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四十二章經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Wed, 01 Feb 2023 06:52:34 +0000 en-U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7 《四十二章經》—佛法語錄大全 https://lafot.org/4335/%e5%9b%9b%e5%8d%81%e4%ba%8c%e7%ab%a0%e7%b6%93-%e4%bd%9b%e6%b3%95%e8%aa%9e%e9%8c%84%e5%a4%a7%e5%85%a8/ Wed, 01 Feb 2023 06:52:34 +0000 https://lafot.org/?p=4335

《四十二章經》重點闡述沙門之證果、善惡諸業、心證、遠離諸欲、人命無常等教義。是佛教的入門書。   四十二章經的基本教義 《四十二章經》以斷愛欲、離貪瞋、持淨戒、得寂靜為要旨。是一部既概括簡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經典。   全部經文雖然只有四十二小段,二千三百餘字,但是經義卻總攝三學、六度的法門。   這部經有四十二章,就是四十二段佛的語錄,也就是佛所說四十二章的佛法。   《四十二章經》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部經典。大約在西元五十七年至七十五年之間,東漢明帝時,據說是由中天竺僧人攝摩騰、竺法蘭共譯於東漢雒陽城外的白馬寺翻譯。   翻譯的時間非常早,有些語詞跟我們現在不太一樣。語言、文字是有機體,每個語詞都有它所代表的時代性。   內容是把釋迦佛所說的某一段話稱為一章,一共選錄四十二段話編集而成。   梁啟超曾疑此書為偽,他在《四十二章經辯偽》中說:「質而言之,則乃撰本,而非譯本也。……其人不能於漢代譯家中求之,只能向三國兩晉著作家中求之。 要之,此書必為中國人作,而非譯自印度。作者必為南人,而非北人。其年代最早不過吳,最晚不過東晉。而其與漢明無關係,則可斷言也。」   不過,湯用彤指出本經「互見於巴厘文及漢譯佛典者極多,可知其非出漢人偽造」。現代學者大多支援湯用彤的說法。   北京大學教授林梅村認為此經譯自犍陀羅語之《法句經》;   而季羨林認為,此書是譯自大夏語的《法句經》,原先只稱《佛經四十二章》,並不是一部完整的「經」,而是與《法句經》相同,是從佛教經文中抄寫出片段,作佛教入門之用。   本經由阿含、法句等佛經摘抄而成,簡要說明佛教的基本教義。   內容包括了佛教的修道綱領,說明出家、在家應精進離欲,由佈施、持戒、禪修,增長善業、如實了知無我的智慧,即可證得四沙門果。   到宋朝時代,禪宗祖師加入許多禪宗的觀念及用語,後來與《八大人覺經》、《佛遺教經》合稱為「佛遺教三經」。  ... 這篇文章 《四十二章經》—佛法語錄大全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https://lafot.org/4400/%e4%bd%9b%e8%aa%aa%e5%9b%9b%e5%8d%81%e4%ba%8c%e7%ab%a0%e7%b6%93%e8%a7%a3-%e6%98%8e%e5%8f%a4%e5%90%b3%e8%95%85%e7%9b%8a%e9%87%8b%e6%99%ba%e6%97%ad%e8%91%97/ Thu, 06 Jan 2022 21:16:43 +0000 https://lafot.org/?p=4400

