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ue, 07 Dec 2021 22:16:38 +0000 en-US hourly 1 肉體死亡後去哪裡?你知道輪迴嗎? https://lafot.org/658/%e8%82%89%e9%ab%94%e6%ad%bb%e4%ba%a1%e5%be%8c%e5%8e%bb%e5%93%aa%e8%a3%a1%ef%bc%9f%e4%bd%a0%e7%9f%a5%e9%81%93%e8%bc%aa%e8%bf%b4%e5%97%8e%ef%bc%9f/ Tue, 07 Dec 2021 22:16:38 +0000 https://lafot.org/?p=658 人們自古以來一直想知道死後是怎麼樣。死亡是存在的結束、進入永恆的開端、抑或世上不同生命的一個轉折點?   從佛教角度來看,人死亡後會進入轉世,而人之所以會轉世,是因為我們的肉體有感知到「受」(即感受),有了感受我們就會產生煩惱與業力,最後促成轉世。   我們此生的肉體,由過去世的煩惱和業力等原料所產生;依此往前無限類推。同理,此生的煩惱與業力如果沒有得到轉變,它又會再次創造下一次的肉體、促使我們轉世的下一世。   ■ 輪迴轉世與業報 輪迴轉世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帶來希望的。如果這一輩子沒做好,下輩子我們還有一次機會。   根據業報,我們今生的善行和惡行將在來世產生善果或惡報。由業力的法則來看,事實上並沒有不公平正義的受苦,因為沒有人是無辜的。所有的苦難都是該當的,原因是這個人造了惡業。   我們可能在今生時與某些同學不對盤,或是被人惡意排擠,都是因為業力的影響。因為上輩子時,我們與這些人產生了業障,所以今生就得因前世的業負責。   可能你會有疑問:我死後可能喝了孟婆湯,忘了前世記憶,為什麼要今生的我來負責呢?那是因為有了這些業的產生,所以才會有今生的你存在,業力是促使轉世的來源,如果沒有業力就不會有現在的我們出現,如果你對現在的生活不如意,不想要下輩子也過得那麼辛苦,那就今生多與人結善緣、造善業吧!   《六趣輪迴經》:「歸命三世尊,正等覺所說。常行於利他,積集諸功德。若自身口意,所作善惡業。感果定非差,無別造作者。最勝之導師,現證垂慈愍。」   請參考相關文章:  1.你知道人死後會去哪裡嗎? 2.今生的親人,前世的情人──關於死後世界與輪迴投胎的那些事

這篇文章 肉體死亡後去哪裡?你知道輪迴嗎?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何為五蓋障? https://lafot.org/1589/%e4%bd%95%e7%82%ba%e4%ba%94%e8%93%8b%e9%9a%9c%ef%bc%9f/ Thu, 11 Nov 2021 05:28:53 +0000 https://lafot.org/?p=1589

