。

 

復次略由五相應知諸法差別道理。一由相故。二由體故。三由業故。四由法故。五由因果故。相者。謂由所依故及行住故。體者。謂由自體相故及差別相故。業者。謂由自作用故及邪正行故。法者。謂由染淨故及世俗勝義諦故。因果者。謂由近遠故及愛非愛故。

 

復次有三種論。一聽聞究竟論。二諍訟究竟論。三正行究竟論。聽聞究竟論者。謂婆羅門諸惡呪術。諍訟究竟論者。謂諸外道因明論。正行究竟論者。謂佛聖教。復有三論。一無義論。二邪義論。三第一義論。此三如前隨其所應。復有三論。一矯詐論。二虛偽論。三出離苦果論。如是三論應知如前隨其所應。

 

復次若欲造論。當先歸禮二所敬師方可造論。恭敬法故。先應歸禮論本大師。恭敬義故。復應歸禮開闡義師。

 

欲造論者。要具六因乃應造論。一欲令法義當廣流布。二欲令種種信解有情。由此因緣隨一當能入正法故。三為令失沒種種義門重開顯故。四為欲略攝廣散義故。五為欲顯發甚深義故。六欲以種種美妙言辭莊嚴法義生淨信故。

 

將造論時。要以四德先自安處乃可造論。一於昔諸師應離憍慢。二於有情類當起大悲。三於同法者深生敬愛。四不欲彰己有勝技能。云何於昔諸師應離憍慢。謂造論時無如是心。古昔諸師尚能造論。況我今者當不造耶。要離如是憍慢染心乃應造論。云何於有情類當起大悲。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無量有情於諸善法定當退失。又餘情類墮生老病。乃至廣說。是諸有情因我造論。若能解了乃至一句善說妙義。如是如是當奉行者。彼於長夜必獲大義利益安樂。要發如是增上心已乃應造論。云何於同法者深生敬愛。謂造論時作如是觀。若不造論為欲利他諸同法者於利他事定當退失。云何不欲彰己有勝技能。謂造論時無如是心。當令世間咸謂於我聰叡明哲能造論者開闡義者深生淨信因此多獲利養恭敬。但為自他善根增長。以無染心乃可造論。

 

復次此中如實開示如來所說經義。名莊嚴經。譬如紅蓮其花未開雖生歡喜不如敷榮。又如真金未為嚴具雖生歡喜不如成功。又如美膳未及得食雖生歡喜不如已食。又如慶書未暇開覽。雖生歡喜不如披閱。又如珍寶未得現前雖生歡喜不如已得現前受用。如是如來所說經義。若未顯發雖生歡喜不如開示。故說造論名莊嚴經。

 

復次略有七種通達。一字通達。二字義通達。三能取通達。四能取義通達。五繫縛通達。六解脫通達。七法性通達。字通達者。通達為常。字義通達者。達為無常。能取通達者。謂根識等達安立諦或非安立。如能取通達。能取義通達當知亦爾。繫縛通達者。通達相縛或麁重縛。與此相違當知說名解脫通達。法性通達者。謂能通達法性安住法界安住。非從自在自性士夫中間等有。

 

復次由十相故具足多聞。謂善說者說故。顯了文句說故。盡其所有如其所有義說故。安樂方便加行說故。離眾苦說故。如是五種復有五種。謂不求過失而聽法故。但求涅槃而聽法故。善聽法故。諦聽法故。於依名句文身義審諦觀察而聽法故。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五

攝決擇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一

如是已說聞所成慧地決擇。思所成慧地決擇我今當說。

 

謂若略說有四種思議。一事思議。二有非有思議。三因果思議。四乘思議。事思議者。略依六事。所謂蘊事乃至根事。有非有思議者。如本地分已說。因果思議者。如有尋有伺地已說。乘思議者。如聲聞獨覺菩薩地已說。

 

復次略有二種思議。謂惡思思議及善思思議。惡思思議者。如本地分已說。若依黑品。謂如有一不避無明不應思等而起思議。善思思議者。與此相違應知其相。如惡思善思如是。非法所引法所引。非毘奈耶所引毘奈耶所引。非聖聖。不善善。不應修應修。不好好。黑白。引無義引有義。下劣微妙。有罪無罪。應遠離不應遠離等。當知亦爾。

 

復次如世尊言。諸聖弟子有知為有。非有知為非有。此中云何為有。云何非有。略由二相應知是有。何等為二。一若生已生現在故。應知是有。二若實物故事故義故圓成實故。應知是有。云何應知。略說實有及假有相。謂若諸法。不待所餘不依所餘施設自相。應知略說是實有相。若有諸法。待於所餘依於所餘施設自相。應知略說是假有相。非實物有。謂以色等諸蘊想事為待為依。施設有我及有情等。乃至廣說。此中色等諸蘊想事是實物有。我及有情命者生者數取趣等非實物有。唯是假有。如於色等諸蘊想事。假立我等如是。即於色等想事。假立色等。又於色香味觸想事。假立飲食車乘瓶衣諸莊嚴具舍軍林等。又於有為諸法想事。假立生老住無常種子。有表無表得命根眾同分。名身句身文身異生性。和合不和合流轉定異相應勢速次第時方及數。又復唯以諸色不轉為待為依。假立虛空虛空無為。又唯以名中間不轉為待為依。假施設有無想等至滅盡等至等。

 

問於因成道理中。依何道理能決定知我非實有。答不可得故不可見故。云何不可得。謂若內若外若二中間。若離諸蘊。都不可得。云何不可見。謂如眼等實有諸處。各各別有業用可見。如是所計我別業用都不可見。如是自相不可得故。又別業用不可見故。應知所計我非實有。問若如是我於內外等都不可得亦不可見。何故出家諸外道等亦得亦見。由此因緣愛樂顯示建立實有。答不得不見。但由身見及與我慢為依止故。起邪分別起邪計度不如正理。愛樂顯示建立為有。云何知我非實有故非現有故。而不可得亦不可見。謂諸計我為實有者遠極彼岸不過四種。一者計我即是諸蘊。二者計我異於諸蘊住諸蘊中。三者計我非即諸蘊而異諸蘊。非住蘊中而住異蘊離蘊法中。四者計我非即諸蘊而異諸蘊。非住蘊中亦不住於異於諸蘊離蘊法中。而無有蘊。一切蘊法都不相應。依我分別計為有者。皆攝在此四種計中。除此更無若過若增。如是一切我實有性皆不應理。何以故。若計有我即是諸蘊非異蘊者。是則此我但於諸蘊而假建立。斯過自至。所以者何。諸蘊無常。各與自相而共相應。我即彼故非常非一非實有性。是故此計不應道理。若計有我異諸蘊者。此所計我。為是無常為是常耶。若無常者。則所計我剎那剎那異起異滅。此處異死餘處異生。異作異受。斯過自至。又異諸蘊別有一我。若內若外若二中間。有生有滅都不可得。是故此計不應道理。若我常者。無有變異是其常相。此所計我若無變異。二因緣變皆不應理。非於當來亦非現法。若於當來我無變者。便應無生無老無病無死無損。亦復不應一時為天一時為人。或為傍生或為鬼趣。或時為彼那落迦等。於現法中我若不變。便應於彼愛非愛等種種境界。無樂無苦無愛無恚亦無有癡。略說不應由苦樂等之所變異。不應隨一貪等煩惱及隨煩惱之所變異。如是我於當來現法無變異故。不應為樂之所饒益。亦不應為屬彼煩惱之所染污。不應因此行法非法。不應為苦之所損害。亦不應為屬彼煩惱之所染污。不應因此行法非法。此我如是。於現法中與法非法不相應故。於當來世愛非愛身無因緣故。應不得生。由此道理汝應不計此常住我。由別內身變異所作。於當來世生老死等種種變異。如是此我便無各別。內身生老病死等時樂時苦時及染污時。則應畢竟解脫清淨。是故此計不應道理。

 

復次若計有我異於諸蘊住異諸蘊離蘊法中者。彼所計法遠離諸蘊。有之自相尚不可得。何況為我之所安住。譬如有言我審了知石女兒頂繫空華鬘。應知此計亦復如是。是故此計不應道理。

 

復次若計有我一切蘊法不相應故無有蘊者。此所計我若無有蘊便無有色。非身相應。亦非苦樂等受相應。亦非眾多種種差別諸想相應。亦非善不善無記思等相應。亦非受用色等境界分別意相應。如是此我應無所依無受無想無思慮等亦無分別。是則此我不由功用。究竟解脫無有染污。是故此計不應道理。

 

復次由彼一切依我分別。妄所計我不成就故。當知我等於諸蘊中但假建立。非實有物。由我非有唯有蘊故。一切雜染清淨道理皆得成就。謂有內外諸處生故。於現法中起無明觸。由此於身便有饒益損減受生。由此為緣發起和合乖離等愛及有。依此一切煩惱隨煩惱轉。為此義故淨不淨業生起可得。如是煩惱業生起故。當來後有生老死等一切苦法皆悉得生。如是且於無常蘊中無實我故。雜染道理皆得成就。又由他音內正作意為因緣故。遠離無明發起於明。由無癡故了達諸受皆悉是苦。由此能斷於諸受中所有貪愛。及斷依此一切煩惱若隨煩惱。由此因緣能感後有淨不淨業不復生起。如是由業煩惱斷故。一切後有及生等苦永更不生。如是無我唯有蘊故。一切雜染清淨道理皆得成就。

 

復次此中假立一切有情。所謂無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處有情。當知如是九種有情。略由三種因緣建立。總攝一切有情之類。謂依往來身動差別。建立無足乃至多足有情。依身差別。建立有色無色有情。依心差別。建立有想無想非想非非想處有情。

 

復有離繫出家外道。作如是說。一切樹等皆悉有命。見彼與內有命數法。同增長故。應告彼言。汝何所欲。樹等增長為命為因。為更有餘增長因耶。若彼唯用命為因者。彼未捨命。而於一時無有增長不應道理。若更有餘增長因者。彼雖無命。由自因緣亦得增長故不應理。又應告彼。汝何所欲。諸無命物無有增長。為有說因為無說因。若有說因。此說因緣不可得故。不應道理。若無說因。無因而說而必爾者。不應道理。又應告彼。汝何所欲。諸樹等物與有命物。為一向相似。為不一向相似。若言一向相似者。諸樹等物根下入地上分增長。不能自然搖動其身。雖與語言而不報答。曾不見有善惡業轉。斷枝條已餘處更生。不應道理。若言不一向相似者。是則由相似故可有壽命。不相似故應無壽命。不應道理。如是增長餘因有無。有故無壽命物不增長。說因有無。有故相似一向不一向故。此所計度不應道理。

 

問何緣故知色香味觸如是如是別安立中。飲食車乘瓶瓫衣服莊嚴具等諸想事物皆是假有。答由彼想物。或於是處色等想物聚中而轉。或於是處色等想物聚中不轉。若於是處色等想聚有食想轉。非於是處飲等想轉。若於是處車乘想轉。非於是處衣等想轉。如是所餘乃至廣說。諸假有想若轉不轉。當知亦爾。一切色香味觸想事。遍於一切飲食車乘瓶瓫衣服莊嚴具等諸想事中。無差別轉。是故當知。飲食車乘瓶瓫衣服莊嚴具等。皆是假有。色香味觸是實物有。復次依諸有法立假想物。非一眾多種種品類。當知略說總有二種。一依止一聚。二依止非一聚。各別飲食車乘衣服莊嚴具等。名依止一聚。諸彩畫業彫素等業宅舍宮殿軍林等物。名依止非一聚。

 

復次云何有色諸法。謂若略說有十色。處及法處所攝色。由彼諸色具色自相。即以此事還說此事。是故說名有色諸法。此有色法由五種相差別建立。何等為五。一事故。二自相故。三共相故。四界故。五業故。此中諸所有色。彼一切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應知是名略攝色事。除此更無若過若增。諸色自相復有三種。一清淨色。二清淨所取色。三意所取色。謂四大種所造五識所依五清淨色眼等處攝。名清淨色。色等五境同分清淨色之境界。名清淨所取色。若與識俱諸清淨色與識同境。故名同分。若離於識諸清淨色前後自類相續而轉。名彼同分色。三摩地所行影像等色。名意所取色。諸色共相亦有三種。謂一切色若據方處各別安立。若可宣說方處差別。名初共相。又一切色若清淨。若清淨所取增減相。當知是名第二共相。又即此一切色若觸所觸即便變壞。或以手足塊刀杖等。或由寒熱飢渴蚊虻風日蛇蠍諸觸所觸即便變壞。當知是名第三共相。若由定地色愛諸業之所生起。名色行色。若不定地色愛諸業之所生起。名欲行色。如是諸色由界差別略有二種。無色界中無如是色。又前所說諸色共相。謂觸所觸即便變壞。如是共相非一切遍。除欲界天遍餘一切。欲界天中所有諸色。但有手足塊刀杖等所觸變壞。無有寒熱飢渴等觸之所變壞。由彼天中諸飲食等眾資生具隨欲所生則便成辦。是故於彼雖有飢渴不為損害。色界諸色無有手足塊刀杖等所觸損壞。亦無餘觸之所損壞。若善不善無記身業語業。是名業色。當知是名色業差別。無色諸法亦由五相差別建立。與此相違應知其相。復次略由二種色聚建立諸聚。一不共大種聚。二非不共大種聚。不共大種聚者。謂於此中唯有一類大種可得。非不共大種聚者。謂於此中有二大種或多大種種類可得。又於不共大種聚中。極微已上諸大種合。當知方有相雜不相離。諸大種色無有一處不相離諸大種色。於非不共大種聚中大種極微。如所造色與餘大種。當知亦有同一處所不相離者。然彼大種非所造色。互不相依而得轉故。各有功能據別處故。又一處不相離者。謂諸大種及所造色同住一處。如置一篋青黃赤白有光明珠種種光明互不相離。相雜不相離者。所有譬喻如前應知。又若有聚或麻豆等或細沙等。為諸膠蜜及沙糖等之所攝持。當知此非一處不相離。亦非相雜不相離。但是和合不相離。多聚聚集非一聚相。當知所餘是一聚相。又相雜不相離。當知依止一處不相離。此若不爾不應道理。

 

復次由五種相建立有見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顯色故。形色故。表色故。眼境界故。眼識所緣故。亦由五相建立無見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復次由五種相建立有對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各據別處而安住故。二於餘色聚容受往來等業為障礙故。三為手足塊刀杖等所觸便變壞故。四一切皆為諸清淨色之所取故。五一切皆為依清淨色識所緣故。亦由五相建立無對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即由五相應知建立無見無對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因緣故。二據處所故。三顯現故。四無變異故。五所緣故。謂具威德三摩地俱諸色勝解。當知是名無見無對色生因緣。彼既生已處所可得。是故名色。雖不與彼十有色處自相相應。然得似彼自性顯現。於餘色聚容受往來等業非障礙住。又非一切清淨之色及依彼識。所取境界。亦非所緣。是故說名無見無對。手足等觸不能損壞。是故說名無有變異。又根本定名具威德三摩地。此色是彼所緣非餘。譬如非一切心皆能變化。若所有心具大威德方能成辦。非所餘心此亦如是。要具威德極靜定心。方能為緣生此無見無對諸色。此如化色亦非不具大威德心及不定心所緣境界。但是彼心所緣境界。是名與上五相相違當知建立無見無對諸法差別。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由事故。隨眠故。相應故。所緣故。生起故。云何有漏法事。謂清淨內色。及彼相依不相依外色。若諸染污心心所。若善無記心心所等。此有漏事。隨其所應由餘四相說名有漏。謂隨眠故。相應故。所緣故。生起故。若於清淨諸色。及於如前所說一切心心所中。煩惱種子未害未斷。說名隨眠亦名麁重。若彼乃至未無餘斷。當知一切由隨眠故說名有漏。若諸染污心心所。由相應故說名有漏。若諸有事。若現量所行。若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如是一切漏所緣故名為有漏。此中現在名為有事。過去未來名非有事。若依清淨色識所行名現量所行。若餘所行當知名非現量所行。若內諸處增上生起一切外處。名有漏所生增上所起。唯彼所緣當知有漏。所以者何。若緣去來起諸煩惱。過去未來非有事故。不由所緣說名有漏。若現在事非現量所行。如清淨色及一切染污善無記心心所。彼亦非煩惱所緣故。說名有漏。但由自分別所起相起諸煩惱。非彼諸法。為此分明所行境故。由生起故成有漏者。謂諸隨眠未永斷故。順煩惱境現在前故。於彼現起不如理作意故。由此因緣諸所有法正生已生或復當生。如是一切由生起故說名有漏。又從一切不善煩惱諸異熟果及異熟果增上所引外事生起。如是一切亦生起故說名有漏。又由無記色無色繫一切煩惱於彼續生。彼所續生亦生起故說名有漏。如是名為由五相故建立有漏諸法差別。謂由事故。隨眠故。相應故。所緣故。生起故。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無漏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有諸法離諸纏故說名無漏。謂一切善無記心心所所依所緣諸色。及善無記諸心心所。二有諸法隨眠斷故說名無漏。謂已永斷見修所斷一切煩惱所有諸善。及一分無記造色若諸無記若世間善諸心心所。三有諸法由斷滅故說名無漏。謂一切染污心心所彼不轉故說名無漏。由彼不轉顯了涅槃。即此涅槃說名無漏。四有諸法是見所斷斷對治故。自性解脫故。說名無漏。謂一切見道。五有諸法是修所斷斷對治故。自性相續解脫故。謂出世間一切修道及無學道。當知是名由五相故建立無漏諸法差別。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有諍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由事故。因緣故。自性故。助伴故。等起故。此中五取蘊名有諍法事。若愛味染著愛味耽嗜。名諍因緣。若無常性苦性變壞法性。名有諍自性。即於此諍無智愚癡。名諍助伴。由此因緣五黑品轉。名為等起謂鬪訟違諍。耽著諸欲諸見所生。或餘種類。是初黑品。若隨所有諸煩惱纏無有羞恥。多安住性。是第二黑品。若有沙門或婆羅門。違逆正道。所欲苦行及餘信解。自餓投火墜高巖等。是第三黑品。若有現行身語及意一切惡行。是第四黑品。欣樂後有。是第五黑品。此中最初由生怨恨發憤心故。不安隱住。第二由諸煩惱內燒然故。不安隱住。第三由自誓願虛受劬勞無義苦故。不安隱住。第四生惡趣故。不安隱住。第五生老死等眾苦合故。不安隱住。此中五取蘊有諍事與諍自性及彼因緣助伴等起。共相依故名有諍法。又由五相建立無諍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此中五無取蘊無諍事。由諍自性及彼因緣助伴等起於彼法中不可得故。名無諍法。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有染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事故因緣故等。如前廣說五相差別。此中事者。謂即五有取蘊。因緣者。謂即此中喜樂愛味諸因緣法。自性者。謂此為緣生起喜樂愛味所攝。助伴者。謂於愛味所有貪著。等起者。謂五黑品。如前應知。五取蘊事。由與有染及彼因緣乃至等起共相依故。說名有染。又由五相建立無染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如前無諍隨應當說。

 

復次由五相故應知建立依止耽嗜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事故因緣故等。如前廣說。此中事者。謂欲界繫諸五取蘊。因緣者。謂順欲貪五種妙欲。自性者。謂貪嗜者由彼為緣由彼為境所有欲貪。助伴者。謂不如理作意相應邪願諸欲分別。由與此俱名分別貪。等起者。謂五種黑品如前廣說。彼欲界繫五取蘊事。由彼貪嗜因緣助伴及與等起所攝受故。說名依止耽嗜諸法。又由五相當知建立依止出離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世間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一切清淨色及清淨所取色世間。二一切染污心心所世間。三一切無記心心所世間。四一切善心心所若當斷若已斷世間。五一切世間三摩地所行無見無對色世間。又由五相建立出世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見道所斷對治。二修道所斷對治。三由想解脫之所解脫。謂諸聲聞獨覺菩薩已入無戲論理慧。及彼相應諸心心所。四彼所緣無見無對色。五一分所治解脫之所解脫。謂諸有學。若一切所治解脫之所解脫。謂諸無學。

 

復次依五種世間。即彼世間名墮諸法。謂有情世間。器世間。欲世間。色世間。無色世間。當知是名五種世間。又出世法不墮如是五種世間。是故說名不墮諸法。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有為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後際未生故。二前際已滅故。三中際自相安住故。四因緣相續故。五果相續故。又由五相建立無為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與上相違應知。即是此中五相。滅有為法證得涅槃。若謂涅槃為有異者。當知此為不如理問不如理答不如理思。如是若謂為無異者。有無異者。非有非無異者。當知皆是不如理問不如理答不如理思。何以故。由彼涅槃唯有為滅之所顯故。與有為法其相異故。唯有為滅之所顯故。謂有異者。若問若答若思便為戲論非所戲論。與有為法其相異故。謂無異者。如前廣說。便為戲論非所戲論。總如前說。二種因故。亦異不異不應道理。由有為滅證涅槃故。若謂一切皆無所有故說非有非無異者。不應道理。涅槃義者。謂一切白法所顯發故。涅槃相者。謂寂滅相無戲論相。當知唯是內所證相。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所緣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有善作意所緣法。二有不善作意所緣法。三有無記作意所緣法。四有墮界作意所緣法。五有繫屬瑜伽作意所緣法。此中若善作意。緣善不善無記諸法。如善作意。如是不善無記作意當知亦爾。欲界繫善染污無記作意。緣一切三界諸法。色界繫善作意。亦緣一切三界諸法。無色界中若定若生外道異生無色界繫善作意。唯緣自地一切法。非下地。若毘鉢舍那行菩薩未得自在。及有廣慧聲聞乘等。若諸有學若阿羅漢。彼無色界繫善作意。亦緣下地一切法。若諸菩薩已得自在。決定不於無色界生。由觀於彼不能現起利眾生事因此成熟廣大佛法。及能成熟利益有情行故。當知是名墮界作意所緣諸法。復次因思所緣如說。

 名映於一切  無有過名者
 由此名一法  皆隨自在行

 

此言有何義謂若略說。觀察清淨因故。觀察自相故。觀察雜染因故。又為顯示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故。此中顯示補特伽羅無我者。謂善了知四無色蘊。能斷一切自境界相。是故說名能映一切。顯示法無我者。謂善了知遍計所執自性。善了知世俗言名。能除一切彼所依相。是故說名能映一切。若過如是四無色蘊諸我相事。定不可得。若過世俗言名遍計所執自性相事。亦不可得。若於此二不善了知。則便一切自境界相。及諸雜染生起隨轉一切境相。及諸雜染皆彼增上力所生故。又佛世尊依此密意說如是言。

 執法自性故  執我性而轉
 覺此故覺彼  由覺故還滅

 

繫屬瑜伽作意略有四種所緣。一遍滿所緣。二淨行所緣。三善巧所緣。四淨煩惱所緣。是諸所緣如聲聞地廣辯應知。此中淨煩惱所緣者。謂世尊說四聖諦及真如。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六

攝決擇分中思所成慧地之二

復次如佛世尊說三苦性。此中云何為行苦性。謂後有業煩惱所生諸行於彼彼自體中。能隨順生一切煩惱及與眾苦所有安立。一切遍行麁重所攝。亦名麁重。是行苦性。依此行苦。佛世尊說略五取蘊皆名為苦。又此行苦遍行一切若樂受中若苦受中若不苦不樂受中。然於不苦不樂受中。此麁重性分明顯現。是故但說不苦不樂受由行苦故苦。於樂受苦受中。愛恚二法擾亂心故。此麁重苦非易可了。譬如熱癰。若以冷觸封之即生樂想。熱灰墮上便生苦想。若二俱離。於此熱癰爾時唯有癰自性苦分明顯現。如是於業煩惱所生諸行。所有安立麁重所攝。猶如熱癰。行苦性中所有樂受如冷觸封。所有苦受如熱灰墮。所有不苦不樂受如離二觸癰自性苦。又樂受中多生染著。是故說彼貪所隨增。於苦受中多生憎恚。是故說彼瞋所隨增。於非苦樂之所顯現麁重所攝所有安立行自體中。於無常性計常顛倒。於眾苦性計樂顛倒。於不淨性計淨顛倒。於無我性計我顛倒。是故說彼不苦不樂受無明所隨增。又諸愚夫於樂受中多生染著。由是因緣於現法中。行身惡行行語惡行行意惡行。身壞命終廣說乃至生那落迦。又由後有愛故能感當來生等眾苦。如是樂受貪所依故能生當來五趣等苦。又於苦受多起瞋心。不隨所欲觸眾苦事。便生種種愁惱怨歎乃至迷亂。由此因緣行三惡行墮諸惡趣。如是苦受瞋所依故。能感現法後法眾苦。又於不苦不樂受中多生如上顛倒之心。於二種苦。謂依樂受貪所生苦。及依苦受瞋所生苦。生不捨思起不捨行。是故雖有眾多煩惱及隨煩惱。然佛世尊但立三種根本煩惱。謂貪瞋癡。依此密意佛世尊說。應觀樂受是眾苦法。應觀苦受猶如毒箭。應觀不苦不樂受性是無常有壞滅法。若能如實觀無常性。漸次能斷一切顛倒。如是諸行是第一義苦聖諦事。一切聖賢聖智觀已。於第一有最極寂靜諸取蘊中。尚不願樂。何況弊下那落迦中。

 

復次即此能生後有諸行業及煩惱。由相道理是集聖諦。世尊經中據勝道理唯顯示愛。

 

復次此煩惱品麁重永滅。是有餘依涅槃增上所立滅諦。又因永斷未來不生。及先世因受用盡已。現在諸行任運謝滅。是無餘依涅槃增上所立滅諦。復次若能證解第一義諦所有正見。及正見為先一切聖道。是名道諦。

 

復次欲令於苦遍知於集永斷。於滅作證於道修習。故略建立諸聖諦相。若廣建立當知其相無量無邊。又令了知苦諦麁相以為依止。漸能趣入諦微細相。故先施設生等眾苦。後方顯示五取蘊苦。

 

復次由五相故建立任持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段食。二觸食。三意思食。四識食。五命根若麁段食。於欲界五趣中皆現可得。此於一分各別那落迦。非大那落迦。餘食及命。遍三界中皆現可得。由於諸行假立有情。是故世尊說此諸法任持有情令住不壞。問有七因緣任持諸行令住不壞。何故世尊但說有情由食而住。何等為七。一生是諸行住因。由諸行生方得有住。無有無生而有住者。二命根。三食。四心自在通。由彼勢力增諸壽行。或住一劫或住劫餘。五因緣和合。是諸行住因。謂善不善無記諸法。乃至因緣猶未散壞。於爾所時相續而住無有斷絕。六由善不善無記作意引發先業。能牽諸行令住不絕。所謂外分共不共業之所生起。七無諸障礙。是諸行住因。由此能令諸行生時無障因緣。諸行生已相似相續而住。遠離相違敗壞因緣。若不爾者便應滅壞。答雖由如是七種因緣諸行得住。然此四食是諸行住多分因緣。由種種門能令諸行相續而住。又此諸食能令有情相續而住。易取易入。乃至愚夫嬰兒等類亦能隨覺。非所餘法。又此諸食能令羸損諸根大種皆得增益。又令疾病亦得除愈。非所餘法。又有長壽諸有情類。若不得食非時中夭。又此諸食令易入道。能修身等四種念住。謂一切有情食所住故。是故由此五種因緣。世尊但說一切有情由食而住。何緣復說依止命根諸行得住。謂有是處曾無飲食有所闕乏。非求飲食有所艱難。於彼處所唯由命根勢力而住。如其所感壽量而住。是故世尊依彼處所說諸有情由命根故諸行得住。

 

復次此中段食當言香味觸處所攝。何以故。由香味觸若正消變便能長養。不正消變乃為損減。色等餘法無有長養損減消變。是故說彼非段食性。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令心歡喜諸根悅豫。當於爾時不名段食。但名觸食。若受用已安隱消變。增長喜樂。於消變時乃名段食。若有熟變不能長養諸根安樂。彼雖熟變不名段食。若諸段物於吞咽時。不生歡喜亦不能令諸根悅豫。當於爾時都不名食。即彼後時安隱熟變增長安樂。彼於爾時乃名段食。若有熟變不長安樂。彼雖熟變亦不名食。

 

問若有段物亦是食耶。設是食者亦段物耶。答如其所應當作四句。或有段物而非是食。謂諸段物不能長養諸根大種。或有是食而非段物。謂若有觸意思及識。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有是食亦是段物。謂諸段物能令諸根大種長養。或非段物亦非是食。謂若有觸意思及識。不能長養諸根大種。如是所餘觸乃至識。隨其所應皆作四句。

 

復次若有異熟法。若異熟法。若異熟生法。皆應了知。略說有異熟法。謂漏及有漏。彼要有力不被損害受用未盡。當知是名有異熟法。於諸漏中若不善者說名有力。有覆無記說名無力。於有漏中若善不善說名有力。餘名無力。若漏有漏為世出世二離欲道之所斷者。名被損害。與此相違名不損害。若過去世其異熟果已成熟者。名受用已盡。彼異熟果已過去故更無所有。若未來世當與異熟果者。若現在世其異熟果正現前者。名受用未盡。由此差別漏及有漏如其所應。若善不善未被治斷。其異熟果非先已熟。如是乃名有異熟法。若諸無漏無記有漏。若善不善有漏已斷。若異熟果先已成熟。如是皆名無異熟法。又臨終時最後念心是異熟法。若結生相續無間之心亦是異熟。從此已後所有一切自性住心皆是異熟。除善染污。及除加行無記之心。所餘皆名自性住心。若心離欲猶故隨轉。除下地善及與加行無記之心。當知此心亦是異熟。又此異熟於一切處。當言唯是無覆無記。若從一切種子異熟。除其已斷未得之法。餘自種子為因所生。若善不善或復無記。如是一切當知皆名異熟生法。

 

復次一切處最後沒心。及隨初第二相續心。於三界中當知唯有非苦樂受。除初相續心。應知此受於一切處異熟所攝。餘苦樂受應知皆是異熟所生。如其種子異熟所攝。即隨此因此緣為因緣故。從異熟生生那落迦諸有情類。異熟無間有異熟生。苦憂相續如生那落迦如是。若生一分餓鬼及傍生中。當知亦爾。若生人中及欲界天諸有情類。無有決定異熟。無間或時苦憂。或時樂喜。或時唯有不苦不樂受相續生。若生初二靜慮異熟。無間唯異熟生喜受相續。若生第三靜慮。唯異熟生樂受相續。若生第四靜慮已上。唯有異熟不苦不樂受。是故當知即此受於彼名異熟生廣大喜樂所攝受故。彼諸善業不苦不樂正現前時。亦名可愛異熟。與此相違當知名不可愛異熟。

 

復次白白異熟業所得無覆無記異熟果。一向可愛受。種子所攝受故。當知一向可愛一向可意。黑黑異熟業當知與此相違。黑白俱異熟業。二種種子所隨逐故。所得異熟果當知亦有二種異熟生受。又黑白業由生類差別建立。謂於是處黑白俱有。即此處業總立黑白。又由事差別建立。謂如有一隨於一事於一時間起利益心而現在前。即於此事復於一時不利益心而現在前。或奪他物而行惠施。如是當知由事差別之所建立。又由自性建立如是黑白俱業。謂如有一隨於一所許作利益。即由餘事復於其所作不利益。譬如有一於極暴虐作惡人所。發生瞋恚俱行之思。不喜彼惡。當知此思瞋俱行故。墮黑分中。不喜樂彼惡俱行故。墮白分中。是故此業說名黑白。如是所餘種類亦爾。

 

復次若善不善無記諸法所有種子未被損害。彼一切法皆由能生生起因故。名有因法。又先所作諸業煩惱。於三界中異熟果熟。此異熟果由業煩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又由三處正現在前引發因故。生胎生中。當知此亦名有因法。濕和合故生濕生中。卵[穀-禾+卵]藏故生卵[穀-禾+卵]中。當知亦爾。又六識身以從眼色乃至意法。為增上緣同事因故。名有因法。又有俱生諸心心所。互為展轉同事因故。名有因法。又不善法由近惡友聞非正法不正思惟。引發因故。名有因法。當知與此相違三種引發因故。一切善法名有因法。又染污住生邪精進。無果劬勞生憂苦住。彼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又不染污住生正精進。有果劬勞生喜樂住。彼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又世間道趣於離欲。及能引發靜慮無色。彼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又現法中靜慮無色等至為依。如其所應往生上地。彼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又世間法引出世法。彼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又出世法聖道所攝能證涅槃。彼證涅槃由引發因故。名有因法。由如是等所說諸相。當知建立有因諸法。

 

復次此中能生生起因法。彼由各別等流果故。名有果法。若諸後有業及煩惱。彼由各別異熟果故。名有果法。若有三處正現在前。若濕和合正現在前。若卵[穀-禾+卵]藏。若眼色等。若彼俱生諸心心所。若近惡友等。若近善友等。二種三法如是一切。皆由各別增上果故。名有果法。若現法中由染污住生邪精進。無果劬勞生憂苦住。若現法中不染污住生正精進。有果劬勞生喜樂住。如是一切皆由各別士用果故。名有果法。若趣世間離欲生道。彼由離繫增上果故。名有果法。又能引出世間之道。及能證涅槃出世聖道。彼由離繫增上果故。名有果法。謂由究竟離繫果故。名有果法。若世間道非由究竟離繫果故。名有果法。當知是名二道差別。由如是等所說相故。當知建立有果諸法差別之相。謂隨所應。立等流果。若異熟果。若增上果。若士用果。若離繫果。與此相違應知建立非有因法非有果法。

 

復次緣生法者。謂無主宰無作者法。如前意地決擇緣起善巧中已廣分別。

 

復次略由五因當知建立內法差別。由此因故說名為內。何等為五。謂假名故。妄執故。增上故。攝受種子故。事故。若於是處假想建立如是種類。謂立為我或立有情。彼如是名如是生類。廣說乃至如是壽量。如是名為由假名故說名內法。若於是處妄起如是種類執著。謂計為我或起我慢。如是名為由妄執故說名內法。若由此法增上力故。外色聲等處差別生為所受用。如是名為由增上故說名內法。若能攝受善不善無記諸法種子。如是名為攝受種子故說名內法。若五種清淨色若心意識。如是名為由事故說名內法。又有假名建立餘法為內可得。何以故。於內可得外處所攝亦名內故。

 

復次應知五蘊名色所攝。所以者何。由彼彼處增長可得。手塊等觸即便變壞。是故色蘊說名為色。其餘四蘊由種種名施設勢力。由種種名施設為依。多分於其彼彼所緣流轉趣向。是故如是四無色蘊說之為名。

 

復次略由五相建立執受諸法差別。何等為五。謂初唯色說名執受。當知此言遮心心所等。彼非執受故。又於色中所有內根。根所依屬說名執受。當知此言遮外不屬根色。彼非執受故。又心心所任持不捨說名執受。當知此言遮依屬根髮毛爪等。及遮死後所有內身。彼非執受故。又執受色由四因緣之所變異故。名執受。何等為四。一由外色所逼觸故。二由內界相違平等所引發故。三由貪瞋等諸煩惱纏多現行故。四由審慮所緣境故。謂由外色能損惱者。現前逼惱有執受色。即便生苦生悲生惱。若有外色能饒益者。現前觸對有執受色。即便生樂安隱饒益。若有內界更互相違。便生苦惱。彼若平等安樂攝受。又若貪等煩惱所惱。即便生苦憤發熾然。又邪審慮所緣境故。或正審慮所緣境故。便起輕安喜樂攝受。又為損害或為饒益。故名變異。如是若色若內若心心所任持不捨。若如是緣令成變異。是名執受諸法差別。與此相違當知是名非執受法。

 

復次若四大種及彼所造。當知唯此名有色法。問如四大種由自種子方得生起。造色亦爾。何故說言諸所造色大種所造。答若諸色根及心中有諸大種種子隨逐。即有造色種子隨逐。若諸大種所有種子能生果時。爾時必定能隨逐彼造色種子亦生自果。故說造色大種所造。隨逐色根大種種子名有方所。隨無色根大種種子名無方所。又諸大種略有二種。一唯界所攝。二能作自業。唯界所攝者。謂諸大種所有種子。能作自業者。謂從自種子所生大種。又諸大種與所造色。俱時而有互不相離。由彼種類因所成故。如一味團更相涉入遍一切處。非如麨稻末尼等聚。又於一向堅色聚中。唯有地界能作業用。若於欲界亦有色香味界作業。於色界中但有色界能作業用。餘水火風及與聲界。唯有種子之所隨逐。更待異緣方能作業。如是於水火風名想聚中。如其所應次第亦爾。內色聚中一切地等諸界作業皆具可得。謂髮毛等種種差別。廣說如經。當知於外得有各別地等諸聚。彼若值遇如是如是眾緣差別。即便能作如是如是果法生因。譬如善巧鑽彼乾木即便生火。又如白鑞鉛錫金銀等物融消即流。復次如五識身相應地說觸處所攝澁滑等性。當知皆是大種差別。隨諸大種如是品類分位差別。如其所應於四大種。假名施設澁滑等性。是故當知皆是假有。問如世尊言觸謂外處若四大種若四大種所造有色無見有對。何密意耶。答此諸大種當知能生二種造色。一自類差別。二異類差別。自類差別造色者。謂諸大種造澁滑等。由如是因如是緣故。此諸大種各各差別變異而生。於彼假說澁滑性等種種差別。異類差別造色者。謂眼耳等五內色處四。外色處法處一分。唯除觸處。世尊依彼自類差別所造色故。說如是言。若四大種所造。問世尊說有無見無對色。當言何等大種所造。答若彼定心思惟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言欲界大種所造。若彼定心思惟色界有色諸法。影像生起。當言色界大種所造。於此大種所造色法。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復次云何有法。謂一切世間法說名有法。問阿羅漢等世間善法。是世間故則有所攝。以何因緣說名無漏。答墮三有故名有所攝。諸漏隨眠永解脫故說名無漏。問如世尊言云何有漏法。謂意世間法世間意識世間。此何密意。答世尊依彼不斷應斷世間意法及與意識。說如是言。此中世尊說多種有。謂欲有色有無色有。彼廣建立如聞所成慧地佛教所應知處。

 

復次云何有上法。謂除涅槃餘一切法。由五因緣當知涅槃是無上法。何等為五。一集諦寂滅故。二苦諦寂滅故。三離怖畏災橫疾疫大安隱故。四無上現法樂住所緣故。謂無相住故。五常住究竟安義樂義不虛誑故。如是五因非於餘處總集可得。唯於涅槃一切可得。是故涅槃名無上法。

 

復次云何應修法。謂一切善有為法。此中應知略有四修。一得修。二習修。三除去修。四對治修。此中未生善法為欲生故作意修習。是名得修。已生善法令住不忘乃至廣說。是名習修。已生不善法為欲斷故作意修習。名除去修。未生不善法為不生故。於厭患等諸對治門作意修習。名對治修。當知此中從了相作意乃至勝解作意。名厭患對治修。從遠離作意乃至方便究竟作意。名斷對治修。方便究竟果作意。名持對治修。從此已上即此一切七種作意。墮於勝地上地所攝。當知一切名遠分對治修。此四種修一切總說為二種修。謂防護受持修。及作意思惟修。此中修身名防護修。修戒名受持修。若靜慮地作意修。若諦智地作意修。總名作意思惟修。此中初作意修名為修心。第二作意修名為修慧。

 

復次云何過去法。謂因已受盡。自性已滅。無間為緣為生餘法。除阿羅漢最後心心所熏習相續。雖復已滅經百千劫。猶能令彼愛非愛果異熟當熟。如所領受諸過去事。或一唯能生起憶念。或復有一不生憶念。唯滅所顯無諸作用。是名過去諸法差別。此過去法略由五相當知建立其事差別。何等為五。謂或有法剎那過去。謂於剎那一切行中。剎那已後所有諸行。又或有法死沒過去。謂彼彼有情從彼彼有情眾同分沒。廣說乃至死及作時。又或有法壞劫過去。謂器世間所攝。由火等災之所敗壞。又或有法退失過去。謂如有一於先所得諸善功德安樂住中。隨類退失。又或有法盡滅過去。謂有餘依及無餘依涅槃界中所有盡滅。復次云何未來法。謂因未受自性未受。待緣當生將起現前。或近當生或遠當生。亦由五相建立差別。謂剎那未來。一生未來。成劫未來。現行未來。應得未來。

 

復次云何現在法。謂因已受用自性受用未盡。剎那已後決定壞滅一切雜染所顯。一分清淨所顯。亦由五相建立差別。謂剎那現在。一生現在。成劫現在。現行現在。最後現在。謂阿羅漢最後心心所等。

 

復次云何欲界繫法。謂於欲界若生。若長未離欲界欲。心不在定。於此位中所有諸法。或生得故或作意故。已行正行當行。是名欲界繫法。復次云何色界繫法。謂生欲界能現證入。隨一靜慮已離欲界欲。未離色界欲。未發上加行。或從彼定起。所有世間意地諸法。由作意故已行正行當行。是名色界繫法。或生色界未離彼欲。未發上加行。或生得故或作意故。諸世間法已行正行當行。如是亦名色界繫法。如色界繫法如是。無色界繫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復次云何善法。謂若略說。二因緣故一切善法說名為善。謂自性無倒。亦能對治顛倒法故。及安隱故。所以者何。一切善法自性無倒於所緣轉。又能對治於所緣轉顛倒染法。能往善趣證涅槃。故名為安隱。與此相違二因緣故當知不善。謂自性顛倒故及不安隱。無記諸法性非顛倒。亦不能治顛倒諸法。性非安隱非不安隱。又由五相當知建立善法差別。一感當來可愛果故。二對治雜染故。謂不淨等能治貪等。乃至八聖支道對治一切雜染諸法。三雜染寂滅所顯故。所謂涅槃。四清淨住所顯故。謂已離欲者住聖等善現法樂住。五饒益有情所顯故。謂已離欲。為哀愍他聲聞菩薩及與如來所有種種利他善行。又由五相建立不善諸法差別。與上相違應知其相。謂感當來非愛果故。雜染對治之所治故。染不寂滅之所顯故。諸染惱住之所顯故。能損害他之所顯故。由五因緣善法強盛。何等為五。一加行故。二宿習故。三攝受勝功德故。四田事處故。五自性故。謂諸善法無間加行殷重加行之所造作。若無量品差別所作。謂或自作。或於是處勸他令作。以無量門慶慰讚美。見同法者深心歡喜。當知是名由加行故善法強盛。又諸善法曾餘生中若修若習若多修習。由是因緣彼今生中。性於善法心能趣入。於諸不善違背而住。當知是名由宿習故善法強盛。又諸善法下地所攝。由世間離欲者及見聖迹者。若於解脫或於無上正等菩提。深心迴向離諸見趣。當知是名攝受勝功德故善法強盛。又諸善法於大福田。以勝妙事施尊重處之所生起。當知是名田事處故善法強盛。又諸善法若施所成。於戒於修自性是劣。若戒所成。於施所成自性是勝。於修所成自性是劣。若修所成所有善法。於施於戒自性皆勝。當知是名由自性故善法強盛。與此相違五因緣故。當知是名不善強盛。又由五相建立無記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異熟生無記。二威儀路無記。三工巧處無記。四變化無記。五自性無記。此中自性無記謂諸色根。是長養者及外諸有色處等非異熟等所攝者。除善染污色處聲處。

 

復次云何學法。謂或預流或一來或不還有學補特伽羅。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學法。何以故。依止此法於時時中。精進修學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故。云何無學法。謂阿羅漢諸漏已盡。若出世有為法。若世間善法。是名無學法。云何非學非無學法謂除先所說學無學法。所餘預流乃至阿羅漢法。若墮一切異生相續。若彼增上所有諸法。當知是名非學非無學法。

 

復次云何見道所斷法。謂薩迦耶等五見。及依諸見起貪瞋慢。若相應無明。若於諸諦不共無明。於諦疑等。及往一切惡趣業等。是名見道所斷法。云何修道所斷法。謂一切善有漏法。一切無覆無記法。除先所說諸染污法。餘染污法。是名修道所斷法。云何非所斷法。謂一切有學出世間法。一切無學相續中所有諸法。此中若出世法於一切時自性淨故名非所斷。餘世間法由已斷故名非所斷。

 

復次云何甚深難見法。謂一切法。當知皆是甚深難見。何以故。第一甚深難見法者。所謂自性絕諸戲論過語言道。諸法自性皆絕戲論過語言道。然由言說為依止故。方乃可取可觀可覺。是故當知一切諸法甚深難見。

 

如是所說差別建立有色無色法。有見無見法。有對無對法。有漏無漏法。有諍無諍法。有染無染法。依耽嗜依出離法。世間出世間法墮非墮法。有為無為法。所知所識所緣法。住持法。有異熟無異熟法。有因無因法。有果無果法。緣生法內法。名色所攝法。執受非執受法。大種所造非大種所造法。有非有法。應修法。有上無上法。去來今法。欲界繫色界繫無色界繫法。善不善無記法。學無學非學非無學法。見道所斷修道所斷非所斷法。甚深難見法。若有善思所應思者。應當如理精勤方便思惟簡擇如是諸法。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七

攝決擇分中修所成慧地

如是已說思所成慧地決擇。修所成慧地決擇我今當說。當知略有十六種修。

 

謂聲聞乘相應作意修。大乘相應作意修。影像修。事邊際修。所作成辦修。得修。習修。除去修。對治修。少分修。遍行修。動轉修。有加行修。已成辦修。非修所成法修。修所成法修。

 

云何聲聞乘相應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聲聞住聲聞法性。或未證入正性離生。或已證入正性離生。不觀他利益事。唯觀自利益事。由安立諦作意門。內觀真如。緣有量有分別法為境。為盡貪愛。由厭離欲解脫行相修習作意。是名聲聞乘相應作意修。

 

云何大乘相應作意修。謂如有一是菩薩住菩薩法性。或未證入正性離生。或已證入正性離生。觀自觀他諸利益事。由安立非安立諦作意門。內觀真如。緣無量無分別法為境。大悲增上力故。為盡自他所有貪愛。由攝受有情諸利益事方便行相。及由趣向無上足跡因緣。行相修習作意。是名大乘相應作意修。

 

云何影像修。謂或於有分別毘鉢舍那品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事同分作意思惟故。或於無分別奢摩他品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事同分作意思惟故。諸所有修名影像修。

 

云何事邊際修。謂於過去未來現在內外麁細下劣勝妙近遠等法作意思惟。或於真如作意思惟。如是或盡所有性故。或如所有性故。諸所有修名事邊際修。

 

云何所作成辦修。謂已證入根本靜慮或諸等至。或世間定或出世定。諸所有修名所作成辦修。

 

云何得修。謂如有一依初靜慮。或修無常想。乃至或修死想。彼所有餘不現前想。或自地攝。或下地攝。及彼所引諸餘功德。或是世間或出世間。皆能修彼令其增盛清淨當生於彼獲得自在成就。是名得修。

