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菩提分法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2:11 +0000 en-US hourly 1 佛教小知識:四如意足 https://lafot.org/5627/%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9b%9b%e5%a6%82%e6%84%8f%e8%b6%b3/ Thu, 09 Feb 2023 09:02:11 +0000 https://lafot.org/?p=5627

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 四如意足是基本的佛法,是四種定境,又名四神足或四如意分,是三十七道品的第三科,名為神足,又可稱作為神妙的、神奇的力量,但其真正的意思是有四種神妙的腳,是以定為足,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進無間,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觀神足是心不馳散。 意涵 如意足,是神用自在、自由自主。可以根據自己的心願、意志,不受外境的影響;可以約制內心的煩惱,不會表現成為不善的動作及語言,其包含心神足、觀神足、勤神足、欲神足。 一般人修習禪定,目的是希望入定,在定中,自然不造惡及不善業,暫時不起煩惱、痛苦,然而並未能從潛在的煩惱隨眠中真正解脫出來,出定之後,瞋怒驕慢等心還是存在。 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如意足境界。   四念處、四正勤中已有定,何以故不名如意足?答曰:彼雖有定,智慧、精進力多,定力弱故,行者不得如意願。 這也就是說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重點在於智慧增多,定力則不足,故須再以修習四如意足的禪定,方能使得行者的智力與定力相等,所以稱之為如意,所願皆得故。 足為基礎之意,也就是用四種定力攝心,使定、慧均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四神足包括四種可以達到的禪定。   欲神足 若於是時,純生樂欲,生樂欲已,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起一境念;於諸善法自性因緣,功德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習故,觸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欲增上力,就是有個意願、期待、希望,想要如何才能得定,就要對治種種不善的煩惱心,看看這個煩惱是真的有嗎?它的本性又是什麽? 如果知道它只是一種虛妄的妄念,不是實在的,那為什麽還要有煩惱呢?執著自己的煩惱心,反而變成了麻煩,只有不斷地觀察自己的心,知道所有一切的妄念,無非煩惱。 也就是觀察惡法及善法的自性因緣,使得妄念越來越少,到最後達到心念的統一,稱為「起一境念」、「住一境念」,而得遠離「惡不善法」及「現行諸纏」,不過尚未永除「煩惱隨眠」。 為欲望成就。又稱欲如意足,其由希望所產生的意願之力,產生修行禪定的意志和行為。   勤神足 若於過去未來現在,所緣境界,能順所有惡不善法,能順所有下中上品煩惱纏中,其未生者為令不生,其已生者為令斷滅,自策自勵,发勤精進,行彼所緣,於彼境界自性因緣,過患對治,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於諸所有惡不善法,現行諸纏,能令遠離,而未永害,煩惱隨眠。   為精進無間。又稱精進如意足。欲為精進的依據,有了修行之願,才能努力精進修行,過去去的已經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現在有的妄念,不執著它,趕快停止。 這個名為能調順所有惡不善法,也是能隨順所有煩惱纏縛。這個時候的心,只有清凈的一念境,必須不斷地觀察現在這一念,停在現在這一念上,對所修之法,無間斷地專注一心,不斷增長而起的禪定力。   心神足 若覆策發諸下劣心,或覆制持諸掉舉心,又時時間修增上舍,由是因緣,於諸所有惡不善法,若能隨順惡不善法及諸善法,若能隨順所有善法自性因緣,過患功德,對治出離,正審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安住故,能正生起心一境性。 為一心正念,又稱心如意足、念如意足。為心念之力而生的禪定,修行佛法憶念不忘,而且能夠不斷增長,要時時省察自己的心,發現異狀馬上要捨棄雜念。 此即是隨順一切惡法及善法,如理審察其自性因緣,或為過患、或為功德,或對治、或出離,便能得三摩地而住於一境念,而發起一境性。   觀神足...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四如意足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七覺支 https://lafot.org/5639/%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8%83%e8%a6%ba%e6%94%af/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5639

