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迴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en-US hourly 1 佛教小知識:四念住 https://lafot.org/3708/%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9b%9b%e5%bf%b5%e8%99%95/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3708

為南傳上座部佛教跟漢傳佛教《阿含經》根本修行方法,即是內觀。指從「身」「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   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感受,心識、世間事的現象法理,明瞭其剎那生滅、無常、苦、及無我的本質,斷除貪瞋痴煩惱,從苦解脫。 不管是要成為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   引經據典 在部派佛教的經藏中,四念住,是一乘道、善法聚和一切法,身、受、心和法,分別以食、觸、名色和憶念為所緣;修習三妙行和安那般那念能令四念住滿足,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   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   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這四種觀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四共相是:非常、苦、空、非我。   說一切有部修行者於五停心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修行者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修行者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   闡釋內容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經藏中有巴利《長部·大念住經》和漢傳《中阿含經·念處經》,論藏中有上座部《法蘊論·念住品》和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 下面介紹以南傳《大念住經》為主幹。 身念住 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   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 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威儀路 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正知 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四念住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涅槃 https://lafot.org/3538/%e6%b6%85%e6%a7%83/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3538

佛教教義認為涅槃是將世間所有一切法的自體性都滅盡的狀態,所以涅槃中永遠沒有生命中的種種煩惱、痛苦,二乘佛教的見解是從此不再受後有。 為什麽要涅槃 佛教認為,眾生所有的行為、言語和意念都會招致業報,行善就會得善報,行惡就會得惡報。而得到了善惡報應的眾生,又會在新的生命活動中造作新的業,導致新的報應。 眾生就這樣在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等六道中輪回不息,在六道中輪回的眾生具有無盡的痛苦和煩惱。 眾生一切煩惱的根源在於有欲望,而欲望的產生直接源於人的無知,所以人只有擺脫無知,才能從根本去除人的欲望和痛苦,跳出六道輪回,進入一種沒有煩惱、沒有痛苦、不生不滅、永恒寂靜的涅槃境界。 