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課誦集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Mon, 17 Jan 2022 15:57:47 +0000 en-US hourly 1 七佛滅罪真言關於過去七佛的介紹、七佛滅罪真言的功德感應、咒言及簡介。 https://lafot.org/5536/saptaatitabuddha/ Mon, 17 Jan 2022 15:57:47 +0000 https://lafot.org/?p=5536

十小咒之一的七佛滅罪真言,能消滅罪障、平安吉祥、事事順利、造福後世。     消滅罪孽的七佛滅罪真言 出自《陀羅尼雜集》。   是佛教消除業障的真言,禪門、淨土宗都有許多人持誦,出自《大方等陀羅尼經》卷四護戒分,釋迦牟尼佛因文殊師利菩薩的請求,而宣講過去七佛曾誦之真言,為佛門十小咒之一。   「七佛滅罪真言」,是佛祖為眾生消除前世今世之四重五逆重罪而設,使誦持者消除本身罪孽,化解一切惡因惡果,獲福無量。   一個人造了四重五逆罪,不僅後世受極大苦報,現世也不得平安,為了消滅罪障,最宜持誦七佛滅罪真言。   《大方等陀羅尼經》:「文殊師利,此陀羅尼是過去七佛之所宣說,如是七七亦不可數亦不可計,說此陀羅尼,救攝眾生。現在十方不可計不可數七佛,亦宣說此陀羅尼救攝眾生。未來不可計不可數七佛。亦宣說此陀羅尼救攝眾生。」       七佛滅罪真言原版咒文: 離婆離婆諦(一)仇呵仇呵帝(二)陀羅離帝(三)尼呵羅帝(四)毘摩離帝(五)莎呵(六)     七佛滅罪真言流通版咒文 lí pó lí pó dì。qiú hē qiú hē dì。tuó... 這篇文章 七佛滅罪真言關於過去七佛的介紹、七佛滅罪真言的功德感應、咒言及簡介。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關於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的功德感應及介紹。 https://lafot.org/5478/unlimitedlife/ Tue, 09 Nov 2021 13:47:13 +0000 https://lafot.org/?p=5478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是佛陀對一切短命的信眾所說的,為了讓信眾能增長壽命得大利益。 修持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生生世世得智慧,除了能增壽德福,供養布施還能成就佛身,福德無量。     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 是《早晚課誦集》中十小咒之一。 早晚課誦的內容都經過歷代高僧大德認真推敲斟酌過,對於修行非常重要。   十小咒並非是一次性形成的,而是在漫長的漢傳佛教發展歷程中,由不同的僧人從不同的佛教經典中摘錄形成,包括了對藥師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等佛菩薩的信仰。   是佛為憫念未來世中一切短命眾生,為使之增長壽命得大利益,而介紹西方無量功德藏佛國,及其如來無量壽決定光明王,並說此如來之延壽咒語。   決定光明王如來 咒文:अपरिमितायुर्ज्ञानसुविनिश्चिततेजोराजायतथागत   藏譯的長壽佛,是藏傳佛教中對「聖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的略稱,亦簡稱為「無量壽智如來」。   因阿彌陀佛名號具“無量壽”和“無量光”之意,有人便認為長壽佛即阿彌陀佛,但從其名號和佛土來看,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的佛土名“無量功德藏”世界(《大乘無量壽宗要經》中譯作“無量功德聚”世界),可知其與西方「極樂世界」的「無量壽如來(阿彌陀佛)」不是同一尊佛。   