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Wed, 05 Jan 2022 09:03:22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2 《維摩詰所說經》—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https://lafot.org/4239/%e7%b6%ad%e6%91%a9%e8%a9%b0%e6%89%80%e8%aa%aa%e7%b6%93-%e5%a7%9a%e7%a7%a6%e4%b8%89%e8%97%8f%e9%b3%a9%e6%91%a9%e7%be%85%e4%bb%80%e8%ad%af/ Wed, 05 Jan 2022 09:03:22 +0000 https://lafot.org/?p=4239

《維摩詰所說經》是少數在法會時不使用,但反而以文學作品流傳於世的佛教文學經典,胡適將它說是「最美的佛典文學」。   維摩詰經卷上 佛國品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三萬二千。眾 所知識。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為護法城受持正法。能師子吼名聞 十方。眾人不請友而安之。紹隆三寶能使不絕。降伏魔怨制諸外道。悉已清淨永離蓋 纏。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 無不具足。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 無所畏。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名稱高遠踰於 須彌。深信堅固猶若金剛。法寶普照而雨甘露。於眾言音微妙第一。深入緣起斷諸邪 見。有無二邊無復餘習。演法無畏猶師子吼。其所講說乃如雷震。無有量已過量。集 眾法寶如海導師。了達諸法深妙之義。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近無等等佛自在 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為大醫王善療眾病。 應病與藥令得服行。無量功德皆成就。無量佛土皆嚴淨。其見聞者無不蒙益。諸有所作亦不唐捐。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定自在王菩薩。法自在王菩薩。 法相菩薩。光相菩薩。光嚴菩薩。大嚴菩薩。寶積菩薩。辯積菩薩。寶手菩薩。寶印 手菩薩。常舉手菩薩。常下手菩薩。常慘菩薩。喜根菩薩。喜王菩薩。辯音菩薩。虛 空藏菩薩。執寶炬菩薩。寶勇菩薩。寶見菩薩。帝網菩薩。明網菩薩。無緣觀菩薩。 慧積菩薩。寶勝菩薩。天王菩薩。壞魔菩薩。電德菩薩。自在王菩薩。功德相嚴菩薩 。師子吼菩薩。雷音菩薩。山相擊音菩薩。香象菩薩。白香象菩薩。常精進菩薩。不 休息菩薩。妙生菩薩。華嚴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梵網菩薩。寶杖菩薩。 無勝菩薩。嚴土菩薩。金髻菩薩。珠髻菩薩。彌勒菩薩。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復有萬梵天王尸棄等。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亦從餘四 天下來在會坐。并餘大威力諸天.龍神.夜叉.乾闥婆.阿脩羅.迦樓羅.緊那羅 .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俱來會坐。彼時佛與無量百千 之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于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 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而此世 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雪山。目真隣陀山摩訶目真隣陀... 這篇文章 《維摩詰所說經》—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維摩詰經》—被喻為最美的佛典文學 https://lafot.org/4243/%e3%80%8a%e7%b6%ad%e6%91%a9%e8%a9%b0%e7%b6%93%e3%80%8b-%e8%a2%ab%e5%96%bb%e7%82%ba%e6%9c%80%e7%be%8e%e7%9a%84%e4%bd%9b%e5%85%b8%e6%96%87%e5%ad%b8/ Mon, 20 Dec 2021 04:30:12 +0000 https://lafot.org/?p=4243

《維摩詰經》宣傳的佛法是平等圓融的,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無二無別,知道諸法緣起性空,原是平等性智,即有可能入不二法門。   深受文人喜愛重視的《維摩詰經》 梵語:विमलकीर्ति निर्देश सूत्र 《維摩詰經》簡稱《維摩經》,全名是《維摩詰所說經》,亦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維摩』代表「無垢」,為鳩摩羅什的音譯,而後玄奘所翻譯的『無垢』則為「維摩」意譯。 羅什所翻經名中之『詰』字是指「解說」和「宣說」,而玄奘則就用『說』字來翻譯。 故《維摩詰經》又名《淨名經》或《說無垢稱經》。   在中國的甘肅省的敦煌石窟中,有許多維摩詰的變經圖畫,而以前在吐蕃統治敦煌時期時僧人也以演繹的方式來吸引觀眾,可以說是佛法世俗與大眾化的開端和鼻祖。   維摩經在禪宗與淨土宗中,都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在藏傳佛教中也是丹珠爾的首卷中。   其中最重要的思想主要有三: 藏傳寧瑪教的大圓滿思想 印度初期大乘思想的開播 和男女合一與福彗雙全之禪淨方便與般若思路   本經也是少數在法會時不使用,但反而以文學作品流傳於世的佛教文學經典,胡適將它說是「最美的佛典文學」。   《維摩詰經》中的故事性很強,例如天女散花、請飯香土等等,故事人物鮮活,想像奇迥,富於文學趣味。     《維摩詰經》用淺近的方法引生大眾的信仰,是大乘經典的一大特色。   南北朝時期的文人學士最愛清談與《維摩經》,六朝志怪作品深受《維摩詰經》中佛教教義、文學手法之影響,大量反映惡報、地獄等場面。  ... 這篇文章 《維摩詰經》—被喻為最美的佛典文學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