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涅槃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Wed, 01 Feb 2023 06:52:3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1 《佛遺教經》—眾生父親的遺囑 https://lafot.org/4316/%e4%bd%9b%e9%81%ba%e6%95%99%e7%b6%93-%e7%9c%be%e7%94%9f%e7%88%b6%e8%a6%aa%e7%9a%84%e9%81%ba%e5%9b%91/ Wed, 01 Feb 2023 06:52:34 +0000 https://lafot.org/?p=4316

佛戒是正確地順著走向解脫的根本,所以名為別解脫,依著戒的受持,能產生一切等次的禪定和滅除苦惱的智慧。   佛教徒的行動指南—佛遺教經 《佛垂般涅槃略說教誡經》,又稱為《佛臨涅槃略說教誡經》、《佛遺教經》,簡稱《遺教經》,共一卷,由後秦龜茲國鳩摩羅什三藏翻譯。   是佛陀在臨涅槃前對弟子的最後教誡,闡述作為佛教根本的戒定慧。也是佛留給後代所有想離苦得樂者的得度因緣。   《佛遺教經》倍受歷代僧俗大眾乃至帝王的推崇,唐太宗頒行敕令以護持佛法、弘闡聖教;宋真宗揮毫作序為雕版流通、宣揚法奧。   世親菩薩著作《遺教經論》,從七方面闡釋教誡深遠意義,在佛教界具有廣泛深刻影響。   漢地作注之古大德代不乏人,明·藕益智旭大師之《佛遺教經解》最值得捧讀。   書聖王羲之、唐代著名書法家孫過庭、南宋大書法家張即之所書《佛遺教經》字帖,冠絕古今,各領風騷,受歷代知識份子推崇、珍愛,被無數書法愛好者觀賞、臨摹。   若想修道成功,若欲超脫輪回,就要以戒為師,就要修身口意,就要誦習本經。   此經言簡意賅,深入淺出,字字珠璣,韻味無窮,譯文經羅什大師推敲錘煉,故而詞達意順,古樸典雅,朗朗上口,耐人吟詠。   為出家在家佛教徒之行動指南,亦為各行各業求知者之閒暇珍玩。     《佛遺教經》是佛遺教三經之一。又作遺法、遺誡、遺訓、遺告、遺化。   佛遺教三經,融合了原始佛教的質樸與大乘菩薩的慈悲精神。是佛法的精要;是僧俗四眾生活與修行的方針;是佛陀最後的付囑。   《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因內容有其共通性,適合參照修習,一般合稱「佛遺教三經」。   《四十二章經》據傳是最早的漢譯佛典,是後人摘錄自不同經典的佛陀開示選輯,每一段開示自成一章。本經內容包含原始佛教及大乘思想,著重實修的運用,可說含括了佛法的大概。  ... 這篇文章 《佛遺教經》—眾生父親的遺囑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遺教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https://lafot.org/4308/%e3%80%8a%e4%bd%9b%e9%81%ba%e6%95%99%e7%b6%93%e3%80%8b-%e5%a7%9a%e7%a7%a6%e4%b8%89%e8%97%8f%e6%b3%95%e5%b8%ab%e9%b3%a9%e6%91%a9%e7%be%85%e4%bb%80%e8%ad%af/ Fri, 17 Dec 2021 21:55:50 +0000 https://lafot.org/?p=4308

 《佛遺教經》是佛陀在臨涅槃前對弟子的最後教誡,闡述作為佛教根本的戒定慧。  《佛遺教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緣起 釋迦牟尼佛,初轉法輪,度阿若憍陳如;最後說法,度須跋陀羅。所應度者,皆已度訖。於娑羅雙樹間,將入涅槃。是時中夜,寂然無聲,為諸弟子略說法要。 翻譯 當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第一次說法轉法輪,就度了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最後將入涅槃之前,又說法度了須跋陀羅證阿羅漢果。在他有生之年,所應被他度的都已度完了。這時,他到了娑羅雙樹之間,準備進入涅槃。這是在中夜,夜深人靜之時,對著圍繞在旁的比丘弟子們,簡單地開示了佛法的要點。 偉大的佛陀,終生遊化,弘揚佛法,廣度無量的眾生。根據佛傳資料顯示,佛陀最後即將進入涅槃之前,還是一路從南向北沿途說法度眾生,到了拘尸那羅,有四棵兩兩相對的娑羅樹,他在這四棵樹之間躺了下來,準備入涅槃,那時他的身體已經非常衰老疲累,也覺得任務已了。可是他還是諄諄地教誨追隨在他身邊的比丘弟子們,要他們在佛涅槃後,不要忘記出家學佛的目的;     以戒為師 汝等比丘,於我滅後,當尊重珍敬波羅提木叉,如闇遇明,貧人得寶。當知此則是汝等大師,若我住世,無異此也。 翻譯 你們諸位比丘,在我入滅之後,應當尊重、珍惜、恭敬波羅提木叉的戒,那就像黑暗中有光明,又像貧窮的人有財寶。要曉得,戒就等於是你們的大師,就像我還住在世間讓你們親近、請教、依止一樣。 不論是一個團體或一個社會,乃至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人類,都必須要有他們共同的生活守則,以及必須共同遵守的倫理,才能使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一個人,既能自己平安,也能讓別人平安,不但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否則就成了烏合之眾,人人自私自利,稱興而為,不但造成自己的痛苦,也使他人受害,失去了安全和安定的保障。所以無論任何團體,如果希望持久的話,就必須有一套共同的準則和倫理標準,讓大家遵守,使參與其中的人得以成長。 佛陀制戒的用心,即在於為弟子們立下規章制度,好讓大家能清淨。     所持戒相 持淨戒者,不得販賣貿易、安置田宅、畜養人民奴婢畜生,一切種殖及諸財寶,皆當遠離,如避火坑。不得斬伐草木、墾土掘地、合和湯藥、占相吉凶、仰觀星宿、推步盈虛、曆數算計,皆所不應。節身時食,清淨自活。不得參預世事、通致使命、咒術仙藥、結好貴人、親厚媟慢,皆不應作。當自端心,正念求度。不得包藏瑕疵,顯異惑眾,於四供養,知量知足,趣得供事,不應蓄積,此則略說持戒之相。 翻譯 凡是持清淨佛戒的人,應遵守以下四大類的戒相: (一)不得做販賣和貿易的生意,不可以安置田地和宅舍,不可以畜養一般的人民和奴婢以及禽獸等畜生,也不可以種植一切莊稼植物,不可以儲蓄財寶,以上這些都應該遠離,就好像躲開火坑一樣。     持戒功德 戒是正順解脫之本,故名波羅提木叉。依因此戒,得生諸禪定,及滅苦智慧,是故比丘,當持淨戒,勿令毀犯。若人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之所住處。 翻譯 佛戒是正確地順著走向解脫的根本,所以名為別解脫,依著戒的受持,能產生一切等次的禪定和滅除苦惱的智慧,所以比丘們應當堅持淨戒,不讓自己毀棄和違犯。如果能堅持淨戒,則能擁有一切世出世間的善法,如不能堅持淨戒,所有的勝善功德都不會生起。所以應該要知道,持戒是最能獲得安穩功德的著力處。... 這篇文章  《佛遺教經》—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