 

云何習修。謂如有一即於彼彼無常等諸善想作意思惟。或於善法由習修故皆現修習。是名習修。

 

云何除去修。謂如有一由三摩地所行影像諸相作意故。如楔出楔方便除遣。棄於自性諸相。又如有一用彼細楔遣於麁楔。如是行者。以輕安身除麁重身。餘如前說。是名除去修。

 

云何對治修。謂於厭患對治。或斷對治或持對治。或遠分對治。作意思惟諸所有修。名對治修。此中厭患對治者。謂一切世間善道。除諸無量及餘行者遊戲神通所引作意。斷對治者。謂緣真如為境作意。持對治者。謂此後得世出世道若解脫道。遠分對治者。謂煩惱斷已於對治道更多修習。或多修習上地之道。復有差別。謂聞思修道名厭患對治。出世間道名斷對治。此果轉依名持對治。世間修道名遠分對治。

 

云何少分修。謂於無常想等。隨一善法。作意思惟諸所有修。名少分修。

云何遍行修。謂於諸法一味真如。作意思惟諸所有修。名遍行修。

云何動轉修。謂於無相修方便修時。時時有相間隔而修。名動轉修。

云何有加行修。謂即於彼方便修時。由有加行相間隔而修。名有加行修。

 

云何成辦修。謂或聲聞乘。或獨覺乘。或復大乘。已得一切所有轉依。及得一切諸法自在。此所有修名成辦修。

云何非修所成法修。謂不定地諸施戒等所有善法修。名非修所成法修。

云何修所成法修。謂定地諸善法修。名修所成法修。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一

如是已說修所成慧地決擇。聲聞地決擇我今當說。

如本地分說。住無種性補特伽羅。是名畢竟無般涅槃法。此中或有心生疑惑。

 

云何而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耶。應誨彼言。汝何所欲。諸有情類種種界性。無量界性。下劣界性。勝妙界性。為有耶為無耶。若言有者。無有畢竟無般涅槃法補特伽羅。不應道理。若言無者。經言諸有情類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不應道理。如是誨已。

 

復有難言如有情類雖有種種界性乃至勝妙界性。而無有無根有情。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爾。或應許有無根有情。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根者為是有情為非有情。若是有情。外無根物應是有情。然不應道理。若非有情。而言何不許有無根有情者。不應道理。如是詰已。

 

復有難言如作剎帝利已或時復作婆羅門。吠舍。戍陀羅。如是乃至作戍陀羅已或時乃至作剎帝利。又作那落迦已或時乃至作天。乃至作天已或時乃至復作那落迦。如是何故不作無般涅槃法已或時復作有般涅槃法耶。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剎帝利乃至戍陀羅。及那落迦乃至諸天。為有一切界耶。為獨有一界耶。若有一切界者。喻不相似不應道理。若獨有一界者。先是剎帝利。或於一時乃至作戍陀羅。先是那落迦。或於一時乃至為天。不應道理。如是詰已。

 

復有難言如剎帝利等具一切界。如是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耶。應詰彼言。汝何所欲。諸無般涅槃法界。諸有般涅槃法界。此二界為互相違耶。為不相違耶。若互相違而言無般涅槃法何故不有般涅槃法界者。不應道理。若不相違即此補特伽羅是無般涅槃法亦是有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如是詰已。

 

復有難言如現見有一地方所於一時間無金種性。或於一時有金種性。於一時間無有末尼真珠瑠璃等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於一時間無鹽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於一時間無種種相界種性。或於一時有彼種性。如是先是無般涅槃法種性。何故不於一時成有般涅槃法種性耶。應詰彼言。汝何所欲。如彼地方所先無此種性。後有此種性。或先有此種性。後無此種性。如是先有聲聞定種性。後無是種性。乃至先有大乘定種性。後無是種性。或先無定種性。後有定種性耶。若言爾者。順解脫分善根應空無果。又若爾者。立定種性不應道理。若不爾者。汝言無般涅槃法者。先住無種性已後住有種性。如有地方所。有般涅槃法者。先住有種性已後住無種性。如地方所者。不應道理。又應責彼。汝何所欲。無般涅槃法下劣界者。安住如是下劣界中。為即於此生轉成般涅槃法。為於後生耶。若言即於此生者。汝意云何。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為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不能耶。若言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無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不能者。彼遇佛法僧已。於現法中不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而言轉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若言後生方成般涅槃法者。汝意云何。彼為先積集善根故於後生中遇佛法僧。能起順解脫分善根耶。為先不積集善根耶。若言先積集善根者。彼即於此生中遇佛法僧。能起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者。不應道理。又如彼因應空無果。若言先不積集善根者。是則前後相似。俱未積集善根。而言於後生中方成般涅槃法非即此生中者。不應道理。

 

復次略有十種聲聞。何等為十。謂清淨界聲聞。已遇緣聲聞。雜染界生聲聞。清淨界生聲聞。未法時生聲聞。賢善時生聲聞。未得眼聲聞。已得眼聲聞。清淨眼聲聞。極清淨眼聲聞。若有安住聲聞種性。是初聲聞。已入法者。是名第二。若有聲聞所生世界。其中多有眾苦可得。容有五濁。所謂壽濁乃至有情濁。是名雜染界生聲聞。與此相違當知即是清淨界生聲聞。末法時生諸聲聞相云何可知。謂諸聲聞於當來世法末時生。多分愛重利養恭敬。違背妙法。諸貪恚癡及不正法並皆增盛。為慳嫉等諸隨煩惱纏擾其心。處慳。家慳。利慳。敬慳。譽慳。法慳。無不具足。諂誑矯詐恒現在前。廣說乃至為活命故而求出家非為涅槃。多諸掉動。高舉輕躁。強口傲誕懈怠失念。心不靜定多諸迷亂。根性闇劣多諸煩惱。煩惱現行無有間斷。憂苦雖多不生厭患。樂多眾會。棄阿練若邊際臥具。來入眾中習近村側。所有臥具便生喜樂。如是乃至喜樂談謔。喜樂諠眾。喜樂猥雜。自舉縱逸。不能善修身戒心慧。於佛世尊所說甚深與空相應隨順緣性緣起緣生所有經典。並皆棄捨。於世聰慧所造諷誦。綺飾言辭絢藻文章。隨順世典恭敬受持深生歡喜。於似正法非正法中妄生法想。於正法中起非法想。又即於彼愛樂顯現宣說開示。誹謗正法及毘奈耶。於說正法及毘奈耶補特伽羅生怨家想。多犯尸羅習諸惡法。內實腐敗外現賢善。廣說乃至實非梵行自稱梵行。無餘有餘二篇重罪尚起故思現行毀犯。何況中輕。既毀犯已多不如法發露對治。或為他知而行發露。非實意樂。故欲結好諸親友家及施食家。於諸在家所為所作能引無義多事業中。好善營造。於諸在家白衣者所。多起親愛尊重恭敬愍念之心。非於同法修梵行所多喜安住詐現相等起邪命法。展轉互起謀略之心。好為種種鬪訟違諍。多樂蓄積家產資具。假存法式以之為勝。凡所度人出家受戒。一切皆以有染污心為充供事。然作是言。我今但為憐愍因緣。度其出家受具足戒。所畜共住近住弟子。恒常供侍隨心轉者。彼雖慢緩而深愛念悅意攝受。餘不爾者。雖不慢緩。亦不愛念悅意攝受。若見苾芻多諸親屬廣招利養衣服等物。則便尊重恭敬供養。若見苾芻闕乏親屬。雖少欲等功德具足。仍生輕蔑而不採錄。食用僧祇及別人物。都無悔愧。好攝犯戒。樂結朋黨。悔情微劣或復太過。凡所聽受皆為聲譽讚誦因緣。或復多為利養恭敬。都不自為調伏身心。如是等類諸雜染法皆悉成就。法末時者。所謂大師般涅槃後聖教沒時。爾時如是聲聞弟子。身壞命終多墮惡趣生那落迦。若有成就與此相違不染污法。當知是名賢善時生聲聞。彼於如來初出世時瘜肉未生時大師現前時。或有一類般涅槃後。如是多分身壞命終還得善趣。往生天上樂世界中。若諸異生聲聞名未得眼。預流一來及不還等名已得眼。慧解脫阿羅漢名清淨眼。若具三明俱分解脫名極清淨眼。

 

復次或有聲聞。雖如所應勇猛精進。於現法中而不能證勝過人法。或有聲聞。於現法中有力能得勝過人法。沙門果證由放逸故而不能證。

 

復次當釋月喻經中具戒具德柔和善法諸句差別。謂聲聞中略有四種淨妙之法。令諸有情若得見者由身語意生無量福。何等為四。謂住具足尸羅。守別解脫律儀。廣說如經。是名初法。復有少欲喜足廣說乃至諸漏永盡作證讚美。是第二法。復有柔和易可共住。不惱有智同梵行者。令諸苾芻喜樂同處。又具成就四種證淨。是第三法。又有不耽利養。不著恭敬。憐愍於他。覆藏己善。發露己惡。雖復實有種種功德而不欲求令他知有。謂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是第四法。

 

復次若有聲聞欲往他家。應先斷除三隨煩惱然後當往。何等為三。一結親友家隨煩惱。二家慳隨煩惱。三以有染心而行法施隨煩惱。此中聲聞由六種相。應斷結親友家隨煩惱已乃往他家。謂時時往不應數往。於可愛事若不如理。執取其相暫生貪愛即便羞恥。不以兇暴強口傲誕邪行追求衣服等物。善自守護善覆其身。不以身觸所不應觸。亦不坐於所不應坐。終不食於所不應食。亦終不飲所不應飲。又不應受所不應受。又以隨順遠離心。趣向遠離心隣亞遠離心。尋思諸善猶如山岳難往趣處。非淨信家能令淨信。如舊所履清淨泉池。諸淨信家倍令增長。

 

又由六相應斷家慳隨煩惱已乃往他家。謂往他家於有情事不染不著。如有情事。於利養事。於恭敬事。當知亦爾。又於無利不生憂苦。如於無利。於不恭敬當知亦爾。又於自他諸利養中其心平等。於己所得利養恭敬不自讚美。於他所得利養恭敬終不毀呰。

 

又由六相應斷有染心而行法施隨煩惱已乃往他家。謂不悕望他於己淨信。又於出離法如實了知。又於他所應起三種純善意樂。何等為三。謂引發樂故除遣苦故。恭敬聽受法隨法行得勝利故。為生等苦所苦惱者令脫苦故。若已解脫者。即於諸法妙善法性為緣素呾纜毘奈耶摩呾理迦所攝俗正法中。為令受持讀誦正法久住。是故宣說。當知初隨煩惱斷故。無猥雜住以為究竟。第二隨煩惱斷故。正受用財以為究竟。第三隨煩惱斷故。正受用法以為究竟。

 

復次當釋伐他迦經。若有聲聞欲於染淨方便善巧。略於三處應遍了知。謂於雜染清淨所依中由雜染清淨所依故。於雜染中由雜染故。於清淨中由清淨故。云何雜染清淨所依。謂即此身有色麁重。廣說如經。此是愚夫無有智慧趣無明者雜染所依。亦是聰明有大智慧趣於明者清淨所依。云何雜染。謂諸愚夫為欲造作淨不淨業。先尋思已後以身語造作所有淨不淨業。由此因緣於五趣生死中。感愛非愛有惱無惱自體令生。云何清淨。謂二種學清淨品中最為殊勝第一學者。謂真如智以為依止能有所作。第二學者。謂為煩惱皆得離繫。復次即此清淨略由五因之所顯示。

 

何等為五。一正說者。二正行者。三正行。四增上心學所治隨煩惱斷。五增上慧學所治隨煩惱斷。此中如來是正說者。根熟聲聞是正行者。亦名聰慧者。諦智所攝名為正行。據能斷煩惱義。是無上對治故。略有五法名增上心學所治隨煩惱。一居遠離者所有諸蓋。二於教授教誡不堪忍者所有忿惱。三於利養恭敬深貪著者所有慳嫉。四於先所用所受境界發起邪念。五順捨所學分別貪愛。略有三法名增上慧所治隨煩惱。初於世俗理門不了法義者所有無明。次已了法義諸異生者於諸諦中所有猶豫疑惑未斷。後已見諦迹諸有學者修道所攝慧所對治所有我慢。由於如是諸隨煩惱永斷滅故。當知證得最善清淨增上心學增上慧學阿羅漢果。此阿羅漢當知是名最極清淨。

 

復次於此雜染清淨所依諸聲聞眾。略由三相應遍了知。一由自性故。二由因緣故。三由過患故。由自性者。謂此人身所有自性由三種相之所顯示。由有色故顯餘一切身之共相。由麁重故顯其各別身之自相。由不清淨故顯與天身不同分相。

 

由因緣者略有三種。謂一切身共相因緣即四大種。各別自相人身。因緣復有二種。一者未生令生因緣。所謂父母不淨和合。二者已生令住因緣。謂糜飯等之所長養。

 

由過患者復有二種。謂無常性及與苦性。若於寒時為治寒苦。追求覆障以為對治。若於熱時為治熱苦。追求沐浴以為對治。涉路作業有劬勞者。為治勞苦求按摩等以為對治。當知此類名為苦性。手塊杖等之所觸對破壞法故。刀所觸對斷壞法故。若終沒已埋於地故。或火燒故。或為種種傍生諸蟲所食噉故。或即於彼為諸風日所暴燥故。皆是散壞磨滅法性。當知此類是無常性。昔會今乖名為離散。散已變壞最後都盡名為磨滅。

 

復次因思所緣。如說名映於一切無有過名者由此名一法皆隨自在行。此言有何義。謂若略說。觀清淨因故。觀自相故。觀雜染因故。及為顯示補特伽羅無我及法無我故。若遍了知補特伽羅無我四無色蘊。能斷一切自境界相。名映一切。若遍了知法無我遍計所執自性世俗言名。能除一切彼所依相。名映一切。若過四無色蘊諸我相事定不可得。若過世俗言名遍計所執自性相事亦不可得。若於二種俱不了知。則便發起一切境相雜染隨轉一切境相所有雜染。無不因此增上力故。依此密意薄伽梵說。

 執法自性故  執我性而轉
 覺此故覺彼  由覺故還滅

 

復次有四聖諦。世尊為諸聲聞說是淨煩惱所緣境界。謂苦諦等。如前已說。問若真實無顛倒相是諦相者。諸外道見諸邪勝解諸邪論等。非真非實並是顛倒。云何諦攝。若不攝者。彼應不感當來後有。應非苦因。答雖非真實亦是顛倒。然說苦集二諦所攝。所以者何。彼雖皆是邪性所攝。然即此邪性相。是真是實皆不顛倒。是苦性故是苦因故。

 

復次由二相故顯無常義。一依大乘道理相。二依聲聞乘道理相。謂非有義及其相滅壞義。由二種相顯示苦義。謂非有執習氣麁重義。及三受所隨生等八種苦相轉義。由二種相顯示空義。謂補特伽羅自性遠離相義。及諸法自性遠離相義。由二種相顯無我義。謂大乘道理及聲聞乘道理補特伽羅自性無我相義。諸法自性無我相義。

 

復有二教。謂無常教。無始教。又有二種通達。謂有為界通達。無為界通達。復次由五因緣。若無常即苦。一由攝受。謂無常諸行皆為麁重所攝受故。二由法性。謂是生等苦法性故。三由隨逐。謂彼三苦常隨逐故。四由因。謂是增長行因故。五由執著。謂是顛倒所緣事故。

 

復次由五因緣。若苦即無我。一離苦諸行我不可得故。二彼苦諸行依眾緣故。三無作用故。四有剎那生常隨轉故。五展轉相依故。問若苦諦攝。皆不可愛不可樂是苦。是損惱是違害耶。設不可愛不可樂是苦。是損惱是違害皆苦諦攝耶。答若不可愛不可樂是苦。是損惱是違害。當知皆是苦諦所攝。或有是苦諦攝非不可愛。乃至廣說。謂除苦苦所攝諸行。所餘壞苦。行苦所攝諸行。問如佛世尊以八種相分別苦諦。所謂生苦老苦。廣說乃至總略五取蘊苦。此中幾相顯苦苦性。幾相顯壞苦性。幾相顯行苦性。答前五顯苦苦性。中二顯壞苦性。愛別離苦。已得所愛變壞故。求不得苦。未得所愛變壞故。後一總略五取蘊苦。顯行苦性。

 

問若無常是苦耶。設苦是無常耶。答諸苦皆無常。有無常非苦。謂道諦。所以者何。道非苦受等所攝故非苦苦道非變壞何有變時當生壞苦。道能解脫一切雜染品麁重故。能違一切生相續故。是故亦非行苦所攝。

 

問若無常苦皆空無我耶。設空無我皆無常苦耶。答諸無常苦皆空無我。有空無我非無常苦。謂於此中苦集諦具四種。道諦有三。滅諦有二。非無常非苦。

 

問若無常苦者皆無常故是苦耶。答或無常故或自性故。謂所有行壞苦故苦。彼無常故是苦。若苦苦故苦。行苦故苦。彼自性故。是苦損惱性故。苦所揉故。

 

問若是苦諦亦集諦耶。設是集諦亦苦諦耶。答諸是集諦者皆是苦諦。或是苦諦而非集諦。謂一切阿羅漢清淨相續中所有若善若無記。一切世間法一切異生身中所有果異熟攝無記諸法。一切現在士用所生若苦若樂。若不苦不樂俱行無記諸行。當知唯是苦諦所攝。

 

問若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世間諸法。彼何因緣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亦是集諦所攝。

 

問若一切後有業煩惱由相故皆是集諦攝。何緣世尊唯施設愛。答此愛能起取故。能發業故。遍諸事故。此愛生時普能發起十五種無義利故。遍諸事者。謂如此愛名順後有愛。若喜貪俱行愛若彼彼喜樂愛名遍諸事。當知亦爾。順後有愛復有二種。一緣後有境。二是後有因。喜貪俱行愛者。謂於已得可意境界。或於正受用中所有不相離久住愛。彼彼喜樂愛者。謂於未得所求境界。或為和合。或為不離。或為增益諸所有愛。問若是愛者。亦是順後有喜貪俱行彼彼喜樂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是愛非順後有非喜貪俱行非彼彼喜樂。謂於上解脫悕求欲證。或有順後有喜貪俱行彼彼喜樂而非是愛。謂與順後有喜貪俱行彼彼喜樂愛。及餘煩惱相應所有受想思無明等。即此三愛是第三句。除上爾所相是第四句。

 

問若順後有愛是喜貪俱行愛耶。設喜貪俱行愛亦順後有愛耶。答諸喜貪俱行愛。亦是順後有愛。或有順後有愛非喜貪俱行愛。謂染污憂俱行愛。或別離愛或不和合愛。問若順後有愛亦是彼彼喜樂愛耶。設彼彼喜樂愛亦順後有愛耶。答若彼彼喜樂愛亦是順後有愛。或有順後有愛非彼彼喜樂愛。謂緣後有境愛。及喜貪俱行愛。

 

問若喜貪俱行愛是彼彼喜樂愛耶。設彼彼喜樂愛亦喜貪俱行愛耶。答應作四句。謂於已得可愛境界或於正受用中所有愛是初句。即於可愛未來當得未決定中所有愛是第二句。即於此當得決定中所有愛是第三句。除上爾所相。是第四句。

 

問若成就欲界繫受亦成就色界繫受耶。設成就色界繫受亦成就欲界繫受耶。答應作四句。或成就欲界繫非色界繫。謂生欲界未得色界彼對治。或成就色界繫非欲界繫。謂生色界。或成就欲界繫亦色界繫。謂生欲界已得色界彼對治。或俱不成就。謂生無色界。又生欲界色界無色界中。所作已辦。住出世道及滅盡定。如欲界繫望色界繫作四句。如是欲界繫望無色界繫。欲界繫望不繫。色界繫望無色界繫。色界繫望不繫。無色界繫望不繫。如其所應皆作四句。

 

問諸妙欲亦是過患過失相應欲耶。設是過患過失相應欲是妙欲耶。答應作四句。或有妙欲非過患過失相應欲。謂若色聲香味觸能不染污現行。若於彼不作功力。無罪安樂住。能攝受梵行。或有過患過失相應欲非妙欲。謂若色聲香味觸一向不可愛不可樂不可欣不能悅意。及煩惱欲。或有妙欲亦是過患過失相應欲。謂若色聲香味觸不能不染污現行。一向可愛乃至悅意。或有非妙欲亦非過患過失相應欲。謂一切色無色界繫煩惱及事。世尊依此妙欲及過患過失相應欲故。說如是言。妄分別貪是士夫欲。

 

復次此愛略有二種。初是有愛。後是受用愛。此復二種。謂於已得未得所受用處差別故。又即此愛界差別故。復有三種。謂欲愛色愛無色愛。若生欲界悕求欲界後有者。喜於已得所受用事。欣於未得所受用事。諸所有愛是名欲愛。若生欲界。或生色界。已離欲界。欲悕求色界後有者。喜於已得色界等至。欣於未得勝上等至。諸所有愛。是名色愛。如色愛如是。無色愛隨其所應當知亦爾。即此後有愛。常見斷見為依止故。建立有愛及無有愛。是故此愛名遍諸事。

 

云何此愛生時普能發起十五無義。一令隨眠堅固。二由纏故染惱一切心心所法。三令心相續於所緣境顛倒而轉。四發起取所攝所餘煩惱。五能安立自類相續。六能隨順生起未生惡不善法。七能隨順已生惡不善法令其增廣。八能障礙未生善法令不得生。九能障礙已生善法令不得住不忘倍增長益廣大。十令行惡行故結集一切諸惡趣苦。十一悕求後有故結集生老病死等苦。十二能令有情怖畏涅槃。十三能令有情愛樂生死邪執所有功德勝利。十四如於生死於境界亦爾。十五能令有情思為自害思為害他。廣說如經。乃至受愛所生心諸憂苦。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八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二

問諸行寂滅是滅諦耶。設是滅諦諸行寂滅耶。答若是滅諦亦諸行寂滅。或諸行寂滅然非滅諦。謂由無常滅故非擇滅故。諸行寂滅。

 

問何等法滅故名滅諦耶。答略有二種。一煩惱滅故。二依滅故。煩惱滅故得有餘依滅諦。依滅故得無餘依滅諦。問若此滅諦先無後有。云何是常。若常時有。何不一切有情於一切時般涅槃耶。答不流轉相不現行相。是滅諦相。此諦云何先無後有。又無生相無滅相。是常相。滅諦亦爾。是故名常。若有證得一切麁重永息滅者。彼般涅槃。若未證得者。彼不般涅槃。有滅諦故。諸有情類有證得者。是故涅槃是證所顯。非生所顯。復次若有遠離四種過失說滅諦者。是名正說。何等名為四種過失。一增益過失。二自相邪分別過失。三相雜亂過失。四損減過失。若言諸行盡滅有異者。是增益過失。言無異者是自相邪分別過失。言亦有異亦無異者。是相雜亂過失。言非有異非無異者。是損減過失。問若唯一切出世間五非取蘊皆道諦攝。何因緣故唯說正見為先八聖支道而為道諦。答依三學故作如是說由有學者於時時間依增上戒學而起修學於時時間依增上心學而起修學。於時時間依增上慧學而起修學。又此八聖支道三蘊所攝。是故唯此說名道諦。

 

問何因緣故正語正業正命說為戒蘊。答二因緣故。一依正受用法故。二依正受用財故。謂正語正業戒為根本戒為所依。方能受用一切正法。是故說名依受用法。由正命故不依矯詐等起邪命法求衣服等。此為根本此為依處。正受用財。是故說名依受用財。又於是處世尊說為增上清淨意現行性。此中依止貪等起犯戒思。依止矯詐等。起邪追求衣服等思。若離此事應知是名增上清淨意現行性。問何因緣故正見正思惟正精進說為慧蘊。答由此慧蘊略有三種作業因此三法方得究竟。謂通達諸法真義。是初業。通達諸法真義已。即於真義為他宣說施設建立分別開示令其易了。是第二業。為斷餘結法隨法行。是第三業。如是三業由正見正思惟正精進故。如其次第而得究竟。

 

問何因緣故正念正定說為定蘊。答二因緣故。一由自性故。二由所依故。由自性者。謂三摩地。由所依者。四因緣故。念於此定能作所依。一繫所緣故。謂於四念住繫攝其心。二隨順定故。謂由此念。於守護根門正知而住順歡喜處隨念作意中。能隨順定。三能斷蓋故。謂於各別不淨觀等諸蓋對治作意中。能斷諸蓋。四極多修習相作意故。謂遠離者於止舉捨相無間殷重加行中能多修習。是故此念為定所依。

 

復次正見差別略有十一。謂如病見。如癰見。乃至無我見。結見。離繫見。能離結見。於四種行如其次第有四種見。謂於諸煩惱纏俱行行中。於煩惱隨眠俱行行中。於愛味俱行行中。於過患俱行行中。次第觀為如病如癰如箭如障。若於諸行觀為生滅。名無常見。觀為三苦之所隨逐。名為苦見。觀彼遠離餘我我所。名為空見。觀彼諸行體性非我及我所相。名無我見。如是八種。是緣苦諦正見。若於集諦觀為因集生緣。名為結見。由彼集諦於苦諦中起雜染結故。若於滅諦觀滅靜妙離。名離繫見。由彼滅諦一切煩惱及依離繫所顯故。若於道諦觀道如行出。名能離結見。由彼道諦究竟能離結縛所顯故。

 

問若先起無常苦空無我見。後方起如病如癰如箭如障見。何緣此中先說如病等見。答此中依已得道補特伽羅說彼為先。何以故。已得聖道諸有學者。由增上意樂。於諸取蘊。觀為如病乃至如障。如是觀已為斷餘結。復起上位清淨無常見乃至無我見。當知此中略有二種無常等見。一是如病等見。所依不清淨見。以此為先此為引導。為欲獲得所未得故。二是如病等見。能依清淨見。已得如病等見。復令增長。及為得心善解脫故。如是十一正見中空行無我行見名為空行。餘行見名無願行。一行見名無相行。謂於滅諦離繫行見。

 

復次於修道中。一切出世間道緣四諦為境。當知皆能對治三界一切煩惱。何以故。由諸有學已見迹者。先由法智類智於現不現一切行中起現觀。已後於修道攝一切行。總為一團一分一聚。以無常等行次第觀察。而不分別此是欲行。此是色行。此無色行。此是現見。此非現見。是故當知。於修道中諸出世道所攝聖道。能總對治下地上地一切煩惱。

 

復次彼諸聖者。於修道中由出世道而昇進時。多分以無相行數數作意思惟無相。何以故。由此作意。最能引發現法樂住。斷煩惱故。

 

復次五神通無諍願智無礙解等。及諸如來力無畏等所有一切不共佛法。皆是道後所得其性清淨道所建立。由此因緣皆道諦攝。問一切四諦皆應遍知。何緣但說苦諦是應遍知。答由於苦諦以二種相應遍知故。所謂自相及與共相。於所餘諦但知自相。謂以因等行知集諦自相。以滅等行知滅諦自相。以道等行知道諦自相。是故唯說苦諦是應遍知。

 

問苦諦亦應永斷。何緣唯說集諦是應永斷。答由集諦永斷能顯苦諦永斷。是故唯說集諦是應永斷。

 

復次於諸諦中略有二種現觀。一智現觀。二斷現觀。智現觀者。謂隨次第於諸諦中別相智生。斷現觀者。謂隨次第無倒智生為依止故。證得所有煩惱斷滅。

 

復次略有五種發起正精進因緣。一宣說正法。二修行共住。三察懈怠過失見精進功德。四由思擇力相續成熟。五知所證得前後差別。

 

復次略有二種於斷作證。一於種子伏斷作證。二於種子永斷作證。當知離繫亦有二種。一於諸煩惱品別離繫。二於煩惱事相屬離繫。

 

問如世尊言。汝等苾芻勿行諂誑。此中如來觀見諂曲幾種過患。誡諸苾芻不令行諂。答觀諂曲者有十二過患故。一諂曲因緣不能證得真實智慧。二退失名譽。三退失他信。四退失功德增長。五退失於智者邊聽聞正法教誡教授。六諸惡增長。七令心相續遠離諸善。八由諂不平損害其心常懷苦惱不安隱住。九慮後苦法。十非聖法器。十一臨終追悔。十二身壞已後墮諸惡趣生那落迦。

 

復次欲界中諂有八種行及七種事。云何八行。一迷惑諂行。二覆藏諂行。三顯示諂行。四結搆諂行。五恭順諂行。六謀計諂行。七推注諂行。八現悲諂行。云何七事。一言說事。二詰問事。三違諍事。四現親友事。五現委信事。六所作假託事。七艱辛事。由初事故其諂曲者。與諸世間隨起言說。於非義中示現為義。以相迷惑。或於義中示現非義。如於義非義。於有非有當知亦爾。又於現行諂曲所起諸惡行中。若他詰問諂者。則便覆藏實罪顯不實德。又諍論者將欲推其功德過失。爾時諂者則便結搆諸惡朋黨。又諂曲者見諍論人有力暴惡。心生怖懼。即以卑下身語二業。隨順恭敬現親友相。又諂曲者若見耎直可規其利。內與不可委信者等。而外現已極可委信謂行住中虛詐積集清善之相。又諂曲者於諸親善得意友朋未來廣大所作事中。先詐為伴。後所作事現在前時。矯現種種方便推注。謂為遮防自劬勞故。又諂曲者隨遭一種苦惱事已。於彼怨對所遭苦事。實無如是重憂重苦。然自顯示有重憂苦。謂深歎恨愁憂苦惱乃至悶絕。

 

復次麁語聲聞。尚不應得於諸諦中教誡教授。況當能得真諦現觀或復清淨。又有九種麁語聲聞麁語之相。若有成就如是相者。當知此名不可與語麁語聲聞。何等為九。謂能舉罪補特伽羅正詰問時。以不美言假合而答。或不相應或不圓滿。或託餘事方便而答。是名初相。又以謬言假設餘論。方便推遣所詰問事。是第二相。又瞋恚纏擾亂。懵憒渾濁自心。是第三相。又瞋恚纏發起憤怨詈言鄙語。是第四相。又起高心。彼既說我。我當何故而不說彼。是第五相。又堅覆藏自所作罪。是第六相。又結怨心相續不捨。是第七相。又多發起報怨之心。是第八相。又他顯說能舉罪者若實不實諸功德時。不生信解非撥毀罵。是第九相。此中略有二種舉罪補特伽羅。一共所尊重。二非共尊重。當知此中初二種相。依初能舉補特伽羅。餘七種相。依第二能舉補特伽羅。

 

復次本地分中依戒律儀諸毘奈耶相應之相。今當決擇。嗢拕南曰。

 攝制立尸羅  無逸障學觀
 依攝受受用  甚深說喻事

 

略有七處。攝毘奈耶及別解脫。何等為七。一教勅。二開聽。三制止。四犯處。五有犯。六無犯。七出罪。

 

云何教勅。謂佛世尊毘奈耶中勅諸苾芻。捨不善法增長善法。當知是名略說一切教勅之相。若廣分別無量無邊。

 

云何開聽。謂佛世尊毘奈耶中開許一切能無染污現所受用資生因緣。云何制止。謂佛世尊毘奈耶中制止一切自性罪法違無罪法。

 

云何犯處。略有十八。一不善。二違善。三身業。四語業。五意業。六戒壞。七見壞。八軌則壞。九正命壞。十隨護他心。十一護他損惱。十二護非處疑慮。十三婬。十四鉢。十五衣。十六食。十七臥具。十八病緣醫藥及餘資具。不善者。謂所有性罪。違善者。謂所有遮罪。身語意業處。隨其所應於一切五犯聚中當知其相。如是所餘犯處。亦於五犯聚中如其所應當知其相。云何有犯。謂若略說有五犯聚。何故於此五犯聚中起諸違犯。謂五因故。一因緣故。二發起故。三事故。四方便故。五究竟故。此分別義。於攝事分毘奈耶摩呾理迦中我當廣說。

 

復有九種犯。一近事男犯。二近事女犯。三勤策男犯。四勤策女犯。五正學犯。六苾芻尼犯。七苾芻犯。八異生犯。九有學犯無有無學犯。何以故。由彼更無所應作故。法爾獲得小及隨小一切學處悉皆止息。又定不能犯染污罪。云何無犯。略有四種。一初業。二顛狂。三心亂。四苦受所逼。

 

云何出罪。略由五相。一由自故。二由他故。三由自他故。四依轉故。五依捨故。由自故者。謂應自靜息故。由他故者。謂見諦者有所違犯不染污罪。由自他者。謂諸異生染不染罪。依轉故者。謂轉捨苾芻依轉得苾芻尼依。或轉捨苾芻尼依轉得苾芻依。爾時苾芻苾芻尼各所犯罪。或轉餘形或轉無形。依捨故者。謂命終已。

 

復次略有十種制立學處清淨。一道理清淨。二果清淨。三攝受清淨。四外清淨。五內清淨。六具分清淨。七愛敬清淨。八伏對治修清淨。九隨眠斷對治修清淨。十相續不斷清淨。復有差別。謂有因緣制立學處清淨。遠離受用欲樂邊清淨。遠離受用自苦邊清淨。勝行清淨。勝命清淨。同法共住清淨。無違諍清淨。制伏煩惱清淨。煩惱離繫清淨。任持正法清淨。

 

復次略有十種尸羅過失。一毀壞所學過失。二不喜樂過失。三伴相違過失。四期願過失。五放逸過失。六增上慢過失。七隨眠不清淨過失。八意樂不清淨過失。九不出離過失。十邪禁過失。

 

復有十種尸羅功德。一和合尸羅。二無間尸羅。三無怨對尸羅。四無損害尸羅。五堅固尸羅。六出離尸羅。七勝所治尸羅。八不退轉尸羅。九不共尸羅。十無上尸羅。

 

復次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於十時應不放逸。何等為十。一依犯時。二依定時。三依生時。四依乞食時。五依所作時。六依受用利養恭敬時。七依求多聞時。八依思正法時。九依遠離時。十依通達究竟時。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犯初時應不放逸。謂有苾芻成就五支所攝不放逸即前際俱行等。如前廣說。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於初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定第二時應不放逸。謂有苾芻。或住空閑或居樹下。生貪欲蓋乃至疑蓋。終不安忍。則便棄捨除遣變吐彼。由五蓋能染污心乃至能令不得涅槃。為欲斷故於時時間應修止相。於時時間應修舉相。於時時間應修捨相。彼於如是止舉捨相得善巧已。由下劣心慮恐下劣便正修舉。由掉舉心慮恐掉舉便修內止。心得平等便修上捨。又於已得三摩地中。不生愛味不起顧戀。無有貪染無著而住。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二時中修不放逸。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生第三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臨命終時其心猛利。發起如是正加行心。謂我今者應以緣佛緣法緣僧正命而死。應以緣善善心而死。彼遂發起如是如是善守護心。正念現前。以緣於佛法僧正念及緣諸善善心而死。彼由緣佛緣法緣僧所有正念。及由緣善所有善心而命終故。名賢善死賢善夭沒。亦名賢善趣。於後世。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三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於乞食第四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依於村邑聚落而住。彼即於此村邑聚落。廣說如乞食清淨經。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四時中修不放逸。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於所作第五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於鉢作業。於衣作業。於諸智者同梵行所看侍作業。或復於餘所有作業皆無縱逸。無縱逸故不燋不爛。不失不壞。亦不零落不過。所作不鄙所作不惡。所作不急所作不緩。所作不掉所作不染。所作隨順世間。順毘奈耶所有軌則。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五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受用利養恭敬第六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隨所獲得利養恭敬。於所獲得不染不著。不耽不湎。不悶不執。亦不保玩而受用之。深見過患。善知出離而受用之。隨其所得利養恭敬能自制伏。不因所得利養恭敬心住憍傲。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六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求多聞第七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棄捨世間所有諷誦綺飾詞論。絢藻文章。隨順世間相應多聞。於佛所說所有甚深。相似甚深空性相應緣性緣起。若順若逆一切經典。恭敬受持。令得究竟。非觀諸法存有所得所獲勝利。名得究竟。非觀諸法免脫論難所獲勝利。名得究竟。非為利養非為恭敬。乃至但為自得調伏。自得寂靜。自得涅槃。自得沙門若婆羅門最上義利故。於此法善聽善受讀誦通利純熟究竟。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七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思正法第八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獨處空閑。如其所聞如其所受如其所得。所有諸法思惟其義稱量觀察。思所應思離不應思。於其少分但生信解。於其少分以慧觀察。凡所思惟但依於義不依於文。如實了知黑說大說。堅固思惟審諦思惟。相續思惟。隨所思惟要當究竟。於其中間終無退屈。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八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於遠離第九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不與在家及出家眾共相雜住。不同其喜不同其憂。廣說乃至於所生起世事業中。終不許其究竟隨轉。處空閑林邊際臥具。遠離一切有情方邑散亂懈怠及障止觀諸隨煩惱。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九時中修不放逸。

 

云何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通達究竟第十時中應不放逸。謂有苾芻。於有如實知有。於非有。如實知非有。於有上如實知有上。於無上如實知無上。由彼於有非有有上無上如實知故。於所未得不生得想。於所未證不生證想。離增上慢。非增上慢。所攝持故自記所解。如是名為於毘奈耶勤學苾芻第十時中修不放逸。

 

復次有四種障能障出家。謂意樂障。所依障。業障。不自在障。意樂障者。謂或為王威所逼迫而求出家。如是等。所依障者。謂或盲聾或扇擇迦或半擇迦。或為疥癩禿攣躄等種種惡疾逼切其身。如是等。業障者。謂害母等諸重惡業。不自在障者。謂父母等所不聽許。若諸僮僕若王大臣他所劫掠。若蘭所得。若有辯答。如是等。

 

復次略有五處。諸出家者於毘奈耶決定應學。何等為五。謂應學知有犯無犯若重若輕及略所說別解脫經。有犯無犯如前已說。由六種差別所犯成重。一制立差別。謂於學處而制立故。二事差別。謂雖同是波逸底迦。然殺生等所有性罪於餘遮罪有差別故。三穿穴差別。謂如有一數數犯故。四煩惱差別。謂如有一用其猛利貪瞋癡纏而毀犯故。五智差別。謂如有一善品微少智慧狹劣。雖等建立等事等穿等煩惱起。然其所犯成極重障。非此相違有所犯者。如小水流少草能偃。於彼細草不能漂沒。如大水流聚積草木亦不能偃。此中道理當知亦爾。六時差別。謂如有一於其所犯不能速疾如法悔除。長時習已然後對治。與此相違應知所犯名為輕罪。

 

復次諸持律者。應以五相觀察所犯然後斷罪。何等為五。謂一向雜染故。一向不行故。制立依處故。現彼過失生不生故。非一向現行故。此中一向雜染所犯。謂諸性罪應當一向教令不犯。若毀犯者如其所應當為顯示令速悔除。又佛世尊依此補特伽羅此方此時。制立如是遮罪學處。若有所餘補特伽羅。餘方餘時犯此過失。由觀此失而制立故。如其所犯應為顯示對治之法。若有不犯如是過失。不應於此斷其有犯。亦不應顯對治之法。如是名為總略宣說觀察所犯。

 

復次於毘奈耶勤學苾芻。依止七處於六處中應修加行。云何依止七處於六處中應修加行。謂依止大師。依止親教。依止軌範。依止衣服。依止乞食。依止臥具。依止病緣醫藥什物。於法於學教授教誡等持供養不放逸中。應修加行。此中法者。謂別解脫經及廣分別。學者。謂增上戒學增上心學增上慧學。教授教誡者。謂依增上戒學教授教誡。依增上心學教授教誡。依增上慧學教授教誡。等持者。謂九次第定。供養者。謂財供養及法供養。財供養者。謂由一種可愛樂法。法供養者。謂由所餘。不放逸者。謂於五種善巧相續無間勤修加行。謂蘊善巧乃至處非處善巧。

 

復次毘奈耶中有五種攝受。一屬己受。二承受受。三委寄受。四捨施受。五為他受。由二因緣令屬己受不得清淨。一生染著故。二擬蓄積故。與此相違乃得清淨。由二因緣令承受受不得清淨。一非處受故。二非量非法受故。與此相違乃得清淨。由二因緣令委寄受不得清淨。一不觀察人而委寄故。二於不淨物心繫著故。與此相違乃得清淨。由二因緣令捨施受不得清淨。一於鄙惡田而捨施故。二非無悕望而捨施故。除三種田當知所餘名鄙惡田。謂功德田。悲田。恩田。與此相違乃得清淨。由二因緣令為他受不得清淨。一非宿交。又不告白。及性不識故。二有染心故。與此相違乃得清淨。

 

復次毘奈耶中由五因緣所受用事不得清淨。一性有罪故。二不端嚴故。三不任用故。四非攝屬故。五不作淨故。性有罪者。謂依偽斗偽秤偽函繫縛撾打若斫若殺及摣撮等所獲財物而受用之。名不清淨。不端嚴者。謂受田宅及諸賄貨象馬牛羊雞猪狗犬大男大女小男小女奴婢作使金銀珍寶及生穀等。而受用之。名不清淨。不任用者。謂大小便利洟唾所污膿血肪膏。此等塗染。復有所餘如是等類。若受用者名不清淨。如世尊言。便利等器皆不清淨。不應受用。非攝屬者。謂或僧祇物。若不被差。不墮鉢中。亦不屬鉢。或別人物不與不捨亦不捐棄非處委信。亦復非量而受用之。名不清淨。不作淨者。謂五種淨。何等為五。一受得淨。二損壞淨。三委寄淨。四時法淨。五捨分別淨。與此相違所有受用名為清淨。

 

 

瑜伽師地論卷第六十九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三

復次應知毘奈耶由五種制立為最甚深。云何名為五種制立。一學制立。二犯制立。三出離制立。四止息制立。五羯磨制立。

 

復次略由五處應知學制立為最甚深。一自在故。二不自在故。三顯現尸羅壞過失故。四顯現憙樂鄙業過失故。五彼二過失行不行故。言自在者。若時所化不隨煩惱勢力而行。非諸煩惱令不自在。爾時即依如是所化自在學行。隨意自在。不自在者。若時所化隨諸煩惱自在而行。由諸煩惱令不自在。爾時即依如是所化不自在學行。制立不自在學處。顯現尸羅壞過失者。觀諸性罪定不應行。制立隨護尸羅學處。顯現憙樂鄙業過失者。謂觀能障勤修善品。是故制立遮罪學處。彼二過失行不行者。謂佛觀彼自在所化過失不行故無制立。觀不自在過失現行制立學處。

 

復次略由五處應知犯制立為最甚深。云何為犯。謂能障礙所有善法令不得生當知此障略有五種。一慢緩障。二有罪障。三輕慢障。四惡作障。五所知障。慢緩障者。謂懈怠故於諸善法不勤方便。有罪障者。謂如有一或由貪纏或由瞋纏。或由癡纏。或由所餘隨一心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彼既生起如是煩惱隨煩惱纏。堅著不捨。輕慢障者。謂如有一不尊所學。於諸學中不甚恭敬。於其所犯不見怖畏而有所犯。犯已不能速疾發露。於大師所及諸學中性不尊敬。惡作障者。謂如有一相續染污惡作所觸。於此惡作不能善巧究竟除遣。有悵有怏有諸惡作。所知障者。謂如有一心懷變悔。依因淨戒不生歡喜。不歡喜故不生適悅。如是乃至心不得定心。不定故無如實知。無如實觀。由此因緣名所知障。由慢緩障之所觸故。於諸煩惱及隨煩惱。為性執著。性執著故復為有罪障之所觸。為有罪障之所觸故。於諸學中不深恭敬。憙樂所犯。憙樂犯故便為輕慢障之所觸。為輕慢障之所觸故。生染污悔不能除遣。所生悔故便為惡作障之所觸。為惡作障之所觸故變悔轉增。由此因緣廣說乃至心不得定。心不定故便為所知障之所觸。如是名為障生次第。與此相違當知即是五種無障。謂無慢緩障。無有罪障。無輕慢障。無惡作障。無所知障。

 

復次意樂毀壞者。於其所犯尚不能出。況能無犯。云何名為意樂毀壞。謂略有五種。一於精進無發起欲。二於煩惱有染著欲。三於所犯有起犯欲。四於惡作無除遣欲。五於等持無引發欲。復次意樂具足者。尚無有犯。況出所犯。云何名為意樂具足。當知此亦略有五種。一於精進有發起欲。二於煩惱無染著欲。三於所犯起無犯欲。四於惡作有除遣欲。五於等持有引發欲。如世尊言。於所犯罪由意樂故我說能出非治罰故。

 

復次應由十處思求所犯。謂由別解脫法故。由廣分別毘奈耶故。五犯聚中由犯自相故。由六種差別成重相故。謂制立差別。事差別。煩惱差別。穿穴差別。補特伽羅差別。時差別。由無羞恥者除波羅闍已迦所餘有殘相故。由初業者非初業者現所行故。由逼惱出離故。由障難出離故。由有犯者時諸苾芻白大師故。由彼白已大師為欲止。當所犯集僧眾故。由僧眾集已制立所犯故。制立所犯已復於後時隨事開聽。令得究竟無惱害故。

 

復次略由五處應知出離制立為最甚深。謂無染出離故。逼惱出離故。障難出離故。無計出離故。說悔出離故。無染出離者。謂如有一於小隨小所犯法中隨有所行。若善法增不善法減。由此因緣便不染污。由此無染即是出離。是故說為無染出離。逼惱出離者。謂若有遭困苦重病之所逼切。除其性罪於餘犯法隨有所行由此逼惱即是出離。是故說為逼惱出離。障難出離者。謂若見有命難現前或梵行難。於小隨小所犯法中隨有所行。由此障難即是出離。是故說為障難出離。無計出離者。謂若有一遊於異方。經行曠野匱乏之處。隨有一種障難之法而現在前。隨其所有應受用事求受用法而不能得。遂生敬畏受用此事。於小隨小所犯法中隨有所犯。由此無計即是出離。是故說為無計出離。說悔出離者。謂如有一於五犯聚有餘犯中隨有所犯。遂於有智同梵行所。以毘奈耶祕密之法。發露陳說。如法悔除。言小隨小所犯法者。謂除性罪。

 

