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的說法,來源古印度傳說中的轉輪聖王,當有統一四大部洲的聖君出世,虛空中自然飛來金輪在其頭頂旋轉,為其證明、莊嚴。

由來

釋迦牟尼佛剛出世時,婆羅門仙人阿私陀預言他將來要麼做轉輪聖王統一四海,要麼做最上覺者渡化眾生。

故佛教沿用此說法,認為釋迦牟尼佛所傳佛法如同金輪,稱爲「法輪」,轉輪王之輪則稱為寶輪,後來佛教對法輪的樣式作了定義,賦予其代表佛教的象徵意義。

 

輪喻車輪,有運載、裝載、前進、圓滿、摧伏等 意義,運載者能把眾生從此岸娑婆世界,亦名堪忍國土,運載到彼岸,西方極樂世界。

又佛說法如車輪轉動不停前進,裝載眾生離苦得 樂。還有摧伏的意思,好比地面不平,有高有低,當車輪經過時,可把地面高低壓平,比喻 眾生的煩惱起伏不平,能通過佛法,把所有煩惱摧伏輾碎。

法輪圓滿不缺,能轉凡成聖,是具有頗大的功德和含義。

 

佛門法輪由輪轂、八個輪輻和外圈組成,其結構和意義為:

圖案是一個圓形,代表了佛教教義的完滿。

輪轂是法輪中心,代表了戒律,戒律是冥想修煉的本質核心。

八個輪輻是法輪外張,代表了八正道,八正道是破除無明的利器。

輪輞是法輪外圍,指把所有東西匯聚在一起的正念或三昧。

古代的法輪有二十多個輪輻,現在的法輪也有四個輪輻或十個輪輻,中心部的圖案有蓮花寶座形,也有帶卍字圖案的。

 

法輪 金色法輪 法輪圖形

 

轉法輪

在佛教中,法輪代表佛法,轉法輪譬喻在世間傳播佛法,以佛陀的教法能消滅一切煩惱,轉凡成聖,且不停滯於一人一處。

 

在佛陀入滅,也將請僧侶甚至居士解說佛法,也尊稱爲轉法輪,印度有個傳說,誰能統治全印度,自然會有輪寶出現,它能無堅不摧,無敵不克。

得到輪寶的統治者便被稱為轉輪聖王,把佛的說法稱為轉法輪,即含有這種意義,同時也顯示釋迦所悟的為最高原理。

 

法輪常轉意為佛法的傳法不斷,佛法如法輪一樣把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破碎無餘。

 

初轉法輪

義爲初宣佛法,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相傳是在波羅奈斯的鹿野苑對憍陳如等五個弟子所說,從現有經律中研究,釋迦不是一開始就講四諦,而是首先講了中道,這是符合事實的。

原來隨侍他的這五個人,看他拋棄了苦行感到失望才離去的,之後悉達多在菩提樹下獲得覺悟,覺悟之後也就稱為佛陀,悟得正覺後他正在思考是否該向世人說明如此難理解、體會的法理,這時大梵天王向他請求為世人宣說此一成佛之法,佛陀接受後開始找尋需要、期望聽法的人。

釋迦最初對他們宣揚理論,應該是先批評了苦行和其他學派的主張,提出自己不苦不樂的中道學說,來證明苦行不是正道,只有中道才合理,因而講了八正道,把五人說服了,然後才宣講四諦

 

初轉法輪可以指:

三轉法輪中的首次說法,又稱為示轉四聖諦

釋迦牟尼首次宣說佛法,以二乘為主。

 

二轉法輪

二轉法輪是佛的第二轉法輪階段,此階段則宣說般若,又稱般若期。

《心經》中講到空性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相對於初轉法輪所宣說的世間一切法是生滅無常、染污、有增有減,無有自性,般若空性是不生不滅、非變易,不屬於六塵、六根、六識十八界境界的世間任何一法。

 

為了通達種種世間、出世間、有為、無為法,所以要學習般若波羅蜜多,表示二轉法輪的佛法的般若範疇,不僅僅只有世間無自性的一切法,還包括了實際、不變異性、平等性、離生性、如所有性等不屬於世間一切法的部分。

並說明世間一切法虛妄,但唯『心』方能所現,所以本身並沒有能出生自己或出生其它法的的自性,所以說無自性,故說其體性與行相都是空。

而能「現」世間一切法的「唯心」,便是般若經中一貫所說法界「真實心如來藏」,因為包含了前五識、第六意識及第七意跟都是虛妄識,皆無有能現一切法的體性。

 

三轉法輪

三轉法輪者。以苦集滅道四諦之法三番而說。名為三轉。世間車輪。則有摧碾之用。佛之說法。則能摧碾眾生一切惑業。故名轉法輪也。一示轉示即指示。如雲此是苦。此是集。此是滅。此是道。是名示轉。二勸轉勸即勸勉也。如雲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是名勸轉。三證轉證。驗也。謂引己所證以驗之也。如雲此是苦。我已知。不覆更知。此是集。我已斷。不覆更斷。此是滅。我已證。不覆更證。此是道。我已修。不覆更修。是名證轉。

 

第三轉法輪佛所講述內容是如來藏的更深細功能差別,又稱唯識期,以弘演大乘成佛之道為主,即是方廣諸經所說諸地菩薩所應修證之一切種智究竟了義妙法,是唯識增上慧學-無生法忍,是諸地菩薩乃至等覺菩薩應該要學的修證內涵。

 

一切種智是宣說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若離開第八識如來藏所含藏一切種子的親證,則無法成就諸地果證及成佛。

此階段所講述的為如來藏中所含藏一切種子的功能差別更深細之智慧,也就是道種智和成佛的一切種智。

依此自心如來藏識而一一現前觀察與證驗,出生般若慧的總相智、別相智、道種智、一切種智,實證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華嚴法界實相,方能圓滿成就究竟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