對於涅槃含義的解說,一般小乘經論認為有有余涅槃和無余涅槃兩種,大乘學者認為除了以上兩種之外,還有本來自性清靜涅槃和無住處涅槃,共四種。       涅槃的四種類型 有余涅檗 指涅槃後仍存有不徹底的心念,是羅漢的境界。一個修行者證得阿羅漢果,這時業報之因已盡,但還有身體的存在,要受世間風雨、饑餓等痛苦,故稱有余涅槃。佛祖在菩提樹下悟道後,擺脫了煩惱,達到了涅槃的境界,但身體還在,這時也屬於有余涅槃。   無余涅槃 若肉身已死、斷絕一切想念、一切果報也完全不存在了,就得到了無余涅槃。無余涅槃是佛的境界,釋迦牟尼佛雖然早已證得無上菩提,但只有80歲時在娑羅樹下入滅後才進入無余涅槃。   本來自性清靜涅槃 是指一切有情平等共有的真如法性,真如是一切現象的本質,故稱自性;真如不生不滅,本來寂靜,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有情雖然有聖凡的分別,但本具的真如法性無異。真如與一切法相非一非異,但都只能憑聖者的內證,並非語言文字和思想概念所能描述,本性寂靜,故稱涅槃。   無住處涅槃 指雖已斷除煩惱障,但尚未能斷除所知障,所以仍有法執,不住生死而住涅槃,大智大悲時常並起,由於大智所以超脫煩惱,由於大悲,所以不舍眾生,本體雖然寂靜,大用卻能無邊,所以能夠利樂眾生,盡未來際。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涅槃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輪迴 https://lafot.org/3646/%e8%bc%aa%e8%bf%b4/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3646

佛教主張,輪迴是一個過程,人死去以後,「識」會離開人體,經過一些過程後進入另一個剛剛出生的新生命體內,該新生命體可以是人類,也可以是動物、鬼、神。到達涅槃的境界就可擺脫輪迴。 輪迴 《法華經·方便品》:「以諸欲因緣,墜墮三惡道,輪迴六趣中,備受諸苦毒。」這一過程中,一個人當下所存在的狀態稱為今生,前一個輪迴的生命體稱為前世,下一個稱為來世或來生。 除了已經解脫生死或已經自主生死的聖人之外,一切眾生都不能不受輪迴的限制。佛教所認為的輪迴,實際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轉。 輪迴的範圍共有六大類別,佛教稱之為「六道」,而六道則是由「五戒十善」及「十惡五逆」所產生的類別。 在每一類別中的福報享盡或罪報受完,便是一期生死的終結,也是另一生死的開始。如此在六道之中,生來死去,死去生來,便是所謂輪迴生死。   轉世 人會轉世,因為有我執、我愛、煩惱和業力,前兩者是基礎力量,而一般人幾乎不會碰觸到「我執」跟「我愛」這兩個較為深層次的區塊;凡人往往是在煩惱與業力上打轉,而這兩者的基礎就是「受」,亦即感受。 當我們感到開心、不適或無感,都會有相應的煩惱出現,煩惱導致業力,最後促成轉世。而「感受」又是由肉體構成、扭曲與放大的。 肉體之所以充斥著煩惱主要是因為它是「煩惱」的產品。 佛教認為人此生的肉體,由過去世的煩惱和業力等原料所產生;依此往前無限類推。同理,人的煩惱與業力如果沒有得到轉變,它又會再次創造下一次的肉體、充滿更多的麻煩。 這樣就形成一種循環:煩惱與業力──肉體──煩惱與業力──肉體⋯⋯這就是佛教所認為的「痛苦」循環。   循環 眾生從無始以來,因為對世間無常的真相無所了解、或因為對生命的實相不明瞭的無明,而產生種種導致不斷生死的煩惱未能斷盡,便輾轉生死於三界五趣之中,或稱在六道中循環往復,即「六道輪迴」,至少要修成阿羅漢,乃至成佛,否則無有脫出之期。 從佛教的修行內涵三乘菩提中共通之法,即解脫道的智慧與修證道理來看,一世又一世不斷出生以及老死的有情眾生,一旦死去身心,便已不復存在於世間,但其中一定有一個能夠串連三世輪迴的生生滅滅最終達到不滅的真實的法。 所以在佛教的輪迴觀中,並不涉及靈魂之說,因為佛教認為一般人所謂的靈魂仍然是有情的五蘊身,仍是會有壽命期限的、終究會消亡的、是無常的。佛教學者呂澂將其比喻為用蠟燭的火點燃另一根蠟燭,蠟燭的相續正如前世、今世、來世,而在其中輪迴的祇有火,每根蠟燭上的火有關聯性,但並非是同一團。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輪迴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你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嗎? https://lafot.org/665/%e4%bd%a0%e7%9f%a5%e9%81%93%e4%ba%ba%e6%ad%bb%e5%be%8c%e6%9c%83%e5%8e%bb%e5%93%aa%e8%a3%a1%e5%97%8e%ef%bc%9f/ Sun, 16 Jan 2022 02:34:05 +0000 https://lafot.org/?p=665