復次略由五處應知止息制立為最甚深。一清淨故。二防破壞故。三為引接廣大義利補特伽羅令入法故。四為令聖教轉增盛故。五為遮防難存活故。清淨故者。謂有清淨所作已辦諸阿羅漢。由彼已得極清淨故。僧便於彼小及隨小所有學處皆為止息。防破壞故者。謂於僧中一分苾芻。於有犯中生無犯想。於無犯中生有犯想。一分苾芻。於有犯中生有犯想。於無犯中生無犯想。由此因緣發起種種鬪訟違諍。由此令僧不得安樂。為欲靜息此諍事故。僧眾和合白四羯磨。於小隨小所有學處皆共止息。為欲引接廣大義利補特伽羅令入法者。謂如有一族姓高貴補特伽羅。於聖教中多有所作。僧遇彼人無別方便可令入法。為欲引接令得入故。僧眾和合白四羯磨。於小隨小所有學處皆為止息。為令聖教轉增盛者。謂於末劫諍劫穢劫正現前時。無量有情於小隨小眾多學處不樂修學。未入法者不欲趣入。已入法者復欲離散。由此聖教漸漸衰退不得增盛。由此因緣僧眾和合。為令聖教得增盛故白四羯磨。於小隨小所有學處皆悉止息。為欲遮防難存活者。謂於末劫諍劫穢劫現在前時。由小隨小諸學處故。令諸苾芻難可存活為欲息此難存活事。僧眾和合白四羯磨。止息學處。

 

復次略由五種補特伽羅。於十羯磨應知羯磨制立為最甚深。何等名為十種羯磨。一受具羯磨。二結界羯磨。三長養羯磨。四同意羯磨。五趣向羯磨。六恣舉羯磨。七治罰羯磨。八攝受羯磨。九白二羯磨。十白四羯磨。云何五種補特伽羅。一良慧喻補特伽羅。二鸚鵡喻補特伽羅。三炬燭喻補特伽羅。四電光喻補特伽羅。五書畫喻補特伽羅。云何良慧喻補特伽羅。謂如有一於上所說十羯磨中。唯依於義不依於文。唯隨義轉不隨音聲。雖於此中未作如是羯磨言詞。然能依義發起語言行於此義。云何鸚鵡喻補特伽羅。謂如有一唯依於文不依於義。唯隨文轉不隨於義。不能依義發異言詞。云何炬燭喻補特伽羅。謂如有一依少羯磨便多增益。現行種種隨意言詞。譬如炬燭。云何電光喻補特伽羅。謂如有一或一時間於諸羯磨及諸學中現可得見。於一時間都不現見。譬如電光。云何書畫喻補特伽羅。謂如有一如其所制羯磨言詞。即如是轉不增不減。如書畫者。

 

復有五種偽毘奈耶。一偽制立學處。二偽制立所犯。三偽制立出離。四偽制立止息。五偽制立羯磨。云何偽制立學處。謂如有一制立學處。不入契經。不現於律。違背法性。違背法性者。謂能增長諸不善法。及能損減所有善法。云何偽制立所犯。謂如有一於有犯中立為無犯。於無犯中立為有犯。云何偽制立出離。謂如有一於不出離立為出離。於出離中立不出離。云何偽制立止息。謂如有一於不應止息制立止息。應止息中立不止息。云何偽制立羯磨。謂如有一於非法羯磨立法羯磨。法羯磨中立非法羯磨。

 

復次除十種事。若有苾芻。於異人前。宣說顯示諸餘苾芻壞戒壞見壞諸軌則及壞正命。當知此言非清淨說。云何十事。一於佛寶欲為損害或欲劫奪。如於佛寶二於法寶。三於僧寶當知亦爾。四見由彼故壞戒壞見。若壞軌則若壞正命。品類漸漸增長廣大。或聞或疑。五見彼顯示壞戒壞見壞軌壞命。等不正法或聞或疑。六欲令彼出壞戒壞見壞軌壞命不善法處。及欲安置諸善法處。七為護他心。勿使他人作如是解是諸苾芻皆悉壞戒壞見壞軌壞命。然相覆藏。八或有施主。或鄔波索迦。或造寺。主啟白僧眾作如是言。我不忍許諸有壞戒乃至壞命在此中住。諸苾芻輩。若見壞戒乃至壞命者。當告我知。若諸僧眾同聞此言。九若有見他由此因緣內懷嫌恨欲起無義或聞或疑。十僧眾於此壞戒壞見壞軌壞命污染他家行惡法者。無有力能治罰驅擯。唯有一因唯有一緣。所謂向他說彼不清淨事。若因嫉妬。或因憎恚。或因財利。欲毀欲惱欲令損害。由此緣故向他說者。當知是名不清淨說。

 

復次毘奈耶中。略有五種能顯法義諸譬喻事。一本生事。二本事事。三影像事。四假合事。五譬喻事。本生事者。謂說前生菩薩行事。本事事者。謂說前世諸相應事。影像事者。謂說乳酪生酥熟酥醍醐等喻。影顯最勝補特伽羅。又以世間七種河中補特伽羅喻。影顯正法中七種補特伽羅。如是所餘影像種類皆應了知。假合事者。謂大王喻或良醫喻。如是等類餘無量喻。隨順染污及清淨品。復有現見世間譬喻。或依雜染品。或依清淨品。由彼少分共相應故假合而說。譬喻事者。謂說廣長眾多譬喻。如長譬喻及餘無量如是等類。

 

復次由五種相建立所知諸法差別。何等為五。一由事故。二由品業差別故。三由智依處差別故。四由智差別故。五由攝餘智差別故。云何由事故。謂略說一切有為無為名所知事。

 

云何由品業差別故。謂即此事復有五品所知差別及此五品所知作業。何等為五。謂此所知或有假立故名所知。或有勝義故名所知。或有所作究竟故名所知。或有他心淨不淨行故名所知。或有一切種別故名所知。若世俗智能知假立所知。知假立故如實了知世俗道理善不善法。有罪無罪廣說乃至緣生法等一分應遠離一分應修習。又能了知世俗言說遊行世間。隨因隨緣而起眾行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能知勝義所知。知勝義故能證見修所斷法斷盡智無生智。能知所作究竟所知。知所作究竟故。心得決定無有疑惑。於自斷中離增上慢。他心智能知他心淨不淨行所知。由知此故如實知他所有意樂界及隨眠。十力智能知一切種別所知。由知此故能正於他起一切種教誡教授。能斷一切有情疑惑。能善安置一切有情於善趣果及解脫中。有大勢力能作一切有情利益及安樂事。如是名為五品所知及五種業。

 

云何由智依處差別故。謂有二種。一自利行。二利他行。若隨順斷世俗智。若正能斷勝義智。若於斷所作究竟智。如是諸智。應知依自利行依處。若於他意樂界及隨眠所有他心智。若於一切種別所知中。所有十力智。如是二智。應知依利他行依處。如是名為智依處差別。

 

云何由智差別故。謂世俗智或善或不善。或無記或有漏或無漏。唯是世間。無漏者。謂於已斷一切無學身中可得。此及所餘總名俗智。亦唯世間。當知所餘法類智等是出世間。亦唯無漏。盡無生智當知唯於漏盡中生。若不分別盡及無生。謂我已得諸漏永盡。我未來苦不復當生者。唯是無漏。唯出世間。若作如是分別者。唯是無漏世出世間世俗智攝。是未曾得是阿羅漢相續中生他心智。唯是世間。若在異生及有學相續中者。是有漏。若無學相續中者。是無漏。問何因緣故清淨身中諸世俗智。說名無漏。答由彼身中諸漏隨眠已永斷故。又此諸智是他心智現所行境。此他心智非染污性。非餘染污現所行境。又彼自性不與一切煩惱相應。是故此智由隨眠故。由所緣故。由相應故。皆成無漏。十力智在如來相續中。是未曾得唯是無漏。世間智攝。何以故。由此一切種智皆帶戲論而現行故。

 

云何由攝餘智差別故。謂神通智。解脫門智。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力。無畏。念住一切種不共佛法等智。隨其所應當知皆為如前所說諸智所攝。謂五神通。皆世俗智攝。若諸異生及諸有學相續中者。皆是有漏。若在無學相續中者。皆是無漏。第六神通。盡及無生二智所攝。盡無生智如前應知。空解脫門智八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滅智道智。及出世間盡無生智。無願解脫門智。六智所攝。謂法智類智。苦智集智。盡智無生智。無相解脫門智。五智所攝。謂法智類智。滅智盡智無生智。無礙解智無諍智願智十力等一切不共佛法智皆世俗智攝。皆是無漏。在阿羅漢及如來相續中。如其所應盡當知。

 

諸解脫門建立相。如本地分已說。不共佛法及無礙解等。如菩薩地已說。

 

復次云何神境。云何神境智。云何神境智作證。謂從一種變作多種。如是廣說乃至梵世身自在轉。是名神境。由神境智於此神境領受示現。是故說此名為神境。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名神境智。由此智於彼境能領受能示現。是故說此名神境智。即此智種子。由生緣所攝受故。勢力增長相續隨轉。名神境智作證。如是一切總攝為一。名神境智作證。

 

云何天耳。云何天耳智。云何天耳智作證。謂若修果耳所攝清淨色。是名天耳。與依耳識相應智。名天耳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如是一切總攝為一等如前說。

 

復次由此道理餘一切通所作問詞。如前應知。所有釋詞隨其所應我今當說。謂諸他心由有貪等差別而轉。名心差別。若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緣彼為境智。名心差別智。此智作證如前應知。如是一切總攝為一等如前說。若於過去生自體差別明了記憶。名宿住隨念。若智具大威德修所成。是修果依止於念與念相應此方得轉。是故說名宿住隨念智。餘如前說。若諸有情好惡色等種種差別。從彼別別有情眾沒。於此別別有情眾生。說名死生。若修果眼所攝清淨色以為依止。緣死生境。識相應智。名死生智。餘如前說。若一切結無餘永斷。名為漏盡。即於此中世間盡智及無生智。名漏盡智。所餘一切如前應知。

 

復次諸具神通修觀行者。若遇其時便能示現。或復安住或行他利。或於是中能善問記。是故名為具神通者。復次前三通是通非明。後三通亦通亦明。以能對治三世愚故。又初神通能迴異類。令他於己發生尊敬。第二神通知他所行染淨語業。能善訶責令其歡喜。第三神通善能知他若淨不淨心行差別。能正教授及與教誡。後三神通能令遠離常邊斷邊。能無顛倒離增上慢。依於漏盡宣說中道。即於此中能善教授。

 

復次觀察三種義勢力故。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住無諍定。謂或有一。昔曾於彼無諍等持。聞有無量差別勝利。心生喜樂發起勝願。由此因緣緣彼為境。猛利意樂。數數熏修。彼既證得阿羅漢已。由彼為因由彼為緣。即於是中心樂趣入。是故今者住無諍定。又復有一。昔異生時。令諸有情起無量諍。於彼發起種種惱害瞋恨等事。今既證得阿羅漢果。於昔所行愚夫之行。生大悔愧。是故今者住無諍定。又復有一。自既證得阿羅漢果。欲令無量眾生造作順現法受可愛果業。又欲令彼於現法中受可愛果。是故方便住無諍定。由此因緣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發生無諍想三摩地防護他心。於自所起一切威儀。終不令他起煩惱諍。是故說此名為無諍。如是為欲護他心故。隨所依止村邑聚落所住之處。周遍於此村邑聚落諸眾生心次第觀察。如是遍觀一切衢路一切家屬一一眾生未來世心。如是觀已。彼若了知如是村邑如是聚落。如是衢路如是家屬。如是眾生當於我所暫得見時。必定生起諸煩惱諍。即便隱避令彼眾生皆不得見。彼若了知不由見故。由不見故。生煩惱諍。則作方便令彼得見。彼若了知由隨順故令不起諍。即便觀察所隨順事為淨不淨。若清淨者即與相見隨順彼事。若不清淨或復觀彼所隨順事令他相續起煩惱諍。既觀察已不與相見。又審觀察若因如是語言如是威儀。如是攝受如是受用衣服等物。如是說法如是勸導。令他相續起煩惱諍即便遠離。如是語言廣說乃至如是勸導。彼由多分住如是住行如是行。是故說名住無諍者。

 

云何願智。謂俱分解脫利根阿羅漢苾芻熏修邊際第四靜慮為依止故。若聲聞乘隨聲聞智所行境界。若獨覺乘隨獨覺智所行境界起如是願。願我當知如是如是所知境界。從此趣入熟修邊際第四靜慮。既入定已隨先所願一切了知。若諸如來遍於一切所知境界智無障礙。

 

復次諸佛如來於無諍定而不數入。所以者何。有諸眾生勝利益事。由起煩惱俱時成辦。如來於此勝利益事不能棄捨復次如熏修邊際第四靜慮以為依止引發無諍及與願智。當知如來所有一切不共佛法妙智亦爾。餘神通等一切靜慮以為依止皆能引發。

 

復次唯依諸靜慮及初靜慮近分未至定。能入聖諦現觀。非無色定。所以者何。無色定中奢摩他道勝。毘鉢舍那道劣。非毘鉢舍那劣道能入聖諦現觀。非生上地或色界或無色界能初入聖諦現觀。何以故。彼處難生厭故。若厭少者尚不能入聖諦現觀。況於彼處一切厭心少分亦無。

 

復次當說世俗智及出世無漏智初中後際生起差別。謂世俗智初異生位起如先說五染污見及與貪等相應邪智是染污等諸世俗智應斷。應知為欲生起彼對治故。復起世間信所攝受無顛倒見。是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正見為依止故。次起聞思所成妙慧。於諸念住勤修觀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為依。次於順決擇分方便道中。由修所成慧於諸念住勤修觀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為依。次起見道方便順決擇分俱行修所成慧。於諸念住勤修觀行。亦善有漏世俗智攝。以此為依。次起世第一法見道無間道所攝正見。亦善有漏世俗智攝。如是名為初異生地諸世俗智生起次第。又即以彼世第一法所攝俗智為依止故能入見道。昇見道時即先所修善世俗智所有種子。由彼熏修皆得清淨亦名為修。此則名為諦現觀邊諸世俗智。出見道已生起此智。證見所斷諸法解脫。昔來於彼曾未解脫。由此生故是諸聖者於見所斷煩惱斷中能正分別。謂那落迦我已永盡。乃至不復墮諸惡趣。又能了知我今已證得預流果。又能了知我今已斷如是如是所有煩惱。又隨所欲應可為他所記別者當為建立。又審觀察而記別之。又能於諸聖諦現觀。以無倒慧而正建立。復於此上隨其所應未離欲處。以世間道漸次修習能離彼欲。乃至能於無所有處離欲作證。此諸聖者以出世間智後所得諸世俗智離諸欲時。當知同彼非聖道者所作離欲。但能損伏煩惱種子。非謂永斷。此世俗智是出世間智後所得。應言此智亦是世間亦出世間。不應一向名為世間。又修此智略有四道。一方便道。二無間道。三解脫道。四勝進道。於一切地修道所斷耎中上等九品煩惱。隨其品數各各差別能隨順斷。是名初道。能無間斷。是第二道。無間斷已。是第三道。次後於斷。是第四道。此勝進道復有二種。或有無間為斷餘品修方便道。此於前品名勝進道。於後所斷名方便道。或有無間不修方便。但於前品生知足想。不求勝進或住放逸。或於已斷以觀察智而更觀察。或有但以伺察作意而伺察之。當知此道唯名勝進。除未至定所餘一切近分地中唯有俗智無出世智。何以故。由未至地是初定心初靜慮上所有定心皆先有定故。聖弟子從此以上。但依根本修出世智不依近分。第一有中所有諸智。皆俗智攝。何以故。彼處作意與出世間聖智作意不同分故。但作非想非非想行。出世作意。有想諸定所攝受故。始從學地乃至於此諸世俗智。當知皆名中際俗智。於阿羅漢身中所有一切清淨無漏解脫。一切結縛煩惱盡智。無生智及餘一切神通等功德所攝諸世俗智。皆是後際世俗智攝。

 

復次諸菩薩初中後際世俗智者。謂從勝解行地乃至到究竟地所有一切世俗智。初際者。謂勝解行地。中際者。謂從增上意樂清淨地乃至決定行地。後際者。謂到究竟地。又諸菩薩於諸地中起二種行。謂有戲論想差別行。及離戲論想現行行。似出世間。善修此故得後所得世俗智攝無障礙智。又諸菩薩有與如來願智相似諸世俗智。勝諸聲聞獨覺所得一切願智諸神通等及空智等。應知亦爾。由諸菩薩所有功德皆依十力種性而轉。聲聞獨覺則不如是。

 

復次如是已說初中後際諸世俗智。初中後際諸出世智。次我當說。謂見道修道無學道。若法智品見道。對治欲界見所斷惑。若類智品見道。對治色無色界見所斷惑。問一切類智現在前時皆能了別色界無色界耶。答若有曾於色無色界所有諸法善聞善思善取相者。即能了別。若不爾者不能了別。所餘諸智或在毘鉢舍那品。或在奢摩他品。法智類智二品所攝。又於見道初智生時。諸餘智因由能生緣所攝受故。皆得增長一切見道。即此剎那皆名為得。於此得已後時漸漸次第現前。當知見道是勝進道。於修道中若有修習出世間道而離欲者。應知如前方便道等。皆是出世。若於苦等諸聖諦中。有戲論想而現行者。是世俗智。離戲論想而現行者。是出世智。為於諸諦以有相想善取相故。為如先時所見所知修習種種微妙智故。為以世間諸善厭行令心厭故。為受種種妙法樂故。是諸聖者亦修世間離欲之道而離諸欲。無學地中即如所說出世間智。解脫修道所斷惑故極善清淨。又出世智。能為一切世間功德所依持處。能令一切上地下地所有功德皆自在轉。如是名為初中後際出世間智次第生起。

 

復次諸神境智或加行得或生得。加行得者。如生此間異生有學及與無學諸菩薩等所有修果。生得者。謂生色界由先修習為因緣故。後於此中生便即得。又有欲界諸天及人一分福果所致。如曼馱多王等。又傍生趣如飛禽等。攝受如是眾同分故如得神通。鬼趣一分亦復如是。又有呪術藥草威德亦如神通。如作幻惑厭禱起屍半起屍等。即由如是差別道理。餘四神通所有差別。隨其所應當知亦爾。

 

復次云何所識法。謂一切法皆是所識。諸識能識。由五種相諸識差別。如其所應建立所識。何等為五。一依緣差別故。二欣慼差別故。三勝劣差別故。四心所差別故。五障治生差別故。云何依緣差別。謂由所依所緣差別。建立眼等六識差別。眼識了別諸色境界。餘識各各了自境界。意識了別一切眼色乃至意法以為境界。

 

云何欣慼差別。謂苦受相應識名慼。此能了別隨順憂苦不可意法。樂受相應識名欣。此能了別隨順喜樂可意諸法。不苦不樂受相應識名非欣非慼。此能了別隨順捨受非二諸法。

 

云何勝劣差別。謂不善法及有覆無記法相應識名劣。此能了別諸染污識所行諸法。善法相應識名勝。此能了別一切善識所行諸法。無記法相應識名非勝非劣。此能了別自所行法。

 

云何心法差別。謂有心法遍諸心起。復有心法遍善心起。所餘心法應知如前有漏法中已說其相。遍諸心起復有五種。謂作意觸受想思。如前意地已說其相。遍善心起復有十種。謂慚愧無貪。無瞋無癡。信精進。不放逸不害捨。如是十法若定地若不定地善心皆有。定地心中更增輕安不放逸等。唯是假法。此相應識皆能了知一切境法。

 

云何障治生差別。謂所治障有十五心。何等十五。謂欲界繫總有五心。見苦見集見滅見道及修所斷。如欲界繫總有五心。色無色界當知亦爾。能對治心是第十六。謂諸無漏學無學心。如是所治及能治識。隨其所應各能了別自所行法。

 

復次生差別者。略有五種。一欲界生行。二色界生行。三無色界生行。四往上地生。五還下地生。欲界生行者。從欲界繫若善若染污。若無覆無記心無間。遍欲界繫一切心生。是名欲界識生差別。如欲界繫如是。色無色界繫自地三心無間。皆生自地三心。若先未起靜慮無色。初欲生時要從欲界善心無間。初靜慮地善心得生。初靜慮地善心無間。第二靜慮善心得生。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善心無間。第一有地善心得生。必從色界善心無間。初學心生。學心無間。無學心生。若先已起靜慮無色。即於彼地不退失者。彼從欲界善心無間。隨其所樂上地諸心。及學無學心欲起現前。先已善取彼行相故。於彼諸心如意能起。如是所餘上地諸心無間所起。如其所應當知亦爾。又從欲界無記心無間色界善心生。如色界果。欲界變化心即從色界善心無間此欲界無記心生。又說此心為欲界者。當知是彼影像類故。非自性故。又欲界沒生上地時。欲界善心無記心無間上地染污心生。謂生初靜慮乃至有頂。以一切處結生相續皆染污心方得成故。如是應知往上地生諸識決定於自所行生起差別。又諸異生退先所得世間靜慮無色定時。由染污心現前故退。此下地染污心從上地善心染污心無間生。又從上地沒生下地時。從一切上地善心染污心無記心無間唯有下地染污心生。如是應知。還下地生諸識。決定於自所行生起差別。如是障治生差別故。諸識決定於自所行了別所識諸法差別。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四

復次諸智光明有五勝利。一能於所知滅一切闇。二能以世間出世間功德適悅攝受所依止身。三能正觀見所未見義。四能於現法與第一樂。五能身壞後與第一趣。復次由十五種德差別故。諸智光明勝外光明。何等十五。謂外光明以色為性。諸智光明以慧為性又外光明能害外翳。諸智光明能害內翳。如是非常所愛常所愛。不可分布與諸有情。可分布與諸有情。出已還沒出已不沒。有色無色麁細。有闇相違無闇相違動不動。不能作一切有情義利。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引諸眾生趣曾所趣。引諸眾生趣未曾趣。不能開發一切所覆。能開發一切所覆。不能隱覆已所開顯。能隱覆已所開顯。不能發起無量照明。能發起無量照明。違害於見不違害見。當知亦爾。

 

復次有三種調善。一除遣故。二制伏故。三害隨眠故。復有三種寂靜。一諸惡尋思不能擾故。二不為諸相所動亂故。三任運於內常喜樂故。復有三種寂止。一身寂止。二語寂止。三意寂止。復有三種梵志。一趣向梵志。二住果梵志。三到究竟梵志。如是沙門亦有三種。復有三種婆羅門。一假名婆羅門。二種姓婆羅門。三正行婆羅門。

 

復次由四因緣令尸羅壞。尸羅壞故依止尸羅所應生善皆不得生。謂於無餘罪起毀犯故。於有餘罪不悔除故。於諸所犯不憶念故。於無犯中執有犯故。於有犯中執無犯故。由四因緣名戒具足。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由二因緣令所受戒清淨具足。一助伴清淨故。二自性清淨故。云何名為助伴清淨。謂見清淨軌清淨命清淨。云何自性清淨。謂恭敬隨學具分。隨學復有差別。謂三因緣令所受戒清淨具足。一意樂清淨故。二命清淨故。三行清淨故。云何意樂清淨。謂為解脫修行梵行不為生天。云何命清淨。謂如法乞求以自活命。云何名為如法乞求。謂如所應求如所從求而乞求故。云何名為如所應求。謂不矯詐而有所求。亦不綺說而有所求。亦不現相而有所求。亦不抑逼而有所求。亦不以利而悕於利。云何名為如所從求。謂除五種不應行處而有所求。云何行清淨。謂深信所犯有不愛果。若行若住繫念思惟終不故犯。設有所犯即便從他如法悔除。誓於當來堅牢防護。

 

復次若有苾芻欲勤加行密護根門。應以四相了知妄念過失。及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云何四相了知妄念過失。一闕念。二劣念。三失念。四亂念。闕念者。謂於密護諸根門法。不聽不受不善了知。劣念者。謂於彼法雖聽雖受雖善了知。而不常作非委悉作若修若習若多修習。失念者。謂雖修習亦多修習。然或有時不正了知而有所行。亂念者。謂即於彼非雜染中生雜染想。雜染中生非雜染想。

 

云何以四相了知不如理作意。一是煩惱生因。二與雜染生相應。三毀壞羞恥。四起錯亂犯。煩惱生因者。謂如有一執取於相執取隨好。由此因緣於是處所。惡不善法隨心流逸。與雜染生相應者。謂即與彼惡不善法俱現前行。毀壞羞恥者。謂如有一於應羞恥而不羞恥。又即於彼惡不善法現在前時而無羞恥。起錯亂犯者。謂即因彼無羞恥故。或犯所犯罪或思捨所學。

 

復次於食知量勤修行者。斷除八處乃名具足於食知量。何等為八。一耽著飲食。二耽著自身。三命根壞滅。四飢劣。五身重。六非無病。七命不清淨。八多營事業。

 

復次常勤修習覺悟瑜伽者。斷除八處乃得名為常勤修習覺悟瑜伽正行具足。何等為八。一由威儀其身疲弊。二愛味偃臥睡眠為樂。三隨雜染相。四不勤修習雜染對治。五非時而覺。六虛棄而覺。七非時而眠。八虛棄而眠。

 

復次依六出離應知建立諸出離地。何等為六。一不隨順出離。二闕出離。三家出離。四不圓滿出離。五下地出離。六薩迦耶出離。不隨順者。謂五種依止。一趣不隨順。二生不隨順。三精進不隨順。四障不隨順。五愛樂不隨順。闕者。謂闕四種緣。一親友闕。二聽聞闕。三隱沒闕。若教若證皆隱沒故。四施主臥具闕。

 

復次由四種力生善法欲。一由緣力。二由因力。三由智力。四由行力。

 

復次由四圓滿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出家圓滿。一形相圓滿。謂能隨順無所雜染不染污故。二業圓滿。謂如佛說法善隨順故。三意樂圓滿。四住處圓滿。

 

復次由五因緣應知尸羅律儀圓滿。一不墜墮故。二能出離故。三不可訶故。四無穿缺故。五不知足故。

 

復次依二種對治應知四種根律儀。二種對治者。一思擇力。二修習力。四種根律儀者。一境界護。二煩惱護。三纏護。四隨眠護。境界護者。謂住寂靜勤修行時。以念自守於諸境界心不流散故。煩惱護者。謂等位行而遊行時。於諸境界遠離貪憂故。即分別此不取其相。乃至心不流逸者。若於爾時執取彼相復起隨覺。執取隨好則便於彼修防護行。以修習力守護眼根。是名纏護。證眼根護。是隨眠護。

 

復次由五因緣當知於食知量圓滿。一依止對治故。二遠離所治故。三作自作業故。四依處故。五分別故。此中舊受者飢所起。苦受者食所起。撫育者增梵行故。力者能害所治故。樂者現法樂住故。無罪者淨福田故。安隱住者煩惱苦斷能作證故。減省睡眠。無間殷重二加行故精進圓滿。殷重加行者。謂行坐時而成辦故。於第一第二第四蓋中宜坐時。第三蓋中宜行時。第五蓋中宜俱時。無間加行者。謂於晝日夜初後分應常覺悟。於夜中分正習睡眠。為離師子相似長時極重失念無間睡故。重累其足乃至思惟起想正習睡眠。

 

復次應於五處知量正知而住。一於行處。二於觀處。三於攝受利養恭敬處。四於受用資具處。五於善品加行處。由初處故終不遊行非所行處。亦不曛暮而出遊行。由第二故先不作意而觀視者速攝其根。若先作意而觀視者善住其念。由第三故若有所受及他禮時。手不拳縮足不躁動。由第四故受用衣鉢及與飲食皆知其量。由第五故若居寂靜。於晝日分經行宴坐。若行若住若坐若覺善知其量。於其夜分所習睡眠亦善知量。若有修習論義決擇。若語若默亦善知量。為令二種所依調適除遣睡眠及諸勞倦亦善知量。

 

復次若有苾芻勤修神足。略由四支攝諸斷行。一修習支。二證勝進支。三護隨煩惱通達支。四引發能淨隨煩惱支。修習支者。謂欲精進。何以故。依欲精進修神足故。證勝進支者。謂信輕安。何以故。由證勝進故以淨信心信上解脫。以其輕安止息所有身心麁重。護隨煩惱通達支者。謂念正知。何以故。由正念故防護未生止觀隨惑。由正知故通達已生止觀隨惑。引發能淨隨煩惱支者。謂思及捨。何以故。由思故策沈下心。由捨故若心掉舉攝持於內。

 

復次有四種法。於所得定為增上緣。一審諦聽聞。二得正教授。三宿世串習。四具足多聞。審諦聽聞者。謂發起樂欲生淨信心聽聞正法。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得正教授者。謂因次第教授無倒教授故。發起勇猛精進而住無間。常委於菩提分精勤方便修習而住。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宿世串習者。謂於宿世隣近生中。於諸靜慮及諸等至數已證入。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具足多聞者。謂多聞聞持其聞積集。即於彼法獨處空閑思惟籌量審諦觀察。由此因此緣得心一境性。

 

復次有七種法。為欲證得三摩地者應正了知。一內定退因。二外定退因。三內定退。四外定退。五內定退及因對治。六外定退及因對治。七彼二對治依持。內定退因者。謂懈怠。外定退因者。謂掉舉。內定退者。謂惛沈睡眠。外定退者。謂於五妙欲散亂。內定退及因對治者。謂善取相而正觀察。外定退及因對治者。謂即於身觀察不淨。彼二對治依持者。謂光明想。

 

云何於身觀集法住。謂觀此身從過去世及諸飲食現在而生。云何於身觀滅法住謂觀此身於當來世是死滅法。云何於身觀集滅法住。謂觀此身於現在世由飲食緣增長久住必當破壞。於有身者。謂於此身善住其念於真如身。或唯出世間智者。謂由於內奢摩他道。或唯出世間見者。謂由毘鉢舍那道。或唯憶念者。謂由此後所得出世間道。

 

云何於身無所依住。謂依諸定修習念住。即於彼定無有愛味。乃至無有住著。云何於世間無所取執。謂於四顛倒已永斷滅。永斷滅故於彼身等終不執取淨樂我常。

 

復次依上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云何為五。一欣樂喜樂諸異生者。二欣樂障斷見迹行者。三欣樂解脫見趣行者。四到究竟見趣行者。五到究竟見迹行者。云何欣樂喜樂異生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三種。謂欣樂欲生喜樂。欣樂有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有伺定生喜樂。欣樂無尋無伺定生喜樂差別故。云何欣樂障斷見迹行補特伽羅。應知此有二種。謂欣樂煩惱障斷。欣樂定障斷。差別故。欣樂煩惱障斷補特伽羅。於現法樂住未得已得。於一切種有想等至未得已得。謂於依止及於觀察。所知有差別故。欣樂定障斷補特伽羅。於一切勝處未得已得。及於一切遍處未得已得。云何欣樂解脫見趣行補特伽羅。謂諸外道起如是見。我為非有。我所為非有。我當無有。我所當無有。彼於此見未得已得。

 

云何到究竟見趣行補特伽羅。謂於非想非非想處未得已得。云何到究竟見迹行補特伽羅。謂於六觸處無餘永斷究竟證受。如是名為依止施設建立五種補特伽羅復次鄔波索迦有三種德。一清淨。二能造作。

 

 三能引發。清淨者。謂意樂清淨戒。行清淨。證清淨。意樂清淨者。謂於佛寶等遠離疑惑。不悕世事謂作吉祥。戒行清淨者。謂能圓滿所有學處。證清淨者。謂能證得世出世清淨故。能作三寶所作事故。名能造作。能引發同法不同法者智故。名能引發。

 

復次有三種法。一聞法。二行法。三究竟證法。又外道法是顛倒說。所有禁戒非可現見。依止邪願修梵行故。所有等至有熱惱非究竟。不能趣究竟不能出離故。共諸外道故。共諸異生故。諸佛正法與彼相違。是真善說是可現見。乃至智者自內所證。

 

復次諸欲得捨次第謂當宣說。先所應作由此故得。謂由布施持戒。於此可得謂在天上。由此受用謂由愛味。由此故捨謂由過患。如此差別捨於事欲及煩惱欲。謂由出離遠離功德。又若顯示清淨品法。謂應稱讚四沙門果。從彼決定無退墮故。或出世間故。

 

復次由三因緣同梵行者。應當和合驅擯犯戒。一為護他故。二彼不堪為上法器故。三彼能令僧無威德故。

 

復次由四因緣令於尸羅深生愛樂。一由師教遠離二邊制立所學故。二由自內非極猛利貪等類故。三由助伴彼極柔和易共住故。四由加行不住懈怠故。

 

復次有四種觀察尸羅。一由共住信知是有。二於厄難信知堅牢。三由世務信知無缺。四由言論決擇信知無戀見不壞故。

 

云何心趣遠離。謂於住時處憒鬧者。云何心趣出離。謂於聚落而遊行者。云何心趣涅槃。謂居寂靜處奢摩他等相者。復有差別。謂依遠煩惱說趣遠離。依出生死說趣出離。依入涅槃宮說趣涅槃。一切受并相續滅。故名為無影。名為寂滅。三苦永離故名為寂靜。煩惱熾然熱惱永息故名為清涼。得無上迹故名為真梵。

 

復次由三過故不能無倒聽聞正法。一散亂故。二愚癡故。三不恭敬故。

 

復次有五種相為聞修器。一謙下心。二奉行心。三攝受義心。四善攝受義心。五恭敬心。

 

復次於善說法毘奈耶中。略有五種大師功德。若有大師具成就者。便能映蔽外道沙門婆羅門師。何等為五。一於諸戒行終無誤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立所學。四於善建立法善制立所學中。隨所疑惑皆能善斷。五教授出離。

 

復次由三因緣唯有此道能得出離。謂無我見。一未曾得故。二現能對治諸煩惱故。三現於解脫無怖畏故。

 

復次有四種歡喜。一儉素歡喜。二積習梵行歡喜。三無悔歡喜。四樂斷樂修歡喜。第一歡喜能引少欲樂。第二歡喜能引遠離樂。第三歡喜能引三摩地樂。第四歡喜能引三菩提樂。

 

復次由二因緣佛世尊法名為善說。一言詞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達故。由二因緣易可通達。一若文若義易覺了故。二出離等覺故。由二因緣名為出離。一往善趣出離故。二趣三菩提出離故。由二因緣趣三菩提。一無疑惑故。二不可壞故。由二因緣不可破壞。一見不可壞故。二有窣堵波故。由二因緣有窣堵波。一證堅住故。二有可依故。由二因緣名有可依。一依智不依識故。二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故。由二因緣大師是如來應正等覺。一斷一切疑故。二邪行不可得故。

 

復次有四種能障斷法。一無厭離。二智未熟。三散亂。四沈下。應知慧眼於作惡者說名為盲。於作福者說名有垢。於諸外道說名有翳。

 

復次修法念住者。應正了知十一種雜染法。一貪。二瞋。三癡。四聚。五散。六沈。七掉。八隨煩惱相。九不樂遠離。十愛味。十一增上慢。

 

復次由四因緣出世間道用世間道以為助伴。一隱障諸蓋故。二遠分制伏故。三厭患朽壞故。四法力滋潤故。

 

復次由四種相當知如來所得天眼遍行一切有情義境。一現見住造能感一切趣業有情故。二現見住種種無量生處有情故。三現見有中有死生有情故。四現見無中有死生有情故。

 

復次為證諸法為達諸法勤修行者。有七漸次能證諸法能達諸法。謂於說法者恭敬承事。既承事已審諦聽法。審聞法已法隨法行。法隨法行故為住其心攝正方便攝正方便故發勤精進。發勤精進故遠離內外不平等心起處方便。法財二種障得清淨。障清淨故於三摩地不生愛味離增上慢。

 

復次為對治九種所治故。應修四種念住。一不厭離。二不作意。三止觀隨煩惱。四沈下。五不堪擊難。六於劣喜足。七忘失教授。八毀犯禁戒。九棄捨善軛。

 

復次諸出家者有五過失。一不喜樂過失。二貪著利養恭敬過失。三追求親屬過失。四輕蔑過失。五增上慢過失。諸在家者當知亦有五種過失。一貪著過失。二習近能障諸欲過失。三攝受過失。四造作惡行過失。五不作善行過失。

 

復次愚夫有四種相。一不作善作。二作於惡作。三二種雜作。四雖復一向作於善作而於善作不如實知。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不決定慧。二邪決定慧。三不起加行。四所作奸詐。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非處歡喜。二非處愁憂。三決定艱辛。四先不觀察。又有四種愚夫之相。一邪思構。二邪發起。三設施功勞多分無果。四由此因緣多生愁嘆。又諸愚夫多分少福運業薄劣。

 

復次五法相似。生死大海得大海名。一處所無邊相似故。二甚深相似故。三難渡相似故。四不可飲相似故。五大寶所依相似故。

 

復次由五因緣於諸財施法施為勝。一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惡行。法施決定起諸善行。二者財施於他身中發起煩惱。法施能令對治煩惱。三者財施於他身中無間引發有罪安樂。法施能令無間引發無罪安樂。四者財施若佛現世若不現世易可獲得。法施若無諸佛現世難可獲得。五者財施施而有盡。法施施而無盡。

 

復次應令五心隨己自在而轉。不應令己隨彼諸心自在而轉。何等為五。一惡行方便心於惡行中猛利趣入。二善行方便心於善行中不猛趣入。三追求諸欲方便心於非法兇暴追求欲中猛利趣入。四受用諸欲方便心深生貪染。乃至不見過患不知出離趣入受用。五出離遠離方便心於出離遠離中速疾退轉。於諸欲中或於靜慮諸愛味中速疾趣入。

 

復次由五種相諸煩惱魅。甚於鬼魅。一者若為一鬼所魅。唯即為此一鬼所魅。若為一煩惱所魅。必為無量煩惱所魅二者若為鬼魅所魅。或以呪術或以縛害或以資具或以眾藥易可治療。若為煩惱魅之所魅不可治療。三者若為鬼魅所魅。當於魅時易可識別。下至嬰兒亦能覺了。若為煩惱魅之所魅。當於魅時難可識別。世聰慧者尚不能了。四者若為鬼魅所魅。此魅是客易可摧伏。非是俱生。不即由彼成其自性。若為煩惱魅之所魅。此魅非客難可摧伏。而是俱生。即由彼故成其自性。五者若為鬼魅所魅。不與一切餘有情共。若為煩惱魅之所魅。必與一切餘有情共。

 

復次或有苾芻不如理思虛妄計度。諦故實故建立有我。當知此計略有五種虛誑過失。一者隨順外道教轉。二者攝受外道妄見。三者設不順彼而轉。然與外道共為同法。四者若隨外道教轉。便為修行不出離道。五者雖不隨順彼轉。然與同法翻成異法。又二因緣故。一於諦現觀因緣起邪行故。二於諦現觀起邪行故。

 

 復次依止欲行福行展轉同居行。有六種愛恚雜染四種依處五種對治。云何六種愛恚雜染。一境界貪。由此習近能障諸欲。二怨憎瞋。由此於怨諸有情所發起憎恚。三順教貪。由此於他承受其教不得自在苦有情所廣行種種惱害逼迫。四增上瞋。由此於彼增上安樂增上歡喜諸有情所。不欲令其得此興盛。唯欲自得雜起種種嫉妬不忍變異不樂。第五第六有功德貪有過失瞋。由此因緣心不平等。於僧眾中雖行惠施修諸福業。而常伺求種種差別。若作不作若惡所作。內懷憂苦不安隱住。云何四種依處。謂初境界為依處。餘有情為依處。又初二依處各起一分雜染。所餘依處各起俱分雜染。云何五種對治。一不淨。二慈。三悲。四喜。五捨。復有異門六種愛恚雜染五種對治。何等為六。一事貪。二事瞋。三貪瞋癡雜染貪。四不貪不瞋不癡不雜染瞋。五不貪不瞋不癡不雜染貪。六貪瞋癡雜染瞋。云何五種對治。謂不淨與慈及三種作意。一雜染無顛倒作意。二不雜染無顛倒作意。三雜染不雜染無顛倒心棄捨貪瞋作意。

 

復次有四種補特伽羅。應知出家得五種功德。云何四種補特伽羅。一自依者。二依他者。三已熟者。四未熟者。云何應知出家得五種功德。謂自依補特伽羅由出家故。棄捨王等所共財寶。依止不共清淨尸羅。是名獲得最初功德。依他補特伽羅由出家故。棄捨屬他隨他而轉不自在事。獲得自依不隨於他自在轉事。是名獲得第二功德。已熟補特伽羅由出家故。若無餘結即便獲得一切苦邊。是名獲得第三功德。若有餘結即便獲得惡趣苦邊。是名獲得第四功德。未熟補特伽羅由出家故。於現法中解脫無量居家迫迮所有憂苦。積集無量順解脫分廣大善根。能令當來相續成熟。是名獲得第五功德。

 

復次有三種苦及九種相。應知隨逐諸有漏行。云何三種苦。謂苦苦乃至壞苦。云何九種相。謂一一苦各有三相。隨逐一切有漏行法故有九相。一死所隨縛故。二起惡趣因所隨縛故。三諸惡趣生所隨縛故。四無常法故。五於無常中苦法故。六於苦中無我法故。七順愛味行生住樂故。八變壞苦故。九即由如是變壞苦性。諸有智者取為非出離法故。

 

復次若有苾芻成就四支為眾主者。乃能無倒教誡攝御所有徒眾。修行自利利他正行。云何四支。一解脫隨煩惱。二不離正智。三為令一切已生善法堅住不忘修習圓滿倍增廣故攝受任持。四為令一切未生善法得生起故攝受任持。

 

云何苾芻解脫隨煩惱。謂解脫五種隨煩惱故。何等為五。一思慕居家。二毀犯禁戒。三憶先所受分別俱行不正作意。四耽著未來所有境界發起貪憂。五於法慳悋。若諸愚夫於四大種造色自相不如實知。謂之為己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親屬及兄弟等。於唯形色謂戲笑等。於唯身語所有動作起有情想俱行作意。由此因緣起邪分別妄計。為我父母妻子乃至朋友。宰官親屬及兄弟等。由此分別妄計因緣。發生種種居家思慕。諸有智者了知唯有諸色自相無有情想故。能解脫初隨煩惱。所以者何。從久遠來由見種種各別色形建立安布。或時與他而共集會。如是見已便謂為我父母妻子廣說。乃至是我朋友宰官親屬。或謂為他。非生無色諸有情類有如是事。又諸愚夫不如實知愚夫之相及智者相。由不如實知故。惡思所思惡說所說惡作所作。凡所現行身語意業皆不清淨。亦無清淨尸羅正命。諸有智者如實知故。當知一切與彼相違。故能解脫第二隨煩惱。又諸愚夫於非如理不能如實知非如理。於其如理不能如實知是如理。於先所受隨順欲貪可意諸法。不正作意起欲尋思。堅著不捨不棄不吐。於隨順恚不可意法起恚尋思。於隨順害不可意法起害尋思。餘如前說。諸有智者於其如理能如實知此是如理。於非如理能如實知此非如理。於先所受如前所說差別諸法。或不追憶或正思惟或不失念。於彼所緣不起欲尋乃至害尋。設復生起而不堅著。廣說如前。故能解脫第三隨煩惱。又諸愚夫於根護功德不如實知。不護過患不如實知。於現在世現前別境發生愛恚雜染。其心於諸可意色等境界悕慕欲見。於不可愛色等境界心生厭逆。於可意境心生悕慕。是名為貪。懷此貪者若彼境界變壞之時心便下慼。是名為憂。諸有智者一切道理當知皆悉與此相違。故能解脫第四隨煩惱。又諸愚夫於諸貪欲不正法中。不能如實知其過患。常為餘四慳所漂溺復起法慳。諸有智者於彼過患能如實知。於餘四慳尚不生起。設起尋捨終不堅著。況起法慳。彼既如是遠離法慳。若遇樂法補特伽羅。即為宣說大師所說素呾纜。毘奈耶。摩呾理迦相應聖教。令其受持。廣為無間分別開示終不隱祕。故能解脫第五隨煩惱。是名苾芻成就第一解脫隨煩惱支。云何苾芻不離正智。謂有四智。何等為四。謂依最初離染相續通達八聖支道立第一智。依證成辦八聖支道立餘三智。謂有苾芻住異生位作是思惟。唯於諸佛世尊聖法毘奈耶中有八聖支道。非諸外道異論法中有如是道。若於是處有八聖支道。即於是處有沙門果。有諸沙門及沙門義所謂涅槃。我今為證沙門果沙門沙門義故。應當發起八聖支道修令清淨。由如是行於八聖支道中所有智。是名依通達八聖支道立第一智。即以此智為依止為建立。為欲證得成辦如所通達八聖支道故。勇猛精進修餘三智。謂聞所成智。思所成智。修所成智。彼為勤修聞所成智。亦令此智得清淨故求聞正法。若有宣說如來所證法毘奈耶。即便往詣恭敬聽受證得歡喜。廣大妙善出離所攝。自相高勝故名廣大。自性無罪故名妙善。涅槃相應故名出離所攝。又為勤修思所成智亦令此智得清淨故。若知是處有諸苾芻持經律論。而共集會銓量決擇經律論中深隱要義。則便往趣請問諸諦。彼則為其建立諸諦所有自相證得方便。先未覺悟令其覺悟。若已覺悟開曉令知。即於一義文字差別。方便勸導令不忘失。又於無我相應諸諦證得所依甚深義句。以慧通達。廣為開示空性相應如來所說微妙法句。由此因緣彼既證得聞思所成智清淨故。復更勤修修所成智。亦令此智得清淨故。便於內身住循身觀。乃至廣說修四念住皆應了知。如是名為依證成辦八聖支道建立三智。是名苾芻成就第二不離正智支。

 

云何苾芻為令已生所有善法堅住不忘。廣說乃至攝受任持。謂諸苾芻依財食事。從清淨信諸施主邊。如量受取衣服等物名曰任持。何以故。以諸苾芻由此因緣身不羸頓。心有堪能心無染惱。已生善法不退增長。

 

云何苾芻為令未生一切善法得生起故攝受任持。謂諸苾芻年齒耆宿戒行清高。了知涅槃所有喜樂。於諸喜樂為最第一。善修聖道離增上慢。若有苾芻能於彼所禮敬承事善言隨喜。離諸諂曲無求過心。此能生彼名曰任持。何以故。彼由如是正隨轉時於時時間。從彼獲得能發勝喜教誡教授。能令未生一切妙善菩提分法速得生起。如是四支別分十一。十一與四平等平等。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一

攝決擇分中聲聞地之五

復次有七種義。一應推義。二應攝義。三應避義。四應引義。五應遮義。六應持義。七應發義。復次有七種喜。一聞所引喜。二思所引喜。三修所引喜。四離蓋所引喜。五議論所引喜。六念自功德所引喜。七於諸下劣不生知足所引喜。

 

復次有五種法。一教法。二行法。三攝受法。四受用法。五證法。

 

復次具三種德方能善射。一由弓德。二由箭德。三由中的德。弓有二德。一其性堅牢。二善作究竟。箭有一德。善作究竟。中的有三德。一究竟工巧。二串習工巧。三師學工巧。

復次如來教有三種。一長時教。二無間教。三不重說教。

復次如來無量法教。皆由三種理趣。一由義差別理趣。二由文差別理趣。三由難釋差別理趣。

復次夫涉道者須五對治。一焰光對治。二艱險對治。三江河對治。四枯竭對治。五身勞對治。

復次尸羅有二種相。能往善趣。一攝受尸羅。二不缺尸羅。

 

