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en-US hourly 1 佛教小知識:四念住 https://lafot.org/3708/%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9b%9b%e5%bf%b5%e8%99%95/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3708

為南傳上座部佛教跟漢傳佛教《阿含經》根本修行方法,即是內觀。指從「身」「受」「心」「法」四個面向,建立持續及穩固的覺知。   也就是觀察當下的身體、感受,心識、世間事的現象法理,明瞭其剎那生滅、無常、苦、及無我的本質,斷除貪瞋痴煩惱,從苦解脫。 不管是要成為佛、辟支佛、佛的阿羅漢弟子都必須修四念處如實覺知五蘊的剎那生滅及無常、苦、無我才有辦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不修四念處就無法證悟四道、四果、涅槃、斷除所有煩惱脫離輪迴。   引經據典 在部派佛教的經藏中,四念住,是一乘道、善法聚和一切法,身、受、心和法,分別以食、觸、名色和憶念為所緣;修習三妙行和安那般那念能令四念住滿足,修習四念住能令七覺支滿足。   說一切有部把修行此觀列入三賢位中,分為「別相念住位」和「總相念住位」。   前者是按身、受、心、法分別觀想,也稱「自相別觀」,這四種觀法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後者是從身、受、心、法的總體上觀想,也稱「共相別觀」,四共相是:非常、苦、空、非我。   說一切有部修行者於五停心之後修四念處觀。依五停心以止修行者之亂心,即是禪定,依四念處以發修行者之觀慧,即是毗婆舍那。   闡釋內容 四念住最完整的闡釋,經藏中有巴利《長部·大念住經》和漢傳《中阿含經·念處經》,論藏中有上座部《法蘊論·念住品》和分別說部《舍利弗阿毘曇論·非問分·念處品》。 下面介紹以南傳《大念住經》為主幹。 身念住 第一念住為身念住,觀察身體為不淨物。體內外,污穢充滿,沒有乾淨之處,故觀身為不淨。   其下為六種修行方式:入出息、威儀路、正知、厭惡作意、界作意、九墓地,以此修行逐漸達到無所依而住,不會對世間事物有所執著。   入出息 如實觀察自己的呼吸。其中分為四個階段:入出息、長短息、全息、微息。   威儀路 如實了知行、住、坐、臥四種威儀。   正知 在一切行為中保持四種正知:有益、適宜、行處、無痴。...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四念住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緣覺 https://lafot.org/5271/%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7%b7%a3%e8%a6%ba/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5271

速則四生,遲則百劫間修空法,於其最後只生不依如來的聲教,感飛花落葉的外緣,而自覺十二因緣之理,以證辟支佛果。 起源 緣覺是指獨自悟道的修行者,觀修因緣法而成就辟支佛果的人。他們煩惱的現行已斷盡,可於捨報後入無餘涅槃界,永不受三界生死輪迴之苦,《大智度論》將辟支佛區分「獨覺」和「因緣覺」。   大乘佛教認為,從迷到悟的方法與過程可比喻為「乘」即載運修行的人車子,辟支佛是緣覺乘的最高果位,但並不完全等於覺行圓滿、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 。   而小乘佛教認為不論聲聞、緣覺、菩薩等,最後均歸於灰身滅智之狀態。,緣覺人唯有自利行,而無利他心,故不起大悲心救度眾生,遂難登佛果位,即緣覺之舍悲障。 若自聲聞而言,則緣覺為利根;若自菩薩而言,則緣覺為鈍根。 故舊華嚴經卷六等,相對於聲聞之稱為小乘,菩薩之稱為大乘,遂將緣覺稱為中乘;另於大品十地之中,稱緣覺為支佛地,置之於已辨地之上,菩薩地之下。亦即通教十地中之第八地。   緣覺乘行者觀察十二因緣等法而覺悟,而聲聞乘弟子聽聞佛陀教說四聖諦而思惟修證覺悟,二者合稱為二乘或小乘。    一切法皆是緣起法,緣起法的定義:「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這是說明一切法的存在,有彼此相依相待的關係,都是從因緣而起。有情眾生生死流轉皆不出此緣起法。    其內容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處,六處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    這就是十二支緣起,又稱為十二因緣。      大乘為要覺悟解脫成佛的菩薩乘,菩薩要修行六度波羅密,累積聲聞、緣覺所沒有的智慧、福德、和能力如「如來十力」,三者總稱為三乘。    