五蓋屬於煩惱的一種,常跟三毒合稱「三毒五蓋」,是我們人無知的內心因為沒有修習佛法所產生的障礙。   你一定聽過三毒──貪嗔癡,那你知道五蓋是哪五種煩惱嗎?五蓋會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呢?又該怎麼修行才能抑制五蓋?下面老佛爺為大家解答。   五蓋跟三毒一樣,會讓心煩惱,障礙智慧,無法禪定修行,無法達到解脫涅槃的境界。   而這五蓋的五類煩惱分別是──貪欲、瞋恚、睡眠、掉悔、懷疑。   貪欲蓋:執著在五欲──色聲香味觸的境界,而遮蓋了自己的心性。 無厭謂之貪,無論是貪愛、貪欲、貪樂還是貪財,只要是執著在物欲的世界裡,就是「貪」。執著於外面的變化,對志之法,體悟萬事無常,多給予別人幫助,執著心自然會放下。 瞋恚蓋:於違情之境懷有憤怒,而遮蓋了自己的心性。 無論是當下發生的憤怒,還是想起以往的事件而已發的憤怒,只要有憤怒的情緒,理智就會淹沒,找不到當下自己的本性。對志之法,明白大家的心靈都是小孩,自然心就寬容,就能體諒他人,慈悲心化解一切憤怒。 睡眠蓋:心志昏暗身體沉重,無法任由自己支配,而遮蓋了自己的心性。 意識昏沉為「睡」,五情──喜怒哀樂怨墮於黑暗為「眠」,在睡眠中我們的心識會被睡眠復蓋著,發生了何事我們都無法接收到。對志之法,明白生命短暫,珍惜時光,對未來有信心。 掉悔蓋:心念躁動不安,而遮蓋了自己的心性。 心念躁動謂之「掉」,於所做之事生悔謂之「悔」。心念不安、糾結於過去的事就無法靜下心來打坐修行。對志之法:一次只做一件事,ex:吃飯別聽歌看電視聊天。 懷疑蓋:對於佛法產生猶豫懷疑,而遮蓋了自己的心性。 因為修習佛法不夠透徹,沒有得到智慧,心依然無明混沌,無法辨別對錯,所以才會產生懷疑。對志之法:找到你生命中的上師,請他解答疑惑,給你信心。   那有什麼方法可以對復五蓋,讓自己得以靜心修習佛法,全身心投入佛法的懷抱呢?   如何抑制五蓋? 想要除滅五蓋,最主要可以透過五禪(五停心觀)來對治,五停心觀識是五種修習禪定方法的合稱。佛教認為在修四念處之前,應該要先修五禪,讓心能安定下來,讓慾望沉浮。一起來看看,究竟五停心觀對應的是五蓋中的哪個,修習哪支停心觀可以抑制哪種煩惱,   不淨觀,或是佈施,可以對治貪欲蓋,剔除掉人心「貪」的那面。 慈悲觀,或是忍辱,可以對治瞋恚蓋,對眾生發起慈悲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憤怒了。 無常觀,或是持戒,可以對治睡眠蓋,人生多無常,可不是只有睡眠一事可做而已。 數息觀,或是禪定,可以對治掉悔蓋,透過呼吸的控制與打禪修行,能讓心安定,就不會胡思亂想、心情煩亂了。 因緣觀,或是智慧,可以對治懷疑觀,會產生懷疑是因為沒有智慧,若有了智慧做任何事自然自有評斷。  ... 這篇文章 何為五蓋障?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貪嗔痴三毒煩惱如何破壞社會和諧? https://lafot.org/1111/%e8%b2%aa%e5%97%94%e7%97%b4%e4%b8%89%e6%af%92%e7%85%a9%e6%83%b1%e5%a6%82%e4%bd%95%e7%a0%b4%e5%a3%9e%e7%a4%be%e6%9c%83%e5%92%8c%e8%ab%a7%ef%bc%9f/ Sun, 24 Oct 2021 00:13:58 +0000 https://lafot.org/?p=1111

貪嗔痴三毒煩惱,毀害了人際關係,也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加不安,破壞了和平與和諧。   世界上為什麼有殺人、放火、姦淫、掠奪的壞事發生?就因為人有貪心、瞋心、癡心,這三毒心在作祟。   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稱爲「毒」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他像毒藥會有損眾生,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煩惱的根源是有「行」,造下種種惡業。   三毒是代表什麼煩惱?   何謂「三毒」?「三毒」為三不善根,是貪、嗔、痴三種煩惱的總稱,可說是惡根。   貪,又稱貪毒,是貪愛五欲,指對一切自己所喜愛的境界、 事物的渴求、執取,它能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在社會上不是人人都能拾金不昧,侵占公款、挪用公款、借錢不還、遺產之爭……這些事經常上社會版頭條,生活中更會有撿到錢卻據為己有的人,這些種種都是出自於人無盡的貪心。更甚至因為貪心,還可能謀財害命。   嗔,又稱嗔毒,是嗔恚無忍,指人有恚忿之心,對一切自己厭惡的境界或事物瞋怒擯離,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人都會有自己所厭惡之事,但若因此怒罵傷害他人,那就是種下惡業了。在學校或職場,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就是因為人有憤恨之心,無論是出於嫉妒羨慕或是其他原因,而去厭惡一個人,進而言語上怒罵他、行為上攻擊他、精神上傷害他。   痴,又稱痴毒,是愚痴無明,指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這種情況也稱「無明」,「無明」是十二因緣之首,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無明就是沒有智慧,也即是愚痴。這種人因為沒有自己的思考,最容易淪為打手,或是經人的挑撥而幹壞事。   這三種惡心皆由自我觀念而引至,由自己的立場出發,追求欲樂、財富、權勢,或自己的理想、信仰,堅持自己的觀點、意見、理論等等,而引至嫉妒、渴愛、企求、忿恨、惱害、誣陷、誑諂、無慚、無愧等等心理作用。   求之不得,便生瞋恨心,輕者藏之於內,重者採取行動,或者鬥爭,或者戰爭,為一切困擾紛爭的根源。這樣一來,世界自然不平安。   如果人人之心,清淨無染,慈悲用事,不貪求、不嫉妒、不忿恨、不無知,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種思想,世界自然和平無戰爭。   《長阿含經》:「謂三不善根:一者貪欲,二者瞋恚,三者愚癡。」   請參考相關文章: 1. 並非因果,關於因緣  這篇文章 貪嗔痴三毒煩惱如何破壞社會和諧?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