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天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七覺支

覺,意謂菩提智慧,以七種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故稱覺支,七覺支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閱讀更多»
輪迴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輪迴

佛教主張,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到達涅槃的境界就可擺脫輪迴。

閱讀更多»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菩提

菩提代表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證得了最後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達到了涅盤的程度。涅盤對凡夫來講是人死了,實際上就是達到了無上菩提。

閱讀更多»
業力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業力

業力是組成有情因果關係、因果報應的原素。   業力是指有情個人過去、現在的行為所引發的結果的集合,業力的結果會主導現在及將來的經歷,所以,個人的生命經歷及與他人的遭遇均是受自己的行為影響。   因此,個人有為自己生命負責的必要以及責任。

閱讀更多»
十二因緣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六度

六度又譯事究竟、到彼岸、度無極,簡譯為度;六度是指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菩薩所修的六種法門,可以自度度他、福慧雙修、三學具足。

閱讀更多»
悲華經的各版本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三昧

止息雜念,使心神平靜,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借指事物的要領、真諦,教內外對此詞皆有不同的論述和解釋。 最早出自婆羅門教《奧義書》中,亦為傳統瑜伽修行方式之一,在《瑜伽經》八支瑜伽中為第八支。在沙門傳統中也廣泛採用,為佛教所沿用,將持戒、禪定、智慧三者合稱為三無漏學。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