復次諸受欲者於現法中有三種義。一追尋財寶。二守護財寶。三耽著受用。復次壽命變壞有二種。一麁變壞。二細變壞。變壞分位亦有二種。一麁。二細。

 

復次智有二德。一正行義德。二自性德。正行義德者。謂速疾正行。決定正行。微細正行。自性德者。謂是定地不可退轉。是出世間已善修習。於自所行無有罣礙。勝餘一切自類善根。勝於一切他類善根。

 

復次有三顧戀。修四念住能為對治。一顧戀助伴。二顧戀利養。三顧戀後有。

 

復次加行故。現觀故。相續故。欲貪無明對治是加行。現見安立非安立諦是現觀。已離欲未離欲是相續。又依故地故品故。未修定故。已修未得得故。所依清淨障故。作意清淨障故。彼障對治故。

 

復次如說六種現觀。謂思現觀乃至究竟現觀。問思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思現觀者。能決定了諸行無常一切行苦。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住異生位。已能證得如是決定。非諸沙門若婆羅門。若天魔梵及餘所能如法引奪。問信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信現觀者。或是異生或非異生。或於現法或於現法及後法中。終不妄稱餘是大師。餘法善說餘僧正行。問戒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戒現觀者。終不復能乃至故心斷傍生命。不與而取。習欲邪行。知而妄語。飲米等酒。諸放逸處。問現觀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現觀智諦現觀者。終不復能依諸妄見而有所作。於自所證而有疑惑。於諸生處而有貪染。現行世相計為清淨。誹謗聲聞獨覺大乘作惡趣業。何況能造害父母等諸無間業。乃至不能生第八有。問現觀邊智諦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現觀邊智諦現觀者。終不於彼他所詰問而生怖畏。問究竟現觀有何相。答若有成就究竟現觀者。終不復能犯於五處。亦不復能乃至故斷諸傍生命。不與而取。行非梵行習婬欲法知而妄語。蓄積財寶諸妙欲具。而受用之。亦不怖畏不可記事亦不妄計。所有苦樂自作他作。自他俱作。非自非他為因而生。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諸現觀相。

 

問思現觀何自性。答上品思所成慧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信現觀何自性。答緣三寶境上品世間出世間清淨信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戒現觀何自性。答聖所愛身語業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現觀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非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現觀邊智諦現觀何自性。答緣安立諦境慧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問究竟現觀何自性。答盡無生智等為自性。或此俱行菩提分法為自性。

 

問此六現觀幾欲界繫乃至幾不繫。答一唯欲界繫。一種一分或欲界繫或色界繫。或無色界繫。即此一分及餘三此四是不繫。一通繫及不繫。

 

問此六現觀幾依未至依可得。幾乃至依無所有處依可得。答一依非依可得。餘依一切依可得。又三依五依生一種一分亦爾。問若現觀智諦現觀離眾相故名無分別。云何依有尋有伺依可得。答由彼思惟尋伺等全分靜慮真如而入於定。是故雖依有尋有伺靜慮可得。然是離相無有分別。

 

 問此諸現觀。幾緣世俗諦。幾緣勝義諦。答一緣世俗諦及一種一分。一無所緣。二緣安立勝義諦及一種一分。一緣非安立勝義諦及一種一分。

 

問此諸現觀。幾有相幾無相。答四有相。一無相。一亦有相亦無相。

問此諸現觀。幾有分別幾無分別。答如有相無相。當知有分別無分別亦爾。

問此諸現觀。幾喜俱行幾樂俱行幾捨俱行。答初唯喜俱行。餘通喜樂捨俱行。

 

問此諸現觀。幾是壞對治。幾是斷對治。幾是持對治。幾是遠分對治。答二唯壞對治。一通斷持遠分對治。一通持遠分對治。二非對治。

 

問此諸現觀。幾是諸纏制伏對治。幾是隨眠永害對治。答三是諸纏制伏對治。一俱對治。二俱非對治。

問此諸現觀。幾是地地軟中上品煩惱斷對治。答一。餘隨順此為此助伴。非斷對治。

 

問六現觀得九遍知。謂欲繫見苦集所斷煩惱斷故立初遍知。色無色繫見苦集所斷煩惱斷故立第二遍知。欲繫見滅所斷煩惱斷故立第三遍知。色無色繫見滅所斷煩惱斷故立第四遍知。欲繫見道所斷煩惱斷故立第五遍知色無色繫見道所斷煩惱斷故立第六遍知。下分結斷故立第七遍知。色貪斷故立第八遍知。無色貪斷故立第九遍知。此六現觀誰得幾遍知果。答一得九遍知果。餘不得彼果。

 

問此諸現觀能為煩惱斷對治者。為生已作斷對治耶。為未生耶。答此非未生。雖言生已而非後時。當知煩惱斷時對治生時平等平等。即於爾時假施設說對治生已諸煩惱斷。

 

問此諸現觀誰得幾果。答一得一切四果。一得圓滿沙門果。時餘是得一助伴是得前行。

問是諸現觀。幾能轉根。答除一餘一切。

問是諸現觀。幾能引發諸神通等殊勝功德。答除一餘一切。

 

問思現觀當言作何業。乃至究竟現觀當言作何業。答思現觀當言能生正行所攝清淨品善法為業。能生無罪歡喜為業。能轉一切所疑為業。能趣入修功德為業。能引所餘現觀為業。能往一切善趣為業。信現觀由意樂故。於三寶中能生不動勝解為業。正行清淨為業。一分能往善趣為業。戒現觀解脫惡趣眾苦為業。現觀智諦現觀。能得一切沙門果為業。能引發一切功德清淨為業。能引所餘現觀為業。能於善趣助感光淨果及異熟為業。現觀邊智諦現觀。能於一切安立諦中。問答善巧為業。速疾通慧為業。能引此後現觀為業。究竟現觀。能引第一現法樂住為業。解脫一切生死大苦為業。住持最後身為業。

 

問思現觀有幾種。乃至究竟現觀有幾種。答思現觀當知有無量種。謂契經思。應誦思。記別思。乃至方廣未曾有法論議思。苦思。集滅道思。真如實際法界思。蘊界處等思。聲聞乘等思。大乘思。如是等類當知差別有無量思。信現觀亦無量種。謂正憶念過去無量三藐三佛陀及彼法彼僧。如於過去未來現在亦爾。又正憶念此世界中及餘十方無量世界所有如來及彼法彼僧隨正憶念有爾所量。亦有爾所信現觀體品數差別。戒現觀亦無量種。謂隨遠離十種不善性罪業道差別多種。又隨相續亦有多種。謂預流身乃至阿羅漢身。獨覺菩薩如來身等無量差別。現觀智諦現觀亦無量種。謂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等菩提分法無量差別。如現觀智諦現觀。當知現觀邊智諦現觀究竟現觀亦爾。

 

問此諸現觀。由如是名由如是言所安立故。當言是彼自性。當言非彼自性耶。答世俗說故當言是彼自性。第一義故當言非彼自性。何以故。一切法義法爾不可說故。

 

問思現觀何因何果如是。乃至究竟現觀何因何果。答思現觀以佛出世親近善士。聽聞正法。相續成熟。如理作意為因。以所作業為果。如思現觀。一切現觀當知亦爾。此中差別者。信現觀亦以餘現觀為因。戒現觀亦爾。現觀智諦現觀亦以思現觀為因。亦以順決擇分善根為因。亦以自種姓為因。現觀邊智諦現觀亦以現觀智諦現觀為因。究竟現觀亦爾。

 

問六現觀七作意。謂了相等。為六現觀攝七作意。為七作意攝六現觀耶。答二現觀非作意攝。一現觀攝樂作意攝。一現觀攝樂作意觀察作意攝。一現觀遠離作意攝。樂作意加行究竟作意攝。一現觀加行究竟果作意攝。餘作意當知是現觀等流攝。非現觀攝。謂了相作意勝解作意。

 

問無邊際智及順決擇分善根何現觀攝。答非諸現觀攝。當知是現觀等流。

 

問諸思現觀亦信現觀耶。設信現觀亦思現觀耶。答應作四句。或有思現觀非信現觀。謂除緣寶決定思。諸餘緣決定思。或有信現觀非思現觀。謂緣寶聞修所成信。或有思現觀亦信現觀。謂緣寶決定思。除上爾所相。是第四句。由此道理應知所餘亦應作四句。復有無量一行順前句順後句四句等道理。依聲聞地決擇道理皆當了知。

 

復次慳之與垢合名慳垢。由八種垢污心相續。能與其慳作安足處。是故說彼名為慳垢。云何為八。一於惠施先不串習。於現法中愛重財食。二於身命極重顧戀不顧後世。三與慳者恒共止住又隨順彼。四見所施田無勝功德及簡擇福田。五於慈悲先不串習。及於彼處不見勝德。六以諸財寶難可積集。數習彼想故生嬾惰及與懈怠。七執取於見及謂惠捨有彼雜染。八希求財寶而行惠施及迴向於彼。

 

復次有五種行名為調善。一感財富行。二感善趣行。三感無苦行。四感自義行。五感他義行。感財富行者。謂施性福業事。感善趣行者。謂戒性福業事。感無苦行者。謂修性福業事。感自義行者。謂聲聞獨覺道。感他義行者。謂菩薩道。為得彼故應修五想。一於諸欲中修不淨想。二於自身命修速滅想。三於欲界中修有怖想。四於諸行中修無常想。五於諸眾生修哀愍想。

 

復次當釋醍醐喻經。云何了知契經乃至論義。謂略由五相。一了知假名故。二了知攝受故。三了知次第故。四了知聖教故。五了知依處故。云何了知假名。謂能了知差別法門名想施設。云何了知攝受。謂能了知名身句身文身。由此宣說差別法門。云何了知次第。謂能了知從此法門至彼法門。從此句至彼句所有次第。云何了知聖教。謂能了知如是法門如來所說或弟子說。或在家說或出家說。云何了知依處。謂能了知如是法門依自利說。如是法門依利他說。如是法門乃至為令天人利益安樂故說。如是名為略由五相了知契經乃至論義。

 

云何了知彼彼語義。亦由五相。一了知緣起故。二了知句差別故。三了知次第故。四了知道理故。五了知略義故。云何了知緣起。謂能了知一分所化應示現義。乃至一分所化應慶喜義。云何了知句差別。謂能了知異門異相訓釋言詞品類差別。云何了知次第。謂能了知解釋次第成立次第圓滿次第。云何了知道理。謂能了知四種道理。一觀待道理。二證成道理。三作用道理。四法爾道理。云何了知略義。謂能了知此是蘊相應語。此是界處緣起處非處諦相應語。此是念住等相應語乃至此是八聖支道相應語。此是業相應語。此是煩惱相應語。此是增上戒等學相應語。

 

復次云何知時。謂由五相故。一通達正現在前雜染故。二通達將現在前雜染故。三通達不染污位故。四等起對治作意故。五對治作意故。

 

復次云何知量。謂於所食所飲所噉乃至廣說。當知此中略說二種斷隨順性。一任持隨順性。二精進隨順性。任持隨順性者。謂於所食所飲所噉所甞善知其量。精進隨順性者。謂於若行若住乃至廣說。善知其量。此中云何於所食等善知其量。謂於受取及受用中皆善知量。於受取中善知量者。謂於此時應受。從此應受。此所應受。齊此應受。何時應受。謂日初分即於此時為受用故。從何應受。謂除五種非所行處。何所應受。謂清淨物如來所許。除酒肉等所不應飲不應食物。齊何應受。謂知量而受。勿令自損或損於他。於受用中善知量者。謂如所受於此時中應可受用。於何時中應可受用。謂如前說日之初分是受用時。於何處所應可受用。謂於好處或居道場或在聚落。何所應受用。謂如前說清淨物等。齊何應受用。謂善知量應可受用。勿令飢惱勿不順斷。勿令諸界起不平等。云何於勤精進善知其量。謂於此時此處此事齊此。應勤精進。於何等時應勤精進。謂於應行時而行。乃至於應解睡眠時而解睡眠。於何處所應勤精進。謂於閑林或在道場。或居內院或經行處應修精進。於何等事應修精進。謂應勤行勤住乃至勤解睡眠勞惓齊何應修所有精進。謂善知量而修精進。勿因此故太沈太舉。

 

復次云何善知剎帝利眾。謂善了知剎帝利眾如是名如是種。如是姓如是食。乃至如是壽量邊際。如是乃至善知長者居士等眾。云何善知諸沙門眾。謂能善知彼如是名。此是少年此是長年此是耆年。此持經者乃至此是能持論者。善知此是瑜伽師等。

 

復次云何善知我於是中應當往詣乃至應默。謂若略說為此應往乃至應默。及如此應往乃至應默。何所為故詣在家眾乃至應默。謂為乞求資生眾具。或復為令未信者信信者增長。或為慰問遭重疾病受眾苦者。或為開解諸愁憂者。或為和好展轉怨對互相違者。或為隨順他所作事。或復為他之所勸請。或為隨從軌範親教同梵行者。或為經營僧所作事。是故應往乃至應默。云何了知應如是往。謂如聲聞地已說其相。云何了知應如是住。謂往詣已不應即入。至內門側伏慢而住。或無疑慮徐入其家。至相見處從容而住。先言慰問含笑開顏。遠離嚬蹙方申愛語。云何了知應如是坐。謂佛開許隨其所有如法之座以正威儀端嚴而坐。云何了知應如是語。謂善了知如時如理如量寂靜質直而語。時有三種。一者樂聞非不樂聞。不樂聞者。謂如有一或飢或渴或身疲倦。或風熱等之所逼惱。是名初時。二者安住如法威儀非非威儀。或復有一雖樂欲聞非威儀。住非威儀者。謂不應立為坐者說。除彼重病。如別解脫經廣說其相。是第二時。三者其心無有染惱非染惱心。染惱心者。謂如有一其心怱遽於彼彼事增上勤劬。或荒或亂或復渾濁。或他僕使或作業者。或復殺者敵者怨者。是第三時。理有三種。謂有求請。如法求請。如量求請。方為宣說如法。為說有義利說。由三種相當知如量。一不亂不雜而有所說。二圓滿文句宣說諸法。三凡所宣說言詞不重謂不重說。所有言詞若諸語言無用非義尚不少說。何況多說。當知寂靜亦有三種。一威儀寂靜。二言音寂靜。三其心寂靜。威儀寂靜者。謂諸根寂靜無有躁擾亦不高舉。支節不動而有所說。言音寂靜者。謂有所說聲不太高。亦不太急。心寂靜者。謂雖觸惱亦不生憤而有所說。況不觸惱。又無染心而有所說。又質直語亦有三種。謂如時語時乃至寂靜語時。或由宿習方便任性而語。或由現法串習加行作意而語。或由愛樂學處以思擇力。而自制伏方有所說。於一切時無有虛誑。若隱若顯所言無二。云何了知應默。謂善了知於五時中應當默然。一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故作異言現相諠亂。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二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撥言且止吾不欲聞。爾時說者宜當默然。三者說者正說語時。若彼聽者於說者所起求過心。發違諍言現相乖背。爾時說者宜當默然。四者施主以衣食等來相屈請。爾時受者宜當默然而許可之。五者若有敵論者來現相較論。爾時論者宜當默然聽其言說。

 

復次且由三相應自了知己所有信乃至是善男子。一由依處故。二由自性故。三由時分故。云何由依處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若事是信之所依處。信緣彼生當知彼事決定是我信所依處。云何由自性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軟中上品己所有信。云何由時分故了知己信。謂如實知我於某時已得是信。如了知信如是。戒等辯等為後皆當了知。此中信是趣入支。戒是入已奢摩他支。聞是毘鉢舍那支。捨是奢摩他毘鉢舍那資糧支。內思所成慧及他隨順教授教誡。是能攝受奢摩他毘鉢舍那支。依止此故證奢摩他毘鉢舍那。及能證得諸沙門果。於自所證諸深細義。若有欲加而生疑惑。為斷疑故如自所證為彼宣說。又為降伏諸敵論者故須有辯。於他身語邪行起時。須有忍辱柔和所攝善男子性。復次由三因緣發生不信。一由不正知三寶功德故。二行外道見故。三未遇諸佛及聖弟子三種神變。隨其一種所調伏故。

 

復次由三因緣不能數往寂靜園林。一放逸懈怠所拘執故。二多事業故。三信順人故。

 

復次由三因緣為性不好造詣於他。一性無畏故。二性高慢故。三依文字故。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親近於他。一性不黠利故。二性非福田故。三無極欲樂故。由三因緣為性不好請問於他。一於法不善故。二於義不善故。三於二俱不善故。由三因緣不能審聽。一多尋伺故。二多物務故。三多諸蓋纏雜染心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決定任持。一不聽聞故。二惡聽聞故。三覆慧勝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觀察諸法。一樂著戲論故。二愛居憒鬧故。三不成就審察慧故。由三因緣為性不能法隨法行。一由顧惜身命。二由即彼增上力故樂著利養。三由樂著恭敬。由三因緣不樂修行利他之行。一性是下劣種姓故。二悲微薄故。三無勢力故。如是白品與上相違應知其相。

 

復次諸聖弟子非一眾多種種遊觀其事可得。所謂河濱遊觀。山谷遊觀。鬼趣遊觀。如是等類種種遊觀其事可得。問何因緣故諸大聲聞已得神通。乃往鬼趣詰問諸鬼自先業報。為為除自疑故。為為饒益眾生故。若為除自疑者。已得神通不應道理。若為饒益眾生者。當說云何饒益眾生。答為饒益眾生故。謂欲饒益此諸餓鬼及餘眾生。何以故。由神通力令諸餓鬼憶念宿世。自說先身所作惡業深生厭悔。因為說法便能領悟。由此因緣速離鬼趣。如是說名饒益諸鬼。已得神通諸大聲聞。聞彼所說種種所受不可愛果先世惡業。乃還人間展轉宣告。他既聞已心生厭患斷惡修善。如是說名利餘眾生。

 

復次由六種相當知欲行諸色名麁。云何六相說彼名麁。一眾多故麁。二沈重故麁。三不淨故麁。四堅強故麁。五變壞故麁。六不隨心轉故麁。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又獨覺地諸決擇文亦不復現。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二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一

如是已說聲聞地等決擇。菩薩地決擇。我今當說。

 

謂如成立聲聞種性。當知成立菩薩種性亦復如是。

 

 復次有十發心。謂世俗受發心。得法性發心。不決定發心。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清淨發心。羸劣發心。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已成果發心。世俗受發心者。謂諸菩薩未入菩薩正性離生所有發心。得法性發心者。謂諸菩薩已入菩薩正性離生。及迴向菩提諸聲聞等所有發心。不決定發心者。謂非彼種性。設彼種性復退還法所有發心。與此相違當知名為決定發心。不清淨發心者。謂如有一或隨他轉。或被陵逼不揆不量。或怖王難或怖賊難。或怖鬼難或怖退轉。或為活命或為利養恭敬因緣或復矯誑。如是等類而發心者。當知皆名不清淨發心。與此相違而發心者。名清淨發心。羸劣發心者。謂如有一已發心菩薩。貪瞋癡纏所蔽伏故。捨於正行處於邪行。與此相違名強盛發心。未成果發心者。謂從勝解行地乃至第十地所有發心。已成果發心者。謂如來地所有發心。如世尊言。我已解脫難行之行。我於一切難行之行極善解脫。自正願滿亦令於他趣證菩提。此十發心。幾染污幾不染污等廣決擇文更不復現。復次有四種心。菩薩應當恒常隨護。一聞思所成心。二悲心。三資糧心。四修所成心。

 

復次菩薩有九正行。依於自義及與他義。一於生死正行。二於有情正行。三於自己正行。四於諸欲正行。五於身語意業正行。六於不應損惱有情正行。七於無間修善法正行。八於內心奢摩他正行。九於增上慧法毘鉢舍那正行。云何菩薩於生死中行於正行。謂如病者於所有病於辛苦藥。云何菩薩於諸有情行於正行。謂如良醫於有病者。云何菩薩於自體上行於正行。謂如善巧家長於未成就幼童。云何菩薩於諸欲中行於正行。謂如商主行於商路於諸財貨。云何菩薩於身語意業行於正行。謂如浣染衣者於諸衣服。云何菩薩於不應損惱有情行於正行。謂如慈父於己膝上放失便利嬰孩小兒。云何菩薩於無間修諸善法中行於正行。謂如求火者施功於燧。云何菩薩於內心奢摩他中行於正行。謂如其主於能致財可委付者。云何菩薩於增上慧法毘鉢舍那中行於正行。謂如善幻者於諸幻事。餘決擇文更不復現。復次若於五種有情眾中。起邪行時。說名無哀無愍無有傷嘆。一於乞求者。二於危厄者。三於有恩者。四於樂樂者。五於樂法者。言乞求者。略有五種。一求飲食。二求衣服。三求房舍。四求病緣醫藥資具。五求救護。其危厄者。亦有五種。一住艱乏者。二住迷亂者。三來歸依者。四相投委者。五來拜覲者。其有恩者亦有五種。一母。二父。三妻子。四奴婢僕使。五朋友兄弟親屬宰官。其樂樂者亦有五種。一愛樂事業興盛樂。二愛樂事業興盛不乖離樂。三愛樂時節變異苦遠離樂。四愛樂解疲倦樂。五愛樂求昇進樂。其樂法者亦有五種。一樂說正法。二樂受持讀誦。三樂論議決擇。四樂教授教誡。五樂法隨法行。此中邪行者。謂於是中或作加行故。或不作加行故。或不饒益加行故。或中庸加行故。應知其相。復次於有情中有五種不堪任性。若諸有情成就此者。諸佛如來尚難化度。況諸菩薩。或復餘者。諸佛如來雖欲於彼作義利樂。然彼不能領受所作義利樂事。又於所作能為障礙。況諸菩薩。或復餘者。何等為五。一於清淨無堪任性。二於加行無堪任性。三於彼果成辦無堪任性。四於加行及彼果成辦無堪任性。五於攝受饒益無堪任性。於清淨無堪任性者。謂如有一本性無有般涅槃法。於加行無堪任性者。謂如有一同般涅槃法相續已熟。於此無間造作積集。能障正加行業。由此因緣於現法中無有堪能修正方便。於彼果成辦無堪任性者。謂如有一同般涅槃法相續未熟。不作不集能障正加行業由此因緣無有功能成辦彼果。於加行及彼果成辦無堪任性者。謂如有一同般涅槃法相續未熟。於此無間造作積集。能障正加行業。由此因緣俱無堪能。於攝受饒益無堪任性者。謂如有一於此無間造作積集。能感定受貧窮匱乏苦惱之業。由此因緣於現法中無有堪能令彼巨富無匱安樂。與此相違當知五種有堪任性。

 

復次若欲了知真實義者。當先了知略有五事嗢拕南曰。

 總舉別分別  有實世俗事
 若生若異等  相行等色等

 

云何五事。一相。二名。三分別。四真如。五正智。何等為相。謂若略說所有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名。謂即於相所有增語。何等為分別。謂三界行中所有心心所。何等為真如。謂法無我所顯聖智所行非一切言談安足處事。何等為正智。謂略有二種。一唯出世間正智。二世間出世間正智。何等名為唯出世間正智。謂由此故聲聞獨覺諸菩薩等通達真如。又由此故彼諸菩薩於五明處善修方便。多住如是一切遍行真如智故。速證圓滿所知障淨。何等名為世間出世間正智。謂聲聞獨覺以初正智通達真如已。由此後所得世間出世間正智。於諸安立諦中。令心厭怖三界過患愛味三界寂靜。又由多分安住此故。速證圓滿煩惱障淨。又即此智未曾得義名出世間。緣言說相為境界義亦名世間。是故說為世間出世間。世尊依此密意說如是言。我說有世間智。有出世間智。有世間出世間智。若分別所攝智。唯名為世間。初正智所攝智。唯名出世間。第二正智所攝智。通名世間出世間。

 

問相當言有耶。當言無耶。答當言是有。問為如自性差別假立故立如是當言有耶。答如是當言無。問為如分別所行境如是當言有耶。答如是當言有。如是菩薩於相有性得善巧故。於諸相中善記為有善記為無。善記為亦有亦無。善記為非有非無。彼由如是善記別故。遠離增益損減二邊。行於中道善說法界。問此相為以言說義當言是有。為以離言說義當言是有。答俱由二義當言是有。何以故。若如語言安立足處。如是以言說義當言是有。若如自性差別假立不成就義。如是以離言說義當言是有。如相名分別亦爾。問真如正智當言有耶。當言無耶。答當言是有。問相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實有行中當言實有。假有行中當言假有。有相諸行亦有二種。問名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當言假有。唯於相中假施設故。問分別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二種俱有。問真如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當言實有。勝義攝故。問正智當言實有。當言假有。答當言俱有。此中智是實有。若智眷屬諸心心所亦名為智。說之為假。故有二種。問相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答當言世俗有。由二因緣故。一雜染起故。二施設器故。問名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答當言世俗有。由三因緣故。一雜染起故。二施設器故。三言說所依故。問分別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答當言世俗有。由四因緣故。一雜染起故。二施設器故。三言說隨眠故。四言說隨覺故。問真如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答當言勝義有。是清淨所緣境性故。問正智當言世俗有。當言勝義有。答初正智當言勝義有。第二正智當言俱有。

 

問相當言誰所生。答當言相所生及先分別所生。問名當言誰所生。答當言補特伽羅欲所生。問分別當言誰所生。答當言分別所生及相所生。問真如當言誰所生。答當言無生。問正智當言誰所生。答當言由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正智得生。

 

問相與名當言異。當言不異。答俱不可說。何以故。俱有過故。異有何過。名應實有。不異有何過。若取相時應亦取名。問相與分別當言異。當言不異。答俱不可說。何以故。俱有過故。異有何過。分別應非相為性。不異有何過。離分別外所有諸相應以分別為性。問相與真如。當言異當言不異。答俱不可說。何以故。俱有過故。異有何過。諸相之勝義應非即真如。又修觀者應捨諸相別求真如。又於真如得正覺時。不應於相亦得正覺。不異有何過。如真如無差別。一切相亦應無差別。又得相時應得真如。又得真如時亦如得相應不清淨。如諸行上有無常苦無我共相。雖復是有而不可說與彼諸行若異不異。又如身心麁重輕安。雖復是有而不可說與彼身心若異不異。又如善惡無記法中種子。雖有而不可說與彼諸法若異不異。何以故。俱有過故。又如虛空遍一切故於諸色處雖有虛空而不可說與彼諸色若異不異。何以故。俱有過故。異有何過。不遍一切故。虛空應無常。不異有何過。離色虛空應無所有。此中道理如其所應當知亦爾。聲聞乘中有處世尊依於諸行顯示不異亦非不異記別道理。如說苾芻取非即蘊亦不離蘊。此中欲貪說名為取。不異有何過。誹謗蘊中善無記法不清淨過。異有何過。於諸取中增益常性不清淨過。如相與真如不異非不異道理。名分別正智與真如當知亦爾。問相與正智。當言異當言不異。答如與分別俱不可說。問名與分別。當言異當言不異。答當言異。問名與正智。當言異當言不異。答當言異。問分別與正智。當言異當言不異。答當言異。問相有何相。答分別所行相。問名有何相。答言說所依相。問分別有何相。答相為所行相。問真如有何相。答正智所行相。問正智有何相。答真如為所行相。

 

問相有何行相。答應知此相有種種行相無量行相。由分別行相種種無量故。謂色相心相。心所有相。心不相應行相。無為相。蘊相界相處相。緣起相處非處相。根相諦相。念住相正斷相神足相。根相力相。覺支相道支相。行迹相法迹相。奢摩他相毘鉢舍那相。舉相捨相緣相依相。地相水相火相風相空相識相。此世界相彼世界相。日相月相。那落迦相。傍生相餓鬼相。人相四大王眾天相。三十三天相。夜摩天相。覩史多天相。樂化天相。他化自在天相。初靜慮相。第二靜慮相。第三靜慮相。第四靜慮相。空無邊處相。識無邊處相。無所有處相。非想非非想處相。起相盡相。有相非有相。雜染相清淨相。見聞覺知相。已得尋求相。心隨尋伺相。如是等類餘無量相。復有六相。一有相相。二無相相。三狹小相。四廣大相。五無量相。六無所有相。云何有相相。謂解了事名分別所有相。云何無相相。謂不解了事名分別所有相。云何狹小相。謂欲界事分別所有相。云何廣大相。謂色界事分別所有相。云何無量相。謂空識無邊處無色界事分別所有相。云何無所有相。謂無所有處無色界事分別所有相。復有餘五相。一相相。二名相。三分別相。四真如相。五正智相。復有餘二相。一本性相。二影像相。云何本性相。謂先分別所生。及相所生。共所成相。云何影像相。謂遍計所起。勝解所現。非住本性相。問名有何行相。答由相勢力亦有種種無量行相。又若略說有十二種。一假說名。二實事名。三種類相應名。四各別相應名。五隨德名。六假立名。七共所知名。八非共所知名。九顯了名。十不顯了名。十一總名。十二別名。問分別有何行相。答由相名勢力故亦有種種無量行相。若略說者當知有七種。一有相分別。二無相分別。三於境界任運分別。四尋求分別。五伺察分別。六染污分別。七無染污分別。問真如有何行相。答其相不可說行相。問正智有何行相。答若出世間正智亦有其相。不可說行相。若世間出世間正智。有取安立諦行相。

 

復次若相若影像。若顯現若有。若戲論若薩迦耶。若有為若思所造。若緣生如是等是相差別。若名若想。若施設若假言說。若世俗若假立。若言論如是等是名差別。若分別若思惟。若遍計若邪道。若邪行若越流。若不正取如是等是分別差別。若真如若實性。若諦性若無顛倒性。若不顛倒性若無戲論界。若無相界若法界。若實際如是等是真如差別。若正智若正慧。若正覺若正道。若正行若正流。若正取如是等是正智差別。

 

問如是五事。幾色幾心。幾心所有。幾心不相應行。幾無為。答相通五種。名唯心。不相應行分別正智。通心及心所有。真如唯無為。

 

問如是五事。幾蘊所攝。幾非蘊所攝。答三蘊所攝。相攝不攝。真如不攝。

問如是五事。幾界處所攝。幾非界處所攝。答一切皆是界處所攝。

問如是五事。幾緣起所攝。幾非緣起所攝。答三緣起攝。相攝不攝。真如不攝。如緣起攝。處非處攝及與根攝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諦所攝。幾非諦所攝。答諦有二種。一安立諦。二非安立諦。安立諦者。謂四聖諦。非安立諦者。謂真如。此中三是安立諦所攝。相亦攝亦不攝。真如唯非安立諦所攝。問如是五事。幾因緣所攝。幾等無間緣。幾所緣緣。幾增上緣所攝。答相一切緣所攝。名等無間緣所不攝。分別正智四緣所攝。真如唯所緣緣攝。

 

問如是五事。幾法依所攝。幾義依。幾了義經依。幾智依所攝。答相三依所攝。名唯法依所攝。如相分別亦爾。真如智所行故義依所攝。正智唯智依所攝。

 

問如是五事。幾有色幾無色。答相通二種。分別正智唯無色。名與真如俱非二種。是假有故不可說故。如有色無色。有見無見有對無對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有漏幾無漏。答相通二種。二唯有漏。二唯無漏。真如漏盡所緣義故名無漏。非漏盡相義故。正智漏盡對治義故名無漏。

 

問如是五事。幾有為幾無為。答相通二種。三唯有為。真如唯無為。諸行寂靜所緣義故。非諸行寂靜相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有諍幾無諍。答相通二種。二唯有諍。二唯無諍。如有漏無漏此中道理當知亦爾。如有諍無諍如是。有愛味無愛味依耽嗜依出離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世間幾出世間。答三是世間。真如是出世間。正智一分唯出世間。一分通世間出世間。真如一切言說戲論寂靜所緣義名出世間。非超過言說戲論相義故。如世間出世間。墮攝非墮攝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內幾外。答相通二種。名唯是外。分別生所攝故通二種。真如非二種。如分別。正智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麁幾細。答三通二種。真如唯細。難識義故。非相漸減極略義故。正智唯細。行細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劣幾勝。答三通二種。真如唯勝。清淨所緣義故。非從下劣勝進相義故。正智唯勝。真如為所行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遠幾近。答一由處遠時遠故俱通二種。名分別正智由時遠故皆通二種。真如由二故俱非二種。以無為故。

 

問如是五事。幾有執受幾無執受。答相通二種。名分別正智無執受。真如俱非二種問如是五事。幾同分幾彼同分。答相通二種。餘非二種。唯依有色諸根建立同分彼同分故。

 

問如是五事。幾因幾非因。答四是因。真如非因。如因非因。果非果有因非有因。有果非有果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是異熟幾非異熟。答相通二種。名非異熟。分別通二種。真如俱非二種。正智非異熟。

 

問如是五事。幾有異熟幾非有異熟。答相通二種。名非有異熟。分別通二種。真如俱非二種。正智定非有異熟。問如是五事。幾有所緣幾無所緣。答相通二種。名無所緣。分別正智俱有所緣。真如俱非二種。如有所緣無所緣。相應不相應。有行無行。有依無依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有上幾無上。答四有上。真如無上。無為清淨所緣義故。

問如是五事。幾去來今幾非去來今。答四通三種。真如非三種。

 

問如是五事。幾欲界繫幾色界繫。幾無色界繫幾不繫。答欲色界繫三無色界繫亦爾。正智一種若唯出世間是不繫。若世間出世間通繫不繫。真如俱非二種。

 

問如是五事。幾善幾不善幾無記。答相及分別通三種。名唯無記。真如唯善。清淨善巧所緣義故。非能攝生可愛果相義故。正智唯善。問如是五事。幾聞所成聞所成境。幾思所成思所成境。幾修所成修所成境。答相及分別是三種是三種境。名是聞思所成是三種境。真如唯是修所成境。正智是修所成是三種境。

 

問如是五事。幾是空是空境。幾是無願是無願境。幾是無相是無相境。答相通三種。亦三種境。名非三種是二種境。分別通三種是二種境。真如非三種是空無相境。正智通三種是空所行境。若無差別。總說為空無願無相。當知此中通聞思修所成為性。若唯以三摩地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修所成為性。通世出世。若唯以解脫門名而宣說者。當知此中唯出世間修所成為性。

 

問如是五事。幾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屬。幾是增上心增上心所行。幾是增上慧增上慧所行。答相是增上戒增上戒眷屬。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名是戒眷屬。亦是增上心慧所行。分別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是增上戒眷屬。真如是增上心慧所行。非三種。正智是增上心慧亦心慧所行。是增上戒眷屬。

 

問如是五事。幾學幾無學幾非學非無學。答相及分別通三種。名唯非學非無學。真如亦唯非學非無學。是無為故。正智通學及無學。問如是五事。幾見所斷幾修所斷幾不斷。答相通一切。名唯修所斷。分別通見修所斷。真如是不斷。正智亦唯是不斷。

 

問緣相為境修幾念住。答四。問緣名為境修幾念住。答一法念住。問緣分別為境修幾念住。答三。謂受心法念住。問緣真如為境修幾念住。答一法念住。又思惟身相真如。亦修壞緣法念住受心法相。當知亦爾。問緣正智為境修幾念住。答三。如分別說。

 

問緣相為境。當言能捨已生未生惡不善法。當言不能捨耶。答當言伏斷故捨。非永害隨眠故捨。如相名分別亦爾。緣真如及正智為境。當言亦由永害隨眠故捨。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世間初靜慮定。答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所繫相名分別。如是思惟下地所繫及第二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能入世間第二靜慮。如是所餘靜慮無色如其所應當知亦爾。

 

問是五事中。思惟幾事能入出世初靜慮定。答即思惟欲界所繫及初靜慮地所繫相名分別真如。如是乃至無所有處如其所應當知亦爾。非想非非想處。本性法爾唯是世間。問非想非非想處所繫相。當言是相耶。答當言無想相。亦名微細相。

 

問是五事中。信等諸法用何為自性。以何為所緣。於何為增上得根名耶。答分別為自性。名相為所緣。於真如正智為增上故而得根名。如根名。力名亦爾。問於何位中得力名耶。答即信等根非不信等之所陵雜。若成不雜法時轉名為力。如根及力如是。若得菩提支名為覺支。此是世間覺支。以分別為自性。若依菩提支名為覺支。此是出世間覺支。以正智為自性。真如為所緣。於覺悟安立諦為增上。又正見等諸道支若是世間。如前應知。若出世間。以正智為自性。除諸戒支。安立非安立真如為所緣。於所證得一切漏盡。現法樂住為增上。如諸道支。行迹法迹。奢摩他毘鉢舍那等當知亦爾。此中行迹依鈍根利根現法樂住已得未得差別建立。若諸法迹依能任持世俗勝義正法差別建立。謂由任持增上戒世俗正法故建立初二。由任持所餘增上心增上慧勝義正法故建立後二。又由於所緣境不散亂義故。及觀察彼義故。建立奢摩他毘鉢舍那。

 

問依能解脫相及麁重二種縛故立八解脫於五事中。用誰為自性。以誰為所緣。於誰為增上。答用世間出世間正智為自性。初及第二於諸色中以顯色相及真如相為所緣。第三即諸色中以攝受相及彼真如相為所緣。次四種各以自相為所緣。及彼真如為所緣。最後無所緣。於能引發一切聖神通功德為增上。又修觀者於諸色相及無色相。為自在障之所障故。為斷彼障起此觀行。諸勝處中。前四如初二解脫。後四如第三解脫。由諸色相難可勝故。於此事中能勝伏時。於無色相亦得勝自在。又此中言勝知勝見。謂諸聖者由正作意思惟諸色真如相故得勝知見。若諸異生即不如是。問若爾異生云何名勝。答由三種想故。謂於淨不淨色由展轉相待想展轉相待故。於淨不淨色由展轉相隨想展轉相隨故。於淨不淨色由清淨一味想。此最後勝。異生聖者二所共得。又十遍處由勝處所緣力應知其相。此中差別者。亦以大種相為所緣。及彼真如相為所緣。又空識無邊處相為所緣。及彼真如相為所緣。若不爾者。由所依止不遍滿故。能依不應得成遍滿。由彼所緣真如之相所緣境界極遍滿故得名遍滿。由勝遍滿二種勢力。令諸解脫亦得清淨。又能引發一切眾聖神通功德。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三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二

復次嗢拕南曰。

 思擇自性取  薩迦有世間
 真尋思實智  密意與次第

 

問如是五事幾諦所攝。答相四安立諦攝。名一苦諦攝。分別三諦攝。除滅諦。真如四非安立諦攝。正智緣安立非安立諦境道諦攝。問諸相是名耶。設名是相耶。答諸名皆是相。有相而非名。謂除名相餘四相。餘隨所應當知亦爾。問諸相皆相相耶。設相相皆相耶。答諸相相皆是相。有相非相相。謂名等四相。問若分別相相一切名相相合相依而分別耶。設分別名相。一切相相相合相依而分別耶。答應作四句。有分別相相非名相相合相依而起分別。謂分別不了其名所有相相。又於諸相已拔名隨眠。有分別名相非相相相合相依而起分別。謂分別不了其事所有名相。與上相違是俱句。除上爾所相。是俱非句。問若思惟真如即觀真如耶。設觀真如即思惟真如耶。答應作四句。有思惟真如非觀真如。謂以分別所攝如理作意思惟真如。但見真如相不見實真如。乃至未至正通達位。及通達後作意思惟安立真如。有觀真如非思惟真如。謂通達真如時。由勝義故非思惟其相。有思惟真如亦觀真如。謂通達後相續思惟非安立真如。有不思惟真如亦非觀真如。謂離如理所引作意思惟諸相。

 

問若思惟相即觀其相耶。設觀其相即思惟相耶。答應作四句。有思惟相不觀其相。謂前第二句。有觀其相不思惟相。謂前初句。有思惟相亦觀其相。謂前第四句。有非思惟相亦非觀其相。謂前第三句。

 

問如是五事為攝一切法。為不如是耶。答如是。問彼一切法當言以何而為自性。答諸法自性不可言說。問云何應觀彼諸法相。答如幻事相。非全無有。譬如幻事有幻事性無象馬車步末尼真珠金銀等性。如是諸法體性唯有名相可得。無有自性差別施設顯現可得相。由相名相之自性實不可得。如相如是名名自性。分別分別自性。真如真如自性當知亦爾。正智由正智名。正智自性實不可得。何以故。於一切種隨言自性不成就故。若謂諸相自性安立即稱其量假立名言。此假名言依相而立。是則於相假立名。前應有彼覺。如已立名。又於一相所立名言有眾多故。有差別故應有眾多差別體性。是故名言依相而立不應道理。若謂諸相如名安立。由名勢力相自性起。是則彼相假立名前應無自性。彼既無有。假立名言亦應無有。是故二種俱成無過。又假名言有眾多故。有差別故應有眾多差別體性。又依他過。由彼諸相但依於他假建立故。是故一切假立名言如其自性。不應道理。猶如所起種種幻類。譬如幻者造作種種幻士夫類。謂男女象馬熊羆等類。非彼諸類如其相貌實有體性。如是諸相非稱名言有實體性當知亦爾。若謂離彼相及名言二種和合有自性生。彼於諸相或於名言或二中間。應現可得。然不可得。是故此計不應道理。由此因緣隨言自性於一切種皆無所有。若謂名言能顯自性。亦不應理。若取不取假立名言俱有過故。若取相已假立名言便不成顯。若不取相假立名言。無事名言不應道理。又如前說所立名言有眾多故。有差別故。則有眾多差別體性成大過失又照了喻不相似故不應道理。不相似者照了因緣於一切事無有差別。種種亦爾。能取因緣名言不爾。

 

問不可言中不可言言既現可得。是故法性不可言說。不應道理。又造幻者所造種種幻化形類。雖彼形類非如其性。然有種種能造幻事如其自性。是故譬喻亦不相似。答正立宗時不可言言亦已遮遣。為令覺知如是義故。方便施設譬喻等故。非不相似。雖假名言非如彼性。不可言義非不是有。問若諸相事假立名言則便得有。若不假立則不得有。若如是者喻可相似。不可言計亦應道理。若不爾者。不可言計則為唐捐。答如是由先所起八分別故。於現在世三種事生。如本地分已說其相。即此所生三種事故。復起分別。由此道理諸雜染法展轉相續無有斷絕。由此因緣其喻相似。分別假立若斷滅時。諸雜染法皆可隨滅證得聖智。此是量故。不可言計亦不唐捐。

 

問若於爾時分別假立皆悉斷滅。即於爾時相事隨遣。若爾隨一獲得聖智。一切相。名。分別。所攝情無情數。內外事物皆應永滅。譬如幻者所作幻事。答相等諸物或由不共分別為因。或復由共分別為因。若由不共分別所起無分別者。彼亦隨滅。若共分別之所起者。分別雖無由他分別所任持故。而不永滅。若不爾者。他之分別應無其果。彼雖不滅得清淨者。於彼事中正見清淨。譬如眾多修觀行者。於一事中由定心智種種勝解異見可得。彼亦如是。

 

問如是五事。幾是所取。幾是能取。答三是所取。分別正智亦是能取。亦是所取。

 

問如是五事。當知幾種取所行義。答略有三種。一有言有相取所行義。二無言有相取所行義。三無言無相取所行義。此中最初是言說隨覺者取所行境。第二是言說隨眠者取所行境。第三是於言說離隨眠者取所行境。又初二是世俗諦取。最後是勝義諦取。復有遠離言說隨眠後所得取。通取一切二諦所攝取所行境。謂世出世智以安立諦為所行故。建立彼智通用二諦為所行境。此二種取由二因緣應知。得成世出世性。謂曾得未曾得故。依言說不依言說故問有相之取世間共成。無相之取非所共成。何因何緣名無相取。無因無緣不應道理。答世俗名言熏習取果。是有相取。世所共成能令雜染。勝義智見熏習取果是無相取。非所共成能令清淨。是故此二有因有緣。如眼若有瞖等過患。便有髮毛輪等瞖相現前可得。若無彼患便不可得。但有自性無顛倒取。問於無相界若取其相非無相取。若無所取亦不得成無相之取。若爾云何名無相取。答言說隨眠已遠離故。此取雖復取無相界。不取相故。成無相取。問若無搆獲云何成取。答雖不搆獲諸相差別。有所增益然取無相故。得成取。問若無搆獲無所增益。此取相狀云何可知。答取勝義故。取無相故。五種事相皆不顯現以為其相。問若不分明可立為取。何故不許諸取滅無。答滅無無有修作義故。非修觀者依於滅無有所修作。問若爾云何證知其相。答自內證智之所證知。問若爾何不如其所證如是記別。答此內所證非諸名言安足處故。

 

問若先無有知無相智。由無有故。亦無數習無相智義。無數習故知無相智既無其因。應不得生。答有相亦得為無相因。隨順彼故。如世間智為緣生出世智。有漏智為緣生無漏智。有心定為緣生無心定。此亦如是。

 

問苦等諸智世尊說為得清淨因。若苦等智。於苦等諦分別苦等。應成有相。若不分別苦等諸智。便非是有。彼無有故。云何能得畢竟清淨。答由無相智增上力故。於諸諦中極善清淨通世出世分別智生。即名已斷所斷煩惱。其無相智是苦等智因正能斷滅所斷煩惱。於此因中假立果名。即假說此為苦等智。是故無過。

 

問先說所取是能取果。即此能取當言何果。答此二展轉更互為果。

 

問若所知境無常。積集相續無量多不現見。云何修觀行者緣彼為境。及令轉滅。答於彼聞思增上力故得三摩地。由彼因緣。令三摩地五種境界影像現前。即緣此事以為境界。除遣此故彼得轉滅。

 

問除遣五種所知境界。當言何相。答無上轉依無為涅槃以為其相。云何為涅槃。謂法界清淨煩惱眾苦永寂靜義。非滅無義。問若唯煩惱眾苦永寂名為涅槃。何因緣故非滅無義。答如外水界唯離渾濁得澄清性。非離濁時無澄清性。又如真金唯離剛強得調柔性。非離彼時無調柔性。又如虛空唯雲霧等翳障寂靜得清淨性。非彼無時其清淨性亦無所有。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云何名為法界清淨。謂修正智故永除諸相證得真如。譬如有人於眠夢中自見其身為大暴流之所漂溺。為欲越渡如是暴流發大精進。即由發起大精進故。欻然便覺。既得覺已於彼暴流都無所見。除相道理當知亦爾。問為即於此言說隨眠正斷滅時。諸相除遣。為斷滅已後方除遣。答斷時。遣時。平等平等如秤兩頭低昂道理。又如畫像彩色壞時形相隨滅。亦如瞖等過患愈時髮毛輪等相亦隨遣。愈時遣時平等平等。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問修觀行者云何除遣所緣境相。答由正定心於諸所知境界影像。先審觀察。後由勝義作意力故轉捨有相轉得無相。此無相轉復有五位。一少分位。二遍滿位。三有動位。四有加行位。五成滿位。問如是成滿其相云何。答不為一切煩惱一切災橫所陵雜故。究竟無惱清淨所依說名成滿。即此又是善清淨真實義所行。一切現量所行。一切自在所行。

