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
除蓋障菩薩以消除一切蓋障而著稱,蓋障即形形色色的煩惱,主要是貪欲、嗔恚、睡眠、掉悔、懷疑五蓋,這五種障礙能覆蓋心性光明,使人坐禪難以入定。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象頭山中。與大苾芻眾七萬二千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
盡無復煩惱。心善解脫慧善解脫。如大龍王。諸有所作悉已成辦。釋諸重擔逮得己利
。盡諸有結。正智妙心俱得解脫。諸心自在到勝彼岸。善入法界建立法幢。心能棄捨
一切利養。正善出家極善具圓。滿足諸願住涅槃道。唯一補特伽羅現居學地。所謂尊
者阿難。諸菩薩摩訶薩八萬四千人。皆是一生補處。獲諸總持得一切智。現前趣向一
切智。漸入一切智。增廣一切智。得無礙總持諸三摩地。復能安住首楞嚴王妙三摩地
。具大神通遊戲自在。履輕安道。離諸所起一切障累。大慈大悲廣遍十方一切世界。
超越無邊一切佛剎。通達空行及無相行諸願離著。勤劬發起一切有情利益勝行。善入
一切佛之境界。心如虛空具無邊智。心如大海深無涯底。心如須彌山王堅固不動。心
如蓮華離諸染著。心如妙寶極善清淨。心如真金精鍊瑩潔。其名曰寶星菩薩摩訶薩。
寶手菩薩摩訶薩。寶印手菩薩摩訶薩。寶冠菩薩摩訶薩。寶髻菩薩摩訶薩。寶峯菩薩
摩訶薩。寶積菩薩摩訶薩。寶頂菩薩摩訶薩。寶幢菩薩摩訶薩。金剛藏菩薩摩訶薩。
金藏菩薩摩訶薩。寶藏菩薩摩訶薩。吉祥藏菩薩摩訶薩。淨藏菩薩摩訶薩。淨無垢藏
菩薩摩訶薩。如來藏菩薩摩訶薩。智藏菩薩摩訶薩。日藏菩薩摩訶薩。等持藏菩薩摩
訶薩。蓮華藏菩薩摩訶薩。解脫月菩薩摩訶薩。普月菩薩摩訶薩。普賢菩薩摩訶薩。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普光菩薩摩訶薩。普眼菩薩摩訶薩。蓮華眼
菩薩摩訶薩。廣眼菩薩摩訶薩。普威儀道菩薩摩訶薩。普嚴相菩薩摩訶薩。普戒慧菩
薩摩訶薩。智慧菩薩摩訶薩。法慧菩薩摩訶薩。勝慧菩薩摩訶薩。上慧菩薩摩訶薩。
金剛慧菩薩摩訶薩。最勝慧菩薩摩訶薩。師子慧菩薩摩訶薩。師子遊戲菩薩摩訶薩。
大音聲王菩薩摩訶薩。師子吼聲菩薩摩訶薩。震吼深妙音聲菩薩摩訶薩。無染著菩薩
摩訶薩。離諸垢菩薩摩訶薩。月光菩薩摩訶薩。日光菩薩摩訶薩。智光菩薩摩訶薩。
智吉祥菩薩摩訶薩。賢吉祥菩薩摩訶薩。月吉祥菩薩摩訶薩。蓮華吉祥菩薩摩訶薩。
寶吉祥菩薩摩訶薩。妙吉祥童真菩薩摩訶薩。如是等諸菩薩眾而為上首
復有賢護等十六大士。慈氏等賢劫中一切菩薩摩訶薩眾
四大王天主等。四大王天諸天子眾。帝釋天主等。忉利天中諸天子眾。須夜摩天
主等。夜摩天中諸天子眾。兜率陀天主等。兜率陀天諸天子眾。善變化天主等。化樂
天中諸天子陀化自在天主等。陀化自在天中諸天子眾。導師等。善分魔王子眾。大梵
天主等。梵眾天中諸天子眾。大自在天主等。五淨居天諸天子眾。毘摩質多羅阿修羅
王。大力阿修羅王。羅睺阿修羅王等。無數百千阿修羅眾。阿那婆達多大龍王。摩那
斯大龍王。娑伽羅大龍王。阿難多大龍王。嚩蘇枳大龍王等。無數百千龍王之眾。吉
祥威光龍王子等。無數百千龍王之子并諸龍女。及餘無數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
.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大眾集會。時象頭山。遍四方
面四由旬內。天人大眾充滿虛空。乃至無有一毛端量極微塵量之所空缺。於如是等天
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眾會中間。敷佛所坐妙師子座。
其座高一由旬。縱廣正等各半由旬。嚴設無數百千天妙寶衣。寶鈴寶網張設幰蓋彌覆
其上。復有無數百千天妙繒帛。周匝垂掛。散真珠華及諸妙華。又師子座周匝地方皆
是金剛所成。嚴飾殊妙地平如掌。柔軟清淨妙香芬馥。無數百千天妙寶華散布其地。
復有蓮華大若車輪。無數百千黃金為葉。瑠璃為莖。帝青為臺。馬腦為鬚。妙香可愛
適悅快樂。如是莊嚴佛所受用。又復師子之座。於其四隅不近不遠。有四寶樹而極聳
拔。高半由旬。周廣盤欝三俱盧舍
爾時世尊在大眾中處師子座。以極淨慧轉妙法輪。摧伏魔軍不染世法。作師子吼
明煥無畏。猶如大池清淨無雜。又如大海廣積妙寶深無涯底。如須彌山王高出眾山。
如日光明威耀赫奕。如滿月輪人所愛樂。如大龍王能雨法雨。如大梵王世間最上。而
佛世尊與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梵王護世等無邊善調伏者弟子眾俱。是時大眾一心誠諦
瞻仰世尊
爾時世尊。先以常光照諸大眾。於常光中復從頂上放大光明其名普照。是光復有
無數百千光明眷屬。其光即於十方一切世界普照耀已。旋環佛所右繞三匝。復從世尊
口門而入。而佛世尊口門之相悉無動靜。譬如日月光明悉從虛空界入。而虛空界亦無
動靜。佛之光明口門入時無動靜相亦復如是。又如積以乾沙投之酥油。或投以水。彼
等入時悉無動靜。佛之光明口門入時無動靜相亦復如是
爾時東方去此佛剎過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大蓮華。其中有佛號蓮華眼如來
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為諸菩薩宣說法要。
彼所說法唯以一乘發起利益。彼佛剎中無有聲聞緣覺名字。況復聲聞緣覺乘法。又彼
世界有情。皆修菩薩行法。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彼世界。不以飲食而
為資養。彼諸菩薩。悉以等持靜慮法喜為食。又彼世界。不以日月星宿而為照明。皆
彼如來身光普照而悉清淨。又復其土。無諸草木沙礫土石山等。地平如掌。彼有菩薩
摩訶薩名除蓋障。獨止一處。若諸有情聞是菩薩名者。一切障累悉得蠲除
是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蒙佛光明之所照觸。離自所止詣彼佛所。到已頭面禮佛雙
足退住一面。并餘菩薩各各蒙光所照觸已悉離所止。咸來詣彼世尊蓮華眼如來所。到
已頭面各禮佛足退住一面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於蓮華臺上。合掌頂禮白其
佛言。世尊。何故有是光明。極善無垢清淨悅意。使諸有情蒙光照者身心調暢
爾時蓮華眼如來。告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西方去此佛剎過殑伽沙數等
世界。有世界名娑婆。其中有佛。號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
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若諸有情聞彼如來名字之者。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
藐三菩提。是彼如來所現此光明。即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復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
而諸有情聞彼如來名字之者。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蓮華眼如來。告除
蓋障菩薩摩訶薩言。善男子。彼佛如來往昔修行菩薩道時。發是願言。願我當來成正
覺已。一切有情聞我名者。悉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除蓋障菩薩言。云何
世尊。彼世界中一切有情悉得不退轉邪。佛言。不也善男子。除蓋障菩薩言。云何世
尊。若然者亦有有情不聞彼佛名邪。佛言。善男子。一切皆聞。除蓋障菩薩言。若皆
聞者何故乃有不得不退轉者。佛言。善男子。所言一切不退轉。亦非一切不退轉。除
蓋障菩薩言。如佛所說一切不退轉亦非一切不退轉。其義云何。佛言。善男子。若有
有情得聞如來名字。生起不退轉種子者。我說斯等有情得不退轉。非是得聞如來名字
。俱時皆得不退轉地。善男子。我今復說譬喻以成斯義。譬如有樹初植種子。而其種
子離諸過失。後以諸緣得生牙莖。乃至滋長果實成結。善男子。彼樹何故但說種子。
除蓋障菩薩言。世尊。由其種子離諸過失。乃至果實成辦故說種子。佛言。善男子。
得不退轉有情亦復如是。由彼纔聞如來名字之時。不退轉種子生起具足。而其有情即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轉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白蓮華眼如來言。世尊。我今欲往娑婆世界。瞻覩世尊釋
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禮奉親近尊重供養。於是蓮華眼如來告除蓋障菩薩言。善
男子。汝當可往今正是時。餘諸菩薩俱白蓮華眼如來言。世尊。我等亦欲往詣娑婆世
界。瞻覩世尊釋迦牟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禮奉親近尊重供養。時彼世尊。告諸菩薩
言。善男子。汝等可往今正是時。然汝往彼世界勿生放逸。何以故。彼世界中諸有情
類極貪瞋癡。無沙門婆羅門父母之想。非法欲行。暴惡麁獷。口出惡言。高倨輕慢。
染著懈怠。破戒造惡。慳嫉增盛。如是多種煩惱隨煩惱等。彼佛世尊。於如是等惡有
情中而為說法。彼諸菩薩白其佛言。世尊。彼佛如來難行能行。於如是等惡有情中能
為說法。佛言。諸善男子。如是如是。彼佛如來難行能行。惡有情中能為說法。又善
男子。彼諸有情亦復如是。難行能行於彼雜染世界之中。能起一善心者斯為極難。何
以故。若清淨世界中。清淨有情發起善心豈為希有。雜染世界之中能起善行者極為希
有。能於一彈指頃發淨信心。一彈指頃能歸依佛及法僧寶。一彈指頃修持淨戒。一彈
指頃離貪著心。一彈指頃起悲愍意。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極為希有。諸菩薩言。
希有世界。希有善逝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等諸菩薩眾。咸歎善哉。於彼佛所如其行相。聞佛所言順
佛教勅。各各頭面禮佛足已。從佛會出。俱時往詣娑婆世界。於世尊釋迦牟尼佛所。
作供養事。或有化現諸寶樹者。枝幹傭圓色相榮茂。華果具足。或現瑠璃寶樹。或現
頗胝迦樹。或現劫樹。或真金樹。或眾華樹。或眾果樹。或現妙寶衣雲。或莊嚴雲。
或塗香雲。或寶鬘雲。或妙蓋雲。或末香雲。或鼓樂雲。如其所應各化現已。咸悉萃
集前導。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等諸菩薩眾。來詣娑婆世界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告諸菩薩言。仁者。彼娑婆世界諸有情等苦之深重。仁等
宜應隨其神力善化而往。使彼有情得勝妙樂。時諸菩薩聞是語已如教而行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如其色相。以自神力作諸化事。即從身中放大光明。善妙
無垢清淨適悅。使諸有情蒙光照者身心調暢。是光普遍廣照於此三千大千世界。而此
三千大千世界之中。所有地獄餓鬼畜生等趣。諸有情類蒙光照觸。皆得離苦息恚害心
。互相皆起父母之想。又此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幽隱暗暝。日月光明所不照處是光普照
。所有日月具大神力。有大威德自在照耀。為此光明映蔽不現。悉無焰赫光耀之用。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光明普照。其中所生諸有情類互得相見。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鐵
圍山。大鐵圍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寶山黑山及諸山等。其光普照。上
至梵世下至阿鼻大地獄。於其中間一切方分而無光明所不照處
爾時諸菩薩眾。隨彼色相如其所應。亦以神力作諸化事。令諸有情須食者得食。
須飲者得飲。須衣者得衣。須輩輿者得輦輿。須財者得財。盲者能視。聾者能聽。裸
者得覆。迷亂之者還得正念。苦者得樂。諸懷妊者產生無難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二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等菩薩眾。來詣於此象頭之山去山不遠。彼諸大士。俱時
化現殊妙寶網。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又於空中雨眾天華。及天果雲。天寶鬘雲。天塗
香雲。天衣服雲。天末香雲。及天上服寶蓋幢幡諸供具雲。廣大化現隨所現已。而諸
有情皆得瞻覩。悉能獲得最上快樂。彼象頭山所有樹林。即時自然離其地方。別現種
種微妙寶樹。劫樹華樹果樹。栴檀香樹。沈水香樹。彼等皆是神力所化。又於空中。
自然出妙天鼓音聲。於鼓音中說伽陀曰
龍彌尼園最勝生 不以煩惱種等比
稽首無等如虛空 故我來此最勝山
坐勝道樹成菩提 警覺摧伏魔力軍
稽首持勝無垢光 故我來此最勝山
如幻如焰如水月 此等理法悉覺了
稽首最上大福樹 故我來此最勝山
覺了世法如戲劇 巧現眾法如帝弓
稽首無動勝福藏 故我來此最勝山
久遠歷於多百劫 為欲圓滿悲心故
稽首無垢月面尊 故我來此最勝山
多百俱胝菩薩眾 諸天供養亦復然
稽首已離癡暗瞑 故我來此最勝山
已得最上聖法藏 悲所成身棄世財
稽首無等作大利 故我來此最勝山
住寂靜心常慈意 如蓮在水離諸染
稽首勝上持功德 故我來此最勝山
妙相開華清淨身 隨形眾好世資養
稽首寶樹無邊枝 來此供養願攝受
其鼓音中說是伽陀已。尊者大目乾連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
白佛言。世尊。何故今時現是瑞相。昔所未聞。昔所未見。佛告尊者大目乾連言。東
方去此佛剎過殑伽沙數等世界。有世界名大蓮華。彼佛世尊號蓮華眼如來應供正等正
覺。現住說法教化利益。彼佛剎中有菩薩摩訶薩名除蓋障。與彼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
菩薩大士。同來詣此娑婆世界。彼眾將至故先現瑞。說是語已。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與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菩薩之所圍繞。各以廣大神通威力。來詣佛所。到已頭面各禮
佛足。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說伽陀曰
具大名稱大勝慧 得大無畏大牟尼
已度生死險難中 稽首出過煩惱岸
汝為普遍熾焰光 汝為普遍大燈炬
汝得一切解脫門 稽首歸命無等等
堅固不動如山王 深廣無底如大海
一切邪外不能破 稽首稱讚大法王
本來寂靜法無生 自性如是常寂滅
我法聖尊善開明 稽首轉大法輪者
或有宣說諸正道 或說趣入真實理
或說涅槃正妙門 或說授記成覺果
有情心意汝悉知 是中無少不知者
有情觀汝法行圓 是故隨奉汝教勅
所有貪瞋癡三毒 及餘種種垢染等
坐道樹成正覺尊 以大智火悉焚爇
汝自得度度有情 汝自解脫利世間
汝於世間善所求 永破生死諸險難
無智久沈於睡眠 有情流轉生死輪
善為開覺汝聖尊 稽首等視如親愛
汝觀此諸大士眾 一切安住菩提道
皆欲聽聞妙法門 唯願世尊隨為說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說是伽陀讚歎佛已。時佛勅令處蓮華臺一面而坐。餘諸菩
薩大眾。佛亦勅令隨其所應處蓮華臺一面而坐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從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著於蓮華臺上。合掌向佛而白
佛言。世尊。我今欲問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若佛世尊垂見聽者。我當發問願為宣說
佛告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言。大士。恣汝所問斯為常事。諸佛如來亦悉聽許隨其所
疑。如來為汝一一宣說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承佛聖旨即白佛言。世尊。諸菩薩摩訶薩。云何修行即
得布施具足。復云何得持戒具足。云何得忍辱具足。云何得精進具足。云何得禪定具
足。云何得慧具足。云何得方便具足。云何得願具足。云何得力具足。云何得智具足
。云何得菩薩如地。云何得如水。云何得如火。云何得如風。云何得如虛空。云何得
如月。云何得如日。云何得如師子。云何調伏。云何了知。云何得如蓮華。云何得廣
大心。云何得清淨心。云何得無疑惑心。云何得如海智。云何得微妙智。云何得智辯
才。云何得解脫辯才。云何得清淨辯才。云何得一切有情歡喜辯才。云何得信順語。
云何得正法語。云何得隨法行。云何善入法界。云何住空境界。云何得無相行。云何
得諸願離著。云何得慈身。云何得悲身。云何得喜行。云何得捨行。云何得神通遊戲
。云何得離八難。云何得不忘失菩提心。云何得宿命智。云何得不捨善知識。云何得
常離惡知識。云何獲得如來法性之身。云何獲得金剛真實之身。云何得大導師。云何
得善知諸道。云何善說無顛倒道。云何得常安住妙等引心。云何著糞掃衣。云何持三
衣。云何常坐不臥。云何常乞食。云何一坐食。云何食後不飲漿。云何受阿蘭若法。
云何樹下坐。云何空地坐。云何死屍間住。云何節量食。云何隨敷座。云何得相應行
。云何持經。云何持律。云何持論。云何於軌範所行及威儀道而得具足。云何得離慳
嫉二法。云何於一切有情起平等心。云何於佛如來善作供養承事。云何能摧伏諸慢。
云何能廣多淨信。云何善知世俗。云何善了勝義。云何善知諸緣生法。云何知自。云
何知他。云何能於清淨佛土中生。云何能離胎藏垢染中生云何能得捨家出家。云何能
得淨命自資。云何能得心無懈倦。云何得受諸佛教勅。云何獲得熙怡面相。云何得離
顰蹙之相。云何得多聞。云何得正法攝受。云何得法王子。云何能得勝出梵王帝釋護
世天等。云何能知有情心意。云何能知成熟有情諸有法式。云何能成智者。云何能得
常處妙樂。云何善知四攝之法。云何獲得妙相具足。云何得為他所依止。云何得如大
妙藥樹。云何乃能勤修福行。云何善了諸變化事。云何速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果
爾時世尊。讚除蓋障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問斯為極善。悲
愍世間能令天人大眾獲善利樂。能問如來如是等義。汝今諦聽極善作意。當為汝說。
於是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受教而聽。佛言。善男子。菩薩若行十種施法。即得布施具足
。何等為十。一者法施。二者無畏施。三者財施。四者不求饒益果施。五者悲愍施。
六者不輕慢施。七者恭敬施。八者供養承事施。九者無所著施。十者清淨施。善男子
。云何法施。謂若菩薩。不以財利心。自所受法即於他人隨應教授。不以希欲利養恭
敬因故。不望他人所知識故。不求名稱故。不以餘事因故。但自思惟。何等有情受諸
苦惱。我為蠲除即以是法。亦復不懷希求之心。無二平等為他宣說。若復為王及與王
臣之所宣說。或為旃陀羅及旃陀羅子說法亦然。何況餘諸人眾。而菩薩行是法施時不
起高心。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法施。云何是無畏施。謂若菩薩自所嫌棄刀杖等器。
亦復教示他人令棄。於彼一切有情。起如父想如母想如子想。如眷屬想及餘親愛知友
之想。何以故。菩薩作是思惟。如佛所說。彼彼生中一切轉易。於諸有情聚中。未曾
有不是父母及子并餘親愛知友。乃至於彼微細情命之中。皆為發起利益。設自身肉尚
亦與之。何況餘諸大有情類。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無畏施。云何是財施。謂若菩薩
。或見有情造極不善業。即時以財攝彼有情由財攝已。是故令其於不善業而悉除斷。
於諸善業使彼安住。菩薩作是思惟。如佛所說。布施是菩薩菩提。菩薩所行布施。除
斷三種不善之法。一嫉二慳三貪。是故我於如來所受布施之法。彼所布施而無高心。
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財施云何是不求饒益果施。謂若菩薩所行布施。不以希欲為因
。不以財利為因。不以眷屬為因。不以世間近事為因。菩薩修持布施法爾如是。彼因
彼緣所行布施。遠離一切饒益果報。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不求饒益果施。云何是悲
愍施。謂若菩薩見諸有情受諸苦惱。或飢渴者。或裸露者。或穢污殘缺之者。無主無
救無歸無依之者。無福者等。菩薩見已生悲愍心。我為此等有情故。發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心。念此無主無救無依歸等諸有情類流轉生死。而我今當以何方便為此有情為
主為救與作依歸。作是念時。菩薩由此悲心所逼。即以方便隨為攝受。菩薩攝受彼等
有情。俱時所起善根而無高心。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悲愍施。云何是不輕慢施。謂
若菩薩行布施時。不以輕重分別故施。不以慢心故施。不以毀謗故施。亦不令他勞力
故施。不恃豪富驕恣故施。不希名稱故施。不恃多聞倨慢故施。菩薩若行施時。心必
恭敬尊重。專注供養親奉施之。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不輕慢施。云何是恭敬施。謂
若菩薩於軌範師親教師及餘所應尊重之者修梵行者。身極恭順心極尊重。由恭順尊重
故發言慰安。合掌頂禮稽首承迎於其有情。即以彼彼善相應事而普及之。善男子。如
是名為菩薩恭敬施。云何是供養承事施。謂若菩薩或作佛事或法僧事。若於如來塔像
之所。或掃去塵穢。或嚴飾清淨。或以妙香華及塗香等而為供養。又或修治如來故壞
塔廟。是為佛事。何名作法事。所謂隨聞何等法門。即當受持書寫讀誦思惟修習。及
為他解說。或以無顛倒相應修學。是為法事。何名作僧事。謂以衣服飲食坐臥之具病
緣醫藥奉施眾僧。乃至但以少分清冷之水而為供施。是為僧事。善男子。如是名為菩
薩供養承事施。云何是無所著施。謂若菩薩行布施時起如是心。我今所行布施。不求
天報或天之餘。不求王報或王之餘。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無所著施。云何是清淨施
。謂若菩薩隨其所說布施之法。即起伺察。如其彼彼起伺察時。於布施法伺察得無過
失。無垢染無障難邪。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清淨施。菩薩若能修此十法者。即得布
施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戒法者。當得持戒具足。何等為十。一者別解脫戒
行。二者菩薩攝律儀戒行。三者離諸煩惱燒然戒行。四者離不深固作意戒行。五者怖
業戒行。六者怖罪戒行。七者怖非所取戒行。八者堅固志意戒行。九者無依著戒行。
十者三輪清淨戒行。善男子。云何是別解脫戒行。謂若菩薩。於諸如來所有經中。或
戒律中及餘學句所宣示處。如善作意尊重大師所說。於一一法中如理修學。不愛著氏
族不愛著所見。不愛著眾會。無我人過失。於彼學句中而生尊重。善男子。如是名為
菩薩別解脫戒行。云何是攝律儀戒行。謂若菩薩作是伺察。我於別解脫戒中。不能取
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謂若如來於一一經中。宣示菩薩所行及菩薩學句。我當於
彼如理修學。何等是菩薩所行。所謂菩薩。無非處非方非時。所行無非時。所說無不
知時。無不知方。無不知量。何以故。或有有情。於如來所生不信心。為令彼等生信
解故。及彼有情隨為攝護故。菩薩自能圓滿菩提勝行。善具威儀。柔軟容緩。不雜闠
閙。趣寂止門極清淨門。此是菩薩所行。何等是菩薩學句。謂若如來於一一經中宣示
菩薩所學之法。菩薩於中而生信順不生障難。此是菩薩學句。善男子。如是名為菩薩
攝律儀戒行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三
復次善男子。云何是離諸煩惱燒然戒行。謂若菩薩或貪火燒然。或瞋火燒然。或
癡火燒然。或餘煩惱之火燒然。或餘諸受用侵害火燒然。若欲不燒然者。當起貪之對
治。及應遠離貪所起緣。何謂貪之對治。即不淨觀是貪對治。不淨觀者。謂自身中諸
不淨物。髮毛爪齒涎淚涕唾。淡廕垢汗大小便利。皮膚血肉骨髓肪膏。腦膜筋脈脾腎
心肺。肝膽腸胃胞及肚胘。凡如是等諸不淨物。菩薩應當作此觀想起是思惟。世間所
有彼愚癡者。不明解者。造不善者。尚能了知諸如是等不淨物已。不處貪心。況智者
乎。此為菩薩多種不淨之觀是貪對治。何者是貪所起緣。謂著諸欲染。或見女人端嚴
妙色。起可愛心而生希取。爾時見已當作是觀。如佛所說夢境無實。何故智者。於此
如夢境界之中而起貪心。是名菩薩遠離貪所起緣。何謂菩薩瞋之對治。及遠離彼瞋所
起緣。所謂菩薩。於諸有情所多起慈心。以此慈心及此因緣。而彼忿恚瞋怒有情心意
皆能攝伏。瞋恚因緣悉得遠離。是名菩薩瞋之對治。及遠離彼瞋所起緣。當作如是觀
察之時即離癡法。離癡由故彼諸所欲及諸受用。不為侵害之火燒然。此等是為菩薩離
諸煩惱燒然戒行。云何是離不深固作意戒行。謂若菩薩獨處一方寂靜而住。不起是心
。我不雜亂所行。我寂靜住。我復能行如來法律。餘諸沙門或婆羅門。彼等皆是雜亂
所行多諸闠閙。而悉墜失如來法律。若能不起如是心者。是為菩薩離不深固作意戒行
。云何是菩薩攝善法戒行。謂若菩薩作是伺察。如佛所說。諸苾芻應當尊敬修福尊敬
護戒尊敬修慧。何以故。尊敬福者。福是現受可愛精光悅意果報。如是信者而能遠離
諸不善業。是為菩薩攝善法戒行。云何是怖罪戒行。謂若菩薩或有如微塵罪。見悉生
怖不順所作。乃至少罪亦不生輕。作是思惟。如佛所說。諸苾芻。譬如有人中於少毒
亦趣命終。若中多毒亦趣命終。諸有罪者。若少若多皆墮惡趣。若作如是伺察之時。
菩薩於罪乃生恐怖。是為菩薩怖罪戒行。云何是怖非所取戒行。謂若菩薩或有具信沙
門婆羅門及餘人眾。信菩薩故。或以金銀摩尼真珠珊瑚瑠璃螺貝珍寶財物及餘受用之
具。於菩薩所囑累寄託。雖或單己而菩薩心。不起貪著輒生希取。又復於諸塔寺之物
。及眾僧物設使有人勸令掌執。菩薩於中亦不希取為自資養。作是思惟。如佛所說。
菩薩寧自割其身肉而噉食之。終不以他不與不許若飲若食。及餘物等而懷希取。是為
菩薩怖非所取戒行。云何是堅固志意戒行。謂若菩薩或為魔王或諸魔眾及餘天等。或