你一定知道人在死後、輪迴轉世前,一定都會先接受審判,再決定你的去處,看是要上天堂還是要下地獄。   佛教認為世俗的世界是由所謂的六道組成,眾生如果不能證悟成佛,就只能在這六道中輪回,若在迴光返照前的一念向善,死後也有可能會入善道。這六道分別為:天道、阿修羅道、人道、畜生道、惡鬼道和地獄道。六道的前三道稱為三樂趣、後三道稱為三惡趣。   ■ 人死後歸於六道 1、天道:天道眾生生活的自由自在,長壽而沒有煩惱,是六道之首。但是他們迷戀於世俗享樂,當業力耗盡他們的福報,也會墮落到其他五道中。   2、人道:在人的一生當中要受到許多痛苦,能稍修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就可生於人道。   3、阿修羅道:此道中的眾生福報極大,壽命很長,與天界眾生差別不大,所以又被稱為“非天”。   4、畜生道:畜生們大都愚蠢而且缺乏精密的思考能力,所以它們不可能積累善業。此外,畜生還要忍受寒熱和饑渴,在自然界中互相殘殺。   5、餓鬼道:在餓鬼道的眾生沒有食物和飲料,一般都是大肚子和小腦袋的形象,吃食物時,喉嚨會有燒灼的感覺。餓鬼所受的苦比六道裡的畜生道眾生更大。   6、地獄道:在六道之中,地獄道眾生所受之苦最為可怕。地獄道又可細分為八大寒地獄、八大熱地獄、近邊地獄和孤獨地獄四大部分。   有些經歷過靈魂出竅的人也曾經描述過地獄的景象呢。按照因果報應的規律,行善的人入善道、行惡的人入惡道。你是屬於哪一種呢?如果死後想入善道,就多做善事吧!   平時多扶老太太過馬路,同事的幫忙不要隨便就推拒(當然不合理的還是就拒絕吧),媽媽需要幫忙買醬油時就挺身而去,這些日常的小事也是在默默累積我們的善業。想要死後入善道,那就從現在做起吧!   《法華經》:「六道眾生生死所趣。」   還想知道更多有關死亡與輪迴的事?請參考相關文章: 1.今生的親人,前世的情人──關於死後世界與輪迴投胎的那些事 2.肉體死亡後去哪裡?你知道輪迴嗎? 這篇文章 你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嗎?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你是誰的輪迴? https://lafot.org/1826/%e4%bd%a0%e6%98%af%e8%aa%b0%e7%9a%84%e8%bc%aa%e8%bf%b4%ef%bc%9f/ Fri, 14 Jan 2022 07:15:53 +0000 https://lafot.org/?p=1826

關於「輪迴轉世」你一定不陌生,無論是新聞報導或是戲劇、小說,也都經常出現。你會好奇自己的前世是什麼嗎?你是誰的輪迴呢?   前生的善惡業,影響到今生的命運;而今生品德的好壞,也跟前世的身分有關。下面為大家介紹七類人的轉世,一起來看看你符合哪些特點吧,從中或許你還可以了解到你今生的氣運、運勢如何喔。 七種人的轉世 一、神仙/仙子轉世,這些神到人間是帶有天命的,其任務是要度化人類,散播智慧。 這些人有什麼特徵呢?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他們下凡多是來歷練的,或是被貶下凡,所以通常身世較為坎坷,比起一般人有較多磨難,但具有超高的智慧,有不凡的人生歷練,能靠一己之力白手起家,並且為了要散播智慧,會成為有名望之人。 他們歷經世間之劫難,方能大徹大悟,傳善於人間,幾世歷劫後才能回歸仙班。 他們為人質樸,品格高尚,聰明伶俐,不喜歡世俗之物,對於靈界的一切較為敏感,也有可能會經常夢見仙界的事物或是有仙人來教授知識。 出生之時可能會有異相或奇特的事情發生,例如:久旱逢甘霖、天上突然降下了祥雲、靈光或驚雷……等。 他們長相通常端正,正氣凜然,身上多有七星標誌/胎記。   二、聖賢轉世,像是孔子、孟子、老莊等,他們前世散播智慧給世人,為這個世界奠定了不少教育的基礎,而被推崇為聖賢。 這些人轉世而來的任務也是為了要度化世人、教育世人,因此今生也會有一些不凡的經驗,大多數都是展現在前世的自己專業的領域上。 例如:孔子轉世者,今生可能會致力於教育方面的工作,而在「仁」、「禮」等等的觀念上,也能很快就能迅速掌握要點,並理解透徹,再將之傳之於世人。 