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en-US hourly 1 佛教小知識:五戒、八戒、十戒? https://lafot.org/3529/%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a%94%e6%88%92%e3%80%81%e5%85%ab%e6%88%92%e3%80%81%e5%8d%81%e6%88%92/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3529

佛教戒律有五戒,可延伸成八戒,又可延伸至十戒,而其差異又為何? 持戒由少而多,鬆而多,從原則性到針對各種規章條款,真正出家成為比丘,就有波蘿提木叉戒250條了,從五條到250條,很多吧?   五戒:人人可修 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五戒本是印度沙門傳統中普遍接受的道德信念和行為準則,佛陀沿用並發展了其中的內涵,以此教導弟子,作為佛教修行者的最根本戒律。   五戒人人可修,除了酒戒務必得遵守,其餘可以先修能接受的。   八關齋戒:一晝夜的體驗 為五戒的進階。佛教戒律種類之一,八關齋戒為一日一夜所遵守的八條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逸,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大廣床,不非時食。 在布薩期間,由出家僧侶為一般的信眾傳授。比五戒嚴格,但較出家眾的十戒寬鬆。 一天的體驗寺廟生活,八種都得遵守   十戒:剛剃度的小沙彌 十誡前五項與五戒大致相同,其為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好香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高廣大床上、過午不食、不捉持錢財金銀寶物。 第一戒,不殺生。即不殺害一切有情生命。 第二戒,不偷盜。即未經物主允許不竊為己有。 第三戒,不淫。又稱不非梵行,即徹底斷絕淫事,不與人、非人等行淫,與五戒中的不邪淫不同。 第四戒,不妄語。即不說虛妄之事,妄語包括惡口(粗口詈罵)、兩舌(搬弄是非)、綺語(華而不實花言巧語),尤其是大妄語——「未證言證」(未證得聖果而言自己得果)是極大罪過。 第五戒,不飲酒。即不沾染麻醉神智之物品,制戒初期只有酒類,現代高僧大德認為亦含菸、毒品。 第六戒,不著華鬘(花鬘)、好香塗身。即不可打扮華麗,不可在身上塗抹高級的香油、香水、精油等物,不戴花鬘等裝飾品。 第七戒,不歌舞觀聽。即不可觀看、聆聽唱歌、跳舞、戲劇等相類似的聲光視聽娛樂。 第八戒,不坐高廣大床上。此床非睡眠之床,本爲「胡床」,即坐禪的座位,但漢地一般擴大內涵為坐臥起居不可使用寬大舒適的床、椅,嚴格來說並非犯戒。 第九戒,不非時食。即「過午不食」,只許在日出至日中時進食,中午之後便不再進食。 第十戒,不捉持錢財金銀寶物。即不擁有、不追求、不藏匿金錢珍寶等財產,傳統佛教的僧人不可持有財物。   三者差異 五戒以初學者接觸為主,戒律較少且簡單,八戒為傳播僧侶佈道之用,十戒為僧侶須遵守之戒律。    ...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五戒、八戒、十戒?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具足戒-比丘戒 https://lafot.org/5424/%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85%b7%e8%b6%b3%e6%88%92/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5424

指佛教信眾在出家加入僧團成為出家眾後,成為比丘或比丘尼時所應接受與遵行的戒律,也就是指波羅提木叉。發誓遵守波羅提木叉,是成為僧團成員的先決條件。 波羅提木叉意思 梵語發音,意釋也是最勝解脫戒的意思。律藏的核心,也是佛陀涅槃後,特別規範的戒經。 白話說,公司的規章條款,規範員工的言行舉止。   一般的在家居士,可以依照自己的環境與自我期待,選擇遵守或不遵守某些戒律;但是成為出家眾,就必須要遵守完整的波羅提木叉,故稱為具足。 接受具足戒之後,正式成為僧團成員,才能被稱為比丘或比丘尼。 比丘或比丘尼不得向未受具足戒的人,說起四眾所犯種種過錯之事,否則都是破戒,並非不能說戒律本身,例如此比丘知彼比丘犯了粗罪,不能向未受具戒人說彼比丘所犯之粗罪,否則,此比丘即是破戒。   具足戒類型 根據《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條,為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 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條,為八波羅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 其又可分為8大類:   波羅夷 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極大之罪,有斷頭、無余、極惡、不共住等義,為戒律中的根本極惡戒,是開除不共住的棄罪。 若犯此法,則喪失其資格,無法再生活於僧團之中,死後墮地獄,此罪如同斷首之刑,不可覆生,永被棄於佛門之外。   僧殘 僧殘者,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名之為殘。 指比波羅夷輕一些的罪行,僧眾犯了這方面的戒,等於一位殘廢者一樣,是次於波羅夷的重罪。 犯此罪者,若得清凈大眾為如法說懺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無清凈大眾,不可除罪,是名僧殘。 譬如不真實的情況,隨便誣賴別人、毀謗別人,就犯了僧殘罪。   不定 實犯與否及所犯何戒猶未審明,尚在懷疑判斷之中。有屏處不定戒、露處不定戒二種,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沒有這一類。   舍墮 此戒乃警戒由於貪心而集貯無用的長物,助長生死之業,於是墮落三途,故舍棄此等的財物、貪心、罪業,稱為舍墮。 犯此罪皆與衣、缽等物品有關,故罰以沒收物品,並於大眾中懺悔,如把多餘的缽或衣服收藏起來,不肯轉送給他人,超過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這條戒。...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具足戒-比丘戒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