現女相。或以餘緣來作魔事之所嬈惱欲破壞時。而菩薩不動不搖亦無減失。是為菩薩
堅固志意戒行。云何是無依著戒行。謂若菩薩持戒行時。不起是念。我所持戒為求天
報或天之餘。為求王報或王之餘。是為菩薩無依著戒行。云何是三輪清淨戒行。謂若
菩薩身業清淨。語業清淨。意業清淨。身業清淨者。謂遠離身三不善業。一殺生二偷
盜二邪染。如是名為身不善業。語業清淨者。謂遠離語四不善業。一妄言二兩舌。三
惡口四綺語。是名語不善業。意業清淨者。謂遠離意三不善業。一貪二瞋三邪見。是
名意不善業。由能遠離諸不善業。是故即得三輪清淨。是為菩薩三輪清淨戒行。善男
子。菩薩若行如是十法。即得戒行具足。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忍辱具足
。何等為十。一者安受苦忍。二者外忍。三者諦察法忍。四者佛許可忍。五者無定方
忍。六者無差別忍。七者不以事因故忍。八者耐怨害忍。九者悲心忍。十者願力救拔
忍。善男子。云何是安受苦忍。謂若菩薩或自心有憂悲苦惱。隨生起時。菩薩安然悉
能忍受不起瞋心。是為菩薩安受苦忍。云何是外忍。謂若菩薩親聞他人所出惡言。或
展轉聞。因其毀謗父母師長親友知識。或有惡言謗佛法僧。菩薩聞已不生瞋恨。是中
安然悉能忍受。是為菩薩外忍。云何是諦察法忍。謂若菩薩若聞如來所說最極甚深經
中。有法能斷輪迴種子。脫諸結縛壞相續者。謂一切法本來寂靜。及一切法自性涅槃
。菩薩得聞如是法已。不生驚怖作是思惟。若不了知此法。及不得此法者。豈能證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邪。由此因緣故。應於如是甚深法中。受持思惟修習伺察及生
勝解。是為菩薩諦察法忍。云何是佛許可忍。謂若菩薩設起忿恚瞋害心已。即當伺察
此恚害心。從何所起復何處滅。何因故生生復何住。作是觀時都不見有恚害之法。若
生若滅二法可得。隨生即滅。若因若緣亦不可得。以是緣故。菩薩於中安然忍受。無
復生起佛所許可。是為菩薩佛許可忍。云何是無定方忍。謂若菩薩非於晝分能忍。夜
不能忍。或夜能忍。晝不能忍。自國能忍。他國不能忍。或他國能忍。自國不能忍。
慣習者能忍。不慣習者不能忍。菩薩不然。於一切國一切處一切時一切種皆悉能忍。
是為菩薩無定方忍。云何是無差別忍。謂若菩薩不於己之父母師長眷屬親友知識等處
能忍。餘諸人所而不能忍。何以故。菩薩乃至於旃陀羅眷屬等處。有所侵惱而悉能忍
。是為菩薩無差別忍。云何是不以事因故忍。謂若菩薩所起忍行。不以財利因故。不
以怖畏故。不為資養故。不以世間近事故。不為隱覆慚恥等故忍。何以故。菩薩常行
忍辱心故。是為菩薩不以事因故忍。云何是耐怨害忍。謂若菩薩或無他緣來加其惡。
菩薩爾時即無所忍。或時怨對若執刀杖。若復持拳起瞋怒心而來打擊。或復期剋惡語
罵詈。菩薩見如是等他怨對來打擊罵詈之時。堅固其心深自伏忍。作是思惟。此等怨
對皆是我之自業所感。業成熟已來相逼惱。誠非父母眷屬親友所造。皆是自業造作所
成熟故。而亦非外地界水界火界風界之所成熟。又亦非內四大成熟。菩薩作是思惟時
。由此因緣故。於有怨害及無怨害。平等其心皆悉能忍受。是為菩薩耐怨害忍。云何
是悲心忍。謂若菩薩設得王位。或為臣佐。大富自在威德特尊。見諸有情多苦惱者。
而彼有情。於其王所生忿恚心。而來毀罵及諸嬈亂。其王爾時不生瞋恚。不恃尊豪而
行凌逼。作是思惟。此諸有情我之向化。我應為彼作其救護。是故我今不恃王之威相
。但為彼等作其衛護使不破壞。以是因緣。悲心起故安然忍受。是為菩薩悲心忍。云
何是願力救拔忍。謂若菩薩作是思惟。我於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所。作師子吼發是願言
。願我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已。普為救拔一切有情出生死海。我所勤行救拔一
切有情不取其相。但為令諸有情悉得解脫。令諸有情其心調伏住奢摩他。菩薩爾時若
自心生瞋恚。不能忍者如佛所說。善男子。譬若有人善療眼疾。能除患者昏翳暗障。
時醫眼師。作是思惟。我欲普令除去患者所有昏翳。醫師忽然自喪其目。善男子。於
汝意云何。而彼醫師能療眼不。答言不也。佛言。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欲以慧眼
開導世間一切有情愚癡暗瞑。而菩薩若自為彼癡暗所覆。即不能與一切有情除去暗瞑
。是故菩薩於諸損惱。不生瞋恚安然忍受。是為菩薩願力救拔忍。善男子。菩薩若修
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忍辱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精進具足。何等
為十。一者被甲精進。二者無能勝精進。三者離二邊精進。四者利樂精進。五者加行
精進。六者相續精進。七者清淨精進。八者不共精進。九者不隨他教精進。十者無高
心精進。善男子。云何是被甲精進。謂若菩薩發大精進。普為一切有情。未得涅槃者
令得涅槃。未得度者悉令得度。未解脫者普令解脫。未安隱者而令安隱。未成正覺者
當使成正覺。菩薩發行是精進時。或有魔來欲令斷壞菩薩勝行及生嬈惱。魔作是言。
善男子。汝今宜應止此精進。何以故。我亦曾發此之精進。普為一切有情。未得涅槃
者令得涅槃。未得度者悉令得度。未解脫者普令解脫。未安隱者而令安隱。未成正覺
著當使成正覺。此等皆是不實妄失之法。愚人諍論之語。善男子。我不曾見有人發如
是精進。能令一有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我但知彼無數俱胝有情。趣證聲聞緣
覺涅槃。善男子。以是緣故。應須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若不然者。汝所發
精進。徒增煩惱唐捐其功。魔作是言已。菩薩乃自思惟。此諸惡魔伺求其便欲來嬈我
。菩薩知是事已乃謂魔言。汝今勿應逼迫於我。汝於世間但勿有慮。如佛所說。世間
一切從自業種子所生長故。自所造作彼彼之業。是所歸趣。今汝亦然。自業種子所生
長故。自所造業是所歸趣。汝今速應從所來道還歸本處勿復嬈我。嬈亂我故使汝長夜
於諸有情苦惱逼迫作不饒益。時彼惡魔潛伏退屈。即於是處隱而不現。菩薩於是諸惡
魔眾或魔天等來嬈亂時。而菩菩心不驚不怖亦不怯弱。是為菩薩被甲精進。云何是無
能勝精進。謂若菩薩隨其諸相發起精進。如所起時而為最勝。正使餘諸久修道行菩薩
。比此菩薩精進勝行。數分算分乃至烏波尼殺曇分皆不及一。何況聲聞緣覺。何以故
。菩薩隨起一念精進之心。具諸勝力即能普攝一切佛法。斷諸惡法故。是為菩薩無能
勝精進。云何是離二邊精進。謂若菩薩所起精進。不應增劇不應沈下。何以故。若增
劇時其心高倨。若沈下時即生掉舉。離此二者。乃名菩薩精進勝行。是為菩薩離二邊
精進。云何是利樂精進。謂若菩薩發是精進。願我此身得與佛身而相等比。願我得佛
無見頂相。及佛圓光相好具足。及無能勝無邊勝智。佛大威德。佛勝自在。菩薩為是
等故發起精進。是為菩薩利樂精進。云何是加行精進。此加行者。譬如有人取摩尼寶
。或真金等。磨瑩治鍊去諸瑕垢。悉使其寶明淨精潔光色赫奕。爾時方見摩尼真金煥
然有異。菩薩亦復如是。於諸精進中加行修治。使去垢染即離過失。精進垢者。所謂
懈怠是精進垢。沈下是精進垢。飲食不知節量是精進垢。妄執主宰是精進垢。不依正
法是精進垢。不深固作意是精進垢。諸精進中有是垢染乃名過失。是故菩薩若離此者
。即得潔白清淨自性明亮。是為菩薩加行精進。云何是相續精進。謂若菩薩於諸威儀
道中所起精進。隨所起時若身若心而不懈倦相續無間。是為菩薩相續精進。云何是清
淨精進。謂若菩薩即彼所起相續精進行中。所有諸不善業。及於障礙菩提道法。無利
義事常當除斷。若諸善法。謂隨順涅槃順正道行。趣向菩提菩提分法。使諸善法悉令
廣大而復增長。乃至於一念間尚不起於極微不善之法。何況麁重等諸過失。是為菩薩
清淨精進。云何是不共精進。謂若菩薩作是思惟。假使普遍十方殑伽沙數等世界。從
於阿鼻大地獄中出大火聚。充滿是等世界都為一聚。過是世界之外。若一有情受極苦
惱。無主無救無依歸者。我寧忍受其苦履踐。是等世界越其火聚。至彼有情所而為救
度。何況微小之苦不能忍受。菩薩所發如是精進。不與一切聲聞緣覺邪外等輩之所共
有。是為菩薩不共精進。云何是不隨他教精進。謂若菩薩不同聲聞之人起如是心。凡
夫位中求佛菩提極為難得。我所發精進而甚微少懈怠劣弱。我若為求菩提。假使頂上
然火經多百千俱胝劫數。如是勤行亦不能成。故我不能堪忍其苦。亦復不能荷斯重檐
。菩薩應起是心。所有過去諸佛已成正覺者。現在諸佛現成正覺者。未來諸佛當成正
覺者。諸佛世尊皆為求菩提故勤行精進。彼彼如是修諸勝行。而諸佛如來。亦不但為
己故求成正覺。今我亦然。勤行精進成諸勝行。亦不但為己故。所有善根普與一切有
情共之。為有情故發起情進。我所求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普為利樂一切有情。
亦不自利取證涅槃。為有情故我寧常處大地獄中。乃為勝上。是為菩薩不隨他教精進
。云何是不高心精進。謂若菩薩所發精進時。亦不於中而生味著。不毀謗他不自稱讚
。菩薩作是思惟。若不勤行自事警策於他何名智者。是故菩薩所起勝行而不高心。是
為菩薩無高心精進。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精進具足。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四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禪定具足何等為十。一者廣集福德。二者
多生厭患。三者發起精進。四者具於多聞五者無顛倒教授勤行修習。六者隨正法行。
七者根性明利。八者具純善心。九者善了止觀。十者不著禪相。云何是廣集福德。謂
若菩薩於大乘法中久積善根。彼彼生中善修戒行。為善知識之所攝受。隨所生處常生
婆羅門大族姓家。或剎帝利大族。或長者大族。皆具正信。於彼生中以其因緣。轉復
廣大增長善根。而常不離於善知識。何者是善知識所。謂佛及菩薩。而能增長宿世善
根。由慣習力故。作是思惟。世間大苦世間災患。世無暫停久受縈纏癡暗所覆。彼等
皆由貪欲為因貪欲為緣。了此因緣是為菩薩廣集福德。云何是多生厭患。謂若菩薩以
是緣故乃起思惟。我今不應於此世間合曾相中。染著親近諸欲境界。而諸欲者虛妄分
別。如世尊言。常以多種因緣毀呰貪欲。所謂欲如利叉。欲如利戟。欲如劍鋒。欲如
刀鋒。欲如毒蛇。欲如聚沫。欲如癰疽。欲極臭穢。如是欲境心生厭惡。乃剃除鬚髮
被袈裟衣。發正信心捨家出家。是為菩薩多生厭患。云何是發起精進。謂若菩薩由出
家故發起精進。未得法者皆令得法。未悟者令悟。未證者令證。是為菩薩發起精進。
云何是具於多聞。謂若菩薩由此因緣。能聽能受諸有所說。世俗諦法及勝義諦法。是
為菩薩具於多聞。云何是無顛倒教授勤行修習。謂若菩薩。於其世俗勝義二種法中。
能正教授勤行修習。無顛倒法。是為菩薩無顛倒教授勤行修習。云何是隨正法行。謂
若菩薩於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此等正法中。菩薩如是行即覺了正道
。是為菩薩隨正法行。云何是根性明利。謂若菩薩由行正法故。辯慧明了利根轉勝。
是為菩薩根性明利。云何具純善心。謂若菩薩利根勝故多生厭患。遠離大眾一切憒閙
。及世雜語欲覺瞋覺害滅等覺皆悉遠離。亦復不著知識親愛名聞利養所欲等事。身心
寂靜得純善心。由善心故作是觀察。今我此心於何法中行。若善若不善若無記邪。若
行善法即得歡喜清淨心生。何者是善法所謂三十七菩提分法。若行不善法者。當起厭
患多種觀察。勤行斷除不善之法。何者是為不善之法謂貪瞋癡。貪有三種上中下品。
上品貪者。若身若心極其分位。而生染著無離貪心。由染著故於一切處不生慚愧。何
者是無慚。謂獨止一處作是思惟。而起尋求諸所欲事。稱讚欲境自現有德。是為無慚
。何者是無愧。由彼貪欲因緣。於父母等前違背很戾及生惱害。於餘師尊之所亦無恥
忸。自現有德是為無愧。以是因緣。命終之後墮惡趣中。此名上品貪。中品貪者。謂
若親近諸欲境時。自初至末雖復暫有所成。旋起離貪之心即生變悔。此名中品貪。下
品貪者。謂若親近諸欲境時。或身相觸或共語言或瞻視間。旋起即滅。此名下品貪。
總要而言。一切濟命受用資具。有所欲者皆名下品貪。瞋有三種上中下品。上品瞋者
。隨於所起諸瞋境中。生極瞋恚而復暴惡。遍造五無間罪。或隨造一無間罪。或謗正
法。凡如是等總聚五無間罪。算分數分及譬喻分。乃至烏波尼殺曇分。皆不能及。由
此因緣。身壞命終墮大地獄。若或暫得生於人間。身相黑色其目赤惡。性多恚暴。此
因緣故。還墮地獄。此名上品瞋。中品瞋者。隨於諸瞋境中若暫起已。或微分造不善
罪業即速變悔。旋起對治而令止息。此名中品瞋。下品瞋者。謂於親愛和合境中。隨
以瞋緣輒生輕謗。雖復暫起於剎那間即生變悔。旋起對治而令息滅此名下品瞋。癡有
三種上中下品。上品癡者。謂一切處若行若止。悉無善作亦無憂戚。不生變悔此名上
品癡。中品癡者。若起少分不善之業。雖有所成即速變悔。於同梵行人所。懺謝其罪
不現己德。此名中品癡。下品癡者。謂於如來所制戒中不越性罪。違犯初篇戒學之罪
。此名下品癡。菩薩離是染法即得心善寂靜。由是善故能離欲愛欲貪諸欲染著。何以
故。隨心善故。若行無記法者。謂即想念勤行伺察。何等是無記。若心不緣外。亦不
緣內。不緣善不緣不善。不住止法。不行觀法。其心沈下著於睡眠。如人睡覺目視不
明。若無記心現前。心不明利亦復如是。是故菩薩若行善心。即得心生歡喜其心安住
。是為菩薩具純善心。云何是善了止觀。謂若菩薩由具如是純善心故能觀諸法。此法
如幻此法如夢。此法不善此法是善。此法出離此法非出離。菩薩作是思惟。彼一切法
。心為依止心為先導。應當善攝其心。善調伏心。善覺了心。由此即能善攝諸法。亦
善調伏及善覺了。如是即能正觀諸法。此因緣故得心寂止。以心繫心。以心止心。以
心住心。如是策勤心寂止故。即得心一境性。心一境故。即成三摩地。三摩呬多。由
是現前得離生喜樂。由喜樂心故即能遠離罪不善法。乃能成就有尋有伺離生喜樂初禪
定法。次復於諸尋伺悉無對礙。於其喜樂不生味著。作無常觀已。還從初禪定心漸次
而起。遠離尋伺有所著心。即能成就無尋無伺定生喜樂二禪定法。次復於樂觀苦作苦
觀已。即得捨行捨念行成。如聖所觀。能正覺了妙樂現前。即能成就離喜妙樂三禪定
法。次復於三禪定中。作空觀已引四禪心。彼四禪中除去我執。我執離故苦樂悉斷。
苦樂斷故如先所起。悅意惱意亦悉捨離。即能成就捨念清淨四禪定法。次復於自身相
與虛空相等作一解脫。觀如是解脫故。於一切處一切種類。過諸色想及離障礙。由過
色想離障礙故。彼種種想悉無作意緣。無邊虛空而為行相。即能成就空無邊處定法。
次復於空無邊處。俱時觀彼識無邊處而為行相。即能成就識無邊處定法。次復過彼識
無邊處。緣無所有處而為行相。即能成就無所有處定法。次復過彼無所有處。緣非想
非非想處。而為行相。即能成就非想非非想處定法。次於上心無復行相。滅諸想受離
諸發悟名滅盡定。如是等法。是為菩薩善了止觀。云何是不著禪相。謂若菩薩雖入滅
定。亦不樂著寂滅。即能俱時發起慈心。悉離怨親違順等境運心廣大。先於一方起慈
無量行。普遍觀察作解脫已。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復如是。慈心起已悲喜捨心亦悉如
前。遠離怨親違順等境運心廣大。周遍十方起悲喜捨無量之行。普遍觀察悉作解脫。
菩薩如是即能起五神通。亦不以自足不著禪相。而復進求上法圓滿菩提勝行。是為菩
薩不著禪相。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禪定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
十種法者。即得勝慧具足。何等為十。一者善解無我。二者善知業報。三者善了有為
之法。四者善知輪迴流轉。五者善解輪迴出要之法。六者善解聲聞緣覺乘法。七者善
解大乘之法。八者善能遮止魔業。九者具無顛倒慧。十者具無等慧。善男子。云何是
解無我。謂若菩薩以正慧觀察色受想行識。觀彼色時色生不可得。集亦不可得。滅
亦不可得。受想行識生不可得。集不可得。滅不可得。彼勝義諦不離世俗諦。若勝義
諦若世俗諦。彼二自性但有言說。假名而無實體。菩薩雖如是觀。亦不以此緣棄捨諸
行發勤精進。為諸有情成利益事。如救頭然及如燒衣。是為菩薩善解無我。云何是善
知業報。謂若菩薩作是伺察。今此世間合會之相。猶如幻化及如乾闥婆城自性皆空。
若於情非情中著於我執。彼等有情由是不能覺了正道。而彼有情作如是念。若無我無
有情無壽命蠕動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意生摩拏嚩迦等。即無善不善業而可表示。誰
為受者。無實有情業報可得。菩薩雖復如實了知無實有情。而亦顯彰善惡業報。菩薩
以其正慧如實了者。是為菩薩善知業報。云何是善了有為法。謂若菩薩於有為法中。
以其正慧能善覺已。乃作是念。此有為法。而無暫停念念流動。猶如露滴及如澗水迅
流不住。豈有智者。於此等法中。而生取著及起愛樂。若樂境謝時或生憂戚。由此因
緣。是故深生厭離樂求寂滅。是為菩薩善了有為法。云何是善知輪迴流轉。謂若菩薩
作是伺察。今此世間合會之相。無明暗蔽輪迴相續。皆由愛繩所繫縛故。愛故生取由
取因故善不善業諸行造作。以彼善不善業行起作故。有有相續。有故有生生故老死。
由死法故憂悲苦惱隨起纏縛。如是即一大苦蘊集。而生死輪相續流轉。猶汲水輪宛轉
上下。菩薩以其正慧於此等法如實了知。是為菩薩善知輪迴流轉。云何是善解輪迴出
要之法。謂若菩薩作是伺察。若無無明即無行。無行即無識。無識即無名色六處觸受
愛取有生。無生即老死憂悲苦惱等法。皆悉斷滅。菩薩以其正慧。於此等法如實覺了
。是為菩薩善解輪迴出要之法。云何是善解聲聞緣覺乘法。謂若菩薩作是伺察。此法
得須陀洹果。此法得斯陀含果。此法得阿那含果此法盡漏斷諸有結。不受後有究竟涅
槃。得阿羅漢果。此法得緣覺果如犀一角。菩薩於如是等果。以其正慧如實了已。然
亦不於彼法之中而為取證。何以故。菩薩作是思惟。我攝受一切有情作師子吼。我應
為彼一切有情。於生死曠野險難之中與作救拔。我今不應獨出生死。菩薩起是行願堅
固。是為菩薩善解聲聞緣覺乘法。云何是善解大乘。謂若菩薩於諸學門能善修學。然
於學時而不可得。於所學道亦不可得。菩薩雖於彼相不可得故。亦不以彼因緣墮於斷
見。是為菩薩善解大乘。云何是善能遮止魔業。謂若菩薩於一切處。常離惡知識亦不
至惡國。復不親近修習外道典籍。於一切處而常遠離世間利養供給等事。及餘煩惱等
障菩提道者而悉除遣。即起對治破壞之法。是為菩薩善能遮止魔業。云何是具無顛倒
慧。謂若菩薩於世間一切文論典章諸事業中。悉以勝慧引入修學。菩薩學者。但為成
熟諸有情故。不為知識名稱所欲等事。不顯己德。謂以如來法律。是為最上最勝言說
具大威德。由顯如是勝功德故。精勤修學終不墮於外道邪見。是為菩薩具無顛倒慧。
云何是具無等慧。謂若菩薩於世間天人魔梵沙門婆羅門諸有情中。無與菩薩智慧等者
。而菩薩慧中唯除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智慧最勝。世間天人魔梵眾中無復過上。是為菩
薩具無等慧。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勝慧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
十種法者。即得方便具足。何等為十。一者善解迴向方便。二者善迴外道諸見方便。
三者善迴五塵境界方便。四者善除疑悔方便。五者善知救度有情方便。六者善解有情
濟命方便。七者善知受施方便。八者善迴二乘趣入大乘方便。九者善知示教利喜方便
。十者善知供養承事如來方便。善男子。云何是善解迴向方便。謂若菩薩於其一切非
己所有無攝屬者。若華若果若眾香樹。若妙香樹。若諸寶樹。若 樹。若華樹。若果
樹。非己所有無攝屬者。常當晝三時中夜三時中。想作供養諸佛菩薩。以彼善根迴向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於佛說廣大甚深經中。諸供養法聽已深心而生信樂。以此善
根迴向諸佛菩薩。又於十方世界一切菩薩。及諸有情所作一切善業圓滿菩提行者。菩
薩深心而悉隨喜。以此善根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於如來塔廟。或於如來像前
。以華香塗香布施供養。當願一切有情蠲除破戒穢惡之香。普願一切有情獲得戒香清
淨。又若掃塔塗地之時。當願一切有情離諸惡相。獲得相好端嚴具善威儀又以華蓋供
養佛時。當願一切有情離諸煩惱燒然。又若入塔寺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入涅槃
城。出塔寺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出離生死。又於所止若開戶時即起是念。當願
開諸善趣出世智門。若閉戶時即起是念。當願扃閉諸惡趣門。若隨坐時即起是念。當
願一切有情坐菩提場。若右脇臥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悉作如是右脇涅槃。若或
起時即作是念。當願一切有情超出煩惱淤泥。若動止時即作是念。當願一切有情獲得
大人所行所止。若安住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離諸憂惱。若大小便利時即起是念
。當願一切有情滌除煩惱垢染過失。若盥手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蠲除煩惱穢氣
。若濯足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除去種種煩惱塵坌。若嚼齒木時即起是念。當願
一切有情離諸垢染。乃至身諸分位。若運用時皆願一切有情悉得利益安樂。若於如來
塔廟作禮奉時即起是念。當願一切有情悉得天人尊重禮奉。是為菩薩善解迴向方便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五
復次善男子。云何是善迴外道諸見方便。謂若菩薩於左囉迦波哩沒羅惹迦尼乾陀
等諸外道處。作諸化事。使其調伏為欲成熟。彼因緣故。菩薩作是思惟。此等外道我
慢貢高。我今不應先行師教。要先恭事現為弟子。然後使其調伏。於彼法中而求出家
。如其所行策勤修學。隨諸外道種種法式。多聞苦行咸悉究盡而復過勝。彼眾推許有
所言說悉皆聽受。如奉師尊不相違戾。由得親近諸外道故。乃呵毀言。諸仁者。汝此
所修非出離道。亦非離欲。又非寂滅。由是漸能使彼調伏。而令安住如來法中。文復
於彼具五神通諸外道所學修梵行。隨其所修而復勤行。令得彼法隨能成辦。外道所修
禪定之法。即能勝過彼諸外道。勤勇進修難行之行。於外道中智者共許。菩薩知其根
成熟時。於其所修禪定之法。乃呵毀言。諸仁者。汝修定法非出離道。亦非離欲。又
非寂滅由是漸次使令安住如來法中。是為菩薩善迴外道諸見方便。云何是善迴五塵境
界方便。謂若菩薩或見有人極多貪愛。菩薩不以別異方便。但隨所樂而為調伏。乃以
神力化現女身。端正殊妙勝諸女人。是人見已極生貪著。時化女身於剎那間。變成死
屍爛壞臭穢。彼貪愛人見即驚怖。乃生厭患逼惱其心。作如是言。云何速能離此臭穢
。爾時菩薩即住其前如應說法。彼貪染人隨得離欲。是為菩薩善迴五塵境界方便。云
何是善除疑悔方便。謂若菩薩或見有人造五無間業。或諸不善業。即詣其所而語之言
。汝今何故愁不悅意。是人答言。善男子。我造五無間業。以是緣故愁不悅意。將非
我於長夜之中。無有利樂極大苦惱。菩薩乃為其人說戒懺悔。又復如應說甚深法。是
人未能捨疑悔心。菩薩即現神通適其心念使令生信。是人即時於菩薩所。乃起信心清
淨歡喜。由喜心故堪任受法。菩薩引之令入正道。於其人前。化現父母而加殺害。謂
其人言。我今與汝同造斯罪勿生疑悔。作是語已復現神通。是人念言。菩薩具有神通
智慧猶害父母。況復我邪。爾時乃為是人說種種法。使其罪業而得輕微猶如蚊翅。是
為菩薩善除疑悔方便。云何是善知救度有情方便。謂若菩薩或見有人堪任受法。然以
是人造極惡業。菩薩為欲度斯等故隨應化現。若以王身得度者。即現王身。若以宰官
身得度者。即現宰官身。若以剎帝利婆羅門庶民等身得度者。即現剎帝利婆羅門庶民
等身。若以天身得度者。即現天身。若以金剛力士身得度者。即現金剛力士身。若以
柔善可愛之身得度者。即現彼身。若以恐畏縶縛鞭打等身得度者。即皆現之。若復有
人。欲造五無間業。或有人欲於菩薩所生觸嬈者。菩薩乃以種種方便悉令禁止。或置
之異方使其不造無間業等。後於其前作諸化現。乃至或現地獄等相。又復諸有未得神
通菩薩壽量色相。菩薩悉知。又諸有情欲成欲壞。菩薩起大悲心悉能思念。此有情欲
壞。此有情已壞。菩薩一心如實了知。如觀掌中菴摩勒果。菩薩起厭離心作是思惟。
若一有情造惡業已。將墮阿鼻大地獄中。彼之定業。我復無異方便能為救拔。我寧代
受地獄之苦。乃至彼一有情安住無餘依涅槃界中。是為菩薩善知救度有情方便。云何
是善知有情濟命方便。謂若菩薩或見有情無所堪任。復無力能不識正法。但貪飲食衣
服而無餘求。菩薩乃為斯等。顯示書算伎術種種事業。如是善者悉令學習隨有所得使
其濟命。是為菩薩善知有情濟命方便。云何是善受供養方便。謂若菩薩或得寶聚如須
彌山菩薩亦受。或得諸餘微毫之物菩薩亦受。何以故。菩薩作是思惟。世間有情慳貪
諂曲。以是緣故如水中魚。而常出沒生死大海。菩薩深愍斯等有情。使令長夜利益安
樂。是故受已不攝於己不起貪心。周給於餘一切有情。而復施作佛法僧事。諸貧苦者
遍行拯濟令諸施主心生歡喜。是為菩薩善受供養方便。云何是善迴二乘令入大乘方便
。謂若菩薩或見二乘之人堪任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器者。菩薩乃於聲聞緣覺乘中。以
其方便迴轉彼心令住大乘。乃至彼之徒眾亦令轉捨二乘之心。是為菩薩善迴二乘令入
大乘方便。云何是善知示教利喜方便。謂若菩薩未發菩提心者。使令發心。若雖已發
心而懈怠懶惰。以少戒行為喜足者。當為策勤進修諸行。若於戒學有少缺壞。以是緣
故生障礙心。不起清淨歡喜心者。菩薩如應為說法要。以善方便使令發起清淨之心。
是為菩薩善知示教利喜方便。云何是善知供養承事如來方便。謂若出家菩薩。得少財
利而生喜足。唯求法利獨止一處寂靜而住。作是思惟。我今何故不起想念供養如來。
即時運心想以種種供養諸佛。隨想念時便能圓滿六波羅蜜多。云何觀想能具六波羅蜜
多。謂若想作供養事時。即具布施波羅蜜多。若於供養法中。令一切有情起所緣善心
。即具持戒波羅蜜多。若於供養法中。發生歡喜愛樂之心。即具忍辱波羅蜜多。若於
供養法中心不懈退。即具精進波羅蜜多。若於供養法中寂住其心。即具禪定波羅蜜多
。若於供養法中莊嚴眾行。即具般若波羅蜜多。是為菩薩善知供養承事如來方便。善
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方便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
諸願具足。何等為十。一者不卑下發願。二者不畏生死發願。三者出過一切有情發願
。四者諸佛稱讚發願。五者善降諸魔發願。六者不以他緣故發願。七者無邊發願。八
者不恐怖發願。九者不懈退發願。十者善具圓滿發願。云何是不卑下發願。謂若菩薩
不於三有中欲受樂故。而乃發願。是為菩薩不卑下發願。云何是不畏生死發願。謂若
菩薩。不厭患三界。不求離欲。不趣寂滅故發願。是為菩薩不畏生死發願。云何是出
過一切有情發願。謂若菩薩發如是願。乃至普盡諸有情界。願彼一切得大涅槃已。然