 

問於此成滿建立幾乘。齊何時證。答隨三種根差別證故建立三乘。然彼二乘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乘。以為根本。又彼二乘隨緣差別。隨所成熟無決定故。證得時量亦不決定。其最後乘要經三種無數大劫。方可證得。依斷三種麁重別故。何等名為三種麁重。一惡趣不樂品。在皮麁重。由斷彼故不往惡趣。修加行時不為不樂之所間雜。二煩惱障品。在肉麁重。由斷彼故一切種極微細煩惱亦不現行。然未永害一切隨眠。三所知障品。在心麁重。由斷彼故永害一切所有隨眠。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障礙。智自在而轉。

 

復次云何立聲聞乘。謂三因緣故。一變化故。二誓願故。三法性故。變化故者。謂隨彼彼所化勢力。如來化作變化聲聞。誓願故者。謂有補特伽羅。於聲聞乘已發誓願。即建立彼以為聲聞。法性故者。謂有補特伽羅。本性已來慈悲薄弱於諸苦事深生怖畏。由此二因於利他事不深愛樂。非為是事樂處生死。彼由安住此法性故。立為聲聞。又覺法性故。謂於一切安立諦中。多分修習怖畏行轉。由此因緣證得圓滿。如聲聞乘獨覺亦爾。出無佛世而證正覺。與此差別。即上相違三因緣故。應知菩薩。

 

復次云何聲聞失壞正法及毘奈耶。謂有聲聞。計唯無有煩惱燒然名為寂滅。生大怖畏。謂我當斷。我當永壞。我當無有。譬如有人身嬰熱病於無病中都無識別。謂病愈時舉體隨滅。便生怖畏。我寧不脫如是熱病。是名失壞。由此譬喻失壞聲聞當知亦爾。復次云何菩薩失壞大乘。謂有菩薩。聞一切法甚深無性。即執一切煩惱燒然自性本無。謂已無有生死重病。譬如有人於己身中所生熱病。謂為無病。於此熱病不能解脫。名為失壞。由此譬喻失壞菩薩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幾是薩迦耶。幾非薩迦耶。答相通二種。二是薩迦耶。一非薩迦耶。真如俱不可說。如薩迦耶。有及世間當知亦爾。

 

問如是五事四種真實。此中何事攝幾真實。答世間所成真實。道理所成真實。三事所攝。煩惱障淨智所行真實。所知障淨智所行真實。二事所攝。問如是五事四種尋思。此中何事攝幾尋思。答如理作意相應分別總攝四種。

 

問如是五事四種如實遍智。此中何事攝幾如實遍智。答一切皆是正智所攝。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皆無有二。答即依如是所說五事。由俗自性說無自性。由別別相說有自性。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答由依彼彼所化勢力故。說三種無自性性。一相無自性性。二生無自性性。三勝義無自性性。云何相無自性性。謂一切法世俗言說自性。云何生無自性性。謂一切行眾緣所生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云何勝義無自性性。謂真實義相所遠離法。此由勝義說無自性性。如觀行苾芻於大骨聚生假勝解。不能除遣。於此骨聚勝義無自性相恒無間轉。如是應知勝義無自性性。此中五事非由相無自性性故。說無自性。然由生無自性性故。勝義無自性性故。隨其所應說無自性。謂相名分別正智。皆由二種無自性性。真如不由無自性性說無自性。是故世尊依此密意。於伽他中說如是言。我說一諦更無第二。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答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等於虛空。答亦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問世尊依何密意。說一切法皆如幻等。答依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說如是言問世尊依何密意。說等隨觀色乃至識有無常耶。答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何以故。欲說等隨觀常無有故。說等隨觀有無常。問世尊依何密意。說等隨觀色乃至識皆有苦耶。答依生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等隨觀即彼皆空。答即依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諸法由遠離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如依遠離性說彼為空。依異相性說為無我。當知亦爾。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色乃至識如理觀故。審思慮故。乃至觀彼非有顯現。答依相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彼虛偽不實顯現。答依生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如是言。是故今者應知是處。謂於是中眼永寂滅遠離色想。乃至意永寂滅遠離法想。答都不依於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由彼故於一切處遣一切想。帝釋天等亦不能知。彼依何處而起靜慮。答都不依於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能隨順喜憂捨處眼所識色。乃至意所識法中無諦無實無無顛倒無不顛倒。復說有聖出世間諦。答依於一切無自性性。或不依於無自性性說如是言。

 

問世尊依何密意。說靜慮者靜慮境界。諸佛諸佛境界皆不可思議。答依於一切無自性性。或不依於無自性性。說如是言問如是五事。何緣最初建立其相。乃至最後建立正智。答若無其事施設於名。不應道理。故此次第施設於名。由此名故施設自性。施設差別。故此次第施設分別。由分別故。或分別相。或分別名。或俱分別。由此三法顯雜染品。次第圓滿。從此乃容修清淨品。謂即觀彼所有雜染諸法真如。由正智故能正觀察。能得清淨。由此二種顯清淨品次第圓滿。是故顯示如是次第。

 

如是於真實義分中。已說事決擇。若欲了知真實義者。於三自性復應修觀。嗢拕南曰。

 總舉別分別  緣差別依止
 亦微細執著  如名等執性

 

云何名為三種自性。一遍計所執自性。二依他起自性。三圓成實自性。云何遍計所執自性。謂隨言說依假名言建立自性。云何依他起自性。謂從眾緣所生自性。云何圓成實自性。謂諸法真如。聖智所行。聖智境界。聖智所緣。乃至能令證得清淨。能令解脫一切相縛及麁重縛。亦令引發一切功德。問遍計所執自性緣何應知。答緣於相名相屬應知。問依他起自性緣何應知。答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知。問圓成實自性緣何應知。答緣遍計所執自性於依他起自性中畢竟不實應知。世尊於餘經中說緣不執著遍計所執自性應知此性者。依得清淨說。不依相說。今此義中當知依相說。問遍計所執自性有幾種。答略有五種。一遍計義自性。二遍計名自性。三遍計雜染自性。四遍計清淨自性。五遍計非雜染清淨自性。云何遍計義自性。謂有四種。一遍計自相。二遍計差別相。三遍計所取相。四遍計能取相。遍計自相者。謂遍計此事是色自性。乃至此事是識自性。此事是眼自性。乃至此事是法自性。遍計差別相者。謂遍計此色是可意。此色是不可意。此色是非可意非不可意。此色是有見。此色是無見。此色是有對。此色是無對。此色是有漏。此色是無漏。此色是有為。此色是無為。如是等類差別道理。遍計此色所有差別。如色如是餘蘊一切處等當知亦爾。遍計所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眼所取。此是耳鼻舌身意所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欲界意所取。此是色界意所取。此是無色界意所取。此是不繫意所取。遍計能取相者。謂遍計此色是色能取。此色是聲香味觸能取。又復遍計此受想行識是色能取。此是聲香味觸法能取。

 

云何遍計名自性。謂有二種。一無差別。二有差別。無差別者。謂遍計一切一切法所有名。有差別者。謂遍計此名為色。此名為受。此名為想。此名為行。此名為識。如是等類無量無數差別法中各各別名。

 

云何遍計雜染自性。謂遍計此色有貪有瞋有癡。不能遠離貪瞋癡繫。又與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應。又復遍計此受此想此行此識。有貪有瞋有癡。不能遠離貪瞋癡繫。又與信等一切善法而不相應。

 

云何遍計清淨自性。謂與上相違當知其相。云何遍計非雜染清淨自性。謂遍計此色是所取。此是能取。此受想行識是所取。此是能取。又於一切無記法中遍計所有無記諸法。復次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復有五種。一依名遍計義自性。二依義遍計名自性。三依名遍計名自性。四依義遍計義自性。五依二遍計二自性。

 

云何依名遍計義自性。謂遍計此色事名有色實性。此受想行識事名有受想行識實性。云何依義遍計名自性。謂遍計此事名色或不名色。此事名受想行識。或不名受想行識。云何依名遍計名自性。謂不了色事。分別色名而起遍計。不了受想行識事。分別受想行識名而起遍計。

 

云何依義遍計義自性。謂不了色名。由不了名分別色事而起遍計。不了受想行識名。由不了名分別受想行識事而起遍計。

 

云何依二遍計二自性。謂遍計此事是色自性名之為色。此事是受想行識自性名受想行識。

 

復次遍計所執自性執當知略有二種。一加行執。二名施設執。加行執當知復有五種。一貪愛加行故。二瞋恚加行故。三合會加行故。四別離加行故。五捨隨與加行故。名施設執當知復有二種。一非文字所作。二文字所作。非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何物。云何此物。此物是何。此物云何。文字所作者。謂執此為此物。此物如是或色。乃至或識或有為。或無為。或常或無常。或善或不善。或無記如是等。復次微細執著當知五種。一於無常常執。二於苦樂執。三於不淨淨執。四於無我我執。五於諸相中遍計所執自性執。復次由五因緣。當知愚夫如名如言於所詮事執有自性。所以者何。謂因問言。此事用何以為自性。答言此事是色自性非是色名。或答言。此事是受想行識自性非受想行識名。復次獨處空閑。精勤觀察諸法自相共相。尋思此事是色相非色名。或尋思此事是受想行識相非受想行識名。復次於此色事尋求色相。不能得時便生不樂。非求色名不能得時。或於此受想行識事。尋求受想行識相。不能得時便生不樂。非求受想行識名不能得時。復次語於名轉。名於義轉。此中若名能顯自相義。非此能顯差別相義。非此能顯所取相義。非此能顯能取相義。或名乃至能顯能取相義。非此能顯乃至自相義。若即彼名於自相義轉。亦於乃至能取相義轉者。此餘諸名各別行解隨義而轉應不可得。此不應理。如是復於各別義轉所有名中。若名於自相義轉。乃至若名於能取相義轉。此名為於有義轉耶。為於無義轉耶。於有義轉且不應理。此不應理。如前觀五事中已辯。若於無義轉者。是則此名於無相義轉。其理便至。若於無相義轉此非有義。但能顯示自所增益。若取增益即是執著。是故如名如言於所詮事執著自性。道理成就。

 

復次一切愚夫於諸相中名言所縛故。當知如名如言於所詮事妄執自性。問何緣故知於諸相中名言所縛。答由理教故。云何由理。謂若離名言於諸事中憙樂不可得故。若名言俱於諸事中憙樂可得故。是一道理。又復展轉相依而生。何以故。事為依止名言得生。名言為依事可得生故。謂諸世間要依有事方得生起名言分別。非於無事起此分別。如是當知事為依止名言得生。如靜慮者內靜慮時。如如意名言作意思惟。如是如是有所知事。同分影像生起方便運轉現在前故。如是當知名言為依事可得生。又於名言修對治時。若安置心於無相界。一切諸相皆不現前。若不安心於無相界。不隨所欲。便為諸相漂轉其心。由此道理當知於相名言是縛。云何由教。如世尊說。

 愚昧思凡夫  於相為言縛
 牟尼脫言縛  於相得自在
 清淨見行者  安住於真智
 於自性無得  不見彼所依
 由真智清淨  說彼為真明
 二執不相應  故號為無二

 

又如異生於諸蘊中善知無我。雖觀蘊中所建立我但是假有。非不於彼我執隨轉。由彼隨眠未永斷故。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四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三

復次嗢拕南曰。

 攝無性知等  密意等所行
 通達與隨入  差別依為後

 

問三種自性相等五法。初自性。五法中幾所攝。答都非所攝。問第二自性幾所攝。答四所攝。問第三自性幾所攝。答一所攝。問若依他起自性亦正智所攝。何故前說依他起自性緣遍計所執自性執應可了知。答彼意唯說依他起自性雜染分非清淨分。若清淨分當知緣彼無執應可了知。

 

復次三種自性三種無自性性。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由相無自性性故。遍計所執自性說無自性。由生無自性性故。及勝義無自性性故。依他起自性說無自性。非自然有性故。非清淨所緣性故。唯由勝義無自性性故。圓成實自性說無自性。何以故。由此自性亦是勝義。亦一切法無自性性之所顯故。

 

問三種自性幾應遍知。答一切。問幾應永斷。答一。問幾應證得。答一。

 

復次由此三種自性。一切不了義經諸隱密義皆應決了。謂諸如來祕密語言。及諸菩薩隨無量教祕密語言所有要義。皆由如是三種自性。應隨決了。問如經中說無生法忍。云何建立。答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本性無生忍。由依他起自性故。立自然無生忍。由圓成實自性故。立煩惱苦垢無生忍。當知此忍無有退轉。

 

復次三種解脫門亦由三自性而得建立。謂由遍計所執自性故。立空解脫門。由依他起自性故。立無願解脫門。由圓成實自性故。立無相解脫門。問遍計所執自性何等智所行。為凡智耶。為聖智耶。答都非智所行。以無相故。問依他起自性何等智所行。答是二智所行。然非出世聖智所行。問圓成實自性何等智所行。答唯聖智所行。

 

問諸觀行者通達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行於相耶。當言行於無相耶。答若以世間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相。若以出世智而通達時。當言行於無相。如遍計所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當知亦爾。

 

問若觀行者如實悟入遍計所執自性時。當言隨入何等自性。答圓成實自性。問若觀行者隨入圓成實自性時。當言除遣何等自性。答依他起自性。問遍計所執自性有幾種。答隨於依他起自性中施設建立自性差別所有分量。即如其量遍計所執自性亦爾。是故當知遍計所執自性無量差別。又於依他起自性中。當知有二種遍計所執自性執。一者隨覺。二者串習習氣隨眠。問依他起自性有幾種。答當知如相品類差別。復有二種依他起自性。一遍計所執自性執所起。二即彼無執所起。問圓成實自性有幾種。答於一切處皆一味故。圓成實自性無有安立品數差別。

 

問遍計所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依止三事。謂相名分別。問依他起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即依遍計所執自性執。及自等流。問圓成實自性當言何所依止。答當言無所安住無所依止。

 

復次嗢拕南曰。

 若無有作業  微細等無體
 生執等了知  染苦喻分別

 

問若無遍計所執自性當有何過。答於依他起自性中。應無名言無名言執。此若無者。應不可知雜染清淨。問若無依他起自性。當有何過。答不由功用。一切雜染皆應非有。此若無者。應無清淨而可了知。問若無圓成實自性。當有何過。答一切清淨品皆應不可知。

 

問遍計所執自性能為幾業。答五。一能生依他起自性。二即於彼性能起言說。三能生補特伽羅執。四能生法執。五能攝受彼二種執習氣麁重。問依他起自性能為幾業。答亦五。一能生所有雜染法性。二能為遍計所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所依。三能為補特伽羅執所依。四能為法執所依。五能為二執習氣麁重所依。問圓成實自性能為幾業。答亦五。由是二種五業。對治生起所緣境界性故。

 

問遍計所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麁耶。答當言微細。如微細難見難了當知亦爾。問依他起自性當言微細。當言麁耶。答當言是麁然難見難了。問圓成實自性當言微細。當言麁耶。答當言極微細。如極微細。極難見極難了當知亦爾。

 

問此三自性幾是無體能轉有體。答一。問幾是有體能轉有體無體。答一。問幾是有體而非能轉。答一。

 

問此三自性幾是不生能生於生。答一。問幾是生能生生不生。答一。問幾是非生不能生生及不生。答一。

 

問遍計所執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此有二種。一彼覺悟執或無執。二彼隨眠執或無執。若由言說假立名字遍計諸法決定自性。當知是名彼覺悟執。若善了知唯有名者。知唯名故。非彼諸法有決定性。當知是名於彼無執。若未拔彼習氣隨眠。當知於彼有隨眠執。乃至未捨習氣麁重。若永斷已當知無執。問依他起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若由遍計所執自性覺悟執故。復遍計彼所成自性。是名初執。若善了知唯有眾相。不遍計彼所成自性。是名無執。若於相縛未永拔者。於諸相中有所得時。名第二執。若於相縛已永拔者。於無相界正了知故。於相無得。或於後時如其所有。而有所得當知無執。問圓成實自性執無執相云何應知。答此無有執。此界非執安足處故。若於此界未得未觸未作證中。起得觸證增上慢者。當知即是遍計所執。及依他起自性上執。

 

問遍計所執自性當云何知。答當正了知唯有其名。唯遍計執無相無性。無生無滅。無染無淨。本來寂靜自性涅槃。非過去。非未來。非現在。非繫非離繫。非縛非解脫。非苦非樂。非不苦不樂。唯是一味遍一切處。皆如虛空。以如是等無量行相。應正了知遍計所執自性。問依他起自性當云何知。答當正了知一切所詮有為事攝。云何一切所詮事耶。所謂蘊事。界事。處事。緣起事。處非處事。根事。業事。煩惱事。隨煩惱事。生事。惡趣事。善趣事。產生事。色類事。四大王眾天事。乃至他化自在天事。梵眾天事。乃至色究竟天事。空無邊處事。乃至非想非非想處事。隨信行事隨法行事。順決擇分善根事。見道事。修道事。預流果事。乃至阿羅漢果事。獨覺事。等正覺事。滅想受事。到彼岸事。念住事。乃至道支事。靜慮無量無色定事。修想事。修隨念事。解脫勝處遍處事。力無所畏願智不護念住大悲永害習氣。諸相隨好。一切種妙智。一切不共佛法事。又當了知。同於幻夢光影。谷響水月。影像及變化等。猶如聚沫猶如水泡。猶如陽焰猶如芭蕉。如狂如醉。如害如怨。如飲尿友喻。如假子喻毒蛇篋。是空無願遠離無取虛偽不堅。如是等類差別無量。問圓成實自性當云何知。答當正了知。如先所說差別之相。所謂真如實際法界。如是等類無量差別。復當了知所餘差別。謂無形色不可覩見。無所依住無所攀緣。不可顯現不可了別。不可施為不可宣說。離諸戲論無取無捨。如是等類差別無量。問此三自性幾自非染能令他染。答一。問幾唯自染。答一。問幾自清淨令他清淨。答一。如染當知苦亦爾。問遍計所執自性以何為喻。答譬如虛空。問依他起自性以何為喻。答如害如怨。問圓成實自性以何為喻。答譬如無盡大寶伏藏。

 

問遍計所執自性由何故遍計。答由依他起自性故。問依他起自性由何故依他。答由因緣故。問圓成實自性由何故圓成實。答由一切煩惱眾苦所不雜染故。又由常故。

 

問如說能取真實義慧是無分別。云何應知無分別相。為由不作意故。為由超過彼故。為由無所有故。為由是彼性故。為由於所緣境作加行故。若由無作意故者。彼與如理作意相應不應道理。熟眠狂醉應成此過。若由超過彼故者。云何不與聖教相違。如說三界所有諸心心所皆是分別。若由無所有故者。云何此慧非成非心所。若由是彼性故者。云何此慧非成色自性。及非貫達相。若由於所緣境作加行故者。云何不謗無分別慧離加行性。若如是等皆不應理。云何當知無分別慧。答於所緣境離加行故。此所緣境離有無相諸法真如。即此亦是離諸分別。由先勢力所引發故。雖離加行。若於真如等持相應妙慧生時。於所緣相能現照取。是故此慧名無分別。

 

如是已說真實義分決擇。由五因緣當知菩薩所有威德不可思議。何等為五。一者菩薩所有威德超過一切尋思境故。二者菩薩所有威德世間譬喻不可得故。三者菩薩所有威德唯繫屬善磨瑩心故。四者菩薩所有威德與不定地心一向不同分故。五者菩薩所有威德一向繫屬定地心故。

 

復次於大乘中有十法行。能令菩薩成熟有情。何等為十。謂於大乘相應菩薩藏攝契經等法。書持供養惠施於他。若他正說恭敬聽聞。或自翫讀或復領受。受已廣音而為諷誦。或復為他廣說開示。獨處空閑思量觀察隨入修相。問如是十種法行。幾是能生廣大福德道。答一切。問幾是加行道。答一。謂第九。問幾淨障道。答一。謂第十。如是種類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復次如聞所成地攝大乘中說。大菩提由五種相應。當了知。謂自性故。功能故。方便故。轉故。還故。而未分別。今當解釋。

 

云何大菩提自性。謂勝聲聞獨覺轉依。當知此轉依復有四種相。一生轉所依相。二不生轉所依相。三善觀察所知果相。四法界清淨相。生轉所依相者。謂佛相續出世間道生轉所依。若不爾不得此轉依。此道應當不生不轉。若遠離彼而有此事。未轉依時先應有此。不生轉所依相者。謂一切煩惱及諸習氣不生轉所依。若不爾不得此轉依。一切煩惱及諸習氣便有眾緣和合不生不轉應不可得。善觀察所知果相者。謂此轉依是善通達所知真實。所知真如果。若不爾諸佛自性應更觀察。更有所斷。更有所滅。法界清淨相者。謂此轉依已能除遣一切相故。是善清淨法界所顯。若不爾此應無常。應可思議。然此轉依是常住相不可思議。復次此不可思議說名無二。由五種相應當了知。一由自性故。二由處故。三由住故。四由一性異性故。五由成所作故。

 

云何由自性故。不可思議。謂或即色或離色。如是不可思議。或即受想行識。或離受想行識。如是不可思議。或即地界或離地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即水界火界風界或離水界火界風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即眼處或離眼處。如是不可思議。或即耳鼻舌身意處。或離耳鼻舌身意處。如是不可思議。或有或非有。如是不可思議云何由處故不可思議。謂或在欲界或離欲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在色界無色界。或離色界無色界。如是不可思議。或在人中或離人中。或在天上或離天上。如是不可思議。或在東方或離東方。或在南西北方上下方維。或離南西北方上下方維。如是不可思議。

 

云何由住故不可思議。謂安住如是如是色類樂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如是如是色類奢摩他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有心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無心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如是色類聖住。如是不可思議。安住如是色類天住梵住。如是不可思議。

 

云何一性異性不可思議。謂一切佛同安住一無漏界中。為是一性。為是異性。如是不可思議。

 

云何成所作故不可思議。謂如是如是如來同界同智勢力勇猛住無漏界。依此轉依能作一切有情義利。如是不可思議。此復二因緣故當知不可思議。謂離言說義故。及過語言道故不可思議。又出世間故。無有世間能為譬喻。是故不可思議。

 

云何功能。謂若略說有十自在。說名功能。謂壽自在等如本地分已說。

 

云何加行。謂若略說有四種化說名加行。一未成熟有情令成熟故。作菩薩行化。二已成熟有情令解脫故。於三千大千世界百拘胝贍部洲中。同於一時方便攝受如來之化。三即為彼所化有情作聲聞化。四即為彼所化有情作獨覺化。當知一切諸佛世尊於此四種變化事中。遍十方界功能無礙。

 

云何為轉。當知此轉略有二種。一權時轉。二畢竟轉。權時轉者。謂諸有情乃至未成熟。未解脫來諸佛世尊有變化轉。畢竟轉者。謂如無盡不可思議諸佛自性大光明轉。如是能作一切有情所作事轉。

 

云何為還。當知此還亦有二種。一權時還。二畢竟還。權時還者。謂所化有情已成熟已解脫故。從此無間諸佛世尊現般涅槃。非畢竟滅。畢竟還者。當知煩惱及諸習氣畢竟盡故。彼所依處眾苦亦盡。

 

云何能讚歎者於如來所能作饒益。謂隨所讚歎但行自利。非由讚歎於如來所有異所作猶如造瓶。何以故。如來隱善極少欲故。復有二種於如來所稱揚讚歎甚希奇法。一令讚歎者純行自利生無量福。二於遠離一切所求諸如來所而作饒益。謂於如來所如如讚歎。如是如是攝受自利。如如攝受自利。如是如是名以供養攝受如來。由此因緣生極廣大無盡福聚。又諸如來有二種事。一不可意事。二可意事。

 

復次由六種相當知略攝如來功德。一圓滿。二無垢。三不動。四無等。五能作有情利益事業。六功能。

 

云何圓滿。謂諸如來成就三界及出世間一切功德。彼出世間所有功德超過一切語言行路。是故如來一切歌詠所不能及。由此因緣彌應讚歎。云何無垢。謂諸功德有七種垢。一欲。二見。三疑。四慢。五憍。六隨眠。七慳。彼於如來一切永無。何以故。由諸如來所有功德不求他知。謂欲令他知我成就如是功德。又於此德無執著見。又於此德無有疑惑為功德耶為過失耶。又不以己所有功德與他挍量。又不觀己所有功德憍醉掉舉生欣生喜。非彼功德為諸煩惱之所隨眠。永害煩惱并習氣故。又於功德無慳悋心。謂勿令他同所證得。

 

云何不動。謂諸外道不能動故。一切魔軍不能動故。一切盜賊不能奪故。一切親屬不能壞故。一切國王不能壞故。火水風大不能變故。壽命雖盡亦無退故。由諸如來功德無盡。是故不動。

 

云何無等。謂諸如來所有功德極廣大故。極尊勝故。極眾多故。大威力故。若淨不淨一切有情無與等者。是故無等。

 

云何能作有情利益事業。謂捨所得廣大無罪所有安樂。方便示現利他加行。是故能作利益他事。

 

云何功能。謂於所作利有情事。不待作願而圓證故。彼加行智為親屬故。於彼恒時而專志故。

 

復次由五因緣。當知諸天非所歸依。何等為五。一由形相故。二由自性故。三由作業故。四由法爾故。五由因果故。

 

云何諸天由形相故。非所歸依。謂由不現見無交議故。由形暴惡有怖畏故。由習放逸有貪愛故。由捨利他無悲愍故。由不了知作與不作。於真實義不通達故。

 

云何如來由形相故是真歸依。謂由現見有交議故。由形憺怕無怖畏故。由無縱逸離貪愛故。由常不捨利有情事有悲愍故。由善了知作與不作。於真實義善通達故。

 

復由五相唯有如來是真歸依。何等為五。一為利益一切有情取菩提故。二能善轉正法眼故。三於恩怨諸有情所等心利故。四捨一切家宅親屬攝受貪愛根寂靜故。五能善解一切疑故。

 

云何諸天由自性故。非所歸依。謂彼諸天漏所隨故。性非調善能調御他不應道理。如來永離一切漏故。其性調善故。能調御一切有情。

 

云何諸天由作業故。非所歸依。謂彼諸天受用諸欲安住為業。損害有情惡業可得。如來廣大無垢靜慮安住為業。能作有情利益為業。

 

云何諸天由法爾故。非所歸依。謂諸世間及出世間吉祥盛事一切皆依自功力故。若離功力。雖於諸天極申敬事。亦不能得。雖不敬事。但作功力必能得故。

 

云何諸天由因果故。非所歸依。謂諸天身為由能感天業所得。為由供養諸天故得。為無因得。若由能感天業得者。但應歸依自所作業。非彼諸天。若無因得。應歸無因。不應歸天。若由供養諸天故。得此諸天身。為當但用供養為因。為天為俱。若唯供養天應唐捐隨所供養應感天身。若但由天供養徒設。雖不供養天應令彼獲得天身。若言俱由。謂以供養攝降諸天隨所思願皆令果遂。若爾七種所思果遂不決定故。不應道理。謂供養緣於所攝受。諸信解者於信解緣。於信解事。於能往趣最勝天身。於能果遂最勝富樂。於能滅壞阿素洛等所有怨敵。及於徙沒。

 

復次有四清淨。一名清淨。二語清淨。三自性清淨。四形相清淨。又此形相有大威德。斷諸疑網。能善記別。難化能化。天人所歸善能誨導。證出離性制諸外道。

 

復次云何當知色等想事。色等施設是假名有非實物有。謂諸名言熏習之想所建立識。緣色等想事計為色等性。此性非實物有。非勝義有。是故如此色等想法非真實有。唯是遍計所執自性。當知假有。若遣名言熏習之想所建立識。如其色等想事緣。離言說性。當知此性是實物有。是勝義有。此中道理言論成立。如菩薩地應知。若諸名言熏習之想所建立識。緣遍計所執自性為境。即說此性非內非外。非二中間少有可得。非已生。非當生。非正生。非已滅。非當滅。非正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何以故。此唯假有非勝義有故。若離名言諸法自性。當知此性凡夫所生邪執為緣。已生當生正生已滅當滅正滅。若未永斷未遍知便成雜染。若已永斷已遍知。乃成清淨。復有四法能令菩薩攝正多聞。謂多聞持。多聞證。多聞果。多聞淨。如其次第菩提願。事善友。思擇力。住空閑。應知其相。

 

問諸菩薩意樂界云何。答於諸佛法信解有性所顯故。問諸菩薩增上意樂界云何。答於諸佛法信解有德所顯故。問諸菩薩勝解界云何。答於諸佛法信解可得所顯故。問諸菩薩愍云何。答於苦現前諸有情所隨生愍傷故。問諸菩薩悲云何。答於苦因現前諸有情所隨生悲哀故。問諸菩薩慧云何。答於所知境通達如所有性故。問諸菩薩智云何。答於所知境通達盡所有性故。

 

復有三種思惟過患。謂不究竟思惟。非處思惟。顛倒思惟。

 

復次如諸菩薩所行惠施當知。此施由七種相乃得清淨。謂施物清淨。戒清淨。見清淨。心清淨。語清淨。智清淨。垢清淨。如是清淨當知一切皆有十相。云何施物清淨十相。一廣大施。謂眾多差別故。二平等施。謂無增無減故。三應時施。謂當彼所樂故。四上妙施。謂色等具足故。五清淨施。謂非不淨物所雜穢故。六如法施。謂無罪相應故。七隨樂施。謂隨求者所愛樂故。八利益施。謂隨彼所宜故。九或頓或漸施。謂觀彼求者故。十無間施。謂無斷絕故。

 

云何戒清淨十相。一發勤精進所獲財物而用惠施。二自手臂力所致財物而用惠施。三離垢污物而用惠施。四如法而施。五如法所得而用惠施。六息除諸惡而行惠施。七調伏諸根而行惠施。八殷重恭敬而行惠施。九自手而施。十於己僕從先行恩養。然後惠施他來求者。

 

云何見清淨十相。一不計度我能行施施為我所而行惠施。二不將己挍量於他。謂我是勝是等是劣而行惠施。三不觀他當有反報而行惠施。四不觀察當來有勝殊妙富樂而行惠施。五不觀施全無有果而行惠施。六不觀施不相似果而行惠施。七不觀施有顛倒果而行惠施。八不觀殺害為伴侶善而行惠施。九不觀奇變吉祥之相而行惠施。十不為世間聲譽稱讚而行惠施。

 

云何心清淨十相。一憐愛心而行惠施。謂任自性於諸有情。二珍寶心而行惠施。謂於施所。三平等心而行惠施。謂於怨親及中庸所。四調伏垢心而行惠施。謂於慳垢及蓄積垢。當知不施於他名為慳垢。自不受用名蓄積垢。五欣樂心而行惠施。謂由七相。一於未來求者發喜樂心故。二於已來求者初見便生淨信心故。三於正施時生悅豫心故。四生靜定心故。五生無足心故。六生不惱害意趣心故。七施已無追悔心故。六忍辱心而行惠施。謂於求者強遮障中能堪忍故。及無厭倦故。七以慈心而行惠施。謂於惱害者。八以悲心而行惠施。謂於有苦者。九以喜心而行惠施。謂於有功德者。十以捨心而行惠施。謂於親友所。

 

云何語清淨十相。一先於施物恣彼乞者。二彼若至時稱善來進。三遠離嚬蹙平面而視。舒顏含笑先言問訊。四以柔軟言共申談論安慰乞者。五從此無間言當施汝可愛財物欣慶斯施。六正發施言。吾今惠汝。七彼若遮障從容分布不出麁言。八於乞求者若對若背不毀不呰亦無論說。九若無施物正言詞謝許得隨與。十於乞求者。終不對面呵責驅逐輕笑戲弄。亦不令其改容懷愧。

 

云何智清淨十相。一由惠施智清淨。二由求者智清淨。三由施物智清淨。四由施加行智清淨。五由以施成熟有情智清淨。六由方便善巧智清淨。七由諸欲過患智清淨。八由除垢智清淨。九由於友遠離攝受智清淨。十由隱覆六方智清淨。

 

一由惠施智清淨者。謂於施異名。於施體相。於施訓辭。於施差別。皆如實知而行惠施。二由求者智清淨者。謂於一切有情皆住福田覺而行惠施。於諸勝劣有得有失怨恩等所。能善了知隨來求者所樂差別而行施故。又先以諸所施財物。遍於一切有情之類意樂而捨。若諸求者自然取時皆生隨喜。三由施物智清淨者。謂於一切工巧業處智善巧故。速疾能集所有財物而用惠施。或由善根之所攝受。謂於前生或現法受所感財物而用惠施。或發神通或由法受所致財物而用惠施。或他積集所有財物而用惠施。如勸導他或任彼務。

 

四由施加行智清淨者。謂於施加行能善了知。不令求者身心勞倦。自心無染而行惠施。善能分布施來求者。施貧匱者。施無依者。施惡行者。施妙行者。施自僕從。謂若貧乏中財大財隨其所應如軌行施。非不如軌。

 

五由施成熟有情智清淨者。謂善了知施。能成熟諸有情已而行惠施。以所施物與諸大眾普共行施。亦令大眾生無量福。又於貧窮樂行施者。以己財物分布與之令其行施。或有不貧內懷慳悋雖欲惠施。而不能用自財布施。即以財物與之令施。或於佛法及僧田中欲有所作。便以財物棄捨與之令彼造作。由此因緣於二門中生無量福。

 

六由方便善巧智清淨者。謂或由教導令行惠施。或強力逼令行惠施。或領彼恩令行惠施。或由生故令行惠施。或由神力而行惠施。七由諸欲過患智清淨者。謂於諸欲所有過患。如實知已而行惠施。謂於苦蘊中或時了知二種過患。一者現法。二者後法。或時了知五種過患。謂如五種過患經說。或時了知六種過患。謂此諸欲是怖增語如是等類。廣說如經。或時了知七種過患。謂知諸欲無常虛偽誑妄失法譬如幻事惑亂愚夫。或時了知八種過患。謂知諸欲如朽骸骨。如經廣說。乃至猶如樹端熟果。

 

八由除垢智清淨者。謂於除遣十四垢業。如實知已而行惠施。此如尸佉落迦經說九由於友遠離攝受智清淨者。謂能善知遠離四種惡友攝受四種善友而行惠施。此亦如尸佉落迦經說。

 

十由隱覆六方智清淨者。謂隱覆六方而行惠施。此亦如尸佉落迦經說。云何垢清淨十相。一遠離懈怠垢而行惠施。謂或內或外。或近或遠。或身疲倦或不疲倦。或身羸劣或不羸劣。而常惠施。二遠離貪垢而行惠施。謂於財物。三遠離瞋垢而行惠施。謂於求者。四遠離癡垢而行惠施。謂於因果。五遠離障垢而行惠施。言障垢者。謂四種障。一不串習。二匱乏。三耽湎。四觀果。六善分布而行惠施。此即遠離非道理垢。謂貧乏者於自僕從。若中財者即於彼所及貧苦所。若大財者即於彼所。亦於其餘來求者所。七由圓滿而行惠施。此即遠離諸減少垢。謂事圓滿。意樂圓滿。事圓滿者。復有七相。一施資產事。二施國土事。三施有情事。四施莊嚴事。五施舍宅事。六施居處事。七施內身事。意樂圓滿者。謂於內身及外財寶。獲得自性無著意樂。八由清淨而行惠施。此即遠離不清淨垢。謂由十種清淨。即無著無取等如本地分廣說。九善觀察而行惠施。此即遠離惡慧垢。謂觀察施物。觀察意樂。觀察其田。觀察施物者。謂觀察受用勝於積聚。觀察惠施勝於受用。何以故。若唯積聚不能自益。不能益他。非現法利非後法利。若諸菩薩唯自受用名自饒益。非饒益他。名現法利。非後法利。若諸菩薩能行惠施。便自發生廣大歡喜。名自饒益名饒益他。名現法利名後法利。觀察意樂者。當知意樂略有四種。一於因中無倒意樂。二於果中無著意樂。三於有情悲愍意樂。四於一切智智圓滿意樂。由如是等諸意樂故。而行惠施。觀察田者。當知略由五相。一於是處乞求可得。二於是處已有乞求復加貧匱。三於是處已有貧匱復無依怙。四於是處有無依怙復行惡行。是名為田。五於是處雖無此等。而有修行善行可得。由七種相當知非田。一乞求者極大暴惡曾為怨害。歸依怨害而有所求。二勸為善事終不能得。三心懷染污為染污事而有乞求。四為損惱而有乞求。五乞求者或自是魔或魔所魅非處乞求。六乞求父母。或復隨一非所施物。七能為無義。由此等相當知是名觀察非田。十具方便德而行惠施。此即遠離無方便過失垢。此中方便者。謂串習施。不顧身命。悲愍有情。真實義智無上菩提勝解教導。強力逼迫。處任恩報。生及神力。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五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四

復次當知菩薩毘奈耶略有三聚。初律儀戒毘奈耶聚。如薄伽梵為諸聲聞所化有情略說毘奈耶相。當知即此毘奈耶聚。云何攝善法戒毘奈耶聚。謂諸菩薩於攝善法戒勤修習時。略於六心應善觀察。何等為六。一輕蔑心。二懈怠俱行心。三有覆蔽心。四勤勞倦心。五病隨行心。六障隨行心。若諸菩薩於善法中。所有輕心無勝解心及陵蔑心名輕蔑心。若有懶墮憍醉放逸所纏繞心。名懈怠俱行心。若貪欲等隨有一蓋。或諸煩惱及隨煩惱所纏繞心。名有覆蔽心。若住勇猛增上精進。身疲心倦映蔽其心。名勤勞倦心。若有諸病損惱其心。無有力能不堪修行。名病隨行心。若有喜樂談論等障。隨逐其心。名障隨行心。菩薩於此六種心中。應正觀察。我於如是六種心中。為有隨一現前行耶。為無有耶。於前三心。菩薩一向不應生起。設已生起不應忍受。若有忍受而不棄捨。遍於一切。皆名有罪。勤勞倦心現在前時。由此心故捨善方便。若為暫息身心疲惱。當於善法多修習者。當知無罪。若於一切畢竟捨離。謂我何用精勤修習如是善法。令我現在安住此苦。若如是者當知有罪。病隨行心現在前時。菩薩於此無有自在。不隨所欲修善加行。雖復忍受而無有罪。障隨行心現在前時。若不隨欲墮在其中。或觀此中有大義利。雖復忍受而無有罪。若隨所欲故入其中。或觀是中無有義利。或少義利而故忍受。當知有罪。如是六心前三生已而忍受者。一向有罪。病隨行心。雖復忍受。一向無罪。餘之二心若生起已而忍受者。或是有罪或是無罪。若諸菩薩於作有情利益戒中勤修習時。當正觀察六處攝行。所謂自他。財衰。財盛。法衰。法盛。是名六處。言財衰者。謂衣食等未得不得得已斷壞。與此相違當知財盛。言法衰者。謂越所學。於先未聞勝義所攝如來所說微妙法句。不得聽聞。如不聽聞先所未聞。如是於先所未思惟不得思惟。有聽聞障有思惟障。設得聞思尋復忘失。於所未證修所成善。而未能證。設證還退。與此相違當知法盛。此中菩薩作自法衰。令他財盛。此不應為。如令財盛。法盛亦爾。此中義者越學所攝。及能隨順越學所攝。或於證法退失所攝。當知法衰。又諸菩薩作自財衰令他財盛。若此財盛不引法衰。此則應為。若引法衰。此不應為。如令財盛法盛亦爾。又諸菩薩作自財盛。令他財盛。此則應為。如令財盛。法盛亦爾。又諸菩薩作自法盛。令他財盛。此則應為。如令財盛。法盛亦爾。於如是事若不修行名為有罪。若正修行是名無罪。

 

如是且說菩薩所受三種律儀略毘奈耶。菩薩於中常應作意思惟修學。若有於此三種所受菩薩戒中。隨有所闕當知非護。當言不護菩薩律儀。不當言護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勤守護。亦能精勤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一切菩薩律儀。若有為令他了知故。隨順他故由他勸導受菩薩戒。非自所起增上意樂。隨觀隨察。自生淨信。於諸有情住憐愍心。愛樂善法受菩薩戒。當言。此非真實防護。亦非圓滿修習善法。亦不能得彼果勝利。與此相違當知乃名真實防護亦能獲得彼果勝利。

 

復次若有不捨如是律儀。當知餘生亦得隨轉非彼捨者。又捨因緣略有四種。一者決定發起受心不同分心。二者若於有所識別大丈夫前故意發起棄捨語言。三者總別毀犯四種他所勝法。四者若以增上品纏總別毀犯隨順四種他所勝法。由此因緣當知棄捨菩薩律儀。若有還得清淨受心。復應還受。復次若有出家菩薩。除三衣外所有長物。佛所聽畜身所受用順安樂住。若故思擇施來求者。當知無罪。若顧善品非慳貪障而不施者。亦無有罪。諸有葉紙已書正法。有嬰兒慧眾生來乞。若施與之當知有罪。若勸他施亦名有罪。除作是心。我今惠彼欲試其人於甚深法堪受持不。能信解不。如是無罪。若以葉紙書似正法及外道論。或先已書授彼信解眾生手中。或勸他與當知有罪。菩薩唯應勸彼棄捨手中異論。或令書寫諸佛聖教。或自欲知彼不堅實不應開示。或有葉紙猶未書寫。有來求乞爾時菩薩應問彼言。汝今何用如是物。為彼若答言我欲轉賣以充食用。若此葉紙為書正法則不應與。有財物者應施價直。若無價直二俱不與。亦無有罪。彼若答言我求此物為書正法。即以葉紙應施與之。仍告彼言隨意受用。彼若欲書下劣典籍。不與無罪。如書下劣書等亦爾。若欲書寫最勝經典。不施與者當知有罪。若諸菩薩於己有恩諸有情所。隨順恩想相續發起親友意樂。以有染心方便攝受。欲為朋黨。當知有罪。或於有怨諸有情所。隨順怨想相續。發起怨讎意樂。有穢濁心當知有罪。或於無恩無怨諸有情所相續。發起中庸。意樂放捨意樂。當知有罪。若有現前求欲出家。隨順觀察時。有過患却有過患不度出家當知無罪。若有安住憐愍彼心。雖度出家亦無有罪。如說出家受具足戒。與作依止。攝為徒眾當知亦爾。由如是等所有行相。當知菩薩三種戒蘊皆得圓滿。

 

復次先已廣說施等。今當略說。謂諸菩薩所有布施。略與五種功德相應得入布施到彼岸數。何等為五。一者無著。二者無戀。三者無罪。四無分別。五者迴向。如施戒等當知亦爾。無著者。謂於一切種施等障法中。無有罣礙。無戀者。謂於有染及彼果中。心無繫著。無罪者。謂遠離一切種施等隨煩惱。無分別者。謂於施等不觀遍計所執自性。迴向者。謂以一切施等諸行。願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如是菩薩由此五德。攝受一切波羅蜜多名菩薩施。乃至名菩薩慧。名一切施。乃至名一切慧。名艱難施。乃至名艱難慧。廣說一切嗢拕南頌。皆隨決了一切。皆如本地分說。

 

復次於施波羅蜜多。由內及外有十隨煩惱。對治彼故得施波羅蜜多十種清淨。如菩薩地已說。由增一次第。依於外門有五隨煩惱。一遍染惱性。二棄捨性。三不持可樂性。四意望不圓滿性。五不成熟性。依於內門有五隨煩惱。一不出離性。二雜染惱性。三不劣薄性。四現前墮性。五盡滅法性。復次前戒品中已說十種尸羅清淨。當知初一是意樂清淨。餘九是加行清淨。於加行中復有五種。一無間缺加行。二遍修治加行。三迴向加行。四助伴加行。五守護加行。第二第三為初加行。第四為第二加行。第五為第三加行。第六第七第八第九為第四加行。第十為第五加行。

 

復次忍波羅蜜多十清淨中。當知略有二種清淨。謂前九種名思擇力清淨。其第十種名修習力清淨。思擇力清淨復有四種。一遠離罪生清淨。二彼不現行清淨。三無罪生清淨。四遠離彼因緣清淨。一種二種三種三種如其次第。不忍因緣復有三種。一無慚。二無愧。三無哀愍性。

 

復次精進波羅蜜多有十清淨。一安處清淨。二純熟清淨。三策發清淨。四方便清淨。五不虛時住清淨。六不艱辛住清淨。七出離清淨。八攝受助伴清淨。九速疾神通清淨。十無盡性清淨。復次靜慮波羅蜜多有十清淨。一清淨清淨。二無漏清淨。三根本方便清淨。四證得根本清淨。五自在方便清淨。六住自在清淨。七引發神通自在清淨。八成熟有情自在清淨。九降伏外道自在清淨。十無上離繫清淨。復次慧波羅蜜多有五清淨。一通達諸相清淨。二通達緣起清淨。三通達教導清淨。四通達士用清淨。五通達證得清淨。

 

復次云何菩薩於身住循身觀。謂於相身循環觀真如身。如於身。於受心法隨其所應當知亦爾。云何菩薩為令未生惡不善法得不生故生欲。乃至廣說。謂於真如境繫心令住。為令一切相及麁重未得現前。內未生者得不生故生欲。乃至廣說。如令未生得不生故。如是。已生已得現前於內生者為令斷故。於能對治所有善法。未生令生。已生令住。乃至廣說。當知此中於念住位最初繫心置所緣境。次於所緣令心安住。勤修正斷。次得定已復令此定善圓滿故。於神足中勤修加行。定圓滿已為令一切相及麁重得離繫故。依信等根修加行道。加行道中根是下品。力是上品。如是正修加行道已。次得覺支通達實際。達實際已次修道支。漸漸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一切障皆得解脫。

 