也有再加上一般世間善法善行的人乘、天乘,統稱為「五乘共法」,是載運眾生到善趣的共同方法。    華嚴經行願品疏鈔卷四亦舉出緣覺有三種之別:  緣覺之緣覺,此與「因果俱」相同。  聲聞之緣覺,其中「因」係指聲聞,「果」成緣覺。  菩薩之緣覺,其中「因」係指菩薩,「果」成緣覺。 ...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緣覺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緣起論 https://lafot.org/5326/%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7%b7%a3%e8%b5%b7%e8%ab%96/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5326

緣起論是佛法的根本,為闡釋宇宙萬法皆由因緣所生起之相狀及其原由等教理之論說,與實相論相對稱,而實相論乃審察諸法之實相本體,並以之為教理之論說。   緣起論認為世間上的事事物物,既非憑空而有,也不能單獨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的因果定律,稱之為緣起。   緣起的定義 要明白佛教的義理,就必須從緣起論開始,緣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是宇宙人生本來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所謂「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當初佛陀在菩提樹下金剛座上,因為現觀緣起而成佛。 「緣起」並非佛陀所「創造」,佛陀只是「發現」了「緣起」這個自然的法則,再將此宇宙人生的真理對眾生宣說、開示。   《中阿含經》云:「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這是對緣起的定義。   緣起,就是說一切諸法都是由於因緣而生起的。 簡單地說,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對的,都是互相存在的關系和條件。 如果沒有這個關係和條件,任何事物和現象都無法生起。   緣起論的內容:因、緣、果 緣起論以法印為基礎,包括因和緣兩個部分,因即因素,緣即條件,其中因是主要的,緣是輔助,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一切法的生滅既由因緣,那麽一切法存在或壞滅也就有因可循、有理可據。凡果必有因,怎樣的因便產生怎樣的果,因果必相應。 世間一切有為法皆無獨立性、恒常性,必須靠「因」、「緣」和合才有「果」。 「緣起」法所闡述的,就是因、緣、果的關系,因、緣、果三者是相依相待而存在,沒有絕對的獨立性。     佛法根本 佛陀一代時教所說的空有、無常、因果、中道、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教法,都是為了詮顯緣起思想的根本教理所作的方便教說,《楞嚴經疏》說:「聖教自淺至深,說一切法,不出因緣二字。」這說明佛陀的教法有其一貫性。 佛教的各種理論和派別,均以緣起論作為理論基礎來闡釋自己的宗教觀和宗教實踐。主要有業感緣起、賴耶緣起、真如緣起、法界緣起、六大緣起等學說。 盡管各宗各派的經典根據、論述說法不同,對於緣起說所闡述的,無非是宇宙萬法生滅變異的關系,以及人生苦樂的來源。   業感緣起 如俱舍論所說,謂諸法之緣起係由於業力所感之故,即由善惡之業力可招感善惡果報,此果報亦為業,故亦必再招感次一之果報,如是則因果相依而循環不盡。...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緣起論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三毒 https://lafot.org/5420/%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8%89%e6%af%92/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5420