後我當亦入涅槃。是為菩薩出過一切有情發願。云何是諸佛稱讚發願。謂若菩薩發如
是願。普盡有情界中。未發菩提心者。普願一切發菩提心。已發心者。次第修行菩薩
行已坐菩提場。我皆一一恭敬供養。然後勸請轉妙法輪。若欲入涅槃時。亦悉勸請令
久住世利益有情。是為菩薩諸佛稱讚發願。云何是善降諸魔發願。謂若菩薩發如是願
。如我所行。我及一切有情當成正覺時。其佛剎中不聞魔聲。況復魔眾。是為菩薩善
降諸魔發願。云何是不以他緣故發願。謂若菩薩。不由他緣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願。何以故。菩薩以自勝慧。觀察有情界中種種苦惱為救度故。乃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願。是為菩薩不以他緣故發願。云何是無邊發願。謂若菩薩所發願者無限方分。
何以故。謂菩提行廣大無量無有邊際。菩薩當發願時。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於諸世間
心生厭患。發是願言。普觀十方一切世界。諸菩薩眾現修苦行者。現坐菩提場成等正
覺轉法輪者。願諸菩薩觀照我心乃至說法度脫。得度脫已我悉隨喜。以是隨喜善根。
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為菩薩無邊發願。云何是不恐怖發願。謂若菩薩從初發
心聞甚深法。或聞諸佛有大甚深威德之力。或聞菩薩遊戲神通甚深法門。或聞諸佛善
巧方便甚深之法。聞已皆悉不驚不怖。菩薩作是思惟。佛菩提無邊。佛境界無邊。諸
佛世尊成熟有情亦悉無邊。我之智力而不能知。唯佛與佛乃能究盡。是為菩薩不恐怖
發願。云何是不懈退發願。謂若菩薩或見有情 戾難調。以斯等故。生棄捨心欲生淨
土。我不願聞此等有情諸惡名字。菩薩雖以此緣。不應棄捨利有情事。何以故。菩薩
具悲智故。起如是心遍有情界中。諸有少智起劣精進。癡盲瘖啞無涅槃分者。悉為諸
佛菩薩呵毀棄捨。斯等有情普願於我剎中。悉令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乃至坐
菩提場成等正覺。菩薩發是心時。一切魔宮皆悉震動。諸佛讚歎嚴淨佛土。速證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為菩薩不懈退發願。云何是善具圓滿發願。謂若菩薩誓願坐於
大菩提場。降伏魔軍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此上無復更求餘願。善男子。譬如鉢
器盛酥或油。若平滿已無復更受一塵之滴。菩薩亦復如是。成正覺已無復減少一塵之
願。是為菩薩善具圓滿發願。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諸願具足。又善
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諸力具足。何等為十。一者無能勝力。二者無屈伏力
。三者福力。四者慧力。五者徒眾力。六者神通力。七者自在力。八者陀羅尼力。九
者不動加持力。十者不越教勅力。云何是無能勝力。謂若菩薩力無能勝。一切外道二
乘。無與菩薩力齊等者。是為菩薩無能勝力。云何是無屈伏力。謂若菩薩具勝力故。
於有情聚中。無能屈伏菩薩力者。是為菩薩無屈伏力。云何是福力。謂若菩薩世出世
間諸有福行無不積集。是為菩薩福力。云何是慧力。謂若菩薩於佛法中正慧悉知。無
有少法不見不證不覺了者。是為菩薩慧力。云何是徒眾力。謂若菩薩。所有徒眾。不
缺戒行。不壞正見。不越法式。不染淨命。何以故。菩薩徒眾。同其菩薩正直行故。
是為菩薩徒眾力。云何是神通力。謂若菩薩所有世間神通之力。尚能超勝一切聲聞緣
覺神通境界。而此菩薩勝上神力。於一微塵中。而能容受閻浮提世界。及四大洲。小
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或一殑伽沙數世界。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殑伽沙數。是
等世界。於一微塵中悉容受已。而微塵不增世界不減。其中有情不相觸礙。是為菩薩
神通力。云何是自在力。謂若菩薩力自在故。欲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充滿隨其所欲
。乃至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悉能充滿種種珍寶。是為菩薩自在力。云何是陀羅尼力。
謂若菩薩於不可說不可說佛剎中。諸佛世尊所說之法。諸名句文種種義理。於剎那間
悉能受持解了修習。是為菩薩陀羅尼力。云何是不動加持力。謂若菩薩勝加持力所加
持故。諸有情中無能虧動菩薩力者。唯除如來應供正等正覺。是為菩薩不動加持力。
云何是不越教勅力。謂若菩薩於有情中。而不見有敢違菩薩教勅之者。唯除善巧方便
利益等事。是為菩薩不越教勅力。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諸力具足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六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諸智具足。何等為十。一者人無我智。二
者法無我智。三者無方分智。四者知定境界智。五者加持智。六者不壞智。七者善觀
一切有情諸行智。八者無發悟智。九者善解一切法相智。十者出世間智。云何是人無
我智。謂若菩薩觀諸蘊生及諸蘊滅。若蘊生時。觀法無實虛妄不堅。若蘊滅時。觀法
離散亦無所至。菩薩作是思惟。此諸蘊中。無我人有情壽者養者。而愚夫異生執著於
我乃起是念。蘊中有我邪。我中有蘊邪。我不是蘊邪。蘊不是我邪。由是計執不了真
實。由不了故如旋火輪展轉生死。菩薩於如是法悉如實知。是為菩薩人無我智。云何
是法無我智。謂若菩薩若諸法成若諸法壞悉如實知。菩薩作是思惟。此於假法之中分
別建立。而彼諸法無實自性。乃至文字亦無自性。但唯憶想分別。世俗所行不應於彼
而生取著。然其世俗假借諸法而亦非無。謂以諸法藉緣而有。法從緣生法從緣滅。如
是等法菩薩悉知。是為菩薩法無我智。云何是無方分智。所謂菩薩之智無局方分。非
但一剎那中智能隨轉。第二剎那智不隨轉。何以故。菩薩之智於剎那中。普遍一切隨
轉隨現。是為菩薩無方分智。云何是知定境界智。謂若菩薩能知聲聞所修之定。知緣
覺定。知菩薩定。知如來定。若聲聞所修禪定境界菩薩隨知。若緣覺所修禪定境界菩
薩隨知。若菩薩所修禪定境界菩薩隨知。若如來所行禪定境界菩薩亦知。然非宿報所
成己之智力而能了知。但以如來威神力故乃能知之。餘諸定法以自智力悉可了知。是
為菩薩知定境界智。云何是加持之智。謂若菩薩於聲聞所有加持之法如說能知。緣覺
加持如說能知。菩薩加持如說能知。況復於餘諸有情邪。是為菩薩加持之智。云何是
不壞智。謂若菩薩得不壞智已。諸魔外道及一切聲聞緣覺無能沮壞。是為菩薩不壞智
。云何是能觀一切有情諸行智。謂若菩薩以其無著無斷清淨之智。普觀一切有情界中
而悉能見。或有有情發菩提心者。或有不發菩提心者。或有滿足菩提行者。或有不滿
足菩提行者。或有住初地者。或有乃至住十地者。或有現成正覺者。或有成正覺已轉
法輪者。或有廣作一切化利事已入大涅槃者。或有入聲聞乘涅槃者。或有入緣覺乘涅
槃者。或有生於善趣之者。或有生於惡趣之者。此如是等。菩薩之智悉能觀察。是為
菩薩觀一切有情諸行智。云何是無發悟智。所謂菩薩於行住坐臥四威儀中悉無發悟。
而菩薩之智自然常轉。譬如人睡俱無動作。而出入息自然常轉。菩薩之智亦復如是。
於一切處無礙而轉。是為菩薩無發悟智。云何是知一切法智。謂若菩薩善知一切法平
等之相。一相。種種相。如幻相。虛妄分別等相。悉如實知。是為菩薩知一切法相智
。云何是出世間智。謂若菩薩具無漏智。出過一切世間之智。是為菩薩出世間智。善
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諸智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
勝行如地。何等為十。一者如地廣大無量。二者存濟一切有情。三者遠離損惱饒益等
育有情。四者普能容受大法雲雨。五者為諸有情共所依止。六者能生善法種子。七者
為大寶器。八者為大妙藥。九者不可傾動。十者不生驚怖。善男子。云何是如地廣大
無量。譬如大地周遍廣大無其限量。菩薩亦復如是。福智勝行周遍廣大無其限量。是
為菩薩如地廣大無量。云何是存濟一切有情。譬如大地周給一切有情彼彼所須受用之
物。菩薩亦復如是。以施戒忍精進禪慧等法。及無數種菩提行法。隨其所應普能攝受
化度有情。是為菩薩存濟一切有情。云何是遠離損惱饒益等育有情。譬如大地損惱無
戚饒益無忻無此二想。菩薩亦復如是。於諸有情損惱無戚饒益無忻平等利樂。於一切
處不生忻戚。是為菩薩遠離損惱饒益等育有情。云何是普能容受大法雲雨。譬如大地
大雲含潤一切悉能容受任持。菩薩亦復如是。如來興大密雲注大法雨。如其所說悉能
容受亦悉任持。是為菩薩普能容受大法雲雨。云何是為諸有情共所依止。譬如大地一
切有情若行若止悉依於地。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有情依止菩薩故。生於善趣向涅槃道
。是為菩薩為諸有情共所依止。云何是能生善法種子。譬如大地一切種子依地而植依
地而生。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有情善法種子。悉依菩薩種植生長。是為菩薩能生善法
種子。云何是為大寶器。譬如大地種種珍寶由地而生。是故地者即大寶器。菩薩亦復
如是。種種功德智寶皆由菩薩所現。是故菩薩即大寶器。是為菩薩為大寶器。云何是
為大妙藥。譬如大地世間所有一切藥草。悉依地生而能治療種種病苦。菩薩亦復如是
。現大法藥普療世間一切有情諸煩惱病。是為菩薩為大法藥。云何是不傾動。譬如大
地一切蚊蚋虻蟲濕生等類。及彼大風不能傾動。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有情所起內外諸
緣苦惱等事悉不能動。是為菩薩不可傾動。云何是不生驚怖。譬如大地一切龍王鹿王
哮吼震響。聞已皆悉不生驚怖。菩薩亦復如是。聞諸魔外道聲已不生驚怖。是為菩薩
不生驚怖。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地。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
即得如水。何等為十。一者善法如水流潤赴下。二者種植諸善法種。三者信樂歡喜。
四者漬壞諸煩惱根。五者自體無雜清淨。六者息除煩惱炎熾。七者能止諸欲渴愛。八
者深廣無涯。九者高下充滿。十者息諸煩惱塵坌。云何是善法流潤赴下。譬如大水奔
流赴下潤澤滋長。菩薩亦復如是。所修善法流潤赴下滋長有情。是為菩薩善法如水流
潤赴下。云何是種植諸善法種。譬如大地種植一切樹林藥草由水滋溉增長成結。菩薩
亦復如是。廣植一切菩提分法種子。定水滋溉數數增長。乃至得成一切智樹。以其一
切智樹獲成立故。種種佛法果實繁茂。普為一切有情存濟慧命。是為菩薩種植諸善法
種。云何是信樂歡喜。譬如大水自性流潤復潤於他。菩薩亦復如是。自性愛樂淨信歡
喜。復能令他一切有情愛樂淨信歡喜。愛樂者。所謂樂求出世間法。淨信者。信佛法
僧。歡喜者。心得清淨。是為菩薩信樂歡喜。云何是漬壞諸煩惱根。譬如大地樹林草
木為水浸漬而悉潰壞。菩薩亦復如是。以其所修禪定之水。浸漬一切有情煩惱根種。
以潰壞故煩惱根種不相續生。穢惡習氣亦悉除滅。是為菩薩漬壞諸煩惱根。云何是自
體無雜清淨。譬如大水自體無雜而復清淨。菩薩亦復如是。自體無雜本性清淨。自體
者。為離所起隨煩惱等。無雜者。不雜貪瞋癡法。清淨者。守護諸根極善清淨。是為
菩薩自體無雜清淨。云何是息除煩惱炎熾。譬如夏月地極炎熾人亦煩熱。水能除解悉
得清涼。菩薩亦復如是。以其法水息除一切有情界中煩惱炎熾逼迫之苦。是為菩薩息
除煩惱炎熾。云何是能止諸欲渴愛。如世間人渴愛所逼水能解除。菩薩亦復如是。一
切有情為諸塵境渴愛所逼。菩薩雨大法雨。悉為解除離諸渴愛。是為菩薩能止諸欲渴
愛。云何是深廣無涯。譬如大水眾流合會深廣無涯。菩薩亦復如是。勝智積集深廣無
涯。諸魔外道。而悉不能得其涯涘。是為菩薩深廣無涯。云何是高下充滿。譬如大水
無礙流注一切地方而悉充滿。雖復滿已亦不損惱一切有情。菩薩亦復如是。注大法雨
普潤一切有情界中高下充滿。雖復滿已亦不損惱一切有情。何以故。菩薩大悲心故。
是為菩薩法雨流注高下充滿。云何是息諸塵坌。譬如大水流潤一切塵坌所覆澁惡地方
。悉使潤澤息諸塵坌。菩薩亦復如是。普為一切麁惡心者。悉令發起柔軟之心。乃以
勝慧所依定愛之水。流潤一切有情息諸塵坌。是為菩薩息諸煩惱塵坌。善男子。菩薩
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水。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如火。何等為十。一
者能燒煩惱之薪。二者成熟佛法。三者能乾一切煩惱淤泥。四者如大火聚。五者作光
明照。六者能使驚怖。七者能作安慰。八者隨所得利與諸有情共之。九者人所供養。
十者人不輕慢。善男子。云何是能燒煩惱之薪。譬如大火能燒大地藥草叢林雜類等物
。菩薩亦復如是。以智慧火能燒所起貪瞋癡等及隨煩惱。是為菩薩能燒煩惱之薪。云
何是成熟佛法。譬如大火依地所生一切種子及諸藥等悉能成熟。菩薩亦復如是。以智
慧火內能成熟一切佛法。如所成熟隨得不壞。是為菩薩成熟佛法。云何是能乾一切煩
惱淤泥。譬如大火能乾一切濕物及淤泥等。菩薩亦復如是。以智慧火能乾一切有漏淤
泥。是為菩薩能乾一切煩惱淤泥。云何是如大火聚。譬如寒苦諸有情類得大火聚而能
溫煖。菩薩亦復如是。以智慧火悉能溫煖煩惱寒病所逼有情。是為菩薩如大火聚。云
何是作光明照。譬如有人於雪山頂或民陀山頂燃大火聚其火光明周一由旬或二三由旬
普遍照耀。菩薩亦復如是。以智光明周遍照耀。廣一由旬或百或千。乃至無量無數世
界。智光普照一切有情。智光照故。而諸有情無智暗冥悉得破散。是為菩薩作光明照
。云何是能使驚怖。譬如大火所有惡獸或惡獸王。見彼火聚而悉驚怖四散馳走離其窟
穴。菩薩大智威德亦復如是。若魔若天見菩薩已悉生驚怖。棄自所有劣弱威光。離彼
地方遠遠而去。永不得聞菩薩名字。況復見身。是為菩薩能使驚怖。云何是能作安慰
。譬如有人或於曠野險難之中迷失方所若見火聚知有聚落或牧放處。即詣其所心得安
慰離諸驚怖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有情。處於生死曠野險難之中。見菩薩已心得安慰。
悉離一切煩惱恐怖。是為菩薩能作安慰。云何是隨所得利與一切有情共之。譬如大火
一切有情共所受用。若王若旃陀羅童子等無有差。菩薩亦復如是。隨得利養受用資具
。悉與一切有情共之。若王若旃陀羅童子等無有差。是為菩薩隨所得利悉與一切有情
共之。云何是人所供養。如世間火諸婆羅門剎帝利或民庶等皆悉奉事而為供養。菩薩
亦復如是。世間一切天人阿修羅等皆悉奉事。作諸供養如諸佛想。是為菩薩人所供養
。云何是人不輕慢。如微小火人不敢輕。何以故。以能燒故。菩薩亦復如是。若信解
行住。菩薩於大乘中。初始發心雖未具力。能世間天人阿修羅等不敢輕慢。何以故。
是諸天人阿修羅等。知彼菩薩不久當坐道場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是為菩薩人不
輕慢。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火。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
如風。何等為十。一者如風無礙行故。二者所行境界無邊際故。三者如風破散墜墮有
情高慢山故。四者吹布廣大法雲雨故。五者息除一切世間煩惱炎熾故。六者不動一切
有情善法濟命長養故。七者無量法雲含潤任持大法雨故。八者大法種種莊嚴樓閣布飾
妙好故。九者一切眾會劫樹莊嚴決定常出正妙法音雨華悅意故。十者阿僧祇劫。潔白
聖會建立積集三摩地解脫總持門海布妙高山日月光明法教叢林。善妙宮殿輪圍山等。
及一切有情成熟調伏莊嚴。善住無上無身依止。隨轉智風曼拏羅解脫因故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七
復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如風無礙而行。善男子。如世間風於一切處無依無著亦
無色相。而能於彼一切宮殿樓閣。及須彌山大海等處。如所作事而悉能作。菩薩智風
亦復如是。於一切處亦無所著。而能施設蘊處界等彼一切法。蘊者所謂色受想行識。
界謂眼界色界眼識界。耳界聲界耳識界。鼻界香界鼻識界。舌界味界舌識界。身界觸
界身識界。意界法界意識界。處謂眼處色處。耳處聲處。鼻處香處。舌處味處。身處
觸處。意處法處。乃至世間法出世間法。及天人轉輪聖王。梵王帝釋護世諸天。大自
在天。聲聞緣覺。諸菩薩地一切智等。雖有所作悉無住著。彼一切處無住著故。若有
性若無性。若一性若異性。真如性等。雖無數心意而無種異。及無造作復無所緣。悉
是無障解脫境界。是故梵王帝釋護世天等。如理而作十方無邊際諸世界中。一切有情
及有情事悉令獲得。於一切處皆成辦已。乃至最後邊際劫中隱而不現。而法身者。不
可分別非不可分別。是為菩薩如風無礙而行。云何是菩薩所行境界而無邊際。如世間
風能於十方無量世界。開發成辦一切種子。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於普遍無邊世俗勝義
一切法中。廣大顯現開覺安布。及廣宣說如來眾會。菩薩眾會。世間一切眾會。隨思
隨行以無礙心。於諸方處一切通達而無邊際。是為菩薩所行境界而無邊際。云何是菩
薩如風破散墜墮有情高慢山峯。如世間風一切山石叢林宮殿。悉能吹擊破散墜墮及隱
覆等。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所有憍慢耽迷執有身見高倨。有情恃於色相盛年豪貴。身
力長壽無病輕安。及伎藝多聞聰利眷屬富有辯才。以是等事恃著憍醉。此諸有情。由
是緣故起我相心違背正道。菩薩能為宣示勝法破彼慢心。使令善得離染清淨。是為菩
薩如風破散墜墮有情高慢山峯。云何是菩薩吹布大法雲雨。如世間風吹發大雲從四方
起。眾色雲輪震吼甚深軟美音聲。海潮之聲。及其種種歌詠之聲。響亮無間清妙悅意
。電鬘莊嚴普遍彌覆。俱胝那庾多百千世界。悉能吹發。一切世間所可愛樂。苗稼種
子及諸林樹。而常降澍種種寶雨。菩薩智風亦復如是。出現種種妙身相雲。光明遍照
十方世界。一切有情所可愛樂。最上色相光明電鬘而為莊嚴。出如實法音及六十千勝
妙音聲。菩薩大悲之風。普高法界普攝一切世間。廣覆一切世界。拯拔一切惡趣難處
諸有情類。現一切相好光明輪。清淨光明加持照耀。一切有情悉成正行壞滅邪行。雨
大法雨眾莊嚴具而為莊嚴。建立一切世界最上喜悅。令諸天人悉置最上喜樂之處。所
有一切世出世間。善法種子藥草叢林而悉種殖。一切吉祥時分授法灌頂。是為菩薩吹
布大法雲雨。云何是菩薩息除一切世間煩惱炎熾。如世間風颺激善妙清涼之水。普息
有情炎熱之苦。使諸有情清涼適悅。菩薩智風亦復如是。一切有情貪瞋癡等。惡趣惡
見惡作邪行。極惡貧窮耽愛境界。冤憎會苦。愛別離苦。眾病逼惱及法愛等。此諸炎
熾皆能息滅。法水灌注得最上清涼。以不空願力。若見若覺悉無障礙。是為菩薩息除
一切世間煩惱炎熾置諸有情處無憂地。云何是菩薩不動一切有情善法而能濟命長養。
如世間人出息入息風力持故而得活命。菩薩亦復如是。以其智風成辦有情一切善法。
使諸有情悉得具足皆生歡喜。復次善男子。如世間風悉能成立一切世界。種種莊嚴殊
妙可愛。所謂金剛輪圍。小鐵圍山大鐵圍山及四大洲。金輪所持大海諸寶。須彌山大
須彌山及餘寶山。乃至雪山香醉山等。諸宮殿樓閣。閻浮提四大洲。小千世界中千世
界。三千大千世界。菩薩智風亦復如是。悉能發起成辦一切有情廣大福蘊。次第安布
如成雪山。應作是見即是所成世間福蘊。如成四大洲須彌山。應知即是所成聲聞。如
成小千世界。應知即是所成緣覺。如成中千世界。應知即是所成菩薩廣大之相。如成
三千大千世界。應知即是所成如來百福身相。高出一切世間。普盡虛空一切世界。極
妙清淨最上稱讚。布設一切最勝供養所緣事相。如是一切現前成已。常住三摩呬多如
成大海應知即是所成三摩地海。如成大洲中洲及餘山石四大洲等。應知即是諸陀羅尼
。化度有情諸學眾等。如成宮殿樓閣及諸叢林。應知即是清淨佛剎功德莊嚴。如成劫
樹種種變化。應知即是十地十波羅蜜多十三摩地諸陀羅尼。六通三明諸智光明十自在
等。菩薩及佛力無畏不共法大悲等。最上自在廣大之法。善男子。此中何等是諸佛世
尊百福之相。善男子。譬如滿一劫中積集十方。而一一方各有阿僧祇殑伽沙數等世界
。是諸世界中所有有情。一切皆具十三千大千世界之數小轉輪王所有福蘊。以如是等
具小轉輪王福蘊之者。諸有情類彼彼福蘊總聚較計。與一大轉輪王福蘊相等。又過東
方一切世界。是等世界中所有有情。各各皆具一大轉輪王福蘊如前所說。乃至十方盡
虛空界一切世界中一切有情。各各皆具大轉輪王所有福蘊。以此之數較計。如是有情
福蘊。與一帝釋福蘊相等。又若十方。彼一一方各有阿僧祇殑伽沙數等世界。一一世
界有情皆具帝釋福蘊。是諸帝釋。總而聚之為一帝釋。即以如是之數。盡虛空遍法界
一切世界有情。皆具如上帝釋福蘊。以此之數較計。如是有情福蘊。與一大梵天王福
蘊相等。又若十方。彼一一方各有阿僧祇殑伽沙數等世界。彼彼世界有情。皆具大梵
天王福蘊。是諸大梵天王。總而聚之為一大梵天王。即以如是之數。盡虛空遍法界一
切世界有情。皆具如上大梵天王福蘊。以此之數較計。如是有情福蘊。即同聲聞緣覺
菩薩所證。大地大光明雲授法灌頂。得十自在所有功德。善男子。即以是事。所有一
切有情。於十方無邊際世界盡虛空界。積集三世所有福蘊。以彼三世福蘊。盡虛空界
一切世界極微塵量。百倍倍之即成如來一一毛孔。而彼一一毛孔之中所入福蘊。以十
阿僧祇百千倍數倍之。即成如來八十種好。而彼一一隨形好中所入一切福蘊。以十不
可說倍數倍之。即成如來三十種相。而彼一一所成之相。以十不可說倍數倍之。即成
如來眉間圓滿無垢月輪勝餘千光殊妙最上白毫之相。即如是相。以十不可說不可說千
俱胝倍數倍之。即成如來一切世間高顯不可覩見烏瑟膩沙莊嚴頂相。即如是相。以十
不可說不可說俱胝那庾多百千倍數倍之。即成如來六十千種一切所緣無邊音聲。流出
殊妙無所發悟。普令有情生大歡喜。開示一切世界清淨語言佛大辯才。善男子。此說
是為諸佛世尊百福之相。如來以是無盡福智勝行普遍莊嚴。廣為一切有情長養濟命。
善男子。正使十方盡虛空遍法界。一切世界中所有有情。滿一劫中悉住第十法雲地菩
薩之位具諸勝相。謂身語意所莊嚴。具諸陀羅尼及十自在。是等菩薩。以閻浮檀金所
成之器。量等虛空如殑伽沙數。而一一器盛種種寶。經爾所時乃至最後邊際圓滿劫中
。剎那剎那來而復往。各各持入如來一毛孔中。而佛世尊一毛孔中。所有福蘊不增不
減。善男子。此是如來不可思議百福之相。復次何等是十二地。所謂未發菩提心地。
歡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
雲地。普遍光明佛地。是為十二地。此中何等是未發菩提心地。謂此菩薩。超越一切
愚夫所行邪行。及一切三世梵王帝釋護世諸天聲聞緣覺。最勝出過一切世間一切行相
吉祥。身語意業而為莊嚴。於十方無邊世界。普遍照耀具大光明輪。得無障礙力。行
陀羅尼於阿僧祇世界。一一相中縱任無方。於四大洲世界。出現普遍香光明網廣大莊
嚴。蓮華承足。處大千世界邊際之量妙莊嚴座。得一切法善調順。善觀察成就無礙可
意。所緣事相。現十種大相及阿僧祇相。顯示不退轉法。於無邊際一切方所。隨所行
時放不可思議大光明網。無量剎土種種莊嚴現身影像。於不可說無量世界中。能為諸
世界主。勸受灌頂增上加持。能於一切世出世間。常雨無量大法寶雨。妙光明門悉無
遮礙。周廣普遍而作最上大施福行。隨順一切世間。普能圓滿一切有情不空意願。見
者咸生善妙可愛清淨之心。普振一切世界。隨所思念諸惡趣等無邊有情悉為救度。普
能攝受無邊諸佛供養法門。遊戲一切阿僧祇數三摩地陀羅尼解脫通明等法嬉樂無邊勝
妙法園而無愛著。得無邊俱胝劫數無發悟無疑惑喜行光明。無數俱胝那庾多百千劫。
於清淨大乘分位中修習圓滿。種種利他所行事業成辦。福智勝行多百千種。廣大先行
究竟圓滿。若具最極信解行法故。乃得初地。今以次第分位故。而此菩薩。是未發菩
提心地。善男子。譬如轉輪聖王。雖已超越人之色相。然未獲得天之色相。而此菩薩
亦復如是。雖已超越一切世間聲聞緣覺之地。然未獲得最上菩薩地故。復次普遍光明
佛地者。無中無邊無復遺餘一切清淨。於一切法自在。普能善觀無數種相。普令一切
有情獲得利樂。何等是諸菩薩所行十種三摩地。所謂一者寶高。二者善住。三者無動
。四者不退轉。五者寶積。六者日光焰。七者一切義成。八者智光明。九者安住現在
佛前。十者首楞嚴。如是等無邊菩薩所行三摩地。復次十二種陀羅尼。何等十二。所
謂一者灌頂。二者大智。三者清淨音聲。四者無盡藏。五者無邊轉。六者海印。七者
蓮華莊嚴。八者趣無礙門。九者決定出生諸無礙解。十者住佛莊嚴。十一者無邊色相
。十二者佛身色相成辦圓滿。是為十二種陀羅尼。復次六通。何等為六。一者天眼通
。二者天耳通。三者他心智通。四者宿住隨念智通。五者神境智通。六者漏盡智通。
是為六通。復次諸菩薩十種自在。何等為十。一者無量阿僧祇劫具壽量力故。即壽自
在。二者不可說不可說三摩地門。相續趣入勝相應故。即心自在。三者一切世界無數
莊嚴具。莊嚴加持顯示相應。即受用自在。四者隨其時分諸業報力悉顯示故。即業自
在。五者於一切世界示現受生故。即生自在。六者於一切世界見佛圓滿示現故。即信
解自在。七者隨樂欲時於諸剎中現成菩提。即願自在。八者於一切世界。出現無邊神
通事故。即神通自在。九者無邊無中法門光明常顯發故。即法自在。十者於如來十力
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及現證最上菩提。充滿三世一
切佛剎。微塵阿僧祇等數中。了知一相具諸勝相。乃至現證一切智悉能顯示故。即智
自在。是為菩薩十種自在。復次何等是菩薩十力。所謂一者意樂力。二者深固力。三
者方便力。四者慧力。五者願力。六者行力。七者乘力。八者神變力。九者菩提力。
十者轉法輪力。是為菩薩十力。何等是菩薩四無所畏。所謂一者於諸陀羅尼。隨聞能
受宣說義理無畏。二者了無我法不嬈於他。積集無相本習威儀而無缺失。三業清淨成
就廣大護持無畏。三者常持正法而不忘失。畢竟安住智慧方便。救度有情無放逸心。
開示善法得離障難無畏。四者不忘失一切智心。亦於餘乘諸出離道圓滿自在。得一切
種一切事成就無畏。是為菩薩四無所畏。何等是菩薩十八不共法。所謂一者菩薩無著
布施。二者無著持戒。三者無著忍辱。四者無著精進。五者無著禪定。六者無著智慧
。七者以四攝法攝諸有情。八者善了諸迴向法。九者善巧方便成諸有情增上所行。十
者開示上乘出離之道。十一者於大乘法而不退轉。十二者表示生死及涅槃門。十三者
於諸典章不減文句。十四者所作行中智為先導。十五者於諸生中離眾過失。十六者於
身口意具十善業。十七者堪忍諸苦不捨一切有情。十八者一切世間所可愛樂皆悉顯示
。普遍一切世間愚夫及聲聞緣覺。善以眾寶及劫樹莊嚴堅固。一切智心永不忘失。得
一切法依法灌頂。常所樂求見佛法僧。是為菩薩十八不共法。云何是如來十力。所謂
一者處非處智力。二者教示過去未來現在業因果報智力。三者種種信解智力。四者種
種界智力。五者了別自他根智力。六者至處道智力。七者發起一切禪定解脫三摩地三
