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Sun, 05 Dec 2021 22:28:52 +0000 en-US hourly 1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能大師 https://lafot.org/2892/%e3%80%8a%e5%85%ad%e7%a5%96%e5%a4%a7%e5%b8%ab%e6%b3%95%e5%af%b6%e5%a3%87%e7%b6%93%e3%80%8b-%e6%83%a0%e8%83%bd%e5%a4%a7%e5%b8%ab/ Sun, 05 Dec 2021 22:28:52 +0000 https://lafot.org/?p=2892

《六祖壇經》,是惠能圓寂後,弟子們將他的經歷和言論錄整理而成的、唯一一本不是佛誦,但卻稱為「經」的禪宗經典。 六祖法寶壇經略序 唐釋法海 撰 大師名惠能。父盧氏、諱行滔,母李氏,誕師於唐貞觀十二年戊戌歲二月八日子時。時毫光騰空,異香滿室。黎明,有二異僧造謁,謂師之父曰:夜來生兒,專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眾生;能者,能作佛事。言畢而出。不知所之。師不飲乳,夜遇神人灌以甘露。既長,年二十有四,聞經悟道,往黃梅求印可。五祖器之,付衣法,令嗣祖位。時龍朔元年辛酉歲也。南歸隱遯一十六年。至儀鳳元年,丙子,正月八日,會印宗法師詰論玄奧。印宗悟契師旨,是月十五日普會四眾,為師薙髮。二月八日,集諸名德,授具足戒。西京智光律師為授戒師,蘇州慧靜律師為羯磨,荆州通應律師為教授,中天耆多羅律師為說戒,西國蜜多三藏為證戒。其戒壇,乃宋朝求那跋陀羅三藏創建。立碑曰:後當有肉身菩薩於此受戒。又,梁天監元年,智藥三藏自西竺國航而來,將彼土菩提樹一株,植此壇畔,亦預誌曰:後一百七十年,有肉身菩薩於此樹下開演上乘,度無量眾。真傳佛心印之法主也。師至是祝髮受戒。及與四眾開示單傳之法旨,一如昔讖。次年春,師辭眾歸寶林。印宗與緇白,送者千餘人,直至曹溪。時荆州通應律師,與學者數百人,依師而住。師至曹溪寶林,觀堂宇湫隘,不足容眾,欲廣之。遂謁里人陳亞仙曰:老僧欲就檀越求坐具地得不?仙曰:和尚坐具幾許闊?祖出坐具示之。亞仙唯然。祖以坐具一展,盡罩曹溪四境,四天王現身,坐鎮四方。今寺境有天王嶺,因兹而名。仙曰:知和尚法力廣大,但吾高祖墳墓並坐此地,他日造塔,幸望存留。餘願盡捨,永為寶坊。然此地乃生龍白象來脈。只可平天不可平地。寺後營建,一依其言。師遊境內,山水勝處,輒憩止,遂成蘭若一十三所。今曰花果院,隸籍寺門。其寶林道場,亦先是西國智藥三藏。自南海經曹溪口,掬水而飲。香美,異之。謂其徒曰:此水與西天之水無別,溪源上必有勝地,堪為蘭若,隨流至源上,四顧山水回環,峰巒奇秀。歎曰:宛如西天寶林山也。乃謂曹侯村居民曰:可於此山建一梵剎,一百七十年後當有無上法寶,於此演化,得道者如林,宜號寶林,時韶州牧侯敬中,以其言具表聞奏。上可其請,賜額為寶林,遂成梵宮。蓋始於梁天監三年也。寺殿前有潭一所,龍常出沒其間,觸撓林木。一日,現形甚巨,波浪洶湧,雲霧陰翳,徒眾皆懼,師叱之曰:你只能現大身,不能現小身;若為神龍,當能變化,以小現大,以大現小也。其龍忽沒,俄頃復現小身,躍出潭面。師展缽試之,曰:你且不敢入老僧缽盂裏。龍乃游揚至前,師以缽舀之,龍不能動。師持缽歸堂上,與龍說法,龍遂蜕骨而去。其骨長可七寸,首尾角足皆具,留傳寺門,師後以土石堙其潭。今殿前右側,有鐵塔處是也。     壇經序 古筠比丘德異  撰 妙道虛玄,不可思議。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於多子塔前,拈華於靈山會上。似火與火,以心印心。西傳四七,至菩提達摩,東來此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有可大師者,首於言下悟入。末上三拜得髓,受衣紹祖,開闡正宗。三傳而至黃梅,會中高僧七百,惟負舂居士,一偈傳衣,為六代祖。南遯十餘年,一旦以非風旛動之機,觸開印宗正眼。居士由是祝髮登壇,應跋陀羅懸記,開東山法門。韋使君命海禪者錄其語,目之曰:法寶壇經。大師始於五羊,終至曹溪,說法三十七年。霑甘露味,入聖超凡者,莫記其數。悟佛心宗,行解相應為大知識者,名載傳鐙,惟南嶽青原執侍最久。盡得無巴鼻故,出馬祖、石頭,機智圓明玄風大震。乃有臨濟、溈仰、曹洞、雲門、法眼、諸公巍然而出。道德超群。門庭險峻。啓迪英靈衲子,奮志衝關。一門深入,五派同源。歷遍鑪錘,規模廣大。原其五家綱要,盡出壇經。夫壇經者,言簡義豐,理明事備,具足諸佛無量法門。一一法門,具足無量妙義。一一妙義,發揮諸佛無量妙理。即彌勒樓閣中。即普賢毛孔中,善人者即同善財,於一念間圓滿功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惜乎壇經為後人節略太多,不見六祖大全之旨。德異幼年嘗見古本,自後遍求三十餘載,近得通上人尋到全文,遂刊於吳中休休禪庵,與諸勝士同一受用。惟願開卷舉目,直入大圓覺海,續佛祖慧命無窮,斯余志願滿矣。至元二十七年庚寅歲中春日。     行由品第一(自序品第一) 時大師至寶林,韶州韋刺史名璩,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大梵寺講堂,為眾開緣說法。師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餘人、儒宗學士三十餘人、僧尼道俗一千餘人,同時作禮,願聞法要。 大師告眾曰:『善知識!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識!且聽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惠能嚴父本貫范陽,左降流於嶺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遺,移來南海;艱辛貧乏,於市賣柴。 時有一客買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能得錢,卻出門外,見一客誦經。