復次相麁重縛當知差別有十四種。一根縛。二境縛。三有情展轉更相愛縛。四建立縛。謂器世間諸所有根依之而轉故名建立。五於所知境無智縛。六於能知智無智縛。七後有愛縛。八無有愛縛。九執著不平等因及無因縛。十證得增上慢縛。十一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縛。十二執著補特伽羅自性縛。十三補特伽羅遍知增上慢縛。十四法遍知增上慢縛。復次依空勤修念住菩薩。略於六種妄想縛中。當令其心速得解脫。云何名為六種想縛。所謂於身乃至於法發起內想。是初想縛。即於是中發起外想。是第二想縛。即於是中起內外想。是第三想縛。若於十方無數無量諸有情界願令解脫修習念住。此中諸想是第四想縛。若由此故於身等境循觀而住。此中諸想是第五想縛。即於身等循觀住者。此中諸想是第六想縛。即於此中循環觀故。復有十一後後想縛。云何十一後後想縛。謂於身等住循身等觀者。於諸雜染清淨諦中所起第一義想。是名初縛。即於雜染第一義中所起造作想。是第二縛。即於清淨第一義中所起無造作想。是第三縛。即於無造作第一義中所起常想。是第四縛。即於造作雜染中所起流轉想。是第五縛。即於常中所起無變異想。是第六縛。即於流轉中由有苦有變異故所起苦性想。是第七縛。即於此中由生滅住異自相故。自相有變異故所起彼自相想。是第八縛。即於無變異及有變異第一義中所起。能攝染污清淨一切法想。是第九縛。即於雜染清淨一切法中。所有我無染淨想。是第十縛。即於雜染清淨諸法。所起無自性相想。是第十一縛。由諸菩薩於此後後諸行想縛所知境界正觀察故。能依於空善修念住。令心解脫。於此想縛得解脫故。一切想縛皆得解脫。

 

復次於大乘中或有一類惡取空故。作如是言。由世俗故一切皆有。由勝義故一切皆無。應告彼言。長老何者世俗。何者勝義。如是問已彼若答言若一切法皆無自性是名勝義。若於諸法無自性中自性可得。是名世俗。何以故。無所有中建立世俗假設名言而起說故。應告彼曰。汝何所欲名言世俗為從因有自性可得。為唯名言世俗說有。若名言世俗從因有者。名言世俗從因而生而非是有。不應道理。若唯名言世俗說有。名言世俗無事而有。不應道理。又應告言。長老何緣諸可得者此無自性如是。問已彼若答言顛倒事故。復應告言。汝何所欲此顛倒事為有為無。若言有者。說一切法由勝義故皆無自性。不應道理。若言無者。顛倒事故。諸可得者此無自性。不應道理。

 

復次當知由五相故思擇大乘經起因緣說。謂為於說者生恭敬故起第一說。為攝眾故起第二說。為於正法生尊重故起第三說。為敘事故起第四說。為欲宣說真實義故。及多所作故起第五說。

 

復次依十二處自相共相觀故。有十種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當知此中六種觀自相。四種觀共相。謂於十二處眼等名言假立相中。能遍了知唯名言相。是名第一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於十二處能遍了知攝受虛妄分別種種生相。是名第二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於十二處能遍了知依因轉相。是名第三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於十二處能遍了知相壞轉相。是名第四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於十二處能遍了知清淨轉相。是名第五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當知此中依二種業有二清淨。一生起清淨。二寂滅清淨。復次於十二處能遍了知所有名言安足處相。是名第六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如是六種觀察自相。復次即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自性。是名第七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即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無分別所行相。是名第八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即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出世法所行相。是名第九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復次即於如是十二處中。能遍了知共相清淨因相。是名第十無顛倒道能證所有不共佛法。如是四種觀察共相。

 

復次當知由八殊勝於諸住地後後轉勝。一意樂殊勝。二心清淨殊勝。三悲殊勝。四波羅蜜多殊勝。五成熟有情殊勝。六見諸佛往趣承事供養殊勝。七生殊勝。八神力殊勝。復次勝義諦有五種相。一離名言相。二無二相。三超過尋思所行相。四超過諸法一異性相。五遍一切一味相。

 

此勝義諦離名言相。及無二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如理請問菩薩問解甚深義密意菩薩言。最勝子。言一切法無二一切法無二者。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二。解甚深義密意菩薩。告如理請問菩薩曰。善男子。一切法者略有二種。一者有為。二者無為。是中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最勝子。如何有為非有為非無為。無為亦非無為非有為。善男子。言有為者。乃是本師假施設句。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有為。善男子。言無為者。亦墮言辭。設離有為無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然非無事而有所說。何等為事。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想。謂之有為。善男子。言無為者。亦是本師假施設句。若是本師假施設句。即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若是遍計所集言辭所說。即是究竟種種遍計言辭所說。不成實故非是無為。善男子。言有為者。亦墮言辭。設離無為有為。少有所說其相亦爾。然非無事而有所說。何等為事。謂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想。謂之無為。最勝子。如何此事彼諸聖者。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想。或謂有為或謂無為。善男子。如善幻師或彼弟子。住四衢道積集瓦礫草葉木等。現作種種幻化事業。所謂象身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若諸眾生愚癡頑鈍惡慧種類無所曉知。於瓦礫草葉木等上諸幻化事。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見者實有象身。實有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彼於後時應更觀察。若有眾生非愚非鈍。善慧種類有所曉知。於瓦礫草葉木等上諸幻化事。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見者無實象身。無實馬身車身步身。末尼真珠。瑠璃螺貝。璧玉珊瑚。種種財穀庫藏等身。然有幻狀迷惑眼事。於中發起大象身想。或大象身差別之想。乃至發起種種財穀庫藏等想。或彼種類差別之想。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愚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彼於後時不須觀察。如是若有眾生是愚夫類。是異生類。未得諸聖出世間慧。於一切法離言法性。不能了知。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實有有為無為。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彼於後時應更觀察。若有眾生非愚夫類。已見聖諦。已得諸聖出世間慧。於一切法離言法性。如實了知。彼於一切有為無為。見已聞已作如是念。此所得者決定無實有為無為。然有分別所起行相。猶如幻事迷惑覺慧。於中發起為無為想。或為無為差別之想。不如所見。不如所聞。堅固執著隨起言說。唯此諦實餘皆癡妄。為欲表知如是義故。亦於此中隨起言說。彼於後時不須觀察。如是善男子。彼諸聖者於此事中。以聖智聖見。離名言故。現等正覺。即於如是離言法性。為欲令他現等覺故。假立名想。謂之有為。謂之無為。爾時解甚深義密意菩薩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佛說離言無二義  甚深非愚之所行
 愚夫於此癡所惑  樂著二依言戲論
 彼或不定或邪定  流轉極長生死苦
 復違如是正智論  當生牛羊等類中

 

復次勝義諦超過尋思所行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法涌菩薩白佛言。世尊。從此東方過七十二殑伽河沙等世界。有世界。名具大名稱。是中如來號廣大名稱。我於先曰從彼佛土發來至此。我於彼佛土曾見。一處有七萬七千外道并其師首。同一會坐為思諸法勝義諦相。彼共思議稱量觀察。遍推求時於一切法勝義諦相。竟不能得。唯除種種意解。別異意解。變異意解。互相違背共興諍論。口出矛[矛*(替-曰+貝)]。更相[矛*(替-曰+貝)]已刺已。惱已壞已。各各離散。世尊。我於爾時竊作是念。如來出世甚奇希有。由出世故。乃於如是超過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亦有通達作證可得。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法涌菩薩曰。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我於超過一切尋思勝義諦相現等正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現開解施設照了。何以故。我說勝義是諸聖者內自所證。尋思所行是諸異生展轉所證。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復次法涌。我說勝義無相所行。尋思但行有相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復次法涌。我說勝義不可言說。尋思但行言說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復次法涌。我說勝義絕諸表示。尋思但行表示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復次法涌。我說勝義絕諸諍論。尋思但行諍論境界。是故法涌。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超過一切尋思境相。法涌。當知譬如有人盡其壽量習辛苦味。於蜜石蜜上妙美味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或於長夜由欲貪勝解諸欲熾火所燒然故。於內除滅一切色聲香味觸相妙遠離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或於長夜由言說勝解。樂著世間綺言說故。於內寂靜聖默然樂。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或於長夜由見聞覺知表示勝解。樂著世間諸表示故。於永除斷一切表示薩迦耶滅究竟涅槃。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法涌。當知譬如有人於其長夜由有種種我所攝受諍論勝解。樂著世間諸諍論故。於北拘盧洲無我所。無攝受。離諍論。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如是法涌。諸尋思者於超一切尋思所行勝義諦相。不能尋思。不能比度。不能信解。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內證無相之所行  不可言說絕表示
 息諸諍論勝義諦  超過一切尋思相

 

復次勝義諦超過諸法一異性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善清淨慧菩薩白佛言。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甚深超過諸法一異性相。難可通達。世尊。我即於此曾見一處有眾菩薩等。正修行勝解行地。同一會坐皆共思議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異性相。於此會中一類菩薩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一類菩薩復作是言。非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然勝義諦相異諸行相。有餘菩薩疑惑猶豫復作是言。是諸菩薩誰言諦實。誰言虛妄。誰如理行。誰不如理。或唱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唱是言。勝義諦相異諸行相。世尊我見彼已竊作是念。彼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善清淨慧菩薩曰。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說。彼諸善男子愚癡頑鈍。不明不善不如理行。於勝義諦微細甚深超過諸行一異性相。不能解了。何以故。善清淨慧。非於諸行如是行時。名能通達勝義諦相。或於勝義而得作證。何以故。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應於今時一切異生皆已見諦。又諸異生皆應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應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已見諦者於諸行相應不除遣。若不除遣諸行相者。應於相縛不得解脫。此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解脫故。於麁重縛亦應不脫。由於二縛不解脫故。已見諦者應不能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不應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諸異生皆已見諦非諸異生已能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亦非已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相。不應道理。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善清淨慧。由於今時非見諦者於諸行相。不能除遣。然能除遣。非見諦者於諸相縛不能解脫然能解脫。非見諦者於麁重縛不能解脫。然能解脫。以於二障能解脫故。亦能獲得無上方便安隱涅槃。或有能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相。不應道理。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復次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諸行相墮雜染相。此勝義諦相亦應如是墮雜染相。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一切行相共相名勝義諦相。善清淨慧。由於今時勝義諦相。非墮雜染相。諸行共相名勝義諦相。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相。不應道理。又勝義相與諸行相一向異相。不應道理。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復次善清淨慧。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異者。如勝義諦相於諸行相無有差別。一切行相亦應如是無有差別。修觀行者。於諸行中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知。不應後時更求勝義。若勝義諦相與諸行相一向異者。應非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是勝義相。又應俱時別相成立。謂雜染相及清淨相。善清淨慧。由於今時一切行相皆有差別。非無差別。修觀行者。於諸行中如其所見如其所聞。如其所覺如其所知。復於後時更求勝義。又即諸行唯無我性唯無自性之所顯現名勝義相。又非俱時染淨二相別相成立。是故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一向異。不應道理。若於此中作如是言。勝義諦相與諸行相都無有異。或一向異者。由此道理當知。一切非如理行。不如正理。善清淨慧。如螺貝上鮮白色性不易施設與彼螺貝一相異相。如螺貝上鮮白色性。金上黃色亦復如是。如箜篌聲上美妙曲性不易施設與箜篌聲一相異相。如黑沈上有妙香性。不易設施與彼黑沈一相異相。如胡椒上辛猛利性不易設施與彼胡椒一相異相。如胡椒上辛猛利性。訶梨淡性亦復如是。如蠹羅綿上有柔軟性。不易施設與蠹羅綿一相異相。如熟酥上所有醍醐不易施設與彼熟蘇一相異相。又如一切行上無常性。一切有漏法上苦性。一切法上補特伽羅無我性。不易施設與彼行等一相異相。又如貪上不寂靜相。及雜染相不易施設此與彼貪一相異相。如於貪上於瞋癡上當知亦爾。如是善清淨慧。勝義諦相不可施設與諸行相一相異相。善清淨慧。我於如是微細。極微細甚深。極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超過諸法一異性相勝義諦相。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行界勝義相  離一異性相
 若分別一異  彼非如理行
 眾生為相縛  及為麁重縛
 要勤修止觀  爾乃得解脫

 

復次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世尊告長老善現曰。善現。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汝於有情界中。知幾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長老善現白佛言。世尊。我知有情界中少分有情離增上慢。記別所解。世尊。我知有情界中有無量無數不可說有情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記別所解。世尊。我於一時住阿練若大樹林中。時有眾多苾芻。亦於此林依近我住。我見彼諸苾芻。於日後分展轉聚集。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相法。記別所解。於中一類由得蘊故。得蘊相故。得蘊起故。得蘊盡故。得蘊滅故。得蘊滅作證故。記別所解。如此一類由得蘊故。復有一類。由得處故。復有一類。得緣起故當知亦爾。復有一類。由得食故。得食相故。得食起故。得食盡故。得食滅故。得食滅作證故。記別所解。復有一類。由得諦故。得諦相故。得諦遍知故。得諦永斷故。得諦作證故。得諦修習故。記別所解。復有一類。由得界故。得界相故。得界種種性故。得界非一性故。得界滅故。得界滅作證故記別所解。復有一類。由得念住故。得念住相故。得念住能治所治故。得念住修故。得念住未生令生故。得念住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如有一類。得念住故。復有一類。得正斷故。得神足故。得諸根故。得諸力故。得覺支故當知亦爾。復有一類。得八支聖道故。得八支聖道相故。得八支聖道能治所治故。得八支聖道修故。得八支聖道未生令生故。得八支聖道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廣故。記別所解。世尊。我見彼已竊作是念。此諸長老依有所得現觀。各說種種想法。記別所解。當知彼諸長老一切皆懷增上慢。為增上慢所執持故。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不能解了。是故世尊。甚奇。乃至世尊。善說。如世尊言勝義諦相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極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世尊。此聖教中修行苾芻。於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尚難通達。況諸外道。爾時世尊告長老善現曰。如是如是善現。我於微細最微細。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現正等覺。現等覺已。為他宣說顯示開解。施設照了。何以故。善現。我已顯示於一切蘊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我已顯示於一切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中。清淨所緣是勝義諦。此清淨所緣於一切蘊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如於蘊中。如是於一切處中乃至一切道支中。是一味相無別異相。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復次善現。修觀行苾芻。通達一蘊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已。更不尋求各別餘蘊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真如勝義法無我性。唯即隨此真如勝義。無二智為依止故。於遍一切一味相勝義諦。審察趣證。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復次善現。如彼諸蘊展轉異相。如彼諸處緣起食諦界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展轉異相。若一切法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異相者。是則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亦應有因。從因所生。若從因生。應是有為。若是有為。應非勝義。若非勝義。應更尋求餘勝義諦。善現。由此真如勝義法無我性。不名有因。非因所生。亦非有為。是勝義諦得此勝義更不尋求餘勝義諦。唯有常常時。恒恒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諸法法性安立。法界安住。是故善現。由此道理。當知勝義諦是遍一切一味相善現。譬如種種非一品類異相色中。虛空無相。無分別。無變異。遍一切一味相。如是異性異相一切法中勝義諦。遍一切一味相。當知亦然。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此遍一切一味相  勝義諸佛說無異
 若有於中異分別  彼定愚癡依上慢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六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五

復次心意識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廣慧菩薩請問佛言。如世尊說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心意識祕密善巧菩薩。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廣慧菩薩曰。善哉。善哉。廣慧。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心意識祕密義。廣慧當知於六趣生死。彼彼有情。墮彼彼有情眾中。或在卵生。或在胎生。或在濕生。或在化生。身分生起。於中最初一切種子心識成熟。展轉和合。增長廣大。依二執受。一者有色諸根及所依執受。二者相名分別言說戲論習氣執受。有色界中具二執受。無色界中不具二種。復次廣慧。此識亦名阿陀那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隨逐執持故。亦名阿賴耶識。何以故。由此識於身攝受藏隱同安危義故。亦名為心。何以故。由此識色聲香味觸等積集滋長故。復次廣慧。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六識身轉。謂眼識耳鼻舌身意識。此中有識。眼及色為緣生眼識。與眼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有識。耳鼻舌身及聲香味觸為緣生耳鼻舌身識。與耳鼻舌身識俱隨行同時同境有分別意識轉。廣慧。若於爾時一眼識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眼識同所行轉。若於爾時二三四五諸識身轉。即於此時唯有一分別意識。與五識身同所行轉。廣慧。譬如大暴水流。若有一浪生緣現前。唯一浪轉。若二若多浪生緣現前。有多浪轉。然此暴水自類恒流無斷無盡。又如善淨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如是廣慧。由似暴流阿陀那識為依止。為建立故。若於爾時有一眼識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一眼識轉。若於爾時乃至有五識身生緣現前。即於此時五識身轉。廣慧。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於心意識祕密善巧。然諸如來不齊於此施設。彼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廣慧。若諸菩薩於內各別如實不見阿陀那。不見阿陀那識。不見阿賴耶。不見阿賴耶識。不見積集。不見心。不見眼色及眼識。不見耳聲及耳識。不見鼻香及鼻識。不見舌味及舌識。不見身觸及身識。不見意法及意識。是名勝義善巧菩薩。如來施設彼為勝義善巧菩薩。廣慧。齊此名為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於心意識一切祕密善巧菩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復次一切法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德本菩薩請問佛言。世尊。如世尊說於諸法相善巧菩薩。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者。齊何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何施設彼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德本菩薩曰。善哉。善哉。德本。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說諸法相。謂諸法相略有三種。何等為三。一者遍計所執相。二者依他起相。三者圓成實相。云何諸法遍計所執相。謂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別。乃至為令隨起言說。云何諸法依他起相。謂一切法緣生自性。則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乃至招集純大苦蘊。云何諸法圓成實相。謂一切法平等真如。於此真如諸菩薩眾勇猛精進。為因緣故。如理作意。無倒思惟。為因緣故。乃能通達。於此通達漸漸修集。乃至無上正等菩提方證圓滿。復次德本。如眩瞖人眼中所有眩瞖過患。遍計所執相當知亦爾。如眩瞖人眩瞖眾相。或髮毛輪蜂蠅苣蕂。或復青黃赤白等相差別現前。依他起相當知亦爾。如淨眼人遠離眼中眩瞖過患。即此淨眼本性所行無亂境界。圓成實相當知亦爾。復次德本。譬如清淨頗胝迦寶。若與青染色合。則似帝青大青末尼寶像。由邪執取帝青大青末尼寶故。惑亂有情。若與赤染色合。則似虎珀末尼寶像。由邪執取虎珀末尼寶故。惑亂有情。若與綠染色合。則似末羅羯多末尼寶像。由邪執取末羅羯多末尼寶故。惑亂有情。若與黃染色合。則似金像。由邪執取真金像故。惑亂有情。如是德本。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染色相應。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言說習氣。當知亦爾。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珀末羅羯多金等邪執。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執。當知亦爾。如彼清淨頗胝迦寶。依他起相。當知亦爾。如彼清淨頗胝迦上所有帝青大青。虎珀末羅羯多真金等相。於常常時。於恒恒時。無有真實。無自性性。即依他起相上由遍計所執相。於常常時。於恒恒時。無有真實。無自性性。圓成實相當知亦爾。復次德本。相名相應以為緣故。遍計所執相而可了知。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執以為緣故。依他起相而可了知。依他起相上遍計所執相無執以為緣故。圓成實相而可了知。復次德本。若諸菩薩能於諸法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無相之法。若諸菩薩如實了知依他起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雜染相法。若諸菩薩如實了知圓成實相。即能如實了知一切清淨相法。復次德本。若諸菩薩能於依他起相上。如實了知無相之法。即能斷滅雜染相法。若能斷滅雜染相法。即能證得清淨相法。如是德本。由諸菩薩如實了知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故。如實了知諸無相法。雜染相法。清淨相法。如實了知無相法故。斷滅一切雜染相法。斷滅一切雜染相法故。證得一切清淨相法。齊此名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如來齊此施設彼為於諸法相善巧菩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若不了知無相法  雜染相法不能斷
 不斷雜染相法故  壞證微妙淨相法
 不觀諸行眾過失  放逸過失害眾生
 懈怠住法動法中  無有失壞可憐愍

 

復次諸法無自性相。當知如解深密經中。勝義生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曾獨在靜處。心生如是尋思。世尊以無量門曾說諸蘊所有自相。生相。滅相。永斷。遍知。如說諸蘊。諸處緣起諸食亦爾。以無量門曾說諸諦所有自相。遍知。永斷。作證。修習。以無量門曾說諸界所有自相。種種界性。非一界性永斷遍知。以無量門曾說念住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習未生令生。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長廣大。如說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亦復如是。以無量門曾說八支聖道所有自相。能治所治。及以修習未生令生。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長廣大。世尊復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未審。世尊依何密意作如是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我今請問如來斯義。唯願如來哀愍。解釋說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說是語已。

 

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善哉善哉。勝義生。汝所尋思甚為如理。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汝今為欲利益安樂無量眾生。哀愍世間及諸天人阿素洛等。為令獲得義利安樂故。發斯問。汝應諦聽。吾當為汝解釋所說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有密意。

 

勝義生。當知我依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謂相無自性性。生無自性性。勝義無自性性。善男子。云何諸法相無自性性。所謂諸法遍計所執相。何以故。此由假名安立為相。非由自相安立為相。是故說名相無自性性。云何諸法生無自性性。所謂諸法依他起相。何以故。此由依他緣力故有。非自然有。是故說名生無自性性。云何諸法勝義無自性性。所謂諸法由生無自性性故。說名無自性性。即緣生法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於諸法中若是清淨所緣境界。我顯示彼以為勝義無自性性。依他起相非是清淨所緣境界。是故亦說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復有諸法圓成實相。亦名勝義無自性性。何以故。一切諸法法無我性名為勝義。亦得名為無自性性。以是諸法勝義諦故。無自性性之所顯故。由此因緣名為勝義無自性性。善男子。譬如空華。相無自性性當知亦爾。譬如幻像。生無自性性當知亦爾。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譬如虛空唯是眾色無性所顯遍一切處。一分勝義無自性性。當知亦爾。法無我性之所顯故。遍一切故。善男子。我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皆無自性。

 

勝義生。當知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何以故。若法自相都無所有則無有生。若無有生則無有滅。若無生無滅則本來寂靜。若本來寂靜則自性涅槃。於中都無少分所有更可令其般涅槃故。是故我依相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善男子。我亦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何以故。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於常常時。於恒恒時。諸法法性。安住無為。一切雜染不相應故。於常常時。於恒恒時。諸法法性安住故無為。由無為故。無生無滅。一切雜染不相應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是故我依法無我性所顯。勝義無自性性密意說言一切諸法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

 

復次勝義生。非由有情界中諸有情類。別觀遍計所執自性。為自性故。亦非由彼別觀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為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然由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增益遍計所執自性故。我立三種無自性性。由遍計所執自性相故。彼諸有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隨起言說。如如隨起言說。如是如是由言說熏習心故。或由言說隨覺故。或由言說隨眠故。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中。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相。如如執著。如是如是於依他起自性。及圓成實自性上。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由是因緣。生當來世依他起自性。由此因緣。或為煩惱雜染所染。或為業雜染所染。或為生雜染所染。於生死中長時馳騁。長時流轉。無有休息。或在那落迦。或在傍生。或在餓鬼。或在天上。或在阿素洛。或在人中。受諸苦惱。

 

復次勝義生。若諸有情從本已來。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能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我為彼故。依生無自性性宣說諸法。彼聞是已。能於一切緣生行中。隨分解了無常無恒。是不安隱變壞法已。於一切行心生怖畏。深起厭患。心生怖畏。深厭患已遮止諸惡。於諸惡法能不造作。於諸善法能勤修習。習善因故。未種善根能種善根。未清淨障能令清淨。未熟相續能令成熟。由此因緣。多修勝解。亦多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彼雖如是種諸善根。乃至積集福德智慧二種資糧。然於生無自性性中。未能如實了知相無自性性。及二種勝義無自性性。於一切行未能正厭。未正離欲。未正解脫。未遍解脫煩惱雜染。未遍解脫諸業雜染。未遍解脫諸生雜染。如來為彼更說法要。謂相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為欲令其於一切行能正厭故。正離欲故。正解脫故。超過一切煩惱雜染故。超過一切業雜染故。超過一切生雜染故。彼聞如是所說法已。於生無自性性中。能正信解相無自性性。及勝義無自性性。簡擇思惟。如實通達。於依他起自性中。能不執著遍計所執自性相。由言說不熏習智故。由言說不隨覺智故。由言說離隨眠智故。能滅依他起相。於現法中智力所持。能永斷滅當來世因。由此因緣。於一切行。能正厭患。能正離欲。能正解脫。能遍解脫煩惱業生三種雜染。復次勝義生。諸聲聞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諸獨覺乘種性有情。諸如來乘種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證得無上安隱涅槃。一切聲聞獨覺菩薩。皆共此一妙清淨道。皆同此一究竟清淨。更無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說言唯有一乘。非於一切有情界中。無有種種有情種性。或鈍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別。善男子。若一向趣寂聲聞種性補特伽羅。雖蒙諸佛施設種種勇猛加行方便化導。終不能令當坐道場證得無上正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來唯有下劣種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眾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棄背利益諸眾生事。由彼一向怖畏眾苦。是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我終不說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者。一向棄背發起諸行所作者。當坐道場能得無上正等菩提。是故說彼名為一向趣寂聲聞。若迴向菩提聲聞種性補特伽羅。我亦異門說為菩薩。何以故。彼既解脫煩惱障已。若蒙諸佛等覺悟時。於所知障。其心亦可當得解脫。由彼最初為自利益。修行加行。脫煩惱障。是故如來施設彼為聲聞種性。復次勝義生。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毘奈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善男子。如來但依如是三種無自性性。由深密意。於所宣說不了義經。以隱密相。說諸法要。謂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於是經中。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已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如實解了。於如是法。深生信解。於如是義。以無倒慧。如實通達。依此通達。善修習故。速疾能證最極究竟。亦於我所深生淨信。知是如來應正等覺。於一切法現正等覺。若諸有情已種上品善根。已清淨諸障。已成熟相續。已多修勝解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其性質直。是質直類。雖無力能思擇廢立。而不安住自見取中。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祕密言說。雖無力能如實解了。然於此法能生勝解。發清淨信。信此經典。是如來說。是其甚深。顯現甚深。空性相應。難見難悟。不可尋思。非諸尋思所行境界。微細詳審聰明智者之所解了。於此經典所說義中。自輕而住。作如是言。諸佛菩提為最甚深。諸法法性亦最甚深。唯佛如來能善了達。非是我等所能解了。諸佛如來。為彼種種勝解有情。轉正法教。諸佛如來無邊智見。我等智見猶如牛迹。於此經典。雖能恭敬。為他宣說。書寫護持。披閱流布。殷重供養。受誦溫習。然猶未能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是故於我甚深密意所說言詞。不能通達。由此因緣。彼諸有情。亦能增長福德智慧二種資糧。於後相續未成熟者。亦能成熟。若諸有情廣說乃至未能積集上品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復安住自見取中。彼若聽聞如是法已。於我甚深密意言說。無有力能如實解了。於如是法。雖生信解。然於其義隨言執著。謂一切法決定皆無自性。決定不生不滅。決定本來寂靜。決定自性涅槃。由此因緣。於一切法。獲得無見及無相見由得無見無相見故。撥一切相皆是無相。誹撥諸法遍計所執相。依他起相。圓成實相。何以故。由有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故。遍計所執相。方可施設。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見為無相。彼亦誹撥遍計所執相。是故說彼誹撥三相。雖於我法起於法想。而非義中起於義想。由於我法起法想故。及非義中起義想故。於是法中持為是法。於非義中。持為是義。彼雖於法起信解故。福德增長。然於非義起執著故。退失智慧。智慧退故。退失廣大無量善法。復有有情。從彼聽聞。謂法為法。非義為義。若隨其見。彼即於法起於法想。於非義中起於義想。執法為法非義為義。由此因緣。當知同彼退失善法。若有有情。不隨其見。從彼欻聞一切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便生恐怖生恐怖已。作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罵。由此因緣。獲大衰損。觸大業障。由是因緣。我說若有於一切相。起無相見。於非義中。宣說為義。是起廣大業障方便。由彼陷墜無量眾生。令其獲得大業障故。善男子。若諸有情未種善根。未清淨障。未熟相續。無多勝解。未集福德智慧資糧。性非質直。非質直類。雖有力能思擇廢立。而常安住自見取中。彼若聽聞如是法已。不能如實解我甚深密意言說。故於此法不生信解。於是法中起非法想。於是義中起非義想。於是法中執為非法。於是義中執為非義。唱如是言。此非佛語。是魔所說。作此解已。於是經典。誹謗毀讟。撥為虛偽。以無量門。毀滅摧伏如是經典。於諸信解此經典者。起怨家想。彼先為諸業障所障。由此因緣。復為如是業障所障。如是業障初易施設。乃至齊於百千俱胝那庾多劫。無有出期。善男子。如是於我善說。善制法。毘奈耶。最極清淨意樂所說善教法中。有如是等諸有情類意解種種差別可得。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一切諸法皆無性  無生無滅本來寂
 諸法自性恒涅槃  誰有智言無密意
 相生勝義無自性  如是我皆已顯示
 若不知佛此密意  失壞正道不能往
 依諸淨道清淨者  唯依此一無第二
 故於其中立一乘  非有情性無差別
 眾生界中無量生  唯度一身趣寂滅
 大悲勇猛證涅槃  不捨眾生甚難得
 微妙難思無漏界  於中解脫等無差
 一切義成離惑苦  二種異說謂常樂

 

爾時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諸佛如來密意語言。甚奇希有。乃至微妙最微妙。甚深最甚深。難通達最難通達。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於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為色蘊或自性相或差別相。假名安立為色蘊生。為色蘊滅。及為色蘊永斷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是名遍計所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相無自性性。若即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即於此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計所執相不成實故。即此自性無自性性。法無我真如清淨所緣。是名圓成實相。世尊依此施設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於色蘊如是。於餘蘊皆應廣說。如於諸蘊如是。於十二處一一處中皆應廣說。於十二有支一一支中皆應廣說。於四種食一一食中皆應廣說。於六界十八界一一界中皆應廣說。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於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為苦諦苦諦遍知。或自性相或差別相。是名遍計所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相無自性性。若即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即於此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計所執相不成實故。即此自性無自性性。法無我真如清淨所緣。是名圓成實相。世尊。依此施設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於苦諦如是。於餘諦皆應廣說。如於聖諦如是。於諸念住正斷神足根力覺支道支中一一皆應廣說。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於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假名安立以為正定。及為正定能治所治。若正定修未生令生。生已堅住不忘。倍修增長廣大。或自性相。或差別相。是名遍計所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相無自性性。若即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是名依他起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生無自性性。及一分勝義無自性性。如是我今領解世尊所說義者。若即於此分別所行遍計所執相所依行相中。由遍計所執相不成實故。即此自性無自性性。法無我真如清淨所緣。是名圓成實相。世尊依此施設諸法一分勝義無自性性。

 

世尊。譬如毘濕縛藥。一切散藥仙藥方中皆應安處。如是世尊。依此諸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了義言教。遍於一切不了義經皆應安處。世尊。如彩畫地遍於一切彩畫事業皆同一味。或青或黃或赤或白。復能顯發彩畫事業。如是世尊。依此諸法皆無自性廣說乃至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了義言教。遍於一切不了義經。皆同一味。復能顯發彼諸經中所不了義。世尊。譬如一切成熟珍羞諸餅果內投之熟酥更生勝味。如是世尊。依此諸法皆無自性廣說乃至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了義言教。置於一切不了義經。生勝歡喜。世尊。譬如虛空遍一切處皆同一味不障一切所作事業。如是世尊。依此諸法皆無自性廣說乃至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了義言教。遍於一切不了義經。皆同一味不障一切聲聞獨覺及諸大乘所修事業。說是語已。爾時世尊。歎勝義生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善解如來所說甚深密意言義。復於此義善作譬喻。所謂世間毘濕縛藥雜彩畫地熟酥虛空。勝義生。如是如是更無有異。如是如是汝應受持。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初於一時。在婆羅痆斯仙人墮處施鹿林中。唯為發趣聲聞乘者。以四諦相轉正法輪。雖是甚奇甚為希有。一切世間諸天人等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而於彼時所轉法輪有上有容是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在昔第二時中。唯為發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以隱密相。轉正法輪。雖更甚奇甚為希有。而於彼時所轉法輪。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猶未了義。是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於今第三時中。普為發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無自性性。以顯了相轉正法輪。第一甚奇最為希有。于今世尊所轉法輪。無上無容是真了義。非諸諍論安足處所。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於此如來依一切法皆無自性。無生無滅。本來寂靜。自性涅槃。所說甚深了義言教。聞已信解書寫護持供養流布。受誦溫習如理思惟。以其修相發起加行生幾所福。說是語已。爾時世尊告勝義生菩薩曰。勝義生是善男子或善女人。其所生福無量無數難可喻知。吾今為汝略說少分。如爪上土比大地土。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數算計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或如牛迹中水比四大海水。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如是於諸不了義經。聞已信解。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獲功德。比此所說了義經教聞已信解所集功德。廣說乃至以其修相發起加行所集功德。百分不及一。廣說乃至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說是語已。

 

勝義生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勝義生菩薩曰。善男子。此名勝義了義之教。於此勝義了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此勝義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永盡諸漏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得無生法忍。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七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六

復次依法假安立。分別解說瑜伽所攝奢摩他毘鉢舍那道。當知如解深密經中。慈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何依何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佛告慈氏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菩薩法假安立。及不捨無上正等覺願為依為住。於大乘中修奢摩他毘鉢舍那。世尊如說四種所緣境事。一有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二無分別影像所緣境事。三事邊際所緣境事。四所作成辦所緣境事。於此四中幾是奢摩他所緣境事。幾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幾是俱所緣境事。善男子。一是奢摩他所緣境事。謂無分別影像。一是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謂有分別影像。二是俱所緣境事。謂事邊際。所作成辦。

 

世尊。云何菩薩依此四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緣境事。能求奢摩他。能善毘鉢舍那。善男子。如我為諸菩薩所說法假安立。所謂契經應誦。記別諷誦。自說因緣。譬喻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議。菩薩於此善聽善受。言善通利意善尋思見善通達。即於如所善思惟法。獨處空閑。作意思惟。復即於此能思惟心。內心相續作意思惟。如是正行多安住故。起身輕安及心輕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薩能求奢摩他。彼由獲得身心輕安為所依故。即於如所善思惟法內三摩地所行影像。觀察勝解捨離心相。即於如是三摩地影像所知義中。能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若忍若樂若慧若見若觀。是名毘鉢舍那。如是菩薩能善毘鉢舍那。

 

世尊。若諸菩薩緣心為境內思惟心。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所有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奢摩他作意。是隨順奢摩他勝解相應作意。世尊若諸菩薩乃至未得身心輕安。於如所思所有諸法內三摩地所緣影像。作意思惟。如是作意當名何等。善男子。非毘鉢舍那作意。是隨順毘鉢舍那勝解相應作意。

 

世尊。奢摩他道與毘鉢舍那道。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非有異非無異。何故非有異。以毘鉢舍那所緣境心為所緣故。何故非無異。有分別影像非所緣故。

 

世尊。諸毘鉢舍那三摩地所行影像。彼與此心當言有異。當言無異。善男子當言無異。何以故。由彼影像唯是識故。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世尊。若彼所行影像。即與此心無有異者。云何此心還見此心。善男子。此中無有少法能見少法。然即此心如是生時。即有如是影像顯現。善男子。如依善瑩清淨鏡面以質為緣還見本質。而謂我今見於影像。及謂離質別有所行影像顯現。如是此心生時。相似有異。三摩地所行影像顯現。世尊。若諸有情自性而住緣色等心所行影像。彼與此心亦無異耶。善男子。亦無有異。而諸愚夫由顛倒覺於諸影像不能如實知唯是識。作顛倒解。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毘鉢舍那。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心相。世尊。齊何當言菩薩一向修奢摩他。善男子。若相續作意。唯思惟無間心。世尊。齊何當言菩薩奢摩他毘鉢舍那和合俱轉。善男子。若正思惟心一境性。世尊。云何心相。善男子。謂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所緣。世尊。云何無間心。善男子。謂緣彼影像心。奢摩他所緣。世尊。云何心一境性。善男子。謂通達三摩地所行影像唯是其識。或通達此已。復思惟如性。世尊。毘鉢舍那凡有幾種。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有相毘鉢舍那。二者尋求毘鉢舍那。三者伺察毘鉢舍那。云何有相毘鉢舍那。謂純思惟三摩地所行有分別影像毘鉢舍那。云何尋求毘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未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了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云何伺察毘鉢舍那。謂由慧故。遍於彼彼已善解了一切法中。為善證得極解脫故作意思惟毘鉢舍那。

 

世尊。是奢摩他凡有幾種。善男子。即由隨彼。無間心故。當知此中亦有三種。復有八種。謂初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各有一種奢摩他故。復有四種。謂慈悲喜捨四無量中。各有一種奢摩他故。

 

世尊。如說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不依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依法。云何復名不依法。善男子。若隨所受所思法相。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名依法。若不待於所受所思所有法相。但依止他教誡教授。而於其義得奢摩他毘鉢舍那。謂觀青瘀及膿爛等。或一切行皆是無常。或諸行苦。或一切法皆無有我。或復涅槃畢竟寂靜。如是等類奢摩他毘鉢舍那名不依法。由依止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我施設隨法行菩薩是利根性。由不依法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我施設隨信行菩薩。是鈍根性。世尊。如說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善男子。若諸菩薩緣於各別契經等法。於如所受所思惟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別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諸菩薩即緣一切契經等法。集為一團一積一分一聚。作意思惟。此一切法隨順真如。趣向真如。臨入真如。隨順菩提。隨順涅槃。隨順轉依。及趣向彼。若臨入彼。此一切法宣說無量無數善法。如是思惟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世尊。如說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復說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又說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復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善男子。若緣各別契經乃至各別論義。為一團等。作意思惟。當知是名緣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緣乃至所受所思契經等法。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各別。當知是名緣大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若緣無量如來法教。無量法句文字。無量後後慧所照了。為一團等。作意思惟。非緣乃至所受所思。當知是名緣無量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

 

世尊。菩薩齊何名得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善男子。由五緣故。當知名得。一者於思惟時剎那剎那融消一切麁重所依。二者離種種想得樂法樂。三者解了十方無差別相無量法光。四者所作成滿。相應淨分。無分別相恒現在前。五者為令法身得成滿故。攝受後後轉勝妙因。

 

世尊。此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當知從何名為通達。從何名得。善男子。從初極喜地名為通達。從第三發光地乃名為得。善男子。初業菩薩亦於是中隨學作意。雖未可歎。不應懈廢。世尊。是奢摩他毘鉢舍那云何名有尋有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唯伺三摩地。云何名無尋無伺三摩地。善男子。於如所取尋伺法相。若有麁顯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於彼相雖無麁顯領受觀察。而有微細彼光明念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即於彼一切法相。都無作意領受觀察諸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復次善男子。若有尋求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有尋有伺三摩地。若有伺察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唯伺三摩地。若緣總法奢摩他毘鉢舍那。是名無尋無伺三摩地。

 

世尊。云何止相。云何舉相。云何捨相。善男子。若心掉舉或恐掉舉時。諸可厭法作意。及彼無間心作意。是名止相。若心沈沒或恐沈沒時。諸可欣法作意。及彼心相作意。是名舉相。若於一向止道。或於一向觀道。或於雙運轉道。二隨煩惱所染污時。諸無功用作意。及心任運轉中所有作意。是名捨相。

 

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知法。云何知義。善男子。彼諸菩薩由五種相了知於法。一者知名。二者知句。三者知文。四者知別。五者知總。云何為名。謂於一切染淨法中。所立自性想假施設。云何為句。謂即於彼名聚集中。能隨宣說諸染淨義。依持建立。云何為文。謂即彼二所依止字。云何於彼各別了知。謂由各別所緣作意。云何於彼總合了知。謂由總合所緣作意。如是一切總略為一。名為知法。如是名為菩薩知法。善男子。彼諸菩薩由十種相。了知於義。一者知盡所有性。二者知如所有性。三者知能取義。四者知所取義。五者知建立義。六者知受用義。七者知顛倒義。八者知無倒義。九者知雜染義。十者知清淨義。善男子。盡所有性者。謂諸雜染清淨法中所有一切品別邊際。是名此中盡所有性。如五數蘊。六數內處。六數外處。如是一切。如所有性者。謂即一切染淨法中所有真如。是名此中如所有性。此復七種。一者流轉真如。謂一切行無先後性。二者相真如。謂一切法補特伽羅無我性。及法無我性。三者了別真如。謂一切行唯是識性。四者安立真如。謂我所說諸苦聖諦。五者邪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集聖諦。六者清淨真如。謂我所說諸滅聖諦。七者正行真如。謂我所說諸道聖諦。當知此中由流轉真如。安立真如。邪行真如故。一切有情平等平等。由相真如了別真如故。一切諸法平等平等。由清淨真如故。一切聲聞菩提。獨覺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平等平等。由正行真如故。聽聞正法緣總境界勝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攝受慧平等平等。能取義者。謂內五色處。若心意識及諸心法。所取義者。謂外六處。又能取義亦所取義。建立義者。謂器世界。於中可得建立一切諸有情界。謂一村田。若百村田。若千村田。若百千村田。或一大地至海邊際。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贍部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四大洲。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小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中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一三千大千世界。此百此千。若此百千。或此拘胝。此百拘胝。此千拘胝。此百千拘胝。或此無數。此百無數。此千無數。此百千無數。或三千大千世界無數。百千微塵量等。於十方面無量無數諸器世界。受用義者。謂我所說諸有情類。為受用故。攝受資具顛倒義者。謂即於彼能取等義。無常計常想倒心倒見倒。苦計為樂。不淨計淨。無我計我想倒心倒見倒。無倒義者。與上相違能對治彼應知其相。雜染義者。謂三界中三種雜染。一者煩惱雜染。二者業雜染。三者生雜染。清淨義者。謂即如是三種雜染所有離繫菩提分法。善男子。如是十種當知。普攝一切諸義。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五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五義。一者遍知事。二者遍知義。三者遍知。四者得遍知果。五者於此覺了。善男子。遍知事者。當知即是一切所知。謂或諸蘊。或諸內處。或諸外處。如是一切。遍知義者。乃至所有品類差別所應知境。或世俗故。或勝義故。或功德故。或過失故。緣故。世故。或生或住或壞相故。或如病等故。或苦集等故。或真如實際法界等故。或廣略故。或一向記故。或分別記故。或反問記故。或置記故。或隱密故。或顯了故。如是等類。當知一切名遍知義。言遍知者。當知即是能取前二菩提分法。謂諸念住或正斷等。得遍知果者。謂貪恚癡斷毘柰耶。及貪恚癡一切永斷諸沙門果。及我所說聲聞如來。若共不共。世出世間所有功德。於彼作證。於此覺了者。謂即於此作證法中。諸解脫智廣為他說宣揚開示。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四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四義。一者心執受義。二者領納義。三者了別義。四者雜染清淨義。善男子。如是四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復次善男子。彼諸菩薩由能了知三種義故。名為知義。何等三義。一者文義。二者義義。三者界義。善男子言文義者。謂名身等義義者。當知復有十種。一者真實相。二者遍知相。三者永斷相。四者作證相。五者修習相。六者即彼真實相等品差別相。七者所依能依相屬相。八者即遍知等障礙法相。九者即彼隨順法相。十者不遍知等及遍知等過患功德相。言界義者。謂五種界。一者器世界。二者有情界。三者法界。四者所調伏界。五者調伏加行界。善男子。如是五義當知普攝一切諸義。

 

世尊。若聞所成慧。了知其義。若思所成慧了知其義。若奢摩他毘鉢舍那修所成慧了知其義。此何差別。善男子。聞所成慧依止於文。但如其說未善意趣。未現在前隨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思所成慧亦依於文。不唯如說亦善意趣。未現在前。轉順解脫。未能領受成解脫義。若諸菩薩修所成慧。亦依於文亦不依文。亦如其說亦不如說。能善意趣。所知事同分三摩地所行影像現前。極順解脫已。能領受成解脫義。善男子。是名三種知義差別。

 

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知法知義。云何為智。云何為見。善男子。我無量門宣說智見二種差別。今當為汝略說其相。若緣總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智。若緣別法修奢摩他毘鉢舍那所有妙慧。是名為見。

 

世尊。修奢摩他毘鉢舍那諸菩薩眾。由何作意何等。云何除遣諸相。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與義相。若於其名及名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如於其名。於句於文於一切義。當知亦爾。乃至於界及界自性。無所得時。亦不觀彼所依之相。如是除遣。

 

世尊。諸所了知真如義相。此真如相亦可遣不。善男子。於所了知真如義中。都無有相。亦無所得。當何所遣。善男子。我說了知真如義時。能伏一切法義之相。非此了達餘所能伏。世尊。如世尊說濁水器喻。不淨鏡喻。撓泉池喻。不任觀察自面影相。若堪任者。與上相違。如是若有不善修心。則不堪任如實觀察所有真如。若善修心堪任觀察。此說何等能觀察心。依何真如而作是說。善男子。此說三種能觀察心。謂聞所成能觀察心。若思所成能觀察心。若修所成能觀察心。依了別真如作如是說。

 

世尊。如是了知法義菩薩。為遣諸相。勤修加行。有幾種相難可除遣。誰能除遣。善男子。有十種相。空能除遣。何等為十。一者了知法義故。有種種文字相。此由一切法空能正除遣。二者了知安立真如義故。有生滅住異性相續隨轉相。此由相空及無先後空。能正除遣。三者了知能取義故。有顧戀身相及我慢相。此由內空及無所得空。能正除遣。四者了知所取義故。有顧戀財相。此由外空能正除遣。五者了知受用義。男女承事資具相應故。有內安樂相外淨妙相。此由內外空及本性空能正除遣。六者了知建立義故。有無量相。此由大空能正除遣。七者了知無色故。有內寂靜解脫相。此由有為空能正除遣。八者了知相真如義故。有補特伽羅無我相。法無我相。若唯識相及勝義相。此由畢竟空。無性空。無性自性空。及勝義空。能正除遣。九者了知清淨真如義故。有無為相無變異相。此由無為空無變異空。能正除遣。十者即於彼相對治空性作意思惟故。有空性相。此由空空能正除遣。世尊。除遣如是十種相時。除遣何等。從何等相而得解脫。善男子。除遣三摩地所行影像相。從雜染縛相而得解脫。彼亦除遣。善男子。當知就勝說如是空治如是相。非不一一治一切相。譬如無明非不能生乃至老死諸雜染法。就勝但說能生於行。由是諸行親近緣故。此中道理。當知亦爾。

 