摩鉢底染淨等智力。八者宿住隨念智力。九者生死智力。十者漏盡智力。是為如來十
力。云何是如來四無所畏。所謂一者一切法現證智無畏。二者一切漏盡智無畏。三者
決定說障道無畏。四者出盡苦道無畏。是為如來四無所畏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八
復次何等是為如來十八不共法。所謂一者如來身無懈倦。二者語無卒暴。三者無
失念。四者無不定心。五者無種種想。六者無不知捨心。七者欲無減。八者精進無減
。九者念無減。十者定無減。十一者慧無減。十二者解脫解脫知見無減。十三者於過
去世無著無礙知見隨轉。十四者於未來世無著無礙知見隨轉。十五者於現在世無著無
礙知見隨轉。十六者於諸身業智為先導隨智而轉。十七者於諸語業智為先導隨智而轉
。十八者於諸意業智為先導隨智而轉。此等是為如來十八不共法。何等是如來大悲。
善男子。勤行三十二種相故。乃起如來大悲之心。於十方無邊世界。廣現不思議相。
皆從如來大悲心轉。何等三十二相。所謂一者一切法無我。而諸有情於無我理不能信
解。是故如來為諸有情發起大悲。二者一切法無有情。而諸有情執以為有。是故如來
發起大悲。三者一切法無壽者。而諸有情執以為有。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四者一切法
無補特伽羅。而諸有情生其取著。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五者一切法無性。而諸有情起
有性見。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六者一切法無礙。而諸有情著於所礙。是故如來發起大
悲。七者一切法無含藏。而諸有情生其樂著。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八者一切法無主宰
。而諸有情著於我相。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九者一切法無攝屬。而諸有情起於執取。
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者一切法無物像。而諸有情著於境物。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
一者一切法無種姓。而諸有情生其取著。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二者一切法無生無滅
。而諸有情著於生滅。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三者一切法無染污。而諸有情自生染污
。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四者一切法離貪。而諸有情生其貪愛。是故如來發起大悲。
十五者一切法離瞋。而諸有情生其瞋恚。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六者一切法離癡。而
諸有情起於愚癡。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七者一切法無來。而諸有情取著諸趣。是故
如來發起大悲。十八者一切法無去。而諸有情著於有生。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十九者
一切法無行。而諸有情諸行中行。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者一切法無戲論。而諸有
情樂著戲論。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一者一切法空。而諸有情起於有見。是故如來
發起大悲。二十二者一切法無相。而諸有情著境界相。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三者
一切法無願。而諸有情運行諸願。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四者世間有情所共集會。
互相諍訟起貪瞋等一切過失。如來觀已。為說法要。使令斷除彼貪瞋等一切過失。是
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五者世間有情所共集會。勤行顛倒履險惡道居邪異處。為令彼
等入如實道。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六者世間有情所共集會。慳貪增盛侵取他財而
無厭足。為令彼等具戒聞捨慧諸聖法財。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七者世間有情於諸
舍宅。財物妻子生貪愛故。卑賤其身猶如僕使。於不真實中計真實想。佛為彼等宣說
法要。令知畢竟無常之法。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八者世間有情以其艱苦求活命故
互相欺誑。佛為彼等宣說法要。咸使有情淨命自資。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二十九者世
間有情於名聞利養。固起追求不生厭足。為令彼等如實了知而生厭足。究竟息苦獲涅
槃樂。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三十者世間有情常生貪愛。居苦器中一向染污。佛為彼等
宣說法要。令其出離超越三界。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三十一者以一切法離因緣故。世
間有情生懈怠心。乃於聖法解脫門中而起障礙。佛為彼等宣說解脫真實之法。令諸有
情行於精進。是故如來發起大悲。三十二者世間有情。棄捨最上無著妙智殊勝涅槃。
樂求聲聞緣覺下乘涅槃。為令彼等愛樂廣大趣求佛智。是故如來發起大悲。善男子。
勤行如是三十二種相故。如來乃起大悲之心。如是所說如來大悲之行。若有菩薩。勤
行如是三十二種之相。發起大悲心者。而此菩薩摩訶薩。於福功德剎中。而能圓滿廣
大威光。利樂有情相應事業得不退轉。是故當知如是等無量無數自在之法所有分位。
若諸如來若諸菩薩乃至住後邊際劫中廣宣說者。而悉不能得其邊際。今此所說而極少
分。但為令諸有情發生最上淨信歡喜。是為菩薩不動一切有情善法濟命長養。善男子
。云何是菩薩無量法雲含潤任持廣大法雨。如世間風無其邊際。而彼風輪廣大安固。
普遍任持一切世界。若成時若壞時。及其水雲。并于大海與四大洲。須彌山。目真隣
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雪山鐵圍山大鐵圍山。香醉山。樹林宮殿諸樓閣等。菩薩摩
訶薩。無邊陀羅尼風輪亦復如是。悉能任持一切正等正覺之雲。流注廣大無礙法雨。
於一切世界悉能成辦佛功德法。如其所說須彌山等世間差別之相。即是百福勝相。十
地十波羅蜜多。十三摩地。十二陀羅尼。六通十自在。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
不共法。大悲心等一切佛菩薩法。悉能任持具足。又復常持一切世出世間百千法蘊而
悉成就。是為菩薩無量法雲含潤任持廣大法雨。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大法種種莊嚴樓
閣布飾妙好。如世間風悉能普遍吹布一切莊嚴樓閣。種種安置殊妙可愛。及一切樹林
枝葉牙莖華果蕊等。及一切有情身諸分位。悉由風力常所吹布。菩薩之風亦復如是。
以無邊無礙無著解力辯才之智。悉能施設一切世出世間種種法門。行列具足照明開示
。最勝殊妙種種法者。所謂此相是惡趣所成之法。此是善趣所成之法。此是增上所成
之法。此是地獄。此是餓鬼。此是畜生。此是人此是天。此是轉輪聖王。此是帝釋梵
王護世諸天。此是色相眷屬聰利福力。此是明慧善計。此是藝能。此是善解種種諸教
典籍。此是聲聞乘法。成聲聞果。此是緣覺乘法。成緣覺果。此是大乘之法。具諸勝
相。自利利他事業圓滿。成就普賢一切勝智。乃至此是十地十波羅蜜多。十三摩地。
十二陀羅尼。六通三明。十自在。八解脫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解十八不共法。善男子
。菩薩善能施設此如是等無量種法。蓮華莊嚴等陀羅尼門。為法莊嚴妙巧安布。是為
菩薩大法種種莊嚴樓閣布飾妙好。善男子。云何是菩薩一切眾會劫樹莊嚴決定常出正
妙法音雨華悅意。如劫樹林為風吹擊。常雨種種香華妙寶衣服鼓樂等莊嚴具而悉具足
。是諸嚴具相續流出。令諸天人咸生最上適悅歡喜無憂自在。嬉戲娛樂常具色相。力
勢勤勇悅樂無減。菩薩智風亦復如是。菩薩常於如來清淨世界大法會中。為諸有情宣
說契經應頌記別諷頌譬喻緣起自說本事本生方廣希法論義十二分教。常雨如是正法寶
華。為諸有情。於其順違慣習事中。從初次第宣說教授。及一切世間諸所緣事引發示
誨。無我寂滅清淨法性。開示普遍一切法門。總攝法性引示令入不可思議如幻法中。
顯發大智如幻法門。復令有情增長游戲一切法樂。諸有問答無中無邊。能善起發普使
歡喜。常令於其正法園林以無過身語意業。適悅戲樂不生懈退。令諸天人受用具足。
善法無減慧光明照。常住最勝清淨法中。是為菩薩一切眾會劫樹莊嚴決定常出正妙法
音雨華悅意。善男子。云何是菩薩阿僧祇劫潔白聖會建立積集三摩地解脫總持門海布
妙高山日月光明法教叢林善妙宮殿輪圍山等。及一切有情成熟調伏。莊嚴善住無上無
身。依止隨轉智風曼拏羅解脫因故。譬如劫風。世界壞時其風無礙。力勢迅猛普遍吹
擊三千大千世界俱胝那庾多百千諸鐵圍山須彌山大海等。皆悉破散磨滅無餘同太虛空
。菩薩之風亦復如是。於多百千劫中。積集種種福智莊嚴。菩薩以廣大力勢。能現種
種神通變化。善轉無礙清淨法輪。出妙音聲。普遍調伏一切眾會。由如是故。從智風
輪出諸法蘊。彼所調伏觀察最上妙法光明無著諸行。勝力具足深固作意。內心正住成
三摩地。想蘊處界。及三有身所作諸行。而悉破散無身所作。了知皆是虛妄分別。超
越一切世間。然後乃現不可思議。無相出世勝福圓滿。依止隨轉獲勝清淨。住後邊際
離諸憂惱。是為菩薩阿僧祇劫潔白聖會建立積集三摩地解脫總持門海布妙高山日月光
明法教叢林善妙宮殿輪圍山等。及一切有情成熟調伏莊嚴善住無上無身。依止隨轉智
風曼拏羅解脫因故。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風
爾時除蓋障菩薩摩訶薩前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善說如是廣大之法。乃
至具足一切勝相。而能令諸菩薩大士咸生歡喜。世尊。若天及人。能於如是法中信解
修行者。如佛所說。是人即得一切具足受勝妙樂。適悅自在乃同梵王帝釋護世天等。
所有此世他生。得一切圓滿利他勝行。今此不說。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如汝所
說。彼之有情出過一切世間。普為多人所共瞻仰。斷諸惡法具諸善法。一切世間之所
歸向。善男子。若諸有情。於此法中能修行者。或復有人返生輕謗。我說彼人是愚癡
者。當墮黑暗大地獄中受諸苦惱。世間天人阿修羅等所共悲愍。又善男子。菩薩若修
十種法者即如虛空。何等為十。所謂一者無垢。二者無礙。三者寂靜。四者無相。五
者無邊智。六者平等隨知一切法。七者了一切法如虛空自性解脫。八者無住。九者出
過諸境界相。十者出過尋伺。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如虛空。善男子。復有十法
。菩薩若修即如虛空。何等為十。所謂一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色中不愛不惡。二者於
可意不可意一切聲中不愛不惡。三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香中不愛不惡。四者於可意不
可意一切味中不愛不惡。五者於可意不可意一切觸中不愛不惡。六者於可意不可意一
切法中不愛不惡。七者於利衰法中不愛不惡。八者於樂苦法中不愛不惡。九者於稱譏
法中不愛不惡。十者於譽毀法中不愛不惡。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如虛空。又善男
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如月。何等為十。所謂一者令諸有情皆生歡喜。二者眾所
樂見。三者善法增長。四者惡法損減。五者咸皆稱讚。六者體相清淨。七者乘最上乘
。八者常自莊嚴。九者游戲法樂。十者具大神通威德。善男子。云何是菩薩令諸有情
皆生歡喜。如月初出。一切有情皆得清涼。及悅意故咸生歡喜。菩薩之月亦復如是。
當初出時。一切有情悉得遠離煩惱炎熾生喜樂故。是為菩薩令諸有情皆生歡喜。云何
是菩薩眾所樂見。如月初出。一切有情悉樂瞻覩。所謂善妙潔白令諸有情心生喜故。
菩薩之月亦復如是。當初出時。一切有情愛樂悅意。所謂諸根清淨種子潔白。於諸所
行威儀具足。是為菩薩眾所樂見。云何是菩薩善法增長。如白分月從初出已。日日漸
增。至十五日其月盛滿諸相圓具。菩薩之月亦復如是。從初發心乃至坐於道場。日日
善法漸漸增長。至坐道場已一切勝相皆悉圓滿。是為菩薩善法增長。云何是菩薩惡法
損減。如至黑分月時。其月輪相光明漸減。如其所減。至月盡日一切不現。菩薩之月
亦復如是。至具出世智時惡法漸減。如其所減。乃至坐於道場。一切滅盡無復遺餘。
是為菩薩惡法損減。云何是菩薩咸皆稱讚。如月初出時。諸婆羅門。剎帝利。男女大
小。一切人民咸悉稱讚。菩薩之月亦復如是。當初出時。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乾闥婆
等咸悉稱讚。是為菩薩咸皆稱讚。云何是菩薩體相清淨。如月天子體相清淨潔白無染
。謂勝業報之所成故。菩薩體相亦復如是。本來無染潔白所成清淨化生。非從父母羯
邏藍。等不淨所生。是為菩薩體相清淨。云何是菩薩乘最上乘。如月天子乘清淨乘照
四天下。菩薩之月亦復如是。乘于最上菩薩之乘。廣照無邊一切世界。是為菩薩乘最
上乘。云何是菩薩常自莊嚴。如月天子本相清淨常自莊嚴不以澡沐所莊嚴故。菩薩之
月亦復如是。諸勝功德常自莊嚴。是為菩薩常自莊嚴。云何是菩薩游戲法樂。如月天
子常受天樂。菩薩之月亦復如是。常所遊戲勝妙法樂。不染世間諸欲境界。是為菩薩
游戲法樂。云何是菩薩具大神通威德。如月天子具大神通有大威德廣照一切。菩薩之
月亦復如是。具大福智勝功德故。是為菩薩具大神通威德。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
種法者。即得如月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九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如日。何等為十。一者破無明暗。二者開
敷一切。三者普遍十方咸得和暖。四者起諸善法。五者有漏滅沒。六者作光明照。七
者制諸邪異。八者高下開顯。九者成諸事業。十者善人樂欲。善男子。云何是菩薩破
無明暗。如日初出。悉能除去一切昏暗。菩薩之日亦復如是。當初出時。能破一切無
明黑暗。是為菩薩破無明暗。云何是菩薩開敷一切。如日出時。悉能開敷淨蓮華等一
切華卉。菩薩之日亦復如是。所應受化諸有情等而悉開覺。是為菩薩開敷一切。云何
是菩薩普遍十方咸得和暖。如日出時。普遍十方咸得和暖。菩薩之日亦復如是。當初
出時。智光普照十方一切咸悉和暖。而亦不嬈世間有情。是為菩薩普遍十方咸得和暖
。云何是菩薩起諸善法。如日將出。閻浮提內先現明相則知日出。菩薩之日亦復如是
。將欲出時先現智光明相。有情則知菩薩出現。是為菩薩起諸善法。云何是菩薩有漏
滅沒。如閻浮提日光隱時則知日入。菩薩亦復如是。諸染煩惱隱不現時。則知菩薩諸
漏已盡。是為菩薩有漏滅沒。云何是菩薩作光明照。如日初出。閻浮提內諸有情類蒙
光普照。菩薩之日亦復如是。當初出時。智光普照一切有情。除去一切癡冥暗蔽。是
為菩薩作光明照。云何是菩薩制諸邪異。如日光現翳諸小明。而日不作是念。我能翳
彼諸小光明。何以故。日光出時法爾如是故。菩薩之日亦復如是。智光出時一切邪異
外道小明皆悉映蔽。而此菩薩亦不作是念。我能映蔽邪異諸小光明。何以故。而諸小
明法爾如是映不現故。是為菩薩制諸邪異。云何是菩薩高下開顯。如日出時。閻浮提
內一切丘墟及平坦處。一切人眾悉能顯視。菩薩之日亦復如是。智光普照令諸有情顯
觀一切丘墟平坦。平坦者謂八正道。丘墟者謂八邪道。是為菩薩高下開顯。云何是菩
薩成諸事業。如日初出。一切農者耕稼事業而悉興作。菩薩日出亦復如是。有情一切
善法事業而悉成辦。是為菩薩成諸事業。云何是菩薩善人樂欲。如日初出。善人愛樂
惡人嫌惡。菩薩日出亦復如是。其智慧者悉生愛樂。趣向邪道姦惡之類。愚蒙無智樂
著生死背涅槃者悉生嫌惡。是為菩薩善人樂欲。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
如日。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如師子。何等為十。一者自無恐怖。二者不畏
於他。三者直進不還。四者能師子吼。五者無畏觀察。六者常行林中。七者樂居山巖
。八者無所結縛。九者自具勇力摧伏他軍。十者善作守護。善男子。云何是菩薩自無
恐怖。譬如師子安詳行步無驚無怖。何以故。不見有能與己等故。菩薩亦復如是。周
遍往復無驚無怖。何以故。不見有能與己等故。是為菩薩自無恐怖。云何是菩薩不畏
於他。如彼師子不畏於他一切邪惡呼叫之音。菩薩亦復如是。若與一切他宗外道論義
之時。心無怯弱亦不卑下。是為菩薩不畏於他。云何是菩薩直進不還。如彼師子直往
不退。菩薩亦復如是。本性直進。不復退還邪異宗教。而復菩薩辯才無盡。是為菩薩
直進不還。云何是菩薩能師子吼。譬如師子震吼之時。一切麞鹿野干之類。而悉驚怖
奔走十方。菩薩亦復如是。若作無我師子吼時。所有一切著我執者。邪異外道。而悉
驚怖馳走十方。菩薩亦不嬈惱於彼。但為破於著我見者。震發無我師子吼故。亦復為
餘有情作調伏故。是為菩薩能師子吼。云何是菩薩無畏觀察。如彼師子作無畏相普遍
觀視。菩薩亦復如是。志行清淨作無畏相普遍觀察。是為菩薩無畏觀察。云何是菩薩
常行林中。如彼師子本性樂行林野之中。菩薩亦復如是。自性寂靜遠離憒閙樂行林中
。是為菩薩常行林中。云何是菩薩樂居山巖。如彼師子樂居山巖。菩薩亦復如是。樂
居智慧禪定山巖。是為菩薩樂居山巖。云何是菩薩無所結縛。如彼師子無所結縛。菩
薩亦復如是。去除一切煩惱重擔離諸結縛。是為菩薩無所結縛。云何是菩薩自具力能
摧伏他軍。如彼師子獨無伴侶能摧他眾。菩薩亦復如是。獨無伴侶坐道場時。以自力
能摧伏魔軍。是為菩薩自具力能摧伏他軍。云何是菩薩善作守護。如彼師子若或近於
聚落而住諸有麞鹿等類不損苗稼。菩薩亦復如是。所向國邑及諸方處。而彼一切邪異
外道麞鹿等類。不損有情善法種子。是為菩薩善作守護。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
法者即如師子。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調伏。何等為十。一者堅固菩提心
。二者修治菩提行。三者守護諸根。四者趣向正道。五者能荷重擔。六者為有情故不
生懈退。七者正命自活。八者離諸諂曲。九者不起誑惑。十者身心正直。是為十法。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調伏。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善乘
。何等為十。一者雖修定行而常觀空。二者雖盡諸障而常修善行。三者雖離諸起作而
善順佛教無所違背。四者平等了知一切諸法而解法界理。五者能於世間自卑其身如旃
陀羅謙下其意。六者遠離憍慢常於他人起智者想。七者以現量智了知佛法離諸疑惑。
八者雖知諸法差別得決定相。九者自取正道不隨他教。十者善順世間為世福田。善男
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善乘。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如蓮華。
何等為十。一者離諸染污。二者不與少惡而俱。三者戒香充滿。四者本體清淨。五者
面相熙怡。六者柔軟不澁。七者見者皆吉。八者開敷具足。九者成熟清淨。十者生已
有想。善男子。云何是菩薩離諸染污。譬如蓮華出於水中而水不染。何以故。法爾如
是故。菩薩亦復如是。雖處生死流中而不染著。何以故。由慧方便法爾如是故。菩薩
以其善巧方便。處生死中不為生死過失所染。以方便慧所攝受故。是為菩薩離諸染污
。云何是菩薩不與少惡而俱。譬如蓮華而不停留水之微滴。菩薩亦復如是。不與少惡
而俱。是為菩薩不與少惡而俱。云何是菩薩戒香充滿。譬如蓮華生時隨處妙香廣布。
菩薩亦復如是。所向國邑及諸方處。戒香芬馥廣布一切。是為菩薩戒香充滿。云何是
菩薩本體清淨。譬如蓮華生時自然潔白清淨隨其方所婆羅門剎帝利一切人民共所稱讚
。菩薩亦復如是。隨諸方邑所生之處潔白清淨。何以故。戒清淨故。一切天龍夜叉乾
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咸共稱讚。諸佛菩薩之所攝受。是為菩薩
本體清淨。云何是菩薩面相熙怡。譬如蓮華當開敷時令諸見者心意快然生適悅故。菩
薩亦復如是。面相熙怡離諸顰蹙。諸根清淨見者歡喜。是為菩薩面相熙怡。云何是菩
薩柔軟不澁。譬如蓮華體性柔軟。菩薩亦復如是。自體清淨柔軟細妙。是為菩薩柔軟
不澁。云何是菩薩見者皆吉。譬如蓮華乃至夢中於須臾頃見亦善吉。何以故。一切義
成故。菩薩亦復如是。若於一切分位之中。見者咸得最上吉祥。是為菩薩見者皆吉。
云何是菩薩開敷具足。譬如蓮華若開敷已即名具足。菩薩亦復如是。若慧覺華開敷之
時即名具足。是為菩薩開敷具足。云何是成熱清淨。譬如蓮華若成熟已。眼所觀時眼
根清淨。鼻所嗅時鼻根清淨。身覺觸時身根清淨。心歡喜時意根清淨。菩薩亦復如是
。果成熟時。慧光明相。一切有情。若眼見時眼根清淨。若耳聞時耳根清淨。菩薩戒
功德香。若鼻嗅時鼻根清淨。身供養時身根清淨。思惟稱讚菩薩勝功德時意根清淨。
是為菩薩成熟清淨。云何是菩薩生已有想。譬如蓮華所生之時若人非人生已有想。菩
薩亦復如是。當初生時佛及菩薩。并餘帝釋梵王護世天等。咸樂護持生已有想。是為
菩薩生已有想。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如蓮華。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
法者得廣大心。何等為十。一者為令有情圓滿諸波羅蜜多故起廣大心。二者為令圓滿
一切佛法故。三者為令化度諸有情故。四者安坐道場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五
者成正覺已。為諸沙門婆羅門天人魔梵一切世間。轉妙法輪故。六者為令有情作利樂
事周行無量無邊世界。施設化行故。七者謂以智慧之船渡諸有情。越生死岸故。八者
世間一切無依無救無歸無趣無親屬者。為作依歸親屬故。九者為令顯示佛大牛王妙師
子吼。游戲諸佛神通法門。如大龍王審諦瞻視。普遍觀察沙門婆羅門天人魔梵一切世
間。普令同獲佛功德故。十者為令化度有情。具佛威德無麁澁行。無難行行。無劣弱
行。無卑下行。故發廣大心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廣大之心。又善男
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清淨心。何等為十。一者深心具足。深心不動。深心安住。
深心質直。二者離不深固作意。不深固作意者。所謂發起聲聞之行。緣覺之行。及起
諸小緣。三者離諸垢染。諸垢染者謂煩惱垢。四者離身過失。身過失者謂離虛假諸威
儀道。五者離語過失。語過失者謂不如實開示正義。六者離心過失。心過失者謂於身
語心中復有所離。知身不和合故。常出少欲知足語故。心無求故。七者知恩念報。受
少恩惠尚不忘失況復廣多。八者施恩於人。不現已德不譏彼短。乃至少恩亦不望報。
歡喜教示稱讚彼德。九者如說能行。而菩薩者不外發柔軟之語心生恚害。菩薩亦不外
發稱讚之語內心思惟損惱方便。菩薩不外發愛語內固冤結。菩薩不外現善相內起惡意
。菩薩不外現恭敬之相內起輕慢之心。菩薩無不真實亦無虛妄。復無慳嫉及無諂誑。
不起鬪諍不破和合。何以故。菩薩於一切時。身起恭敬語宣實義。心念成辦一切善法
。十者於如來教中遠離毀謗。而菩薩者畢竟不於如來教中而生毀謗。何故菩薩於如來
教中不毀謗邪。謂諸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已。剃除鬚髮被袈裟衣。於如來教
中清淨出家。不為王難故出家。不為賊難故出家。不為負債逼迫故出家。不為怖不活
故出家。但以正信求出家已尋求善法。近善知識親事恭敬。於其善知識所聽受正法。
聽已修行不起我慢貢高之心。由離慢故除顛倒執。無顛倒故得覺了正道。覺正道故得
入法性。得入法性故決定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菩薩於如來教中不生毀謗。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得清淨心。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深
信無疑惑心。何等為十。一者信如來身密。二者信如來語密。三者信如來意密。四者
信諸菩薩所行。五者信如來出生。六者信菩提法。七者信如來唯說一乘。八者信如來
說種種教。九者信如來深遠音聲。十者信如來隨其所應化度有情。善男子。云何是菩
薩信如來身密。謂若菩薩起如是念。我聞如來法身。寂靜身。無等身。無等等身。無
限量身。不共身。金剛身。如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信如來
身密。云何是菩薩信如來語密。菩薩作是念。我聞如來語密。為諸有情現前授記。或
為有情隱密授記。我知如來身無誤失語無卒暴。以是緣故。妄言過失無所從來。何以
故。如來已斷諸過失故。離一切垢遠一切塵。息諸炎熾離諸煩惱。潔白自在清淨無染
。若言如來身有過失語有卒暴諸過失者。無有是處。如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於是處信
無疑惑。是為菩薩信如來語密。云何是菩薩信如來意密。菩薩作是念。我聞如來意密
者。如來諸有意樂悉與智慧心俱。依其心故。一切聲聞緣覺一切菩薩。及餘有情所不
能知。唯除如來神力所加。何以故。如來智慧甚深無底不可伺察。過諸尋伺境界。無
量廣大等虛空界。亦復超出世間一切度量境界。如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於是處信無疑
惑。是為菩薩信如來意密。云何是菩薩信諸菩薩所行。菩薩作是念。我聞諸菩薩為有
情故。現前施作諸利益事。不生懈倦不起怖畏。荷負重擔。堅固志行。堅固精進。滿
足諸波羅蜜多。次第成辦一切佛法。以無礙慧。無邊慧。無等慧。不共慧等。彼堅固
鎧。堅固精進。堅固誓願。不動誓願。不共誓願。所謂菩提因。菩提相。菩提緣等。