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有貪、嗔、癡三毒的存在,貪讓人永不滿足,嗔讓人產生惡意,癡讓人產生錯誤的認知,錯誤的認知又會導致貪欲、憎恨、愚癡。佛教中,通常用鴿子、蛇、豬代表貪欲、憎恨、愚癡三毒。 早期又譯作淫、怒、癡,貪是貪愛五欲,嗔是嗔恚無忍,痴是愚痴無明,因貪、嗔、痴能毒害人們的身命和慧命,故稱三毒。 稱爲毒的原因,可能是由於他像毒藥會有損眾生,它是世間一切煩惱的根本,煩惱的根源是有行,造下種種惡業,故稱愛欲淫為本,但是要有身體才能造作,故身體為命根,無身命即是無輪迴。 其反義為三善根,即無貪、無瞋與無癡這三者的總合稱。   貪 貪欲指的是渴求,世人引取各種事物、名分的欲望,它使人迷醉於一切順情的境,貪取無厭。 貪欲是一種向外的追求,意味著內裏面缺少點什麽,所以必須向外追求,以滿足此渴望,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到占有,然後占有欲又繼續增長、擴大。   貪欲的基本渴求有兩種,一是感觀享受的渴求,二是生命延續的渴求。 除此之外,貪還有一個最要緊的功能,就是思想意識中對追求的貪執,這種煩惱的危險更大。   正因為三毒的貪欲難以滿足,所以佛教強調貪是一種疾病,用滿足貪的方式去解決不是辦法,只有斷除三毒的貪欲,才是根本辦法。   嗔 嗔恨對於不順己意的人、事、物,產生排斥,甚至厭惡,人有恚忿之心,以迷心對於一切違情之境起忿怒者,惱怒打罵傷害他人,三毒中此毒為最惡,佛經中所講的忿、恨、覆、惱、嫉、害就是對嗔恨形態的概括。   嗔的本質雖是嗔恨對方,其意圖雖是要傷害或毀滅對方,但無論意圖是否達成,任何嗔恨生起之剎那,其人之心中直覺的會感到極端的痛苦或不快。 嗔恨之所以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痛苦,是因為嗔之本質是惡意的,惡意在對別人之時,則其無形的反作用也會自然傷害自己。 所以佛經中說,極度憤恨的怒火,給人帶來的灼痛實不亞於地獄之火。   癡 愚癡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人有迷闇之心,心性闇鈍,迷惘於事理,或對事理顛倒,因果迷亂,也稱無明。 無明為十二因緣之首,為有情生死流轉的根本,即對世間道理及佛法義理迷惑不解,由此引起種種煩惱,即一切雜染所依為業。   無明有兩層意思,一是不知道,二是錯誤的知,最初的佛法中認為,癡就是我執,後來又有四邪見來加以說明:一是把無常的事物認為有常,二是把痛苦的事情認作為快樂;三是把無我的認作為有我,四是把可惡的認作為可愛的。 錯知的癡是小乘佛教對癡的基本解釋,大乘佛教除了錯知之外,還加上了無知,如不知道自心即佛性。   癡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以癡為根源產生貪和嗔,沒有三毒的癡,就不會有三毒的貪和嗔,所以佛教特別強調癡是一切煩惱及痛苦的根本。  ...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三毒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四向四果 https://lafot.org/4371/%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9b%9b%e5%90%91%e5%9b%9b%e6%9e%9c/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4371

四向是指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四者稱四沙門果;再加上初果向、二果向、三果向、四果向,合稱四向四果。因為每一個果位都分成兩階段,所以又稱四雙八輩、四雙八士。 須陀桓 佛的四雙八輩弟子中的最初位階,上座部和部派佛教至大乘佛教都設沙門四果中的果位。 釋迦牟尼佛以河流來比喻八正道,遵行八正道即是入流。 能夠入流的要素(入流支)有四個: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思惟以及遵行正法(法、次法向)。遵行以上四者,就能夠成就向須陀洹。成就四不壞信,就可證須陀洹果。 證初果的先決條件是四預流支: 親近善士 聽聞佛法 內正思惟 法次法向 因此成就四不壞信者,就證得須陀洹果。 須陀洹果與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無漏學中的戒行圓滿,雖尚不能夠永遠脫離輪迴,但已永遠不會墜落至三惡道,在於人、天中,至多往返投生七次,就可以究竟解脫,因此又稱七有。   在巴利聖典中,初果的質素是:「那些斷除了三結的比丘,能得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斷三結,即有身見、疑見、戒禁取見三種: 斷有身見:不持我見,即在見解上,不再認為五蘊有「我」、「真我」、「實我」、「靈魂」。 斷疑見:即斷除了對佛、法、僧、戒律等的一切疑慮,對佛、法、僧等有了堅固不變的信心,不再懷疑。對因緣果報之理不再產生疑惑。 斷戒禁取見:入流聖者見證了苦集滅道與涅槃的過程,能分辨有益與無益的行為,不再迷信於無益的宗教儀式、禁忌、戒條等。   得須陀洹果的聖者,有兩個特點: 不墮法,又稱不墮惡趣法,確立戒行,不犯導致投生惡趣的六種惡事,不會得惡果報,不會墮於地獄、餓鬼、畜生等三惡道。 