明.蕅益大師,《四十二章經解》,一卷,《卍續藏》第三十七冊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 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經題七字,通別合舉,人法雙彰。「經」之一字是通名,一切大小乘脩多羅藏,同名經故。「佛說四十二章」六字是別名,異眾經故。就別名中,「佛」為能說之人,「四十二章」為所說之法。「佛」者,梵語具云佛陀,此翻覺者,謂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自覺不同凡夫,覺他不同二乘,覺滿不同菩薩。即是釋迦牟尼如來,萬德慈尊,娑婆世界之教主也。「說」者,悅所懷也。佛以度生為懷,機緣未至,默然待時;機緣既熟,應病與藥也。「四十二章」者,約數標名。蓋從一代時教之中,摘其最切要、最簡明者,集為一冊,以逗此土機宜,所以文略義廣,該通四教,未可輒判作小乘也。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後漢,即東漢,對前漢而言之。孝明皇帝永平三年,歲次庚申,帝夢金人,項有日光,飛來殿庭。以問群臣,太史傅毅對曰:「臣聞西域有神,號之為佛。陛下所夢,其必是乎!」博士王遵亦奏曰:「按周書異記,載佛誕於周昭王二十六年甲寅。時江河泛溢,大地皆動,五色光貫太微。太史蘇由卜之,得乾之九五,飛龍在天,是西方大聖人也;後一千年,聲教流被此土。王命刻石為記,埋之南郊。後於周穆王時,乾坤震動,有白虹十二道,貫日經天。太史扈多占之,謂是西方大聖人入滅之象。」明帝乃於七年歲次甲子,敕郎中蔡愔、中郎將秦景、博士王遵等一十八人,西尋佛法。至印度國,請迦葉摩騰及竺法蘭,用白馬馱經,并將舍利,及畫佛像。以永平十年,歲次丁卯,至洛陽。帝悅,造白馬寺,譯四十二章經。至十四年正月一日,五岳道士褚善信等,負情不悅,表請較試。乃於十五日,大集白馬寺南門,信等以靈寶諸經置道東壇上,帝以經像舍利置道西七寶行殿上。信等繞壇涕泣,啟請天尊,詞情懇切,以旃檀柴等燒經,冀經無損。並為灰燼。先時升天、入火、履水、隱形等術,皆不復驗。而佛舍利,光明五色直上空中,旋環如蓋,遍覆大眾,映蔽日輪。摩騰以神足通,於虛空中飛行坐臥,神化自在。天雨寶華,及奏眾樂。時眾咸喜,得未曾有。此即佛法入震旦之始也。按迦葉摩騰及竺法蘭,皆中印度人,二名俱不見有翻。所云譯者,謂以華言易彼梵語,令此方之人得解義也。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離欲寂靜,是最為勝。住大禪定,降諸魔道。於鹿野苑中,轉四諦法輪,度憍陳如等五人而證道果。復有比丘所說諸疑,求佛進止。世尊教敕,一一開悟。合掌敬諾,而順尊敕。   諸經通序,皆有六種證信:一法體,二能聞,三機感,四教主,五處所,六同聞。所謂: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某處等。今文次第,與通途稍異。蓋繇佛法初來,且順此方文字之體貴在簡略。然細繹之,六義俱備:「世尊」二字,即標教主。「成道已」三字,即標機感。「鹿野苑中」,即標處所。「憍陳如等」及「復有比丘」,即標能聞及餘同聞。「法輪」、「教敕」,即標法體。就此一文,仍分四節:初「世尊成道已」一句,乃總敘一化之繇。次從「作是思惟」至「降諸魔道」,乃追敘成道之法。三從「於鹿野苑」至「證道果」三句,乃別敘法輪之始。四從「復有比丘」至順尊敕,乃正敘此經發起也。   初文,「世尊」者,即我釋迦牟尼如來。乃天中之天、聖中之聖,於一切器世間、一切眾生世間、一切正覺世間,獨稱尊也。「成道」者,若論世尊,實成佛道以來,已經不可說微塵數劫,如法華經壽量品中所明。今為此土有緣眾生,故於過去人壽二萬歲時,迦葉佛會,示居補處位中。上生兜率內院,以淨天眼,觀可化機。直至人壽百歲時,機緣方熟,迺示降神於中印度迦維衛國。父名淨飯,母名摩耶。處胎十月,從左脅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目顧四方,周行七步。