如是次第圓滿廣大神通事業。如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信諸
菩薩所行。云何是菩薩信如來出生。菩薩作是念。我聞諸菩薩坐道場已。得無著無礙
離障天眼智通。天耳智通。他心智通。宿住隨念智通。神境智通。漏盡智通。得如是
等無著無礙離諸所緣三世同一相平等之智。能如實觀諸有情界。此類有情造身語意諸
惡行業。毀謗賢聖起於邪見具邪見業。由此因緣。身壞命終。墮在惡趣受地獄報。又
復見此一類有情造身語意諸善行業。不謗賢聖。起於正見具正見業。由此因緣。身壞
命終。生於善趣受天勝報。菩薩如是如實觀見諸有情界。如實能知善不善業。菩薩又
作是念。如我往昔所修菩薩行時。發大誓願。如是諸行自覺了已。令諸有情而悉覺了
。如是我當得願圓滿。我望亦足。如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
信如來出生。云何是菩薩信菩提法。謂若菩薩。於佛菩提而能覺了。以自智力成正覺
果。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信菩提法。云何是菩薩信如來唯說一乘之法。菩薩
作是念。我聞一乘法者謂如來乘。如是真實無有虛妄。誠實無異諦無不實。何以故。
謂從如來之乘出生諸乘。譬如閻浮提內所有各各諸小洲渚。皆閻浮提之所攝屬。而悉
依止於閻浮提。是故同名閻浮提數。如來之乘亦復如是。諸乘悉於如來乘攝。從如來
乘之所出生。而悉依止於如來乘。是故一乘即如來乘。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
信如來唯說一乘之法。云何是菩薩信如來說種種教。菩薩作是念。我聞如來說種種教
種種經典。如是真實無有虛妄。何以故。如來觀諸有情所應度者。隨彼信解為說法要
。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信如來說種種之教。云何是菩薩信如來具深遠音聲。
菩薩作是念。我聞如來具足深遠清淨音聲。如是真實無有虛妄。何以故。彼諸天子。
以修少分善根力故。尚得清淨深妙音聲。況復如來無量無數百千劫中積修勝行。我於
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信如來深遠音聲。云何是菩薩信如來隨其所應化度有情。菩
薩作是念。我聞如來隨有情心。如其有情所應信解。以種種方便而為化度。佛以一音
斷諸疑惑。是諸有情根性成熟。所應度者。皆謂如來為我說法。而各解了。而佛如來
無所分別。非無分別。如是真實無有虛妄。我於是處信無疑惑。是為菩薩信如來隨其
所應化度有情。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無疑惑心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如大海。何等為十。一者為大寶聚。二者深難
徹底。三者廣大無量。四者次第漸深。五者不宿死屍。六者皆同一味。七者容受眾流
。八者潮不失時。九者水族所依。十者無有邊際。善男子。云何是菩薩為大寶聚。譬
如大海廣積眾寶。閻浮提中一切人眾。咸取其寶無有窮盡。菩薩亦復如是。廣積一切
智功德寶。一切有情皆取是寶亦無窮盡。是即菩薩為大寶聚。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深
難徹底。菩薩亦復如是。一切有情於菩薩法莫測其際。又善男子。譬如大海廣大無量
。菩薩亦復如是。功德智慧廣大無量。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次第漸深。菩薩亦復如是
。一切智深一切智漸深一切智極深。又善男子。譬如大海不宿死屍。何以故。大海法
爾如是故。菩薩亦復如是。不與煩惱結漏及不善知識而所共止。何以故。菩薩法爾如
是故。又善男子。譬如大海眾流入中皆同一味。所謂鹹味。菩薩亦復如是。積集一切
善法皆同一味。所謂一切智味。又善男子。譬如大海容受眾流而其海水不增不減。菩
薩亦復如是。容受無量一切法水。而菩薩智慧不增不減。又善男子。譬如大海潮不失
時。菩薩亦復如是。所應成熟化度有情亦不過時。又善男子。譬如大海為諸水族依止
窟宅。菩薩亦復如是。為一切有情一切善法之所依止。又善男子。譬如大海一切有情
悉取其水而無邊際。菩薩亦復如是。廣為一切有情宣說法要。亦無邊際。善男子。菩
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如大海。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微妙智。何等為十
。一者善求出離。二者善知諸出離法。三者善知諸法平等。四者善知諸法如幻。五者
善知一切法相。六者善解甚深難測緣生之法。七者善知業不思議。八者善知諸所說義
。九者善了如實義。十者善觀真實智。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善求出離乃至善觀真實智
謂若菩薩作是思惟。我應觀察諸世間相。觀見世間貪火熾然瞋煙蓬 。癡暗覆蔽瞑然
無託。菩薩乃起是念。此諸有情云何能得出離。菩薩即為勤求出離及出離法。由得出
離法故。即能隨知諸法平等。由知諸法平等故。即能如實知諸法如幻。由知諸法如幻
故。即如實知一切法相。由知法相故。即能思察甚深難測緣生之法。由能思察緣生法
故。即能解了業不思議。是故菩薩雖知世間諸法無實。而亦顯示種種業報。由是之故
得微妙智。能於諸佛菩薩所說義中而悉了知。由了知故即能開解如實之義。解如實義
故。即能觀真實智。見真實故。能度有情出離生死。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
即得微妙智。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隨應辯才。何等為十。一者開示諸法
無我。二者無有情。三者無壽命。四者無養育。五者無補特伽羅。六者無作者。七者
無受者。八者無知者。九者無見者。十者顯示一切法空都無主宰。皆是虛妄不實分別
諸法但從緣生故有。善男子。若得一切法無我相應。彼即隨順法性。由是之故。於一
切法無有情無壽命無養育無補特伽羅無作者無受者無知者無見者等。如理相應即能隨
順法性。由是之故。了知一切法空都無主宰。皆是虛妄不實分別。諸法但從緣生故有
。如理相應即能隨順法性。善男子。若隨順法性故。即於法性不相違背。不違背故乃
能正說諸法。正說法故善入法性。入法性故乃能開示彼一切法。開示法故彼之辯才乃
名隨應。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隨應辯才。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
種法者得樂說辯才。何等為十。一者辯才無著。二者無盡。三者相續四者不畏大眾。
五者不卑下。六者無恐怖。七者不共。八者不輕慢。九者無邊。十者無礙解。善男子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樂說辯才。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清淨辯
才。何等為十。一者無有謇吃。二者詞無雜亂。三者遠離卑劣。四者語不高戾。五者
義無減失。六者文無缺漏。七者聲無短闕。八者無不知時。九者言無麁獷。十者無不
明了。善男子。諸菩薩者。所有辯才無有謇吃。何以故。菩薩於大眾中無怯弱故。又
菩薩者。所有辯才而無雜亂。何以故。菩薩智慧安然無畏。又菩薩者。所有辯才而無
卑劣。何以故。菩薩處大眾中。猶如師子離諸恐懼。又菩薩者。所有辯才語不高戾。
何以故。已離煩惱故。若有煩惱語即高戾。無即不爾。又菩薩者。所有辯才義無減失
。何以故。已得法故。若不得法即於義中有所減失。得即不爾。又菩薩者。所有辯才
文無缺漏。何以故。廣解諸論故。若解論尠少即文有缺漏。廣解即不爾。又菩薩者。
所有辯才聲無短闕。何以故。菩薩妙解一切音聲故。若不解者即於音聲有所短闕。解
即不爾又菩薩者。所有辯才無不知時。所應前說而不後說。若應後說亦不前說。何以
故。菩薩善知諸時分故。又菩薩者。所有辯才言無麁獷。無不悅意無不樂聽。何以故
已能遠離語過失故。若有語過失者言即麁獷。無即不爾。又菩薩者。所有辯才無不明
了。何以故。菩薩根性利故。若鈍根者即不明了。利即不爾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
種法者。即得清淨辯才。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一切有情歡喜辯才。何
等為十。一者愛語。二者熙怡面相遠離顰蹙。三者如義語。四者如法語。五者平等語
。六者不自高。七者不輕他。八者無染著。九者無觸惱。十者具種種辯才。善男子。
菩薩能以愛語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菩薩者。常現熙怡善相遠雖顰蹙。令諸有情咸生
歡喜。又菩薩者。常出如義語及美妙語。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菩薩者。常出法語及
利益語。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菩薩者。常為有情平等說法。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
菩薩者。而不自高。遠離驕慢高舉之咎。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菩薩者。不輕於他。
常為有情恭敬說法。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菩薩者。離諸染著具淨尸羅。令諸有情咸
生歡喜。又菩薩者。離諸觸惱具多忍力。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又菩薩者。具種種辯才
常出悅意之語。令諸有情咸生歡喜。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一切有情
歡喜辯才。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信順說法。何等為十。一者非法器有情
菩薩不為說法。二者有障礙者不為說法。三者有所得見者不為說法。四者邪異外道不
為說法。五者不起樂欲心者不為說法。六者不發清淨心者不為說法。七者諂曲心者不
為說法。八者求活命者不為說法。九者貪著利養慳嫉所纏者不為說法。十者盲聾瘖瘂
者不為說法。何以故。善男子。菩薩不作法慳亦不祕法。於諸有情無不憐愍。為利有
情而不棄背。所以者何。若有有情非法器者。菩薩乃起是念。此等有情。而於如來法
律之中起於捨行。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若然者。諸佛菩薩當為何等有情說法。
佛言。善男子。具信有情。諸佛菩薩當為說法。又若善根已成熟者。是法器者。於先
佛所植眾德本者。無諂誑者。不詐現威儀者。不耽著利養者。深心具足者。為善知識
所攝受者。具足善相人所樂見者。根性明利於所聞法中解其義者。隨所得法勤行精進
者。如佛所說能修行者。此等有情。諸佛菩薩乃為說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
法者。即得信順說法。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為說法師。何等為十。一者修
集佛法故說法。不見有佛法可得。亦復不見有所修集。二者修集波羅蜜多故說法。不
見波羅蜜多可得。亦復不見有所修集。三者修集菩薩法故說法。不見有菩薩法可得。
亦復不見有所修集。四者斷煩惱故說法。不見有煩惱可得。亦不見斷。五者厭離離貪
寂滅故說法。不見有厭離離貪寂滅可得。六者為得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果故說法。不
見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可得。亦不見果。七者為得阿羅漢果故說法。不見有阿羅漢
可得。亦不見果。八者為得緣覺果故說法。不見有緣覺可得。亦不見果。九者斷我執
取著故說法。不見有我可得。亦不見執著。十者顯示業報故說法。不見有業可得。亦
不見報。何以故。如是等一切法皆無實體。但以假名宣說。名亦無所有。所以者何。
文字無自性。法離文字故。但以世俗虛假施設於無名中。是故建立諸法名字。由彼名
空本虛假故。勝義諦中無虛假名。無假名故。於勝義中無虛妄法。彼虛妄法者誑惑愚
人故。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為說法師。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
。能順觀法性。何等為十。一者菩薩雖順觀法性而不壞色相。雖順觀法性不壞受想行
識相。二者雖順觀法性不壞欲界相。三者雖順觀法性不壞色界相。四者雖順觀法性不
壞無色界相。五者雖順觀法性不壞諸法相。六者雖順觀法性不見諸法隨順相。七者雖
順觀法性不見有情相。八者雖順觀法性亦不墮斷見。九者雖順觀法性而不失正道。十
者雖順觀法性亦不離智慧方便。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順觀法性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解法界理。何等為十。一者有慧。二者為善
知識攝受。三者發起精進。四者離諸障染。五者善修淨行。六者尊重讚法。七者善修
空觀。八者離有所得見。九者趣向正道。十者見真實法。善男子。菩薩具智慧故。而
能勤求諸善知識。見善知識已心生歡喜。如師尊想親近依止。由能依止善知識故。即
發起精進。斷除一切不善之法。圓滿一切清淨善法。勤行遠離一切障染。離障染故獲
得輕安。善修淨行離身語心一切過失。由清淨故於所得法尊重稱讚。由重法故多習空
觀。習空觀故不起有所得見。離有所得見故順行正道。入正道故能觀真實
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何名真實。佛言。善男子。如實之義乃名真實。除蓋
障菩薩白佛言。何名如實。佛言。不虛妄故名為如實。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何名不虛
妄。佛言。所謂真如。無不真如無異真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何名真如。佛言。善
男子。此法唯內所證。非文字語言而能表示。何以故。此法出過諸文字故。離諸言說
故。超越一切語言境界。出於言道離諸戲論。離作非作無動無靜。離諸尋伺。是不思
議境界。無相非無相而悉遠離出諸相境。超諸凡境。出凡夫行。過諸魔境。超越一切
煩惱境界。離諸識境。安處無住最上寂靜聖智境界。是故此法唯內所證。是即無垢無
染潔白清淨。最上最勝第一無比。常住堅固究竟無壞之法。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是法
常住。善男子。菩薩為求此法。歷百千種難行苦行故得是法。得是法已。令諸有情悉
住此法。善男子。故說此法名為真如。說名實際。說名一切智。說名一切種智。說名
不思議界。說名不二界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一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此法云何能證。云何能解。佛言。善男子。出世
間慧乃能證入內自明解。除蓋障菩薩言。豈非慧證即是自心內解入邪。佛言。不也善
男子。何以故。慧但如實能觀諸法。由身作證故。除蓋障菩薩言。若諸善男子。豈非
以彼聞思修慧能證法時。便能內自得解入邪。佛言。不也善男子。非彼聞思修慧纔得
聞時便能內自解入。我今當以譬喻略明斯義。善男子。譬如大曠野中夏盛熱時。或有
一人自東而西。復有一人自西而東。當其炎毒渴乏所逼時。西至人謂東來者。我今極
熱為渴所逼。汝所從來善履途道。何處當有流泉池沼清冷之水。願為我說令我飲之除
其渴惱。其東來者。善知東方所有道路。亦復悉知有水之處。其味甘美及深淺等。即
告之云。汝今前去當觀一處有二道路。出於左者不應當詣。由於右者汝可往之。彼有
園林蒼翠滋茂。中有池沼。清流甘美衍漾彌滿。善男子。於汝意云何。彼渴乏人纔聞
說示有妙池沼起思念時。便能除去渴惱之患。即能內自得清涼邪。除蓋障菩薩言。不
也世尊。而炎渴人。若親詣彼有水之處。於其池中飲其水已。是人乃能除去炎渴內自
清涼。佛言。善男子。聞思修慧非纔得聞便能內自解入法性。亦復如是。汝今當知。
大曠野者是生死境。夏盛熱時受炎渴人。即是一切諸有情類。極炎熾者。即是煩惱六
塵愛境。善知路人。即諸菩薩。善能知於一切智道。其飲水者即是內自入證解者。得
法勝味輕清甘美。第一義諦諸法實性。善男子。汝今當聽。復說譬喻。假使如來住壽
一劫。於閻浮提一切人前。稱讚天蘇陀妙色妙香。最上清淨精美之味。其所飲者得妙
樂觸。善男子。閻浮提人聞如是說。於色香等內了知邪。除蓋障菩薩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由是之故。當知聞思修慧非纔聞時便能內自解入法性。汝今復聽。譬
若有人於果實中知一果名。自先食已。與未食人說其果味及色香等。善男子。於汝意
云何。彼未食人而能了知其果味邪。除蓋障菩薩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由是
之故。當知聞思修慧非纔聞時便能內自解入法性
爾時除蓋障菩薩前白佛言。善說世尊。善說善逝。如是內證理法。若有善男子。
能一歷耳當知是人即能具足聞思修法。何以故。是人已具不顛倒因。故得此法。佛言
。如是如是。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善解法界之理。復次善男子。菩
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空境界。何等為十。一者知力空。二者知無畏空。三者知不共
佛法空。四者知戒蘊空。五者知定蘊空。六者智慧蘊空。七者知解脫蘊空。八者知解
脫知見蘊空。九者知空空。十者知勝義空。雖知是空亦不以其空因緣故而於彼空有所
得相。亦不執空。不起空見。不依止空。復不以其空因緣故墮於斷見。善男子。菩薩
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善知空境界。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善修無相
之。行何等為十。一者離外相。二者離內相。三者離戲論相。四者離一切遍計相。五
者離一切有所得相。六者離一切舉動相。七者離一切虛假相。八者離一切所緣相。九
者離識有得相。十者離識所知境相。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善修無相
之行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是行相是菩薩修無相之行。云何復見如來所修
。佛言。善男子。當知此是不思議處。何以故。離心境界故。一切有情若謂如來有所
思者。彼即狂亂。所有如來。若此岸事。若彼岸事。乃至疲極終不可見。亦不可得。
所以者何。如來之法不可思議。甚深難測。莫究其際。與虛空等。超出一切尋伺境界
。超出一切有所得相。非諸惟忖較計度量之所能及。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我有
少疑欲伸請問。若如來應供正等正覺。見聽我問。願為略說。佛言。除蓋障。汝今當
問斯為常事。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諸有自高之者乃非正士。如何世尊為大法王
。今自讚說得非自高邪。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而汝心志深固能發是問。汝應諦
聽。極善作意。今為汝說。時除蓋障菩薩受教而聽。佛言。善男子。如來無我慢心亦
不自高。不為利養名稱所欲生於我慢。亦不為求人所知故。亦不起於諂誑心故生於我
慢。但以己所得法。廣為利益安樂一切有情。何以故。欲令有情於如來所發生清淨歡
喜之心。堪任法器者令彼獲得一切善法。使其長夜得大利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
尊。云何有情而不能知如來勝德。佛言。善男子。彼實不知。何以故。此佛剎中諸有
情類。信解狹劣志著麁弊。少慧少信善根微尠。而不能知如來勝德。是故如來乃自讚
說所有功德。意欲令諸有情發生淨信。能成如來諸勝功德。善男子。譬如有人為大醫
師善療眾病國中第一無有倫比。然其國中不知是人。明善方藥具醫勝得。時彼醫師。
見有疾苦所逼惱者即起是念。是人疾苦不善方藥。我今應當為其治療。是時醫師詣病
人所語其人言。我是醫師明練方術。善知眾病及病所因。汝之病惱善為治療。時彼病
人聞是言已。即於醫師起信重心而作依仗。醫師即時為其治療病得除愈。善男子。於
汝意云何。而彼醫師於病人前。說已能解為自讚邪。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言。善男子。如來亦復如是。為大醫王善療有情諸煩惱病。知病所因施大法藥。而
諸有情為無明等諸煩惱病之所逼迫。如來見已即詣其前。稱說如來具勝功德。令諸有
情為其病苦所逼惱者。聞說如來勝功德已。能生清淨信重之心。以佛如來而為依仗。
是故如來勝大醫王。為彼病者施大法藥。使諸有情煩惱重病咸得銷滅。善男子。何等
是大法藥。所謂多貪有情作不淨觀。多瞋有情作慈悲觀。愚癡有情作緣生觀。以是緣
故。乃見如來自讚勝得。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諸願離著。何等為十。
一者雖行布施而有願求。亦不著於布施。二者雖持禁戒。亦不著於持戒。三者雖行忍
辱。亦不著於忍辱。四者雖起精進。亦不著於精進。五者雖習禪定。亦不著於禪定。
六者雖修智慧。亦不著於智慧。七者雖依三界。亦不著於三界。八者雖求菩提。亦不
著於菩提。九者雖行正道。亦不著於正道。十者雖入涅槃。亦不著於涅槃。何以故。
菩薩離諸所著雖於世間一切所行而悉無著。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諸
願離著。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慈身具足。何等為十。一者無方分慈。
二者無種類慈。三者法慈。四者定慈。五者不害慈。六者利益慈。七者於一切有情平
等心慈。八者等心無瞋恚慈。九者周遍十方廣大慈。十者出世間慈。善男子。菩薩若
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慈身具足。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悲身具足。何等
為十。一者見諸苦惱無救無依無歸趣者。菩薩見已發起菩提心。二者發菩提心已求所
得法。三者歷苦勤求得法成已。普為有情作大利益。四者慳貪有情令行布施。五者毀
戒有情令持淨戒。六者瞋心有情令修忍行。七者懈怠有情令發精進。八者散亂有情令
住定心。九者無智有情令修智慧。十者菩薩為利有情故。不以艱苦壞失退轉菩提勝行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悲身具足。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
。善修喜行。何等為十。一者菩薩自得出離三有熾然。故生歡喜。二者為斷長時輪迴
往來繫縛之索。故生歡喜。三者菩薩遠離種種尋求。自已得渡生死海中諸惡雜類。故
生歡喜。四者菩薩自已摧折久遠以來高慢之幢。故生歡喜。五者菩薩以智金剛。自已
摧碎煩惱高峯細無塵末。故生歡喜。六者菩薩自得安隱。亦復令他悉得安隱故生歡喜
。七者菩薩於其世間。貪愛執縛暗瞑所覆不得自在。長眠境中自能醒然睡眼明已。亦
復令他悉能開覺。故生歡喜。八者菩薩自能解脫出離惡趣。亦復令他悉得解脫出離惡
趣。故生歡喜。九者有情久處生死曠野險難之中。獨行無侶周旋往返。不知其道不識
方所。菩薩自能超出遠離。而悉為他指導開示。故生歡喜。十者菩薩得近一切智城。
故生歡喜。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善修喜行。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
種法者。即善修捨行。何等為十。一者眼雖觀色而行捨行。亦不見眼識色境。若增若
減若成若壞。二者耳雖聽聲。三者鼻雖嗅香。四者舌雖了味。五者身雖覺觸。六者意
雖知法而行捨行。亦復不見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諸塵。若增若減若成若壞。七者雖
觀行苦而行捨行。亦不見行苦。若增若減若成若壞。八者雖觀苦苦而行捨行。亦不見
苦苦。若增若減若成若壞。九者雖觀壞苦而行捨行。亦不見壞苦。若增若減若成若壞
。十者觀所作已辦有情。菩薩於彼生歡喜心。乃起是念。我欲度彼。彼已自度。故修
捨行。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善修捨行。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
者。即得神通游戲。何等為十。一者示現捨壽。二者入胎受生。三者現童子相宮中游
戲。四者出家。五者苦行。六者詣菩提場。七者成等正覺降伏魔軍。八者現寂靜相。
九者轉妙法輪。十者入大涅槃
爾時除蓋障菩薩前白佛言。世尊。何因緣故。菩薩示現兜率陀天捨壽。乃至示現
入大涅槃。佛言。善男子。兜率陀天。諸有情等多生常想。而彼有情見菩薩於一切世
間最上最勝。而復高顯觀者無厭。不為五欲境界所染。能起捨壽。而彼有情見已。轉
於常想生無常想。由依止無常故。即起不放逸行。又復有情起放逸心者。於菩薩所。
雖有愛樂信重之心。然於諸境生愛著故。於菩薩所。不來親近恭敬承事。而彼有情乃
起是念。菩薩久住於此我亦久住。生放逸心。菩薩為欲令彼有情起於厭離得不放逸。
由能不起放逸心故。即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以是緣故。於兜率陀天
示現捨壽。善男子。若有有情應以入胎受生而可度者。菩薩即現入胎受生之相。令其
見已生希有心。菩薩處母胎中。為彼彼有情如應說法。令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菩薩以是緣故。示現受生。善男子。若有有情應以童子宮中游戲之相而可度者
。又以下劣信解諸有情類。菩薩為成熟故為護持故。乃現童子宮中游戲之相。善男子
。若有有情應以出家之相而可度者。菩薩為成熟故。乃現出家之相。善男子。若有志