覺,意謂菩提智慧,以七種法能助菩提智慧開展,故稱覺支,七覺支乃三十七道品中第六品之行法,依次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除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根據《阿含經》的排列,一開始就修念覺支的四念住,由四念住而開發智慧;但是在大乘經典裡,也有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覺支,第二才是念覺支。將擇法覺支放在第一的原因,是先借佛之智慧、佛的正見,來做為行者選擇法門的一個標準,知道了何謂善的正法、何謂不善的非正法,然後才開始修行。 俱舍論謂之七等覺支。七科道品中之第六也。覺有覺了覺察之義。此為使定慧均等之法,故名等覺。覺法分七種,故曰支,或曰分。一,擇法覺支,以智慧簡擇法之真偽。二,精進覺支,以勇猛之心離邪行行真法。三,喜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四,輕安覺支,止觀及法界次第名為除覺分,斷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輕利安適。五,念覺支,常明記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覺支,使心住於一境而不散亂。七,行舍覺支,舍諸妄謬,舍一切法,平心坦懷,更不追憶,是行蘊所攝之舍之心所,故名行舍。此七法,若行者之心浮動時,可用除舍定之三覺支攝之,若心沈沒時可用擇法精進喜之三覺支起之。念覺支常念定慧,不可廢退。是故除念覺外,他六覺隨行人之要而用之。以此七事得證無學果。止觀七曰:心浮動時以除覺除身口之粗,以舍覺觀智,以定心入禪,若心沈時以精進擇喜起之,念通緣兩處。同輔行曰:定慧各三,隨用一得益便止,無假遍修,若全無益,方趣後品,念能通持定慧六分,是故念品通於兩處。   一般七覺支都是放在四念住的後面,但是我們也可以放在正知正念的後面,用來加強我們的法次法向。 這個加強以後就進入正見,真正進入八正道,真正見到無常、苦、無我。   念覺支 念即思念,謂修諸道法之時,心中明白,常念於禪定與智慧,常使定慧均平,故名念覺分。 使心念集中,從散亂心而成集中心,由集中心而成統一心。 也就是在修行道品次第時,常常要思惟;思惟,就是觀照。 而且非常用心地注意它、留心它,留心自己的智慧和禪定是同樣的重要。   擇法覺支 擇即揀擇,謂用智慧觀察諸法之時,善能揀別真偽,而不謬取虛偽之法,故名擇法覺支。 精勵於正法而不懈,依智慧簡擇法之真偽,取真實而捨虛妄。 擇法,是依據釋迦牟尼佛所說的觀念和方法,作為基本原則,來簡擇修行的方法。知道簡擇,才會知道修行是否正確,如果不知方法和觀念的正確或錯誤,修行不可能離苦得樂,反而會招致更多的煩惱與痛苦。   精進覺支 不雜名精,無間名進,謂修諸道法之時,善能覺了,不行無益苦行,而於真正法中,常能用心專一,無有間歇,故名精進覺分,又名精進覺支。 選擇了正確的佛法以及修行的態度之後,才能開始精進修行,否則可能是盲修瞎練,如同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淵,因此,必須要選擇正確的修行方法,最好還要有具備正確修行方法的老師來指導,這樣才不會有問題。   喜覺支 喜即歡喜,謂心契悟真法,得歡喜時,善能覺了。此喜不從顛倒法生,住真法喜,故名喜覺分;又名善覺支,心得善法,即生歡喜。 精進修行之後,會產生喜悅的心,因為懂得佛法的觀念和方法,可以調整心態,幫助自己不會掉入種種陷阱中受苦難而產生煩惱。 例如,當你的心受到刺激而生煩惱,正在痛苦不安的時候,用佛法向內心觀照,體驗自己的情緒反應,覺察到那些讓你痛苦不安的心念,本身是虛幻的、是空的,如此一來,心情就會平靜。   除覺支 謂斷身心粗重煩惱,使身心輕利安通,故名輕安。 除覺支也可以稱為輕安覺支,除是除去煩惱,煩惱去除之後,就能得到身心輕安,有了喜悅之後,會產生輕安的反應,輕是沒有重量;安是平實安穩,輕安,是用禪修的方法來幫助自己、調整身心,漸漸地,身與心的負擔都會消失。...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七覺支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佛教小知識:五根 https://lafot.org/5641/%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a%94%e6%a0%b9/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5641