自言:天上天下,惟吾獨尊。次復示為童子,遍學眾藝,無不超倫。至年二十九歲,遊城四門,睹老病死及沙門相,決志出家。子夜踰城,金刀剃髮,盡棄珍飾,披樹神所獻麻衣,遊學諸國。先從阿藍迦藍習無所有處定,不久得證。知非究竟,捨之而去。次從鬱頭藍子習非想非非想處定,亦不久得證。知非究竟,捨之而去。見諸外道,競修苦行,希冀得道,各以三年為期,終無剋獲。將欲度之,遂往雪山,示修六年苦行。每日止食一麻一麥,皮骨連立,終不成道,乃捨苦行。受牧女十六轉乳糜之供,精氣充足。次往熙連河中,浴身而出。取天帝釋化現童子所施吉祥草,詣摩竭提國金剛場菩提樹下,敷草結跏趺坐。以慈心三昧,降伏魔軍,深入四禪,觀察四諦。於臘月初八夜,明星出時,豁然大悟,證無漏道,是為佛寶初現世間也。   次文,「作是思惟」等者,乃追敘坐樹下時,以無師智、自然智,了知離欲寂靜為勝。故先訶棄欲界惡不善法,與覺觀俱,而入初禪;次復離於覺觀,內淨一心,而入二禪;次又離喜而證妙樂,入於三禪;次又雙棄苦樂,捨念清淨,入第四禪。從四禪中,頓發三明,破魔王之愛網,斷外道之見縛也。或初成道句,是根本智,自證菩提。次「作是思惟」等,是後得智,重觀四諦以為說法之本。寂靜最勝,即觀滅諦;住大禪定,即觀道諦;諸魔外道,即苦集二諦也。   第三文中,「鹿野苑」者,亦名鹿園,在波羅奈國,即佛初轉法輪之處。「轉四諦法輪」者:苦集滅道名四諦。苦是世間之果,即指三界六道色心五蘊。集是世間之因,即指見思煩惱,及有漏善惡不動等業。滅是出世之果,謂因滅故果滅,便得寂靜無為安樂。道是出世之因,謂略則戒定慧,廣則三十七品,所謂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也。此四皆名「諦」者,審實不虛故。復名「四聖諦」者,惟有聖智乃證知故。佛既證見此四諦理,轉令一切眾生咸使聞知。從佛後得智中,流出法音,度入眾生心中,故名為輪。又輪者,摧碾之義。以此教法,轉破眾生見思諸惑,故名為輪。說此四諦法輪,凡有三轉:一者,示轉。謂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二者,勸轉。謂此是苦,汝應知;此是集,汝應斷;此是滅,汝應證;此是道,汝應修。三者,證轉。謂此是苦,我已知;此是集,我已斷;此是滅,我已證;此是道,我已修。是為法寶初現世間也。憍陳如等五人者:一阿濕婆,此翻馬勝。二跋提,此翻小賢。三拘利,或名摩訶男。此三人皆佛父黨。四憍陳如,此翻火器。五十力迦葉,或名婆敷。此二人皆佛母舅。初太子踰城出家,父王思念不置,命此五人尋之。太子既誓不肯歸,五人不敢歸國,遂相侍從。太子既修苦行,二人不堪苦行者先自遁去;太子後受美食,三人樂苦行者亦復捨去,於鹿苑中各修異道。佛既成道,觀此五人應先得度,遂往就之。初轉法輪,陳如先悟。次說布施持戒生天之法,訶欲不淨,讚歎出離為樂,阿濕跋提尋悟。第三說法,迦葉拘利亦悟。是為僧寶初現世間也。   第四文中,「復有比丘」等者:佛既度此五比丘已,次復度耶舍等五十五人,三迦葉等一千人,舍利弗、目犍連等二百人。從是以後,度人無量,咸令成比丘性。言「比丘」者,此翻除饉。謂其具持二百五十淨戒,堪為人世福田,除彼眾生因中果上之饑饉也。又含三義:一破惡,二乞士,三怖魔。「所說諸疑,求佛進止」,猶言決擇可否也。「合掌」表於一心聽法,不惰不散。已上序分,下皆正說。   佛言: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名曰沙門。常行二百五十戒,進止清淨,為四真道行,成阿羅漢。阿羅漢者,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住動天地。次為阿那含。阿那含者,壽終靈神上十九天。證阿羅漢。次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還,即得阿羅漢。次為須陀洹。