著麁弊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等。應以苦行之相而可度者。菩薩為欲成熟彼故。及為
降伏諸外道故。乃現苦行之相。善男子。若有有情於長時中。念求菩薩。當於何時詣
菩提場。我當隨應作供養事。菩薩為欲成熟彼有情故。即為示現詣菩提場。至菩提場
已。令諸有情隨應供養。作供養已。而彼有情即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
男子。若有有情自恃我慢貢高。菩薩為欲令彼轉於我慢心故。現坐道場成等正覺降伏
魔軍。復為有情樂寂靜者。便謂獲得勝上所證。菩薩乃為示現成等正覺。菩薩成正覺
時。三千大千世界種種音聲皆悉寂然。而彼樂寂有情。見是三千大千世界皆寂然已。
俱發願言。願我亦復如是。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善男子。若有有情樂為師尊
專志願求。然不能知出離之法。亦復不知後世因果。菩薩為彼有情成熟善根。令其堪
任法器。乃為開示正道故。成正覺已。詣迦尸國。三轉十二行相聖妙法輪。善男子。
若有有情應以入涅槃相而可度者。菩薩乃為示現入大涅槃。善男子。菩薩以是因緣。
示現兜率陀天捨壽乃至入大涅槃。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神通游戲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二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離八難。何等為十。一者離不善業。二者如
來所立禁戒而不違越。三者遠離慳悋。四者於先佛所植眾德本。五者勤修福行。六者
智慧具足。七者善解方便。八者勝願具足。九者多起厭患。十者發勤精進。善男子。
菩薩不造不善業故不墮地獄。設或示現生地獄中。亦不受彼地獄極苦。復不久處地獄
之中。又不於彼有情生瞋惱心。何以故。謂以菩薩本性具修十善業故。以是因緣。菩
薩不墮地獄。又善男子。菩薩於如來禁戒不違越故。不墮畜生之趣。設或示現生彼趣
中。而亦不受畜生之苦。又善男子。菩薩不起慳悋。不以慳因緣故墮餓鬼趣。設或示
現生彼趣中。而亦不受餓鬼之苦。又善男子。菩薩不生邪見之家。設生於彼亦不壞淨
信。而菩薩者。常得善知識共相會遇。何以故。菩薩久修善法。於先佛所植眾德本。
而常於彼正見家生。於彼生已淨信具足。亦復廣大增長淨信。又善男子。菩薩諸根亦
不缺壞。若復諸根有所缺壞。即於佛法中不能堪任法器。何以故。菩薩廣集福德勤修
福行。常尊重供養如來塔廟若法若僧。常所親近作諸勝行。由勝行廣修於己。乃得諸
根圓具。以圓具故。於佛法中即大法器。又善男子。菩薩不生邊國。其中有情愚騃聾
瘂。色力不具無所堪任。善言惡言不曉其義。於佛法中非其法器。不識父母沙門婆羅
門。是故菩薩常生中國。其中有情根性明利。多有智者。復為智者所許。是所堪任具
有力能。善言惡言悉曉其義。於佛法中是大法器。深信沙門婆羅門。何以故。先所修
習智慧力故。又善男子。菩薩不生長壽天。若生其中。雖有無數諸佛出世。亦不值遇
。利有情事不能成辦。是故菩薩生於欲界。此中有情值佛出世。愛樂親近而可化度。
何以故。菩薩善具方便故。又善男子。菩薩不生無佛世界。若生其中。即不見佛不聞
法不供僧。是故菩薩生於三寶具足佛剎之中。何以故。由昔所修勝願具故。又善男子
。菩薩若聞諸可厭事。無有不生厭惡心者。何以故。菩薩纔聞是事。即起厭患之心。
生厭患已發勤精進。修諸善法斷諸惡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遠離
八難。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不忘失菩提心。何等為十。一者遠離諂誑
。二者正而無曲清淨潔白。遠離追求猶豫分別。三者受持佛法。四者於法而不祕惜。
五者遠離法慳。六者不作障法因緣。七者無不實語。八者攝受大乘之法如說能行。於
彼受持大乘人所起尊重心。九者於彼受持大乘人所。為漸入大乘故起親近想。十者深
入大乘故。於說法人起師尊想。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不忘失菩提心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宿命通。何等為十。一者供養諸佛。二者攝持
正法。三者修持淨戒。四者除疑離障。五者多生歡喜。六者多作觀想。七者常住定心
。八者生處清淨。九者常受化生。十者得明利識。善男子。菩薩由廣供養佛故。即能
尊重正法。以重法故。乃於持法人所。以彼因緣。能於正法受持讀誦。以所得法廣為
他說。由是不惜身命。勤行修習受持正法。復能修持淨戒。戒有三種謂身語心。由其
三業戒清淨故。即能除疑離諸障染。何以故。先由戒行清淨。即能除疑離障。離疑障
故多生歡喜。以心喜故多作觀想。由觀想故常住定心。心住定故生處清淨。處清淨故
常受化生。以化生故得明利識。識明利故能知一生二生三四五生。若十二十乃至百千
無數生中宿命通事。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得宿命通。復次善男子。菩薩
若修十種法者。得不離善知識。何等為十。一者不離見佛或聞或念。二者不離聞法。
三者不離供僧。四者不離於諸佛菩薩。讚歎禮拜合掌恭敬或復頂禮。五者不離於多聞
人所聽受說法。六者不離聽受波羅蜜多法。七者不離聽受菩提分法。八者不離聽受三
解脫法。九者不離聽受四梵行法。十者不離聽受一切智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
種法者。即得不離善知識。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遠離惡知識。何等為
十。一者遠離破戒人故。即能離惡知識。二者遠離壞正見人。三者遠離壞軌範人。四
者遠離壞正命人。五者遠離耽湎之人。六者遠離懈怠之人。七者遠離沈沒生死之人。
八者遠離背菩提人。九者遠離習近白衣之人。十者遠離諸煩惱故。能離惡知識。善男
子。菩薩雖於如是等處皆悉遠離。而亦不於彼等人所生恚惡心生惱害心生輕慢心。菩
薩但起是心。如佛所說。一切有情諸界緣成。性欲相染習相近故即有所壞。是故我今
離所習性。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遠離惡知識。復次善男子。菩薩若
修十種法者。得如來法身。何等為十。一者得平等身。二者得清淨身。三者得無盡身
。四者得積集善身。五者得法身。六者得不可計度難測之身。七者得不思議身。八者
得寂靜身。九者得等虛空身。十者得妙智身。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
如來法身。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何等分位菩薩得如來法身。佛言。善男子。初
地菩薩得平等身。何以故。而此菩薩。能離一切險惡之身。遍知一切菩薩地法。二地
菩薩得清淨身。善具淨戒故。三地菩薩得無盡身。已離一切瞋恚故。四地菩薩得積集
善身。積集諸佛法故。五地菩薩得法身。了知一切法故。六地菩薩得不可計度難測之
身。積集一切不可計度甚深法故。七地菩薩得不思議身。積集善巧方便故。八地菩薩
得寂靜身。遠離一切戲論及離諸煩惱故。九地菩薩得等虛空身。能現無量廣大身故。
十地菩薩得妙智身。積集一切所知法故。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法身與菩薩
法身有別異不。佛言。善男子。身無有別。其功德相而各有異。除蓋障菩薩白佛言。
世尊。云何身無有別功德相異。佛言。善男子。身實無異。何以故。身者積集所成同
一相故。然功德相而各有異。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功德相異者。其事云何。佛
言。善男子。我今說喻以明斯義。譬如摩尼之寶若不磨治與磨治者。二寶俱名摩尼之
數。而彼已磨治者。摩尼之寶。光明煥耀瑩潔可愛。與不磨治不可倫比。菩薩身摩尼
寶。如來身摩尼寶。亦復如是。如實皆同。然菩薩身摩尼之寶。對如來身摩尼寶前。
說其清淨。光明之相不可倫比。何以故。以如來身摩尼之寶廣大無量。滿有情界及虛
空界。光明顯煥照耀而住。所以者何。如來身摩尼寶者。磨治清淨離一切垢。不可以
菩薩身摩尼之寶而為倫比。何以故。菩薩有餘垢故。又善男子。如白分中初二夜月與
彼望夕。圓明相遠體無殊異。法有差漸故。如來之身菩薩之身。亦復如是。俱名為身
。然菩薩身光明照耀。對如來前不可倫比。其猶初二與十五月。善男子。是故當知。
說如來身與菩薩身。雖同一相而功德異。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金剛不
壞身。何等為十。一者不為貪瞋癡所壞。二者不為忿惱疲倦驕慢顛倒見等所壞。三者
不為世間八法所壞。四者不為惡趣之苦所壞。五者不為一切苦所壞。六者不為生老死
苦所壞。七者不為一切外道他論所壞。八者不為諸魔及魔眷屬所壞。九者不為聲聞緣
覺所壞。十者不為一切欲境所壞。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金剛不壞之
身。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為大導師。何等為十。一者得他信許。二者為
他所敬。三者善作指引。四者為他依止。五者能為濟命。六者善備資糧。七者富有財
寶。八者無其止足。九者為作先導。十者善到一切智城。云何是得他信許。乃至善到
一切智城。善男子。如海導師若王若王臣皆悉信許。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若諸佛若
佛之聲聞弟子皆悉信許。又善男子。如海導師得婆羅門剎帝利等一切人民恭敬供養。
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得一切學無學眾。及餘天龍夜叉乾闥婆等恭敬供養。又善男子
。如海導師能於曠野險難之中為作指引。令其安隱不生疲倦。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
能於生死曠野險難之中。為諸有情指引其道。令知煩惱惡賊之處。使獲安隱不生疲倦
。又善男子。如海導師為諸孤露困苦之者作其依止。使令得出曠野險路。菩薩大導師
亦復如是。能為諸外道等而作依止。使令得出生死曠野大險惡道。又善男子。如海導
師能為王官及餘人眾。設以所須作其濟命。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能為耽著生死諸有
情類。設以方便作其濟命。又善男子。如海導師隨諸方處若行若住。與諸商眾同涉曠
野險惡道路期至城邑。是時導師善備資糧令諸商眾同出曠野險惡之道。乃至安隱得到
城邑。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隨欲往詣親近佛所。欲為攝受廣多有情。過大生死險惡
道中。欲令有情悉到一切智大城之所。是故菩薩善備福智諸行資糧。又善男子。如海
導師欲止諸方富有財寶資生緣具。所謂金銀琉璃摩尼珊瑚車渠等寶。菩薩大導師亦復
如是。欲止一切智大城故。廣集一切佛法勝行。又善男子。如海導師於其財寶希取無
足。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於聖法財積集無足。又善男子。如海導師與諸商眾善為先
導。何以故。為主宰故。善增益故。所作勝上故。能以愛語而攝受故。菩薩大導師亦
復如是。能為一切有情而作先導。何以故。於功德法善增益故。分位勝上故。為勝主
宰故。出實語故。又善男子。如海導師具力能故得到城邑。菩薩大導師亦復如是。具
勝力能得到一切智大城。善男子。此等是為菩薩得他信許乃至善到一切智城。善男子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為大導師。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正道。
何等為十。一者善知道路平坦。二者善知道路險惡。三者善知道路安隱。四者知其道
善。五者善知道路流潤枯涸。六者善知道路處所。七者善知道路之相。八者善知道路
正直。九者善知道路詰曲。十者善知道路出要。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
知正道。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能說示無顛倒道。何等為十。一者應以
大乘所度有情。即為宣說菩薩道法。不說聲聞道法。二者應以聲聞乘所度有情。即為
宣說聲聞道法。不說菩薩道法。三者應以一切智道所度有情。即為宣說一切智法。不
說緣覺道法。四者應以緣覺乘法所度有情。即為宣說緣覺道法。不說一切智道。五者
著於我執法執諸有情類。如應為說空無我法。不說我及有情壽者養育補特伽羅道法。
六者依著二邊有情。即為宣說離二邊法。不說著二邊法。七者散亂有情。即為宣說止
觀道法。不說散亂之法。八者愛著戲論有情。即為宣說真如道法。不說愚夫愛著戲論
之法。九者樂著生死有情。為說涅槃道法。不說生死之法。十者住邪道有情。為說離
其過失荊棘之法。不說煩惱荊棘之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說示無顛
倒道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三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常住妙等引心。何等為十。一者善行身念
處。二者善行受念處。三者善行心念處。四者善行法念處。五者善行境界念處。六者
善行阿蘭若念處。七者善行王都國城聚落念處。八者善行名聞利養等事念處。九者善
行如來施設學門念處。十者善斷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善行身
念處。謂若菩薩。所有身中從我所起罪不善法。以其勝慧審細思擇。皆悉遠離。又復
觀察身諸過失。下從足心上至頂門。筋脈纏縛。遍觀其身。而悉無我。不得暫停敗壞
之法。是身不淨。諸不成熟臭穢可惡。眾惡色相共所積集。菩薩作是觀時。若身中身
貪愛諸欲。身計我想身所執著。是等諸法悉不可得。以是緣故。與身俱者諸不善法不
得自在。餘與身俱一切善法而得自在。如是名為善行身念處。云何是菩薩善行受念處
。謂若菩薩作是思惟。所有諸受皆悉是苦。云何愚人。於中顛倒計以為樂。諸愚癡者
不識苦樂。唯諸聖人悉知是苦。菩薩自能勤行斷苦受已。復教他人亦悉同己如是修學
。菩薩作是觀時。又於彼受不生染愛。不起瞋恚。自勤行已。復令他人亦如是學。如
是名為善行受念處。云何是菩薩善行心念處。謂若菩薩作是思惟心實無常計執為常。
以苦為樂。無我謂我。不淨謂淨。是心動搖不得暫停。如風輕轉。而為煩惱最初根本
。亦復為諸隨煩惱緣。開惡趣門破壞善趣。又復為緣生貪瞋癡。與一切法為勝主宰。
一切法中心為先導。若心有知。即一切法亦有所知。心如畫師畫諸物像。心不見心。
心能積集善不善業。是心循環如旋火輪。是心迅轉其猶奔馬。心如野火熾焰燒然。心
如大水滋長眾物。菩薩作是觀時。而實其心不得自在。諸菩薩者自能調伏。心若調伏
。即一切法悉得調伏。如是名為善行心念處。云何是菩薩善行法念處。謂若菩薩。於
不善法如實了知所謂貪瞋癡等及所依止。貪之對治餘不善法。瞋癡對治諸不善法。菩
薩於是不善法中。勤斷除已。即能了知一切善法。於善法中。起心愛樂住正念處。而
於彼法求所成辦。自能行已。復教他人如是修學。如是名為善行法念處。云何是菩薩
善行境界念處。謂若菩薩。於諸可意及不可意色聲香味觸諸境界中。不生貪著不起恚
心。菩薩作是思惟。我今不應於此無體相法中而生貪著。若生貪者即是愚人。具愚癡
性是不明了性。是不善性。如佛所說。若生貪者。即起染著愚癡計執。不能分別善不
善法。以是緣故墮惡趣中。菩薩又作是念。我今不應於此空法之中而起恚心。起恚心
者。即不能忍發生瞋恚。為諸聖人之所譏毀。同梵行者而共厭棄。菩薩作是觀時。不
為境壞不著所得。菩薩自能行已。復教他人亦如是學。如是名為善行境界念處。云何
是菩薩善行阿蘭若念處。謂若菩薩作是思惟。修無諍行及寂靜行。是即名為住阿蘭若
處。有諸天龍夜叉乾闥婆等他心通者。能知我心及心所法。是故我今應當遠離不如理
作意及異思惟。於一切處亦復常離不如理作意。於如理法中。起心愛樂增廣修習。如
是名為善行阿蘭若念處。云何是菩薩善行王都國城聚落念處。謂若菩薩。入於王都國
城聚落之時。當起菩薩所行之行。於諸非處皆悉捨離。非出家人所應行處。亦悉捨離
。何等是非出家人所應行處。所謂王官之舍。博弈之會。酒肆歡宴歌舞倡伎所住之處
。及餘一切非出家人所應行處。當遠離之而悉不往。如是名為善行王都國城聚落念處
。云何是菩薩善行名聞利養等事念處。謂若菩薩。於諸名聞利養等事。但為施主作福
田故。隨所起心而乃受之。然其所受。不起貪愛。不生取著。復不計執。不作己有之
想。不起我所之相。隨其所得即與一切有情共之。諸苦惱者濟其資養。以是緣故。乃
於名聞利養等事。不生高舉。不起我慢。不恣驕逸。菩薩作是思惟。諸有名聞利養等
事。若自若他。暫時所起而不久停以暫起故。於一切時及一切處悉無所得。誰諸智者
。於此無常不久不堅不安隱法。中生染愛心及生高舉我慢驕逸。如是名為善行名聞利
養等事念處。云何是菩薩善行如來施設學門念處。謂若菩薩作是思惟。所有過去一切
如來皆如是學。如是學故已成正覺入大涅槃。未來世中一切如來皆如是學。如是學故
當成正覺入大涅槃。及現在世一切如來亦如是學。如是學故現成正覺入大涅槃。以是
緣故。於此學門起清淨心。而生尊敬勤勇修習。如是名為善行如來施設學門念處。云
何是菩薩善斷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謂若菩薩。以正念故。善能了知一切煩惱。及
隨煩惱。雜染等法。何因所起何緣所生。菩薩悉知如是因起如是緣生以了知故而悉遠
離。如是名為善斷煩惱及隨煩惱雜染念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常住妙
等引心。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常著糞掃衣。何等為十。一者堅固誓願。二
者謙下其心。三者不生疲倦。四者離諸有著。五者不觀過失。六者唯觀功德。七者不
自讚譽。八者不毀謗他。九者戒行具足。十者聖賢親近。善男子。云何是菩薩誓願堅
固。乃至聖賢親近。謂若菩薩。自有淨信志意具足。為諸如來之所信許。設或遇於護
命因緣。亦不破毀所發誓願。能於誓願無所改轉。由能堅固彼誓願故。即能謙下其心
不生我慢。心謙下故。能以一切人所嫌棄糞掃之物而悉取之。取已洗滌治染縫綴。不
生厭惡而不疲倦。不疲倦故。隨所作已離諸有著。乃至勝業修進得成。而能於此糞掃
之衣不觀過失。雖云此衣壞爛故弊復多蚤虱。若被於身而生垢污。菩薩終不觀其過失
。何故此衣唯觀功德。謂此糞掃衣者仙人所服。離欲聖者亦悉隨順。順聖種故。佛讚
吉祥。佛所稱歎。以是緣故。不自讚譽不毀謗他。由離自讚不謗他故。即得戒行具足
。清淨戒具足故。一切聖賢之所親近。諸佛稱讚。及諸菩薩之所守護。人非人等而共
佑助。諸婆羅門及剎帝利。一切人民咸來禮敬。同梵行者而悉咨嗟。善男子。菩薩若
修如是十種法者。常著糞掃衣
爾時除蓋障菩薩前白佛言世尊。諸菩薩者具廣大心何故行斯麁劣行耶。佛言。善
男子。菩薩為護世間隨順轉故。乃行斯行。善男子。菩薩有具大勢力者。有不具者。
為彼不具大勢力者。令起對治未生煩惱。故行斯行。又善男子。於汝意云何。汝謂如
來行解為廣大邪。為淺劣邪。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我無此辯不堪酬對。所以者
何。無能測度如來行解之者。以如來無法可證。無法可見。是故如來無有少法可為行
解。佛言。善男子。於汝意云何。汝謂如來以何緣故。於四大洲中諸人非人。及餘劣
信解者。天龍夜叉乾闥婆等眾中。現斯麁劣之行。及於彼前稱讚頭陀功德。除蓋障菩
薩白佛言。世尊。如來為欲化度諸有情故。及為初住大乘菩薩。令起對治未生諸煩惱
故。乃行斯行。佛言。善男子。如是如是。諸有大力菩薩。為欲成就化度有情故著糞
掃衣。斯亦非為下劣麁行。以是緣故。菩薩常著糞掃之衣。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
法者。但受三衣。何等為十。一者喜足。二者少欲。三者遠離希求。四者離所積聚。
五者離積聚故無所壞失。六者無壞失故離諸苦惱。七者離不悅意。八者遠離愁歎。九
者無所受。十者勤修習故而得漏盡。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喜足。乃至勤修習故而得漏
盡。謂若菩薩。隨所得衣便生喜足。由喜足故而能少欲。以少欲故。無所希求離諸積
聚。無積聚故而無壞失。無壞失故。即離壞失所生苦惱。離苦惱故無不悅意。離不悅
意故乃無愁歎。無愁歎故而無所受。無所受故勤行修習。乃得漏盡。善男子。菩薩若
修如是十種法者。但受三衣。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不隨他行。何等為十。
一者不隨貪行。二者不隨瞋行。三者不隨癡行。四者不隨恚害行。五者不隨慳嫉行。
六者不隨我慢行。七者不隨求他知識名稱事行。八者不隨希取利養事行。九者不隨恭
敬天魔而行。十者不隨高舉染愛而行。如是名為不隨他行。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
種法者。即不隨他行。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常行乞食。何等為十。一者為
欲攝受有情故行乞食。二者次第而行乞食。三者不生疲倦而行乞食。四者喜足而行乞
食。五者為欲分布而行乞食。六者不耽著故而行乞食。七者善知量故而行乞食。八者
為令善品得現前故而行乞食。九者令得圓滿諸善根故而行乞食。十者離身想故而行乞
食。善男子。云何是菩薩攝受有情。乃至離身想故而行乞食。謂若菩薩。見諸有情受
苦惱者善根微少。為欲攝受令其具足諸善根故而行乞食。菩薩若入城邑聚落行乞食時
。當住正念端直其身。進止可觀威儀有則。諸根寂靜如理瞻視繫念善法。所行乞食依
其次第。終不棄捨貧窶之舍而從富乞。謂於婆羅門剎帝利長者居士諸大族舍。從一至
一次第行乞。所獲飲食知量止足。唯除異處而悉不往。謂異處者。惡犬畜家及有新生
犢子之舍。破壞淨戒墮畜生中能起嬈亂之者。若男若女童男童女共所嫌棄。如是等處
皆悉遠離。由其次第行乞食故。不生疲倦亦無譏毀。於彼有情不生染愛不起瞋恚。亦
不厭棄。所得之食。隨應而受便生喜足。受已還復所居僧坊。收其衣鉢盥手濯足。於
如來像前或如來塔前。尊重恭敬作供養已。入自舍中以所乞食而為四分。一分授彼同
梵行者。一分施於貧苦有情。一分當施墮惡趣者。一分自食。菩薩雖受其食不生染愛
。不起驕逸亦不取著。其所受食但為資養身故。亦不令其身極羸瘦亦不沈重。何以故
。若極羸瘦妨修善法。若極沈重增長睡眠。菩薩為令善品得現前故。隨受食已發起精
進離諸懈怠。漸當修進菩提分法令得圓滿。以其修進菩提分法得圓滿故不起我執。無
我執故。乃至能以身肉施諸有情。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常行乞食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四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一坐法何等為十。一者一坐菩提場中。諸魔
驚怖而永不動。二者證出世定而永不動。三者具出世慧而永不動。四者得出世智而永
不動。五者證悟空性而永不動。六者如實覺了諸法而永不動。七者得聖道法而永不動
。八者住於實際而永不動。九者證真如性而永不動。十者成一切智智而永不動。善男
子。此一坐者是謂一切智座。亦名法座。是故菩薩一登其座而永不動。是即名為一坐
之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得一坐法。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常受
一食。何等為十。一者不生貪恣。二者不起染著。所謂一受食已。若時非時餘諸所有
資身之食。不應受者不復受之。謂蘇油石蜜根莖華果。種種美味而悉不受。三者若見
他人受蘇油等諸美味時。不生恚害之心。四者不生嫉妬之心。五者菩薩若於非時嬰纏
重病。所應食者為療治故而當受之。六者菩薩若命有難。所應食者而當受之。七者菩
薩若於善法有障難時。所應食者而當受之。八者菩薩受已不悔。九者菩薩受已不疑。
十者菩薩隨所受時當作藥想。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常受一食。又善男
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住阿蘭若處。何等為十。一者久修梵行。二者善解律儀。
三者諸根圓滿。四者具於多聞。五者有大力能。六者離於我執。七者猶如野獸。八者
身得遠住。九者寂靜現前。十者無所厭離亦無愛著。善男子。云何是菩薩久修梵行。
乃至無所厭離亦無愛著。謂若菩薩。於佛最上法律之中。捨家出家三輪清淨。戒行具
足體性善巧妙解律儀進止軌範。於佛所說上中下法諸有修學。不假他緣善自解了。謂
即教義及出離法。又知諸罪及罪所有出要之法。於如是處所應遠離。於如是處所應恭
敬而悉能知。又於其罪可譏毀者。廣陳懺悔亦不覆藏。又知是處有罪是處無罪。若輕
若重上中下罪而悉能知。又知世間所造業因感異熟果。如實成辦悉了知故。如是菩薩
。諸根不減身分圓滿。身圓滿故即能棲止阿蘭若處。依彼住故是處寂靜無諸嬈惱。非
近非遠乞食易得。甘泉清潔取不為勞是處可樂。樹林青翠華果茂盛而悉具足。離諸蟲
獸龕巖安隱雖高而平。快樂調適閴然無侶。菩薩依止如是寂靜阿蘭若處。得安住已。
以所習誦及先所聞諸有典教。晝夜持誦六時無間。音韻調暢不高不低。容止寂然心不
外緣。而悉清淨息諸境界。思惟教義離於睡眠。若時住彼阿蘭若處。或有國王及諸王
臣。并餘沙門婆羅門等。諸剎帝利一切人眾來菩薩所。即時應起恭敬前迎。作如是言
。善來大王今可就坐。乃為隨宜敷設其座。若王坐時已即當坐。若王不坐隨所應立。
又復觀王。若見諸根有所動亂。即時讚言。快哉大王。王得善利統大國界。王之境內
多有持戒具大德者。復有多聞沙門婆羅門等而共棲止。亦無盜賊王官等事而為嬈亂。
又復觀王諸根善寂舉止安詳堪所授法。即為宣說種種之法。王若不樂種種法時。即當
為說諸可厭離隨順之法。若復不樂厭離法時。即當為說如來其有廣大威德殊勝之法。
或餘婆羅門剎帝利等。一切人眾諸有來者。隨其所應皆悉如是。菩薩由此具多聞故。
有大勢力能善說法。令其聞者生大歡喜。發起清淨愛樂之心。菩薩由是具勢力故即能
發起。為諸有情對治煩惱。獲得多聞及大勢力。是故即能離於我執。離我執故住阿蘭
若。自在無畏不生驚怖。乃於是處現前寂靜。離於憒閙猶如野獸。然其菩薩不同野獸
常生驚怖及有過失。何以故。而諸野獸遠離於人及人所居。避走遠去以護命故。菩薩
遠離憒閙之處。但為不雜一切世間。若男若女童男童女。憒閙等事慮其散亂。於誓願
心有所障難。以是緣故。修止息行已得現前寂靜。由寂靜故。即能見於阿蘭若處有勝
功德。由見功德住寂靜故。即無厭離亦無染著。是故能成無所厭離無染著法。是為菩