能一聞經云:「應無所著,而生其心。」心即開悟,遂問客誦何經。 客曰:「金剛經。」 復問:「從何所來,持此經典?」 客云:「我從蘄州黃梅縣東禪寺來。其寺是五祖忍大師在彼主化,門人一千有餘,我到彼中禮拜,聽受此經。大師常勸僧俗,但持金剛經,即自見性,直了成佛。」 惠能聞說,宿昔有緣,乃蒙一客取銀十兩與惠能,令充老母衣糧,教便往黃梅參禮五祖。能安置母畢,即便辭親,不經三十余日,便至黃梅,禮拜五祖。 祖問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 惠能對曰:「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惟求作佛,不求余物。」 祖言:「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 惠能曰:「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五祖更欲與語,且見徒眾總在左右,乃令隨眾作務。 惠能曰:「惠能啟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離自性,即是福田。未審和尚教作何務?」 祖云:「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廠去。」 惠能退至後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經八月餘。 祖一日忽見惠能曰:「吾思汝之見可用,恐有惡人害汝,遂不與汝言,汝知之否?」... 這篇文章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能大師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六祖壇經》—人間第二最古經文 https://lafot.org/2877/%e3%80%8a%e5%85%ad%e7%a5%96%e5%a3%87%e7%b6%93%e3%80%8b-%e4%ba%ba%e9%96%93%e7%ac%ac%e4%ba%8c%e6%9c%80%e5%8f%a4%e7%b6%93%e6%96%87/ Thu, 21 Oct 2021 19:59:53 +0000 https://lafot.org/?p=2877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惠能法師。 《六祖壇經》,是惠能圓寂後,弟子們將他的經歷和言論錄整理而成的、唯一一本不是佛誦,但卻稱為「經」的禪宗經典。   《六祖壇經》——唯一被尊稱為「經」的著作   《六祖壇經》,亦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是佛教禪宗六祖惠能說,弟子法海集錄的一部經典。   《六祖壇經》記載惠能一生得法傳法的事跡及啟導門徒的言教,內容豐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禪宗思想淵源的重要依據。   最早六祖惠能大師應邀至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法海將此事記錄題為《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一卷》。   《六祖壇經》可分三部份: 第一部份即是在大梵寺開示「摩訶般若波羅蜜法」。 第二部分,回曹溪山後,傳授「無相戒」,故法海於書名補上「兼授無相戒」。這時《壇經》開始外傳,俗稱《六祖法寶記》。 第三部分,是六祖與弟子之間的問答。《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著作唯一被尊稱為「經」者。     《六祖壇經》—「佛就是心,心就是佛」 《六祖壇經》的中心思想是「見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論,「頓悟見性」的修行觀。 性,指眾生本具之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及「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   《壇經》認為「東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不識身中淨土,願東願西,悟人在處一般」。 又說:「心地但無不善,西方去此不遙;若懷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難到。」「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東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惡」。   《壇經》同時還論述了什麼是功德,說:「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下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又說:「功德需自性內求,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惠能大師 《壇經》開頓教之門,五宗之所自出,流通一千三百多年,遍及海外。是以版本很多,丁福保居士所見到的就有十多種,其中被後人所篡改處很多。我最初看的是丁福保箋註本,以後也曾經見過七種不同版本,其中以《普慧大藏經》曹溪原本最善。此次宣講,依曹溪本為主,並參考流通本及敦煌本。 中國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大師,教誡僧徒四眾的語錄,後人尊稱為《壇經》。... 這篇文章 《六祖壇經》—人間第二最古經文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