正定聚,又叫正性決定、決定正向三菩提、決定正向於正覺,成為須陀洹之後,定力不退,因此再也不會轉為凡夫,必定到達最高的覺悟。   斯陀含 是部派佛教修行的位階、果位名稱,意為一還果,是沙門四果第二階成果成效,因此也稱為二果,在此之前則為須陀洹,此之後則為阿那含。 中文的意思是「一往來」,佛經中也稱為「一上一還」,指的是:最多只會在天界與人間再往返一次,就能夠完全解脫,永遠出離輪迴。得一來果的聖者,又稱家家。   須陀洹果與斯陀含果的成就,代表三無漏學中的戒行圓滿,因此得斯陀含果的聖者,不會投生三惡道,其定力與修行也不會退失,至多在天界與人間往返一次,就可以得到解脫。   佛教修行具有科學態度,修行之後必須經由測試、驗證才能得知是否正確而無偏誤,此稱為「證果」,無論是漸修或頓悟都必須進行驗證,正確後才算取得果位,否則必須持續修行,並再次進行驗證。...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四向四果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十八界 https://lafot.org/3842/%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8d%81%e5%85%ab%e7%95%8c/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3842

佛教以人的認識為中心,對世界一切現象所作的分類,或說,人的一身即具此十八界。 將有情眾生的世間法界分成三大類別:發生認識功能的六根(六內界)、作為認識對象的六境(六外界)、由此生起的六識界,代表世間法中最重要的十八種境界或者不同的功能。   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煩惱的原因。 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因為這根境識三種作用變化,而互成因果,展轉無窮。   只有修得甚深般若妙法,慧眼時刻觀照,才能證到真空妙境,由是擺脫一切根塵識界,了然本來是空。     六根界   內六根界,此具如前明,內六根入中分別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欲使修觀之徒推析無謬,滯十六知見之妄計也。   能見之根,名為眼界。 能聞之根,名為耳界。 能嗅之根,名為鼻界。 能嘗味之根,名為舌界。 能覺觸之根,名為身界。 能覺知之根,名為意界。   六塵界   外六塵界,此具如前,外六塵入中分別其相,乃更加以界之名義者,意同六根,中立界名。   眼所見一切色境,名為色界。 耳所聞一切音聲,名為聲界。 鼻所嗅一切香氣,名為香界。 舌所嘗一切諸味,名為味界。 觸即觸著,身所覺冷暖細滑等觸,名為觸界。 意所知一切諸法,名為法界。...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十八界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三聚、三聚戒 https://lafot.org/4451/%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8%89%e8%81%9a%e3%80%81%e4%b8%89%e8%81%9a%e6%88%92/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4451

三聚是指三種類聚,正定聚、邪定聚以及不定聚,其說明眾說紛紜,此舉佛學大辭典與佛光大辭典之解釋。 佛學大辭典 以三聚該收一切眾生也。 正定聚,必定證悟者。 邪定聚,畢竟不證悟者。 不定聚,在二者中間有緣證悟,無緣不證悟也。   此三聚之義通於大小乘,小乘之俱舍論十曰:「正邪不定聚聖造無間餘。」預流向已上之聖者為正定聚,造五無間業者為邪定聚,在此二者中間修七方便之行者為不定聚。   大乘之三聚有多義,智度論八十四曰:「能破顛倒者名正定,必不能破顛倒者是邪定,得因緣能破不得則不能破是名不定。」是通相說三聚,未判其位也。 依起信論之所說,則十信已前之凡夫不信因果,為邪定,十住已上為正定,十信之人為不定性。此為實大乘之義。 權大乘之相宗,則依智度論之說意,不因位而制之,依彼宗所立之五性而立之。即無種性之人為邪定,不定種性之人為不定性,菩薩定性之人為正定。 又依釋摩訶衍論之一說,則十聖為正定聚,三賢為不定聚,自餘之凡夫為邪定聚。是亦權大乘之意也。 圭峰之起信筆削記三曰:「權教以無種性人為邪,以菩薩為正,以不定性人為不定。終教以一切異性為邪,三賢為正,十信為不定。」探玄記三曰:「若依地論,見道已上,方名正道。」   分別而言,三定聚或作正性定聚、邪性定聚、不定性聚,或必正聚、必邪聚、不定聚,或直見際、邪見際、亦不在邪亦不在正見際。略稱為正定、邪定、不定。 