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清淨 –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https://lafot.org 願人人皆有幸福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en-US hourly 1 佛教小知識:七清淨 https://lafot.org/4479/%e4%bd%9b%e6%95%99%e5%b0%8f%e7%9f%a5%e8%ad%98%ef%bc%9a%e4%b8%83%e6%b8%85%e6%b7%a8/ Thu, 09 Feb 2023 09:01:17 +0000 https://lafot.org/?p=4479

七清淨源自覺音《清淨道論》,由戒、定、慧三學中細分出來,為修習解脫道至涅槃的七個階段,在南傳上座部中有很重要地位。 這七清淨必須次第地成就,每一層次的清淨是更上一層清淨的基礎。第一層次的清淨相等於三學的戒學,第二層次相等於定學,較高的五個層次相等于慧學。首六個層次屬於世間,最後一個層次則是諸出世間道。   根據《巴利聖典》《中部》(相當於中阿含經)《七車經》(或稱為傳車經)的內容,覺音整理出七清淨: 戒清淨 即是指清凈的戒行。包括在家與出家戒;在家眾若戒行圓滿,奉持五戒,八戒,十戒乃至七佛通戒,也一樣能證到阿羅漢果。阿羅漢的果位不是出家眾的專利。 出家眾要持別解脫律儀戒、根律儀戒、活命遍凈戒、資具依止戒等四種戒的修持。   心清淨 心專注於不同的業處,離五蓋,達到世間定,此之謂心清淨。 使心專注於不同的業處,遠離了種種雜染煩惱的狀態,心把種種煩惱鎮伏,達到這種狀態稱為心清淨。即是培養定力是讓我們的心透過專注一個所緣而變得強有力。   《清淨道論》:說到戒清淨和心清淨是修慧的根本,稱為慧根。   籍此再轉入修色業處、名業處而成就見清淨;然後再觀察名色法之因而成就度疑清淨;再以名色法以及名色法之因作為所緣而觀它們的無常、苦、無我,而依次成就道非道智見清淨、行道智見清淨跟智見清淨。   見清淨 以分辨四界,三十二身分,十二處、十八界及五蘊而能清楚的見到並確定名與色,從而消除我的邪見,所以叫做見清凈。 從見清凈開始的五清凈是慧學的部份,著重在觀禪。見清凈是對名色法的觀察,即名色分別智。 度疑清凈是對名色法的緣的觀察,即緣攝受智。 道非道智見清凈是對諸名色法以三相遍知諸名色法,即三相思惟智。 再以三相作十八種觀察以斷諸結,以因緣相及剎那生滅觀的生滅隨觀來觀察諸蘊,並克服十種觀的染。 行道智見清凈裏包括了十六觀智的九個觀智即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布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智、審察隨觀智、行舍智及隨順智。 種姓智則介於行道智見清凈和智見清凈間,智見清凈包括道智、果智和思惟智。     度疑清淨 是進而觀察名色的因緣,確定只有名色的業果,沒有一個作者與受者,因而超越了三世的疑惑。 通過緣起之智,禪修者辨識現在的名色組合併不是無端端地生起,也不是萬能之神所造或因靈魂而有,而是因為過去的無明、愛、取與業而生起。 他也運用相同的法則辨識過去與未來。這階段也名為「緣攝受智」。... 這篇文章 佛教小知識:七清淨 最早出現於 成功佛堂&老佛爺月老廟全球資訊網。

]]>