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意謂菩提智慧,以七種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故稱覺支,七覺支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俱舍論謂之七等覺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覺有覺了覺察之義。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覺。覺法分七種,故曰支,或曰分。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三,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四,輕安覺支,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斷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輕利安適。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七,行舍覺支,舍諸妄謬,舍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動時,可用除舍定之三覺支攝之,若心沈沒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是故除念覺外,他六覺隨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粗,以舍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一般七覺支都是放在四念住的後面,但是我們也可以放在正知正念的後面,用來加強我們的法次法向。

這個加強以後就進入正見,真正進入八正道,真正見到無常、苦、無我。

 

念覺支

念即思念,謂修諸道法之時,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覺分。

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

也就是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

而且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

 

擇法覺支

擇即揀擇,謂用智慧觀察諸法之時,善能揀別真偽,而不謬取虛偽之法,故名擇法覺支。

精勵於正法而不懈,依智慧簡擇法之真偽,取真實而捨虛妄。

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

 

精進覺支

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修諸道法之時,善能覺了,不行無益苦行,而於真正法中,常能用心專一,無有間歇,故名精進覺分,又名精進覺支。

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如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因此,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喜覺支

喜即歡喜,謂心契悟真法,得歡喜時,善能覺了。此喜不從顛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又名善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

例如,當你的心受到刺激而生煩惱,正在痛苦不安的時候,用佛法向內心觀照,體驗自己的情緒反應,覺察到那些讓你痛苦不安的心念,本身是虛幻的、是空的,如此一來,心情就會平靜。

 

除覺支

謂斷身心粗重煩惱,使身心輕利安通,故名輕安。

除覺支也可以稱為輕安覺支,除是除去煩惱,煩惱去除之後,就能得到身心輕安,有了喜悅之後,會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

修行到了身與心都沒有負擔的感覺時,可能還知道有環境,風聲、雨聲、車聲、人聲等都還聽得到,在這種狀況下,一切都是那麼的順利、適意、舒暢、有默契。

 

舍覺支

舍離所見念著之境,善能覺了,虛偽不實,永不追憶,故名舍覺分。

捨外境之心,捨一切所緣對象,由住於一直心,而發空慧,捨善與不善二法,捨「斷」、「無欲」、「滅」之三界,這不是舍受,而是行蘊中的舍心所,住心平等而不取不著。

 

定覺支

發禪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禪不生煩惱妄想,是名定覺分。又名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

定覺支,心一境性,名為定,便是不昏沉、不散亂,住於四禪定相。

 

以擇法為中心的七覺分,能達成正法的覺證,如能現覺正法,知法入法,就能對治於諸法中所有的疑悔錯謬。

在迷不覺的眾生,在人生旅程中,不是面臨歧途,躊躇不決──疑;就是走上錯路,盲目前進而死路一條──錯謬。

錯誤與疑惑,到頭來是仿徨、空虛、憂悔,正覺的聖者,主要為斷除三結──我見、戒禁取、疑。

我見是理的迷謬;戒禁取是行為的錯謬;而疑是對三寶 四諦──真理與道德的懷疑,如真正的覺悟了,這一切煩惱都不再存在,因而是真知灼見,心安理得,充滿了正法的喜樂,而沒有憂悔,在一切菩提分中,這是極重要的一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