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向是指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四者稱四沙門果;再加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合稱四向四果。因為每一個果位都分成兩階段,所以又稱四雙八輩、四雙八士。
本文目錄
須陀桓
佛的四雙八輩弟子中的最初位階,上座部和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都設沙門四果中的果位。
釋迦牟尼佛以河流來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
能夠入流的要素(入流支)有四個: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以及遵行正法(法、次法向)。遵行以上四者,就能夠成就向須陀洹。成就四不壞信,就可證須陀洹果。
證初果的先決條件是四預流支:
親近善士
聽聞佛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因此成就四不壞信者,就證得須陀洹果。
須陀洹果與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無漏學中的戒行圓滿,雖尚不能夠永遠脫離輪迴,但已永遠不會墜落至三惡道,在於人、天中,至多往返投生七次,就可以究竟解脫,因此又稱七有。
在巴利聖典中,初果的質素是:「那些斷除了三結的比丘,能得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斷三結,即有身見、疑見、戒禁取見三種:
斷有身見:不持我見,即在見解上,不再認為五蘊有「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對因緣果報之理不再產生疑惑。
斷戒禁取見:入流聖者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得須陀洹果的聖者,有兩個特點:
不墮法,又稱不墮惡趣法,確立戒行,不犯導致投生惡趣的六種惡事,不會得惡果報,不會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
正定聚,又叫正性決定、決定正向三菩提、決定正向於正覺,成為須陀洹之後,定力不退,因此再也不會轉為凡夫,必定到達最高的覺悟。
斯陀含
是部派佛教修行的位階、果位名稱,意為一還果,是沙門四果第二階成果成效,因此也稱為二果,在此之前則為須陀洹,此之後則為阿那含。
中文的意思是「一往來」,佛經中也稱為「一上一還」,指的是:最多只會在天界與人間再往返一次,就能夠完全解脫,永遠出離輪迴。得一來果的聖者,又稱家家。
須陀洹果與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無漏學中的戒行圓滿,因此得斯陀含果的聖者,不會投生三惡道,其定力與修行也不會退失,至多在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可以得到解脫。
佛教修行具有科學態度,修行之後必須經由測試、驗證才能得知是否正確而無偏誤,此稱為「證果」,無論是漸修或頓悟都必須進行驗證,正確後才算取得果位,否則必須持續修行,並再次進行驗證。
與初果須陀洹相比,二果除了擁有初果的三個特質之外,再加上薄「貪、嗔」的特點。
也就是說,二果聖者在修行的證得過程中,對世俗五欲生活起了遠離的心,欲望從根本上減少了。
阿那含
「不來」或「不還」之義,聲聞第三果。
謂不再來,又稱不還果,是佛教修行者進入聖道的果位之一,為部派佛教之中沙門四果的第三向,得證此果位的人將不再回還欲界,而證涅槃。
此位須斷盡三界見惑及欲界九品思惑,方證得之。
五下分結盡,得阿那含。五下分結是:我見、戒禁取見、疑見、貪欲、瞋恚。欲界的修道所斷惑,至此已經斷盡。
證阿那含果的聖者,已經斷了欲界的煩惱修惑,不再染著欲界的五欲。因斷除了欲界的貪愛,必定證得初禪。死後將會離開欲界,上升色界或無色界,在那邊入涅槃,不再返還欲界。
阿羅漢
爲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第四果,是依照佛三轉法輪解脫道的教導修習四念處、十二因緣觀、四聖諦、八聖道,於蘊、處、界觀行一切有為法的剎那生滅、空、無常、苦、無我,進而斷盡我見、我執、三界貪愛、無明及其它所有煩惱。
於當世捨壽時願意不再受後有於三界中出生,脫離生死輪迴之苦而入無餘涅槃界的聖者。自佛陀三轉法輪以來,至今已有成千上萬的弟子成就阿羅漢果,還有眾多的弟子成就阿那含、斯陀含和須陀洹。
佛陀十號中,也包括阿羅漢,漢譯通常作「應供」。
根據原始佛教、部派佛教的定義,阿羅漢包括了佛陀、辟支佛和聲聞阿羅漢弟子,佛說過阿羅漢已經「永無來生」,永遠不會再繼續輪迴。
在佛世之中,即還有佛法流傳的時代裡,不會有第二尊佛或其他辟支佛出現,只有聲聞阿羅漢出現。聲聞就是聽聞佛或佛弟子說法的意思。
斷惑究竟的修行者,已證三果後,能夠進一步斷「五上分結」,即可證入阿羅漢果。證入阿羅漢果的聖者,將會自覺:「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阿羅漢於『六恆住』法常善安住,在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時,恆常不動「不苦不樂,捨心,住正念正智」,一切外境「不能妨心解脫、慧解脫」,有些阿羅漢弟子可以證得三明六通。
根據原始佛教研究者的定義,阿羅漢是依照正法修行而達到涅槃的聖者,離貪斷愛,名色識三者不再相依相緣,再有再生之因緣滅盡,無因緣可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