薩久修梵行乃至無所厭離亦無染著。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善住阿蘭
若處。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常樹下坐。何等為十。一者不得極近聚落依樹
下坐。二者不得極遠聚落依樹下坐。三者不於棘刺叢林樹下而坐。四者不於藤蔓纏縛
樹下而坐。五者不於枯葉樹下而坐。六者不於有獼猴處樹下而坐。七者不於有飛鳥處
樹下而坐。八者不於惡犬住處樹下而坐。九者不於近道路處樹下而坐。十者不於惡人
住處樹下而坐。何以故。菩薩若能離如是處依樹下坐。即身得輕安心生適悅。善男子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常樹下坐。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常露地坐。何
等為十。一者於春夏秋冬不依牆壁而坐。二者不依樹林下坐。三者不依草積處坐。四
者不依山腹間坐。五者不依河岸坎側處坐。六者不置禦寒之具。七者不置障風之具。
八者不置却雨之具。九者不置辟熱之具。十者不置承露之具。善男子。菩薩雖常露地
而坐。或時身為重病所嬰胑體羸弱。應當於彼僧坊中住。菩薩爾時乃作是念。如佛所
說。為令對治煩惱不起及離取著故。佛讚說頭陀功德。我今亦然。雖處僧坊但為斷除
煩惱離愛著故。復為攝受諸施主故。又雖處僧坊而常起彼露地之想。善男子。菩薩若
修如是十種法者。常露地坐。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塚間住。何等為十。
一者菩薩隨於處處得好住止皆生厭離。二者於一切時常起死想。三者常起殘餘之想。
四者遍觀赤色之想。五者遍觀青瘀之想。六者遍觀膿血之想。七者遍觀膖脹之想。八
者觀於乾燋之想。九者觀於離散之想。十者常觀骨鎖之想。善男子。塚間住者。諸菩
薩等常起慈心。廣利益心。悲愍一切有情之心。戒行清淨修持具足而不食肉。何以故
。而諸塚間周匝多有非人鬼神依止而住。或見菩薩若食肉時。不起清淨愛樂之心返生
嬈惱。又善男子。塚間菩薩若入僧坊。先當詣於如來塔前恭敬禮拜。次當禮奉耆年尊
者。後應問訊少年苾芻。不坐眾僧床敷坐具。何以故。菩薩為護世間相故。又復住於
塚間菩薩隨順聖者。違背世間諸愚夫等。若有苾芻獨居之者。以己床座而來。奉彼塚
間菩薩請就于座。菩薩爾時堅辭不坐。然復審察斯苾芻意後無變悔。乃至觀於餘苾芻
眾。不生毀謗而可就坐。即時亦當卑下其心。與旃陀羅童子等無有異。善男子。菩薩
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塚間住。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常坐。何等為十
。一者不為逼惱身故常坐。二者不為逼惱心故常坐。三者不為離睡眠故常坐。四者不
為身疲倦故常坐。五者菩薩為欲圓滿菩提行故常坐。六者為住心一境性故常坐。七者
為令聖道得現前故常坐。八者為登菩提場故常坐。九者為利諸有情故常坐。十者為斷
諸煩惱故常坐。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常坐。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
種法者。即隨宜敷座。何等為十。一者不耽著床座。二者不自敷設床座。三者不令他
人敷設床座。四者不作相故敷設床座。五者或於他處若草若葉隨得便坐。六者於諸方
處。若有毒蟲蚊虻等類所居窟穴。當遠避之不應敷座。七者菩薩臥時右脇著床。累足
而臥以衣覆身。正念正知專作明想專念起想。八者不著睡眠樂味。九者右臥疲倦不左
迴轉。而更求於睡眠之樂。但為資養諸大種故。十者常念諸善品法而得現前。善男子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隨宜敷座。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成瑜伽行。
何等為十。一者多修不淨觀行。二者多修慈心觀行。三者多修緣生觀行。四者於諸過
患善能除斷。五者多修空觀。六者多修無相觀行。七者多修瑜伽觀行。八者常能勤加
修習。九者心不變悔。十者戒行具足。善男子。云何是菩薩修不淨觀行。謂若菩薩獨
居異處。現前寂靜端身詳緩。起明了意加趺而坐。安住正念心不外緣。作是思惟。人
間所有一切飲食。若清淨味若最上味。妙香具足或麁糲味。是諸飲食身火所觸。皆成
不淨臭穢可惡。世間愚夫執見違背。於其味中耽染愛著。我等聖者依正法律。宜以正
慧如實伺察。於斯等身不應愛染而生耽著。以是緣故常當發起厭離之心。是為菩薩修
不淨觀。云何是菩薩修慈心觀。謂若菩薩。獨居異處端身詳緩。起明了意加趺而坐。
安住正念心不外緣。作是思惟。若諸有情多生恚害造不善業。於我無狀而起怨害。若
過去若未來若現在。三世之中一切有情。於我所起一切恚害皆令斷滅。使彼悉當坐菩
提場。此是菩薩甚深意樂常所思惟。非但語說皆悉如實。是為菩薩修慈心觀。云何是
菩薩修緣生觀。謂若菩薩於已生貪。及已生瞋已生害心。此等法中作是思惟。若法有
生皆從緣起。即此緣法亦從緣生。能生之緣既屬緣法。豈諸智者於此緣生空法之中計
有我想。是為菩薩修緣生觀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五
復次善男子。云何是菩薩於諸過患善能除斷。謂若菩薩於自身中所有過患勤行除
斷。若他身中諸有過患教令斷滅。不堪任者即當捨離。何等是過患。所謂於佛法僧不
生尊重。及於戒學并諸聖人。同梵行者上中下位。於是等處不生尊重。自生我慢輕易
於他。順諸愛境逆背涅槃。起於我見有情壽者士夫養者補特伽羅等見。執空斷見執常
無常。不樂諸聖親附愚人。遠離清淨持戒之者。尊重供養破戒之者。隨逐惡友棄捨善
友。毀謗如來甚深經典。復於深經而生驚怖。懶墮懈怠輕賤己身。志性下劣無有威光
。亦無辯才非處造惡。不應疑處乃生疑惑。所應疑處而不能疑。蓋障纏縛諂誑隨逐。
惛沈睡眠之所覆蔽。樂著利養貪愛種族眷屬國土。起諸愛見貪愛眾會。復常習近外道
典籍。厭離正法破毀誓願。慣習修作不善之法。於諸善法而不慣習。親洽於彼非出家
人。又復親洽男子女人童男童女及諸外道。不樂阿蘭若處。食不知量。而不親附師尊
長宿。凡所習誦亦不知時。又復不知所行方處。微細戒學亦不尊敬。觀其小罪不生怖
畏。於其癡暗根性之者計為寂靜。於其高勝利根之者。倨傲而行起諸邪執常出惡言。
於諸可愛及不可愛色相之中隨順執著。見瞋恚者不起慈心。見苦惱者不生悲慜。見疾
病者不起厭離。見彼死者不懷驚怖。於火宅中不求出離。不能審細伺察其身。不觀戒
行。何者已作。何者當作。何者現作。而悉不能審細伺察。不應思惟而起思惟。不應
計度而起計度。不應追求而起追求。非出離中計出離想。非道之中計正道想。未得所
證計已得想。世俗所作專一其心。非所作中而生勤勇。廣大善法常所遠離。毀謗大乘
之法。稱讚聲聞乘法。毀謗深信大乘之人。稱讚修行聲聞道人。常與他人而共言訟。
常興鬪諍惡口麁言。為性高倨自恃胸臆。磣毒暴惡恣其貪婪。語無誠信輕毀他人。非
說而說言多虛妄。愛樂計著諸有戲論。此等是為種種過患。菩薩善斷如是過患已。離
諸戲論勤修空觀。菩薩雖復多修空觀。然於處處其心流散有所樂住。菩薩即時於諸境
處遍求自性。皆悉是空了不可得。由境空故。觀察彼心亦悉是空。心境空故能觀察智
而亦是空了不可得。菩薩又復勤行觀察諸相皆空。菩薩雖觀無相。猶有彼彼諸相現前
而為對礙。是故乃觀無有內相。無內相故身不可得。及身念住亦不可得。亦不繫心。
於身亦無外相可得。亦無外相念住可得。心不繫著外相離故身相亦離。由內諸相得斷
滅已。勤行發起修習意樂由多修習諸觀行故。能常勤修於奢摩他毘鉢舍那。所修之行
中無間斷。所謂心一境性是奢摩他。如實觀察諸法自性。是毘鉢舍那。由心一境性住
奢摩他故。即於三摩呬多心歡喜無悔。何以故。若戒清淨及戒具足。是即菩薩瑜伽之
行。以戒具足故增長瑜伽。戒具足故修習瑜伽。此說名為修瑜伽行。善男子。菩薩若
修如是十種法者。善修瑜伽之行。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持如來修多羅教
。何等為十。一者為護正法故聽聞受持不為資財。二者為守護教故聽聞受持不為利養
。三者令三寶種得不斷故聽聞受持不為求他恭敬。四者為欲攝受安住大乘諸有情故聽
聞受持不為名稱。五者為利益無依無救諸有情故聽聞受持。六者為令苦惱有情得安樂
故聽聞受持。七者為令無慧眼者得慧眼故聽聞受持。八者為彼住聲聞乘者說示聲聞道
故聽聞受持。九者為彼住大乘者說示大乘法故聽聞受持。十者為自取證無上智故聽聞
受持。不為求彼下劣乘故。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持如來修多羅教。又
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持律教。何等為十。一者善知於律。二者善知律之儀
範。三者善知律甚深義。四者善知律微細相。五者善知應作不應作。六者善知自性違
犯。七者善知施設違犯。八者善知波羅提木叉所起因緣。九者善知聲聞律法。十者善
知菩薩律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持律教。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
法者。善解軌則所行境界威儀具足。何等為十。一者善學聲聞學處。二者善學緣覺學
處。三者善學菩薩學處。四者於彼一切學處修習具足。五者於所行軌則得具足已。而
能遠離非沙門行。六者以是因緣故。菩薩不於非處非方非時所行。七者於其沙門軌則
所行得具足已。不為諸沙門或婆羅門非理譏毀。八者令他亦如是學。九者所行軌則得
具足故。容相端嚴威儀寂靜。十者具足威儀而無詐異。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
者。善解軌則所行境界威儀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離慳嫉。何等為
十。一者自為施主。二者教他行施。三者讚歎布施。四者見他施時心生隨喜。五者令
餘施主慶快利喜。六者見施他時不應生念此應施我勿施於他。我族應得他族非得。七
者菩薩發如是心。令諸有情一切皆得濟命資具悉獲安樂。八者令諸有情悉能成就勝出
世間最上安樂。九者菩薩作如是念。我常勤修利有情事。十者菩薩作如是念。我終不
起慳嫉之心。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離慳嫉。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
法者。能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何等為十。一者於一切有情起平等方便。二者於一切
有情起無障礙心。三者於一切有情起無瞋惱心。四者為一切有情廣行布施。五者守護
戒行。六者修持忍辱。七者發勤精進。八者安住禪定。九者修習勝慧。十者積集彼一
切智。菩薩如是依無二心之所積集。何以故。菩薩於一切有情平等積集故。以一切有
情為所緣境而積集故。如是速能普令一切證得法性。菩薩自能出離大火宅已。復令他
人亦悉出離。以其安住平等心故心無高下。善男子。譬如長者有其六子。而一一子稱
可父意。慈愛怜惜而悉同等。是等諸子幼無所識復不明了。其父同以方便訓育。一時
父舍欻然火起。而彼諸子各各異處。善男子。於汝意云何。時彼長者可作是念。此諸
子等令同出邪。前後出邪。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不也世尊。何以故。而彼長者以平等
心怜愛無異。是時諸子雖各異處。以等愛心俱時令出。佛言。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
。一切有情悉是愚夫而非聖者。久處生死大火宅中。愚癡無識復不明了。各各散在諸
趣之中。菩薩為救度故。隨以方便俱時令出彼大火宅。出火宅已普令安住寂靜界中。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於一切有情住平等心。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
法者。善能承事供養如來。何等為十。一者以法供養是為承事供養如來非財供養。二
者如說修行。是為供養。三者為諸有情作利樂事。是為供養。四者攝受有情。是為供
養。五者為諸有情隨順所行。是為供養。六者不捨誓願。是為供養。七者不捨菩薩事
業。是為供養。八者如說能行。是為供養。九者諸有所作不生懈倦。是為供養。十者
不捨菩提心。是為承事供養如來非財供養。何以故。善男子。法身即是如來。是故以
法供養即為供養如來。又積集如來所說。是即如說修行。發起諸利樂事。是即利樂有
情。施作有情事業。是即攝受有情。善男子。若不能作利有情事。誓願微劣棄捨菩薩
事業之者。即不能順有情行增長誓願堅固菩薩事業。又若起虛妄語志意缺減。即不能
如說能行。又若生其懈倦。即不能於諸所作不生懈倦又若於菩提心有所退失而無所證
。即不能不捨菩提之心。何以故。善男子。菩薩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本無所得亦
無所證。是故汝今應如是知。以法供養。是為承事供養如來非財供養。善男子。菩薩
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能承事供養如來。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摧伏我慢
。何等為十。一者菩薩捨家出家離諸親友眷屬知識猶如死故。摧伏我慢。二者毀己形
好被服壞色隨順正法故摧我慢。三者剃除鬚髮執持應器。巡家行乞故摧我慢。四者為
乞食因緣卑下其心。與旃陀羅童子而無有異故摧我慢。五者常作是念。我從他乞我之
身命繫屬於他故摧我慢。六者我所受食以清淨故諸佛所許故摧我慢。七者為欲親近阿
闍梨師長聖眾故摧我慢。八者我具威儀軌則所行如法。欲令同梵行者見皆歡喜故摧我
慢。九者於諸未具佛法之者願當得具故摧我慢。十者於彼忿恚惱害諸有情中。我當常
行忍辱之行故摧我慢。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摧我慢。又善男子。菩薩
若修十種法者。能生淨信。何等為十。一者福行成辨。二者具正因故得宿世善根圓滿
。三者不起邪信故而具正見。四者不依邪師故得意樂具足。五者離諂誑故得正行無曲
。六者根性利故而得勝慧。七者相續清淨故得離諸障。八者遠離惡知識故常得親近諸
善知識。九者常求諸善說故而能除彼增上慢心。十者於佛所說法中具大信故而能離諸
邪執。了知如來廣大威德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生淨信。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六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所有如來廣大威德。願佛世尊為說少分佛言。善
男子。汝當諦聽。我今為汝。略說如來廣大威德。除蓋障菩薩白佛言。善哉世尊。願
樂欲聞。於是除蓋障菩薩受教而聽
佛言。善男子。如來成就大慈無量平等。普及一切有情。如來於一有情行其慈已
。於餘一切盡有情界。普遍行慈亦復如是。乃至等虛空界所行亦然。而實不能得知如
來大慈邊際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大悲功德。不與一切聲聞菩薩同等。如來於一有情行大悲已
。於餘普遍盡有情界所行亦然。為彼有情廣作利益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說法無盡。如所成就。若或一劫百劫千劫。乃至無量無數劫
中。爾所有情若干種類。名言各異理趣不同。如來同時能為說法。然實不能得知如來
說法邊際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問答。若諸有情乃至在於有情數者。同時各以種種差別
名句文義。問佛世尊。如來於一剎那一臘縛一牟呼栗多中皆悉能答。然實不能得知如
來應答辯才究盡之相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禪定無礙境界。正使一切有情悉住十地。彼等有情。同時俱
入無數百千三摩地門。如是入時經于無數億百千劫。所入三摩地各各別異。然亦不能
得知如來所有三摩地門及三摩地境界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色身化門。若諸有情。應以如來色相而得度者。如來於
一剎那一臘縛一牟呼栗多中。各各能於彼彼之前現如來身。若諸有情應以別異色相而
得度者。如來於剎那中。悉現種種別異之身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天眼境界。若有有情具天眼光明非肉眼者盡有情界。彼
如是等諸有情類。超過算數思惟較計。是等世界。如來悉能一一觀見。如觀掌中菴摩
勤果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天耳境界若無邊世界充滿其中。如前所說一切有情。彼
如是等諸有情類。同於一剎那中。俱時發聲音韻詰曲各各差別。如來悉能同時聞彼一
一音聲各各解了
又善男子。如來成就無量勝智。假使無量無邊盡有情界等虛空界諸有情類。各各
思惟各各計度。隨其種種思惟計度。各各造業差別不同。如來於一剎那一臘縛一牟呼
栗多中。悉能了知此類有情如是思惟。此類有情如是計度。此類有情造如是業得如是
果。如來以其三世無礙清淨智力而悉能知。善男子。如來常住三摩呬多。不離三摩呬
多。何以故。如來無失念故。諸根不散亂故。無異思惟故。已斷一切煩惱故。如來寂
靜極寂靜故。善男子。若有煩惱心即散亂。心散亂故。不能積集一切善法。是故如來
已斷煩惱。離諸塵染得諸漏盡。獲一切法平等自在。成辦三摩地三摩鉢底境界勝行善
男子。如來於一一威儀道。一一三摩地常所修行。乃至入涅槃時所行無失。況復一三
摩呬多。善男子。如來如是於無數劫積集功德。是故如來所有功德。不可量不可稱。
不可思不可計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豈非如來於三阿僧祇劫積集功德耶。佛言。不
也善男子。如來境界不思議故。若住不可思議菩薩。方能積集。非三阿僧祇劫所能積
集。何以故。若菩薩得入一切法平等者。方入劫數。非初發心者之所能入
除蓋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是所說如來廣大威德。若人聞已。能生淨信歡喜
適悅。當知是人具大福德者。作諸善業者。斷諸業障者。廣多信解者。是人得近菩提
。況復有能於是法中。聞已受持讀誦通利。復能廣為他人說者。必知是人不久應當得
如是等如來廣大威德出生。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說。彼人當得諸佛攝護
深種善根。於多佛所尊重恭敬。是故若善男子善女人。聞說如來大威德已。勿生疑惑
勿起猶豫。若彼善男子善女人。能於七晝夜中。專注繫念心不散亂。思惟如來廣大威
德。隨所思惟。深固作意深固信解。隨其悟入過七晝夜已。應當嚴潔敷設種種供養之
具。著新淨衣起清淨心現前諦想。即於是夜得見如來。若復不能依其法式或有所減。
但能專注一心者。是人臨命終時。亦得如來為現其前
除蓋障菩薩復白佛言。世尊。或有人聞宣說如來大威德時。生不信不。佛言。善
男子。亦有有情聞說如來大威德已。起麁惡意極損害心。於其說法師所起惡友想。以
是緣故。身壞命終墮地獄中。善男子。若復有人聞說如來大威德時生淨信心。於彼說
法師所起善知識想。起師尊想。如是之人。決定於先世中。曾聞如來如是廣大威德之
法。世世已來至于今生。而此眾會之中。亦復得聞如來功德。善男子。如佛所說若人
得聞此正法者。是人先世已曾聞故
爾時世尊。即乃舒其清淨舌相遍覆面輪。覆面輪已次覆頂輪。覆頂輪已旋覆身輪
。覆身輪已周匝覆於師子之座。次第覆於菩薩眾會及聲聞眾。乃至帝釋梵王護世天等
一切大會。如是次第周廣遍覆。攝其舌相旋復如故。普告眾會而作是言。諸善男子。
汝觀如來如是舌相。表佛如來言無虛妄。汝等應當各起增上清淨信心。當令汝等於長
夜中得大利樂
說是法時。會中八萬四千菩薩。得無生法忍。無數百千有情。遠塵離垢得法眼淨
。復有無數有情。先未曾發菩提心者。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復告除蓋障菩薩言。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世俗。何等為
十。一者雖復施設色蘊。於勝義諦中。色蘊不可得亦無取著。雖復施設受想行識等蘊
。於勝義諦中識蘊不可得亦無取著。二者雖復施設地界。於勝義諦中地界不可得亦無
取著。雖復施設水火風空識界。於勝義諦中識界不可得亦無取著。三者雖復施設眼處
。於勝義諦中。眼處不可得亦無取著。雖復施設耳鼻舌身意處。於勝義諦中。意處不
可得亦無取著。四者雖復施設於我。而勝義諦中。我不可得亦無取著。五者雖復施設
有情。於勝義諦中。有情不可得亦無取著。六者雖復施設壽者養者士夫補特伽羅摩拏
嚩迦。於勝義諦中。皆不可得亦無取著。七者雖復施設世間。於勝義諦中。世間不可
得亦無取著。八者雖復施設世間法。於勝義諦中。世間法不可得亦無取著。九者雖復
施設佛法。於勝義諦中。佛法不可得亦無取著。十者雖復施設菩提。於勝義諦中。菩
提不可得亦無取著。復無得菩提者。善男子。名相施設此說是為世俗之法。而勝義諦
亦不離世俗法有。若無世俗之法。即不能得從勝義諦。若菩薩於如是處了知世俗。是
即名為善解世俗之法。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知世俗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七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勝義諦。何等為十。一者成就不生法故。
二者成就不滅法故。三者成就不壞法故。四者成就不出不入法故。五者成就超言境界
故。六者成就無言詮法故。七者成就無戲論法故。八者成就不可說法故。九者成就寂
靜法故。十者成就聖者法故。何以故。善男子。勝義諦理本無壞故。若佛出世若不出
世本自如是。不生不滅。不出不入。非文字所說。非文字詮表。離諸戲論取證。善男
子。此勝義諦。湛然寂靜不可言說。唯諸聖者自內所證。又善男子。此勝義諦。若佛
出世若不出世。本無所壞以是義故。有善男子。發正信心清淨出家剃除鬚髮被服袈裟
。既出家已發勤精進修諸善行。如頭覆繒帛救其火然。求法亦爾。善男子。若不得勝
義諦法。即所修梵行虛無果利。如來出世亦無果利。是故善男子。若有勝義諦可說。
名為菩薩了知勝義。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善知勝義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緣生。何等為十。一者知諸法空。二者知法
無所有。三者知法不真實。四者知法如像。五者知法如影。六者知法如響。七者知法
如幻。八者知法不久停。九者知法動搖。十者知法皆從緣生。菩薩作是思惟。此法如
是空。如是無所有。如是不真實。如是如像如影如響如幻。如是不久停。如是動搖。
如是緣生。雖復了知諸有生法。決定不住速趣破壞。而亦建立生法滅法及彼住法。又
復惟忖如是諸法。從何緣生從何緣滅。作是思惟已。乃知是法從無明生。因無明有。
以其無明而為先導依止無明。依無明已諸行乃生。依諸行已而有諸識。由有識故乃立
名色。立名色故乃有六處。六處有故諸觸隨生。以有觸故乃起於受。由其受因愚夫生
愛。愛逼迫故而起於取。以有取故纏縛於有。由有故生。生故有老。有老法故補特伽
羅士夫皆死。依死法故而起憂悲苦惱愁歎。如是乃得一大苦蘊集。是故智者應當勤力
斷除無明。破壞無明。拔無明根滅無明法。由無明滅故。即能除滅無智之者所依止法
。譬如命根滅已除根皆滅。無明滅已。無智所依諸法皆滅。亦復如是。何以故。無無
智故乃無積集。一切煩惱不轉諸趣。以無煩惱轉諸趣故。即能斷滅生死之因近於涅槃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知緣生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能自了知。何等為十。一者菩薩善自觀察。今我
此身何族中生。婆羅門族邪。剎帝利族邪。長者族邪。而或高尚富貴族邪。其或卑賤
下種族邪。若在高尚富貴族生。我當不恃此緣而生憍倨。記使於其卑賤族生。當起是
念。由我宿昔造雜業故生如是族即以此緣厭離於世。生厭離故而求出家。二者菩薩既
出家已。即當觀察。我今為何義故而求出家。乃自思忖。我今出家。自得度已令他亦
度。自解脫已亦令他人悉得解脫。以是緣故終不生於懶墮懈怠。三者菩薩如是觀察。
我今出家。應斷一切罪不善法滅盡無餘。我若已斷諸不善法。生大歡喜適悅慶快。我
若未斷諸不善法。應當策勤速令除斷。四者菩薩如是觀察。我今出家宜應廣大增長修
習一切善法。我若已能廣大增長一切善法。心生歡喜適悅慶快。我若曾未增修善法。
應當策勤速令增長。五者菩薩如是觀察。我若依止於師尊已。即能增長一切善法。壞
滅一切不善之法。由此因緣。於其親教師所。不以尠聞多聞有智無智持戒毀戒。應當
悉起佛大師想。於彼師尊之所。愛樂信重恭敬承事。亦於軌範師所。同彼親教之師尊
重恭敬。六者菩薩如是觀察。我若依止軌範師已。當於菩提分法。未圓滿者而能圓滿
。諸有未斷一切煩惱而悉能斷。是故於彼軌範師所。恭敬承事如親教師想心大歡喜。
而彼師尊。能以正道一切善法攝受於我。不以邪道不善之法而為攝受。七者菩薩如是
觀察。誰是我師乃審思惟。一切智者是我大師。彼一切明了悲愍世間。起大悲心作大
福田。能為天人阿修羅世間等師。以是緣故。生大歡喜適悅慶快。又復思惟。若佛世
尊為我大師。我實得大善利。如佛世尊施設學道。我當盡其壽命奉教修學。如聞隨轉
終不違越。八者菩薩作是思惟。我當從誰而行乞食。徧伺察已。我應於彼婆羅門剎帝
利庶民之家周行求乞。令彼施食獲大果報。成大義利具大威德。我以此緣。令彼得果
故從乞食。九者菩薩作是思惟。彼婆羅門剎帝利等。為起何想而施我食。如是審察彼
婆羅門剎帝利等。必應於我起沙門想起苾芻想起福田想故施我食。我今宜應積集修行
沙門功德苾芻功德福田功德。十者菩薩作是思惟。我當云何而能出離無始生死。如是
審察。一者我得成苾芻相。斯為第一出離生死。二者我得成就苾芻所有功德。斯為第
二出離生死。三者我能發起精進捨離懈怠。修諸善行證得法性。斯為第三出離生死。
四者遍修諸行。乃至成佛化度有情。斯為第四出離生死。菩薩若能如是審諦常所觀察
。是即名為善自了知。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自了知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世間。何等為十。一者見高倨人能自卑下。
二者見我慢人能離憍慢。三者見諂曲人能立正直。四者見妄語人為說實語。五者見惡
語人為說愛語。六者見麁猛人起柔軟相。七者見恚惡人能多忍辱。八者見毒害人為起