以上三聚之名稱雖見於《阿含經》,惟阿含經另說等聚、邪聚、不定聚,或善聚、等聚、定聚等三聚。   佛光大辭典 「聚」即聚類、聚集之意。此係從求正果之修行立場所作之分類。 眾生分為如下三類:正定聚、邪定聚、不定聚。   按《俱舍論》卷十所稱,見道以後之聖者斷盡見惑等,必定入於擇滅,即涅槃,謂之正性,此即正性定聚。 犯五無間業者必定墮入地獄,此即邪性定聚。 其餘依緣次第不定者,即為不定性聚。   《瑜伽師地論》卷六十四中,將三聚各別為本性與方便兩種,共說六聚。依此,法相宗據五性各別之教義加以解釋。 華嚴宗從種性、解惑、行業、邪正位、大乘菩薩之得失等五方面加以解釋,又以三聚配於菩薩之階位,《釋摩訶衍論》卷一中舉出三種說法,其一同於華嚴宗之說,認為十信以前為邪定、十信為不定、十信以後為正定。 據《無量壽經》卷下所載,阿彌陀佛之凈土無邪定聚與不定聚,所住者皆為正定聚。此即一般所謂之處不退。 據此,日本凈土真宗謂得他力信心之第十八願行者為正定聚,雜行雜修萬善諸行往生凈土之第十九願行者為邪定聚,以自力念佛之第二十願行者為不定聚。唯有正定聚者有真實報土,方能成佛。...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三聚、三聚戒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十二因緣 https://lafot.org/3505/%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8d%81%e4%ba%8c%e5%9b%a0%e7%b7%a3/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3505

十二因緣是釋迦牟尼佛陀自修自證得到的真理。 十二因緣 分別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它們都是緣生法,都是無常的,它們之間是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的緣起關聯。十二因緣因果相續而無間斷,使人流轉於生死輪迴大海,而不能得以出離。   《大毘婆沙論》將《發智論》所確立的時分緣起,按三世二重因果釋義為分位緣起,此十二因緣學說為《俱舍論》所繼承:   1.無明,過去世煩惱帶來的惑,蒙蔽了真如本性,所以叫無明。 2.行,過去世身口意造作的一切善業或者不善業,其中包括身行、口行、心行。 3.識,其中包括六種: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4.名色,名即是心,指心只有名相而無形質;色指身體,指托胎後至第五個七日,身體各部分如手腳等都已形成。 5.六入,指在名色之後,各種感覺器官和思維功能都已產生,叫做六入,即六根。 6.觸,出胎以後,至三四歲時,六根雖能接觸六塵,但是未有苦或樂的想法,叫作觸。 7.受,從五六歲至十二三歲時,六根能分別六塵中的好惡境界,但是未能起貪淫之心,叫作受。 8.愛,從十四五歲至十八九歲時,貪圖享樂等境界,但是未能廣遍追求,是名為愛。捨受的本性是寧靜的,而這也能成為愛的目標。 9.取,從二十歲後,貪欲轉盛,到處追求五塵境,叫作取。 10.有,因為追求諸境而引起善惡業,積集牽引,產生三有的結果,叫作有。 11.生,指因為現世的善惡之業,未來世還在六道四生中受生,叫作生。 12.老死,指在未來世受生之後,五蘊之身,成熟後又開始敗壞,叫作老死。     十二因緣與三世因果 十二因緣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就是過去世、現在世和未來世。 過去世:無明、行 現在世: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 未來世:生、老死   十二因緣的意義 因為十二因緣的每個要素彼此成為互為條件或因果,導致輪回流傳不止,所以只要我們暫斷輪回鏈上的任何一個接點,尤其是破除無明,就可以不再被十二因緣所束縛,跳出六道輪回,擺脫無休止的生死循環,這也是我們參悟十二因緣的目的。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十二因緣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三法印 https://lafot.org/4442/%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8%89%e6%b3%95%e5%8d%b0/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4442