就藏傳長壽佛長咒的比較即知,就是等於漢傳的「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   在漢譯佛經中無其形象之記載描述,藏傳佛教中其畫像為一面二臂,肌膚紅色,盤發成髻戴五佛寶冠,上穿天衣,下著綢裙,身佩珍寶瓔珞,具足一切報身佛的種種莊嚴,雙手結禪定印於膝上,托長壽寶瓶,雙足以金剛雙跏趺安住於蓮花月輪上。   在藏傳佛教中,長壽佛、尊勝佛母、白度母被認為是福壽吉祥的象徵,稱為“長壽三尊”,是西藏諸多寺廟中常見的佛像組合形式。   長壽三尊一般以長壽佛為中央主尊,左下是白度母,右下是尊勝佛母。   經中雲:禮敬、書寫、如法供養、受持此無量壽決定光明王如來陀羅尼經者,能除短命夭折之難,增延壽命滿至百歲,命終得生無量壽智決定光明王如來淨土無量功德藏世界(當然亦可隨願往生自所愛樂的其他佛國淨土),常隨佛學,速證菩提。    ... 這篇文章 關於聖無量壽決定光明王陀羅尼的功德感應及介紹。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早晚課誦集—佛教徒在朝起和暮休所必做的法事儀軌 https://lafot.org/4022/%e3%80%8a%e6%97%a9%e6%99%9a%e8%aa%b2%e8%aa%a6%e9%9b%86%e3%80%8b-%e6%97%a9%e8%b5%b7%e7%9a%84%e9%b3%a5%e5%85%92%e6%9c%89%e8%9f%b2%e5%90%83/ Tue, 09 Nov 2021 03:19:15 +0000 https://lafot.org/?p=4022

早晚課誦念經是通過一種聲音,還有每個人的心力,傳播一種波動。這種波動是一種和諧的力量,能給世界帶來吉祥和安寧。 告訴你早晚課誦集的儀軌及持誦的收獲。   《早晚課誦集》—每日必修課 是指佛教徒在朝起寅時和暮休申時所必做的法事儀軌.。 是佛寺中每日必持的修行功課,也是漢傳佛教佛事活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法事儀軌。   是在漢傳佛教發展的歷史中,歷經唐宋元明清的一些高僧大德,通過自己的傳承實證以撰集、修訂、充實而逐漸定型,並成為十方叢林法定的必修課。   佛弟子想在課誦中得到受用,引發勝功德,戒定慧圓修,變化氣質改變人生需要大致瞭解念誦的意義和方法。   它包括定時念持經咒、禮拜三寶和梵唄歌贊等法事,因其冀獲功德於念誦準則之中,所以亦稱為功課。   佛教傳入中國已經兩千多年,但是出家和在家的佛門弟子們誦經打坐念佛起初並沒有固定的早晚課誦本。   佛教的課誦制,最初是由西域等地的佛教翻譯家們傳來的。   在印度原始佛教時期,僧眾的日常行事,除了出外乞食,便是每日各自進行修行。   修行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學習教理,二是修習禪定,並無定則。後來,隨著佛教的發展,寺院中有了見於文字的經典,於是出現了諷誦經典的日常儀式。   古印度諷誦佛經奉行所謂“三啟”儀制,即首先頌揚馬鳴所集的贊佛詩文《佛所行贊》,其次正誦佛經,然後陳述回向發願。   這種“三啟”念誦法傳入我國,亦轉化為我國佛教古今法事尤其是課誦的基本儀制。   佛教提倡課誦,歷史十分悠久。最早有關課誦的記載,可以追溯至《吳書·劉繇傳》附記後漢笮融的事蹟裡。   不僅佛教內部,而且我國歷代朝廷舉凡崇佛者,大都提倡課誦,例如唐玄宗就曾經詔不空誦《仁王經》,代宗“敕百沙門於禁中念誦謂之內道場”,又敕“灌頂道場,造沙門七十二員,為國長誦《佛頂咒》”(《佛祖統紀·祈禱災異》)。   由此課誦在我國佛教中歷代相傳,廣為流行,僅《佛祖統紀》卷五十三在“持誦功深”條下,即列舉了從東晉安帝(397-419)到趙宋光宗(1190-1195)間七百餘年道俗念誦佛經的突出事例十九起。... 這篇文章 早晚課誦集—佛教徒在朝起和暮休所必做的法事儀軌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