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足戒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2 佛教小知識:具足戒-比丘戒 https://lafot.org/5424/%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85%b7%e8%b6%b3%e6%88%92/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5424

指佛教信眾在出家加入僧團成為出家眾後,成為比丘或比丘尼時所應接受與遵行的戒律,也就是指波羅提木叉。發誓遵守波羅提木叉,是成為僧團成員的先決條件。 波羅提木叉意思 梵語發音,意釋也是最勝解脫戒的意思。律藏的核心,也是佛陀涅槃後,特別規範的戒經。 白話說,公司的規章條款,規範員工的言行舉止。   一般的在家居士,可以依照自己的環境與自我期待,選擇遵守或不遵守某些戒律;但是成為出家眾,就必須要遵守完整的波羅提木叉,故稱為具足。 接受具足戒之後,正式成為僧團成員,才能被稱為比丘或比丘尼。 比丘或比丘尼不得向未受具足戒的人,說起四眾所犯種種過錯之事,否則都是破戒,並非不能說戒律本身,例如此比丘知彼比丘犯了粗罪,不能向未受具戒人說彼比丘所犯之粗罪,否則,此比丘即是破戒。   具足戒類型 根據《四分律》,比丘的具足戒有250條,為四波羅夷,十三僧殘,二不定,三十捨墮,九十波逸提,四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 比丘尼的具足戒有348條,為八波羅夷,十七僧殘,三十捨墮,一百七十八波逸提,八提舍尼,百眾學,七滅諍。 其又可分為8大類:   波羅夷 指戒律中的根本罪或極大之罪,有斷頭、無余、極惡、不共住等義,為戒律中的根本極惡戒,是開除不共住的棄罪。 若犯此法,則喪失其資格,無法再生活於僧團之中,死後墮地獄,此罪如同斷首之刑,不可覆生,永被棄於佛門之外。   僧殘 僧殘者,如人為他所斫,殘有咽喉,名之為殘。 指比波羅夷輕一些的罪行,僧眾犯了這方面的戒,等於一位殘廢者一樣,是次於波羅夷的重罪。 犯此罪者,若得清凈大眾為如法說懺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無清凈大眾,不可除罪,是名僧殘。 譬如不真實的情況,隨便誣賴別人、毀謗別人,就犯了僧殘罪。   不定 實犯與否及所犯何戒猶未審明,尚在懷疑判斷之中。有屏處不定戒、露處不定戒二種,為比丘受持具足戒的部分,比丘尼戒中沒有這一類。   舍墮 此戒乃警戒由於貪心而集貯無用的長物,助長生死之業,於是墮落三途,故舍棄此等的財物、貪心、罪業,稱為舍墮。 犯此罪皆與衣、缽等物品有關,故罰以沒收物品,並於大眾中懺悔,如把多餘的缽或衣服收藏起來,不肯轉送給他人,超過十日以上不用,就犯了這條戒。...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具足戒-比丘戒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