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Sun, 11 Aug 2024 00:59:08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2 (避坑)年輕人該如何學佛呢? https://lafot.org/7856/%e9%81%bf%e5%9d%91%e5%b9%b4%e8%bc%95%e4%ba%ba%e8%a9%b2%e5%a6%82%e4%bd%95%e5%ad%b8%e4%bd%9b%e5%91%a2/ Fri, 09 Aug 2024 02:31:47 +0000 https://lafot.org/?p=7856 年輕人如何學佛呢? 按照我的經驗來看,99%學佛的人,都是生活出現重大變化,而接觸佛教。 而學佛不外乎,抄經,念經,參加法會佈施。 而學佛精隨,對俗人來說,不過就了解因果   因果就是規劃未來的能力,   從而避免陷入不幸的輪迴。 所以一個人人生目標,會決定學佛的途徑。   短期來說,一定是避免內心焦慮,長期來說有助於精神質量提升。 以下是幾點年輕人學佛避坑指南   所以22-28歲之間,該如何學佛? 個人認為不用多念心經,抄經,應該可以改為,提升了解多看高僧故事,不過大家都在看高僧故事,都會專注在靈異部分,或者玄之又玄的地方。 避免接觸談靈異,鬼扯,唬弄,說各種亂七八糟的地方,基本上你才會遠離幻覺,才有機會走入成功佛堂。   看佛經,論述,其實就是給予自己獨立思考能力。所以自古以來,學佛有成,皆是極高的知識分子,普通平民都是參加法會念經,聽怪力亂神。 另一個就是參加冥想打坐,調和自身心境,維持專注力。   而學佛一開始不建議讀心經或金剛經,因為般若學,講究緣起性空,普遍讀的人,不談緣起,只講性空,最後腦袋空空。陷入一切都是空有。還是得先了解我是誰? 在社會上先學會廝殺,最後才能反璞歸真   我需要選擇主神嗎? 通常就是說,你要拜甚麼神明,還是抄甚麼經書,其實這跟學佛是負相關。你也只是在許願,流連在不同神明,反正初一這個不靈,初五就會換別間了。   回過頭來說,學佛的目的是甚麼? 會決定學甚麼內容。 如果佛經註解看不下,那就要回頭去抄經,讀經,這是90%的選擇,但這也是離佛最遠的路。 因為艱深難懂,所以先看些學者或者現代和尚寫的書。...

這篇文章 (避坑)年輕人該如何學佛呢?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學佛後,會不會變的消極? https://lafot.org/6111/%e5%ad%b8%e4%bd%9b%e5%be%8c%ef%bc%8c%e6%9c%83%e4%b8%8d%e6%9c%83%e8%ae%8a%e7%9a%84%e6%b6%88%e6%a5%b5%ef%bc%9f/ Thu, 02 Feb 2023 06:19:32 +0000 https://lafot.org/?p=6111 佛教好像都叫人要離世求解脫,斷煩惱,絕七情六慾,我學佛後,人生是不是就會變得消極?其實不會的。 為甚麼要學佛? 身體肥胖要健身,才能獲得健康。生活煩惱那麼多,每天上下班,回家柴米油鹽醬醋茶,壓得喘不過氣來。這時候是不是就需要鍛鍊一下內心的力量,才可以舉起更多的生活俗事。   學佛常聽到是甚麼? 抄寫經文,念佛經,發菩提心啊,學習四聖締,修各種法門,也要打坐,修定,發自己的智慧。   為甚麼我們要去修這些法門,有一個想要解脫的願在那邊,讓我們去追尋,讓我們去獲得,在這一路上,會遭遇各種的誘惑,成聖的心若是不夠強大,則很容易破戒,放棄我們的清淨生活。   學佛是因為我們想要應對更多世間俗事,獲得對抗煩惱的力量。這是非常積極的企圖心,其實學佛越久,在人群中,會非常更顯目。   成就的圓滿自在最初動力還是來自於想要清淨的慾望。   如同三五天停水沒洗澡了,我身體髒了,好養,頭髮好油,這時候我們迫切尋找可以洗澡的地方,四處尋找,這種動力,是慾望,是推動我們解脫的動力。   修行的道路很長,若要坐地成佛,煩惱若沒有斷完,怎麼成佛?而斷煩惱這個力量,也是來自於生生世世的累積的福德資糧,今生才會有足夠的智慧去突破學佛各種障礙。   生活得修行,工作也得修行,家庭也得修行,世間萬法,都得靠修行來成就,而修行也在修心,菩薩修人心,還是人心修佛,這個世間很像一個熬煮中藥的陶罐,大火,怕焦,小火又被激不出藥效。   我們這顆心,要熬多久才能出頭天?貪清淨的熱火,越貪,火越大,但我們走著走著,卻得放緩,調節一下,而這個調節火焰的廚師,則需要一個有德的師父去給予引導,而非找一個倚老賣老的人。   找一個好的師父 這個師父必須能夠點出我們的過錯,協助我們放下妄念。   自己推薦自己一下 常常我說了一些要別人改進的話,有些人覺得自尊放不下,會生氣,那麼不也是一種執著?掩飾自己的不好。   人總是喜歡聽好話。說話不能說的那麼直接,後來我就想,甚麼話,說了會比較好,帶過就好,唉唷,你要好好修一下,身口意,都會更好,多唸唸佛經,多為別人付出,會更好的。   有時候我自己在看佛經,不同的時候,看了都有不同的體會,當我越接近眾生,其實越懂佛的真理所在,四締很苦,但也得緣欲界,也就是人間,才能成佛。...

這篇文章 學佛後,會不會變的消極?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