根意指物理性的實體力量或能力,字面上的意思是屬於因陀羅、源自因陀羅、因陀羅同意的、與因陀羅同在的。 因陀羅為最高神,因此根有威勢、最勝之意,也有主宰、控制、自在、自為的意思,稍後被引申成人的生命力、體力、動作與感覺的根源。 特別是指那些可以被五種感官所感受、認知到的實體或力量,也有增長的意思,佛教中,根據不同的經文,可以用來指: 五種精神力量,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 六種感官能力,為十二處中的六根,或五根; 二十二種現象分類,即是阿毘達磨中的二十二根。 《大毘婆沙論》稱「根」有八種含義,包括威勢,明,異,喜觀,勝,最,主。俱舍論認為,根有最勝、自在、光顯三個意思,總合來說,有增上之義。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的五根,是五種精神力量,五根增強,即是五力。 佛教認為修行此法,能夠增長產生一切善法;此五法是生於一切善法之本,故稱五根。 五根包括信根、勤根、念根、定根、慧根。   信根 信根,謂信於正道也。 信根是指信仰,信仰可以引導一般男女將布施、戒律、初階的禪定,付諸實施,這就稱為自然信。 在此處,雖然信仰是一種控制力,可是這種控制力還是不能像修習禪定一樣地控制一般人不安的心靈。這種控制力量能控制不安,僅僅擴展到布施行為。 對於缺乏信仰的一般人而言,他們的心絕不會轉向善業,反而會在邪行中感到喜悅。在戒律清淨的實修與聖典的研讀當中,也一樣真實。這是指,由尚未開發的自然信控制力是如何產生自然善業。 在修習止觀的業中,自然信無法控制住心靈,因為心靈很容易反擊信仰的掌控,而轉向他處,在業處的修行中,自然信是不足夠的。 修習信則是準備了種子發育的溫床,換言之,就是在修習當中,例如吸入、呼出的業處練習功課上,來吸取巨大的能量,因此修行者必須堅定對三寶的信念,並由此發修行之心,堅信並遵守教義規則而修行,即能徹底得到無上覺悟。   精進根 精進根,謂修正法無間無雜也。 精進根也稱勤根,是指在信根的基礎上,堅持佛教的修行方法二不懈怠,即四正勤。 精進根就是精進,分為自然精進、修習精進,又稱身精進、心精進。 舉凡在世間事務上擁有特異的自然精進,就可以輕易地獲得修習精進,常乞食支、常坐不臥支、樹下坐支、露地坐支、冢間住支等頭陀苦行,就是身精進的修習。 在業處的修行功課上,只有具足身精進與心精進的修行人才能獲得迅速的成就。 從安立身念住的剎那開始,日復一日地開發的精進,就是修習精進,這種精進在三十七道品中,稱為精進根。 代表在業處修行功課上懈怠的消除,以及熱情、能量的出現,心強力安住在對象上會產生快感,因此安立修習精進以及逐步的開展工作,與信根是一致的。   念根...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五根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
凡夫佛法,戒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四正勤/四正斷 https://lafot.org/5637/%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5%9b%9b%e6%ad%a3%e5%8b%a4/ Thu, 02 Feb 2023 06:19:32 +0000 https://lafot.org/?p=5637

在三十七菩提分法中,其為四種正確修行方法的努力實踐,也就是精進策勵的意思,就是指以精進不懈的努力去修行,斷除懈怠等障礙。   老佛爺談的是凡夫佛法,不談大徹大悟,頓悟太難,漸悟總比錯誤來的好,相信總有立地成佛那一天。   已生惡令永斷,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 未生惡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 已生善令增長,對已生之善使增長。 未生善令得生,對未生之善使生。 四正斷 在雜阿含經,已有提到修行的方向斷斷。律儀斷。隨護斷。修斷,也是增上戒學之一,可得阿須陀含果。當我們覺悟,發四無量心後,開始進行修道的次第,對佛法的正確的相信,知道你要去到彼岸,有了目標,那麼下一步,先從日常生活的行為改變起。已有的惡消滅,防止不好的惡生起,進而培養更好的善法,使已善法存在不退。時時覺知,每一個念頭生滅,你才能夠有效地把握好,善惡生滅,知道可以採取行為,維持善戒,杜絕不善戒。   就是戒掉不好的習性,孳生良好的行為。       據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記載,四正勤即: 已生惡令滅 已生惡令永斷,對已生之惡,使永除斷。 我們都有上班的經驗,很多公司都會明文規定,不能遲到,不能玩手機,等等,就是為了戒除我們工作上的壞習慣,而這些壞習慣則會影響工作的效率。 而生活上的修行,已生惡令滅,是要先滅除五蓋,這五種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理想的目標,我們談解脫。 短期的感受,避免犯錯的行為出現,累積善因的資質。控制好我們的五蘊,時時斷除本身的已存在壞習慣,惡念,讓我們念念分明,一念分明,即培養一個精進的心的基礎。   高遠一點說,要戒五蓋,那需要很長的時間修練,短期先戒掉每一個身分的惡,父親,員工,老闆,朋友,各種壞習慣,隨之而來,你會成為一個可以信賴的人。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惡令不生,對未生之惡,使更不生。 老闆不在,偷懶一下, 沒人看到,亂丟垃圾,   新聞常常報導暴力,憎恨,偷情八卦,談話節目總是聳動,無內容,遠離人類美德,將人類的慾望極大化激發,將每一種惡言論,重新架構包裝成一個值得信服的內容。... 這篇文章 凡夫佛法,戒掉壞習慣,培養好習慣-四正勤/四正斷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