須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證阿羅漢。愛欲斷者,如四肢斷,不復用之。   此第一章,總明沙門果證之差別也。欲證沙門四果,必須「辭親出家,識心達本,解無為法」。蓋父母不許,則佛法中不聽出家。出家而不識心達本,則身雖離俗,仍縛有為,不得名為沙門。「識心」者,了知心外無法,即悟遍計本空。「達本」者,了知心性無實,即悟依他如幻。「解無為法」者,了知真如與一切法不一不異,即證圓成實性。梵語「沙門」,此翻勤息,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也。「常行二百五十戒」,即增上戒學。「進止清淨」,即增上心學。「為四真道行」,即增上慧學,謂觀察四諦而修道行也。「阿羅漢」,具含三義:一殺賊,二應供,三不生。乃沙門所證第四無學之果,斷盡三界見思二惑。「飛行變化」,聊舉六神通之一事。「曠劫壽命」,謂三種意生身,堪能隨願久住。「住動天地」,言羅漢所住之處,天神地祇皆為感動;或可一行一住,皆能震動天地也。「阿那含」,此云不還,即第三果。「十九天」者,從四王天,上至無煩,為第二十,則超過下十九天。繇彼已斷欲界九品思惑,即於五淨居天中證阿羅漢,不復還來欲界也。「斯陀含」,此云一來,即第二果。已斷欲界六品思惑,餘三品在。故一上欲天,一還人中,即證阿羅漢也。「須陀洹」,此云預流,即是初果。已斷三界見惑,初預聖流,不復墮三惡道。但欲界九品思惑全在,故能更潤七生。謂欲界上上品任運貪瞋癡慢,能潤二生;上中品惑,能潤一生;上下品惑,亦潤一生;中上品惑,亦潤一生;中中品、中下品惑,共潤一生;下上品、下中品、下下品惑,共潤一生。七番生死之後,方證阿羅漢果。此約任運斷者;若加行斷,則復不定。然三界見思,雖有多品多類,總以愛欲為本。愛欲一斷,便出苦輪。故喻如四肢一斷,決不復用也。   佛言:出家沙門者,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此第二章,明沙門果證雖有差別,而所證之理無差別也。斷凡聖同居欲愛,識自心源我執本空,達佛真諦深理,悟生空所顯真如無為之法。斷方便有餘欲愛,識自心源法執本空,達佛俗諦深理,悟法空所顯真如無為之法。斷實報無障礙欲愛,識自心源俱空不生,達佛中諦深理,悟俱空所顯真如無為之法。又了知三土欲愛即空,名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遍計本虛,達佛真諦深理,一空一切空,無假無中而不空,悟如來藏如實空義,名無為法。了知三土欲愛即假,名斷欲去愛,識自心源依他如幻,達佛俗諦深理,一假一切假。無空無中而不假,悟如來藏如實不空義,名無為法。了知三土欲愛即中,名斷欲去愛,識自心源圓成本具,達佛中諦深理,一中一切中,無空無假而不中,悟如來藏離即離非、是即非即義,名無為法。此無為法,本自有之,非屬新生,故「內無所得」。惟一真心,心外無法,故「外無所求」。知法如筏,故「心不繫道」。已斷惑種,故「亦不結業」。證無分別根本實智,故「無念」。證不思議後得權智,故「無作」。稱性之修,修即無修,故「非修」。全性作證,證無別證,故「非證」。諸位如丈尺顯虛空,而虛空元非丈尺;又如入海雖辨淺深,而淺深元非大海,故云「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也。藏教則因滅會真,滅非真諦,故真諦不歷諸位。通教即事全真,故真諦不歷諸位。別教則中道隨緣不變,故中道不歷諸位。圓教則一色一香無非中道,故中道不歷諸位。繇上一章,方知性不廢修;繇今一章,方知修不礙性。繇上一章,方知即而常六;繇今一章,方知六而常即。四教皆論性修,皆論六即。通此旨者,則於一代時教,思過半矣!... 這篇文章 《佛說四十二章經解》—明古吳蕅益釋智旭著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