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悟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2 佛教小知識:開悟 https://lafot.org/4359/%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9%96%8b%e6%82%9f/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4359

悟,在佛教中與「迷」相對,是佛教徒的修行目的,指依佛陀所教導的真理修行而有所體會見地,獲得「體驗性的智慧」。 在廣義上等同於菩提、覺悟、覺;在禪宗的語言文化裡,也可以說成開悟、證悟、悟入。禪宗所言的開悟,通常是指「明心見性」,即悟到真如實相。   開悟即是禪宗所謂的「明心」,明心二字:一為明、二為心,以「能明」的心去找出「被明」的心,意即透過能明白思維的意識心去找到法界實相心。 舉例來說,真正的黃金可藉由色澤、延展性、導電性、密度等特性來辨別。 因此,必須符合前述所有特性的物質,方能說是黃金。若僅單取金黃色澤及導電性佳的特性,那麼黃銅也符合這兩種特性,但能說黃銅是黃金嗎? 現今社會常有不知、不解實相心體性者,僅單取實相心其中一或二項體性,便表示其所證悟為實相內涵。 例如單取自性中本無動搖之特性,便錯誤執取意識心為實相心,表明可以藉由修行令意識心一念不生,即稱已開悟,豈不如前所述,把黃銅當黃金嗎?   開悟的三種情況 自明悟 自己即時就明白自己已經開悟。如虛雲和尚56歲在高旻寺打禪七時,開水燙手,茶杯落地粉碎,當下大悟。   他點悟 自己沒有立刻明白,但有禪師在旁邊,他知道你已經開悟,於是提點,於是明白已開悟。   未明悟 自己已經開悟但不曉得,又無禪師在旁點撥,這種人過一段時間,就會達到自明悟,或者有緣遇到禪師,達到他點悟。 這沒有什麽奇怪,因為這種開悟,畢竟只是人生的第一次,沒有經驗,致使某種根器的人不可能當即明白。 沒有任何理由認為他在未明白自己開悟時的開悟,不是開悟。 恰如某人從未見過和吃過芒果,有一天朋友請他吃了,但不告訴他這就是芒果,他不知道自己吃了芒果,能說他沒有吃過芒果嗎?   自明悟、他點悟、未明悟,這三者的差別,是意對開悟這件事的認識的差別,決定這種差別的是悟前六根修行基礎的差別,與開語本身的程度無關。   初悟 指一個人身的第一次開悟,許多人只能達到最初級悟的程度,然後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修行,再一級一級開悟上去。 而有些人的初悟一下子就達到徹悟。離我們最近的一位在初悟時即徹悟的人是釋迦佛,後面將是彌勒佛。 然而有人往往不知不覺地用徹悟來衡量開悟。 聽人說某人開悟了,就用釋迦佛的標準來看待他,見他沒有能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世界,靡不周遍,就斷定他沒有開悟。這顯然是不妥當的。  ...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開悟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