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佛教小知識 衛賽節Vesak慶祝佛陀甚麼? 衛賽節慶祝佛陀? 的誕生、成道和涅槃,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它們各自的時間和歷史背景: 閱讀更多» 05/05/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十善 十善是佛教行者修行的根本所在,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為戒律受持,則稱爲十善戒、十戒,不是指沙彌十戒。 行十善業道,即不行十惡業道,行十善行不犯五戒,即可生欲界天,有關欲界可參考大千世界。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五戒、八戒、十戒? 佛教戒律有五戒,可延伸成八戒,又可延伸至十戒,而其差異又為何?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法輪 法輪的說法,來源古印度傳說中的轉輪聖王,當有統一四大部洲的聖君出世,虛空中自然飛來金輪在其頭頂旋轉,為其證明、莊嚴。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十八界 佛教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所作的分類,或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發生認識功能的六根(六內界)、作為認識對象的六境(六外界)、由此生起的六識界,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閱讀更多» 02/09/2023 Page1 Page2 Page3 Page4 Page5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十善 十善是佛教行者修行的根本所在,在大乘佛教中,十善或作為戒律受持,則稱爲十善戒、十戒,不是指沙彌十戒。 行十善業道,即不行十惡業道,行十善行不犯五戒,即可生欲界天,有關欲界可參考大千世界。 閱讀更多» 02/09/2023
佛教小知識 佛教小知識:十八界 佛教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所作的分類,或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發生認識功能的六根(六內界)、作為認識對象的六境(六外界)、由此生起的六識界,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閱讀更多» 02/09/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