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法師。

《六祖壇經》惠能圓寂後,弟子們將他的經歷和言論錄整理而成的、唯一一本不是佛誦,但卻稱為「經」的禪宗經典

 

《六祖壇經》——唯一被尊稱為「經」的著作

 

《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

 

《六祖壇經》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

 

最早六祖惠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

 

《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

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

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

 

六祖壇經,慧能大師

 

《六祖壇經》—「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六祖壇經》的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性」的修行觀。

性,指眾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

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

 

《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能大師

《壇經》開頓教之門,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見到的就有十多種,其中被後人所篡改處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箋註本,以後也曾經見過七種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經》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講,依曹溪本為主,並參考流通本及敦煌本。

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教誡僧徒四眾的語錄,後人尊稱為《壇經》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書法:

六祖壇經,日戒毓法师「六祖坛经」

戒毓法師作品

六祖壇經,敬学书院《六祖壇經》

轉至敬學書院

六祖壇經,张其凤《六祖坛经》

張其鳳作品

 

 

《六祖壇經》—歷史性的演化

現有明清諸藏本、房山石經本及元代僧人宗寶在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校讎三種《壇經》異本,而成為宗寶本《壇經》,即後來的明藏本,流行七百多年,故又稱流通本。

 

郭朋指出:「真正獨立的《壇經》本子,仍不外乎敦煌本(法海本)、惠昕本 (宋本)、契嵩本 (曹溪古本)和宗寶本 (流通本)這四種本子;其餘的,都不過是這四種本子中的一些不同的翻刻本或傳抄本而已。」其中,宗寶本依契嵩本而成,與之類似,德異本更是契嵩本的翻版。

 

  1. 《法海原本》,即《六祖法寶記》,全稱為《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後面註明是由「兼受無相戒弘法弟子法海集記」,公認是目前所發現最接近原始壇經的版本。
    (印順法師認為此本可能為「南方宗旨」門人所添改,但仍最接近原本)
  2. 《惠昕本》,最早是在日本京都崛川興聖寺發現的,因此又稱《興聖寺本》,乾德五年(967年)惠昕根據繁本《壇經》刪定而成,共二卷十一門,惠昕親為序說:「古本文繁,披覽之徒,初忻後厭。」
    惠昕本《壇經》傳至日本後,又有金山天寧寺本及大乘寺本。胡適稱其為「是人間第二最古的《壇經》」
  1. 《契嵩本》,契嵩得《曹溪古本》用以校勘,編為三卷。北宋至和三年(1057年)工部侍郎郎簡出資刊印。
  2. 《宗寶本》,成書於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與《德異本》相似,是明朝以後最通行的版本。宗寶本自稱是「得《壇經》之大全」,即集諸本之大成。

 

在今日現存的多種《壇經》版本中,敦煌本是第一系統的代表作,曹溪本是第二系統的代表作。

 

六祖壇經

《六祖壇經》自敦煌時期承傳下來的功德

六祖壇經是佛門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經書,所以說對我們這個世界的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同時六祖壇經也是經過了非常多的人修行和誦讀的,所以說我們經常誦讀六祖壇經,對我們好處是非常多的。

 

  • 經常修六祖壇經,能夠改變自身的氣質,經書中講述過這個世界關於空的智慧,也會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本性,認清自己的現實,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很多東西都是空的。
    會讓自己不會被這些事物所迷惑,也不會被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困難所打倒,能夠讓我們自己超脫出來,讓我們更好的去生活的。
  • 經常誦讀六祖壇經,能夠開啟我們的智慧的,能夠讓我們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更加的平靜,遇到突發性問題的時候,不會有太過劇烈的情緒波動,更加平靜的思考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本來就是虛無沒有一物, 那裏會染上什麼塵埃?

「佛就是心,心就是佛」,認清自己,看清本性,不被外界打擾,不被世界迷惑,便可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