其德性跟仙氣雖不如神仙轉世,但依舊充滿正氣,品格沒有缺陷,且與前世的自己多有相像之處。   三、帝王將相轉世,因為前世擁有帝王命,所以今生也是氣宇軒昂、氣勢不凡。 帝王將相轉世者,今生依然習慣發號施令,對於身邊的人給的建議較難聽從,多強勢、一意孤行、力排眾議。但他的組織能力與統領能力也較強,說的話也有人願意信服。 也因上輩子居上位,不懂得民間疾苦,或是殺生過多,今生面臨的業障較大,會較為窮困潦倒,萬事不順。 但若是有發心改變,持續做功德迴向,將功德願力迴向給你前世的冤親債主,可改善現況的困境,定期持續做下去將業障消除完,也可能會反轉人生,突破窮困潦倒,再次擁有統領權(在事業上或其他方面,指的不是再次為帝)。   四、名人志士轉世,例如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望之人,在自己的領域佔有一席之地者,如:李白、蘇軾……等等。 其特徵為,今生對於前世的成就擁有非常高的天賦,今生依然會在其領域成為佼佼者或學者,讓人尊崇。 像是,愛國詩人屈原依然會憂國憂民、田園詩人王維的作品依然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前世的特點、習慣與成就,今生依然會一一浮現出來,因為那些被廣為人知的特點,早已深入靈魂,會跟著他們生生世世的輪迴。   五、普通人轉世,前輩子並沒有特別成就者。 因為上輩子不修邊幅、沒有智慧,所以今生的德行與智慧並不高,缺乏自己的思考,容易被煽動,但也因為如此容易被教化。 他們比較容易崇拜大人物或明星,就是現在所謂的粉絲,容易因為崇拜而陷入狂熱、迷失自己,受人誘惑利用。 普通人也是聖賢人跟神仙要度化的對象,是希望他們分辨是非善惡,增加智慧,誤入歧途。... 這篇文章 你是誰的輪迴?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靈魂是否真的存在 https://lafot.org/622/%e9%9d%88%e9%ad%82%e6%98%af%e5%90%a6%e7%9c%9f%e7%9a%84%e5%ad%98%e5%9c%a8/ Sat, 08 Jan 2022 06:37:06 +0000 https://lafot.org/?p=622

靈魂是否存在,一直是人類爭論不休的話題。很多宗教都肯定靈魂的存在,從世俗的觀點來看,人的死亡即意味著靈魂的脫離。而科學家認為,靈魂是主宰人的思想、行為、精神、感情等潛意識的一種未知的非物質因素。   2014年,美國一位醫學教授從量子力學中發現了這樣的現象:「人在死後,也就是物質元素處於停頓狀態時,人的意識訊息仍可運動。也就是說,在人的肉體活動之外,還有其他超越肉體的『量子訊息』存在,或許這就是俗稱的『靈魂』。」證實了靈魂的存在。   靈魂就是一種意識體。可以居於體內,也可以游於體外,游於體外還可以分成兩種,死亡與靈魂出竅。   ■ 似曾相似,似是而非 我們有時候去了一個新的地方,卻總有一種很熟悉似曾來過的感覺,這有可能是我們在睡夢中時靈魂出竅先一步來過了這個地方,只不過醒來後忘記了,但是潛意識裡還有記憶才會感到熟悉。   「靈魂」就類似於中國人所說的魂魄,可以被分作「魂」和「魄」兩部份,魂主精神,而魄主身形。 佛教對靈魂的定義,主要是來解釋輪迴的觀念,人死後的靈魂在尚未投胎輪迴前,會以游離狀態呈現,造業太多的可能淪為惡鬼道,而一旦投胎輪迴後,靈魂就不可能會被靈媒召來。   人的死亡是更高級生命的開始。但人更應該珍惜現世的生命,努力健康長壽,修心明理、積德行善,這樣靈魂才能在高級生命階段開始後更加圓滿幸福。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歡迎信眾供養老佛爺,會有無上功德持續迴向,累積善業!   《阿含經》:「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   請參考相關文章:  1.身體與靈魂的關係   這篇文章 靈魂是否真的存在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關於因果循環的意思 https://lafot.org/570/%e9%97%9c%e6%96%bc%e5%9b%a0%e6%9e%9c%e5%be%aa%e7%92%b0/ Mon, 03 Jan 2022 02:43:50 +0000 https://lafot.org/?p=570