慈心。九者見苦惱人為生悲愍。十者見慳悋人為行布施。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
法者。善知世間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生清淨諸佛剎土。何等為十。一者具戒淨淨不
斷不雜。復無染污戒行成就。二者行平等心。為一切有情設平等方便。三者成就廣大
善根非尠少故。四者遠離世間名聞利養等事復不染著。五者具於淨信無疑惑心。六者
發勤精進捨離懈怠。七者具修禪定無散亂心。八者修習多聞而無惡慧。九者利根利慧
無暗鈍性。十者廣行慈行無損害心。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生清淨諸佛
剎土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云何世尊。為具修十法乃得生邪。為隨修一法無所缺壞
亦得生邪。佛言。善男子。若隨修一法不斷不壞。無雜無染清淨潔白。即能成就餘諸
法行。善男子。此中意者。若能具修諸法無所缺減。生淨佛剎決定無疑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不染胎藏垢穢而生。何等為十。一者修治如來形
像。二者嚴飾破故塔廟。三者妙香塗治如來寶塔。四者以妙香水洗沐佛像。五者泥飾
塗補掃除濺灑如來塔地。六者恭事父母。七者恭事軌範之師及親教師同梵行等。八者
雖復如是無所悕望。九者即以如是所有善根而用迴向。願以此善普令一切有情不染胎
藏垢穢而生。十者深心志固。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得不染胎藏垢穢而生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在家出家。何等為十。一者得無所取。二者
不雜亂住。三者棄背諸境。四者遠離諸境一切愛著。五者不染諸境所有過失。六者能
於如來所設學門恭敬修習。加復勤力而無厭足。七者雖復少分得其飲食衣服臥具病緣
醫藥心常喜足。八者隨得應器衣服離諸取著。九者厭離諸境常生怖畏。十者常勤修習
現前寂靜。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在家出家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八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淨命。何等為十。一者遠離諂求利養。二
者遠離為利養故矯現其相。三者遠離為利養故虛言激誘。四者遠離惡求利養。五者遠
離非法利養。六者遠離不淨利養。七者不耽著利養。八者不染愛利養。九者不為利養
故心生熱惱。十者得如法利養而生喜足。善男子。云何是菩薩善能遠離諂求利養。謂
若菩薩不以利養因緣故而身語心行於諂曲。身不行諂者。菩薩若見施主及助施者。而
不故意策發威儀。徐緩安詳舉足進步端審前視。或復起於厭惡而視。或作寂住無發悟
視。此即名為身不行諂。語不行諂者。菩薩不以利養因緣故發徐緩語。及柔軟語。愛
樂之語。或隨順語。此即名為語不行諂。心不行諂者。菩薩若見施主及助施者。以其
利養召命之時。而不語現少欲心起貪愛內懷熱惱。此即名為心不行諂。如是等名為菩
薩善能遠離諂求利養。云何是善能遠離為利養故矯現其相。謂若菩薩雖為衣服應器病
緣醫藥。及餘資具之所逼迫。以虛矯故。終不發言求彼施主及助施者。是為菩薩善能
遠離為利養故矯現其相。云何是善能遠離為利養故虛言激誘。謂若菩薩或見施主及助
施者不發是言。某甲施主持如是物惠施於我。而彼以我持戒多聞少欲知足。是故以種
種物而特見施我。亦為其起悲愍心作饒益事。攝受於彼而乃受之。是為菩薩善能遠離
為利養故虛言激誘。云何是善能遠離惡求利養。謂若菩薩不為求利養故身心行惡。身
行惡者。所謂往來馳走奔競。歷諸艱苦破毀淨戒。心行惡者。為利養故見餘同梵行者
得利養已。而於彼所生損害心。是為菩薩善能遠離惡求利養。云何是善能遠離非法利
養。謂若菩薩不以斗秤而行欺誑。他所委信亦不侵取。復無奸惡積蓄財利。是為菩薩
善能遠離非法利養。云何是善能遠離不淨利養。謂若菩薩於利養中。若窣覩波物若法
若僧所有諸物不與不許。菩薩知已悉不受之。是為菩薩善能遠離不淨利養。云何是不
耽著利養。謂若菩薩雖得利養。不為自己之所攝屬。亦不自謂我所富足。復無積聚。
時能普施諸餘沙門婆羅門等。及父母親屬朋友知識。或復以時己所受用。是為菩薩不
耽著利養。云何是不染愛利養。謂若菩薩雖所受用不生種種染愛之心。是為菩薩不染
愛利養。云何是不為利養故心生熱惱。謂若菩薩或於不得利養之時心不生苦亦無熱惱
。而復於彼施主及助施者。不起嫌惡棄捨之心。是為菩薩不為利養故心生熱惱。云何
是得如法利養而生喜足。謂若菩薩或隨僧次得其如法利養之時。如來許可。諸菩薩眾
復不呵責。聖賢稱讚。同梵行者亦不譏毀。如是受已生喜足心。是為菩薩得如法利養
而生喜足。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淨命。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
者。心無懈倦。何等為十。一者為利諸有情故。久處生死而無懈倦。二者為利諸有情
故受生死苦而無懈倦。三者為諸有情作利益故而無懈倦。四者施作有情諸善事業而無
懈倦。五者為於有情諸所作事而無懈倦。六者為求聲聞乘人。說彼道法而無懈倦。七
者不於聲聞人前言不信彼法。八者成辦菩提分法而無懈倦。九者圓滿菩提資糧而無懈
倦。十者不取證涅槃不起趣向涅槃意樂。菩薩以是緣故。即能趣向菩提。漸近菩提取
證菩提。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心無懈倦。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
。能行一切如來教勅。何等為十。一者勤修不放逸行。離諸放逸故。二者具善律儀。
身不行惡故。三者具善律儀。語不行惡故。四者具善律儀。意不行惡故。五者恐畏他
世。盡斷諸惡故。六者說如理語。離非理語故。七者宣正法語。離非法語故。八者離
不善業。修善業故。九者常於如來教中不說過惡。離諸煩惱穢惡毒故。十者隨順守護
如來正法。防禦一切不善法故。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行一切如來教勅
。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面相熙怡離諸顰躄。何等為十。一者諸根勝妙。
二者諸根清淨。三者諸根無缺。四者諸根無垢。五者諸根潔白。六者遠離瞋恚。七者
遠離隨眠。八者遠離纏縛。九者遠離結恨十者遠離忿怒。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
法者。得面相熙怡離諸顰躄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之義。由諸根清淨故。菩薩即得面相
熙怡。由斷諸煩惱故。得離顰躄。佛言。如是如是。善男子。由諸根清淨故。菩薩即
得面相熙怡。由斷諸煩惱故得離顰躄。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得多聞。何等
為十。一者如實了知於生死中貪火熾然。二者如實了知瞋火增盛。三者如實了知癡火
昏亂。四者如實了知有為之法皆悉無常。五者如實了知諸行是苦。六者如實了知世間
悉空。七者如實了知諸法無我。八者能離世間戲論。九者如實了知彼一切法皆從緣生
。十者如實了知涅槃寂靜。此等諸法要以聞思修所成慧方能證悟。不可但以音聲言說
而能解入。菩薩如是知已。即起堅固悲愍之心發勤精進。為諸有情作利益事。善男子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多聞。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攝受正法
。何等為十。一者於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減沒時分轉易。諸有情等於佛教中安立邪
道智燈隱滅。當如是時有能宣演如來所說廣大經典。作大利益具大威德。如諸法母能
受持讀誦恭敬承事者。即能攝受正法。二者為他宣說。令彼聽受開曉其義。三者於彼
修行正法人所。愛樂信重歡喜適悅。為彼攝受。四者為他宣說正法無所希望。五者於
說法師所起師尊想。六者於其正法如甘露想。七者如聖藥想。八者如良藥想。九者為
求正法不惜身命。十者求得法已修行圓滿。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攝
受正法。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為法王子。何等為十。一者具足諸相莊嚴。
二者身得諸隨形好。三者眾相具足諸根圓滿。四者於佛如來所親近處隨順親近。五者
於佛如來所行正道隨順而行。六者於佛如來所覺悟法隨覺悟之。七者救度世間一切苦
惱。八者善能修學一切聖行。九者善能修習成諸梵行。十者善住如來所住一切智城。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為法王子。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超
勝帝釋梵王護世天等。何等為十。一者於佛菩提得不退轉。二者不為諸魔所動。三者
不離一切佛法。四者隨能解入諸法正理。五者通達諸法平等。六者不起他信。七者於
佛法中得善覺智。八者不共一切聲聞緣覺同等。九者出過一切世間。十者證得無生法
忍。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超勝。帝釋梵王護世天等。又善男子。菩
薩若修十種法者。能知有情意樂隨眠何等為十。一者如實了知一切有情貪欲意樂。二
者了知瞋恚意樂。三者了知愚癡意樂。四者了知上品意樂。五者了知中品意樂。六者
了知下品意樂。七者了知諸善意樂。八者了知堅固意樂。九者了知常起隨眠。十者了
知暴惡隨眠。如是等法。於一有情如實知已。乃至盡於諸有情界所知亦然。善男子。
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能知有情意樂隨眠。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知成
熟有情之法。何等為十。一者應以諸佛色相而調伏者。即現佛相。二者應以菩薩色相
而調伏者。即現菩薩之相。三者應以緣覺色相而調伏者。即現緣覺之相。四者應以聲
聞色相而調伏者。即現聲聞之相。五者應以帝釋色相而調伏者。即現帝釋之相。六者
應以魔王色相而調伏者。即現魔王之相。七者應以梵王色相而調伏者。即現梵王之相
。八者應以婆羅門色相而調伏者。即現婆羅門之相。九者應以剎帝利色相而調伏者。
即現剎帝利之相。十者應以長者色相而調伏者。即現長者之相。善男子。諸有情等應
以如是種種色相而調伏者。菩薩即能隨所應現別異之相。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
法者。善知成熟有情之法。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勝樂住。何等為十。一
者正直。二者柔軟。三者無諂曲心。四者無瞋恚心。五者無染污心。六者具清淨心。
七者無麁獷語。八者斷穢惡語。九者常行忍辱。十者具善愛樂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
十種法者。得勝樂住。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安樂住。何等為十。一者正
見具足。二者具見清淨戒行圓滿。三者儀範清淨。四者隨順所行境界。五者不雜諸煩
惱住。六者得無過失。七者具修梵行。八者得其同類。九者住一乘道。十者不事餘師
。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得安樂住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十九
復次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善知四攝法行。何等為十。一者行利益施
攝化有情。二者行安樂施三者行無盡施。四者利益語。五者如義語六者如法語。七者
如理語。八者利益行。九者同財而行利益。十者同其濟命受用等事。而行利益攝化有
情。善男子。利益施者。是謂法施安樂施者。是謂財施。無盡施者。謂與他人宣示正
道利益語者。所謂宣說諸善品法。如義語者。所謂宣說真實之理。如法語者。所謂隨
順如來正教宣說諸法。如理語者。所謂不壞真實之義。利益行者。謂令有情不善不起
善法安立。同財利益者。謂同飲食財物平等受用同其濟命受用等事行利益者。所謂金
銀摩尼真珠瑠璃。螺貝壁玉象馬車乘等。同其受用而行利益。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
十種法者。即能善知四攝法行。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得妙相具足。何等為
十。一者常修寂靜威儀。二者常修無矯詐威儀。三者常修清淨威儀。四者見者皆生愛
樂。五者見者皆生善相。六者見者無厭。七者見者悅意。八者一切有情見者無礙。九
者一切有情見者皆生歡喜之心。十者一切有情見者皆生清淨之心。善男子。菩薩若修
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妙相具足。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為他所依。何等為十
。一者有情久處生死怖畏中者。為作守護。二者有情久在生死曠野險難者。為作善導
。三者有情沒溺生死大海中者。而為濟渡。四者有情無親屬者。為作主宰。五者有情
久嬰煩惱重病苦者。為作醫師。六者有情無救護者。為作救護。七者有情無棲託者。
為作舍宅。八者有情無歸投者。為作歸投。九者有情無安止者。為作洲渚。十者有情
無趣向者。為作趣向。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為他所依。又善男子。
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如大藥樹。善男子。譬如世間有大藥樹。其名善見若彼有情嬰纏
一切病苦之者。隨取受用悉愈其疾。何等為十。一者受用其根。二者受用其莖。三者
受用其枝。四者受用其葉。五者受用其花。六者受用其果。七者見時受用其色。八者
嗅時受用其香。九者當時受用其味。十者舉動受用其觸。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從初
發心已來。善能治療一切有情諸煩惱病。而諸有情隨所修作悉愈其疾。一者受用菩薩
布施波羅蜜多。二者受用菩薩持戒波羅蜜多。三者受用菩薩忍辱波羅蜜多。四者受用
菩薩精進波羅蜜多。五者受用菩薩禪定波羅蜜多。六者受用菩薩般若波羅蜜多。七者
見菩薩身受用其色。八者聞菩薩名受用其聲。九者嘗於菩薩清淨功德法味。十者親近
菩薩恭敬供養。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得如大藥樹。又善男子。菩薩若
修十種法者。而能勤修福行。何等為十。一者隨力供養三寶。二者病苦有情為施妙藥
。三者飢渴有情為施飲食。四者諸有情類若為寒熱所逼惱者。施其覆護。五者常當尊
重恭敬軌範之師及親教師。六者見諸同梵行人。應起承迎合掌恭敬禮拜問訊。七者修
治園林精舍。八者於時時中出諸庫藏財穀等物而行給施。九者於諸奴婢及傭作人。平
等養育而為護持。十者於時時中常行供養持戒沙門及婆羅門。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
十種法者。即能勤修福行。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善能施作諸變化事。何等
為十。一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諸如來所請問深義。二者於一佛剎不動
身相。能於無數佛剎諸如來所聽受深法。三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諸如
來所承事供養。四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之中。而悉圓滿菩提資糧。五
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之中。有諸菩薩成正覺時。悉皆尊重作供養事。
六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之中。自身示現成等正覺。七者於一佛剎不動
身相。能於無數佛剎之中。示現往詣菩提道場。八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
剎之中轉妙法輪。九者於一佛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之中示現涅槃。十者於一佛
剎不動身相。能於無數佛剎之中。乃至有情所可化者。隨其所應而悉為作諸變化事。
菩薩雖復作諸化事。而不分別能化所化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作諸化事而不分別能化所化。佛言。善
男子。我今喻說。汝應諦聽。譬如日月照四大洲。隨攝世間一切有情普遍照曜。而彼
日月亦不分別。我為能照一切有情是為所照。何以故彼之日月。皆由往昔所修業報故
能照曜。善男子。菩薩亦復如是。雖復作諸化事。亦不分別能化所化。都無發悟亦無
造作。何以故。謂由菩薩往昔勝善業報所成。菩薩往昔修菩薩行時。隨其願力隨其行
業。故能今時作諸化事無所分別。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善能施作諸變化
事。又善男子。菩薩若修十種法者。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何等為十。一
者能善具足。及善積集布施之行。二者善具足戒。善積集戒。無缺漏戒。不雜染戒。
出過一切聲聞緣覺。清淨潔白戒蘊具足。三者善具忍辱。四者善具精進。五者善具禪
定。六者善具勝慧。七者善具方便。八者善具諸願。九者善具諸力。十者善具正智善
積集智。以菩薩成就不共智故。而能出過一切聲聞緣覺之智。超越菩薩初地。乃至超
越菩薩九地之智。善男子。菩薩若修如是十種法者。即能速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
世尊宣說如是諸正法時。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須彌山王。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山。小鐵圍山。大鐵
圍山。及餘寶山黑山諸小山等峯岫。自然皆悉低屈向象頭山。而伸供養佛及正法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一切花樹一切果樹。皆悉低垂向象頭山。供養世尊及其正法
是時復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薩。化現種種衣服莊嚴。其積量如須彌山王。供
養世尊及其正法
復有無數百千帝釋梵王護世天等。皆悉合掌頂禮世尊。雨天曼陀羅花。摩訶曼陀
羅花。散於佛上
復有無數百千諸天子眾各持天衣。住虛空中舉身旋轉。作百千種清妙之聲而伸供
養。復以天花散於佛上咸作是言。我等今日見佛世尊。於第二時出現世間。於第二時
轉正法輪。世尊。若諸有情。具大福德修諸善業。於先佛所植眾德本者。是人方得聞
此正法。何況有能聞已發生清淨心者
復有無數百千摩睺羅伽。咸悉震發大雲雷音。又復化現種種大雲。遍覆於此三千
大千世界。及象頭山。雨眾香水皆悉充滿是中有情亦不嬈惱。如是施作而伸供養
復有無數百千龍女。於世尊前出歌詠聲而伸供養
復有無數百千乾闥婆眾緊那羅眾右繞。於此三千大千世界及象頭山。出美妙聲歌
詠供養
佛說除蓋障菩薩所問經卷第二十
爾時復有無數百千夜叉之眾。雨諸蓮華而伸供養。又復吹擊和風觸者安樂
復有無數諸佛剎中。彼彼如來。為供養世尊釋迦牟尼佛及正法故。各從眉間放大
光明。其光具有青黃赤白紅頗胝迦及翡翠等種種之色及種種相。種種光明右繞於此三
千大千世界普遍照耀。而悉除破一切暗冥。光復旋還繞象頭山。後從世尊頂門而入
復有無數百千婆羅門剎帝利士庶人民。各持香花塗香末香。眾妙花鬘衣服幢幡及
諸寶蓋。置於佛前以伸供養
當佛宣說如是正法及諸天龍神獻供養時。有七十二那庾多菩薩。得無生法忍。無
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有情。先未曾發菩
提心者。皆發無上大菩提心。
爾時有一天女名曰長壽。久住於此象頭山中。與自眷屬先在佛會。即從座起。為
供養佛故往自宮中。取諸供養還來詣佛。到佛所已尊重恭敬。專諦一心獻諸供養。如
是至誠作供養已。前白佛言。世尊。我知過去久久生中。有七萬二千諸佛如來悉曾於
此象頭山中。說此正法亦如是義亦如是理亦如是文。佛言。長壽天女。汝快得善利。
值遇如是法寶出世。一一親聞
爾時會中有諸天子咸作是念。今此天女。久已曾聞如是正法。復曾親近多佛如來
。何故不能轉此女身。時除蓋障菩薩知諸天子心所念已。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緣。
此長壽天女具大威德。久已曾聞如是正法。復曾親近多佛如來。何故不轉此女人身。
佛言。善男子。不轉女身者。廣為利樂一切有情大因緣故。所以者何。善男子。今此
天女。已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之位。我知此長壽天女。曾於超過算數諸如來所。勸請
發菩提心。乃至入大涅槃。以是緣故。而此天女。獲是廣大神通威德善男子。此長壽
天女。即於賢劫中供養諸佛已。此佛剎中當得成佛。號曰長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爾時世尊復告長壽天女言。汝今應現自佛國土莊嚴之事。時長壽天女。即入現一
切色相三摩地於是三摩地中。現此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除去黑山土石山等。及餘
一切本有樹木。清淨可愛琉璃所成。處處皆有妙劫波樹。處處皆有清淨嚴好泉源池沼
。八功德水充滿其中。除去一切凡常人類。亦復不聞女人之聲。處處皆現廣大蓮花。
其一一花量如車輪。諸蓮花中有菩薩像加趺而坐。復現世尊長壽如來應供正等正覺。
與諸菩薩共會說法。有無數百千俱胝那庾多帝釋梵王護世天等之所圍繞。又有無數百
千俱胝那庾多菩薩之眾圍繞聽法。所謂亦說如是法門
爾時長壽天女如是現已。即從三摩地起。於世尊前。右繞三匝隱而不現
爾時除蓋障菩薩前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
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得幾所福。佛言。善男子。正使三千大千世
界。滿中有情悉行布施。經無量時相續不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此正法發清淨心
。如法書寫復善詳校。又以淨心轉施於他。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何以故善男子。夫
財施者不出生死。而法施者最上最勝。所以者何。一切有情在生死中。貪受種種財利
事故。不能受彼最上法味出於世間。又善男子。正使有人。以此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
情。悉令安住十善業道。若復有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
人廣大說者。是人所獲福德倍勝於前。何以故。善男子。十善業道從是正法所出生故
。又善男子。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滿中有情。悉令證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
漢果。若復有人於此正法。聽聞受持讀誦記念解釋其義。復為他人廣大說者。是人所
獲福德倍勝於前。何以故。善男子。當知一切聲聞緣覺。皆悉從是法性中來。諸菩薩
者。亦悉從是法性中來。如來亦得是法性故出現世間。又善男子。若人能於如是正法
。受持讀誦解其義者。是人即同於諸經中受持讀誦解釋義趣。何以故。此法性者是諸
法母。善男子。而諸菩薩。若不得此正法性者。即不能得廣大法性
爾時會中諸大聲聞。各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俱白佛言。世尊。我等獲得此
法性已。而能普盡廣大生死邪。佛言。諸苾芻如是如是
爾時世尊。普告在會諸大眾言。善男子。若諸地方有能宣說如是正法之處。而彼
地方當知即是大菩提場。即是轉法輪處。即是大靈塔處。當起是念。是我大師所遊止
處。何以故。善男子。法性即是菩提。即是轉法輪。法輪即是如來。善男子。若供養
法者。是即供養諸佛如來。若諸地方有說法師所遊止處。當於彼地起靈塔想。於說法
師起大師想。又復當起善知識想。又應當起善導師想。由如是故。若時見彼說法師已
。當起淨信歡喜之心。尊重恭敬承迎於前。稱揚讚嘆白言善哉。復次善男子。我若讚
說尊重恭敬法師功德。及說報其法師大恩。如是等事。若經一劫若過一劫。我亦不能
說其少分。善男子。若有愛樂法者。諸善男子及善女人。於說法師所履道中。以自身
血散灑其地。亦不能報彼說法師少分恩德。何以故。說法師者。以能任持如來法眼極
難行故。善男子。是故諸說法師。當說如是正法之時。應現無畏。不應沈下生障礙心
。著新淨衣起清淨心。當說法時。若人讚嘆不起高心。不現我相不生慢執。不自稱譽
不凌毀他。亦復不生染著之心。應當恭敬尊重說法
爾時帝釋天主前白佛言。世尊。若諸地方有說如是正法之處。我當率諸宮屬往詣
彼所。聽受如是甚深正法。及為護助彼說法師。佛言。善哉善哉。憍尸迦。汝善守護
如來正法。如汝所作今正是時
爾時除蓋障菩薩白佛言。世尊。此經何名。我等云何奉持。佛言。善男子是經名
曰除蓋障菩薩所問。亦名寶雲。亦名寶積功德。亦名智燈。如是名字汝當受持
佛說此經已。除蓋障菩薩等。彼諸菩薩摩訶薩眾。并在會菩薩聲聞之眾。帝釋梵
王護世諸天大自在天子等。無數百千諸天子眾。及餘無數百千。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
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歡喜信受
>回到原文—除蓋障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