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三項標準,大乘佛教認為可以用這三項標準來驗證教說是否屬於佛教正法,有如世間印信,用為證明,故名法印。其內容可見於《雜阿含經》,但將這三種教說並列,稱為三法印,可最早追溯至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   南傳佛教 在南傳的上座部佛教中相對應的概念是三相,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南傳佛教將其作為一切萬法存在之特徵。 這個術語主要出現在南傳經論註疏中,在巴利經藏的《小部·譬喻經》中出現過一次但非此含義。 在巴利佛教中,三相的主要內容即: 諸行無常 諸行是苦 諸法無我 涅槃不是諸行,所以涅槃沒有無常和苦,不過因為「諸法無我」所以涅槃也是無我。   三法印的內容最早出自《雜阿含經》中,諸比丘教導闡陀的內容,為無常、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但在《雜阿含經》中並未稱此為法印。正式舉出三法印的名稱,則是在《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與說一切有部《法蘊足論》中。印順法師認為,三法印是由三三昧發展而來。   龍樹《大智度論》中,將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槃寂滅三者,並列合稱三法印: 「通達無礙」者,得佛法印故,通達無礙;如得王印,則無所留難。問曰:何等是佛法印?答曰:諸佛法印有三種:一者:有為法,念生滅皆無常;二者:一切無為,念不生皆無我;三者:寂滅涅槃。   諸行無常 一切世間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不能了知,反於無常中執常想,故佛說無常以破眾生之常執。 意指世間一切事物,皆在剎那間遷流變異,無一常住不變。 有為諸法概皆無常,眾生執以為實,認假作真,而起諸妄想,或求長生不老,或徒務粉飾色身,不識亙古不變,仍不免剎那生變,無常者,乃是世間之自然法則,此方是真常。   了悟變化無常乃是生命的特征,於一切境,隨遇而安,在悲智雙運中,得見生命之究竟義。 想得到幸福,就要從真理下手。 真理要從心下手,心要從悟下手。 悟就要從觀照無常下手。 能觀照就有大慈悲心,因為能觀照無常,就沒有得失的觀念。 一旦失去什麼,就不會感到痛苦,因為你知道——這就是無常。   諸法無我 一切世間有為無為諸法概皆無我,眾生不能了知,而於一切法強立主宰,故佛說無我以破眾生之我執。...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三法印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六處 https://lafot.org/3856/%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85%ad%e8%99%95/ Thu, 09 Feb 2023 09:09:04 +0000 https://lafot.org/?p=3856

又譯為六入,是十二因緣中的第五支。按《中阿含經·業相應品·度經》和玄奘譯《緣起經》等等,緣起法中的六處同於十二處中的六內處。緣於各種希求所起的名色,六根即眼、耳、鼻、舌、身及意根,皆得增長,叫做名色緣六處。   六處為何   六處被解釋為六種感覺的基礎,包括了感官(所依),以及感覺的對象(所緣)。其中包括了: 眼根以及色 耳根以及聲 鼻根以及香 舌根以及味 身根以及觸 意根以及法   分析來說,六入可以分為六內處(眼、耳、鼻、舌、身、意),又稱六根,以及六外處(色、聲、香、味、觸、法),合稱十二處。   在十二緣起中,識、名色、六處支支有關聯,相互存對方。   六處,謂「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處」三者之間的關系,不一定是時間先後的因果關系,卻意味著同時存在的關系或者是前途的論理性關系。 也可以這樣講,識、名色、六處具備了同時依存的相互關系。   所以不能完全單講六處,要照應識和名色,因為他們之間有關係,顧此失彼就沒有意義了。   識是包含表面識與潛在識的識體,名色是認識作用及認識對象,即物質色與精神名,我們認識到判斷一個事物的對象,除物質與精神之外,還有概念、題目等要件,成為識支對象的一切事物,皆以名色一詞語表現。   因此,名色即是六識的對象,色、聲、香、味、觸、法六境。 為眼識對象之色或形狀即是色,耳識之對象聲等即是聲,為身識對象之可觸之物即是觸。   總而言之:為意識對象之一切存在非存在即是法。   要認識判斷這些識的對象,必須要有感覺知覺之器官或能力,有其能力的器官就是六處。六處者,亦所謂: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等六根。  ...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六處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