有人認為,佛教的業是道德因果規律,輪迴是其必然結果,佛教的業與輪迴相互關聯,它們是互為因、互為果的。你覺得這樣是對的嗎? ************** 佛教中說「因」與「果」,以三個不同時空來論,即所謂:「現在所受的,乃是過去所作的。現在所作的,乃是未來所受的。」善惡與苦樂的關連,乃決定於「自心」的造作內涵,並非「他人」的給予,或是神明的判定。   參天大樹是由小小的種子成長起來的,而大樹成長後所結的果實又含有種子,將果實內的種子種下又會有一棵大樹,如此輾轉就是因果循環。   ■相愛相殺的因果循環 舉個例子來說,你與某人互相仇視,你報復他是因、他又報復你是果,他報復你是因、你又報復他是果,如此互相憎恨、互相報復就是所謂的因果循環,如此糾纏,直至下一世時,兩人依然會有緣分再續前緣再次成為互相仇視的對象,或者是一對怨偶、互相厭惡的兄弟姊妹、不合的父母子女等等。 ******************** 今生你對某人的特別厭惡或是一見如故可能就是上輩子的緣所產生的,今生若將上輩子的因產生的果嚐完,下輩子或許就再也見不到面了!如果你有特別厭惡的人,記得千萬不要心存惡意、口出惡言、身行壞事,這樣你可能下輩子還得與他碰面喔! ********************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歡迎信眾供養老佛爺,會有無上功德持續迴向,累積善業! ****************** 古語云:「善惡有時終有報。多行不義必自斃。」   請參考相關文章:  1.前世的因、今生來生的果,論三世因果 這篇文章 關於因果循環的意思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我還能找到前世的親人嗎? https://lafot.org/2071/%e6%88%91%e9%82%84%e8%83%bd%e6%89%be%e5%88%b0%e5%89%8d%e4%b8%96%e7%9a%84%e8%a6%aa%e4%ba%ba%e5%97%8e%ef%bc%9f/ Wed, 15 Dec 2021 11:27:46 +0000 https://lafot.org/?p=2071

人的靈魂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輪迴,忘掉了每一次投胎的記憶,才成為現在的我們,那我們可以喚醒從前的記憶,找尋前世的親人嗎?   中國大陸有一個「侗族」約有一百人有前世記憶,能回憶起自己以前叫什麼,過去的生活如何,有些還能想起自己是怎麼死的,甚至他們還會回去尋找以前的親人。前世的兒子變成了自己的同學,或是兒子變成自己的爺爺,前世的母親變成同村的鄰居等等……在這裡都是很常見的。   但是一般人,也能像他們一樣喚醒前世的記憶,找尋前世的親人嗎?   如何知道自己的前世? 夢其實是反映前世記憶的一種型態,有很多有前世記憶的人都是先從夢見先開始的,夢裡不停出現的場景、熟悉但又覺得陌生的畫面……都有可能是前世記憶的一環。   有些人對於前世今生的事情實在好奇,也會試圖去尋找心理醫生或催眠師,想要喚醒阿賴耶識裡的輪迴記憶,但是老佛爺覺得這樣的行為就違反了佛法所想要傳遞的真理。   每一世我們都會有個人要修練的功課,今生我們身邊的人也是因為上輩子有了業的糾纏,所以才會聚在一起,前世的結束即代表你與前世親人的緣分已經結束,所以不應該要強求前世的記憶,找回前世的親人。   每一個人都是因為有前世的因,才會造就今生的果,對於過去已經結束的事情應該要學會放下,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如果你不停地去探究前世的因,想要找尋前世的親人,那也只會徒增更多的因果與業,還都還不完。   也因此,老佛爺建議如果沒有前世記憶的人,安安穩穩地過完今生,好好地與今生的家人相處即可,只有今生的當下才是值得把握的;如果是有夢到前世記憶的人,可以把這份記憶當成內心深處最重要的秘密就好,不要去打擾他們現在的生活。 這篇文章 我還能找到前世的親人嗎?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肉體死亡後去哪裡?你知道輪迴嗎? https://lafot.org/658/%e8%82%89%e9%ab%94%e6%ad%bb%e4%ba%a1%e5%be%8c%e5%8e%bb%e5%93%aa%e8%a3%a1%ef%bc%9f%e4%bd%a0%e7%9f%a5%e9%81%93%e8%bc%aa%e8%bf%b4%e5%97%8e%ef%bc%9f/ Tue, 07 Dec 2021 22:16:38 +0000 https://lafot.org/?p=658 人們自古以來一直想知道死後是怎麼樣。