世尊。此中何等空。是總空性相。若諸菩薩了知是已。無有失壞。於空性相離增上慢。爾時世尊嘆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乃能請問如來如是深義。令諸菩薩於空性相無有失壞。何以故。善男子。若諸菩薩於空性相有失壞者。便為失壞一切大乘。是故汝應諦聽諦聽。當為汝說總空性相。善男子。若於依他起相及圓成實相中一切品類雜染清淨遍計所執相畢竟遠離性。及於此中都無所得。如是名為於大乘中總空性相。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攝幾種勝三摩地。善男子。如我所說。無量聲聞菩薩如來有無量種勝三摩地。當知一切皆此所攝。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因。善男子。清淨尸羅清淨聞思所成正見以為其因。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以何為果。善男子。善清淨心善清淨慧以為其果。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能作何業。善男子。此能解脫二縛為業。所謂相縛及麁重縛。世尊。如佛所說五種繫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善男子。顧戀身財是奢摩他障。於諸聖教不得隨欲是毘鉢舍那障。樂相雜住於少喜足當知俱障。由第一故不能造修。由第二故所修加行不到究竟。世尊。於五蓋中幾是奢摩他障。幾是毘鉢舍那障。幾是俱障。善男子。掉舉惡作是奢摩他障。惛沈睡眠疑是毘鉢舍那障。貪欲瞋恚當知俱障。世尊。齊何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惛沈睡眠正善除遣。齊是名得奢摩他道圓滿清淨。世尊。齊何名得毘鉢舍那道圓滿清淨。善男子。乃至所有掉舉惡作正善除遣。齊是名得毘鉢舍那道圓滿清淨。世尊。若諸菩薩於奢摩他毘鉢舍那現在前時。應知幾種心散動法。善男子。應知五種。一者作意散動。二者外心散動。三者內心散動。四者相散動。五者麁重散動。善男子。若諸菩薩捨於大乘相應作意。墮在聲聞獨覺相應諸作意中。當知是名作意散動。若於其外五種妙欲諸雜亂相所有尋思隨煩惱中。及於其外所緣境中。縱心流散。當知是名外心散動。若由惛沈及以睡眠。或由沈沒。或由愛味三摩鉢底。或由隨一三摩鉢底諸隨煩惱之所染污。當知是名內心散動。若依外相。於內等持所行諸相作意思惟。名相散動。若內作意為緣生起所有諸受。由麁重身計我起慢。當知是名麁重散動。世尊。此奢摩他毘鉢舍那。從初菩薩地乃至如來地。能對治何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初地中。對治惡趣煩惱業生雜染障。第二地中。對治微細誤犯現行障。第三地中。對治欲貪障。第四地中。對治定愛及法愛障。第五地中。對治生死涅槃一向背趣障。第六地中對治相多現行障。第七地中。對治細相現行障。第八地中。對治於無相作功用。及於有相不得自在障。第九地中。對治於一切種善巧言詞不得自在障。第十地中。對治不得圓滿法身證得障。善男子。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於如來地。對治極微細最極微細煩惱障及所知障。由能永害如是障故。究竟證得無著無礙一切智見。依於所作成滿所緣。建立最極清淨法身。

 

世尊。云何菩薩依奢摩他毘鉢舍那勤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諸菩薩已得奢摩他毘鉢舍那。依七真如。於如所聞所思法中。由勝定心。於善審定。於善思量。於善安立。真如性中內正思惟彼於真如正思惟故。心於一切細相現行。尚能棄捨。何況麁相。善男子。言細相者。謂心所執受相。或領納相。或了別相。或雜染清淨相。或內相。或外相。或內外相。或謂我當修行一切利有情相。或正智相。或真如相。或苦集滅道相。或有為相。或無為相。或有常相。或無常相。或苦有變異性相。或苦無變異性相。或有為異相相。或有為同相相。或知一切是一切已有一切相。或補特伽羅無我相。或法無我相。於彼現行心能棄捨。彼既多住如是行故。於時時間從其一切繫蓋散動善修治心。從是已後於七真如。有七各別自內所證通達智生。名為見道。由得此故。名入菩薩正性離生生如來家。證得初地又能受用此地勝德。彼於先時由得奢摩他毘鉢舍那故。已得二種所緣。謂有分別影像所緣。及無分別影像所緣。彼於今時得見道故。更證得事邊際所緣。復於後後一切地中。進修修道。即於如是三種所緣。作意思惟。譬如有人以其細楔出於麁楔。如是菩薩依此以楔出楔加行遣內相故。一切隨順雜染分相。皆悉除遣。相除遣故。麁重亦遣。永害一切相麁重故。漸次於彼後後地中。如煉金法。陶鍊其心。乃至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得所作成滿所緣。善男子。如是菩薩於內止觀。正修行故。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云何修行引發菩薩廣大威德。善男子。若諸菩薩善知六處。便能引發菩薩所有廣大威德。一者善知心生。二者善知心住。三者善知心出。四者善知心增。五者善知心減。六者善知方便。云何善知心生。謂如實知十六行心生起差別。是名善知心生。十六行心生起差別者。一者不可覺知堅住器識生。謂阿陀那識。二者種種行相所緣識生。謂頓取一切色等境界分別意識。及頓取內外境界覺受。或頓於一念瞬息須臾。現入多定。見多佛土。見多如來分別意識。三者小相所緣識生。謂欲界繫識。四者大相所緣識生。謂色界繫識。五者無量相所緣識生。謂空識無邊處繫識。六者微細相所緣識生。謂無所有處繫識。七者邊際相所緣識生。謂非想非非想處繫識。八者無相識生。謂出世識及緣滅識。九者苦俱行識生。謂那落迦識。十者雜受俱行識生。謂欲行識。十一喜俱行識生。謂初二靜慮識。十二樂俱行識生。謂第三靜慮識。十三不苦不樂俱行識生。謂從第四靜慮乃至非想非非想處識。十四染污俱行識生。謂諸煩惱及隨煩惱相應識。十五善俱行識生。謂信等相應識。十六無記俱行識生。謂彼俱不相應識。云何善知心住。謂如實知了別真如。云何善知心出。謂如實知出二種縛。所謂相縛及麁重縛。此能善知應令其心從如是出。云何善知心增。謂如實知能治相縛麁重縛心。彼增長時彼積集時。亦得增長亦得積集。名善知增。云何善知心減。謂如實知彼所對治相及麁重所雜染心。彼衰退時彼損減時。此亦衰退此亦損減。名善知減。云何善知加行。謂如實知解脫勝處及與遍處或修或遣。善男子。如是菩薩於諸菩薩廣大威德。或已引發。或當引發。或現引發。

 

世尊。如世尊說。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何等諸受於此永滅。善男子。以要言之。有二種受。無餘永滅。何等為二。一者所依麁重受。二者彼果境界受。所依麁重受當知有四種。一者有色所依受。二者無色所依受。三者果已成滿麁重受。四者果未成滿麁重受。果已成滿受者。謂現在受。果未成滿受者。謂未來因受。彼果境界受。亦有四種。一者依持受。二者資具受。三者受用受。四者顧戀受。於有餘依涅槃界中。果未成滿受一切已滅。領彼對治明觸生受領受共有。或復彼果已成滿受。又二種受。一切已滅唯現領受明觸生受。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時。此亦永滅。是故說言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切諸受無餘永滅。

 

爾時世尊說是語已。告慈氏菩薩曰。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善能依止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請問如來。汝於瑜伽已得決定最極善巧。吾已為汝宣說圓滿最極清淨妙瑜伽道。所有一切過去未來正等覺者已說當說皆亦如是。諸善男子若善女人皆應依此勇猛精進當正修學。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於法假立瑜伽中  若行放逸失大義
 依止此法及瑜伽  若正修行得大覺
 見有所得求免難  若謂此見為得法
 慈氏彼去瑜伽遠  譬如大地與虛空
 利生堅固而不作  悟已勤修利有情
 智者作此窮劫量  便得最上離染喜
 若人為欲而說法  彼名捨欲還取欲
 愚癡得法無價寶  反更遊行而乞匃
 於諍諠雜戲論著  應捨發起上精進
 為度諸天及世間  於此瑜伽汝當學

 

爾時慈氏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當何名此教。我當云何奉持。佛告慈氏。此名瑜伽了義之教。於此瑜伽了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此瑜伽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六百千眾生。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三百千聲聞遠塵離垢。於諸法中得法眼淨。一百五十千聲聞諸漏永盡心得解脫。七十五千菩薩。獲得廣大瑜伽作意。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八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七

復次依乘假立。分別解說如實大乘。當知如解深密經中。觀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說菩薩十地。所謂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極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復說佛地為第十一。如是諸地幾種清淨。幾分所攝。佛告觀自在菩薩曰。善男子。當知諸地四種清淨十一分攝。云何四種清淨能攝諸地。謂增上意樂清淨攝於初地。增上戒清淨攝第二地。增上心清淨攝第三地。增上慧清淨於後後地轉勝妙故。當知能攝從第四地乃至佛地。善男子。當知如是四種清淨普攝諸地。云何十一種分能攝諸地。謂諸菩薩先於勝解行地。依十法行極善修習勝解忍故。超過彼地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於微細毀犯誤現行中正知而住。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得世間圓滿等持等至及圓滿聞持陀羅尼。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令隨所獲得菩提分法多修習住心。未能捨諸等至愛及與法愛。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於諸諦道理如實觀察。又未能於生死涅槃棄捨一向背趣作意。又未能修方便所攝菩提分法。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於生死流轉如實觀察。又由於彼多生厭故。未能多住無相作意。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令無相作意無缺無間多修習住。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於無相住中捨離功用。又未能得於相自在。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於異名眾相訓詞差別一切品類宣說法中得大自在。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得圓滿法身現前證受。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彼諸菩薩由是因緣此分圓滿。而未能得遍於一切所知境界無著無礙妙智妙見。由是因緣於此分中猶未圓滿。為令此分得圓滿故。精勤修習便能證得。由是因緣此分圓滿此分滿故。於一切分皆得圓滿。善男子。當知如是十一種分普攝諸地。

 

世尊。何緣最初名極喜地。乃至何緣說名佛地。善男子。成就大義得未曾得出世間心生大歡喜。是故最初名極喜地。遠離一切微細犯戒。是故第二名離垢地。由彼所得三摩地及聞持陀羅尼能為無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發光地。由彼所得菩提分法。燒諸煩惱智如火焰。是故第四名焰慧地。由即於彼菩提分法方便修習最極艱難方得自在。是故第五名極難勝地。現前觀察諸行流轉。又於無相多修作意方現在前。是故第六名現前地。能遠證入無缺無間無相作意。與清淨地共相隣接。是故第七名遠行地。由於無相得無功用。於諸相中不為現行煩惱所動。是故第八名不動地。於一切種說法自在。獲得無量廣大智慧。是故第九名善慧地。麁重之身廣如虛空法身圓滿。譬如大雲皆能遍覆。是故第十名法雲地。永斷最極微細煩惱及所知障無著無礙。於一切種所知境界現正等覺故。第十一說名佛地。

 

世尊。於此諸地有幾愚癡。有幾麁重。為所對治。善男子。此諸地中有二十二種愚癡。十一種麁重。為所對治。謂於初地有二愚癡。一者執著補特伽羅及法愚癡。二者惡趣雜染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二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誤犯愚癡。二者種種業趣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三地有二愚癡。一者欲貪愚癡。二者圓滿聞持陀羅尼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四地有二愚癡。一者等至愛愚癡。二者法愛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五地有二愚癡。一者一向作意棄背生死愚癡。二者一向作意趣向涅槃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六地有二愚癡。一者現前觀察諸行流轉愚癡。二者相多現行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七地有二愚癡。一者微細相現行愚癡。二者一向無相作意方便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八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相作功用愚癡。二者於相自在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九地有二愚癡。一者於無量說法。無量法句文字。後後慧辯陀羅尼自在愚癡。二者辯才自在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第十地有二愚癡。一者大神通愚癡。二者悟入微細祕密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於如來地有二愚癡。一者於一切所知境界極微細著愚癡。二者極微細礙愚癡。及彼麁重為所對治。善男子。由此二十二種愚癡。及十一種麁重故。安立諸地。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離彼繫縛。

 

世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甚奇希有。乃至成就大利大果。令諸菩薩能破如是大愚癡羅網。能越如是大麁重稠林。現前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世尊。如是諸地幾種殊勝之所安立。善男子。略有八種。一者增上意樂清淨。二者心清淨。三者悲清淨。四者到彼岸清淨。五者見佛供養承事清淨。六者成熟有情清淨。七者生清淨。八者威德清淨。善男子。於初地中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後後諸地乃至佛地所有增上意樂清淨乃至威德清淨。當知彼諸清淨展轉增勝。唯於佛地除生清淨。又初地中所有功德。於上諸地平等皆有。當知自地功德殊勝。一切菩薩十地功德皆是有上。佛地功德當知無上。

 

世尊。何因緣故說菩薩生於諸有生最為殊勝。善男子。四因緣故。一者極淨善根所集起故。二者故意思擇力所取故。三者悲愍濟度諸眾生故。四者自能無染除他染故。

 

世尊。何因緣故說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善男子。四因緣故。謂諸菩薩能善了知涅槃樂住。堪能速證。而復棄捨速證樂住。無緣無待發大願心。為欲利益諸有情故。處多種種長時大苦。是故我說彼諸菩薩行廣大願妙願勝願。

 

世尊。是諸菩薩凡有幾種所應學事。善男子。菩薩學事略有六種。所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靜慮慧到彼岸。

 

世尊。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增上戒學所攝。幾是增上心學所攝。幾是增上慧學所攝。善男子。當知初三但是增上戒學所攝。靜慮一種但是增上心學所攝。慧是增上慧學所攝。我說精進遍於一切。

 

世尊。如是六種所應學事。幾是福德資糧所攝。幾是智慧資糧所攝。善男子。若增上戒學所攝者。是名福德資糧所攝。若增上慧學所攝者。是名智慧資糧所攝。我說精進靜慮二種遍於一切。

 

世尊。於此六種所學事中。菩薩云何應當修學。善男子。由五種相應當修學。一者最初於菩薩藏波羅蜜多相應微妙正法教中。猛利信解。二者次於十種法行以聞思修所成妙智。精進修行。三者隨護菩提之心。四者親近真善知識。五者無間勤修善品。

 

世尊。何因緣故施設如是所應學事。但有六數。善男子。二因緣故。一者饒益諸有情故。二者對治諸煩惱故。當知前三饒益有情。後三對治一切煩惱。前三饒益諸有情者。謂諸菩薩由布施故。攝受資具饒益有情。由持戒故。不行損害逼迫惱亂饒益有情。由忍辱故。於彼損害逼迫惱亂。堪能忍受饒益有情。後三對治諸煩惱者。謂諸菩薩由精進故。雖未永伏一切煩惱亦未永害一切隨眠。而能勇猛修諸善品。彼諸煩惱不能傾動善品加行。由靜慮故。永伏煩惱。由般若故。永害隨眠。

 

世尊。何因緣故施設所餘波羅蜜多但有四數。善男子。與前六種波羅蜜多為助伴故。謂諸菩薩於前三種波羅蜜多所攝有情。以諸攝事方便善巧。而攝受之安置善品。是故我說方便善巧波羅蜜多與前三種而為助伴。若諸菩薩於現法中煩惱多故。於修無間無有堪能。羸劣意樂故下界勝解故。於內心住。無有堪能。於菩薩藏不能聞緣善修習故。所有靜慮不能引發出世間慧。彼便攝受少分狹劣福德資糧。為未來世煩惱輕微。心生正願。如是名願波羅蜜多。由此願故。煩惱微薄能修精進。是故我說願波羅蜜多與精進波羅蜜多而為助伴。若諸菩薩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為因緣故。轉劣意樂成勝意樂。亦能獲得上界勝解。如是名力波羅蜜多。由此力故於內心住有所堪能。是故我說力波羅蜜多與靜慮波羅蜜多而為助伴。若諸菩薩於菩薩藏。已能聞緣善修習故能發靜慮。如是名智波羅蜜多。由此智故。堪能引發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智波羅蜜多與慧波羅蜜多而為助伴。

 

世尊。何因緣故宣說六種波羅蜜多如是次第。善男子。能為後後引發依故。謂諸菩薩若於身財無所顧悋。便能受持清淨禁戒。為護禁戒便修忍辱。修忍辱已能發精進。發精進已能辦靜慮。具靜慮已便能獲得出世間慧。是故我說波羅蜜多如是次第。

 

世尊。如是六種波羅蜜多各有幾種品類差別。善男子。各有三種。施三種者。一者法施。二者財施。三者無畏施。戒三種者。一者轉捨不善戒。二者轉生善戒。三者轉生饒益有情戒。忍三種者。一者耐怨害忍。二者安受苦忍。三者諦察法忍。精進三種者。一者被甲精進。二者轉生善法加行精進。三者饒益有情加行精進。靜慮三者。一者無分別寂靜極寂靜無罪故對治煩惱眾苦樂住靜慮。二者引發功德靜慮。三者引發饒益有情靜慮。慧三種者。一者緣世俗諦慧。二者緣勝義諦慧。三者緣饒益有情慧。

 

世尊。何因緣故。波羅蜜多說名波羅蜜多。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無染著故。二者無顧戀故。三者無罪過故。四者無分別故。五者正迴向故。無染著者。謂不染著波羅蜜多諸相違事。無顧戀者。謂於一切波羅蜜多諸果異熟及報恩中心無繫縛。無罪過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無間雜染法。離非方便行。無分別者。謂於如是波羅蜜多。不如言詞執著自相。正迴向者。謂以如是所作所集波羅蜜多。迴求無上大菩提果。

 

世尊。何等名為波羅蜜多諸相違事。善男子。當知此事略有六種。一者於喜樂欲財富自在諸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二者於隨所樂縱身語意而現行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三者於他輕蔑不堪忍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四者於不勤修著欲樂中。深見功德及與勝利。五者於處憒鬧世雜亂行。深見功德及與勝利。六者於見聞覺知言說戲論。深見功德及與勝利。

 

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果異熟。善男子。當知此亦略有六種。一者得大財富。二者往生善趣。三者無怨無壞多諸喜樂。四者為眾生主。五者身無惱害。六者有大宗葉。

 

世尊。何等名為波羅蜜多間雜染法。善男子。當知略由四種加行。一者無悲加行故。二者不如理加行故。三者不常加行故。四者不殷重加行故。不如理加行者。謂修行餘波羅蜜多時。於餘波羅蜜多。遠離失壞。

 

世尊。何等名為非方便行。善男子。若諸菩薩以波羅蜜多饒益眾生時。但攝財物饒益眾生。便為喜足而不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如是名為非方便行。何以故。善男子。非於眾生唯作此事名實饒益。譬如糞穢若多若少終無有能令成香潔。如是眾生由行苦故。其性是苦。無有方便但以財物暫相饒益可令成樂。唯有安處妙善法中。方可得名第一饒益。

 

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有幾清淨。善男子。我終不說波羅蜜多除上五相有餘清淨。然我即依如是諸事。總別當說波羅蜜多清淨之相。總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當知七種。何等為七。一者菩薩於此諸法不求他知。二者於此諸法見已不生執著。三者即於如是諸法不生疑惑。謂為能得大菩提不。四者終不自讚毀他有所輕蔑。五者終不憍傲放逸。六者終不少有所得便生喜足。七者終不由此諸法於他發起嫉妬慳悋。別說一切波羅蜜多清淨相者。亦有七種。何等為七。謂諸菩薩如我所說七種布施清淨之相。隨順修行。一者由施物清淨。行清淨施。二者由戒清淨。行清淨施。三者由見清淨。行清淨施。四者由心清淨。行清淨施。五者由語清淨。行清淨施。六者由智清淨。行清淨施。七者由垢清淨。行清淨施。是名七種施清淨相。又諸菩薩能善了知制立律儀一切學處。能善了知出離所犯具常尸羅堅固尸羅常作尸羅常轉尸羅。受學一切所有學處。是名七種戒清淨相。若諸菩薩於自所有業果異熟。深生依信。一切所有不饒益事現在前時。不生憤發。亦不反罵。不瞋不打。不恐不弄。不以種種不饒益事反相加害。不懷怨結。若諫誨時不令恚惱。亦復不待他來諫誨。不由恐怖有染愛。心而行忍辱。不以作恩而便放捨。是名七種忍清淨相。若諸菩薩通達精進平等之性。不由勇猛勤精進故。自舉陵他。具大勢力具大精進。有所堪能。堅固勇猛。於諸善法終不捨軛。如是名為七種精進清淨之相。若諸菩薩有善通達相三摩地靜慮。有圓滿三摩地靜慮。有俱分三摩地靜慮。有運轉三摩地靜慮。有無所依三摩地靜慮。有善修治三摩地靜慮。有於菩薩藏聞緣修習無量三摩地靜慮。如是名為七種靜慮清淨之相。若諸菩薩遠離增益損減二邊。行於中道。是名為慧。由此慧故。如實了知解脫門義。謂空無願無相三解脫門。如實了知有自性義。謂遍計所執。若依他起。若圓成實三種自性。如實了知無自性義。謂相生勝義三種無自性性。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於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謂於七真如。又無分別離諸戲論。純一理趣多所住故。無量總法為所緣故。及毘鉢舍那故。能善成辦法隨法行。是名七種慧清淨相。

 

世尊。如是五相各有何業。善男子。當知彼相有五種業。謂諸菩薩無染著故。於現法中於所修習波羅蜜多。恒常殷重勤修加行。無有放逸。無顧戀故。攝受當來不放逸因。無罪過故能正修習極善圓滿。極善清淨。極善鮮白波羅蜜多。無分別故。方便善巧波羅蜜多速得圓滿。正迴向故。一切生處波羅蜜多及彼可愛諸果異熟。皆得無盡乃至無上正等菩提。世尊。如是所說波羅蜜多。何者最廣大。何者無染污。何者最明盛。何者不可動。何者最清淨。善男子。無染著性。無顧戀性。正迴向性。最為廣大。無罪過性。無分別性。無有染污思擇所作。最為明盛。已入無退轉法地者。名不可動。若十地攝佛地攝者。名最清淨。

 

世尊。何因緣故。菩薩所得波羅蜜多諸可愛果。及諸異熟。常無有盡。波羅蜜多亦無有盡。善男子。展轉相依生起修習無間斷故。世尊。何因緣故。是諸菩薩深信愛樂波羅蜜多。非於如是波羅蜜多所得可愛諸果異熟。善男子。五因緣故。一者波羅蜜多是最增上喜樂因故。二者波羅蜜多是其究竟饒益一切自他因故。三者波羅蜜多是當來世彼可愛果異熟因故。四者波羅蜜多非諸雜染所依事故。五者波羅蜜多非是畢竟變壞法故。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幾種最勝威德。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各有四種最勝威德。一者於此波羅蜜多正修行時。能捨慳悋犯戒心憤懈怠散亂見趣所治。二者於此正修行時。能為無上正等菩提真實資糧。三者於此正修行時。於現法中能自攝受饒益有情。四者於此正修行時。於未來世能得廣大無盡可愛諸果異熟。

 

世尊。如是一切波羅蜜多。何因何果有何義利。善男子。當知一切波羅蜜多。大悲為因。微妙可愛諸果異熟饒益一切有情為果。圓滿無上廣大菩提為大義利。

 

世尊。若諸菩薩具足一切無盡財寶成就大悲。何緣世間現有眾生貧窮可得。善男子。是諸眾生自業過失。若不爾者菩薩常懷饒益他心。又常具足無盡財寶。若諸眾生無自惡業能為障礙。何有世間貧苦可得。譬如餓鬼為大熱渴逼迫其身見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過。是諸餓鬼自業過耳。如是菩薩所施財寶。猶如大海無有過失。是諸眾生自業過耳。猶如餓鬼自惡業力令無有果。

 

世尊。菩薩以何等波羅蜜多取一切法無自性性。善男子以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世尊。若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何故不取有自性性。善男子。我終不說以無自性性取無自性性。然無自性性離諸文字自內所證。不可捨於言說文字而能宣說。是故我說般若波羅蜜多能取諸法無自性性。

 

世尊。如佛所說波羅蜜多。近波羅蜜多。大波羅蜜多。云何波羅蜜多。云何近波羅蜜多。云何大波羅蜜多。善男子。若諸菩薩經無量時。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未能制伏。然為彼伏。謂於勝解行地。軟中勝解轉時。是名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漸復增上成就善法。而諸煩惱猶故現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謂從初地已上是名近波羅蜜多。復於無量時修行施等。轉復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煩惱皆不現行。謂從八地已上是名大波羅蜜多。

 

世尊。此諸地中煩惱隨眠可有幾種。善男子。略有三種。一者害伴隨眠。謂於前五地。何以故。善男子。諸不俱生現行煩惱。是俱生煩惱現行助伴。彼於爾時永無復有。是故說名害伴隨眠。二者羸劣隨眠。謂於第六第七地中。微細現行。若修所伏不現行故。三者微細隨眠。謂於第八地已上。從此已去一切煩惱不復現行。唯有所知障為依止故。

 

世尊。此諸隨眠幾種麁重斷所顯示。善男子。但由二種。謂由在皮麁重斷故。顯彼初二。復由在膚麁重斷故。顯彼第三。若在於骨麁重斷者。我說永離一切隨眠位在佛地。

 

世尊。經幾不可數劫。能斷如是麁重。善男子。經於三大不可數劫。或無量劫。所謂年月半月。晝夜一時。半時須臾。瞬息剎那量劫不可數故。

 

世尊。是諸菩薩於諸地中所生煩惱。當知何相。何失。何德。善男子。無染污相。何以故。是諸菩薩於初地中。定於一切諸法法界。已善通達。由此因緣。菩薩要知方起煩惱。非為不知。是故說名無染污相。於自身中不能生苦。故無過失。菩薩生起如是煩惱。於有情界能斷苦因。是故彼有無量功德。甚奇。世尊。無上菩提乃有如是大功德利。今諸菩薩生起煩惱。尚勝一切有情聲聞獨覺善根。何況其餘無量功德。

 

世尊。如佛所說若聲聞乘若復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善男子。如我於彼聲聞乘中。宣說種種諸法自性。所謂五蘊或內六處或外六處。如是等類於大乘中。即說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說乘差別性。於中或有如言於義妄起分別。一類增益一類損減。又於諸乘差別道理。謂互相違。如是展轉遞興諍論。如是名為此中密意。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諸地攝想所對治  殊勝生願及諸學
 由依佛說是大乘  於此善修成大覺
 宣說諸法種種性  復說皆同一理趣
 謂於下乘或上乘  故我說乘無異性
 如言於義妄分別  或有增益或損減
 謂此二種互相違  愚癡意解成乖諍

 

世尊。於是解深密法門中。此名何教。我當云何奉持。善男子。此名諸地波羅蜜多了義之教。於此諸地波羅蜜多了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此諸地波羅蜜多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七十五千菩薩。皆得菩薩大乘光明三摩地。復次即依乘假安立。分別如來成所作事。當知如解深密經中。曼殊室利菩薩摩訶薩請問佛言。世尊。如佛所說如來法身。如來法身有何等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若於諸地波羅蜜多。善修出離。轉依成滿。是名如來法身之相。當知此相二因緣故不可思議。無戲論故。無所為故。而諸眾生計著戲論。有所為故。

 

世尊。聲聞獨覺所得轉依。名法身不。善男子。不名法身。世尊。當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脫身。由解脫身故。說一切聲聞獨覺與諸如來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說有差別。如來法身有差別故。無量功德最勝差別。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世尊。我當云何應知如來生起之相。善男子。一切如來化身作業。如世界起一切種類。如來功德眾所莊嚴住持為相。當知化身相有生起。法身之相無有生起。

 

世尊。云何應知示現化身方便善巧。善男子。遍於一切三千大千佛國土中。或眾推許增上王家。或眾推許大福田家。同時入胎誕生。長大受欲。出家示行苦行。捨苦行已成等正覺。次第示現。是名如來示現化身方便善巧。世尊。凡有幾種一切如來身所住持言音差別。由此言音所化有情未成熟者。令其成熟。已成熟者。緣此為境速得解脫。善男子。如來言音略有三種。一者契經。二者調伏。三者本母。世尊。云何契經。云何調伏。云何本母。善男子。若於是處我依攝事顯示諸法。是名契經。謂依四事。或依九事。或復依於二十九事。云何四事。一者聽聞事。二者歸趣事。三者修學事。四者菩提事。云何九事。一者施設有情事。二者彼所受用事。三者彼生起事。四者彼生已住事。五者彼染淨事。六者彼差別事。七者能宣說事。八者所宣說事。九者諸眾會事。云何名為二十九事。謂依雜染品。有攝諸行事。彼次第隨轉事。即於是中作補特伽羅想已於當來世流轉因事。作法想已於當來世流轉因事。依清淨品有繫念於所緣事。即於是中勤精進事。心安住事。現法樂住事。超一切苦緣方便事。彼遍知事。此復三種。顛倒遍知所依處故。依有情想外有情中邪行遍知所依處故。內離增上慢遍知所依處故。修依處事。作證事。修習事。令彼堅固事。彼行相事。彼所緣事。已斷未斷觀察善巧事。彼散亂事。彼不散亂事。不散亂依處事。不棄修習劬勞加行事。修習勝利事。彼堅牢事。攝聖行事。攝聖品眷屬事。通達真實事。證得涅槃事。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世間正見超昇一切外道所得正見頂事。及即於此不修退事。於善說法毘奈耶中。不修習故。說名為退。非見過失故名為退。曼殊室利。若於是處我依聲聞及諸菩薩。顯示別解脫及別解脫相應之法。是名調伏。世尊。菩薩別解脫幾相所攝。善男子。當知七相。一者宣說受軌則事故。二者宣說隨順他勝事故。三者宣說隨順毀犯事故。四者宣說有犯自性故。五者宣說無犯自性故。六者宣說出所犯故。七者宣說捨律儀故。

 

曼殊室利。若於是處我以十一種相。決了分別顯示諸法。是名本母。何等名為十一種相。一者世俗相。二者勝義相。三者菩提分法所緣相。四者行相。五者自性相。六者彼果相。七者彼領受開示相。八者彼障礙法相。九者彼隨順法相。十者彼過患相。十一者彼勝利相。世俗相者。當知三種。一者宣說補特伽羅故。二者宣說遍計所執自性故。三者宣說諸法作用事業故。勝義相者。當知宣說七種真如故。菩提分法所緣相者。當知宣說遍一切種所知事故。行相者。當知宣說八行觀故。云何名為八行觀耶。一者諦實故。二者安住故。三者過失故。四者功德故。五者理趣故。六者流轉故。七者道理故。八者總別故。諦實者。謂諸法真如。安住者。謂或安立補特伽羅。或復安立諸法遍計所執自性。或復安立一向分別反問置記。或復安立隱密顯了記別差別。過失者。謂我宣說諸雜染法有無量門差別過患。功德者。謂我宣說諸清淨法有無量門差別勝利。理趣者。當知六種。一者真義理趣。二者證得理趣。三者教導理趣。四者遠離二邊理趣。五者不可思議理趣。六者意趣理趣。流轉者。所謂三世三有為相及四種緣。道理者。當知四種。一者觀待道理。二者作用道理。三者證成道理。四者法爾道理。觀待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生諸行。及起隨說。如是名為觀待道理。作用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得諸法。或能成辦或復生已作諸業用。如是名為作用道理。證成道理者。謂若因若緣能令所立所說所標義得成立。令正覺悟。如是名為證成道理。又此道理略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由五種相名為清淨。由七種相名不清淨。

 

云何由五種相名為清淨。一者現見所得相。二者依止現見所得相。三者自類譬喻所引相。四者圓成實相。五者善清淨言教相。

 

現見所得相者。謂一切行皆無常性。一切行皆是苦性。一切法皆無我性。此為世間現量所得。如是等類。是名現見所得相。依止現見所得相者。謂一切行皆剎那性。他世有性。淨不淨業無失壞性。由彼能依麁無常性現可得故。由諸有情種種差別。依種種業現可得故。由諸有情若樂若苦淨不淨業以為依止現可得故。由此因緣。於不現見可為比度。如是等類。是名依止現見所得相。自類譬喻所引相者。謂於內外諸行聚中。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生死。以為譬喻。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生等種種苦相。以為譬喻。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不自在相以為譬喻。又復於外引諸世間共所了知所得衰盛以為譬喻。如是等類。當知是名自類譬喻所引相。圓成實相者。謂即如是現見所得相。若依止現見所得相。若自類譬喻所得相。於所成立決定能成。當知是名圓成實相。善清淨言教相者。謂一切智者之所宣說。如言涅槃究竟寂靜。如是等類。當知是名善清淨言教相。善男子。是故由此五種相故。名善觀察清淨道理。由清淨故應可修習。世尊。一切智者相當知有幾種。善男子。略有五種。一者若有出現世間一切智。聲無不普聞。二者成就三十二種大丈夫相。三者具足十力。能斷一切眾生一切疑惑。四者具足四無所畏。宣說正法不為一切他論所伏。而能摧伏一切邪論。五者於善說法毘奈耶中。八支聖道四沙門等皆現可得。如是生故。相故。斷疑網故。非他所伏能伏他故。聖道沙門現可得故。如是五種。當知名為一切智相。善男子。如是證成道理由現量故。由比量故。由聖教量故。由五種相名為清淨。

 

云何由七種相名不清淨。一者此餘同類可得相。二者此餘異類可得相。三者一切同類可得相。四者一切異類可得相。五者異類譬喻所引相。六者非圓成實相。七者非善清淨言教相。若一切法意識所識性。是名一切同類可得相。若一切法相性業法因果異相。由隨如是一一異相。決定展轉各各異相。是名一切異類可得相。善男子。若於此餘同類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異類相者。由此因緣於所成立非決定故。是名非圓成實相。又於此餘異類可得相及譬喻中。有一切同類相者。由此因緣於所成立不決定故。亦名非圓成實相。非圓成實故。非善觀察清淨道理。不清淨故。不應修習。若異類譬喻所引相。若非善清淨言教相。當知體性皆不清淨。法爾道理者。謂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性安住。法住法界。是名法爾道理。總別者。謂先總說一句法已。後後諸句差別分別究竟顯了。

 

自性相者。謂我所說有行有緣所有能取菩提分法。謂念住等。如是名為彼自性相。彼果相者。謂若世間。若出世間諸煩惱斷。及所引發世出世間諸果功德。如是名為得彼果相。彼領受開示相者。謂即於彼以解脫智而領受之。及廣為他宣說開示。如是名為彼領受開示相。彼障礙法相者。謂即於修菩提分法。能隨障礙諸染污法。是名彼障礙法相。彼隨順法相者。謂即於彼多所作法。是名彼隨順法相。彼過患相者。當知即彼諸障礙法所有過失。是名彼過患相。彼勝利相者。當知即彼諸隨順法所有功德。是名彼勝利相。

 

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唯願世尊。為諸菩薩略說契經調伏本母不共外道陀羅尼義。由此不共陀羅尼義。令諸菩薩得入如來所說諸法甚深密意。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汝今諦聽。吾當為汝略說不共陀羅尼義。令諸菩薩於我所說密意言詞能善悟入。善男子。若雜染法若清淨法。我說一切皆無作用。亦都無有補特伽羅。以一切種離所為故。非雜染法先染後淨。非清淨法後淨先染。凡夫異生於麁重身執著諸法補特伽羅自性差別。隨眠妄見以為緣故。計我我所。由此妄謂我見我聞。我嗅我甞我觸我知。我食我作。我染我淨。如是等類邪加行轉。若有如實知如是者便能永斷麁重之身。獲得一切煩惱不住。最極清淨離諸戲論。無為依止。無有加行。善男子。當知是名略說不共陀羅尼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頌曰。

 一切雜染清淨法  皆無作用數取趣
 由我宣說離所為  染污清淨非先後
 於麁重身隨眠見  為緣計我及我所
 由此妄謂我見等  我食我為我染淨
 若如實知如是者  乃能永斷麁重身
 得無染淨無戲論  無為依止無加行

 

爾時曼殊室利菩薩復白佛言。世尊。云何應知諸如來心生起之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薩曰。善男子。夫如來者。非心意識生起所顯。然諸如來有無加行心法生起。當知此事猶如變化。世尊。若諸如來法身。遠離一切加行。既無加行。云何而有心法生起。善男子。先所修習方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善男子。譬如正入無心睡眠。非於覺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而復覺悟。又如正在滅盡定中。非於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勢力還從定起。如從睡眠及滅盡定心更生起。如是如來由先修習方便般若加行力故。當知復有心法生起。世尊。如來化身當言有心。為無心耶。善男子。非是有心。亦非無心。何以故。無自依心故。有依他心故。

 

世尊。如來所行如來境界此之二種有何差別。善男子。如來所行。謂一切種如來共有不可思議無量功德眾所莊嚴清淨佛土。如來境界。謂一切種五界差別。何等為五。一者有情界。二者世界。三者法界。四者調伏界。五者調伏方便界。如是名為二種差別。世尊。如來成等正覺。轉正法輪。入大涅槃。如是三種。當知何相。善男子。當知此三皆無二相。謂非成等正覺。非不成等正覺。非轉正法輪。非不轉正法輪。非入大涅槃。非不入大涅槃。何以故。如來法身究竟淨故。如來化身常示現故。

 

世尊。諸有情類但於化身見聞奉事生諸功德。如來於彼有何因緣。善男子。如來是彼增上所緣之因緣故。又彼化身是如來力所住持故。

 

世尊。等無加行何因緣故。如來法身為諸有情放大智光。及出無量化身影像。聲聞獨覺解脫之身。無如是事。善男子。譬如等無加行從日月輪水火二種頗胝迦寶放大光明。非餘水火。頗胝迦寶謂大威德有情所住持故。諸有情業增上力故。又如從彼善工業者之所彫飾末尼寶珠出印文像。不從所餘不彫飾者。如是緣於無量法界方便般若。極善修習磨瑩集成如來法身。從是能放大智光明。及出種種化身影像。非唯從彼解脫之身有如斯事。

 

世尊。如世尊說如來菩薩威德住持。令諸眾生於欲界中生剎帝利婆羅門等大富貴家。人身財寶無不圓滿。或欲界天色無色界一切身財圓滿可得。世尊。此中有何密意。善男子。如來菩薩威德住持若道若行。於一切處能令眾生獲得身財皆圓滿者。即隨所應為彼宣說此道此行。若有能於此道此行正修行者。於一切處所獲身財無不圓滿。若有眾生於此道此行。違背輕毀。又於我所起損惱心及瞋恚心。命終已後。於一切處所得身財無不下劣。善男子。由是因緣當知如來及諸菩薩威德住持。非但能令身財圓滿。如來菩薩住持威德。亦令眾生身財下劣。

 

世尊。諸穢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諸淨土中何事易得。何事難得。善男子。諸穢土中八事易得。二事難得。何等名為八事易得。一者外道。二者有苦眾生。三者種姓家世興衰差別。四者行諸惡行。五者毀犯尸羅。六者惡趣。七者下乘。八者下劣意樂加行菩薩。何等名為二事難得。一者增上意樂加行菩薩之所遊集。二者如來出現于世。善男子。諸淨土中與上相違。當知八事甚為難得二事易得。世尊。於此解深密法門中。此名何教。我當云何奉持。善男子。此名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於此如來成所作事了義之教。汝當奉持。說是如來成所作事了義教時。於大會中有七十五千菩薩摩訶薩。皆得圓滿法身證覺。

 

 

瑜伽師地論卷第七十九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八

如是已說功德品決擇。問如說五種無量。謂有情界無量等。彼一切世界當言平等平等。為有差別。答當言有差別。彼復有二種。一者清淨。二者不清淨。於清淨世界中。無那落迦傍生餓鬼可得。亦無欲界色無色界。亦無苦受可得。純菩薩僧於中止住。是故說名清淨世界。已入第三地菩薩。由願自在力故。於彼受生。無有異生及非異生聲聞獨覺。若異生菩薩得生於彼。問若無異生菩薩。及非異生聲聞獨覺得生彼者。何因緣故。菩薩教中作如是說。若菩薩等意願於彼。如是一切皆當往生。答為化懈怠種類未集善根所化眾生故。密意作如是說。所以者何。彼由如是蒙勸勵時便捨懈怠。於善法中勤修加行。從此漸漸堪於彼生。當得法性。應知是名此中密意。復次菩薩依四種住能成四事。

 

云何四住。一者極歡喜住。二者增上戒住。三者增上心住。四者增上慧住。云何極歡喜住。謂諸菩薩隨所安住。已入清淨增上意樂地故。乃至當坐妙菩提座。於三寶所不藉他緣意樂清淨。云何增上戒住。謂諸菩薩即於如是極歡喜住。從此已上隨所安住。具性尸羅。遠離一切慳悋犯戒。即以如是圓滿戒捨。迴向無上正等菩提。云何增上心住。謂諸菩薩即依如是增上戒住。從此已上隨所安住離欲界貪。獲得靜慮及諸等至。安住慈悲。於諸眾生隨能隨力如實正行。云何增上慧住。謂諸菩薩即依如是增上心住。從此已上隨所安住。漸能獲得菩提分法善巧。諸諦善巧。緣起善巧。不共法安立智善巧。出過一切聲聞獨覺共所證智。即於此中不共法安立智者。謂於菩薩藏中。密意言辭智。非安立諦智。及安立諦智。即於此中共所得智者。謂依緣起所得證智。云何依此四住能成四事。謂諸菩薩依止初住。乃至當坐妙菩提座。終不棄捨大菩提心。依第二住乃至當坐妙菩提座。當來自身財寶善品運運增長。依第三住。為欲利益諸有情故。轉諸靜慮。以大願力還生欲界。而不為彼欲纏煩惱之所染污。依第四住。於一切法安立通達而得善巧。為度眾生故。發誓願受於生死。因此誓願便能積集廣大資糧。則由此住清淨為因。不待餘住。亦不由他教誡教授。速能證得如來妙智。

 

問菩薩當言以何為苦。答眾生損惱為苦。問菩薩當言以何為樂。答眾生饒益為樂。問菩薩當言以何作意。答悟入所知境界邊際。及作一切利眾生事以為作意。問菩薩當言以何為住。答以無分別為住。

 

復次菩薩略有四上品障。若不淨除。終不堪能入菩薩地及地漸次。何等為四。一者於諸菩薩毘奈耶中起染污犯。二者毀謗大乘相應妙法。三者未積集善根。四者有染愛心。為欲對治如是四障。復有四種淨除障法。何等為四。一者遍於十方諸如來所。深心懇責發露悔過。二者遍為利益一切十方諸有情類。勸請一切如來說法。三者遍於十方一切有情所作功德。皆生隨喜。四者凡所生起一切善根皆悉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復次已入大地菩薩有四微細難可遍知難可除斷諸隨煩惱。彼諸菩薩應遍了知當正除斷。何等為四。一者法愛。二者聲聞獨覺相應作意。三者味著等至。四者眾魔事業。於諸相中所有一切心。動流散。當知皆是眾魔事業。

 

問已入初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超過諸異生地。已入菩薩正性離生。由已入故。不名異生超過一切所有怖畏。得未曾得無上法故。常能安住極歡喜住。

 

問已入第二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毘奈耶中法爾獲得止息一切聲聞所學自性。能於身語意業清淨現行故。能遠離諸犯戒垢。

 

問已入第三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內獲得強盛奢摩他道。由此證得爾焰光明。問已入第四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內獲得強盛毘鉢舍那道故。建立能燒煩惱智焰。由此能於如其所證一切所有菩提分法安立善巧。

 

問已入第五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超過一切世間智故。超過一切聲聞獨覺智故。能昇悟入不思議諦極難勝道。

 

問已入第六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悟入甚深緣起道理故。於一切行住厭背想。於無相界多住趣向作意思惟。

問已入第七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有加行無間缺。無相界作意能極遠入。於加行道已到究竟。

問已入第八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無加行無功用無相界作意。得任運故。無有動搖。於一切相得自在故住清淨地。

問已入第九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於名身句身文身得自在故。又得無罪無量廣大慧故。又得廣大無礙解故。能悅一切眾生心故。名大法師。

問已入第十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已得一切如來同大灑故。已得如雲大法身故。已得一切大神通故。亦名如來。

 

問入如來地菩薩當言何相。答當言即此所得法身更善清淨極成滿故。於一切種煩惱障及所知障。得永遠離清淨智見。

問於此諸地云何造修。答若諸菩薩住勝解行地。依於十地修十法行。

問於此諸地云何而得。答若諸菩薩證入菩薩正性離生。又復證得清淨意樂。爾時頓得一切諸地。

問何等名為諸地等流。答一切地中證得已後所有威德諸加行道。

問於此諸地云何成滿。答若諸菩薩於彼諸地。一一地中經於無量百千大劫。隨所稱讚諸地威德。於此威德任運能證。

 

問如說五種入正性離生。此中聲聞入正性離生。若諸菩薩入正性離生。等於法界如實通達。此二差別云何應知。答略說法界有二種相。一者差別相。二者自相。差別相者。謂常住相。及寂靜相。常住相者。謂本來無生法性。及無盡法性。寂靜相者。謂煩惱苦離繫法性。言自相者。謂於相名分別真如正智所攝一切法中。由遍計所執自性故。自性不成實法無我性。此中聲聞由差別相通達法界。入正性離生。不由自相以通達彼故。由無沒想及安隱想。於法界中得寂靜想。於一切行一向發起厭背之想。又復不能於彼相等所攝諸法性。不成實法。無我性如實了知。唯即於此法界定中。由緣法界差別作意。無相心轉。非由緣彼自相作意。或復因他為其宣說法界自相。聞已一分迴向菩提聲聞。極大艱辛然後悟入。既得入已精勤修習。一分一向趣寂聲聞。極大艱辛少能悟入。而不入已精勤修習。若諸菩薩俱由二相通達法界。入於菩薩正性離生入離生已多分安住緣於法界自相作意。何以故。由於法界緣差別相多作意時速趣涅槃故。多住彼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非正方便。當知雖等通達法界。由此因緣而有差別。

 

問如說三世三輪清淨。云何三世三輪清淨。答由遍計所執自性故。於過去未來現在諸法平等平等。以如實慧正觀察時。於過去未來現在法中。無有顧戀希望染著。是名三世三輪清淨。

 

問如先所說百四十不共佛法。餘經復說十八不共佛法。如是佛法云何安立。幾種所攝。答謂阿羅漢苾芻諸漏永盡。方入聚落遊行乞食。或於一時與諸惡象惡馬惡牛及惡狗等共路而行。或入稠林履踐棘圍。或齊雙足踰越坑塹。或入如是非法舍宅。為諸母邑非理招引。或阿練若棄捨正道行邪惡徑。或與盜賊師子猛獸豺狼豹等共路而遊。如是等類諸阿羅漢所有誤失。如來於此一切永無。又阿羅漢或於一時遊阿練若大樹林中。迷失道路或入空宅。揚聲大叫呼噪遠聞。或復因於習氣過失。無染污心。騫脣露齒逌爾而笑。如是等類。諸阿羅漢所有暴音。如來於此永無所有。又阿羅漢或於一時由忘念故。於所作事而有喪失。如來於此永無所有。又阿羅漢於有餘依生死界中。一向發起厭背之想。於無餘依涅槃界中。一向發起寂靜之想。如來於彼有依涅槃無差別想。安住第一平等捨故。又阿羅漢若入等至即名為定。若出等至即不名定。如來遍於一切位中無不定心。又阿羅漢不善思擇。而便棄捨利眾生事。如是等類。如來於此不善思擇。而便棄捨永無所有。又阿羅漢依所知障淨。由未得退退失於欲精進念定慧及解脫解脫知見。如是七種退失之法。如來永無。又阿羅漢或於一時善身業轉。或於一時無記業轉。如於身業。語業意業當知亦爾。如來三業智前行故。智隨轉故。無無記業。智所起故名智前行。智俱行故名智隨轉。又阿羅漢遍於三世所知事中。不能率爾作意便解。是故智見說名有著。不能一切無餘正解。是故智見說名有礙。如來遍於三世境界。率爾作意便能正解一切所知境事差別。是故說此十八種名不共佛法。此中初四是無忘失法。及拔除習氣所攝。次一是大悲所攝。所餘當知是一切種妙智所攝。又復世尊於餘經中所說隨好。為令所化生淨信故顯示。於彼然不立相。安立諸相如建立品已廣顯示。從此隨好當知。分出彼諸隨好。