死亡是存在的結束、進入永恆的開端、抑或世上不同生命的一個轉折點?   從佛教角度來看,人死亡後會進入轉世,而人之所以會轉世,是因為我們的肉體有感知到「受」(即感受),有了感受我們就會產生煩惱與業力,最後促成轉世。   我們此生的肉體,由過去世的煩惱和業力等原料所產生;依此往前無限類推。同理,此生的煩惱與業力如果沒有得到轉變,它又會再次創造下一次的肉體、促使我們轉世的下一世。   ■ 輪迴轉世與業報 輪迴轉世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帶來希望的。如果這一輩子沒做好,下輩子我們還有一次機會。   根據業報,我們今生的善行和惡行將在來世產生善果或惡報。由業力的法則來看,事實上並沒有不公平正義的受苦,因為沒有人是無辜的。所有的苦難都是該當的,原因是這個人造了惡業。   我們可能在今生時與某些同學不對盤,或是被人惡意排擠,都是因為業力的影響。因為上輩子時,我們與這些人產生了業障,所以今生就得因前世的業負責。   可能你會有疑問:我死後可能喝了孟婆湯,忘了前世記憶,為什麼要今生的我來負責呢?那是因為有了這些業的產生,所以才會有今生的你存在,業力是促使轉世的來源,如果沒有業力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們出現,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如意,不想要下輩子也過得那麼辛苦,那就今生多與人結善緣、造善業吧!   《六趣輪迴經》:「歸命三世尊,正等覺所說。常行於利他,積集諸功德。若自身口意,所作善惡業。感果定非差,無別造作者。最勝之導師,現證垂慈愍。」   請參考相關文章:  1.你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嗎? 2.今生的親人,前世的情人──關於死後世界與輪迴投胎的那些事

這篇文章 肉體死亡後去哪裡?你知道輪迴嗎?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迴光返照前的懺悔有用嗎? https://lafot.org/661/%e8%bf%b4%e5%85%89%e8%bf%94%e7%85%a7%e5%89%8d%e7%9a%84%e6%87%ba%e6%82%94%e6%9c%89%e7%94%a8%e5%97%8e%ef%bc%9f/ Tue, 09 Nov 2021 08:51:03 +0000 https://lafot.org/?p=661

俗話說:「人之將死 ,其言也善。」你相信人在死亡前會對自己產生懺悔嗎?你覺得死亡前的懺悔有用嗎?   我們有時候會將「過世」用「往生」一詞代替,在佛教中「往生」原意是指死後投生,而現今我們都用法泛指人死去。   ■ 菩薩告訴你人死後去哪了 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在我們這個世界的西方,有一個世界,叫極樂世界,那裡有一尊佛,叫阿彌陀佛,在救度十方無量世界的眾生。凡是有眾生聽到他的名號,真心相信祂,至誠發願要生到極樂世界,一心持念祂的名號,並做種種善行,不造惡業,則在臨終捨報時,阿彌陀佛一定前來接引他的靈魂,往生到極樂淨土。假使有人在生時不知道修持,但能在臨終捨報時,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至心稱念,也一樣可以往生。」   為什麼平常沒有修持,只要臨終念佛就可以往生呢?因為當人臨終的最後一念,正是生死交關的一念,也是生命交替的一念,所以這一念的力量也最為強大。這一念,可以決定下一世可以往生、或再受輪迴?或是落入六道?所以,若是臨終這最後一念,能注想於佛,則能與佛相感應,死亡後靈魂出竅,必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這一生的最後一念方才結束,下一世超脫生死輪迴的生命,已在極樂淨土的蓮花中出現。這就是「一念往生」的意義。   改變生命,要由現在每一念做起。而要決定生死,則必須在臨終最後一念來把握。若在死前能夠發自內心的懺悔,將意念注想於佛,佛自會接引我們往極樂世界。   《淨土十要問答擷錄》:「若信願堅固,臨終十念一念,亦決得生,若無信願,縱將名號持至風吹不入,雨打不溼,如銀牆鐵壁相似,亦無得生之理,修淨業者,不可不知也。」 這篇文章 迴光返照前的懺悔有用嗎?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