 

復次菩薩邪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應當了知。菩薩正行勝利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法行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應當了知。菩薩能生淨信譬喻應當了知。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應當了知。於諸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殊勝差別應當了知。於諸菩薩應所學中。善學菩薩所有世間出世間智利益他事。應當了知。即於菩薩所教授中聲聞所學。應當了知。非善學沙門。應當了知。善學沙門。應當了知。住世俗律儀者。應當了知。住勝義律儀者。應當了知。於諸如來調伏方便。應當了知。於密意語。應當了知。於菩薩藏所教授中勝解勝利。應當了知。如是略舉菩薩藏中所有教授。

 

云何邪行。當知略說後後引發有八種相。一者能退智資糧邪行。二者退智資糧故能令忘念邪行。三者由忘念故能壞白法邪行。四者白法壞故能令非菩薩儀惡意現行邪行。五者惡意現行故能令難可調伏邪行。六者難調伏故能令行於非道邪行。七者行非道故能令親近不賢良邪行。八者親近不賢良故能令菩薩不如其義邪行。

 

復次菩提以慧為體。慧能引發所餘一切波羅蜜多。是故於慧起邪行時。當知菩薩於彼菩提及能引發菩提諸法皆起邪行。有四種法能令菩薩智資糧退。何等為四。一者自不聽聞。二者不令他聞。三者為聽聞障。四者顛倒執著而有聽聞。依此能令智資糧退。四種法故。於現法中或於後法。復生四種智相違法。何等為四。一者無所了知。二者眾緣闕乏。三者能生感癡非福。四者顛倒自不聽聞為依止故。於現法中無所了知。不令他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眾緣闕乏。為聽聞障為依止故。能生後法感癡非福。顛倒執著而有聽聞為依止故。於後法中更增顛倒。自不聽聞者。憎背法故。憎背補特伽羅故。俱增背故不令他聞者。恐他智勝故。有憍慠故。怖他輕毀故。為聽聞障者。誹毀於法及補特伽羅故。惡作矯亂相牽引故。不令啟請及開許故。方便毀呰能聽者故。顛倒執著而聽聞者。依自惡通達領解宣說。執著善通達領解宣說故。依他善通達領解宣說。執著惡通達領解宣說故。此中若自不聽聞。若不令他聞。若為聽聞障。如是三法。多分能令退失聞所成智資糧。顛倒執著而有聽聞。多分能令退失思修所成智資糧。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忘失正念。何等為四。謂於四種補特伽羅。四處迷亂。一於舉罪補特伽羅。二於教導補特伽羅。三於欲作利益補特伽羅。四於有德補特伽羅。謂於同梵行所迷亂自過。於學現前迷亂學處。於彼大乘欲勝解者。欲正行者。顯無差別。標舉分別諸過失故。發起迷亂勝解正行。於能說法補特伽羅。迷亂顯彼所有密處。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壞鮮白法。謂與他競增上力故起諸白法非處加行。雖起白法處所加行。然有三種邪行過失。一者染著過失。二者惡見過失。三者受持過失。由二因緣應知染著過失。一者邪受用故。二者多雜處故。由二因緣應知惡見過失。一者誹撥正法補特伽羅故。二者於不正法顯示執著為正法故。由二因緣應知受持過失。一者受持狹小唯不了義經故。二者於所未聞未曾領受諸了義經。懸誹撥故。

 

復次菩薩有四種非菩薩儀惡意現行。一者於大師所生不信順敬學相違。惡意現行。二者於同梵行攝受舉罪能教誡者如實發露己過相違惡意現行。三者於大智福諸善法中。精進相違惡意現行。四者於廣大甚深勝解中。能令自障清淨相違惡意現行。由三種相應知。於大師所生不信順。謂於有體尊勝得智。由三種相應知不如實發露己過。一者於彼攝受諸有情所。邪妄顯示己為尊勝。因此發起憍舉心故。二者於能舉罪諸有情所。覆所犯故。三者於能教誡諸有情所。因彼驅擯增上力故。發穢濁心作損惱故。由二種相應知退失於諸善法發起精進。謂於大智福諸有情所。愛著利養恭敬故。及欣樂彼故。

 

復次有四種法能令菩薩難可調伏。謂於正修有四種障。一於聽聞執為究竟。二於教授左謬領解。三於尸羅不正安住。多諸惡作。四於自見安住見取。謂但聽聞心不寂靜故。於聽聞執為究竟。由於教誡顛倒分別故。於教授左謬領解。由於尸羅多作缺犯而受信施故有惡作。與勝有情共興諍競故。於自見多住見取。勝有情者。謂根調伏勝及斷滅勝。

 

復次菩薩有四種於諸有情行於非道。一者於未安立淨信有情。而不為說。二者於下乘希求大乘諸有情所。不隨所宜而有所說。三者於大乘希求下乘諸有情所。不順其儀而有所說。四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貪愛朋黨。不平等說。由三種相當知是名安住禁戒。一者事業無愆故。二者尸羅無缺故。三者恭敬所學故。由二種相當知是名不住禁戒。一者尸羅缺故。二者不恭敬所學故。

 

復次菩薩由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一者退失於乘。二者退失利益有情。加行。三者退失聖教。四者退失無間修諸善法。

 

復次有四種菩薩不如其義。一者任持正法。二者住阿練若。三者勤修福業。四者管御大眾。謂諸菩薩欲令信伏雖住持正法。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為求聲譽。雖住阿練若。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有染之果。雖勤修福業。亦不如義。非如其義。若諸菩薩心專繫著供事名稱。雖管御大眾亦不如義。非如其義。復次云何正行。謂與上相違離別過失。宣說對治。當知後後之所引發八種行相。是名正行。

 

謂說由自不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正法補特伽羅不恭敬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亦無勝解。是故退失。又說由不令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欲令他信伏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迴向邪法。是故退失。又說由為聞障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不欲不聞不持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懈怠嬾墮。是故退失。又說由邪執著而有聽聞令智退失。此何因緣。由於修行不見功德但聞言說為究竟所顯故。由此毀犯。設不毀犯智不成實。是故退失。

 

復說由於舉罪者所迷亂自過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重事中怖畏衰損。於輕事中怖畏呵責。而設妄語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學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非自性隨轉虛妄見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於大乘迷亂勝解正行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於菩薩不生恭敬隱覆實德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有所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又說由迷亂顯隱密處令念忘失。此何因緣。由欲令於大乘不生樂欲所顯故。由此毀犯。由業障故而有忘失。設不毀犯由犯障故而有忘失。

 

復說由非處加行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樂己利狹小不轉。下乘聽聞心不謙下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能得所未獲得諸鮮白法。於所聽受生賒緩故。於己得退。又說由染愛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正在家所得利養不生喜足。矯誑等法有希望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聽聞所未聞法。多諸事業輕躁散亂。於三摩地不能證得。又說由惡見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懷惡意。瞻視於他。於諸聲聞大乘所學其心顛倒所顯故。由此毀犯。由不正行獲得衰損。由誑惑他獲得衰損。又說由受持過失壞鮮白法。此何因緣。由於如來智意趣中起等覺慢所顯故。由此毀犯。由謗正法獲得衰損。由於如來智意趣中邪稱量故。獲得衰損。

 

復說由於所學不甚恭敬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所犯不發露不陳悔。不除惡作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所緣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不如實顯己過故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身財有所顧戀。樂非諦語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聖教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於精進懈怠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無堪忍所顯故。由此現行。由於眾苦不能堪忍。於諸善法有散亂故。行不明了。又說由障淨因緣。惡意現行。此何因緣。由於大乘無增上意樂勝解所顯故。由此現行。於廣大乘有散亂故。行不明了。

 

復說由唯聽聞究竟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唯觀見免脫難論勝利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持法善友。又說由於教授左解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不堪受教堅持所犯。不敬教授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住阿練若善友。又說由於尸羅不堅安住惡作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所學不甚恭敬。虛受信施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勤修福業善友。又說由於自見安住見取修障難可調伏。此何因緣。由於清淨波羅蜜多諸菩薩所。不生恭敬不欲瞻仰。不欲親近。不欲聽聞。不隨法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矯誑顯示御眾善友。復說由不宣說。不隨宣說。不順義說。不平等說行於非道。此何因緣。由前後宣說厭倦不平等心。於所宣說不知方便。下乘勝解有染愛心。教誡徒眾加行所顯故。由此毀犯。由善根不圓滿故。由不攝受廣大善根故。由棄捨廣大善根故。生非福故。誑惑所化諸有情類。復說由四種親近不賢良故退失四事。此何因緣。由慳悋少聞不善入聖教。於佛語言不聽聞所顯故。由此毀犯。不修善根故。怖畏生死苦故。於利他事不能作故。狹小善根故。於諸法中有疑惑故。而有退失。

 

復說由於四種菩薩欲求信伏。欲求聲譽。欲求染果。欲求供養承事名稱是諸菩薩不如其義。此何因緣。由與我愛俱於微細罪不見怖畏。與其無我非勝解俱不顧他利。於生死涅槃一向觀見過失功德。於現法中樂相雜住。於當來世欣樂富貴攝受財法所顯故。由此毀犯。矯現自身能正持法乃至御眾。

 

復次云何正行勝利。此亦四種。後後應知。如是正行菩薩。能積集福智資糧故。以此為依障清淨故。以此為依於一切門集成白法故。以此為依起一切種利益有情加行故。又能生長無量福故。

 

復有四法能令積集福智資糧。一者依此正行供養承事諸佛如來。二者聞清淨。三者思清淨。四者修清淨。

 

復有四法能令障淨。一者於乘自然無動。二者於諸有情遠離不行因緣。三者遠離邪行因緣。四者遠離不圓滿正行因緣。

 

復有四法能令一切門集成白法。一者修修所成。二者成熟有情即彼所成。三者堪忍難事即彼所成。四者聞思無厭即彼所成復有四法能令作一切種利有情事。謂於四處濟拔有情。一者於疑惑猶豫處。二者於極穢惡趣顛墜處。三者於下乘信解處。四者於憎背聖教瞋恚心處。

 

復次云何菩薩於正行中現在轉時。猶得如是功德勝利。謂具法行中平等行。善行。法住行相。

 

云何菩薩具於法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凡所修行不越正法。是故名為具足法行。當知此行有五行相。一者於不饒益樂行惡行諸有情所。欲令入善攝受哀愍故。二者於住種性外緣闕乏諸有情所。勸令發起菩提心故。三者於波羅蜜多殊勝中。自了知故。四者於尊重處。發起恭敬禮拜加行故。五者於諸外道怨敵有情。安住聖教無傾動故。

 

云何菩薩具平等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遍於一切利眾生事。平等修行。是故說名具平等行。當知此行有八行相。一者於諸有情平等親愛故。二者於諸有情以無染污無差別身。無差別世。無差別求。親愛之心平等慰喻故。三者捨諸憒鬧舒顏和悅。於已受擔平等能運故。四者於未受擔平等能取故。五者於一切苦平等堪忍故。六者於無量調伏方便平等能求故。七者展轉更互平等正語堪忍語故。八者一切善根平等迴向大菩提故。云何菩薩具於善行。此何行相。謂諸菩薩於內成熟諸佛法故。於外成熟諸有情故。修行善行。是故說名具於善行。當知此行有七行相。一者無所依止而惠施故。二者無所依止而持戒故。三者由哀愍心而修忍故。四者非於少分修精進故。五者為作利益諸有情處修靜慮故。六者見不相應修妙慧故。七者成熟方便善巧故。

 

云何菩薩具於法住。此何行相。謂諸菩薩非但追求以為究竟。非但讀誦以為究竟。非但宣說以為究竟。非但尋思以為究竟。而於內心勝奢摩他正修習中。發勤方便。平等修集。是故說名具於法住。當知此住有十二行相。一者於住禁戒不住禁戒能教授中。無分別故。二者以此為依。恭敬領受所教授故。三者以此為依。身遠離故。四者以此為依。心遠離故。五者以此為依。越聲聞乘相應作意大乘相應作意思惟故。六者以此為依。不捨遠離軛。與諸有情共止住故。及與所餘共止住故。七者以此為依。領受清淨世間智大福資糧威德修果故。八者於世間智不知喜足。尋求修治出世智故。又清淨智者。斷四種過失。管御大眾故。一者不能堪忍觸惱過失。二者不決定說教授過失。三者不如其言所作過失。四者有染愛心過失。如是四種及前八種合有十二行相。

 

復次云何菩薩能生淨信。所有譬喻。謂諸菩薩從初發心。初中後時作諸眾生引發善根所依止故。普於一切若怨若恩。心無所著猶如大地。而諸菩薩非如大地中庸而轉。眾生依之自施功力。方得存活。然諸菩薩生長善根。淨信歡喜。能滋潤故。猶如大水。而諸菩薩非如大水與諸稼穡成熟相違。然諸菩薩為欲成熟諸善根故。於可厭法深生厭患。能燒煉故。猶如大火。而諸菩薩非如大火與諸佛土集會相違。然諸菩薩能令善根已成熟者。引發聚集解脫觸得。由能發起正教授故。譬如大風。而諸菩薩非如大風能引發已終歸滅盡。然諸菩薩令自白法轉增盛故。猶如朗月。而諸菩薩非如朗月但於白分光明照曜。非於黑分。然諸菩薩其相平等。於黑白分一切法中。智普照故。猶如日輪。而諸菩薩非如日輪怖羅怙捉即便旋轉。然諸菩薩一切趣。中終不怖畏煩惱所執而旋轉故。譬如師子。而諸菩薩非如師子怯於大擔。然諸菩薩能擔一切大苦擔故。如善調龍。而諸菩薩非如龍象若遭利衰。軟非軟語。若樂若苦。則為愛恚之所塗染。然諸菩薩於諸世法。不為愛恚所塗染故。如紅蓮花。而諸菩薩非如紅蓮斷其莖已不復生長。然諸菩薩雖伏煩惱。由善根力之所任持。於生死中復生長故。猶如大樹根未損壞。而諸菩薩非如大樹其根後時定當損壞。然諸菩薩所有善根迴向涅槃大菩提故。譬如眾流趣入大海。而諸菩薩非如眾流趣入大海即成海性。然諸菩薩依止涅槃及大菩提諸善根力。而遊戲故。猶如諸天依蘇迷住。而諸菩薩非如諸天住蘇迷盧。於自事中。專行放逸。多受快樂。然諸菩薩方便般若所攝持故。成辦一切佛所作故。譬如群臣所輔大王。而諸菩薩非如群臣所輔大王。為自利益守護國人。然諸菩薩不顧己利。攝護眾生。猶如大雲。而諸菩薩非如大雲不能畢竟成辦稼穡。然諸菩薩畢竟生長菩提分法。如轉輪王出現於世。而諸菩薩非如輪王無有第二大丈夫眾。然諸菩薩解脫平等。善根所生多同出現。如末尼寶。而諸菩薩非如末尼寶珠與迦理沙般拏極不相似。然諸菩薩入無漏界。所作平等。受樂等故。譬如已入雜林諸天。而諸菩薩非如已入雜林諸天煩惱增長。當來顛墜。然諸菩薩伏諸煩惱無顛墜故。所有煩惱如呪術等所伏諸毒。而諸菩薩所有煩惱。非如呪等所伏諸毒唯不為害。更無餘德。然諸菩薩由自煩惱。能作一切眾生利益故。此煩惱如大城中諸糞穢聚。如是菩薩所有功德。麁同世間共所知事故。得為喻。而此功德由殊勝故。無有譬喻。是故當知菩薩功德。一切譬喻所不能及。

 

 

瑜伽師地論卷第八十

攝決擇分中菩薩地之九

復次云何菩薩於正行中安立所學。謂諸菩薩具足法住。於依世俗諦道理所說不了義。非所依聲聞乘相應經典。已作依持已作善巧。而復超度於大乘相應甚深空性相應。依世俗勝義諦道理所說了義。可依經典勤修學時。名為如理正勤修學。如是如理勤修學時。名正修行中道勝行。所以者何。由此正法貫穿十三中道行故。一者貫穿補特伽羅空性。二者貫穿補特伽羅無我性。三者貫穿法空性。四者貫穿法無我性。五者貫穿增益邊。六者貫穿損減邊。七者貫穿法現觀。八者貫穿法現觀迴向大菩提性。九者貫穿如是行者煩惱眾苦不纏繞心性。十者貫穿二無我勝解差別。十一者貫穿前無我性是後因性。十二者貫穿到邊際空性。十三者貫穿即彼威德。

 

云何貫穿補特伽羅空性。謂由一種相。不可得所顯故。此中不可得者。謂於三種事。一者有情事。二者彼差別事。三者彼受用事。若內若外若二中間。愚夫遍計所執實我都不可得。

 

云何貫穿補特伽羅無我性。謂由唯一相。可得所顯故。此中可得者。謂即於彼三事愚夫所遍計緣生諸法中常住實性不可得故。愚夫所計我異相性道理可得。

 

云何貫穿法空性。謂唯由一相。不可得所顯故。此中不可得者。即於彼事所取無常性。若內若外若二中間。愚夫遍計所執言說自性都不可得。

 

云何貫穿法無我性。謂唯由一相。可得所顯故。此中可得者。謂即於彼事道理可得聖智所行。又即於彼自內所證不可以言為他宣說。彼由六相於諸凡愚遍計所執言說自性異相可得。何等六相。一者不可自尋思。二者不可說示他。三者超過色根所行。四者超過一切相。五者超過識所行。六者超過煩惱所行。云何貫穿增益邊。謂由二種相。一者差別增益所顯故。二者自性增益所顯故。何等名為差別增益。謂由後後展轉八相。一者即於彼事執常增益。二者執無常增益。三者執常增益為所依止。執我增益。四者執無常增益為所依止。執無我增益。五者執無我增益為所依止。執真實心增益。六者執我增益為所依止。執不真實心增益。此復二種。一者決定。二者尋求。尋求者。謂遍計所依及遍計相應。於所對治雜染法中由五過失。謂顛倒過失。戲論過失。發起惡行過失。麁重過失。無常性過失。及於彼能對治清淨法中。七者執真實心增益為所依止。執善等增益。乃至執清淨增益。八者執不真實心增益為所依止。執不善等增益。乃至執雜染增益。是名八種差別增益。此中菩薩於彼增益都不執著。不勸他執。亦不讚美。何等名為自性增益。謂差別增益為所依止。由諸愚夫遍計所執所有言說自性增益。即於彼事增益為有。

 

云何貫穿損減。謂由一相。損減實事所顯故。此中損減實事者。謂即於彼邪法無我性起於勝解。執著一切種一切法相都無所有。

 

云何貫穿法現觀。謂由三種相。一者即於彼事及第四生事所治能治有為無為安立中。自性不可得所顯故。二者彼差別不可得所顯故。三者即彼串習故。如實通達智所顯故。此中自性不可得者。謂諸愚夫遍計所執自性。此中差別不可得者。謂即彼自性滅生集成二分不可得。此中智通達者。謂即彼自性相不作意不思擇加行自內所證智通達。

 

云何貫穿法現觀。迴向大菩提性。謂由一種相。思擇所得能治所治不斷故。此中能治所治者。謂空是煩惱對治。無願是有願對治。無相是諸相對治。如是一切名無造作。此復是後有業對治。亦是生身流轉。剎那生流轉對治。名滅煩惱行無自性。此復以生死流轉為所對治。若諸菩薩由此對治故。起思擇不斷所治。此由悲愍諸眾生故。希求大菩提。

 

云何貫穿如是行者。煩惱眾苦不纏繞心。謂由一種相。雖不永斷所對治法。而能如實通達故。此中如實通達者。謂即於彼法由法無我加行。觀彼自性無染無苦。

 

云何貫穿差別。謂由四種相。一者見差別所顯故。二者即此極遠損減差別所顯故。三者於斷迷失差別所顯故。四者於心迷失差別所顯故。此中見差別者。謂住補特伽羅無我及涅槃。於當來身起斷滅增上慢。又於所取觀察故。於能取言說自性畢竟遠離。空性所攝不觀察故。名不善觀察所知境界。由執著諸法故求煩惱斷。而諸菩薩則不如是。此中極遠損減差別者。謂住補特伽羅無我。於我見異生下中更下。由二因緣。謂苦不解脫故。安住苦故。前後二種執著失壞故。而諸菩薩則不如是。此中於斷迷失差別者。謂住補特伽羅無我。執法無我無自性故。便生驚怖。謂無言說自性追求斷滅。而諸菩薩則不如是。此中於心迷失差別者。謂如是於斷迷失住補特伽羅無我。於自遍計所起境界中。為想顛倒等之所顛倒。而諸菩薩則不如是。

 

云何貫穿因性。謂由二種相。一者觀察能取所顯故。二者彼如實通達所顯故。此中觀察能取者。謂即觀察此無我智。遠離言說自性故。遠離彼分別故。應捨相故。有剎那故。此中彼如實通達者。謂觀察所取能取二種。如理作意思惟為因。各別內證決定智生。云何貫穿到邊際空性。謂由一種相。即彼法無我智如實顯現故。此中如實顯現者。謂顯現業煩惱相似相故。不可言說法故。離言說自性故。如是不執著故。有剎那故。

 

云何貫穿即彼空性威德。謂由一種相。業煩惱斷對治所顯故。此中斷者。謂彼剎那光明想生。能斷無始時來所集一切諸業煩惱。

 

復次有幾種聲聞。聲聞所學菩薩所學有何差別。謂有四種聲聞。聲聞所學菩薩所學當知差別有十三種。

 

云何名為四種聲聞。一者變化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迴向菩提聲聞。四者一向趣寂聲聞。變化聲聞者。為欲化度。由彼所化諸有情故。或諸菩薩或諸如來化作聲聞。增上慢聲聞者。謂但由補特伽羅無我智。及執著邪法無我智。計為清淨。迴向菩提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極微劣慈悲種姓。由親近如來住故。於廣大佛法中起大功德想。熏修相續。雖到究竟住無漏界。而蒙諸佛覺悟引入方便開導。由此因故便能發趣廣大菩提。彼於如是廣大菩提。雖能發趣由樂寂故。於此加行極成遲鈍。不如初始發心有佛種性者。一向趣寂聲聞者。謂從本來是最極微劣慈悲種性故。一向棄背利益眾生事故。於生死苦極怖畏故。唯有安住涅槃意樂。畢竟不能趣大菩提。

 

如二王子相似處生。平等平等受王快樂。一於王政詩論工巧處等皆悉善知。第二王子則不如是。彼二但由此分差別。非由受用王之快樂。如是於無漏界中諸菩薩眾與一向趣寂聲聞。當知差別。

 

應知彼二復有差別。謂意樂故。白法集成故。智集成故。種類故。種性故。持種故。加行故。威德故。正行故。福田故。殊勝差別故。因果故。生依止故。

 

一向趣寂聲聞棄背諸行雜染利益有情事故。一向安住寂靜意樂。菩薩雖有垢染而與彼相違。又彼聲聞唯為自身得增長故。白法狹小。菩薩為欲增長一切有情樂故。白法無量。又彼聲聞由無為智。但為除遣自身煩惱。菩薩普為一切十方諸有情類。又彼聲聞雖緣最勝解脫法境作意集成。而非佛子。菩薩雖緣下劣諸行有情法境作意集成。而是佛子。又彼聲聞雖勤精進於諦善巧心善安定。不成就佛種性相故。諸佛世尊不堪攝受。而諸菩薩與彼相違。又彼聲聞到究竟故。根雖成熟於當來世而不能作佛所作事。菩薩初心剎那生已便能造作。又彼聲聞雖到究竟。而不為彼諸天人等供養讚嘆。如住始業修行菩薩。而諸菩薩雖復未到究竟之位。然其威德及與智慧映蔽一切聲聞獨覺。又彼聲聞療煩惱病智慧良藥雖復成滿。而不能治一切眾生諸煩惱病。而諸菩薩與彼相違。由能修行利益他事勝義行故。又彼聲聞雖到究竟於諸有情智光明照然。非諸天及餘世間真實福田。如諸菩薩未盡煩惱。又於聲聞一切時中如來最勝。於最勝中諸菩薩眾彌復最勝。彼由於此所集成故。又由二緣應知彼勝。彼能成熟諸有情故。亦能成熟諸佛法故。由此因緣感菩提果。隨所成熟諸有情類。能令解脫。譬如有人能辦能熟。覺慧希奇非彼端然而食用者。此中道理當知亦爾。又彼聲聞雖復一向受學修行清淨法因。亦為無量善友攝受。而不能引大菩提果。諸菩薩眾與彼相違。而能引發。又諸聲聞依菩薩生。非諸菩薩依彼聲聞。

 

復次云何由世間出世間智。能作利益他事。謂諸菩薩遍於十方。或遊歷世界。或遊歷國土。或遊歷生。或勸請他。為大良醫。善能療治煩惱鬼魅所著有情。為無有上。宣說三學清淨之道。云何世間智。謂於麁品所有雜染。能為止息對治。於中品者能為制伏對治。云何名為麁品雜染。謂在家者貪瞋癡行性。諸出家者見依止性。及彼所依不正作意依止性。後有願依止性。由總別四顛倒故。於非解脫執為解脫依止性。

 

云何中品雜染。謂已止息麁品雜染。別別對治為依止故。於諸境界貪瞋癡纏依止性。於其所緣正繫念故。令不定者心得安定。精勤修習菩提分法。方能制伏。不依此修而自恃舉故。於所緣繫心令住。勇猛精進。從此於住能正攝受。攝受住故。於積聚中。由一合執中煩惱轉。便能制伏。從此為斷出世間法所對治故。依止對治。即令堅住。從此能伏諸緣起愚。補特伽羅無我性愚。及法無我性愚。從此能於邪道正道皆得決定。由如是相應知麁品中品雜染止息制伏能對治智。是名世間智。

 

云何出世間智。謂如是制伏貪瞋癡纏諸雜染已。復能對治微細隨眠所有雜染。此真實智名出世智。此復云何。謂即依彼制伏對治三處善巧。謂緣起善巧。補特伽羅無我勝解善巧。法無我勝解善巧。為欲超度無餘雜染對治四種無知故。不待他教。於內精勤觀察自心。四無知者。一於共相無知。二於自相無知。三於雜染相無知。四於清淨相無知。由三種相應知心共相。一於緣生者不現在前無作用故。二於現在者唯一剎那無作用故。三於貪等自緣所生非心作故。由三種相應知心自相。一者如前言說自性不可得故。二者如前由六種相如實可得故。三者一切聖者無差別智之所得故。由三種相應知心雜染相。一者生故。二者轉故。三者行故。於諸趣中種種自體生故名雜染生。即於此中生者自然剎那有流轉故。一切所緣難伏轉故。貪愛勢力之所轉故。名雜染轉。若於彼行若如是行。名雜染行。謂於一時行於善中。或於一時行不善中。或於一時行境界中。或於一時行造業中。或於一時行煩惱中。又於煩惱行貪瞋等。無決定行非。即於此行有貪已復行無貪。行無貪已復行有貪。如是等。又於隨順樂等法中。得為增上現行。又生自苦斷壞眾樂。不由執著故。但由顛倒故。由此引發自身眾苦無有厭足。或於善中而安置時。即便棄捨思求瑕隙。為令不善現前行故。於其瑕隙及衰盛中。為諸愛恚之所損惱。又隨放逸勢力一切所作諸善根本皆令損壞。又極樂著色等境故。雖於極利益甘露界中數數思擇。而難可安立。於此義中。示現假合所設譬喻其事應知。由三種相應知心清淨相。一者不得得相故。二者無為相故。三者種性相故。若由別異如理勤修。求心清淨不能證得。若由如是如理勤修。便能證得。又不觀見言說自性。見真如相。此由九種相當觀無為相。一者不行世故。二者非如在滅盡定言說自性不可得故。真如相可得故。是無二相。三者非生身相故。四者超過生身因自性相故。五者超過當來生故。六者超過死沒故。七者超過剎那展轉不遠離故。八者超過趣轉易故。九者超過業煩惱行故。此中種性相。當知是無學界相。於現法中超過五事。一者超過所作。二者超過非所作。三者超過所作加行。四者超過所作非加行。五者超過非所作加行。於後法中超過六事。一者超過能發起後有行。二者超過彼行。三者超過彼果生。四者超過依彼衰盛。五者超過於彼所依一切無記動搖中修學期願受用。六者超過彼所依自體差別。復由四位九相應知種性相。何等四位。一不清淨位。二清淨位。三通達位。四究竟位。云何九相。謂不清淨位。於一切相等隨行故。譬如虛空。若清淨位平等一味及身心遠離。若通達位隨順趣究竟。由一切煩惱自性離繫離垢故。超過薩迦耶見。及超過彼為根本諸惡見趣。若究竟位安樂成滿。及超過三種變壞。何等名為三種變壞。一者老死等變壞。二者顛倒處變壞。三者清淨退失變壞。

 

復次云何於菩薩教授中聲聞所學。謂諸貪憂毘柰耶故。是增上戒學加行。厭患作意故。是增上心學加行。補特伽羅無我性故。或法無我性故。是增上慧學加行。此中貪憂是能發起所有毀犯。又如正不除遣。如已不除遣。如正除遣。如已除遣。由此四相。應知自心不如理作意所起貪欲。薩迦耶見。及與瞋恚。若由境界。或復由他而起妄計。如是名正不除遣。若由境界。或由他不饒益加行之所引奪。如是名已不除遣。由隨一不除遣故。當知隨一亦不除遣。由隨一除遣故。當知隨一亦復除遣。又若不除遣雖住律儀。於增上戒尚名毀犯。何況安住不律儀者。又增上心學於所緣境散亂錯誤。是能障礙依補特伽羅無我修增上慧者。薩迦耶見是能障礙依法無我修增上慧者。自性差別分別計縛是能障礙於此三學。正修遣中有八種違逆學法。有八種隨順學法。何等為八。一者唐捐耽著。二者耽著故縛。三者縛故障礙。四者障礙故垢。五者垢故災雹。六者雹故瘡皰。七者瘡皰故熱惱。八者熱惱故諸煩惱病難可療治。與此相違當知即是八種隨順學法。

 

復次云何不善學沙門。謂三種。應知一者不顧沙門。二者形相同分。三者軌則正命受用加行戒見意樂皆不同分。若迴向資具是增上戒。形相同分是增上心及增上慧。形相同分是彼行意樂不同分。若迴向聲譽是奢摩他支。同分是毘鉢舍那支。同分是俱修支。同分是俱資糧支。同分是意樂不同分。

 

復次云何善學沙門。當知由四種相。一者加行故。二者意樂故。三者通達故。四者趣究竟故。於現法中由厭患加行故。於前生中由相續成熟加行故。當知加行圓滿。由法無我勝解意樂故。若所應得。若能應得。於此二言說自性無執著故。於意趣義正尋求故。不但隨順言詞故。當知意樂圓滿。若於法真如以不緣他智通達自性無雜染故。於世俗寶及世俗生死。涅槃解脫。繫縛自性無所得故。當知通達圓滿。已善修習一切雜染對治故。又於真如無斷壞故。及能勝伏故。當知趣究竟圓滿。

 

復次不善學沙門。由三種相當知彼名不如其義。一者意樂衰損加行具足。二者意樂具足加行衰損。三者意樂衰損加行衰損。此中意樂衰損加行具足。復有三種。一者能聽唯此喜足。二者能說唯此喜足。三者能證世間三摩地而生愛味唯此喜足。若善學沙門唯由一相當知意樂具足加行具足。

 

復次云何住世俗律儀。當知有四種相。謂雖成就六支尸羅。而為二種損害損害尸羅。謂由薩迦耶見纏故。及於毀犯出離不了知故。雖遠離此二種過失。而未得世間清淨律儀。不能制伏薩迦耶見。雖已得世間清淨律儀。已制伏薩迦耶見。而不損減串習法無我性怖畏。損壞尸羅。雖遠離一切所餘過失。而為邪法無我勝解。及增上慢。損壞尸羅。

 

復次云何住勝義律儀。謂所成就出世間。一切煩惱不相應。能對治三界尸羅。又於四種住律儀中。諸戲論法現所可得。若能寂靜彼相。當知是名無漏尸羅。云何名為諸戲論法。謂於初住律儀中我執可得。若我所執。若作毀犯。若不作彼。若故思所作加行。若非彼加行。若正知而行。若彼不行。若失念而行。若彼不行。於第二住律儀中薩迦耶見品麁重隨行。若名可得。若色可得。若當來生相。若今時無相。若纏寂靜。若隨眠故彼不寂靜。若補特伽羅無我執。若補特伽羅執棄捨。若即於彼補特伽羅無我執中所執性。若非所執性。若由此故於色等中有情執。若彼假設讚善執。若能假設心語假設讚善執。於第三住律儀中。若生上故世間。若捨下故非世間。若三摩他依止。若諸欲依止。若恃舉自尸羅。若輕蔑他尸羅。於第四住律儀中若計我尸羅清淨。若由自性差別分別故分別尸羅。如是等諸戲論法。於無漏戒中皆悉寂靜。又即與此義相應。依清淨三學應知所說伽他。當知為令福德資糧塵垢微薄。攝受善士。無失壞故。智慧資糧於甚深處起勝解故。由二因緣入如來教。一者由法住智深了別故。二者由真實智善決定故。

 

復次云何如來調伏方便。當知此有二種。謂自體同分故。及勝解同分故。又現同分為令安住受教心故。及依教授而出離故。又正清淨加行教導教授當知復有四種。一者於雜染清淨驚怖轉依教導二者遠離雜染因緣教導。三者遠離於清淨驚怖因緣教導。四者第一現法樂住加行教導。此中雜染因緣有二種。一者由世俗言說自性雜染自性執分別故。二者由彼功德過失差別執分別故。由二種相應知於清淨導驚怖因緣。一者由於前後清淨導雜染分別故。二者由雜染遠離分別故。由二種相應知於涅槃清淨驚怖因緣。一者由世俗言說自性執故。二者於涅槃增語想中作心所有想故。又於寂靜心所有想。若增語想遍了知故。於彼二因緣俱遠離故。當知是第一住加行教導。

 

復次云何名為密意語言。謂無二相智。是能悟入一切密意語言相。云何無二相謂諸名言安足處事。由彼自性無所有故。非名言熏習想所行自性有故。說為無二。於此無二若起二執。名為雜染。若無二執。名為清淨。又非一切名言安足處事。由彼世俗言說熏習想所行自性無所有故。非彼熏習智所行自性有故。說為無二。於此無二若起二執。名為雜染。若無二執。名為清淨。由此無二相。應知悟入如來一切密意語言。此中由五種相名論圓滿。即於教授中由五種相名果圓滿。由五種相名果勝利圓滿。當知皆依密意語言。云何由五種相名論圓滿。謂若由此相宣說。若是宣說。若所宣說。若如是宣說。若彼宣說。如是圓滿。云何由五種相名果圓滿。謂無餘依涅槃界。若有餘依涅槃界。若聖道圓滿。若勝內怨。若勝外怨。如是圓滿。云何由五種相名果勝利圓滿。謂即是供養大師。報信施恩。越生死苦。於福田性無有退轉。從法化生名如來子。依止如來。

 

復次云何於菩薩藏教授中勝解勝利。當知由五種相。一者建立因時即能映蔽感大富貴增上因故。二者由轉依故。三者即於是處作說器故。四者作說者器故。五者於捨身時得見業清淨故。由五種相當知映蔽感大富貴增上之因。所謂此因能引有量無量果故。有盡無盡法故。感非廣大廣大樂故。是智資糧智自性故。由此能引彼故。又由遠離六種過失。應知身行。何等名為六種過失。一者愁憂相過失。二者不了知數習過失。三者由二種相威儀過失。四者由三種相怖畏相過失。五者由二種相遏履瑟吒過失。六者身不調柔過失。又於相慶慰時遠離五種過失。應知語行何等名為五種過失。一者怯怖過失。二者麁獷過失。三者棄捨佛語作不相應戲論過失。四者不讚歎如來過失。五者於同法者不施諫誨過失。又於記別所解了時遠離五種過失。應知語行。何等名為五種過失。一者於所證得忘念過失。二者前後語言相違過失。三者道理相違過失。四者敬信聖教諸天訶責過失。五者如來訶責過失。又由遠離五種過失。應知意行。謂依現法義有前四種。依後法義有第五種。何等名為五種過失。一者不忍過失。不能忍受現在過去不饒益事故。二者覆藏過失。由覆藏故。惡作燒惱故。三者貪染過失。希求諸欲及受用故。希求出離怨故。四者忘念過失。攝受不正見故於斷心迷亂故。五者期願過失。由自輕賤遠離廣大諸佛菩薩之所加被諸佛國土微妙願故。由微細意樂引發諸佛法故。於一切法殊勝世間興盛差別起憍慢故。及願彼故。於分別菩薩藏教授勝解勝利無量標釋中。當知有無量無數勝解勝利。

 

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

 

攝決擇分中有餘依及無餘依二地

如是已說菩薩地決擇。有餘依無餘依二地決擇。

 

我今當說嗢拕南曰。

 離繫與壽行  轉依住差別
 有常樂殊勝  異性自在等

 

問於有餘依涅槃界中現在轉時。一切煩惱當言離繫耶。當言不離繫耶。答當言離繫。問於一切苦。當言離繫耶。當言不離繫耶。答當言亦離繫亦不離繫。所以者何。若未來生所有眾苦當言離繫。若現在生心所有苦亦當言離繫。若現身中飢苦渴苦界不平苦時節變苦。及餘所有逼迫等苦。當言不離繫。此由現前行故。非諸煩惱所繫縛故。

 

問若一切阿羅漢皆得心自在。何因緣故。不捨壽行入般涅槃。雖苦所逼而久住耶。答功能有差別故。所以者何。有一分阿羅漢能捨壽行。一分不能。有一分阿羅漢能增壽行。一分不能故。

 

問若阿羅漢如先所有六處生起。即如是住相續不滅。無有變異。更有何等異轉依性。而非六處相續而轉。若更無有異轉依者。何因緣故。前後二種依止相似而今後時煩惱不轉。聖道轉耶。答諸阿羅漢實有轉依。而此轉依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何以故。由此轉依真如清淨所顯。真如種性。真如種子。真如集成。而彼真如與其六處。異不異性俱不可說。不可說義。如前已辯。是故若問所得轉依與其六處為異不異。非如理問。若此轉依無有體者。應有如前所說過失。謂阿羅漢煩惱應行。道應不行。是故當知有轉依性。世尊依此轉依體性密意說言。

 遍計自性中  由有執無執
 二種習氣故  成雜染清淨
 是即有漏界  是即無漏界
 是即為轉依  清淨無有上

 

如屠牛師或彼弟子。以利牛刀殺害牛已。於內一切斫刺椎剖骨肉筋脈皆悉斷絕。復以其皮張而蔽之。當言此牛與皮非離非合。如是諸阿羅漢既得轉依。由慧利刀斷截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已。當言與六處皮非離非合。又已轉依諸觀行者。雖取眾相。當知與昔所取差別。此所取相猶如真如自內所證。不可以言說示於他我所觀相如是如是。

 

問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中。住何等心。於無餘依般涅槃界。當般涅槃。答於一切相不復思惟。唯正思惟真無相界。漸入滅定滅轉識等。次異熟識捨所依止。由異熟識無有取故。諸轉識等不復得生。唯餘清淨無為離垢真法界在。於此界中般涅槃已。不復墮於天龍藥叉。若乾達縛。若緊[木*奈]洛。若阿素洛。若人等數。以要言之。所有有情假想施設。遍於十方一切界。一切趣。一切生。一切生類。一切得身。一切勝生。一切地中。非此更復墮在彼數。何以故。由此真界離諸戲論。唯成辦者內自證故。

 

問於有餘依涅槃界中。若無餘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諸阿羅漢。有何差別。答住有餘依。墮在眾數。住無餘依。不墮眾數。住有餘依。猶有眾苦。住無餘依。永離眾苦。住有餘依。所得轉依猶與六處而共相應。住無餘依永不相應。

 

問若無餘依涅槃界中。已般涅槃所有轉依永與六處不相應者。彼既無有六處所依。云何而住。答非阿羅漢所得轉依六處為因。然彼唯用緣真如境修道為因。是故六處若有若無。尚無轉依成變異性。何況殞沒。又復此界非所遍知。非所應斷。故不可滅。

 

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所得轉依。當言是有。當言非有。答當言是有。問當言何相。答無戲論相。又善清淨法界為相。問何因緣故當言是有。答於有餘依及無餘依涅槃界中。此轉依性皆無動法。無動法故。先有後無不應道理。又此法性非眾緣生。無生無滅。然譬如水澄清之性。譬如真金調柔之性。譬如虛空離雲霧性。是故轉依當言是有。

 

問當言是常。當言無常。答當言是常。問何因緣故當言是常。答清淨真如之所顯故。非緣生故。無生滅故。

 

問當言是樂。當言非樂。答由勝義樂當言是樂。非由受樂。說名為樂。何以故。一切煩惱及所生苦皆超越故。

 

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為有少分差別意趣殊異不耶。答一切無有。所以者何。非此界中可得安立下中上品。不可施設高下勝劣。此是如來此聲聞等。問何因緣故無有差別。所以者何。諸聲聞等有餘殘障。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而般涅槃。佛一切障永無所有。答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得安立有障無障。住無餘依涅槃界中。畢竟無障可立差別。何以故。於此界中一切眾相。及諸麁重皆永息故。皆永滅故。所以者何。諸阿羅漢住有餘依涅槃界時。一切眾相非悉永滅。異熟麁重亦非永滅。由彼說有煩惱習氣。即觀待彼相及麁重安立有障。住無餘依涅槃界時。彼永無有。是故當知於此界中。無有有障無障差別。問若此界中永無有障。如諸如來離一切障。阿羅漢等亦復如是。何因緣故。阿羅漢等不同如來作諸佛事。答彼闕所修本弘願故。又彼種類種性爾故。阿羅漢等決定無有還起意樂。而般涅槃。是故不能作諸佛事。

 

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所有無漏界。此與諸色。當言有異。當言無異。答當言非異亦非不異。如與諸色。與諸受等。當知亦爾。與一切行。與一切界。與一切趣。亦復如是。

 

問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於色等法當言獲得自在。當言不得自在。答當言獲得自在。問此所得自在。當言能現在前。當言不能現在前。答一分能現在前。一分不能現在前。謂諸如來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已能現在前。所餘不能令現在前。問若此界中離諸戲論。由此因緣不墮眾數。云何復能起現在前。答由先發起正弘願故。又由修習與彼相似道勢力故。譬如正入滅盡定者。雖無是念我於滅定當可還出。或出已住。然由先時加行力故。還從定出。依有心行而起遊行當知此中道理亦爾。

 

問迴向菩提聲聞。為住無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為住有餘依涅槃界耶。答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可有此事。所以者何。以無餘依涅槃界中。遠離一切發起事業。一切功用皆悉止息。

 

問若唯住有餘依涅槃界中。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云何但由一生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所以者何。阿羅漢等尚當無有所餘一生。何況當有多生相續。答由彼要當增諸壽行。方能成辦。世尊多分依此迴向菩提聲聞。密意說言。物類善男子若有善修四神足已。能住一劫或餘一劫餘一劫者。此中意說過於一劫。彼雖如是增益壽行。能發趣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所修行極成遲鈍。樂涅槃故。不如初心始業菩薩。彼既如是增壽行已。留有根身。別作化身。同法者前方便示現。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由此因緣皆作是念。某名尊者於無餘依般涅槃界。已般涅槃。彼以所留有根實身。即於此界贍部洲中。隨其所樂遠離而住。一切諸天尚不能覩。何況其餘眾生能見。彼於涅槃多樂住故。於遍遊行彼彼世界。親近供養佛菩薩中。及於修習菩提資糧諸聖道中。若放逸時諸佛菩薩數數覺悟。被覺悟已。於所修行能不放逸。

 

問若阿羅漢迴向菩提。便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何因緣故。一切阿羅漢不皆迴向無上菩提。答由彼種性有差別故。所以者何。諸阿羅漢現見種性有多差別。謂或見有諸阿羅漢俱分解脫。或復見有唯慧解脫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是故當知由彼種性有差別故。非一切阿羅漢皆能迴向無上菩提。

 

復次迴向菩提聲聞。或於學位即能棄捨求聲聞願。或無學位方能棄捨。由彼根性有差別故。所待眾緣有差別故。

 

如迴向菩提聲聞由遇緣故。乘無上乘而般涅槃如是。菩薩設為如來及諸菩薩之所棄捨。因棄捨故。若遭尤重求下劣乘般涅槃緣。應乘下乘而般涅槃。然無處。無容諸佛菩薩如是放逸。棄捨於彼。定無是處。

 

復次迴向菩提聲聞。若隨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爾時即同如來。於無餘依般涅槃界。而般涅槃。

 

問迴向菩提聲聞。從本已來當言聲聞種性。當言菩薩種性。答當言不定種性。譬如安立有不定聚諸有情類於般涅槃法性聚中。當知此是不定種性。

 

復次彼即於此住處轉時。如無死畏。如是亦無老病等畏。如來亦爾。彼及所餘於無餘依涅槃界中。般涅槃者。於十方界當知究竟不可思議。數數現作一切有情諸利益事。如首楞伽摩三摩地中說幻師喻。若商主喻。若船師喻。當知此中道理亦爾。是名最極如來祕密。於此及餘種種差別如來祕密。勝解行地修行菩薩下忍轉時。隨其勝解差別而轉。從此轉勝進入增上意樂淨地。如是乃至於九地中。展轉增進。勝解清淨。第十地中於此勝解最善清淨。於彼如來諸祕密中。是諸菩薩應正隨轉。當知如來如是祕密。不可思議不可度量。超過一切度量境界。問於法決擇總義云何答。

 由品類差別  而建立諸法
 即於彼釋難  分別一行等

 

如是應知此中總義。於此地中餘決擇文更不復現。當知於彼一一地中。皆有無量決擇差別。我今且略開示少分。由此方隅由此所學由此教導。諸有智者餘類應思。

 

 

>回到原文—「彌勒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